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經濟支柱是那些領域他們的GP是多少外匯儲備是多少
印度經濟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近年來,印度經濟呈現快速發展趨勢,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率高達9.3%,這一世界文明古國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正煥發出青春.同為發展中國家,印度與中國在經濟增長模式上有顯著的不同.本文對印度經濟增長的現狀和特點,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及發展趨勢做一簡要分析.
一,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
1,經濟增長呈現加速趨勢
1991年印度發生國際支付危機,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之後經濟發展呈現平穩增長的趨勢.2003年開始經濟增長加速,該財年經濟增長高達8.5%,在剛剛過去的2005-06財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經濟增長又達到8.4%的水平,增長速度僅次於中國,經濟發展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
圖1:印度經濟增長率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2,產業結構獨具特色
印度是一個農村人口眾多的國家,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較高.由於受氣候的影響較大,農業增長波動很大,農業增長的波動直接導致了宏觀經濟的波動.與農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服務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上升,2005-06財年達到54%,與此同時,服務業呈現加速發展趨勢,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同中國經濟發展軌跡不同,印度的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相對較低,2005-06財年僅為26.1%.
表1:印度經濟結構(%)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業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務業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表2:印度經濟增長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農業
0.0
6.2
-6.9
10.0
0.7
3.9
工業
6.3
2.7
7.0
7.6
8.6
8.7
服務業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數據來源:印度政府統計與項目執行部
3,消費處於重要地位
2004-05財年,印度私人消費與政府消費佔GDP的比重分別為61%和11%,二者合計高達72%,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僅為24%.而2004年我國私人消費佔GDP的比重僅為41%,固定資本形成佔GDP的比重則高達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規模不到中國的10%.顯然,相對於投資而言,消費在印度經濟中處於更重要的地位.
4,對外貿易快速增長
從2002年開始,印度對外貿易快速增長.同中國相反,印度進口增長快於出口增長,外貿逆差逐年擴大,這種現象進一步說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國內消費.盡管出口增長迅速,但2005-06財年出口依存度僅為17.5%,這說明印度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需求的依賴程度相對較低.同時,印度的出口結構逐步優化.通過表4可以看出,1994-95財年出口額最高的是初級產品和服裝紡織品,而2004-05財年出口最多的則是軟體和工程貨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對外貿易(單位:億美元)
年
進出口總額
出口額
增長率%
進口額
增長率%
貿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97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額最大的前五個部門
1994-95年
2004-05年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項 目
出口額(億美元)
寶石及珠寶
45.0
軟體
172
成品服裝
32.8
工程貨物
145.8
棉紗線,織物,成品
22.3
寶石及珠寶
137.0
海產品
11.3
化學品及有關產品
126.7
皮革製品(不包括鞋類)
10.6
紡織品
120.1
數據來源:商務部駐孟買總領館經商室
5,財政收入和財政赤字雙重增長
印度財政部的數據顯示,2006-07第一財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財政收入增長37.8%,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增長了40.5%,財政赤字高達77740億盧比(170億美元),同比增長42.6%.印度政府希望將本財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國內生產總值的3.8%以下.
6,通貨膨脹率相對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發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貨膨脹率分別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貨膨脹率為4.84%.為了抑制潛在的通貨膨脹,7月25日印度儲備銀行將基準利率提高25個基點,這是2004年10月啟動加息周期以來第6次上調利率,共加息150基點.印度通貨膨脹壓力主要來源於兩方面,首先是較強的國內消費需求,其次是國際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7,外匯儲備持續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匯儲備突破1000億美元,2006年3月底超過1500億美元,是世界上新興國家和地區第五大外匯儲備國,前四位分別是中國,韓國,台灣和俄羅斯.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大量流入印度資本市場是近年印度外匯儲備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原因
1,改革是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根本動力
自1947年獨立到1991年實行經濟改革,印度實行的是國有經濟和私營經濟並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強調政府對經濟計劃的主導作用,強調通過"進口替代"實現工業化,重視發展國營企業和重工業,限制私營企業,排斥外資.1991年印度爆發了國際收支危機,政府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有10億美元,只夠維持三個星期的進口支付,當時的拉奧政府被迫實施經濟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為特色的新經濟政策:放鬆對私營經濟發展的限制,加快公營經濟改革,由計劃向市場轉變,實施市場經濟發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改革之後經濟狀況得到明顯改善,財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貨膨脹得到有效控制,國際收支狀況持續好轉,外匯儲備大大增加,投資環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資逐步增多,國民經濟穩步發展.進入21世紀,印度進一步推行市場經濟發展戰略,使其經濟一直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實現了有印度特色的經濟增長.
