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西北部山林有什麼人

印度西北部山林有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3-03-16 13:02:26

A. 印度人的種族構成

對印度種族的劃分,歷來聚訟紛紜。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於1935年提出來的。他將印度的種族戈U分為六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蒙古人(the Mong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北歐人(the Nordics)。
尼格羅人是最早來到印度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種族實體。「尼格羅」的含義是「黑人」。因此,所謂尼格羅人即黑人。按照人類學家的描述,尼格羅地理人種亦稱非洲地理人種,原住於非洲南撒哈拉地區。非洲的剛果人種和開普人種就是典型的尼格羅人種。這一人種的特徵是:皮膚呈中等乃至深度黑色,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短小,前額小而凸出,鼻子扁平,嘴唇寬厚。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和普拉衍人身上,在曼尼普爾邦和庫奇山區的安加米那加人身上,在南印度森林居民烏拉里人和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身上,都還可以看到這些特徵。顯然,他們與非洲黑人存在血緣關系。與尼格羅人相比,這些新移民既強壯又聰穎。尼格羅人或被他們同化,或被他們驅趕到人跡罕至的叢林以及孟加拉灣中的島嶼。對榕屬樹木的崇拜,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都曾與繁育和靈魂相聯系,在印度也很流行。這可能與尼格羅人的原始信仰有傳承關系。在印度流行的某些對魚類、動物和植物的圖騰崇拜觀念,也同樣可能源於尼格羅人。部分印度尼格羅人使用弓箭打獵。因此,有些人類學家認為,應當將這一起到延伸人類臂膀作用的原始工具的發明歸功於他們。印度尼格羅人的存在,也為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然後四散開來的流行學說提供了佐證。
在尼格羅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至於原始澳大利亞人從何而來,學術界眾說紛紜,迄無定論。一種學說認為,他們很可能是在冰河時期沿著陸橋來到印度的,就像印第安人在冰河時期穿越白令海峽從亞洲遷徙到美洲那樣。還有一種學說認為,原始澳大利亞人未必來自大洋洲,但是他們在血統上與一些屬於大洋洲的南太平洋群島上的土著人種關系極為密切。另外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他們似乎來自巴勒斯坦。這一種族的特點是,頭發捲曲,膚色發黑,鼻子扁平,嘴唇寬厚。顯然,他們在體貌特徵上與尼格羅人有相I司之處。現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東部廣闊地帶的蒙達人、高爾人、桑塔爾人和比爾人普遍認為就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他們至今保留著自己獨特的體貌特徵、生活方式以及語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庫龍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亞人的後裔。原始澳大利亞人信奉泛靈論。見於上述印度部落民中那些帶有泛靈色彩的儀式,即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遺風。泛靈論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為印度東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幹部落民所篤信。他們輕易不對樹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該邦還擁有很高的森林覆蓋率。也有的學者,如英國著名人類學家阿瑟.基思爵士(Arthur Keith),對於印度人種外來說持懷疑態度,認為印度次大陸原先不可能是一片人種的真空。
以蒙古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起源於中國北部的蒙古人,是經西藏高原輾轉進入印度的。現今生活在印度的蒙古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即古蒙古人和藏蒙古人。古蒙古人主要生活在藏南、那加蘭、阿薩姆山區以及印緬邊界。阿薩姆和孟加拉地區的查克馬人、莫卧兒人和雷布查人等皆為其典型代表。人是環境的產物。由於地理環境的改變等原因,他們蒙古人的體貌特徵已經不很鮮明。藏蒙古人則帶有明顯的蒙古人特徵。他們身材高大,鼻子寬闊,體毛與胡須都不濃密。生活在錫金和不丹的主體民族即是藏蒙古人。
可以說,印度為數不少的部落民,基本上是尼格羅人、原始澳大利亞人與蒙古人的後裔,而印度人口的主體卻是地中海人、阿爾卑斯迪納拉人與北歐人的後裔。
印度最主要的種族是地中海人。然而,地中海人並不是一個統一的族群。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古地中海人血統主要存在於今南印度的泰盧固人與泰米爾婆羅門中。地中海人曾廣泛分布在印度次大陸的中部、北部和西北部。學術界普遍認為,他們就是公元前三千紀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創造者。印度河文明是印度文明史與世界文明史上極其重要的一章。因此,它的創造者自然擁有受人尊敬的歷史地位。但是,由於印度河文明尚有許多不解之謎,因而它的創造者又多少帶有一些神秘性。他們也被稱為達羅毗荼人。今天南印度的泰米爾人、泰盧固人、馬拉雅蘭人和巴基斯坦的布拉灰人等就是他們的後裔。
對印度文明產生重大影響的外來種族還有阿爾卑斯迪納拉人。這一種族來自南歐沿亞得里亞海岸綿延的迪納拉山脈,而該山脈是阿爾卑斯山脈的東南段。阿爾卑斯迪納拉人的膚色比地中海人白皙。在今比哈爾邦與奧里薩邦以東和阿薩姆邦以西的地區主要的種族血統就來自阿爾卑斯迪納拉人。在古吉拉特邦,孟加拉、奧里薩和卡納塔克邦古爾格縣,都可以看到他們的後裔。他們已經與地中海人融合在一起。阿爾卑斯人其實又是高加索人種的一個分支。類似亞美尼亞人的體貌特徵,在印度帕西人身上十分明顯。
最初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具有北歐日耳曼民族體貌特徵的原住民,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膚色白皙,頭型偏長,鼻樑窄細而隆起,身軀高大。他們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遷徙性很強,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尋覓新的草地,先後到達伊朗、敘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到達伊朗的分支有一部分經阿富汗從西北方向進入北印度。他們因此又有印度一伊朗人或印度一歐羅巴人之稱。這些外來游牧民族的文明程度低於印度的土著,但卻弓馬嫻熟,善於騎射。他們憑借武力優勢征服了相對柔弱的土著,並逐漸分布到印度次大陸許多地區。他們接受了後者的部分文化並逐漸與之混合起來。語言學家則從歷史比較語言學的角度將他們稱為雅利安人。這一名稱歷來爭議不斷,但卻變得十分流行。因此,今天的克什米爾人、旁遮普人、孟加拉人、拉賈斯坦人,巴基斯坦的信德人、俾路支人、普什圖人以及斯里蘭卡的僧伽羅人等,都可以說是雅利安人或混血的雅利安人。他們帶來的所謂雅利安文化,成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學、哲學和藝術的源頭。「雅利安」一詞主要是一個語言學術語。英國語言學家弗里德里希·馬克思·穆勒不贊成將這一術語用於指稱種族。然而,有一點確鑿無疑,即他們是源於歐洲的種族,是白種人。
經過通婚與往來,不同的種族血統多有混合。尼格羅人走向邊緣,近乎滅絕。原始澳大利亞人散布在印度南部、西部和中部的部落之中。蒙古人與其他人種融合最少,分布在印度東北部、西孟加拉邦和喜馬拉雅山山麓。地中海人是輝煌的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創造者。在這一文明衰亡之後,他們向東遷徙並分散在恆河流域。來自阿爾卑斯山的種族滲透到恆河流域之時,不同的種族血統的融合開始大量出現。地中海人主要生活在恆河上游,阿爾卑斯山人主要生活在恆河下游。在印度南方,則以達羅毗荼人和前達羅毗荼人為主。

