1. GIONEE 是什麼品牌手機
是金立。金立是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成立於2002年9月16日,注冊資金2億元人民幣。金立集團建有生產基地金立工業園和印度工廠,在建金立大廈。坐落於廣東東莞松山湖的金立工業園,佔地面積258畝,投資23億;年產能高達8000萬台。
目前,金立擁有深圳、北京、海外、OS四個研發院,自主研發產品,獲得了1557項國家專利,開發的amigo操作系統,已更新至3.5版本,為廣大用戶帶來更加人性化的體驗。
2. 中國品牌手機為什麼在印度那麼暢銷
據《印度時報》的數據,在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的市場印度,小米、聯想、vivo、OPPO、金立等品牌已經拿下半壁江山,但共同占據印度市場份額22%的OPPO和vivo7月份銷量首次出現下滑。這些數據足以可見中國品牌手機在印度是多麼的暢銷了!
3、蘋果手機太貴
盡管蘋果手機極力想打開印度市場,助推自己的 iPhone SE手機,但是因為關稅等諸多因素,價格還是偏貴。而iPhone系列的手機就更貴了,所以普通消費者買不起心意的iPhone手機,退而求其次時,國產手機就是首選了。
盡管國產手機目前在印度很暢銷,但是也必須有危機意識,畢竟長久的成功才是關鍵。
3. glonee是什麼牌子手機
GiONEE手機,中文名稱「金立」,由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設計製造。
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9月16日,注冊資金2億元,是一家專業手機研發、加工生產、內外銷同步進行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公司於2005年5月獲得GSM和CDMA手機生產雙牌照。公司以「金品質,立天下」為企業使命,因而給自己的手機品牌命名為「金立」。
金立通過16年的線下渠道深耕,目前的線下渠道已經覆蓋全國縣鎮級區域,已經在國內開拓了10萬多個合作網點、擁有8萬多個專區和超過30萬節專櫃,做到了從一線城市到各個鄉鎮的持續性滲透。
截止到現在,金立手機已經遠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且已經進入8個國家的運營商體系。現在,隨著東南亞手機市場的不斷成熟,金立國際化腳步也開始提速。如今,在印度和奈及利亞等市場,金立手機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而泰國無疑就是金立的下一個目標。
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9月。現有金立科技、金立創新投資、深圳奧軟、東莞金銘、東莞金眾、東莞金尚、金卓、北京金立、香港金立等全資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家技術企業。
經過15年的發展,金立已在國內開拓了10萬多個合作網點、7萬多個專區、超過30萬節專櫃;外銷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已進入8個國家運營商體系。在印度和奈及利亞市場以金立品牌銷售,市場佔有率較高。
4. 存在感遠不如小米的金立,為什麼卻在印度賣出了更多手機
市場定位不同,很多國內二三流的手機品牌,因為成本低,在國外市場,尤其是非洲,印度,拉美等等一些地方,很受歡迎,價格便宜,很占市場。
5. 誰有OPPO,VIVO,金立在印度市場銷量好的機型及數量急急急
國產機在印度市場最好買的是紅米,其他的不知道
6. 我曾是印度手機之王
