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的六個邦為何要鬧獨立,莫迪有何良策解決
印度有鬧獨立的邦是非常普通的事情了,世界上有好多地大物博的大國都有想要獨立的區域,比如說美國,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就是美國獨立聲音最大的一個區域。印度是一個領土面積接近300萬平方公里,人口規模超過13億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其內部宗教和民族結構原本就非常復雜,所以印度國內部分地區存在獨立傾向,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印度國家裡有幾個邦想要搞獨立,這並不表示印度就要分裂。在一個民主型的國家,什麼樣的聲音都是會存在的。對於印度政府而言,解決地區獨立傾向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提高印度的經濟增速,只要印度能夠迅速發展起來,當印度老百姓的生活都富裕了,到時候想要搞地區獨立的人自然會減少。
『貳』 印度國內動盪不斷加劇,莫迪挑起印巴沖突,是否想轉移國內矛盾
莫迪挑起印巴之間的沖突就是為了轉移國內現有的矛盾,由於印度國內現在的騷亂太過於嚴重從而導致莫迪沒有能力去很好的解決,所以說他就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轉移民眾的關注度,從而進一步暫時的轉移國內的矛盾。
雖然將自己國內的一些矛盾通過一些其它的方法轉移到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這種事情並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甚至於是一件非常可恥的事情,但是有的時候這也是一種對於一些緊急事件的處理方式,所以說莫迪的這種做法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叄』 中國是如何在戰略上對印度不戰而勝的
中國和印度自1962年以及後來的幾次邊境戰爭都是以印度的慘敗收場,這是印度長期揮之不去的惡夢。印度處處都要跟中國比,就怕中國超過了,這也有點驚弓之鳥的味道,因為被中國打怕了。通過修改其GDP的計算方法,最近兩年他的GDP增長率終於超過了中國。印度的小數精英(印度是一個等級制度極其嚴格的國度,大體上印度社會分成4個等級)就好比打了雞血一樣叫嚷著印度再過多少年就可以超越中國了。但現實卻是70%的民眾沒有廁所,絕對貧困人口數量超過了非洲總人口12億,絕大部分財富集中在大約10萬人的手中。印度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國內民族矛盾激烈,各邦要求獨立此起彼伏,跟巴基斯坦也是世仇。為此,中國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達到對印度不戰而勝的目的。
1、適當吹捧,讓印度把政的小數精英飄飄然,讓印度人覺得我不做南亞老大,甚至是亞洲老大,誰來做的心理。
2、印度本國的軍工和工業製造極其糟糕,以前能引以為傲的軟體實力也是日落西山,自家生產的光輝戰斗機的軟體都是請法國編寫。而其糟糕的軍人素質(40年來導致1000多架戰斗機墜毀,潛艇在港內爆炸)更是雪上加霜。
3、繼續加大西藏,雲南等中印邊境的基礎建設印度就不得不駐扎大量的部隊在這些高原地區(因為他基礎建設不到位,戰爭的時候無法像中國這樣快速補充兵力和物質),人員的吃喝等開支,你懂的
4、中國時不時在邊境地區搞點軍事演習,曝光一點先進武器裝備,以印度的做法又不得不進口他認為能抗衡中國的先進裝備
5、繼續扶持巴基斯坦的武器研發,讓巴基斯坦能自力更生,在西線繼續分散印度的軍力。
6、中國加大的印度洋的軍事存在,時不時在印度洋來一次軍事演習,以印度疑神疑鬼的性格,他又要陷入恐慌,又要大量進口軍火了。
從以上的幾點,中國只要在軍事上對印度保持優勢就能迫使印度不得不耗費大量的資金,因此印度最終會由於自身的經濟綜合實力錯失戰略機遇,導致在西藏問題的全面潰敗。
『肆』 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有那些原因