B. 古印度後來是被雅利安人入侵的嗎

印度的遠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發現的。由於它的遺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區發掘出來的,所以通常稱為「哈拉巴文化」;又由於這類遺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稱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約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哈拉巴文化衰落後,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創立了更為持久的文明。
原本居住在中亞的雅利安人為了躲避寒冷,謀取生存,便四處遷徙。南下過程中便到了印度次大陸,他們發現此地氣候溫暖,土壤肥沃,而且物產豐富,便留了下來。
在到達印度次大陸後,他們發現這里土著根本對雅利安人的武力毫無辦法,根本不是對手,因此僅僅幾次戰斗就完全征服了印度土著,消滅了土著們所建立起來的哈拉帕文明。雅利安人後來藉助宗教,制定了殘酷的種姓制度,原本土著都被劃入賤民階層,從此印度進入雅利安化時代。

雅利安人於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現在印度西北部,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相傳在印度形成了16個國家。經過長時期的兼並戰爭,到公元前4世紀,在南部的恆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為中心的統一國家。在這一時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國的入侵。波斯人統治印度河流域近兩個世紀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紀後期才一度被馬其頓的亞歷山大所征服。旃陀羅笈多領導了反馬其頓起義,在驅逐了侵略者後統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國的難陀王朝,從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為強盛的孔雀王朝。

哈拉巴文化

C. 印度北部主要分布著哪種人

轉一個類似問題的回答:

「由於古代印度受到雅利安人入侵,造成印度北部多為白種人的後裔。而南部多為印度土著後裔,膚色較深。本人在印度工作過,略知一二。」

印度的人種

印度在歷史上屢遭異族入侵和佔領,因而人種繁多,血統混雜,語言紛亂,素有「人種博物館」之稱。如果單從外貌和體型看,有些印度人像歐洲的白種人,有些印度人又似非洲的黑種人,有些則是棕褐色的亞洲黃種人。他們有的頭發烏黑,有的呈金黃色;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個子矮小;有的高鼻樑,有的塌鼻子。許多世紀以來,不僅各色人種遷入印度,而且各種宗教和文化一直不斷地傳入印度,因此印度文化吸收了多種民族的不同傳統,從而變得多姿多彩。

