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何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支持印度,他們有何共同利益
印巴自從建國以來一直都是矛盾不斷,都視彼此為最大的死對頭,打仗的事也是屢見不鮮。通過兩國每次戰爭,可以看出巴基斯坦相比印度還是較弱的。但是有很多國家卻都在支持印度,巴基斯坦作為比較弱的一方,支持他的人卻是少之又少。就連同宗教的國家都沒有支持他,反而去支持印度,那麼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那就是利益。
印俄除武器交易之外,在農產品上也一直有合作。大量的牛肉供應,使得俄在澳大利亞進口的食品不必急於恢復。這就說明兩國已經形成了相互制裁的一個模式。而美一直都把印認作是自己人,據了解,印在短短兩年期間,就從美方進口高達六百四十萬噸的原油。而且還簽訂了長期合同。那麼如上問題就顯而易見了,那就是彼此所帶來利益。
㈡ 二戰後,美國為什麼在亞洲地區相繼扶持了以色列、韓國等國家出來,還間接幫助印度、日本變得強大起來北
美國為了保持全球領導者地位 必須在經濟政治及軍事領先 在軍事方面亞洲這邊 這幾個國家不對美國有任何威脅而且還非常親美 在美國的以色列人經濟政治影響力很大 所以關系比較好了 因為亞洲是美國的假想敵 高度防範嘛 日韓不對美國有威脅更殲褲是很親美的 扶持他們為了抗衡中俄 土耳其嘛 和以色列在地緣上有很大氏好簡優勢 都是美國全球戰略襪輪的棋子罷了!
㈢ 英國當初是如何佂服印度的
在英國政府印度的過程中東印度公司是關鍵的角色之一,使用的手段大致上可以歸納為軍事征服和建立藩屬國兩種形式。因此當時在英國人統治下,事實上就出現了兩個印度,一個是由各省組成的(英屬)印度,另一個是由565個土邦組成的印度。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從商人組織轉化為殖民政權(同時繼續是商業公司),在商業體制之外,建立了一套政治統治體制,把貿易經營和政治統治結合為一。
所以英國人以比較無賴的姿態宣布,土邦王公死後無嗣,其權力即宣告失效,領地將被東印度公司沒收。此外,英國人還取消了一批封建王公的年金、封號,甚至有早已名無實的莫卧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也被告知,在他死後,英國要取消他的皇帝封號,其家族要被趕出德里。也算是卸磨殺驢的一把好手了。
㈣ 印度各方面看上去都很強,為何美國不害怕印度崛起
美國作為世界霸主,對任何潛在對手都有預警機制,其中也包括印度。比如第三次印巴戰爭時,印度宣布搞出核武器後,美國前後都對印度有一定製裁。所以不存在美國不擔心印度崛起的概念。
至於說美國現在為啥不怕印度崛起,這主要可以歸納為四點。
第一,印度與美國的差距還很大,美國全方位吊列印度。以GDP舉例說。印度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為2.93萬億美元左右,超越英法排名世界第五。
這個數值和這個排名都挺不錯,但跟美國相比較,差距仍很大。僅為美國的13.6%。這個水平還不值得美國對印度下手。
第四,中國的復興導致美國專注於扶持印度牽制中國,而忽視了對印度的壓制。
西方人的崛起,是前後幾百年,通過掠奪等手段,讓自己壯大的同時拉低其他國家,從而達到崛起的目的。可中國不是,新中國從改革開放始,互惠互利,悶聲發大財,僅用四十年時間就走完了人家幾百年的路,這就太可怕了。
在美國人看來,現在的中國很強,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不僅工業門類齊全,而且還在爬坡高端產業鏈。最關鍵的是,中國還有獨立性,不受美國控制。如果中國上去了,那麼美國就該掉下來了。
美國不想下來,但又不能對中國來硬的。這該怎麼辦呢?好辦,扶持印度,讓印度跟中國死磕,拖住中國。
畢竟印度目前距離把美國拉下馬還太遠,印度國內的買辦階級還賣國,美國一點也不擔心印度短時間內會翻天。而中國已經遏制不住了。未來的煩惱要給當下的憂慮讓路。
㈤ 西方文化對印度影響
西方國家印度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證明資本主義的優越和發達。而中國的道路根本就不合適發展中國家。他們更加希望發展中國家和印度一樣,徹底地成為西方國家的棋子和附庸。而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捧印度貶中鍵滾族國是相符相承的,西方國家絕對不願意看稿弊到一個強大的中國,他們更加希望中國和印度一樣貌似強大,而實際上不過是外強中干而已。
讓印度作為標桿和櫥窗成為展覽品。但這個展覽品並不優秀。反而顯得很破敗。讓人無法產生親近感。西方國家的吹捧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簡直是莫大的譏諷。備裂
㈥ 歷史上英國對印度分而治之的目的是什麼
目的:印度畢竟是個很大的國家,而英國是殖^民者,它不希望看到印度太過強大,必須找個對手牽制印度,所以把印度分裂是最好的選擇。