2,私營經濟的推動
印度在獨立之後一直允許私營經濟的存在但對其有嚴格的限制,上世紀80年代印度政府推行了旨在推動私營經濟發展的改革,90年代將這種改革進一步深化,私營經濟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釋放,由此產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和國際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團,比拉集團,維普羅軟體公司,蘭巴克西制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營企業不僅資金雄厚而且經營管理規范科學,私營企業的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已佔到75%,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
3,中產階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私營企業的發展同時催生了龐大的中產階級,印度的經濟學者將能夠買的起車子和房子的群體定義為中產階級,據此推算印度有3.5億人左右的中產階級隊伍,這一階層擁有持續穩定增長的購買力,同時具有西方人的消費觀念,是消費品市場穩定發展和結構不斷升級的主要推動力.
4,相對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多年歷史,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金融監管制度健全.印度銀行體系中,商業銀行中有27家政府銀行,25家私人銀行,46家外資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4.7萬家,多為私營.商業銀行的貸款方向,35%是給政府和政府公司,65%是給私人和私營企業.銀行資產與GDP的比率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經不如股票債券等資本市場.目前,印度共有23 個股票市場,其中National市場和孟買市場是全國性的,其他21家是區域性交易市場,共有上市公司1 萬家.發達的金融和資本市場為企業的融資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世紀80年代起印度政府就將IT產業作為重要產業加以扶持,90年代以來世界信息產業大發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這一歷史機遇,IT產業迅猛發展並帶動了貿易,旅遊,電信,金融等行業發展.目前印度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IT產業已成為印度的支柱產業.
6,製造業的發展是印度經濟新的推動力量
1991年的經濟改革,印度設計了繞過工業化階段而直接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大力發展服務業的發展路線圖,這就規避了基礎設施不足帶來的局限.目前服務業已經比較發達,為了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競爭力,印度准備壯大製造業,2005年9月印度政府公布了《印度製造業國家戰略》報告,表明向製造業進軍的決心.可以預見,工業化將成為印度今後發展的新的推動力量.
7,注重科技進步和人才培養
印度歷屆政府都高度重視發展科學技術和人才培養.目前印度不僅能製造眾多的高級技術產品,而且開始涉足尖端技術領域,在核電,衛星,電子及軟體,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學等領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業,農業,國防等領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經或正在轉化為新的生產力,這對其產業結構變化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於其他國家,由於英語是其教學語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國際化背景.
三,印度經濟發展前景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經濟增長主要是由消費拉動而非投資拉動,由服務業推動而非工業化推動,由內資驅動而非外資驅動的,這樣的經濟增長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目前制約印度經濟快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基礎設施落後,但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必然將國民經濟帶入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長速度,印度不久在總量上將成為經濟大國,但從人均水平看,在很長時期內仍是發展中國家.
