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朋友們,給我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吧.
巴厘島(Bali)
巴厘島文化- 巴厘島旅遊- 巴厘島商業- 巴厘島歷史
巴里島人都是生活的哲學家,工作時認真工作,用餐時喜悅的吃,睡覺時安詳的睡,與萬物眾神和平相處,心無旁騖的過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遙,一生當然快意。
「金錢非萬能」這句陳腔濫調,說穿了只是句口是心非的成語,以金錢價值衡量一切,是人類亘古不移的標准。昔日回教勢力席捲東南亞,就是嫌棄巴里島缺油少糧甚至還不屑染指。這一過門不入,讓印度教拾得延續的立足地。在這塊凡人摒棄的土地上,印度教自由的綻放無與倫比的色彩。
正神邪魔 一視同仁
印度教的茁壯,根植於巴里人無盡的包容力。深信萬物有靈的巴里人,以接納天地萬物的胸襟迎進印度教。
和印度正統的印度教相較,巴里的印度教顯得平易近人許多,Brahma、Shiva、Vishnu三位一體神,在巴里僅具「虛擬」的形象,神壇(Meru)空無一物,卻足以道盡巴里人敬神的心意。對巴里人來說,心誠敬奉萬物是唯一的必須,正神邪魔同受牲禮絕不偏頗,早晚供奉不得有誤,至於印度教中有無Rangda、Barong此類神只,實在不需要追究計較。
Banjar自治 太平盛世
巴里人不僅在宗教上有自己的一套認知,在生活管理上更有一套不同於官方的版本。
雖然政府明文訂定了縣市村裡的行政系統,但真正推動運作的是「Banjar」。「Banjar」是比「村」還次一級的小單位,由百來戶民家所構成,屬於巴里的自治組織,不在政府機關的檔案上,從每戶人家的婚喪喜慶到個人行為的賞罰,都經由每月月會決議處理方案。 嚴謹的自治組織使得戶戶聲息相通,雞犬相聞,形成一股強悍的道德約束力,因此,巴里島雖美如世外桃源,卻不可能讓你擁有獨善其身的隱士生活。
貴族平民 平起平坐
源於宗教上的階級制度,在巴里島是存在的,但如同巴里人信仰宗教的態度,凡事圓融的巴里人對於階級制度也不似印度人那般嚴苛認真,在巴里島4種階級不僅平起平坐,用詞遣字也不局限是高階語或低階語,而隨著經濟力量的滲透,以往明列在名片上的階級封號,也逐漸被傲人的學經歷所取代。不過,入境隨俗是基本常識,這4種階級還是得謹記在心,以免在祭祀等注重身份的特殊場合里誤蹈禁忌,百口莫辯。
階級名 男性封號 女性封號
Brahmana 祭司 Ida Bagus Ida Ayu
Ksatriya 貴族 Cokorda Ida Cokorda
Waisya 工匠商人 I Dewa I Desah
Sudra(Jaba平民) 無 無
滄海桑田 不改顏色
巴里人對自家人不問出身,對外來客不分來處,純真的隨和態度,使巴里成為人們共同信賴寄放心靈的休憩站。可貴的是,巴里一年接待百萬訪客來去,可依舊不改顏色,滄海仍是滄海,桑田猶然是桑田。
早晚供奉的規矩和沐浴的習慣百年不改,盡管觀光客拿著V8群聚圍觀,巴里人仍視若無睹過自己的日子,而10年前你見過的梯田,今天仍在原處等你歸返,其中改變的只有稻禾品種。巴里的農作面積逾90 改種新品種,成長快速、抗病力強是新品種攻佔巴里的本事,但過度使用殺蟲劑是巴里人付出的代價,隨之改變的生態導致青蛙、鰻魚數量銳減,蛙鳴是巴里小夜曲的主調,有一天這熟悉的樂章會不會變調了?巴里人已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勤奮工作 專心玩樂
逍遙度日是巴里人的生活態度,但這可不表示懈怠,事實上,天才蒙蒙亮,巴里的男人就荷鋤下田勤力耕耘,女人家則灑掃備餐照顧牲口,待日頭升高,大地變得炙熱,男人們便暫停手邊工作,返家看顧心愛的斗雞,而此時睡眼惺忪的觀光客才剛出門活動,見著了滿街抱著斗雞納涼聊天的巴里男人,便認定他們是一群不事生產的懶人,久而久之,這項有欠公允的成見,竟成了巴里男人通行全球的負面印象,彷佛那賞心悅目的梯田是自個兒長出來似的。
其實,巴里男人是挺憨厚的,照顧了該做的活兒,就專心一意的守著寵物斗雞。他們對斗雞的期許,全寄託在祭祀慶典上,那是公認可搏技下注的場合。上場的斗雞腳上加綁利刃,經過一陣塵土與雞毛齊飛之後,勝負立判,贏家領取賭金及敗死的雞,賭金入了荷包,死雞則上了餐桌。
祭祀慶典 終年不斷
說到祭祀慶典,你別怕錯過,巴里島的廟會終年不斷,大大小小的次數以千百計,你想錯過還真不容易。
上旅遊服務中心可打聽出大型廟會舉辦的日期,如果你不在意規模的大小,那大可游到哪就看到哪。
村莊里若近期將舉行祭祀或婚喪喜慶,定會著手編織、雕刻以作裝飾,你路過見到了,停車借問一下,村民會告訴你旅遊服務中心問不著的第一手新消息,可能是3天後某家娶媳婦,也可能是一周後哪家要辦火葬,歡迎你屆時光臨同歡共樂。巴里傳統的繁文縟節,在婚喪上自然不能免,你想參與,得有體力持續終日。 婚禮的喜慶不難同享,但出席喪葬如何同悲令人躊躇,所幸這一點在巴里沒有拿捏的困擾。死亡對巴里人而言,是靈魂得以超脫,此事雖不宜大喜,但也無須大悲,因此,常見喪禮宛若村裡大會,全村聚集協力相助,逢空檔則三兩成群寒暄敘舊,氣氛一派祥和,豁達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