中國手機品牌稱霸印度市場早已不是什麼新聞。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發布的數據,2018年,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1.452億部,同比增長10%。在排名前五的品牌中,中國品牌就佔了三席,分別是小米、vivo、OPPO,位列第一、第三和第四。
總體而言,中國手機製造商去年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佔到六成。印度儼然成了中國智能手機的第二故鄉。
這股出海的風潮始於2014年,當時國內智能機市場發展迅速,不少本土的品牌迅速崛起,但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於是小米、OV、一加等品牌相繼出海,印度成了共同的目的地。
這並不是中國手機第一次在印度打響名號 。早在四五年前的功能機時代,深圳起家的基伍國際(GFive)就曾一度在印度市場叱吒風雲,與當時的行業巨頭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叫板。
基伍手機的創始人張文學是最早印度創奇的見證人。
大學就讀模具專業的張文學,畢業後從模具起家,後來做起了高仿機和改制機的外殼。2005年,他開始給海外手機品牌代工,印度當時有名的燈飾、鍾表品牌Ajanta就是他的客戶。意識到海外市場的巨大機會之後,他成立了基伍國際,生產功能機,銷往印度和非洲。
印度一度成為基伍最大的市場,它在幾乎所有邦都設立了辦公室,基伍在古爾岡的總部和各邦辦公室有300多名員工,張文學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趟印度。
2010年,基伍的年銷量就達到了近6000萬台,一度占據了10%以上的區間市場份額,僅次於三星位居第二。這讓基伍在印度一鳴驚人,各大媒體都打出標題:「誰是Gfive?」2011年在接受《經濟時報》采訪時,張文學甚至透露,計劃在印度建立一個研發中心。
近日,志象網(The Passage)專訪了基伍國際創始人張文學。
我應該是算是最早一批做印度手機市場的。
2005年,我當時在做手機代工,印度當時第一家本土手機品牌Ajanta是我們的客戶,這個品牌是很有名的燈飾品牌。它一個月能賣二三十多萬台手機,這是很不錯的成績,當時,除了頭部品牌摩托羅拉、諾基亞、三星、LG之外,很少有能月出貨10萬台以上的。
這讓我對印度市場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成為了成立基伍國際專注海外市場的基礎。
2008年,我成立了基伍國際,進入印度市場,以及北非的幾個國家,算是比較早進入印度的手機品牌。
當時,印度主要的手機品牌是諾基亞和三星,一部功能機就能賣到200美元左右,一般人都負擔不起。
當時印度普通工人的收入大概是一個月100美元,如果手機太貴,就很難普及, 我們切入市場的價格是根據用戶的收入定的,一開始就靠產品設計、性能和性價比往前跑 。
我們的出廠價在50美元左右,而且當時印度的關稅低,只有2.5%,手機零售價就定在80美元。
這樣我們的價格只有三星、諾基亞的60%左右,但是質量和功能卻是相似的,這很容易打動消費者,有許多印度人第一次買手機就是買的基伍手機。2010年和2011年是我們賣的最好的時候,一年在印度能賣大概六千萬台手機。
手機售價的降低還要得益於中國的產業鏈。一是我們與比亞迪和富士康合作,依託資源整合,壓低成本。二是我們本身的利潤就不高,相比印度市場頭部品牌40%以上的利潤率,我們的利潤率壓在了20%以內。
基伍在產品的創新方面,是比三星、諾基亞等國際品牌更快的。
在2007年,我就幫海外品牌做過雙卡手機,遠早於諾基亞、三星等廠商。基伍國際成立之後,我們也針對海外市場推出了很多獨特的功能。
2008年,我在印度的一個小鎮上,看到當地人在一輛 汽車 前排長隊,花上10盧比,從 汽車 蓄電池給手機充電半小時。之後,我們就推出了能使用5號電池和雙電池的手機,主打「超長待機」,最長可以待機40天。