據考古發現,印度最早的居民是舊石器時代的人。以後在漫長的歲月里,不斷有許多民族先後從西北部、東北部等地進入南亞次大陸。這就形成了許多不同的混合人種。印度到底有哪些人種,各指哪些人,至今說法不一。近百年來,許多人種學家從膚色、身材、眼色、頭、鼻、發質和血型等角度進行了各種分類研究,但仍未取得一致意見。

據地質學家研究,從前,印度、澳大利亞、太平洋諸島和非洲曾連成一片,當時可能已有了人類居住,而且是同一種人。後來,由於地震的發生,或其他原因,而分成了若乾地塊,中間出現了海洋。當然,這里的居民也就被分離,並開始逐漸形成了不同的社會和宗教。在南印度發現的人類最古的遺跡,在非洲、澳大利亞和爪哇、蘇門答臘等太平洋的島嶼上也有同樣發現。由此證明了上述看法。

數千年以後,在某些地方由於氣候變得乾燥,土地變得貧瘠,人口逐漸增多,人們為了改善生活而到處遷徙,於是出現了人種的分離和融合現象。在印度也有同樣情況。

在印度遼闊的國土上,曾發現大約50萬年以前的人類遺跡。數千年來,又有不同人種不斷進入印度,而且不斷彼此融合。所以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有不同人種的特徵,故印度有「人種博物館」之稱。

多數學者認為,印度有以下人種:

1.尼格利陀人(Negrito)。其特徵是身材矮小,皮膚為深褐色,頭發烏黑,鼻寬唇厚,肩窄腿短,胡須和體毛不多,臂長。據有關學者認為,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達曼人,印度沿海地區的卡達爾人和巴拉因人等以及比哈爾邦山區的一些土著人均為他們的後代。

2.原始澳大利亞人(Proto Austaloid),又稱維達類型人。澳大利亞的土著人和原始澳大利亞人身體特徵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有學者認為,這種人早於達羅毗荼人進入印度,所以也稱他們為「前達羅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亞人的特徵和身體特點是:長頭型、身材矮小,頭發烏黑而捲曲,鼻寬唇厚,膚色為褐色,中印度大多數土著部落民屬於這類,南印度也有分布。例如比爾人,傑糾人、蒙達人、奧朗人、霍人、貢德人、孔德人等等。印度之外,斯里蘭卡的維達人為典型代表。

3.達羅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種(Mediterranean)。這一人種從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據有關人類學家研究,它分幾支,早於雅利安人,從不同時期進入印度。這種人的特徵是:長臉型,中等身材,卷發呈淺褐色,唇薄,皮膚為淺褐色。操達羅毗荼系語言,使用象形文字,是這一人種創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達羅毗荼人佔印度全部人口的21.6%,主要分布在南印度。關於達羅毗荼人是否屬印度的原始土著人,有不同說法。一般認為,古時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後,才把達羅毗荼人從印度西部和北部趕到印度南方,於是達羅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因此有些學者說,達羅毗荼人是印度的土著人。而又有學者從印度古籍中找出了比達羅毗荼人更早的人種名稱,叫做尼沙達。還有一種說法,印度最早的土著人與原始的澳洲人屬同一血統。這種原始的澳洲人原住亞洲,後來有一支人移殖成了澳洲人。有的西方學者認為,在赤道以南,從前有個大國,東到爪哇,西連非洲,這個國家稱為「萊茂里亞」,是達羅毗荼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但後來由於地殼發生變化,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沒。這種說法在泰米爾語的文獻中也有記載。泰米爾語的五大史詩之一《希爾薄提迦爾摩》和《馬杜拉斯特爾·布拉朗》中有南馬杜賴被洪水淹沒的記載。在那些認為達羅毗荼人是從中亞遷入印度的人們看來,達羅毗荼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後800年之間來的。在《摩訶婆羅多》中有關於安得拉、邦迪耶(潘迪亞國)、角爾(朱羅國)和傑爾(其羅國)國王的記載。這就表明,公元前在南方就已經建立了幾個達羅毗荼王國了。

至於「達羅毗荼」一詞的形成,學術界也有不同看法。不少學者認為,現在的泰米爾納德、安得拉、卡納塔克和喀拉拉的居民是達羅毗荼人的後裔,他們的語言屬達羅毗荼語系。古時整個南印度稱為達羅毗荼地區,但後來安得拉、卡納塔克和喀拉拉分別獨立,達羅毗荼一詞則演變成了「泰米爾」。