一位巴里朋友說得好:「死亡就像雲雨循環的變化,何須在意」,他覺得該在意的是專心一意的活在當下,用餐的時候喜悅的吃;睡覺的時候安詳的睡,心無旁騖的過每分每秒,生活自然逍遙,一生當然快意。
咖啡飄香
印尼曼特寧及爪哇咖啡聞名於世,很多人不知道巴里島本身也產咖啡。巴里島咖啡樹多生長於中北部海拔1000-2000公尺的高山上,由於該地區陰涼多霧,正適合咖啡樹生長,巴里島「黃金咖啡」因而應運而生,一年平均有8000噸的產量。
在努沙杜瓦有家華人所開的咖啡工廠,年輕的老闆表示,巴里島咖啡口感不酸不澀,較為甘苦,每年約可成熟一到兩回,大約在9月底及3月份兩季,每到咖啡果實成熟季節,當地會以人工採收,再進行曬乾、篩選及烘焙等過程。
據了解,摘下來的咖啡果實先需放陽光下曝曬2個禮拜左右,接著進行人工篩選工作,工人會把咖啡色、青色、有蛀蟲及有臭味的咖啡豆篩掉,以免咖啡帶有酸臭味,接著則進行烘焙工作,通常以350度高溫烘焙一個半小時,接著放置在室內散熱,而後便可將咖啡豆包裝或磨成咖啡粉出售。老闆表示,剛磨好的咖啡粉最好先放上2天,待咖啡粉與空氣產生化學變化以後再沖泡,味道更佳。
巴里島的「黃金咖啡」屬細磨咖啡,煮出來的咖啡渣比較多,好比中東咖啡,不喜歡過多咖啡殘渣的人,最好使用較細的濾紙過濾。
巴里咖啡入喉有甘中帶苦的滋味,口感相當順,令人回味無窮,喜歡咖啡的痴情男女,來到巴里島不妨順手買幾包新鮮烘焙研磨的咖啡返家享用,一包500克價格約在新台幣250元左右,還有不少以咖啡豆、咖啡粉製成的裝飾品,相當新鮮
巴厘島時差
巴厘島與北京的時間相同,不存在時差。
⑵ 婆羅浮屠塔為什麼被遺棄
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佛塔建於8世紀,建造過程估計歷時75年,於835年竣工,素有「印尼金字塔」之稱。8世紀史前的爪哇,強盛的夏連特王朝的統治者皈依大乘佛教。他們使用當時最先進的技術,建造了這座設計精良的石頭佛塔。
婆羅浮屠塔意思是「山丘上的寺院」,佛塔是由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的,建築採用大乘和密宗教義的結合形式,整個建築物猶如一個巨大的壇場。然而,這個傑作壽命卻異常短暫。這個在爪哇中部還建有其他傑作的夏連特王朝卻在10世紀廢棄了這座佛塔,任其悄然崩塌,被叢林蠶食。
⑶ 關於緬甸、菲律賓或者印度尼西亞的風俗文化或有意思點的介紹
印度尼西亞城市同其他國家一樣,大多是現代化建築,農村卻到處是帶有民族特色的建築。 由於天氣炎熱,人們每天至少要沖洗三次澡。印度尼西亞人習慣用手抓飯,人擅長烹調,咖膽雞是馳名東南亞的美味佳餚。那裡的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糯米糕、肉包子等。人們普遍喜歡吃辣的,辣椒、辣醬是餐桌上常見的佐料。
禁忌和禮儀 印度尼西亞人很重視禮節,講究禮貌。「謝謝、對不起、請原諒、請」等敬語經常掛在嘴上。 與人見面行握手禮,一般不主動與異性握手。伊斯蘭教是印尼的主要宗教,忌食豬肉和飲司之 性酒;,摸別人的頭;忌用左手拿遞東西、吃飯。指人或物時用大拇指,而不要用食指;在正式場合忌翹二郎腿或兩腳交叉等。印尼人對來訪的客人並不一定要求非送禮不可。但出於禮節,可以送給主人一束鮮花,或最好說上幾句感謝的話等。在與印尼人談話時,最好避開與當地政治、社會和國外對他們的援助等方面的話題。
信仰忌諱
印度尼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還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
印度尼西亞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把左手視為骯臟、下賤之手,認為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認為這是缺乏教養和污辱人的舉止。印度尼西亞巴杜伊人衣著色彩除了他們只崇尚的白色、藍色和黑色之外,禁忌穿戴其他色彩的衣服,甚至連談論都不允許。爪哇島上的人最忌諱有人吹口哨,認為這是一種下流舉止,並會招來幽靈。印尼人對烏龜特別忌諱,認為烏龜是一種令人厭惡的低級動物,它給人以「醜陋」、「春葯」、「性」、「污辱」等極壞的印象。他們忌諱老鼠,認為老鼠是一種害人的動物,給人以「骯臟」、「瘟疫」和「災難」的印象。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大多數人不飲酒。印尼人一般都不喜歡吃帶骨刺的菜餚。
菲律賓社交習俗:
菲律賓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菲律賓人很坦誠 性格直率喜開朗
