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遠征軍新二十二師如何入印度

遠征軍新二十二師如何入印度

發布時間:2023-03-20 17:15:44

A. 抗戰雄獅新一軍:孫立人麾下揚威滇緬的威武之師

新一軍最初由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和新編第二十二師組成。新三十八師在 *** 軍中是一支非同尋常的部隊,它的前身是1932年組建的國民 *** 財物族政部稅警總團,稅警總團的裝備在 *** 軍中堪稱一流:清一色的美式裝備,從槍支、火炮、車輛到電台、電話、望遠鏡以至罐頭食品、蚊帳、被褥,都印有USA標記;部隊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除了那身灰布軍裝和瓷製的 *** 帽徽是中國貨外,其餘一律是「美國造」。該部隊官兵的素質遠遠高於一般的 *** 軍,營以上的軍官大多是英美軍校的留學生,外語說得比中國話還流利,士兵也大都是有文化的學生兵,再加上這支部隊薪水高、伙食好、訓練有素,因此其戰鬥力在 *** 軍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在淞滬抗戰中,稅警總團在唐橋站和蘇州河劉家宅一帶與日軍第九、第三師團血戰1個多月,隨後又擔負掩護大軍撤退的任務,總共作戰達66天,殲滅日軍數千人。從此,稅警總團這支非正規部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不久,宋子文將稅警總團改編為緝私總隊,任命孫立人為少將總隊長,率部進駐湖南長沙。隨後,緝私總隊又遷到貴州都勻整訓。1939年初,緝私總隊重新恢復了稅警總團的名稱,仍由孫立人任總團長,下轄3個團及炮兵、通信兵、工兵、輜重兵等直屬部隊各1個營。1941年12月,稅警總團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編入陸軍第六十六軍戰斗序列,隨即參加了中國遠征軍。

新二十二師是 *** 名將廖耀湘麾下的一支能攻善戰的部隊,成立於1939年1月,編在第五軍的序列中。它的作戰風格粗獷兇猛,似急風暴雨,如巨斧開山,進攻時,像秋風掃落葉;防守時似虎踞龍盤。無論是打阻擊戰、追擊戰、伏擊戰,還是攻堅戰、陣地戰、野戰,其表現都極為出色。抗戰爆發後,新二十二師也並入中國遠征軍的序列。

1942年10月,蔣介石下令將駐印度的中國遠征軍新三十八師、新二十二師編為新編第一軍,鄭洞國為軍長,孫立人為新三十八師師長,廖耀湘為新二十二師師長,在蘭姆伽換裝美械裝備,接受美式訓練。

印緬戰場

美國人在蘭姆枷開設了許多軍事技術學校,如戰車學校、汽車學校、通信學校、工兵學校、指揮學校等等,還有專門的後勤保障學校。所有教官都是美國人,翻譯由學生兵擔任。在這里,中國官兵分開受訓,接受美國西點軍校的軍事教育。

蘭姆枷基地集結了大批由緬北潰退的中國軍隊,同時,又補充吸收了一批文化水準較高的青年學生,使在這里的中國軍隊既裝備了全新武器,又進行了全套美式訓練,還充實了新生力量,其整體素質遠高於中國國內同類型的 *** 軍。中國駐印軍隊的武器裝備和經費開支全部由美國 *** 提供,其編制為:「每個師3個步兵團,2個炮兵營,工兵、輜重兵、通信兵各1個營,另有襲螞凱衛生隊和1個特務連,作戰開始拍喚配屬1個戰車營。每團3個步兵營,迫擊炮、平射炮各1個連,另有通信連、衛生隊和特務排,全團約3000人。每營3個步兵連,1個機炮連。每連3個排,每排3個步兵班,1個輕迫擊炮班。總指揮部直屬部隊計有:炮兵5個團,每團重炮36門。汽車兵團有載重汽車400輛。工兵、化學兵和重迫擊炮兵2個團,騾馬輜重兵1個團,另有7個戰車營,每營坦克、裝甲車若干……」

中國士兵在這里扔掉老式「漢陽造」、「中正式」,換上美製「M1湯姆式」沖鋒槍,頭戴防彈鋼盔,配發進攻型手榴彈。每個步兵班配備班用輕機槍若干。同時,步兵在未來作戰時,還能得到來自空中的強大火力支援和後勤補給。這樣,中國駐印軍隊在武器裝備和機動能力上已經達到當時歐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軍隊的A級水平,步炮比例達到3比2,第一次從武器上壓倒了日本人,從而為打敗和消滅不可一世的日軍奠定了基礎。

新一軍這支猛虎出山後,遇到的第一個對手是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第十八師團,在「二虎相鬥」中,新一軍的雄風表現得淋漓盡致。

1943年10月24日,在緬甸新平洋和於邦大戰中,新一軍大敗日軍第十八師團。日軍以5倍於新一軍的優勢兵力,竟然吞不下新一軍1個先遣團,日軍損兵折將近2000人,這是中國軍隊首創對日軍作戰以少勝多的壯舉。

從1943年10月到1944年3月,新一軍已攻入緬甸境內150餘公里,共擊斃日軍軍官60餘名,打死打傷日軍官兵12000餘名,自己傷亡6495人。

1944年4月,在亞洲中南半島地區的緬甸卡盟、孟拱之戰中,新一軍殲滅日軍第三十三軍16100多人,並在危難時刻,解救了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的英軍第三師七十七旅。

1944年5月至8月,在80天之久的緬甸密支那攻堅戰中,新一軍殲敵近4000餘人,日軍密支那城防司令水上源藏少將切腹自殺。攻克密支那,標志著中、美、英盟軍在印緬戰場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日軍在緬北的防禦體系從此土崩瓦解。在印緬戰場與日軍交鋒,使新一軍成長為馳名東西方的「王牌軍」。

B. 孟關之戰的迂迴突擊:中國遠征軍坦克突襲日軍

一九四四年二月,中國遠征軍駐印軍部隊從印度東進,以新三十八師和新二十二師為主力,如雙鬼拍門,兵進胡康河谷。胡康河谷中,日軍的第一個要塞便是第十八師團師團部所在地孟關。第十八師團是日軍王牌師團之一,人稱「叢林之王」,面對遠征軍的進軍毫無懼色,師團長田中新一甚至曾上書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要求以攻為守。然而,盡管各顯其能中,中國軍隊最初的攻擊曾經受挫,但當中國遠征軍戰車部隊首次出現在戰場上,戰爭的天平終於在緬北的叢林中傾斜向了那些喋血異域的中國軍人。同時檢看雙方對這一戰的記載,當年熱帶林莽中那段血戰的真相便呼之欲出。