影響印度經濟發展的另外一個因素是國際油價,印度煉油廠所需原油的70%需要進口,因而國際油價上漲將對印度經濟產生嚴重不良影響.1991年國際原油價格上升直接導致國際收支危機,從而誘發了經濟危機.目前印度具有較高的外匯儲備,再次發生國際收支危機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價上升對國內通貨膨脹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貳』 請問外匯儲備來源於哪裡
外匯儲備的來源首先是對外貿易順差,其次是對外商投資。這兩個途徑都很好理解。對外貿易順差就是中國的對外貿易中,出口的貿易額大於進口的貿易額,多出來的這部分外幣就被作為外匯儲備存在央行。所以一般貿易順差較大的國家外匯儲備會比較多,這樣的國家大多是製造業強國和資源出口國,比如中國、日本和沙特。另一個拉動外匯儲備增長的是國家吸引外資。對外貿易逆差的國家(比如印度)主要是靠這種方法積累外匯儲備。外商手裡有外匯,但外商來華投資辦廠不能直接使用外匯,必須在央行將外匯換成人民幣後再去投資。一般來說,外商投資了多少外匯,央行就會按照匯率多發行相應數量的人民幣。存在央行的外匯相當於央行的資產,而多發行的這部分人民幣則相當於央行的負債。
『叄』 印度每年貿易逆差,外匯儲備那麼少,為什麼有錢滿世界買軍火
印度貿易逆差其實從上世紀的80年代就開始了,到了本世紀就逐漸擴大,印度2018年全年的整體貿易逆差達到1874.5億美元,同比增長24.7%。可能有的人不理解什麼是貿易逆差,所謂的貿易逆差就是進口總額大於出口總額,也就是代表著出口的商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相對比較弱,長時間的貿易逆差會使一個國家的資源不斷的流出,同時外債也會持續增長,這也是印度近年來一直在面對困擾的問題。
第四就是印度有大量的海外僑民,比如在美國矽谷就有很多高科技人才,中東、迪拜也有很多印度僑民,這些僑民也會把賺到的錢匯到印度,然後那些僑民的家屬就會把這些美元在換成盧比在印度使用,這部分美元自然也是印度的外匯儲備。
綜上所述,雖然印度這樣滿世界買軍火,可以快速的提高軍事力量,但是對於印度的軍工體系是相當不利的,外匯儲備就那麼多,大部分都用來買軍火,研發費用就會下降,沒有自己的技術,永遠只能買別人要淘汰下來的產品。
『肆』 印度在國際上大手筆的采購武器裝備,錢從哪來
印度的錢主要是靠稅收以及國際貿易來獲得的。所以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處在一個非常快速的水平,也使得印度這兩年在國際軍購武器采購方面經常拋出一些大手筆。這也使得美國俄羅斯這樣的軍售大國,為了積極維護和印度之間的關系,頻頻向印度示好,比如說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所以印度這兩年對於周邊的安全局勢也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當然印度采購軍事武器裝備的錢主要是由於這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使得印度的稅收逐年增加再加上進出口貿易的加大,使得印度的錢變得越來越多,當然這些錢也被一些軍事大國盯上了
『伍』 印度為何突然推出國際貿易盧比結算機制挑戰美元霸權
印度儲備銀行啟動了一種新的印度盧比國際貿易結算機制,即日起生效。在國際貿易盧比結算的情況下,所有進出口貿易都可以用盧比結算和開具發票。通過這一機制,印度進口商可以向海外賣家支付盧比,而印度出口商品和服務的出口商則可以從夥伴國代理銀行指定的特殊賬戶中獲得盧比收益。引入這一機制是為了促進全球貿易增長,增加全球貿易界對印度盧比的興趣,並促進印度出口。印度出口組織聯合會主席還表示,在許多國家面臨外匯短缺的情況下,印度此舉“將幫助我們的進出口商”,是對印度盧比作為國際貨幣地位的認可。
『陸』 印度是靠什麼支柱產業賺取外匯
印度的製造,互聯網和軍事還是比較強的
『柒』 印度貿易逆差這么大,外匯儲備怎麼來的
外國投資印度金磚五國中僅次於中國,每年300多億美元,純資本金流入(證券,買房產,旅遊等)每年最少二百億美元,另外印裔印僑分布世界各地,每年僑匯200多億美元。有這么多外匯收入買石油等大宗商品還是不成問題的。
『捌』 請問外匯儲備來源於哪裡
主要是通過我們的貿易順差,因為我們中國持續十餘年保持了外貿逆差,出口收入大於進口收入。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實施針對FDI流入的優惠政策,所以導致FDI大量流入,FDI流入之後轉換成人民幣過程中也會形成外匯儲備。由貿易順差FDI之外的資本流動。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現在還沒有全面開放我們資本帳戶,所以外資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現在只能夠通過QFII,而QFII目前規模只有100多億美元,所以絕大部分通過貿易合FDI流入的資本都不是通過QFII的正規渠道,而是通過各種地下錢庄或者虛假的貿易順差,或者虛假的外資流入進來的。是經常項目順差,資本項目順差。部分外匯儲備其實是通過「通貨膨脹稅」獲得的;央行購買外匯所使用的人民幣中有一部分貨幣屬於「經濟發行」。而這樣過多的外匯儲備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多年積累的經常項目贏余,另一方面是多年流入的外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