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將如何解決中印邊界的問題

印度將如何解決中印邊界的問題

發布時間:2023-03-16 15:10:36

㈠ 中國與印度邊界問題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爭端問題。

中印有爭議的邊界全長約17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由於錫金段不存在爭議,故不含錫金段) 。西段長600公里,中段長450公里,東段長650公里。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是為推動中印邊界問題解決而專門成立的高級別會談機制,自2003年成立以來已先後舉行過十七輪。

正是在這一會談機制的作用下,中印雙方於2005年達成了「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邁出了解決邊界問題的第一步。2018年11月,應中印邊界問題中方代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邀請,印方特別代表、印度國家安全顧問多瓦爾將於來華舉行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第二十一次會晤。



(1)印度將如何解決中印邊界的問題擴展閱讀:

中印邊界問題的由來:

中印自古相鄰,習慣邊界是喜馬拉雅山南麓,基本沒有爭議。但自從英國佔領印度後,英印政府試圖將西藏從中國領土中分裂出去,為後來的中印爭端留下隱患。

1914年,由英國政府代表亨利·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制定了「線」,即著名的「麥克馬洪線」。1947年印度擺脫英國殖民統治獨立後,尼赫魯便開始實施他的「大印度聯邦」狂想,並在西藏問題上做了不少手腳。

1947年3月,當時的印度臨時政府曾慫恿尼赫魯在會場上懸掛的巨幅亞洲地圖竟將西藏置於中國的版圖之外,後經國民政府代表鄭彥的強烈抗議,尼赫魯才給予更正。1947年5月,印度臨時政府還向西藏葛廈提出「繼承並保持英國在西藏的特權和利益」備忘錄。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實施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倒」的外交戰略,於是,在「團結一切亞非拉民族獨立國家」的口號中暫時擱置問題。但印度總理尼赫魯卻對中國的這一外交策略不買帳,沉醉於「大印度聯邦」的戰略構想。

1951年2月2日,印度軍隊乘中國在朝鮮激戰無暇西顧,派兵佔領了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達旺地區。此後,中國政府經過多方交涉表明態度,印方明目張膽的軍事活動才有所收斂。然而印度政府不僅不肯退出佔領的中國土地,反而加緊了蠶食的進程。

1954年10月,尼赫魯訪華回歸,一條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竟立即出現在印度官方地圖上,以此迫使中國接受這一事實。印度政府還支持西藏反動農奴主叛亂,公開否認中國對西藏的主權。尼赫魯甚至指責中國「沒有遵守西藏同中國關於自治區的協議和對印度提出的保證。」

西藏叛亂的失敗,使尼赫魯劃西藏為印度戰略緩沖區的妄想成為泡影,但「大印度聯邦」構想仍然使他不能平靜。他公然向中國政府提出,把有爭議的12.5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劃歸印度,中印關系隨即惡化。尼赫魯完全阻絕了中國政府防止邊界沖突的各項建議,繼續侵佔中國領土。

1962年10月,尼赫魯向印度軍隊下達了「將中國軍隊趕出去」的命令,中印邊界戰爭全面爆發。

㈡ 中印問題的三步走戰略是什麼

中印問題的三步走戰略是:先確立解決邊界問題的指導原則,再確立落實指導原則的框架協定,最後在地面上劃界立樁。

㈢ 中印邊界問題,最理想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其實這個就是敵不動我不動的原則更好吧。

保持和平

其實我個人覺得還是說敵不動我不動原則更好吧,因為誰都不想去破壞現在的和平狀態,不是說誰能不能打過誰的問題,而是戰爭造成的不僅僅是證據的動盪,經濟的倒退,還有就是人民的安全狀態吧。