孟關之戰的精彩之處,在於迂迴。

當雙方在孟關外圍打成膠著的時候,中日將領都在絞盡腦汁思索對策。對於中國遠征軍來說,雙方打成頂牛,也就意味著無法取得較大戰果,胡康之戰有陷入持久戰的可能,這不是中國遠征軍所想要的,也不是史迪威所想要的。中國遠征軍希望找到一個可以給日軍以致命性打擊的機會。對於日軍來說,中國軍隊每天都有進展,而且進展速度超過自己所期,也必須尋找一個機會,一舉扭轉戰局。不愧都是身經百戰的職業軍人,雙方高級將領的目光同時投向了孟關側面的叢林地帶。

2月底,日軍第18師兄岩團,調動剛剛補充完畢的精銳第55聯隊(第一大隊不含),令其穿越孟關側面的叢林,繞到遠征軍進攻部隊的身後,力爭在炮兵的掩護下打出一記側鉤拳,瓦解遠征軍的攻勢。

無獨有偶,同樣時間段,孫立人,廖耀湘調動部隊,穿越孟關側面叢林,意圖繞到日軍後方發動攻勢。這一次,史迪威沒有表示反對,相反,這位善於觀察的將軍還把手中僅有的美軍「梅支隊」投入一線作戰,隨同中國軍隊發動對日軍背後的襲擊。

同樣富有眼光的中日兩國將領沒有想到,對方也在採取同樣的戰術。3月1日,雙方的迂迴部隊在叢林中猝然相遇,帶著同樣的驚訝開始了戰斗。

這次遭遇戰很像解放戰爭中的潘塘之戰。

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黃百韜的第7兵團被 *** 團團圍困在碾庄。為了救援黃百韜,杜聿明率領兩個兵團東進救援,與趕來阻擊的 *** 展開了激戰。混戰中,雙方同時選擇了向對方背後迂迴的招數,兩軍的夜襲部隊在無名小鎮潘塘遭遇。本來以為對方是小股游擊部隊,雙方在最初都不想改變各自的原定計劃,只想把這支「游擊隊」嚇跑了事。然而,遭遇的交火很快蔓延開來,雙方都發現對方毫無退卻的意思,而且隊伍長得不像話。

潘塘之戰就此展開。電視連續劇《亮劍》中,李雲龍和楚雲飛那次兩敗俱傷的生死之戰,背景就是這一段歷史。

潘塘之戰最後打成了一個膠著的局面,雙方均宣布自己取勝,但是都沒有達成作戰目標。

孟關之戰並沒有打成膠著,因為中國遠征軍比日軍多了一張王牌。在印度蘭姆伽訓練散大的遠征軍戰車部隊終於在此戰投入戰斗。這次奇襲孟關的遠征軍部隊,打先鋒的就是布朗上校和趙振華上校共同指揮的遠征軍戰車第一營。

這是一個裝備M3A3斯圖亞特式坦克的中美混合戰車部隊,M3A3坦克可以壓倒所有日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現役坦羨掘御克。而且遠征軍還派出了L3聯絡飛機在空中協調坦克部隊的進攻,裝甲推土機在地面為坦克在叢林中開路。這個陣容,可比日軍闊氣多了。

日軍第18師團是一個山地戰師團,雖然炮兵力量得到最大的加強,但只有師團部直屬一支主力為九五式、九七式輕型坦克的裝甲部隊。這次出擊的日軍主力第55聯隊參戰的第二、第三大隊,完全是一支步兵部隊。

盡管如此,開始的戰斗對中國軍隊並不有利。日軍由於偵察更為出色,他們首先發現了遠征軍部隊的行蹤。震驚於中國軍隊兵力強大之餘的日軍第55聯隊,將炮兵和步兵擺開了一個埋伏的陣容。中國遠征軍的部隊一頭撞入了日軍的伏擊圈。M3A3式坦克雖然可以擊敗任何日軍戰車,但在日軍裝備的一式75毫米反戰車炮面前並非無敵,一開戰就被日軍打掉兩輛,均翻覆入一邊的河中,乘員非死即傷。

不過中國裝甲部隊的戰士堪稱訓練有素,在混戰中很快冷靜下來。他們幾乎都是第一次參加真實的戰車作戰,但是充分表現出了中國戰士堅韌頑強的特點。在布朗上校的指揮下,戰車第一營的部隊擺開了一個標準的防禦陣容,並通過電台呼喚伴隨的新22師步兵向自己靠攏。戰車和步兵共同構成的防禦陣容,渾如一個鋼鐵的刺蝟。

日軍幾乎毫不猶豫地發動了對這個鐵刺蝟的突襲,卻在密集的彈雨面前吃了大虧,一千餘人的第二、第三兩大隊幾乎全軍覆沒,連兩個大隊長都送掉了性命。日本陸軍依靠刺刀去拼坦克這種蠻乾的做法,在此顯示了惡果。

對於中國戰車部隊在緬北反攻中的首次戰斗,中國方面的記錄很多,有的坦克手回憶戰鬥打響時還以為是在演習,直到戰斗結束,看到履帶上沾滿的日軍血肉,才明白自己真的和日軍打了一仗。

日軍的記錄,似以原第55聯隊第三大隊副官井上咸大尉的回憶文章最為真實准確。他在《孟關平原的突襲——岡田大隊長的戰死》(發表於《丸》雜志1988年別冊第10號)一文中詳述了第三大隊這一戰的經過:

孟關這一面的地形,是茅草覆蓋的開闊地,附近的河水已經乾涸,土地質地松軟,易於挖掘戰壕。面對發現敵軍裝甲部隊伴隨的突擊軍團,大隊長試圖組織一次正面伏擊作戰。

岡田大隊擔任迂迴作戰中的右地區隊,出發前曾在參謀的直接指導下進行過艱苦的步兵—炮兵協同演練,可以熟練地進行炮火掩護下的突襲。大隊長選擇的設伏地區在乾涸的坦蓋河河畔,那裡簡易公路穿過一片茂密的竹林橫越河川。在道路附近,可以看到滿是赤銹的炮車和卡車殘骸,星星點點,那是兩年前,遭到日軍追擊的中英軍敗退時丟下的裝備。