根據文獻記載,泰米爾納德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大海吞沒,因此它的文化不免遭到破壞,根據已有文物考證,可以了解到達羅毗荼人的文化及文明情況。從語言上看,俾路支的布拉灰語和泰米爾語很相似。同樣,地中海沿岸的居民與達羅毗荼人的體形、膚色也一樣。從泰米爾納德和巴格達挖掘發現的文物證明,這兩個民族的喪葬儀式也相同。當然,也有印度學者認為,達羅毗荼人並非從外地遷來,他們是這里最早的居民。不管怎樣,是達羅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發展了莫亨殊達羅與哈拉巴文化,所謂印度河文明,實際上指的就是達羅毗荼人的文明,他們對印度文化曾作出過相當大的貢獻。這一人種後來和其他人種一樣也有分化,形成了不少分支,還有許多混血人種。他們的特徵是:皮膚黑,長頭型,上臂長,扁平鼻子,個子矮小,現在西孟加拉邦的桑塔爾人便是血統較純的達羅毗荼人。

4.印度的雅利安人。他們原與歐洲的雅利安人屬於同種,為與歐洲的雅利安人相區別,所以叫印度雅利安人。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種移動的風潮,分東西兩個方向移動,一支由中亞進入歐洲,成為今天歐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則由中亞向南,越過興都庫什和喀喇昆侖兩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與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雅利安人是好戰的游牧民族,進入印度後,同在此居住的達羅毗荼人時常發生激烈爭斗,後來逐漸征服他們。達羅毗荼人大部分被趕往南方,一部分則淪為奴隸。雅利安人便開始占據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帶。後來,漸次向東發展,直至恆河上游地區。他們發現此處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因此遷入者日益增多,構成了印度的雅利安人種。雅利安人原為白種人,其長相明顯具有歐洲人特徵:身材高大,長頭型,胡須多,鼻樑細高,頭額寬及皮膚白晰等。今天不少印度人屬於他們的後裔,或為他們的混血種,血統較純的人現在亦可見到,例如拉其普特人、查特人等就是,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賈斯坦等地。也有人說,現在印度教中的僧侶可能是血統較純的雅利安人。印度古籍《吠陀》和《史詩》中都提到過一種信奉火神的雅利安人。但長期以來,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印度人對此也缺乏研究。直到18世紀,歐洲從事印度古代文化研究的學者發現,梵文跟西方語言非常相似。1786年,英國人威廉·姜斯指出,古希臘語、拉丁語、哥特語和西爾特語跟梵語同出一源,從此便出現了研究印歐語系的學說。到19世紀中葉,德國浪漫派代表人麥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的學說,並指出雅利安人在古代遍布歐洲、西亞和印度。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那些在語言上屬於梵語系統的印度人稱為雅利安人,或叫印度雅利安人。過去人種學家認為,雅利安人是在三四千年前從俄羅斯大草原遷徙到印度的。現在,劍橋大學考古學家又提出了新見解,認為雅利安人是在8500年前從今土耳其中部遷徙而來的。這種人起先分布在印度河和朱木那河流域,後來分布到全印度。像旁遮普和拉賈斯坦邦的早期居民大多屬於雅利安人。後來又有蒙古人種的人進入印度,於是出現不同種族的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種。因此,有的人臉型像歐洲人,但膚色較黑,其中當然也受到自然氣候的影響,如南印度的雅利安人要比北印度的雅利安人黑。

5.蒙古人種(Mongoloid)。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亞洲內陸相連,因地理和歷史上的種種原因,亞洲的蒙古人在不同時期,從北部和東北部進入南亞次大陸,構成了蒙古人種成分。其膚色為黃色或褐色,臉扁平,突鄂骨,鼻小,唇厚,肩寬,胡須和體毛少。蒙古人分長頭型和寬頭型兩種。長頭型的分布在阿薩姆和邊疆地區的土著民中;寬頭型分布在傑德崗等地。

D. 喜馬拉雅山脈靠近印度地界的地方,有什麼人住在那裡

喜馬拉雅山原始部落:男不婚女不嫁,傳宗接代僅靠“一夜情”?