印巴分治是英國殖民統治的結果,在殖民統治期間,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防止印度人太團結,英國故意挑動了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教徒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去解決分岐。
使仇恨越來越大,發生了許多的宗教沖突事件,死傷人數眾多(嚴重到甘地都受傷和無法制止的地步),最終,英國只有同意印巴分治。
(6)西方為什麼扶植印度擴展閱讀:
印巴分治前,卡拉奇的印度教徒要多於穆斯林,印度教徒的餐館、酒吧鱗次櫛比,很多卡拉奇人經常到孟買和德里去打工、求學,而在孟買的印度人也經常到卡拉奇經商。
從印度移居至巴基斯坦的大多來自北方邦、中央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這些移居過來的人在巴基斯坦被稱作穆哈吉爾人,就是移民的意思。
在印巴分治初期,人們其實還沒有很強的國籍意識,民間相互走動也比較常見。然而,後來印巴發生戰爭,每發生一次,敵視會增加幾分,簽證就會卡得更嚴。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巴居民要獲得對方的簽證難上加難,有的甚至要拖上一年,雙方的走動因此就很少了。
㈦ 歐美國家對印度總是網開一面,印度對它們究竟有何作用
首先,在亞太地區,美國與印度在很多問題上利益是一致的,美國認為印度對美國維護霸權還可以利用,美國便給印度以小利,讓印度更好地為維護美國霸權利益服務,西方國家也了應對“中國威脅”,大力支持印度發展對抗勢力。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推行以來,印度也以其與美國相近的價值觀、卡控印度洋的戰略位置、巨大的市場、可觀的潛力,兩國越來越走近,美國武器也逐漸裝備印度軍隊。
㈧ 俄羅斯為何更支持印度呢
其實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關系,並不能說特別好,但是印度和俄羅斯卻沒有根本上的利益沖突,這就使得這兩個國家越走越近。並且這幾年,印度發展迅速,綜合國力成為僅次於中美俄的世界大國,因此俄羅斯如果和印度站在一條戰線上,對於俄羅斯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而這只是其一,更是表面現象。
還有就是印度軍工體系不完善,所以印度的武器裝備基本上都是買的。在印度建國初期,整個武裝力量幾乎都是依靠蘇聯建立起來的,之後多數武器裝備也是購買俄羅斯的。僅去年以來,印度就花費了145億美元購買了一大批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包括S400導彈系統,11356導彈護衛艦以及大量陸海空軍所用的彈葯。俄羅斯還幫助印度發展軍工產業,兩國合作研發了布拉莫斯導彈、卡266——直升機以及最新式的蘇——57戰機,合作生產卡拉什尼科夫輕武器。所以兩國的軍事關系是一個有錢,一個有武器,相互彌補,相得益彰。
因此,俄羅斯和印度的關系是靠利益紐帶連在一起的合作關系,印度要依靠俄羅斯,可以說,印度一旦失去俄羅斯的支持,政治經濟軍事發展就要嚴重受阻,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更是白日做夢。
㈨ 英國用九百人就成功殖民印度數百年,英國是如何做到的
這個「九百人就成功殖民印度數百年」的說法,實在是有點誇張,實際上問的應該是英國對印度的殖民政策,是如何少數統治多數的。
此後英國對殖民政策進行了調整。先是取消了東印度公司,其次由英國政府接管政權,「取消議會監督局和公司董事會的設置,代之以內閣中的印度事務大臣,並且還設置一個十五人組成的印度事務委員會加以輔佐」,在文化宗教政策上也更加的溫和,但是廢除了種姓制度,承認居民的財產繼承權等等。
簡單來講,實際上就是扶植印度本土的代理人,以印度人來治理印度,並且引進先進的文化制度以及科技,在這個基礎上,印度也進一步現代化。總而言之,印度對英國的社會文化影響也就限於農業社會層面。在工業社會上,印度確實在成就上比不過英國,所以並沒有這方面的文化輸出。
㈩ 美國對中國圍追堵截,為何對飛速發展的印度高抬貴手,還極力拉攏印度
美國不打壓遏制印度的崛起,美國反而拉攏印度,鼓勵印度的崛起,根本原因是印度不可能真正崛起成為全球強國,印度的崛起也威脅不到美國的全球霸權,威脅不到美國的全球地緣戰略利益。
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盡管有無數人看不起印度、覺得印度沒有未來等等。但是印度這幾年那是確確實實地在快速崛起中的,有時候不承認不代表沒有發生。
最後我想說,在這一輪的大國博弈和爭斗的現狀之下,印度那是妥妥的香餑餑一般的存在了。如今印度已經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了,例如:歐美的產業轉移和投資、俄羅斯的低價資源。印度未來的崛起應該是個大概率事件了,至於崛起到什麼程度,那就有待觀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