連續幾次被敵人追著 *** 打,終於可以對敵設伏,主動出擊,部隊的求戰情緒高漲。戰斗在3月1日黃昏打響,隨著敵軍出現的報告,山炮部隊開始猛烈開火,兩翼各中隊的官兵組成一條橫線,躍出戰壕向中國軍發起沖鋒,大隊總部也不例外。

意料不到的是遭到襲擊的中國軍隊毫不慌亂,就地開始用火炮還擊。剛剛沖出數步,我們周圍已經接連落下了多枚炮彈,其中一發正在我身邊爆炸。就在我身後幾步的岡田大隊長,「啊」地一聲大叫,仰天倒下。硝煙中,我還記得看到有一個只有一條腿的軍官在瘋狂地蹦跳。事後,我發現這是炮兵派來協同的聯絡官天野中尉。

在和敵軍短兵相接的狀況下,作為副官,如果大隊長被敵人搶去……我的腦子中只有這一個意識,幾乎是本能地扛起滿是鮮血的大隊長開始向後奔跑,一跑就是幾百米。岡田大隊長是個大個子,那種背負的感覺今天提起來,還能感到當時肩頭彷彿被燒傷一樣的痛。

岡田大隊長在後送中死亡。

這時,大隊部遭到敵軍集中射擊,高級軍醫官大石少佐負致命傷,隨即死亡。大久保輔助軍醫官、我、突擊尖刀中隊指揮官島田中尉等均負傷,一時整個第三大隊失去了指揮,沒有負傷的軍官幾乎沒有。沖出陣地的部隊全靠軍曹一級進行指揮,整個突襲陷入失敗。

這次突擊前的夜晚,岡田大隊長的勤務兵完成到東京送陣亡官兵的骨灰任務,帶著家書返回部隊。那天夜裡,岡田大隊長和新婚不久的大石軍醫在蠟燭下讀家信的情景,我至今無法忘記。

我所負的傷幸好不重,當時我左手握著軍刀向前沖鋒,一塊迫擊炮炮彈彈片擊中刀鍔又反彈擊中腿部,形成一個盲貫。深夜,整個戰線都崩潰了,部隊開始向出發陣地奔跑退卻。敵軍打出的炮彈密集如雨,紅色和黃色的曳光彈遠遠看去彷彿煙花大會。

敵軍發射的迫擊炮彈,間雜使用瞬發引信和延時引信,後者可以鑽進戰壕內部爆炸。日軍無論躲在壕溝里,還是沖出來突襲,都難以避開它的殺傷,在反擊中,第二大隊管尾大隊長也戰死了。

兩個大隊長的戰死嚴重傷害了士氣,第三大隊的官兵喪失了鬥志,開始紛紛自行脫離戰場,繼任的代理大隊長木村大尉拚命收容,才將部隊穩定下來。

孟關平原的會戰,盡管師團對迂迴作戰賦予很大希望,仍然以失敗而告終。主要失敗的原因,是沒有想到敵軍強大的裝甲部隊會越過叢林來發動攻勢,而且其火力之強大超出預料,我軍全力突襲依然無法完成任務。這一戰失敗以後,中國軍隊暫時消失了蹤影,當他們再次出現時,卻是在師團的後方基地瓦魯班……

應該說,井上的文字,比較好地重現了當時的戰場,也許,當年的遠征軍將士並不知道,在他們的這一次戰斗中,就讓日軍付出了兩名大隊長陣亡的代價。一戰擊斃兩名日軍大隊長,在整個抗日戰爭中,也是個不常見的戰例了。

於是,日軍堅守胡康河谷的第一道要塞孟關,便和他們曾經飛揚跋扈的信心一起陷落在了中國軍人的腳下。

C. 中國遠征軍為什麼不撤回雲南,偏撤回了印度

因為戰事不利,後方被日軍佔領。從無人區野人山回國九死一生也不合適,只有撤回印度的道路沒有敵人,所以如此。

D. 中國遠征軍200師是怎樣回國的

1942年3月初,該師附軍屬騎兵團、工兵一個營入緬支持英軍作戰,接替英軍在同古(又稱東吁)的防務。是月下旬,該師在同古以北與辯滲日軍第55師團發生戰斗。經過三晝夜激戰,數次擊退日軍第55師團112聯隊的進攻,但是自身也為日軍第112聯隊包圍,聯絡補給均攜肢脊告中斷。在友軍新22師、第96師解圍失敗後,該師最終奉命突圍,其餘奉命掩護撤退之部隊最後皆奮戰殉國。第200師在同古堅守12天,迫使日軍第112聯隊停止進攻,等待第56師團的增援。同時,該師成功掩護友軍英緬軍第1師一部逃出日軍包圍圈。4月下旬,該師奉命進攻東枝,經3天激戰,擊退日軍第113聯隊,收復東枝。隨後該師向雷列姆以北攻擊前進。不久東枝再次為日軍攻克,孟瑙也隨之失陷飢族。第200師此時奉命以一部攻擊臘戎當面之日軍,並以一部固守臘戎,掩護第5軍、第6軍向我國雲南撤退。5月上旬,該師向八莫、南坎撤退,途中與第5軍補訓處回合,並沿途收容第6軍、第66軍散兵1000餘人。在該師穿越昔卜、摩谷公路時,遭到日軍第56師團伏擊,部隊被打散,團長柳樹人陣亡,師長戴安瀾在負重傷後為參謀長周之再救出。6月中旬,該師殘部經過艱難的撤退終於抵達雲南永平(第200師入緬之役損失5000餘人)。師長戴安瀾在撤退途中因傷重無法救治而亡,以副師長高吉人繼任師長。該師在遭受昆侖關、緬甸兩次重創後,骨幹大量損失,此後該師移駐昆明近郊——馬街,開始了長期編練,部隊官兵擴編至12000餘人。

E. 關於中國遠征軍的歷史

中國遠征軍是1942-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最艱難階段、為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和打通抗戰「輸血線」而出征滇緬印、抗擊日本的英雄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中國軍人在滇緬印戰場以巨大的犧牲換取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征戰的徹底勝利,向全世界表明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對亞洲太平洋戰場和整個世界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立下赫赫戰功。