在現實生活中,總有許多人會因為工作生活中的煩而選擇逃避,在逃避後就該想著通向一個促使自己身心愉悅的地方。在城市裡工作生活的人們,去的最多的就是周邊的古鎮村落,雖然也有商業化的印記,但也是一處閑下心來的好去處。


如果有卓巴女孩看中男孩,就會向男孩捧上一束花,男孩接上花後,女孩就會牽上男孩羞羞地回到閨房。面對這種特殊的婚姻制度,對於一些一夫多妻的國家而言,卓巴女孩更像是在沿襲一妻多夫的習俗。不過細細說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情民風,還是要尊重他們的文化。

E. 印度有多少民族

問題一:印度有多少民族 印度號稱人種博物館,這主要是世界性的民族大遷移,大融合的產物。約在公元前3000年前,達羅毗荼人就居住在這里。此後,習慣上稱之為雅利安人的游牧部落從西北部遷入;以後又有波斯人、大月氏人、厭噠人等陸續從西北部進入,形成了印度民族的復雜現象。全國現有幾百個民族和部族,其中印度斯坦族人數最多,約佔全國人口46.3%,主要分布在北方邦、旁遮普邦、比哈爾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等地;次為泰盧固族、馬拉地族、泰米爾族、古吉拉特族、坎納拉族、馬拉雅拉姆族、奧里亞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過1000萬。
全國現有語言和方言1652種,分屬四大語系:印歐語系、達羅毗荼語系、漢藏語系、孟達(南亞)語系。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0萬的有15種,並被憲法列為主要語言,使用人數占總人口91%的印地語為官方用語。
宗教對印度社會有深刻的影響。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錫克教都起源於此。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信徒佔全國人口80%以上。佛教和耆那教13世紀前流行於印度,後衰落。目前耆那教僅在古吉拉特邦和拉賈斯坦邦有少量信徒。佛教則僅在東北部有少量流行。錫克教流行於旁遮普邦、哈里亞那邦和德里。 *** 教信徒居全國第二位(占人口11%),主要流行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以及阿薩姆、西孟加拉、喀拉拉和比哈爾等邦。基督教(占人口的3%)流行於那加蘭邦和米佐拉姆中央直轄區。還有少數人信奉猶太教和瑣羅亞斯德教(即波斯教)。
社會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尚存在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梵語為瓦爾納)。印度的種姓制度由來已久,
在雅利安人最早的宗教典籍《梨俱吠陀》中,就出現了4個最初的種姓,即婆羅門(僧侶)、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平民)、首陀羅(奴隸)4個等級。以後又演變為三大等級,即大體由原來的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所組成的高級種姓;由原首陀羅組成的低等種姓;第三等級是一些沒有種姓身份的「賤民」,社會地位最低,即所謂不可接觸者,為數竟近1億人,約佔全國人口總數1/7。種姓制度的實質是階級壓迫。種姓之間,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地位懸殊,經常引起沖突。目前在城市和較發達地區,種姓間的隔閡有所消除,但農村中仍有很大影響。
下面我來介紹一下印度的民族構成與其分布情況:
人口1000萬以上的民族:
1.印度斯坦人(Hinstanis)
南亞印度民族集團之一。又譯「興都斯坦人」。約18050萬人(1978),分布在北方邦、中央邦、德里邦、拉賈斯坦邦、哈里亞納邦、比哈爾邦,以及全國各大城市。中國史籍中稱其居住地為「身毒」、「賢豆」、「天竺」、「印度」等。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混有澳大利亞人種成分。一般認為印度斯坦人主要是公元前14世紀左右遷入的古代雅利安游牧部落與當地達羅毗荼人的混血後裔,故有人稱之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膚色從淺褐至黑色都有,其中上層較白,下層較黑。系由許多族源相同、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接近的地區性民族集團組成。印度並不把他們作為一個民族看待。把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印度斯坦語,其中包括印地語和烏爾都語,均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印地語以天城字體的梵文字母為基礎,包含較多梵語詞彙,是印度的官方語言。烏爾都語則是在莫卧兒王朝時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中既有印地語、 *** 語和波斯語的詞彙,又有土耳其語和其他語言的詞彙。其書面語用 *** 字母拼寫。印度斯坦人主要信奉印度教,部分信奉佛教和 *** 教。公元前7世紀在吠陀教基礎上形成婆羅門教,主張吠陀天啟、祭司萬能和婆羅門至上;把人分成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吠舍......>>

問題二:印度有哪些民族 印度少數民族很多,有幾百個。據1981年統計,共54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多少不等,相差懸殊。人數最多的有貢德、桑塔爾、皮爾 、吳朗沃、孔德和蒙達等,人口在200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達曼人,只有幾百人。少數 民族的分布不均,雖幾乎遍布於全國各地,但其中在9個邦少數民族的人數較多,人口超過1 0萬,它們分別是:中央邦(824萬人)、奧里薩邦(492萬人)、比哈爾邦(473萬人)、古 吉拉特邦(331萬人)、拉賈斯坦邦(306萬人)、安得拉邦(157萬人)。這9個少數民族超 過3293萬人,佔印度少數民族總數的86.66%。此外,那加蘭邦和梅加拉亞邦也是以少數民族 為主體的小邦,其人數分別佔全邦人數的88.6%(52萬)和80.48%(101萬)。
./question/9780015