多信羅馬天主教 「十三」為喪兆不幸
美國方式喜模仿 女士優先頗盛行
普遍喜歡茉莉花 喻為國花表吉慶
善交朋友講禮貌 重視禮儀與文明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菲律賓上層社會的人,由於受西方社會的影響,很盛行女士優先的風氣。他們無論做什麼事,一般都習慣對女士給予特殊的關照。但是在農村,由於女子大多於男子,而婦女的地位卻很低下。其上層社會的生活方式局限模仿,他們最喜歡美國人的生活方式。他們家庭觀念很強,一般都喜歡別人談論和贊美他們的家庭。上層社會人士普遍喜著西裝;一般百姓,男子喜歡白色襯衫和西裝褲;女子喜穿無領的連衣裙或沙籠;老年人仍愛穿著麻或草或木製的拖鞋。他們最愛茉莉話。認為茉莉花芳香四溢,給人以幸福和美好的印象。人們都尊其為國花,並視其為純潔,情操和友誼的象徵。好客的菲律賓人,在迎接賓客時,往往把茉莉花串成美麗的花環,敬獻給客人的脖子上,以表示他們對來訪客人的一片純真友誼之情。
禮節禮儀:
菲律賓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間時,無論男女都習慣以握手為禮。在與熟人或親朋好友相間時,一般都很隨便,有的男女之間相逢時,常以拍肩膀示禮。年青人與長輩相見時,則要吻長輩的手背,以示對老人的敬重;年青姑娘見長輩時,則要吻長輩的兩頰為禮;如果晚輩遇見長輩時,說話前要把頭巾摘下放在肩上,深深鞠躬,並稱呼長輩為「博」(意為大爺)。伊斯蘭教徒見面時,要施雙手握手禮,在戶外相見若沒戴帽子,則必須用左手捂頭。菲律賓的一些原始部落的人與客人相見時,行握手禮的方式很獨特。他一握過手就轉身向後走幾步,意思是向對方表明身後沒有藏刀。他們認為這才是真誠的、真正的握手。
信仰忌諱:
菲律賓人大多數信奉羅馬天主教;還有一小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少數民族多信原始宗教。信仰原始宗教的人相信萬物有靈,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鱷魚和鳥類,認為有一種神鳥是偉大全能的創造之神,它創造了天、地和人,稱為巴塔拉。
菲律賓人很忌諱「13」數。認為「13」是「凶神」,是厄運和災難的象徵,是令人極為厭惡的數字。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下賤之手,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他們一般都不願談論政治、宗教及本國狀況和腐化問題。伊斯蘭教徒忌諱豬。他們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也不喝牛奶和烈性酒。菲律賓人不愛吃生薑;也不喜歡吃獸類內臟和腥味大的東西;對整條魚也不感興趣。
飲食習慣:
菲律賓農村人一般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副食以各類蔬菜、海鮮、蛋禽及肉類為主。菜餚喜多放調料,尤喜香辣調味品。菲律賓三寶顏市沿海及蘇祿海域的巴交族人,慣以木薯、魚類為食。他們很少吃大米。雖然不忌食牛肉、羊肉、豬肉,但多數人卻厭食用肉類。他們喜食各類水果,尤其偏愛甘蔗。菲律賓人在日常生活中嗜嚼檳榔。在他們待客中,也總少不了以檳榔來招待。伊戈羅人除有此俗外,還喜歡咀嚼煙葉。他們習慣吃西餐,但對中餐也感興趣。上層人士用餐慣使刀叉,農村人及穆斯林信徒慣用右手抓食。
飲食習慣
緬甸人常用米粉、面條或炒飯作早點,也有喝咖啡、紅茶和吃點心的。午餐和晚餐為正餐,以米飯為主食。菜餚特點為油多、帶酸辣、味重。常用各種幼果、鮮菜嫩葉作小菜,蘸佐料吃。進餐時將米飯盛在盤子里,用手抓著吃。隨著社會發展,用刀、叉、勺進食者逐漸增多。
服飾
緬族的服飾與中國雲南傣族相似,不論男女下身都穿筒裙,男裙稱「籠基」,女裙稱「特敏 」。男上衣為無領對襟長袖短外衣,女上衣為斜襟短外衣。每逢重要場合,男人多戴緬式禮帽(緬語稱「崗包」,用細藤編胚、以粉紅或淺黃色紗巾裹扎而成)。緬甸婦女多留長發,挽發髻,戴鮮花,喜愛用緬語稱為「檀那伽」的香木漿塗在臉上,有清涼、防曬、護膚作用。緬甸人不分男女,不分場合均穿拖鞋,軍人除外。
佛教
緬甸佛教是上座部佛教(俗稱小乘教)與中國的佛教(大眾部,俗稱大乘教)是同一宗教,不同教派。85%以上的緬甸人信仰佛教,且十分虔誠,每天早晚均要念經一次,每逢緬歷初一、十五或齋戒日都要到寺廟朝拜、布施錢財、物品。遇有紅白喜事或做生日等,也常請僧侶到家供齋或到寺廟布施。佛教傳入緬甸已有上千年歷史,宗教思想已深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形成緬甸人民根深蒂固的思想體系。緬為避免宗教矛盾,未把佛教定為國教。