抗戰爆發後,由於中國的工業基礎薄弱,急需大量物資和外援,遂於1938年初修築滇緬公路。來自滇西28個縣的20萬民眾在抗日救國信念鼓舞下,自帶口糧和工具,風餐露宿,劈石鑿岩,歷時10個月,在高山峽谷激流險灘上,沿滇西,緬北990公里的山野,用雙手和血汗修築了滇緬公路。其間因爆破,墜岩,墜江,土石重壓,惡性痢疾而死去的不計其數。滇緬公路於1938年底通車,從此成為中國抗戰的輸血管。

抗戰開始後,日本謀圖以武力強迫中斷「第三國」的援華活動。1939年冬,日佔我南寧,斷我通越南海防的國際交通線。

1940年春,日本對滇越鐵路狂轟爛炸;6月迫使法國接受停止中越運貨的要求。盡管如此如此,日寇並不罷休,9月,日本侵入越南,並與泰國訂友好條約,滇越線全面中斷。滇緬公路成了唯一的一條援華通道。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後因情況變化取消),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同古保衛戰、斯瓦阻擊戰、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棠吉)收復戰等勝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憑借一團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第5軍200師師長戴安瀾屢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翻越野人山對敵作戰中不幸受傷殉國。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並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勛章。

緬甸失守給以後作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中國徹底失去了滇緬公路這一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以後不得不開辟從印度飛越駝峰(在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脅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掩護了英軍撤退,贏得了時間保存了力量以保衛印度。也消耗、阻滯了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配合國內部隊阻敵於雲南境內怒江天險,以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這次遠征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出國作戰,他們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第一次緬戰日軍傷亡約4500人,英軍傷亡1.3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傷亡5萬餘人(大部分在胡康河谷野人山)。

緬甸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征軍一部分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以退入印度的新38師、新22師在蘭姆珈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英國提供給養,大批知識青年在蔣中正「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的號召下踴躍參軍,利用從駝峰返航的飛機空運到印度,士兵的素質有了大大的提高,駐印軍的戰鬥力大為提升。

同時,中國鑒於緬甸的重要性,積極醞釀反攻緬甸,在滇西重新組編並整訓第二批遠征軍,於1943年2月設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轄第十一和第二十集團軍,嚴陣以待,隨時准備與英美軍隊協同反攻緬甸。

1943年10月,為配合中國戰場及太平洋地區的戰爭形勢,中國駐印軍制定了一個代號為「安納吉姆」反攻緬北的作戰計劃,以保障開辟中印公路(中國昆明-印度利多)和敷設輸油管,10月新30師調入緬甸編入駐印軍。計劃從印緬邊境小鎮利多出發,跨過印緬邊境,首先佔領新平洋等塔奈河以東地區,建立進攻出發陣地和後勤供應基地;而後翻越野人山,以強大的火力和包抄迂迴戰術,突破胡康河谷和孟拱河谷,奪占緬北要地密支那,最終連通雲南境內的滇緬公路。

1944年3月,我駐印軍佔領孟關,消滅日本最精銳的第18師團的主力,繳獲其軍旗、關防、大量文件及各種武器。繼而又乘勝進軍,一鼓作氣,攻佔緬北重鎮孟拱,再次告捷。

1944年3月初日軍糾集其15軍8萬兵力進攻印度英帕爾英軍基地,英帕爾吃緊危及整個東南亞戰局,4月初駐滇西的中國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54軍第14師、第50師急調入緬甸編入駐印軍增援牽制日軍,新30師第88團、第50師第150團與美軍拉加哈特部隊合編組成中美聯合突擊隊隨即對密支那發動進攻。5月11日,滇西遠征軍第二十集團軍強渡怒江,血戰高黎貢山拉開滇西反攻序幕。新38師在孟拱戰役結束後,也進軍密支那。經過近三月的激烈戰斗,8月初密支那終於被攻克,緬甸戰場的主動權從此轉入盟軍手中。對中國來說,意味著兩條被阻斷的運輸線——中印公路同滇緬公路的連通指日可待,危險的「駝峰航線」從此載入史冊,空軍可以從東南部更安全、更便捷的航線飛往昆明和重慶,中國西南戰略形勢根本改觀,抗日大後方真正有了穩定感;而日軍對緬甸的佔領日期已屈指可數,其在亞洲大陸的全面進攻,也從此演變成節節防禦,最後徹底崩潰。

自從我駐印軍先後開出蘭姆伽後,連續作戰,屢創強敵,戰鬥力較之以前大為提高,這是日軍做夢也想不到的。他們弄不清楚這支兩年前曾敗在自己手下的中國軍隊何以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成了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威猛之師。

6月4日,滇西松山大戰展開,滇西遠征軍71軍、第8軍輪番進攻,至9月7日以陣亡8千餘人、傷者過萬,擊斃日軍千餘慘重代價收復松山。7月2日,第二十集團軍進攻騰沖,至9月14日光復騰沖城,美軍第十四航空隊參與攻城戰役,我軍傷亡5千餘人,擊斃日軍3千餘人。6月4日,滇西遠征軍第十一集團軍進攻龍陵,至11月11日克復龍陵全境,此役殲滅日軍13000餘人,我軍傷亡2萬餘人,日軍被驅趕到芒市一帶自此無險可守。9月初,日軍在英帕爾遭受慘重失敗,盟軍在滇緬印戰場進入總進攻的戰略階段。

駐印軍在密支那休整約兩個月後擴編為新1、新6兩軍,向日寇發動了最後的攻擊,用繳獲的日軍文件上的一句話來說:「支那軍歸國心切,銳不可擋」。密支那休整後,新1軍、新6軍分左右兩路向八莫發動進攻。一路上過關斬將,所向披靡。12月初因國內戰事吃緊新6軍急調回國增援,隨後,新1軍先後攻克八莫、南坎,並在畹町附近的芒友與雲南西進的滇西中國遠征軍勝利會師,中印公路完全打通。中國駐印軍旋即南下,於1945年3月8日攻克臘戌,30日與英軍會師於喬梅,緬北反攻作戰結束。此時日軍因在菲律賓失敗,收縮戰線,全部撤出緬甸。至此,緬甸戰事全部結束。

反攻緬北、滇西歷時一年半,史載中國駐印軍傷亡2萬多人殲滅日軍4.8萬餘人,滇西遠征軍傷亡6萬餘人擊斃日軍2.1萬餘人,合計斃敵7萬餘人。中國遠征軍完成了中國戰略大反攻的全面勝利,滇緬印戰區亦是抗戰歷史上中國軍隊對日本軍隊唯一取得完勝徹底擊潰日寇的戰區。

