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吉思汗的鐵蹄為什麼沒有徵服印度
成吉思汗,只要一提起這個名字,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他十分會打仗,都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君王。確實,成吉思汗曾經率領著軍隊征服了大半個歐洲,他手下的蒙古騎兵更是兇猛無比,所向披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驍勇善戰的蒙古人,在面對一個國家的軍隊時,也曾束手無策,無法征服,這個國家就是印度。那麼印度這個國家到底擁有怎樣的秘密武器,竟然能夠讓成吉思汗望而卻步,不敢派兵去征服呢?
答案就是大象。我們應該都知道,在印度國內,人們對於大象是十分尊敬的,他們認為大象充滿著力量,擁有崇高的智慧,並且十分善良。在印度,人們和大象和平共處,一起生活。而且只要經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大象往往就是能成為印度人的好朋友,所以印度人往往讓大象耕田,干農活。印度的軍隊更是將一些體型巨大的大象訓練成戰象,這些勇猛的戰象只要出現在戰場上,就會對敵軍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印度的軍隊也就可以輕松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擊潰敵軍。
因為大象高大威猛,所以承受能力也十分驚人,印度軍隊在大象的背上建造了塔樓,然後讓士兵爬上這些塔樓,兩軍交戰,塔樓上的印度士兵便可以居高臨下地對地面上的敵軍進行壓制。試想一下,當數量眾多的大象一字排開,浩浩盪盪地出現在戰場上,會是多麼壯觀的場面。從公元前世紀開始,大象就已經被印度軍隊訓練成戰爭利器了,當時著名的孔雀王朝,就是靠著戰象才能屹立於世界的東方。而且印度還將戰象送給了當時的伊朗王朝和亞歷山大大帝,這些戰象在和馬其頓王朝的戰爭中大發神威,打得馬其頓王朝落花流水。
當時其他的國家只有戰馬,而印度卻用戰象配合戰馬,研究出了新的戰術。印度軍隊讓體積龐大的戰象在前面開路,戰象的後面則是成千上萬的騎兵,戰象和戰馬相互配合,給予敵軍重創。在印度,象兵排在各個兵種的第一位,而騎兵位列第二,第三位則是戰車,排在最後則是步兵。由此可以看出,象兵在印度軍隊中佔有絕對重要的地位,是取得戰爭的重要手段。而當時成吉思汗之所以不再進攻印度,很有可能是遭遇了印度軍隊的象兵,當時蒙古人第一次看見如此兇猛的動物,蒙古的騎兵自然不能夠擋住戰象的沖擊。成吉思汗死後,他的後輩帖木兒,決定再次進攻印度,替他的先祖征服印度。
一三九七年,帖木兒先派了三萬騎兵部隊作為整支遠征軍的先頭部隊,由帖木兒的孫子賈漢吉率領著,浩浩盪盪地朝印度殺去。一開始,蒙古軍隊在印度境內行進十分順利,先頭部隊在度過印度河後,於一三八九年九月成功佔領了木爾坦。之後,蒙古軍的大部隊總共十萬人,在帖木兒的率領下也度過了印度河。而且他渡河的地點,正是當時成吉思汗率軍渡河的地方,帖木兒的這個舉動,無疑是為了向世人證明他要完成成吉思汗未完成的事業。在與先頭部隊會和後,滿懷雄心壯志的帖木兒率領著蒙古兵繼續深入印度境內,最終遭遇了印度軍隊戰鬥力強悍的戰象。
印度軍隊為了抵禦蒙古騎兵,派出了一百二十頭大象,每頭大象上面都有一個塔樓,每一個塔樓內還藏著十二到十四個印度士兵,這些士兵在高處不停地朝蒙古騎兵射箭。蒙古人看到印度軍隊這種奇特的作戰方式,自然是十分驚慌,他們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戰斗,面對體型巨大的戰象,蒙古騎兵就像是一隻螞蟻一樣渺小。而且蒙古人胯下的戰馬在見到大象之後,都嚇得一動不動,不管蒙古士兵怎麼催趕,都停在原地。面對印度軍隊的進攻,蒙古軍隊中一片混亂,被射殺的士兵不計其數,無奈之下,驚恐的蒙古人只能選擇撤退。帖木兒意識到戰象頑強的作戰能力後,也不得不改變作戰方式。他曾經想過用火來擊退印度軍隊的戰象,但是當時蒙古騎兵早已對戰象心生恐懼,這個辦法最後也不了了之。
❷ 蒙古帝國政府歐亞大陸,為什麼不能征服印度
當時的蒙古帝國是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國家。成吉思汗率領的蒙古鐵騎,橫掃歐亞大陸各大帝國,真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從蒙古高原為起點,建立起橫跨歐亞大陸的超級帝國。