緬人名字:緬甸人只有名字,沒有姓,但要在名字前面加一冠稱,以示性別、長幼和尊卑.對長輩或有地位的男人,名字前冠以」吳」(叔、伯之意),對晚輩則稱「貌」(意為弟弟)。一個人隨其年歲的增加和地位的提高,名字前的冠稱發生變化,如名叫「吞威」的男青年,比他年齡小的稱其為「哥吞威」;比他年齡大的或長輩稱其為「貌吞威」;成年後的一般稱其為「哥吞威」;年長後或有一定社會地位後,尊稱其為「吳吞威」。婦女也同樣,對長輩或有地位的婦女稱「杜」(姑、姨、嬸之意),對晚輩或平輩稱「瑪」(意為姑娘、姐妹)卑稱或昵稱冠以「米」。如名叫「欽溫」的姑娘,小時有人叫她「瑪欽溫」或「米欽溫」,長大成人結婚後稱「杜欽溫」。凡是軍人,名字都冠以「波」或軍銜,軍官轉業後則冠以「吳」相稱。
⑷ 婆羅浮屠 古代東方四大奇跡之一
婆羅浮屠位於印尼(印度尼西亞),是座可追溯至9世紀,曾被火山灰掩埋了數百年的遺址。婆羅浮屠大約於公元750年至850年間,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後來因為火山爆發,使這佛塔群下沉、並隱蓋於茂密的熱帶叢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紀初才被清理出來。與中國的長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吳哥窟並稱為古代東方四大奇跡。
婆羅浮屠值得花上幾天時間慢慢游覽。這里的景色極美,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綠色稻田以及種植水稻的傳統村莊,而高聳的火山山峰俯瞰著這里的一切。
婆羅浮屠梵文意為「山丘上的佛塔」,據稱約建於公元 8 世紀後半期至9 世紀初,印尼夏連特拉國王為了收藏釋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動用了幾十萬農民和奴隸,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建成。15 世紀伊斯蘭教傳入印尼以後,佛教衰微,婆羅浮屠被火山灰及叢莽堙沒,直至 19 世紀才被重新發掘。婆羅浮屠是實心的佛塔,沒有門窗,也沒有樑柱,完全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約用 200 萬塊石頭,底層石頭每塊重約1噸。佛塔的基層呈四方形,塔基地面部分佔地 1.23 萬平方米。從塔底到塔頂最尖端,原高 42 米,據傳塔頂鍾形大佛龕的尖端因觸雷而被毀掉,因而現在實際高度近 35 米。塔的建築形式體現大乘和密宗教義的結合,整個建築物猶如一個巨大的曼荼羅(壇場)。佛塔共有 10 層,四周的中間各有一條筆直的石級通道,由基角直達頂層。佛塔第一層至第六層是四方形,第七層至第九層像是頂塔的座腳,呈圓形。第十層是鍾形的大塔,直徑是 9.9 米。按照佛教解釋,塔的下部四方形平台表示所謂「地界」,上部圓形平台表示所謂「天界」。「地界」各層共建有石壁佛龕 432 個,每座佛龕內有一蓮座及盤足趺坐的佛像。「天界」各層建有 72 個鍾形小塔,每個小塔內供奉一尊成人大小的盤坐佛像,形狀別致,設計巧妙。佛像按東、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別作出「指地」、「施與」、「禪定」、「無畏」、「轉輪」等各種手姿,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指、手掌、手臂等各部也是千姿百態,迥然各異,工藝精巧傳神。
整個建築物共有大小佛像 505 尊,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之一。塔內各層都有迴廊,迴廊兩旁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樣的浮雕,其中有很多是佛本生經故事浮雕,也有當時人民生活習俗、人物、花草、鳥獸、熱帶果品等雕刻,所有浮雕玲瓏剔透,栩栩如生,堪稱是藝術珍品,所以這里又有「石塊上的史詩」之稱。
婆羅浮屠因為是建在山丘上,基礎不牢,又因年代久遠,整個建築及浮雕都有毀損,1973 年開始全面修繕,用了 10 年時間全部完工。現在這里山環水抱,林秀泉清,古木參天,已被辟為面積達 85 公頃的國家游覽勝地,並增建了許多游覽設施,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外遊人到此 旅遊 觀光。婆羅浮屠是南半球最大的古跡,同中國長城、柬埔寨吳哥窟、埃及金字塔合稱「東方四大古跡」。
據專家研究,婆羅浮屠佛塔是為供奉佛祖釋迦牟尼遺物而建的。佛祖去世後,遺體火化,骨灰分別安放在8座城市的墓地。阿育王即位後,下詔命令挖掘佛祖的7座墳墓,將遺灰放在8.4萬個瓶瓮中,然後分發給佛教徒,在所到之處就地安葬,婆羅浮屠佛塔即是為此建築的。至於裡面是否有佛祖骨灰則沒有記載。