我們賣的最好的手機是「四卡四待」的手機。 當時,印度有11個運營商,各家運營商網內的電話與簡訊資費較低,不同運營商之間打電話、發簡訊收費要高出三到四倍。一張手機卡的價格只有10盧比,用戶為了節省資費,就會同時購買好幾個不同運營商的手機卡。我們的「四卡四待」的手機也就派上了用場。
我認為,我們能夠打開印度市場,一是滿足了消費者的需求,二是極高的性價比。
2010年,基伍手機的市場份額就排到了第二名,僅次於三星。基伍國際印度總部設在古爾岡,並在印度二十七八個邦都設立了分公司,編制內員工就有三百多人,我每個月都會去一次印度。
2011年之後,基伍被迫退出了印度市場。
那年年底,因為專利問題,愛立信和諾基亞在印度等市場把基伍國際告上了法庭,被告還有HTC和中興。
我們這種後來成長起來的企業,在GSM 2G領域的專利技術基本是空白的。而愛立信和諾基亞等在印度的專利布局頗豐,印度法律整體對專利的保護也比較嚴格,我們手裡也沒有專利可以跟對方進行交換,所以在這種專利官司裡面我們是很被動的。
從2012年一直到2016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是去各地打官司。
2013年,我就把我的股權賣掉,退出了手機市場。品牌授權給一些國外公司,目前在印度仍有合作夥伴,他們自己負責生產銷售,我為他們介紹中國供應商。
退出印度市場之後,我有想過在國內市場做智能機,但是覺得基因有點問題,最後放棄了。 我現在覺得,如果沒有專利官司,能夠留在印度市場,機會還是很大的,因為品牌、渠道都已經比較成熟了。
作者:羅瑞垚 宋炳晨
志象網,見證中國 科技 企業全球化之路。
7. 益陽巨富夢斷塞班島:一次輸20億,一把輸7億,最終毀掉公司
塞班島,位於太平洋的邊緣,隸屬美國北馬里亞納群島聯邦,這里有浪漫的海洋風景線,由於塞班島賭博合法化,這里不光吸引著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也吸引了一擲千金的中國賭客。
2017年底,一位來自中國益陽的富豪,在塞班島上豪賭數日,輸掉十幾個億,也有人說他輸了100億,最終導致旗下的手機品牌,因資金鏈斷裂徹底消失。
今天,我們就走進金立手機掌門人劉立榮的財富人生。
1972年,劉立榮生於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小時候成績非常優秀,全家人指望著他能出人頭地,他倒也不負眾望。
18歲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南大學,四年本科畢業後,1994年,劉立榮被分配到天津市有色金屬研究所,屬事業單位。這是讓多少人艷羨的鐵飯碗,然而,劉立榮正與下海潮不期而遇,那時候,但凡有點夢想和魄力的年輕人,絕不甘心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於是,一年後,他辭職南下廣東,由於手裡握著中南大學的文憑,很快入職一家日企,月收入3000元,是原來在研究所時收入的五六倍,但是,當劉立榮發現升職渺茫之後,他決心離開。
1996年,他再次辭職,入職民營企業小霸王公司,成為流水線上的一名技術員,工資只有800元。但是,他在這里遇到了自己事業的貴人——小霸王總經理楊明貴。
楊明貴非常賞識這個湖南益陽小夥子,也看中他有學歷,有見識,在他的激勵和舉薦下,劉立榮一路高升,從技術員升職為生產部長。
1997年,楊明貴辭職創立金正公司,專門製作當時很火的VCD,讓劉立榮擔任公司副總裁。這一年,劉立榮才25歲。
如果能順順利利地在金正公司幹下去,也許很快也能財富自由。 但是,公司出了變故,在一番股權爭奪失敗後,劉立榮負氣離開金正,沒想到,這一出走,反而成就了劉立榮。
2002年,中國GSM國產手機興起之際,劉立榮當機立斷,藉助自己當初金正VCD經銷商的資源,創立金立通訊公司,正式進入手機行業。它成立的時間比如今的華為、小米還要早。
據說,劉立榮之所以把公司取名為「金立」,源於金正公司和自己名字「劉立榮」裡面各一個字,可見,他對金正公司以及楊明貴的感情。