克什米爾領土爭端是印巴矛盾的具體體現,深層次原因是印度對於南亞次大陸霸權的覬覦。民族和信仰不是成為國家對立的直接誘因,即使是領土爭端如巴以,如中日,都是可以通過和平手段或者暫時擱置等措施來彌補和修復兩國關系的,印度對於南亞次大陸的霸權的爭奪由來已久,他的真正對手是中國,從地緣政治來看,唯一能給印度帶來地理壓迫的,只有中國,但是要與中國真正的抗衡,只有先奪取南亞次大陸的霸權。在多年的戰爭中,印度相繼吞並了錫金、不丹一部分、緬甸一部分和中國的一部分,放眼南亞,唯一能夠牽制印度的,就只剩下巴基斯坦了,通過三次印巴戰爭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把原來的巴基斯坦一分為二,獨立了孟加拉國,嚴重削弱了巴基斯坦的實力,如果不是中國數十年來持續不斷的援助,印度早就控制了整個南亞,陳兵百萬於中印邊境了。
『伍』 我們應如何處理中印關系 用國際社會知識回答
國際關系的主流是競爭與合作並存,合作不意味著沒有分歧,競爭也未必失控到現實沖突的地步。國際關系本來就少有「要麼合作要麼競爭」的二元對立關系,更多的是處於競爭中合作、合作中競爭的狀態。這應該是國際政治的常識,但是各國對這對關系的把握卻很容易走向極端。中印關系尤其需要妥善處理這個問題,這是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關鍵。因為中印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涉及到地緣政治、發展模式、國際地位和威望等一系列問題。世界上沒有哪兩個國家能如印中兩國這么相像:印度獨立(1947年)和新中國成立(1949年)幾乎在同一時間,兩國擁有同樣久遠的文化、同樣自尊的民族個性、同樣龐大的人口數量和遼闊的國土。目前,兩者基本上處於相同的發展階段和擁有類似的國內任務。兩國常常被國際觀察家相提並論,兩國自己也很容易產生競爭情緒,這一點在印度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1998年印度「核試驗」前後,印度人沖撞的是國際公認的核不擴散條約,但他們卻一味地抱怨為什麼中國可以是有核國家並佔有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而與中國非常類似的印度進行核試驗卻遭到譴責?在印度人的眼裡,中國是其核武庫規模的基準,也是其追求的大國地位的參照底線。印度有戰略家認為,如果擁有核武器,會使印度與中國站在「同一水平的競技台」上。又如,在經濟方面,印度人經常無意識地流露出中國可能會趕上其引以為豪的IT產業的擔心,好在一些印度軟體產業龍頭的總裁並沒有受這種擔心的束縛。2003年在新德里舉行的第四屆印歐商務峰會開幕式上,印度外長亞什萬特·辛哈在闡述印度的優勢時順勢貶低中國:「我們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歐洲人要飛越一個民主國家到另一非民主大國去做生意?」這代表一種傾向,冷戰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的稱呼似乎成為印度在中國面前尋找自信的一個捷徑。但是,同樣是這位外長在2003年11月的一篇演講中卻毫不留情地批判各種「競爭中的中印註定走向沖突」的謬論。他認為「兩國關系非常成熟,並非你死我活的零和關系」。從這種前後矛盾的表述來看,至少可以說,印度精英仍未能冷靜地理解兩國的關系。值得在此提及的是,印度前總理瓦傑帕伊2003年在北大演講提到的關於兩國競爭與合作的觀點,其思路對處理中印糾纏不清的關系或許有所幫助。這位前總理認為:兩個臨近的平等鄰國之間具有競爭意識是不可避免的人類天性,但是我們需要清楚了解良性競爭和分裂性競爭之間的不同;世界上有不少例子證明,在保持健康的經濟和商業競爭的同時,國家之間仍能夠保持密切的政治合作和經濟互補,並不斷協調彼此的國際目標。顯然,在他看來,中印兩國首先需要坦然地看待競爭,加強彼此協調,這樣,競爭與合作就能共存,就像美日之間的經濟摩擦和政治合作並行不悖一樣。能達到這樣的認識高度的確不容易,但對中國和印度而言別無選擇。
『陸』 中印的主要矛盾是什麼
現在主要矛盾就是1962年爆發的中印邊境戰爭,這一事件一直影響到現在的中印關系,最核心的基點就是藏南歸屬問題,這一問題是英國長期對印度殖民遺留下的。藏南原本是我國的,但由於英國在印度期間長期對藏南和西藏進行騷擾侵襲,所以英軍撤走後這一帶就出現了中印邊境上爭議。藏南不同於西藏,藏南的溫度比較溫和能生長許多熱帶動植物,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又是我國西藏的門戶,如果控制了藏南那麼換句話說就是掌握了進入西藏的大門,所以戰略意義十分重要!這也就成了印度與中國爭奪的原因。