問題三:印度人是什麼民族 印度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的小民族。人口10億,僅次於我國,居世界第二位。有10個大民族和許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佔46.3%,泰盧固族8.6%,孟加拉族7.7%,馬拉地族7.6%,泰米爾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納達族佔3.9%,馬拉雅拉姆族3.9%,奧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語和印地語同為官方語言。約有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為 *** 教(11%)、基督教(2%)、錫克教(2%)、佛教(1%)和耆那教(1%)等。
請採納

問題四: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 據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義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約佔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埂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
但是應該實際上,各國民族的劃分不同,有些民族應該是同一的民族,但人為的劃分開[有政治原因],有些民族不被承認!如土爾其就不承認庫爾德民族

問題五:世界上有多少個民族? 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有56個民族,亞洲擁有50多個民族的國家還有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據說,印度尼西亞有150個民族。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要數奈及利亞,8000多萬人口中大小民族卻有250個,佔世界民族總數的1/8。
那麼,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民族?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大約有2000個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數量相差懸殊,多的達十多億人,少的只有幾十人。超過1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漢族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1000萬至1億人口的民族有60個,100萬至1000萬人口的有202個,10萬至100萬人口的有92個。
亞洲的民族總數在1000個以上,大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個洲。歐洲的民族大約有170個,基本單一民族的國家約有20個。
-----------------
全世界的民族大約有2000-3000個,超過百萬人口以上的有305個,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印度斯坦族、孟加拉族、美利堅族、俄羅斯族、日本大和族、巴西族等。

問題六:黑人有多少個民族 南非系多種族、多民族國家,享有「彩虹國度」美稱。一、非洲黑人南非最早的土著居民為科伊桑人(Koisan)和班圖尼格羅人(班圖人)。科伊桑人是南非古老的原住民,分為科伊人(Koikoi)(亦稱霍屯督人,其東界為烏姆齊姆布河)和桑人(San)(亦稱布須曼人,分布在奧蘭治河以北)兩個支系,已不構成單獨族體。班圖人經過長期融合、演化,形成以下9個主要族群:祖魯族(Zulu) 系恩古尼人的北支,是南非第一大族,人口約920萬(1996年普查數,下同),操恩古尼語系的祖魯語。現主要分布於誇祖魯/納塔爾省、姆普馬蘭加省及豪登省。科薩族(Xhosa) 系恩古尼人的南支,為南非第二大族,人口約720萬,操恩古尼語系的科薩語。現主要分布於東、西開普兩省。索托族(Sotho) 操塞佩提語和索托語,人口680萬。分北、南兩支。北索托系索託人南遷的東支,亦稱塞佩提人(Sepedi)。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和姆普馬蘭加省。南索託人與賴索托王國的巴蘇陀人同族。現主要分布於自由州省和豪登省。茨瓦納族(Tswana) 索託人南遷的西支,人口330萬。操茨瓦納語。現主要分布於西北省和北開普省。聰加族(Tsonga) 恩古尼人的北支,操聰加語,與莫三比克境內的聰加人同族。人口176萬,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斯威士族(Swazi) 恩古尼人的北支,與史瓦濟蘭王國的斯瓦蒂人同族,操恩古尼語系的斯瓦蒂語。人口101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恩德貝萊族(Ndebele) 屬祖魯人支系。人口59萬。現主要分布於姆普馬蘭加省。文達族(Venda) 人口88萬。語言近似辛巴威的紹納語,文化傳統與索託人相通。現主要分布於北方省。二、白人主要包括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和英裔非洲人(Anglo-Africans)。現今阿非利卡人中,荷裔佔40%、德裔40%、法裔7.5%,英裔7.5%,其他歐裔5%,操阿非利卡語(以古荷蘭語為基礎),信奉基督教,傳統上多事農牧業。現大都居住在北方、姆普馬蘭加、豪登、西北及自由州五省。英裔非洲人操英語,信奉英國國教(聖公會)和監理公會,經營礦業和工商業為主。現主要分布於西、北和東開普三省和誇/納省。此外,南非白人還包括希臘人、義大利人、葡萄牙人和猶太人等。三、有色人主要分為格里誇人(Griquas)和開普馬來人(Cape Malays)。前者為早期布爾人與霍屯督人的混血後裔;後者系霍屯督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從馬達加斯加、爪哇島等地運來的奴隸(印度人、華人、僧加羅人、印尼人、馬爾加什人)的混血後裔。現多分布於開普三省,是西開普省第一大族。此外,還有納塔爾有色人(歐非混血人、聖赫勒拿人和模里西斯人)。有色人87%集中於開普半島,75%居住在城市,80%講阿非利卡語,余操英語,90%以上信奉基督教,7%為 *** (多為開普馬來人)。四、印度人(亞裔)亞裔中絕大多數為印度人,故南非人通常將兩者混用。南非印度人85%聚居於德班和彼得馬里茨堡地區,10%居住在比陀-約堡地區。印度教徒約佔68%,20%為 *** 。大都操英語,老一代用印地語、泰米爾語、泰魯固語、古吉拉特語和烏爾都語等。