所以說保持中立,然後把所有的原則,退步還有讓步都說好,接著就是看印度怎麼選擇的。

因為我們國家現在主要還是發展經濟的,誰沒事都不想好好的不發展,非要去打仗玩的啊。

其實看看國內每年出去的維和部隊,和平沒有戰爭才是最主要的。

㈣ 中印邊界爭端的自衛反擊

1962年10月,印軍開始實施將中國軍隊清除出去的作戰計劃,即「里窩那計劃」。其作戰任務和要點是:在東部,佔領塔格拉山脊,將中國軍隊趕出塔格拉山;在西部,拔掉中國軍隊的21個據點,佔領全部有爭議的阿克賽欽地區。
面對印軍得寸進尺的入侵、蠶食和挑釁,中國領導人終於下決心進行自衛反擊。反擊作戰從1962年10月20日正式開始,至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階段: 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至28日結束。這一階段的作戰,主要在中印邊境東段克節朗-達旺地區和西段的加勒萬河谷、紅山頭地區進行。東段,我軍全殲印軍王牌第七旅及其它印軍一部,俘虜第七旅旅長達爾維准將,此仗共殲滅印軍1900餘人。西段,新疆邊防部隊從喀喇昆侖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里,拔除入侵印軍據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殲敵一部。
第一階段作戰勝利後,我國政府呼籲印度重開談判解決邊界問題,但遭到尼赫魯拒絕。 從1962年11月14日開始,至21日結束。這一階段的反擊,在東線主要分兩個作戰方向,即「麥線」東端的瓦弄方向和西端的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
1962年11月14日,印軍首先從東線瓦弄方向我軍發起進攻。1962年11月126日清晨,中國軍隊發起全線反攻,經一天激戰,至傍晚時分,我軍奪取了印軍占據的瓦弄地區。這一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與此同時,在「麥線」西端西山口-德讓宗-邦迪拉方向的反擊戰,也正式開始。這次戰役,被稱為「打頭、切尾、斬腰、剖腹」之戰。戰斗中,中國軍隊通過穿插包圍方式,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霍希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成為這場戰爭了中最大的戰役。
在西線,我軍在班公洛地區對敵展開反擊。到1962年11月20日,我軍佔領了印軍在這里建立的全部6個據點,班公洛地區反擊戰勝利結束。至此,印度在中印邊界西段的入侵據點全部清除。 在這次對印自衛反擊戰中,我軍所到之處,印軍望風披靡,至1962年11月20日,中國軍隊已完全佔領了邊界全線上的所有爭議地區。在西段,我軍清除了印軍侵佔的全部據點;在東段,我軍前進到了非法的「麥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附近地區。作戰中,中國邊防部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擊斃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繳獲大量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1,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1,524名)。
中國政府於1962年11月21日宣布,從22日起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之後開始,我軍在中印邊境東段回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我側20公里以內。其後,又將繳獲的印軍武器彈葯和軍用物資交還給印度,並釋放了全部印軍戰俘。

㈤ 中印邊界爭端最優解決方案

一、教訓印度

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著,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二、和談

那麼和談呢?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時也強調,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態度,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在事涉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別再搞這種耍無賴的小把戲。

(5)印度將如何解決中印邊界的問題擴展閱讀:

延伸閱讀

9月14日中印外長在莫斯科簽訂五點解決分歧方法時刻,莫迪卻對當前的中印邊境對峙發表了最新講話,他在講話中呼籲印度議會團結起來一致對外,支持正在前線部署的印度軍隊,莫迪表示國家將與前線士兵共進退。16日,外國記者質問中印外交部發言人,為何中印外長答應解決分歧,中印邊境軍隊卻沒有分離?

1962年中印戰爭就是10月打的,越往後,中印越緊張,越可能沖突。中印之間經過2017年洞朗對峙,2020年邊境斗爭,雙方和平的基石已經失去了,印度此時撤軍就算中國不「擊其惰歸」,民粹主義印度國內,莫迪也無法交代。再晚一些撤軍,印度那糟糕的後方交通,應該會損失不少生命的。

據說班公湖第四指,中國已經建好永久營地,印度必須留下一些軍人與中國做伴,否則來年2月,未定國界,中國一定會前出一定距離,這是印度不可接受的現實。

㈥ 印度是怎麼解決問題的

到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訪華,按照當今的說法,算是「破冰之旅」了。過去印度總把邊界問題和兩國關系捆綁在一起,邊界問題沒有解決,兩國關系也發展不了。拉吉夫.甘地提出了一個新思路,他說,中國不是說要互利互讓嘛,那我們也要互相調整,應把邊界問題和兩國關系分開,兩條腿走路,並行不悖。這個思路就和中方吻合了。於是,成立了聯合工作小組,也是副外長級別的,繼續邊界問題談判,一共進行了15輪談判。 在邊界問題上,也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但是在此過程中,雙方領導人多次互訪,兩國關系得到長足發展。1993年,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地區保持和平與安寧的協定》。1996年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在中印邊境實控線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協定》。這兩個協定後來執行得很好。即便在1998年印度核試驗後,中印關系陷入低谷,邊境也沒有發生大事。