62年中印戰爭的起因印度先下達了開戰命令(及印度士兵遇到中國士兵後可自由射擊),在印度軍的緊逼下解放軍被迫展開反擊,因為高原反應等特殊原因解放軍採用了速戰速決的戰略,歷時幾個月就擊敗印軍還全殲當年八國聯軍中代表英國的「捷克連隊」,在戰勝後因為當時的補給和國情等眾多因素,我國選擇了撤軍,一方面不想與印度的關系僵化,還有自身的補給供應還有國情(60年中國與蘇聯關系惡化,在一段時間內影響了中國發展);另一方面我國還是想通過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邊境問題。如今印度在不通知中國的情況下又悄悄的對藏南駐軍,並在當地實行同化政策而且還使大量印度人移民與此,進一步的把事態升級。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在藏南問題上印度始終沒有顧及中國的感受也不尊重中國國家的核心利益,所以事端是印度先挑起的。 目前看主要是邊境問題引發的矛盾,未來可能是為了爭奪水源,不過這就有點遠了。
『柒』 印度軍隊疫情嚴重,為什麼印度還是有底氣和周邊國家發生沖突
印度最近捅的簍子可不算少,不僅國內疫情不出所料的沒有控制住。而且對外也是大打出手,但是好像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用,反而在三個方向被暴打。其實如果翻看印度的歷史,我們就會發現印度自從建國之後,經常對周邊國家發起騷擾,製造沖突。雖然印度軍隊內部都出現了疫情蔓延,但是印度軍隊仍然不停的對外騷擾。這個中原因,我總結了一下。
上一個民族主義國家是二戰時期的德國,但是德國的下場我們都看到了。其實民族主義本來就是雙刃劍,莫迪因為民族主義而上台,所以他必須做出一副對外非常強硬的態度,不然民族主義就會反噬莫迪自己。但是莫迪心裡明白,打仗打不過的,所以只能通過不斷的挑事,轉移矛盾維持住印度不崩潰。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印度軍隊內部明明有那麼多的疫情感染的例子,但是印度軍隊仍然不斷的和周邊的國家發生沖突。
『捌』 要搞垮印度只需這里出招,為什麼中國忍而未發
印度突然指使軍隊大張旗鼓越界進入中國領土阻撓中國修路的舉動使得本來波瀾不驚的中印邊界再度風雲四起,也讓中印關系之間突然出現了更多更復雜的不穩定性。中國多次嚴厲批駁印度的蠻橫行徑,並要求印度立即從中國領土上撤軍,避免事態惡化。然而印度不僅不肯撤軍,還反咬一口要求中國「從不丹領土撤退」,印度專家妄稱中國在洞朗地區的修路行動將對印度西里古里走廊構成封鎖之勢,「印度的安全將不能得到保障」。
資料圖:迪戈加西亞島美軍基地是印度向印度洋方向擴展的潛在戰略壁壘
總結而言,中國在戰略層面上的對手是美國,而不是印度,印度和中國真不是一個量級上的玩家,如果說中國和美國之間展開的是一場真正的重量級拳擊比賽的話,那麼印度充其量就是一個在旁邊添油加醋的跳樑小丑,中國可能會對印度的行為有所回應,但中國不可能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印度那裡。中國的戰略定位比印度要高,以至於印度以為中國不理自己是「怕了」。然而有道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大志,中國的戰略胸襟印度或許永遠也不會懂。
『玖』 印度內政部長阿米特·沙阿是挑起印巴矛盾的總策劃,他有著怎樣的政治經歷
印巴矛盾的民族問題由來已久,而印度經濟不景氣需要轉移視線,這樣民眾就不關注經濟上的數字了。
『拾』 中國和印度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戰爭,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中印邊境戰,這是在1959-1963年發生的,期間一直都有沖突,是因為印度不斷的在中國的邊境挑起事端,在中國的領土上設立軍營和界碑,派出部隊駐扎,印度說要按照印度被英國殖民時期單方面劃定的邊界為主!但是此英立邊界嚴重危害了中國領土主權!印度軍方也不斷的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西藏與印度邊界的駐軍發動侵擾!在1962年,毛澤東下達自衛反擊戰決定,調集數百輛解放牌卡車和數萬官兵對印度進行反擊,印軍屢戰屢敗,最後部分軍隊投降,邊境戰暫時告一段落!但是在從此以後的20年間,中印還是有部分沖突!這都是因為英國單方面決定的中印邊境條約有關!但是相關條約中國並沒有簽署和承認,所以此邊境條約應為無效!此條約是英國與印度簽署的,豈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