問題七:世界有多少個民族分別是什麼 由於民族劃分的統計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復雜情況,如世界上還同時存在著多種類型的人們共同體,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團,甚至還有部落、氏族等,而人們對民族含義尚無統一的認識,故未能有統一的統計標准;同時有些國家和地區也尚未進行過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關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調查材料。(據蘇聯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1975年統計材料,世界約有2,000個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億以上的有7個(漢族、印度斯坦、美利堅、俄羅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萬~1億的有9個(德意志、比哈爾、義大利、爪哇、墨西哥、泰盧固、英吉利、朝鮮族等民族),約佔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萬人以上的民族共約550餘個,其人數合計占總人口的9.9%。人口較少的民族有的僅百人或幾十人。(如印度的安達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亞的托瓦拉族等等)。

問題八:印度主要民族簡介有哪些 印度少數民族很多,有幾百個。據1981年統計,共54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 7.29%左右,各少數民族人口數量多少不等,相差懸殊。人數最多的有貢德、桑塔爾、皮爾 、吳朗沃、孔德和蒙達等,人口在200萬以上;人口最少的是安達曼人,只有幾百人。少數 民族的分布不均,雖幾乎遍布於全國各地,但其中在9個邦少數民族的人數較多,人口超過1 0萬,它們分別是:中央邦(824萬人)、奧里薩邦(492萬人)、比哈爾邦(473萬人)、古 吉拉特邦(331萬人)、拉賈斯坦邦(306萬人)、安得拉邦(157萬人)。這9個少數民族超 過3293萬人,佔印度少數民族總數的86.66%。此外,那加蘭邦和梅加拉亞邦也是以少數民族 為主體的小邦,其人數分別佔全邦人數的88.6%(52萬)和80.48%(101萬)。

F. 雅利安人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雅利安人是如何入侵印度的

雅利安人是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之一,雅利安人是如何入侵印度的?這個答案就要從公元前2000年中後期的故事說起了。

約公元前2000年中後期,一些操印歐語、身材高大、皮膚白皙的部落,從西北山口進入印度。他們與當地土著進行了反復激烈的爭奪,逐漸戰勝了土著居民,奪取了不少土地。在以後幾個世紀的時間里,他們由西北向東南擴張,成為次大陸的主要居民。人侵者自稱「雅利安人」,意思是「出身高貴的人」。他們稱當地居民為「達薩」,意為「敵人」。在他們眼裡,達薩是一些低鼻樑、黑皮膚、語言不清,不祭神靈的人。

這一時期,雅利安人的部落組織依然存在。部落首領稱為「羅閣」,其權力已在不斷的戰爭中日益擴張,但仍受到民眾會議和長者會議的某種制約。祭司集團開始出現,他們的地位在不斷地提高。當時已進入父系氏族時代。一夫一妻是最流行的婚姻方式。在早期吠陀時代的後期,私有制開始發展,土地和牲畜已分給各個家庭使用,氏族內部已開始出現貧富差距。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對勞動力的需要更加迫切,雅利安人常把被他們擊敗的敵人貶為奴隸,強迫他們從事農業或手工業勞動。但總體來說,早期吠陀時期奴隸勞動並不普遍,奴隸制尚處於萌芽狀態。

以上就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主要過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G. 雅利安人是如何征服印度的

雅利安人,早期以游牧部落的形式聚居,在公元15世紀的時候,或因為人口增長的壓力,或因為自然災害,從南俄、中亞一帶的印歐草原,向歐亞大陸四散遷徙,一部分到了伊朗,一部分到了印度西北部。