㈦ 印度與中國關系現狀2022

當前,中印關系的領域更加寬廣,不同領域之間的聯動關系也更加密切。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對中國進行了歷史性訪問,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友好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同時積極發展其他方面的關系。從那以後,是否解決邊界爭端不再是中印關系發展的前提條件。

從客觀上看,當前中印關系已經與1988年大為不同,雙方的邊境管控能力都顯著上升,兩軍從在邊界地區的時空錯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轉變成同時空管控加常態化相遇。中印的經貿關系也更加密切,中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另外,中印兩國還歷史性地在海上相遇,兩國同時追求海洋大國身份,使得兩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動日益頻繁。這些都使得低水平時代的1988年原則變得難以為繼。

一個領域的中印關繫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中印關系從幾根相互孤立的支柱,變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大廈。這種新形態的中印關系,在不同領域之間將更加具有聯動性,但也將更加具有穩定性。2022年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談及中印關系,他表示,兩國應「彼此做相互成就的夥伴,不當相互消耗的對手」。(攝影/新華社記者金立旺)中印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不競爭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規律。但是,中印兩國僅僅是國際體系中兩個較大的行為體,還沒有進行全球性戰略競爭的能力,仍然有比雙邊戰略競爭更加重要的戰略利益和發展目標。因此,中印兩國都有迫切的需求,去改善當前的兩國關系。

㈧ 印加河谷是怎麼解決的,最終的控制權是多少

它位於中印邊境西段阿克賽欽地區,是加勒萬河與什約克河的交匯點。此處山高坡陡,谷深溝窄,不適宜人類生存。

但它的戰略地位很重要,是進入阿克賽欽乃至南疆的要隘。1962年以來,加勒萬河谷地區的實際控制線一向非常明晰,一直都是中國實控。

5月13日,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吉·慕康德·納拉文說,不要過度解讀當前的中印對峙,中印兩軍對峙是「由於對實控線認知不一致」,才導致雙方邊防軍隊在此遭遇。

這句話看似「公允」,其實不然。納拉文所謂的「雙方對實際控制線有不同認知」,其實是試圖挑戰中國對這一地帶的實際控制,妄圖通過頻繁挑釁,甚至越線進入中方實控區,把事情鬧大,將中方實控區炒作成「不同認知」的「爭議地區」,進而改變管控現狀。

印度在「洞朗對峙」的時候就玩過這種把戲。對峙爆發前,中方曾兩次向印度提前通報,告知中國即將在洞朗地區修路,但印方突然派軍隊干涉中國修路,當時讓中方感到非常吃驚。

這是因為,其一,洞朗地區明確不屬於印度;其二,印度稱是應不丹的要求出兵來阻止中國,而中國得到的信息是,不丹根本沒有要求印度出兵。

「洞朗對峙」中,印軍越界現場照片(圖源:新華社)
「洞朗對峙」中,印軍越界現場照片(圖源:新華社)

這種把戲非常短視、落後。印方以為靠派士兵賴著不走、搭帳篷、設路障、向中方士兵扔石頭、和中方士兵打架等停留在石器時代的手段,以為拿準了中方士兵不想讓事情升級惡化的心態,就能蠶食中方的土地。

這也符合中國觀察家們對印度外交的一貫評價:印度在對華政策上秉持的是機會主義心態,習慣於貪圖一時的小利小惠,而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

目前看來,印方似乎沒從「洞朗對峙」中吸取教訓,反而從中國的友好態度里得出了錯誤判斷,變本加厲地「玩游戲」。

這次,終於玩過火了。

那麼,中國要不要狠狠地給印度一個教訓?