婆羅浮屠佛塔歷盡滄桑和劫難。首先是伊斯蘭教傳入爪哇後,伊斯蘭教王國取代了佛教王國,夏連特拉王國遂衰亡,政治文化中心從此轉移到東爪哇。佛塔於是處於無人管理和問津狀態,逐漸衰落下去。其次是自然災害的影響。附近的墨拉比火山幾次爆發,將佛塔掩埋於火山灰、岩漿和野草叢林之中。藻類和菌類植物的迅速繁殖以及風吹雨打,嚴重侵蝕了佛塔。第三是人為的破壞。19世紀末,當地州長曾將佛塔內的一些藝術珍品作為禮物贈送給來訪的鄰國國王,荷蘭殖民者曾將一批寶物盜走。直至20世紀初,經過多次修復和挖掘清理,才使這一沉睡了900多年的藝術瑰寶重見天日,不過仍不盡如人意。1975年至1982年期間,再次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修復工程。當時印尼政府呼籲聯合國協助挽救這一 歷史 性建築,於是由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和印尼政府共同主持,耗資1550萬美元,將120多萬塊石頭一一剝下,剔除腐爛植物,再噴灑先進的除草劑,然後再重新裝上。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經過此次修繕,婆羅浮屠佛塔終於重放異彩。此後每年吸引50多萬遊客前來參觀。
關於佛塔有不少美麗的傳說。一說如果你能將手從孔洞中伸進去摸到佛像的手掌,那你將福星高照,隆運亨通;又傳說那些石雕怪獸和佛像可以避邪,於是引來不少遊客頂禮膜拜,祈求平安和幸福。
⑸ 西方陵墓建築有哪些,求非洲,西歐,中東,南美,東南亞等等地方的陵墓建築介紹,急求啊~~謝謝誒各位~~
非洲
埃及金字塔:古埃及人埋葬國王和王後的陵墓,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歷史從第三王朝延續到第十三王朝(前2686年-前2181),距今已有四千六百多年。鼎盛數岩時期出現於法老胡夫以及其後的兩代君主卡夫拉和孟卡拉統治時期,他們都選擇了吉薩地區沙漠與綠洲的交界處建造他們的金字塔和其他附屬建築燃團。公元前五世紀,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游歷埃及時記下了最早關於金字塔的文字,近代關於金字塔的研究開始於拿破崙入侵埃及之後的進行的資料調查。
圖特卡蒙陵墓:埃及的帝王谷位於尼羅河西岸的沙漠中,古埃及新時期(首都設在底比斯以後)的大多數法皮畢橘老都埋葬在這圖特卡蒙陵墓里。在1900年左右,幾乎所有帝王谷里的陵墓都被發現了,考古學家和盜墓者在這方面平分秋色。但是仍然有成群的人在帝王谷里轉悠,他們都是在尋找傳說中國王圖特卡蒙的陵墓。 圖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個年輕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著龐大帝國。他的統治是短暫的,在18歲時突然死去。在埃及漫長的法老時代中,圖特卡蒙因為在位時間短而名不見經傳,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沒有事先修建的豪華金字塔陵墓。正因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長時間里始終沒有被發現
西歐(歐洲不太興於建大陵墓,大部分葬於教堂下)
巴黎先賢祠: (le Pantheon)位於巴黎市中心塞納河左岸的拉丁區,於1791年建成,是
永久紀念法國歷史名人的聖殿。它原是路易十五時代建成的聖·熱內維耶瓦教堂,1791年被收歸國有脫離宗教後,改為埋葬「偉人」的墓地。1814年到1830年間,它又歸還教會。先賢祠中的藝術 裝飾非常美觀,其穹頂上的大型壁畫是名畫家安托萬·格羅特創作的。1830年「七月革命」之後,繪畫的主題改變,先賢祠具有了「純粹的愛國與民族」特性。先賢祠內安葬著伏爾泰、盧梭、維克多·雨果、愛彌爾·左拉、馬塞蘭·貝托洛、讓·饒勒斯、柏遼茲、馬爾羅、居里夫婦和大仲馬等。至今,共有72位對法蘭西做出非凡貢獻的人享有這一殊榮,其中僅有11位政治家。
聖天使城堡:哈德良之墓,是羅馬一個塔狀的圓柱形建築,起初是羅馬皇帝哈德良和其家人的陵墓。138年哈德良死後的一年後,他和妻子及其第一個養子的骨灰被安置在這里。之後的皇帝都葬在這里,一直到217年的卡拉卡拉。之後這里被用作堡壘和城堡,現在是博物館。
中東
伊瑪目·海珊聖祠:伊瑪目·海珊聖祠位於伊拉克的卡爾巴拉,是當地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很多朝聖者都來這里朝聖。聖祠的邊界牆被用花草裝飾的木門環繞,通過這些木門還可以到達65個更小的屋子。墓穴置於一個籠狀的結構中,底部是金質的圓頂。
塞勒斯陵墓:塞勒斯皇帝是公元前六世紀波斯帝國的創始人和統治者。他的陵墓是波斯首都帕薩爾加德最重要的歷史遺跡。當亞歷山大摧毀波斯波利斯的時候,他曾經來到塞勒斯的陵墓,並命令他的一個戰士進入陵墓。在陵墓里發現了一個金床、成套的飲水器、金棺材和一些珍貴的用於裝飾的寶石。陵墓的碑文是這樣寫的:「路人,我是塞勒斯,我創立了波斯帝國,是亞洲的領袖。」。只可惜,這段碑文沒有存活到現代世界。