中國駐印軍和中國遠征軍的反攻勝利,重新打通了國際交通線,使得國際援華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入中國;把日軍趕出了中國西南大門,揭開了正面戰場對日反攻的序幕;鉗制和重創了緬北、滇西日軍,為抗戰取得最終勝利作出巨大貢獻。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日本在中緬印戰區投入兵力總計30餘萬,被殲滅18萬5千餘人。中國遠征軍、駐印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和輝煌的一頁,壯哉中國軍人,壯哉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及盟軍編製表
(一)中國遠征軍第一路指揮系統表(1942年3月至8月)
第一路司令長官 衛立煌(未到任)羅卓英(繼任)軍事委員會參謀團團長林蔚
中緬印戰區美陸軍司令兼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

第5軍杜聿明(軍長)
第200師 戴安瀾(師長)新22師廖耀湘(師長)新96師余韶(師長)
新兵訓練處黃翔工兵團李樹正裝甲兵團胡獻群炮兵團朱茂臻
汽車兵團洪世壽騎兵團林承熙輜重兵團杜洪範

第6軍甘麗初(軍長)
第49師彭壁生(師長)第93師呂國銓(師長) 暫編第55師 陳勉吾(師長)

第66軍張軫(軍長)
新38師孫立人(師長)新28師劉伯龍(師長)新29師馬維驥(師長)
另司令長官部直轄36師李志鵬(師長)

(二)中國遠征軍指揮系統表(1943年初至1945年3月)
司令長官 陳誠衛立煌(1943年冬繼任)副司令長官黃琪翔參謀長蕭毅肅
第十一集團軍 總司令宋希濂副總司令黃傑

第2軍王凌雲(軍長)鍾松(副軍長)
第9師張金廷(師長)第33師楊寶(師長)第76師夏德貴(師長)
輜重團段壽濤

第6軍黃傑(軍長,史宏烈繼任)
預備第2師顧葆裕(師長)新39師洪行(師長)
輜重團鄭殿起通訊營馮行之戰車防禦營梁中介

第71軍鍾彬(軍長)陳明仁(副軍長)
新28師劉又軍(師長)第87師張邵勛(師長)第88師胡家驥(師長)
輜重團吳濤
另集團軍直轄第36師李志鵬(師長)第200師高吉人(師長)第5軍炮兵營

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霍揆彰副總司令方天
第53軍周福成(軍長,趙鎮藩繼任)
第116師趙鎮藩(師長,劉潤川繼任)第130師張玉挺(師長,王理寰繼任)
輜重團劉寶華

第54軍方天(軍長,闕漢騫繼任) (1944年4月第14師、第50師調入緬甸,同年8月編入新6軍序列)
第14師龍天武(師長)第50師潘裕昆(師長)第198師葉佩高(師長)

另集團軍直轄高炮第49團3營第8軍山炮營輜重團 雷震波工兵第2團林鬆通訊部隊

遠征軍司令部直屬部隊
第8軍何紹周(軍長)李彌(副軍長)梁筱齋(參謀長)
榮譽1師汪波(師長)第82師王伯勛(師長)第103師熊綬春(師長)

第93師呂國銓(師長)炮兵部隊指揮部邵百昌 工兵部隊指揮部傅克軍
通訊營滇康緬特別游擊區總指揮部鄭坡

(三)中美聯軍、中國駐印軍指揮系統表(1942年至1945年5月)
聯軍總指揮史迪威(索爾登繼任)參謀長柏特諾
中國駐印軍鄭洞國(軍長,1944年8月升任聯軍副總指揮)參謀長舒適存
新38師孫立人(師長,兼副軍長)新22師廖耀湘(師長)
新30師胡素(師長,新30師於1943年10月調入印度)

中國駐印軍新編第1軍軍長 孫立人(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組建)
新38師李鴻(師長)
新30師唐守治(師長)
第50師潘裕昆(師長)(1944年底新6軍新22師、第14師奉調回國,第50師編入新1軍序列)

中國駐印軍新編第6軍軍長 廖耀湘(1944年8月攻克密支那後組建)
新22師李濤(師長)
第14師龍天武(師長)
第50師潘裕昆(師長)

直屬部隊戰車指揮官白朗上校
中美混合突擊支隊指揮官黑格准將
第一支隊隊長(新編第38師第88團)肯利生上校
第二支隊隊長韓特上校
美軍第5307混成旅(加拉哈特部隊)指揮官梅利爾准將

(四)美國空軍
第十四航空隊(即飛虎隊,1943年3月正式改編為第十四航空隊)指揮官陳納德少將
轄2個中型轟炸機中隊3個戰斗機中隊
第十航空隊

(五)英緬軍指揮系統表(1942年3月)

英緬軍總司令胡敦(前)亞歷山大(繼任)
英緬軍第1軍團斯利姆(軍團長)
英緬軍第1師斯科特(轄第1、2、13步兵旅)
英印軍第17師史密斯(轄第16、46(後改名48)步兵旅、澳軍第63旅)
直屬裝甲第7旅(戰車約150餘輛)駐緬空軍部隊(戰斗機30架,輕型轟炸機15架)
(六)英印軍指揮系統表(1943年10月至1945年5月)

盟軍東南亞戰區總司令蒙巴頓
英印軍第14集團軍斯利姆(軍團長)
第4軍梅塞維第33軍斯托普福德第15軍克里斯蒂森

F. 抗戰時期中國遠征軍以及中國駐印軍的最後命運是什麼

印緬遠征駐印軍主力「中國虎」。新6軍的骨幹班底(或者說前身)為新編22師,在編入新6軍之前還是5軍的主力,昆侖關的勝利也有新22師的汗馬功勞,(消滅日軍4000多人,克復昆侖關,一戰揚名,著名劇作家田漢還專門采訪了廖耀湘,稱其為抗戰中的狄青)42年在5軍的建制內參加了印緬遠征,西渡怒江,第一次遠征中主要戰斗為接應200師自同古撤退,打完後也還有7000多人,實力仍存,可惜遠征軍撤退時軍長杜聿明卻不聽廖耀湘建議,嘗試突破日軍阻擊,非要往野人山煉獄里鑽,這一昏招的直接後果就是新22師兵員從進山時的7000直線下降到了到達印度時的不足3000,犧牲超過半數。