一開始,劉立榮的金立手機專門做代工,一年營業額就有8億元之多。嘗到甜頭的劉立榮,不甘心代工,他決心研發自己的「金立」手機,賺取更多的利潤。
2005年,他投資了1個億,推出金立第一款手機——1.8英寸翻蓋機,據說款式完全模仿當時的夏新A8,但是,金立卻便宜30%,一上市,遭到市場追捧,當年就賣出100萬部,金立也迎來高光時刻。
2006年,金立手機憑借400萬的銷量,正式闖入國產手機第一陣營,一年後,劉立榮高調宣布進軍印度市場,開啟了國產手機搶灘海外市場的進軍。這比小米要早好多年。
從2006年至2009年,在國產手機品牌中,劉立榮的金立手機銷量,始終排名第一,成為國產手機當之無愧的冠軍。在印度市場,在2014年之前,金立一直以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占據印度手機市場的霸主地位。
也許被市場的狂飆突進迷惑了雙眼,劉立榮並沒有覺察到智能手機已經悄然而至,正是應了那句「盛極必衰」的老話了。
在智能手機興起時,華為、小米、蘋果都緊隨形式,加大研發,快速推出、不斷更迭新機型,在市場都已經有了一席之地。
劉立榮意識到手機市場的轉變,並於2011年推出第一款智能手機。他不甘落後,耗費巨額資金做營銷,瘋狂擴展海外工廠。
據說,劉立榮曾經一年就花掉了60億的廣告費,給公司的發展留下了極大的隱患。
劉立榮聘請香港巨星劉德華擔任產品代言人,那句「金品質,立天下」也在電視上霸屏,也讓金立手機年銷量達到4000萬台,但是銷售成本的居高不下,讓公司利潤稀釋得所剩無幾。
劉立榮也是壓力巨大,就是在這時候,原本溫文爾雅、喜歡下圍棋、打高爾夫的他,開始參與賭博。
也有人說,也許他是看到公司發展無望,他以賭博的形式,把公司的錢轉移出去。
無論他的動機如何,表面看到的事實是,由於供應商聽聞劉立榮在塞班島一次輸掉7億美金的時候,他們不淡定了,不但停止供貨,而且開始起訴金立,要求法院封存財產,維護他們的利益。
2017年底,在一次金立股東會議上。突然間,幾個大股東拍案而起,向董事長劉立榮發起了質問:「這么多錢都去哪了?」
會議桌上的劉立榮低著頭,一言不發。
後來,據知情人士證實,劉立榮去過兩次塞班島。第一次就輸了20個億。第二次,與劉立榮私交甚好的幾位朋友,親自飛到了塞班想勸他回頭,沒想到看到的卻是賭桌上堆積如山的籌碼。
「最後一把牌,就一把牌,他一次性輸了7億美金。」
如今,劉立榮躲在香港,過著歸隱寓公的生活,他的公司早已宣告破產,他在印度投資的股份早已變賣,當年的國產手機冠軍——金立手機也消失於江湖。
8. 金立手機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金立手機優點:
1、金立手機注重產品的外觀設計,定位追求時尚的年輕一族,最新推出的旗艦型手機更是國內首款全金屬機身做手機天線的產品。
2、音質出眾,配專業音樂耳塞,只需輕輕晃動,就可進行換下一首或上一首重力動感游戲,真正做到「玩轉」手機可在頁面進行一系列操作。
3、金立手機相機的有效像素還是挺好的,它的白平衡與曝光非常的准確,雖然光圈不是很大,但是在室內也是有著不錯的表現。
金立手機缺點:
1、雖然金立手機有兩塊電池,但是卻只有一個直沖的充電器。有時候感覺充電的時間很不方便,要是再配個座充就完美了。
2、用金立手機在登尋QQ的時候不能聽歌,尤其是金立手機的電池電量持續時間不夠長。使用金立手機的時間長了會感覺它的機身有點厚。
3、雖然金立手機配置的是有效像素還是可以,但是感覺整體的拍照效果太差,白天還行,到了晚上感覺就很模糊。
9. 金立手機世界排名第幾強
這個沒有具體排名,在印度(所有品牌)金立在前三,國內線下(國產品牌)金立排前四,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10. 金立手機在世界好用不
金立手機目前不是世界500強的,但是在國外的銷量還是不錯的,主市場是印度,目前只有蘋果、三星和華為才是世界5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