希爾萬沙陵墓:位於巴庫市中心,是希爾萬沙宮殿的一部分,是亞塞拜然建築中最大的歷史遺跡。陵墓呈長方形,頂部以六面塔裝飾。除了陵墓外,希爾萬沙宮殿內還有主要宮殿、小型石質亭子、清真寺等。
摩索拉斯陵墓:位於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尺)乘30米(100尺),高45米(140尺),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著一架古代戰車。此陵墓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摩索拉斯陵墓的雕塑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製造,屬於世界七大奇觀之一。 此陵墓著名之處除了它的建築外,還有那些雕塑。據說所有雕塑均由四名著名的雕刻家伯亞克西斯(Bryaxis)、李奧查理斯(Leochares)、史卡帕斯(Scopas)和提莫西亞斯(Timotheus)分別負責陵墓的一邊。
東南亞(也不興建陵墓,很多葬於寺廟中)
大金塔:位於緬甸仰光的窣堵坡(佛塔)。其高度為98米,表面則鋪上了一層金,再加上它是位於皇家圓林西的聖山Singuttara之上,所以這座塔也就在仰光市天際線中獨占鰲頭了。它是緬甸最神聖的佛塔,因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遺物,包括是拘留孫佛(Kakusandha)的杖,正等覺金寂佛(Konagamana)的凈水器,迦葉佛(Kassapa)的袍及佛祖釋迦牟尼的八根頭發。 金碧輝煌的緬甸仰光大金塔,與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塔和柬埔寨的吳哥窟一起被稱為東方藝術的瑰寶,是馳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緬甸國家的象徵。緬甸人稱大金塔為「瑞大光塔」,「瑞」在緬語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稱,緬甸人把大金塔視為自己的驕傲。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在柬埔寨西北方。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為「毗濕奴的神殿」。中國古籍稱為「桑香佛舍」。它是吳哥古跡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廟宇,以建築宏偉與浮雕細致聞名於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並花了大約35年建造。
婆羅浮屠:位於印度尼西亞,是座可追溯至9世紀,曾被火山灰掩埋了數百年的遺址,由當時統治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統治者興建。而在黎明時分,在婆羅浮屠遺址中欣賞美麗的日出可以說是人生中最純凈的體驗。
南美(由於考古資料欠缺,大量古跡損毀+ 南美土著印第安的古墓大多伴隨城市遺址發掘出來。所以沒有太著名的古墓,都是用城市遺址命名的)
瑪雅金字塔:是瑪雅文明的代表,足以與埃及人的金字塔媲美。瑪雅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有所不同,外型上,瑪雅金字塔是平頂,塔體呈方形,底大頂小,層層疊疊,塔頂的台上還建有廟宇;功能上主要用以舉行各種宗教儀式,只有少量瑪雅金字塔具有陵墓的功能。
馬丘比丘遺址:略
古墓建築最興盛的地區為中國、印度、中東(包括北非)地區
⑹ 有關印度尼西亞的資料
1、元旦(每年1月1日) 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印尼人也過元旦節。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2、「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 1966年3月11日,蘇加諾總統迫於軍方和學生的壓力,簽署了把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自此,蘇哈托接管政權,建立「新秩序」,命令書簽署之日被定為紀念日。 3、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4、民族節(每年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5、建國五基誕生日(每年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印尼建國的指導思想,意義重大。後來把這一天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6、國慶節(每年8月17日) 又名「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各地也要舉行以升國旗為內容的慶祝活動。