一部分雅利安人遷徙到了印度西北部

在印度的這一部分雅利安人被稱為印度雅利安人,他們逐漸有了逐漸的語言,稱為吠陀語,並且有了祭神用的聖典《吠陀》。

雅利安人在征服印度的過程中,與當地土著居民進行了長時期的戰爭。最終的結果,當然是雅利安人獲勝。

公元前1200年,雅利安人的勢力范圍到達了恆河流域的上游。

公元前1000年,斧頭、鋤頭、犁等鐵器在恆河流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雅利安人用這些鐵器作為武器和工具。

恆河流域,雨水充足,氣候條件適合種植各種農作物,雅利安人結合當地的地方文化大量種植水稻,同時種植大麥、小麥、芝麻、棉花等農作物。

牛作為耕作工具成了寶貴的財富,牛很值價,連帶著畜牧業也在經濟生活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為了運輸各種日常貨物,大象也在這一時期被馴化,此時的大象也緊緊只限於運輸作用,還沒有發展到上戰場打仗充當象兵的程度。

公元前7世紀左右,犍陀羅、俱盧等一些早期的國家開始形成,這標志著部落逐漸向國家轉變,城市也開始逐漸的出現~

H. 公元前326年,印度西北地區都有哪些人在此居住

公元前326年,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侵入印度西北角,退兵時留下了一些希臘人,在那裡定居了下來。後來從喜馬拉雅山那邊又來了不計其數的外來人,其中有蒙古人和土耳其人。當地人對他們沒有細分,籠而統之地稱呼他們為「塞種人」。往後,大月氏族的一支貴霜人進來了。到公元五、六世紀起,穆斯林接踵而來,他們屬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波斯人、阿富汗人和蒙古人,有時還有非洲人,特別是衣索比亞人。當然,近代的歐洲人也在那裡留下了少量的印歐混血人。

I. 西北方進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實際上應該是哪裡的人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在印度河谷先後發現幾個古代城市遺址,著名的有哈拉巴和摩享佐•達羅,考古上統稱為哈拉巴文化。哈拉巴文化存在年限約為公元前三千年代中葉至前二千年代中葉。歷史學家一般都認為,哈拉巴文化的創造者,就是印度的原始居民達羅毗荼人。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葉,屬於印歐語系的許多部落,從中亞細亞越過興都庫什山脈的幾處山口進入印度,陸續湧入印度河中游的旁遮普一帶,征服了當地的大部分達羅毗荼人。入侵者是白種人,他們操一種早期形式的梵語,是一支無文字的半游牧民族。他們部分依靠狩獵、種植小麥和大麥,也部分靠搶劫更先進農業居民和商業中心或商隊為生。

這些人自稱」雅利安」,意為高貴者,(梵語中,arya「雅利安」的意思是「高貴」或「純潔」)以區別於皮膚黝黑的達羅毗荼人。經過幾個世紀的武力擴張,雅利安人逐步征服了整個北印度。

今天我們對他們的了解,來自他們祭祀儀式上的聖歌《吠陀經》以及後來講述英雄業績和戰爭故事的敘事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這些傳說在很多世紀以後才用印度古典語言梵語形諸文字。到那時,雅利安人才算有了讀寫手段,以及農業藝術、城市建設和文明的其他要素,而這些是因為他們吸收了達羅毗荼人的先進文化,才由游牧轉為定居的農業生活,並逐漸向奴隸社會過渡。

雖然雅利安人的文化比較原始,但他們也有著明顯優勢:他們在到達印度前,不但已經掌握了帶金屬尖頭的武器,而且擁有用兩匹或更多馬拉地帶輻輪的輕便快速戰車。這種戰車與荷馬時代的希臘戰車相同,有一名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槍手。

閱讀全文

與印度西北部山林有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沒參加北部戰役 瀏覽:690
印尼的什麼島嶼 瀏覽:687
英國有什麼品牌收音機 瀏覽:424
伊朗經銷商最怕什麼 瀏覽:252
印尼的豬肉消費為什麼那麼多 瀏覽:775
中國捐給日本什麼了 瀏覽:304
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佔多少名 瀏覽:868
義大利黑手黨怎麼找人 瀏覽:868
中國最高首府是哪個省 瀏覽:674
義大利葡萄酒怎麼鑒別 瀏覽:163
越南手機號怎麼扣費 瀏覽:798
10萬存越南能幹什麼 瀏覽:388
義大利英格蘭哪個球隊比較厲害 瀏覽:709
英國的水多少錢一方 瀏覽:483
蘋果耳機二代為什麼顯示越南製造 瀏覽:420
如何在光遇國際服分辨外國人和中國人 瀏覽:203
印度白蘿卜怎麼吃 瀏覽:470
義大利普拉托城市屬於哪個 瀏覽:812
去伊朗買石油走什麼路 瀏覽:330
疫情巴基斯坦捐助中國什麼 瀏覽: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