如果想給印度一個教訓,事情的結果是明擺著,因為中方的戰鬥力毋庸置疑。但無論如何,誰也不願意真走到戰爭那一步。況且昨天,印度單日新增確診新冠肺炎病例達9789例,累計確診病例數已逾35萬例。應對疫情、拯救國民生命,應是印度的當務之急。

那麼和談呢?中方已經明確表示,要求印方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和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今天,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同印度外長蘇傑生通電話時也強調,雙方應按照兩國領導人達成的重要共識,通過中印邊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邊防部隊會晤機制等既有渠道,就妥處邊境事態加強溝通協調。

但前提是印方要端正態度,嚴懲肇事責任人,嚴格管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挑釁性舉動。在事涉中國領土主權的問題上,別再搞這種耍無賴的小把戲。

㈨ 如何解決中印邊界問題

中印邊界問題,指中國與印度的邊界問題,主要包括東段、錫金段、中段和西段。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餘公里(因未實際勘測,此數據只是大 東線邊界概數據,也有資料說近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賽欽地區,除巴里加斯一處外,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0000平方公里,即網上常說的藏南地區,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在整個中印邊境爭端中,東西兩段是爭議重點。

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邊界戰爭。幾十年來,雖然中印政府一直在尋找公平、合理解決邊界爭端的方式方法,但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

11月29日至30日,中印邊界問題特別代表將在北京舉行第14次會晤。在會晤之前,印度軍方卻接連作出不利於兩國友好的舉動:除在中印邊境有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的藏南地區)組建一支5000人偵察兵部隊外,22日,印軍宣布再向中印邊境新增派兩個山地師,且公然宣稱這兩個師是為了「拱衛」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

上一次中印邊界問題談判是2009年在新德里舉行的,雙方同意繼續推進對話的框架。中國與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邊界問題談判;1993年和1996年分別簽署了維護中印兩國邊境安全與穩定的相關協議;2003年,兩國領導人指定邊界問題特別代表,進行中印邊界劃定工作的談判准備;2005年,中印兩國簽署了邊界劃定工作的政治指南。

東線爭端及麥克馬洪線的由來

中印邊境東段爭端,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傳統習慣線在喜馬拉雅山南麓,以此線作為邊界,約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地區屬於中國;而麥克馬洪線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將藏南土地劃歸印度。

1914年,在中英藏三方參加的解決西藏問題的「(印度)西姆拉會議」上,英方代表亨利•麥克馬洪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接線作為界線,炮製了一條新的印藏邊界線,將中國藏南約 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歸英屬印度。麥克馬洪又利誘西藏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政府並不知道此事,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畫的線不予承認。歷屆中國中央政府對麥克馬洪線也未予承認。所以,這是一條非法的邊境線。

西線爭端及約翰遜線的由來

西線邊境爭端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通道,一直屬於中國,直到五十年代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印度的依據是所謂約翰遜線。19世紀60年代,英國測繪軍官約翰遜曾到新疆作探險旅行,此人把阿克賽欽視為無主地,因此將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進英印的屬地,將中印分界線畫在了昆侖山一側。對於這條約翰遜線,英國政府並未知會清朝政府,歷代中國政府包括新中國並不知道此事,更談不上承認了 。

閱讀全文

與印度將如何解決中印邊界的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的什麼島嶼 瀏覽:687
英國有什麼品牌收音機 瀏覽:424
伊朗經銷商最怕什麼 瀏覽:252
印尼的豬肉消費為什麼那麼多 瀏覽:775
中國捐給日本什麼了 瀏覽:304
中國人的生活水平在世界佔多少名 瀏覽:868
義大利黑手黨怎麼找人 瀏覽:868
中國最高首府是哪個省 瀏覽:674
義大利葡萄酒怎麼鑒別 瀏覽:163
越南手機號怎麼扣費 瀏覽:798
10萬存越南能幹什麼 瀏覽:388
義大利英格蘭哪個球隊比較厲害 瀏覽:709
英國的水多少錢一方 瀏覽:483
蘋果耳機二代為什麼顯示越南製造 瀏覽:420
如何在光遇國際服分辨外國人和中國人 瀏覽:203
印度白蘿卜怎麼吃 瀏覽:470
義大利普拉托城市屬於哪個 瀏覽:812
去伊朗買石油走什麼路 瀏覽:330
疫情巴基斯坦捐助中國什麼 瀏覽:318
翡翠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