⑺ 印度尼西亞「千佛寺」有何秘密
釋迦牟尼被公認為佛教的創立者,佛教發源於印度,但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築卻坐落在印度尼西亞,而並未建造在印度,這對佛教發源的國度——印度,可謂一件令人稱怪的事。
文明奇觀——婆羅浮屠
印度尼西亞的婆羅浮屠被列為東方文明的四大奇觀之一,也是世界石刻藝術寶庫之一。在佛塔的基座上雕刻有160塊浮雕,這些都是依據佛經雕刻的。在中部有5層塔身和圍牆,其上也刻了1300塊精美的浮雕,浮雕的內容詳盡地刻畫了佛祖解脫之前的日常生活,然而浮雕上並非都是佛教的傳說,有一些內容則是來自於民間的傳說,浮雕上人物被刻畫得栩栩如生。除了這些浮雕之外,這里還有塑像423尊。
印度婆羅浮屠建築
這座佛塔的名字中融合了印尼文化,但並非印度佛教文化簡單的移植。「婆羅」一詞來自梵文,是「廟宇」的意思,「浮屠」是古爪畦文,意為「山丘」,「婆羅浮屠」即為「山丘之廟」。佛塔的數量很多,佛像也很多,廟中佛像有一千多尊,大型浮雕一千四百餘塊。所以,在爪畦歷史中,這座佛塔又被稱為「千佛寺」。佛塔被後人發掘出來後,大批學者紛紛前來對它進行研究。然而,時至今日,它的秘密越來越多,雖然人們都在努力探索,但都未能揭開這些秘密。
佛塔的建築年代在史料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根據考古學家們的考證,從由跋羅婆文書寫的碑銘上可以推測出,這些建築歷時久遠,估計建於公元772-830年期間,然而具體時間無法斷定。
塔內眾多的佛像、雕刻均有著深刻的含義,然而,它卻不容易為今人所理解。直到今天,世人所能理解的僅為20%。例如《獨醒圖》是表現富貴不能淫;《救世圖》是贊揚佛的慈悲寬宏;《身教圖》則是教育人們不要冤冤相報,其餘大部分佛像雕刻,今人都已經很難理解其深刻含義了。
還有一個出現許多巧合的現象就是數字。婆羅浮屠的整個建築,多次用到了8、10等數字。在三層圓台上小舍利塔的數目分別為32、24、16,在塔內共有504尊佛像,全部都是8的倍數。佛塔建築中所有舍利塔的數目都是73,而73的個位與十位數之和恰好是10,這是佛教中一種圓空、輪回的教義的體現。另外依據傳說,原本塔內有505尊佛像,但現在只剩下504尊,這是由於原來的佛像修行圓滿,涅檗遠走高飛。原佛像數505這三位數之和也是10,這與舍利塔的總數目具有相同的道理,即從0出發,經過9個實數後,再回復到0,故10等於0。由此可見,佛像在數字方面時時都注意體現教義。
隨著佛塔的神秘面紗被揭開,也許會出現越來越多類似的謎,雖然人們目前還無法完全破譯這些謎團,但是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有關神秘的千佛寺的謎底將會完全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⑻ 印度尼西亞有哪些景點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景點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有77座。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海岸線長3.5萬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
通用印度尼西亞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主要景點有巴厘島、婆羅浮屠佛塔、"美麗的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日惹皇官、多巴湖等等。蘇門答臘(Sumatra)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
推薦景點:
1.古跡:婆羅浮屠佛幹革命塔,是當今世界最大的佛塔,為世界聞名的石刻藝術寶庫,素以「印尼的金字塔」之稱。