G. 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經歷

看錯了!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中中國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時為英屬地)抗擊日本法西斯、並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
緬甸是東南亞半島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國家。西屏英屬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掘蔽中國西藏和雲南接壤。滇緬公路是中國重要的國際交通線,日軍據此還可以威脅中國西南大後方。緬甸對於盟國中的中英雙方來說都有重要戰略意義。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在短時間內席捲東南亞,隨即矛頭直指緬甸。
為了保衛緬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醞釀成立軍事同盟。中國積極准備並提出中國軍隊及早進入緬甸布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3日,中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形成。
但是,由於英軍輕視中國軍隊的力量,過於高估自己,又不願外國軍隊深入自己的殖民地,一再拖延阻撓中國遠征軍入緬,預定入緬的中國遠征軍只好停留在中緬邊境。然而,1942年1月初日本展開進攻後,英緬軍一路潰敗,這才急忙請中國軍隊入緬參戰。中國成立遠征軍第1路司令長官司令部,開赴緬甸戰場。但是,由於已經失去作戰先機,造成緬甸保衛戰的失利。這主要由於英國極端堅持先歐後亞的既定戰略,戰局一旦不利,便對保衛緬甸完全失去興趣,而是一再撤退,使中國遠征軍保衛緬甸的作戰變成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作戰。
但是,中國遠征軍卻仍然作出了讓英美盟國盟軍欽佩的戰績,並達到了一定的戰略目的。從1942年3月中國遠征軍開始與日軍作戰,至8月初中英聯軍撤離緬甸,歷時半年,轉戰1500餘公里,浴血奮戰,屢銼敵鋒,使日軍遭到太平洋戰爭以來少有的沉重打擊,多次給英緬軍有力的支援,取得了東吁保衛戰、斯瓦阻擊戰、含棗仁安羌解圍戰、東枝收復戰等勝利。
在仁安羌援英作戰中,中國遠征軍新編第38師師長孫立人僅以一師之力與數倍於己之敵連續英勇作戰,以少勝多,解救出被圍困數日瀕臨絕境的英緬軍第1師,轟動英倫三島。新編第28師師長戴安瀾呂建奇功,掩護了英軍的平安撤退,後在作戰中不幸受傷身亡。戰役結束後,英美政府高度頌揚並給孫立人與戴安瀾將軍追贈了功勛章。
緬甸失守給以後作戰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使中國徹底失去了滇緬公路這一唯一的陸上交通線,以後不得不開辟從印度飛越駝峰(在喜馬拉雅山)的空中航線。日本也可以直接威脅印度。但是,也取得了重大的戰略意義,掩護了英軍撤退,贏得了時間保存了力量以保衛印度。也消耗、阻滯了日軍進攻中國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配合國內部隊阻敵於雲南境內怒江天險,以後形成長期對峙,粉碎了日軍從緬北進攻中國談散拆西南大後方的企圖。這次遠征作戰,也是中國自甲午戰爭以來首次出國作戰,他們弘揚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和民族犧牲精神,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緬甸作戰失利後,中國遠征軍一部退入英屬印度。在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指導下,在蘭伽訓練營受訓並進行整編,並於1943年8月改編為中國駐印軍,利用美援物資配備全副美式裝備,戰鬥力大為提高。
同時,中國鑒於緬甸的重要性,積極醞釀反攻緬甸,在滇西重新組編並整訓第二批遠征軍,於1943年2月設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部,嚴陣以待,隨時准備與英美軍隊協同反攻緬甸。

H. 中國遠征軍是怎麼回事

中國遠征軍是根據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軍事民盟而組織的。當一九四○年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六月四日英法軍在敦克爾克棄甲丟盔大潰敗之後,英倫三島岌岌可危,英國希圖借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偉大力量,支援它在遠東殖民地特別是緬(緬甸)、印(印度)、馬(馬來亞)方面的軍事,挽救遠東大後方的危機。同時,在中國方面,為了要取得抗戰最後 的勝利,當時也必須確保滇緬路這條最後國際交通運輸線。因此,自一九四○年十月間起,英國首先開放封鎖已久的滇緬路,接著醞釀中英軍事民盟。一九四一年春,英國邀請「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到緬甸、印度、馬來亞作軍事考察。以後幾經協商,才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 根據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的意見,中英軍事同盟本來早應成立,以便中國軍隊及早開入緬甸布防。可是英方遲遲不決,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間,中國軍隊才先後動員入緬;三月十二日,即仰光失守後第四日,才正式成立「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後情況變化未發表),指揮三軍在緬甸與英軍並肩作戰。這就是本文所稱的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隨著當時情況的發展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和三種不同任務、不同作戰地區的組織。前一階段,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軍隊動員入緬開始。屬於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指揮范圍。第一次入緬遠征失敗後退入印度的部分軍隊改稱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簡稱「駐印軍」或「中國駐印軍」;另一部分軍隊退至本國境內怒江東岸,連同以後新增加的部隊到一九四三年春重新成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司令部」,此為後一階段。但因一般都稱「遠征軍」,以致歷史資料中,經常混淆不清。特別是這三種任務不同的部隊在三個戰區作戰,先後又統歸史迪威指揮,更易造成錯覺。 現在我把中國遠征軍前後兩個階段、三種情況的實際組織分述如次:第一階段:可以概括為自珍珠港事變、日寇侵緬、中國出兵遠征的時期。 時間: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軍遠征軍開始入緬起,至一九四二年八月間。 地點:包括全境內同古(即東瓜)、葉帶西、斯瓦、仁安羌(即彥南陽)、喬克巴當、棠吉(即東枝)、臘戍、曼德勒(即瓦城)、惠通橋諸戰役及失敗後分頭撤退的地點。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司令長官衛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繼任羅卓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兼,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新二十二師師長廖耀湘、第九十六師師長余韶,游擊司令(即第五軍新兵訓練處)黃翔;第六軍軍長甘麗初,第四十九師師長彭璧生、第九十三師師長呂國銓、暫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第六十六軍軍長張軫,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新二十八師師長劉伯龍、新二十九師師長馬維驥。 第二階段:可以概括為准備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稱史迪威公路)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又分為兩個方面:印度方面:時間:自一九四二年八月間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及新二十二師、新三十八師等部隊退入印度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止。 地點:包括中緬印邊境孟拱、密支那、八莫及畹町會師、打通中印公路諸戰役。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總指揮史迪威兼,副總指揮鄭洞國(前為羅卓英);新一軍軍長鄭洞國,繼任孫立人;新三十師師長胡素,繼任唐守治;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繼任李鴻;第五十師師長潘裕昆;新六軍軍長廖耀湘,新二十二師師長李濤,第十四師師長龍天武。 中國方面: 時間:自一九四三年四月前後至一九四五年三月前後。 地點:包括中緬邊境松山、騰沖、龍陵、畹町會師諸戰役。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遠征軍司令長官司令部司令官陳誠,繼任衛立煌,副司令長官黃琪翔;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二軍軍長王凌雲、第六軍軍長黃傑,第七十一軍軍長鍾彬、第五軍第二百師師長高吉人;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第五十三軍軍長周福成、第五十四軍軍長闕漢騫;直屬部隊,第八軍軍長何紹周。本文所述,只是遠征軍第一階段一些慘痛的回憶。