然而在亞洲板塊上,唯獨沒有打下印度。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雖然印度人戰鬥力不強,但是它佔有優先條件。首先是印度酷熱的氣候。蒙古人生活在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的干寒地帶。不耐高溫,懼怕濕熱。而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長期高溫酷暑,蒙古軍隊在行軍途中,每行進數里路,就頓時感覺到炎熱疲憊汗流浹背。不少士兵遇到中暑現象,因而不能作戰,導致戰鬥力大減。反觀印度士兵,在本土作戰不僅適應氣候,還利用熟悉的地形來阻擊蒙古騎兵。
其次是蒙古人的大象。據相關史料記載,印度人把大象作為坐騎,號稱戰象軍隊。高的大象高度可達三米,士兵騎在大象上可以居高臨下向敵軍射箭。相當於一個個「炮樓」。同時,大象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戰馬有極大的威懾力。大象野心十足,並很容易發怒。發起怒來就連老虎都害怕,可想而知更別說是戰馬了。除此之外,大象也是群居動物,象群如果看到自己的首領或者同伴受到攻擊時,它們會毫不猶豫肆無忌憚的沖上去。一般的騎兵或者步兵根本就不是大象的對手。
據相關資料顯示,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軍隊就開始依靠戰象了。據有關考古資料報道顯示,現在出土的當時的錢幣上就有戰象的圖案。戰象在當時的印度十分精貴,配備的裝備也很精良。大象身上有皮製外罩和甲片保護以避免大象身體受到傷害。大象的鼻子和長長的獠牙,也是致命的武器,在戰斗中橫掃人群和襲擊戰馬。
資料記載,雖然蒙古鐵騎沒有佔領印度,但成吉思汗的繼承者突厥貴族帖木兒,開始大規模征討印度,並最終坐上了印度蘇丹的寶座。只可惜帖木兒很快就死於征討明朝的途中。因此,帖木兒家族也未能在印度站穩腳跟。所以最終沒能統治住印度。
❸ 話說,古代戰爭到底怎麼阻止大象
冷兵器時代,體型龐碩、身披重鎧的戰象的就像現代坦克一樣威力無窮。那麼,古代戰爭中,又有哪些戰術能夠反制這一強大的特殊兵種呢?先看幾個戰例
戰例一: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帝率遠征軍到達印度,與當地人爆發海達斯佩斯河會戰。亞歷山大沒有正面進攻印度軍象陣,而是先迂迴進攻敵方左翼,擊潰對手騎兵,將其殘兵敗將驅至象陣周圍。然後,亞歷山大指揮部隊投擲標槍,集中攻擊駕馭戰象的象兵,從而使大象喪失控制力。失控大象開始狂躁地攻擊己方人員,以至於不少印度戰象都是被自己人殺死的。
戰例二:公元前202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與西庇阿指揮的羅馬軍隊爆發扎馬戰役。面對曾讓己方吃過大虧的迦太基象陣,西庇阿沒有採取羅馬軍團通用的的棋盤方陣,而讓各戰斗單位間留出足夠敵方戰象穿過的通道。雖然漢尼拔以戰象沖擊先發制人,但一些戰象從通道沖過了羅馬戰線,還有一些沿途遭到羅馬投擲手攻擊。與此同時,羅馬人集中數百支喇叭和號角,用震耳欲聾的喧囂聲把大象嚇得暈頭轉向,致使迦太基戰象調頭回走,在己方步兵和騎兵隊伍中造成混亂。
戰例三:1277年,緬國出動士卒4萬餘人、戰象800頭大舉向元朝境內入侵,蒙古千戶忽都、總管信苴日率700名騎兵前往迎戰。圖為古代中南半島象兵的標准配置示意圖。元軍與緬軍在行進中遭遇,激戰2日。元軍利用殺傷力驚人的大型復合弓和嫻熟的騎兵戰術,首先破其象陣,緬軍大亂敗退。元軍追逐30餘里,連破17座城寨。
❹ 印度一野象誤入居民區,這是否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
在印度,大象有著神聖的地位。其中有野象,也有人們馴養的大象,印度人和這些馴養的大象有著很親密的關系。但是野象跟人們的關系怎麼樣呢?據報道,8月25日,印度奧里薩邦巴里帕達鎮的居民發現一頭四處溜達的野生大象,還一度進入居民區。並且引來了不少膽子大的人的圍觀。野象誤入居民區是否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呢?我覺得僅僅因為這件事也不能就說明防範措施不到位。原因如下:
關於野象誤入居民區這件事,各位有什麼觀點,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