2.巴厘島(BALI)則被公認為是璀璨奪目的一顆明珠。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度假樂園、世界級的游覽勝地。以至於人們反而時常覺得印度尼西亞便是巴厘島的一部分。雲中★漫荹〃編輯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業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遐邇聞名。在島上處處可見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又有「藝術之島」之譽。在鳥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內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龕分立於大石像之前;在島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其北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打馬尼,氣侯涼爽,由此可遠望頂峰終年煙霧迷朦的巴都火山。
3.雅加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雅加達城區分為兩個部分,北面濱海地區是舊城,為海運和商業中心。南面是新區,為行政中心。今天已聯成一片,難以區分。雅加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綠草如茵,群芳爭艷。廣場東面是國家宮,原是荷蘭總督的官邸,現為印度尼西亞的總統府。
廣場西面是國家博物館,這個博物館是雅加達市的七大博物館之一,為東南亞最大的博物館。它是一座古老的歐洲式建築物,博物館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模型圖十分引人注目,上面有各民族的人物塑像,從模型圖上可以看到印度尼西亞全國的民族分布、語言及經濟發展狀況。還陳列著佛教和印度教的石雕像、古代錢幣、印章、大天平、木製用具和古典樂器等。在陶瓷館內,展出的瓷器形狀各異,大多是中國唐、宋、明、清時代的產品。
雅加達市內綠樹成蔭,街道兩旁遍植常綠樹種,世界著名的波格爾植物園及茶園坐落在此,還有獨立廣場公園、印度尼西亞縮影公園、安佐爾夢幻公園、千島群島、中央博物館、伊斯蒂赫拉爾清真寺等名勝古跡。科塔(Kota)是17世紀荷蘭古城鎮八達維亞(Batavia)的中心,其四周是由鵝卵石鋪成的塔門法塔西拉廣場(Taman Fatahillah Square)。
⑼ 中東傳統居民屋頂是平的,而為什麼印度尼西亞的是尖的
印度尼西亞習俗
(一)著裝
印度尼西亞人的民族服裝,一般是著上衣,下身圍紗籠(一種長圍裙)。女的上衣是對襟長袖,沒有衣領,下身是圍色彩艷麗的沙籠。男的上衣是有領對襟長袖,下身是圍帶格圖案的沙籠。女的一般要配帶絲綢的披肩,男的頭上包紮各式頭巾,或帶黑色無邊小禮帽。平時男女都喜歡穿拖鞋或木履。由於天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穿襪子。 男人扎的頭巾,料子也很講究、而且往往印有各種圖案。扎的方式隨各地而異,紮成四角形、三角形或圓形。頭上戴的無邊小黑色禮帽,通常是用平絨布製作,顏色發亮。按印尼人的習慣,男人到了成年時就該戴上這種禮帽,表示已長大成人,要講究禮儀了。
(二)飲食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不過,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喜歡手抓飯的人,覺得這樣吃很開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喜歡手抓飯的人,覺得這樣吃很開胃。
(三)住房
印尼人的住房,城市和農村不一樣,城裡的住房一般是現代式建築,而農村則隨各族和各地的習慣,而建造不同式樣的住房。
城裡的現代式住房,有平房、二層和高層樓房。這些住房大都比較寬敞、有卧室、客廳、飯廳、廚房和衛生間。衛生間大都設有洗澡設備。由於印尼是熱帶國家,人們每天都要洗一至二次澡,人們稱為「沖涼」。隨著人口的增加、大城市也開始蓋一、二十層的高層樓房,供一般公務員和職工居住。爪哇農村的住房,如爪哇人、巽達人和馬都拉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數直接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高腳屋,不過離地面不高。富人蓋房多用木料和磚瓦,窮人則主要用竹子蓋房。
(四)禁忌
1.印度尼西亞人視頭部為神聖不可侵犯。除長輩外,如摸別人的頭則被認為是對他的侮辱和挑釁。所以不能隨便摸別人的頭部。
2.傳遞或接受物品,要用右手,切忌用左手。印尼人認為用左手傳遞或接受物品很不禮貌。 3.由於印尼人絕大部分是穆斯林教徒,所以在贈送禮品時,要考慮不要送酒類物品,因為伊斯蘭教規定禁止喝酒。
4.在餐館吃飯時,如果同桌有印尼人,切不要點用豬肉炒的菜,因為印尼人絕大多數是不吃豬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