記得採納啊

I. 請問中國遠征軍一共在印度駐了就個師

1942年,為保衛抗戰的戰略大動脈-滇緬公路補給線,國民政府將第五軍編入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3月底,中國裝甲兵在緬甸首開與外國盟軍聯合作戰的記錄,戰敗被迫撤回國內。此後隨著大量美援陸續運抵,國民政府開始在印度藍姆伽編練美製的國民革民軍新軍-中國駐印軍,這群「美械中央軍」乃是全抗戰期間,國民政府所編成的最精銳部隊,初期為步兵新二十二師(師長廖耀湘)、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後來擴編為新六軍、新一軍。新二十二師曾在緬北索卡道打過一場不折不扣的典型殲滅戰,讓日軍屍盈山壑,從兩軍戰斗結束後累積的戰果來看,足已使抗戰前期的所謂「德械」中央軍相形見絀。在此精銳的中國駐印軍之下,陸軍機械化學校便成立了「陸軍機械化學校駐印戰車訓練班」,負責培訓官兵;並又於駐印軍之下成立「中美第一臨時戰車群」,計劃下轄七個戰車營,負責作戰。同年八月,便將第一批戰訓班結訓官兵編成以美製M3A3史都華(Stuart)輕戰車為主的戰車第一營。
1944年初,戰車群美籍指揮官命令趙振宇上校為營長、趙志華為副營長,帶隊由藍姆加至加爾各答接收作戰用車輛。戰車第一營為中國駐印軍的軍直屬戰車部隊,也是國民黨陸軍使用美製戰車作戰的開始。由於戰車第一營的驍勇善戰,美軍司令部又決定在瓦魯班戰役後再提供美製M4A4謝爾曼(Sherman)中型戰車一個連,補充給該營作戰使用,加強戰力。其後該部隊在緬北其它戰役中繼續協同,中、美等國友軍部隊並肩作戰,經常扮演沖鋒陷陣的關鍵角色,更曾與日軍戰車聯隊於緬北的貴街,發生了戰史上少見的「中日坦克戰」,結果當然是以裝甲火力俱差的倭國戰車被殲收場,該部對反攻緬北、打通中印公路具有整體的傑出表現,直到抗戰勝利,加上隨後在藍姆加訓練未上陣的六個戰車營官兵,與國內留存的老戰車部隊的兩個團,使國民黨陸軍裝甲兵發展到達巔峰全盛期。國民革命軍的戰車兵是以德國軍事顧問依據德國的裝甲兵發展經驗而成立的。但由於德國顧問們的軍事經驗和軍事思想都停留在一戰的軍事理論中(步兵是戰斗的絕對核心,戰車只作為步兵的輔助支援火力。這種思想在日軍和許多二戰初期戰敗的西方國家軍隊中都普遍存在)。再加上當時中國所處的經濟環境,戰車兵在早期並不是獨立的兵種,而是隸屬於國民革命軍陸軍交通兵即輜重兵。隨著軍事思想的進步,條件的成熟,國民革命軍也有了自己獨有的戰車兵。早期的戰車兵使用的兵種專用色為黑色(國民革命軍陸軍輜重兵的兵種專用色),後期建立了裝甲兵這一兵種,其兵種專用色也改為銀色,同時有其特殊的軍銜領章.叫做「克羅米領章」(鉻質的電鍍章)。 早期的獨立戰車營因其隸屬於交通兵第二團,故其臂章的部隊符號為X2。裝甲兵頭戴的是一種橡膠制的防撞頭盔。其型號與德國機械化部隊早期所使用的相同,在執行訓練和維修保養作業時,穿連身工作服,戴布制野戰帽。進行檢閱和參加戰斗時,戰車乘員習慣穿著一般的野戰制服,帶防撞頭盔。有的還戴有德式鋼盔,配發駁殼槍及專用彈匣包,戰車內的每位乘員配發德國原裝或國內仿製的德軍制式風鏡。 抗戰中期的第五軍直轄的戰車兵團還沿用早期的軍服,接收義大利菲亞特CV-33戰車時隨車配給了數量不詳的義大利式橡膠頭盔。1938年國民黨政府接收了蘇聯坦克,但沒有資料記載軍隊是否使用過蘇制的坦克帽。
中國駐印遠征軍部隊服制裝備

中國軍隊在以極其落後的裝備與日軍抗衡了五年後的1942年元月,終於與美、英、蘇為首的26個國家聯合發表了對德、意、日法西斯三國的《共同宣言》。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營的主要成員。於是,中國政府得到了大量來自西方盟國的援助,但與此同時也必須承擔起在東南亞戰場保衛其盟國的沉重責任,和重要的戰略大動脈-滇緬公路補給線的安全。1942年2月,日軍在佔領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之後入侵緬甸,國民政府派遣由衛立煌為司令(杜聿明代理)、林蔚為參謀長的中國遠征軍(杜聿明的第5軍、甘立初的第6軍和張珍的第66軍)入緬作戰;雖然中國軍隊作戰英勇,取得部分的勝利,但因英軍指揮官缺乏作戰決心,不斷退卻避戰,使得中國遠征軍難以支撐大局,讓整個戰局急轉直下,我入緬作戰的遠征軍也被捲入潰敗的旋渦中。於是,中國遠征軍開始分兩路退出緬甸。一路為杜聿明率領的遠征軍主力,本想由滇緬公路退回國內,但因日軍進展迅速,回國之路遭到截斷(其間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高麗貢山戰死),不得不進入野人山谷,穿越蠻荒叢林向國境推進。經過千辛萬苦,累病餓死官兵無數,終於返抵國門,後與日軍隔怒江對峙。另一路由孫立人帶領新38師主力,有秩序的退向印度,爾後在雷多與國軍新編新22師(師長廖耀湘)殘部會合,並在美國的協調下,由英國盟軍提供印度藍姆伽作為該批入印國軍的整訓基地,成為日後中國駐印遠征軍的種子部隊,簡稱駐印軍(即國軍服制的另一大類-美式師)。

J. 中國遠征軍在印度的最高軍事指揮官是誰

中國遠征軍是根據一九四一年成立的中英軍事民盟而組織的。當一九四○年歐洲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六月四日英法軍在敦克爾克棄甲丟盔大潰敗之後,英倫三島岌岌可危,英國希圖借中國人民長期抗戰的偉大力量,支援它在遠東殖民地特別是緬(緬甸)、印(印度)、馬(馬來亞)方面的軍事,挽救遠東大後方的危機。同時,在中國方面,為了要取得抗戰最後 的勝利,當時也必須確保滇緬路這條最後國際交通運輸線。因此,自一九四○年十月間起,英國首先開放封鎖已久的滇緬路,接著醞釀中英軍事民盟。一九四一年春,英國邀請「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到緬甸、印度、馬來亞作軍事考察。以後幾經協商,才在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簽訂「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成立中英軍事同盟。 根據中國緬印馬軍事考察團的意見,中英軍事同盟本來早應成立,以便中國軍隊及早開入緬甸布防。可是英方遲遲不決,直到一九四二年二月間,中國軍隊才先後動員入緬;三月十二日,即仰光失守後第四日,才正式成立「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原定第二路在越南方面,以後情況變化未發表),指揮三軍在緬甸與英軍並肩作戰。這就是本文所稱的中國遠征軍。 中國遠征軍隨著當時情況的發展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和三種不同任務、不同作戰地區的組織。前一階段,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軍隊動員入緬開始。屬於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指揮范圍。第一次入緬遠征失敗後退入印度的部分軍隊改稱為「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簡稱「駐印軍」或「中國駐印軍」;另一部分軍隊退至本國境內怒江東岸,連同以後新增加的部隊到一九四三年春重新成立「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司令部」,此為後一階段。但因一般都稱「遠征軍」,以致歷史資料中,經常混淆不清。特別是這三種任務不同的部隊在三個戰區作戰,先後又統歸史迪威指揮,更易造成錯覺。 現在我把中國遠征軍前後兩個階段、三種情況的實際組織分述如次:第一階段:可以概括為自珍珠港事變、日寇侵緬、中國出兵遠征的時期。 時間:自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國軍遠征軍開始入緬起,至一九四二年八月間。 地點:包括全境內同古(即東瓜)、葉帶西、斯瓦、仁安羌(即彥南陽)、喬克巴當、棠吉(即東枝)、臘戍、曼德勒(即瓦城)、惠通橋諸戰役及失敗後分頭撤退的地點。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司令部司令長官衛立煌,未到任,由杜聿明代理,繼任羅卓英,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第五軍軍長杜聿明兼,第二百師師長戴安瀾、新二十二師師長廖耀湘、第九十六師師長余韶,游擊司令(即第五軍新兵訓練處)黃翔;第六軍軍長甘麗初,第四十九師師長彭璧生、第九十三師師長呂國銓、暫五十五師師長陳勉吾;第六十六軍軍長張軫,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新二十八師師長劉伯龍、新二十九師師長馬維驥。 第二階段:可以概括為准備反攻及打通中印公路(亦稱史迪威公路)時期。在這一階段中又分為兩個方面:印度方面:時間:自一九四二年八月間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司令長官部及新二十二師、新三十八師等部隊退入印度至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止。 地點:包括中緬印邊境孟拱、密支那、八莫及畹町會師、打通中印公路諸戰役。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中國駐印軍總指揮部總指揮史迪威兼,副總指揮鄭洞國(前為羅卓英);新一軍軍長鄭洞國,繼任孫立人;新三十師師長胡素,繼任唐守治;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繼任李鴻;第五十師師長潘裕昆;新六軍軍長廖耀湘,新二十二師師長李濤,第十四師師長龍天武。 中國方面: 時間:自一九四三年四月前後至一九四五年三月前後。 地點:包括中緬邊境松山、騰沖、龍陵、畹町會師諸戰役。 部隊番號及指揮官;遠征軍司令長官司令部司令官陳誠,繼任衛立煌,副司令長官黃琪翔;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第二軍軍長王凌雲、第六軍軍長黃傑,第七十一軍軍長鍾彬、第五軍第二百師師長高吉人;第二十集團軍總司令霍揆彰,第五十三軍軍長周福成、第五十四軍軍長闕漢騫;直屬部隊,第八軍軍長何紹周。本文所述,只是遠征軍第一階段一些慘痛的回憶。

閱讀全文

與遠征軍新二十二師如何入印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為什麼叫中國 瀏覽:379
疫情期間的印尼華人怎麼辦 瀏覽:703
想去越南工作老婆不同意怎麼辦 瀏覽:124
英國的錢幣怎麼說 瀏覽:713
越南廚師什麼梗 瀏覽:660
北京義大利中心在哪裡 瀏覽:799
手機版越南版吃雞怎麼下載 瀏覽:876
越南住酒店需要多少人民幣 瀏覽:945
二戰義大利打的哪個國家 瀏覽:486
伊朗是怎麼看待中國 瀏覽:219
165萬人民幣在印度值多少 瀏覽:314
出口伊朗後無法收款怎麼辦 瀏覽:769
伊朗有什麼手機品牌嗎 瀏覽:405
美國為什麼關閉中國駐美國休斯頓領事館 瀏覽:182
印度為什麼沒有崛起成大國 瀏覽:848
和平精英國際服怎麼才能切換人稱 瀏覽:42
中國有多少家鋼鐵公司投資印尼鎳礦 瀏覽:910
義大利西西里報團和個人哪個好 瀏覽:153
雲南哪個縣有越南街 瀏覽:407
印度的紙幣是怎麼製作的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