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印度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印度的地理范圍,大體上包括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領土。中國漢代史籍提到的「身毒」和「天竺」,即指印度。唐代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開始稱它為印度。
公元前2500年至前1750年。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產生了最早的文明——「哈拉帕文化」。那時人們已經會製造青銅器。大約在公元前13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印度進入了「吠陀文明」的時代,這時已經形成一些小型的奴隸制國家。到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4世紀,是印度列國並存的時代。公元前326年,希臘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曾率兵侵入印度河流域,雖然為時較短,但希臘文化對印度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公元前321年,印度趕走馬其頓侵略者,建立了著名的孔雀王朝。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即阿育王時期,國勢最為強大,基本上統一了印度全境。阿育王死後,印度又衰落,且不斷有外族入侵,直到4世紀後半期,印度才重新建立了印度大部分領土的笈多王朝。這是印度奴隸制社會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是封建社會逐漸形成的時期。
② 在漢朝,印度屬於西域嗎
漢朝時候,印度不屬於西域。「西域」作為一個地區的代名詞出現於漢代,它的輪廓逐漸清晰始於東漢。因為西漢時匈奴依然強大,所以西域各國更加傾向於匈奴。武帝北擊匈奴後,匈奴日漸衰落,至東漢,西域各國完全投靠東漢,此時「西域」作為漢朝一個地區,完全納入版圖,地區范圍大致是甘肅南部、青海北部、寧夏、新疆大部,和現代中亞五國中蔥嶺以東的部分。
佛教於西漢中後期傳入,具體年份不詳,但到西漢末年時,佛教在中國已經有相當范圍的傳播了。
③ 四大古國的印度,為什麼幾千年來從未成為過一大帝國
因為地理因素的原因,印度比較封閉,所以一直沒有成為一個帝國。
印度是南亞的一個國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五個金磚國家之一,並且也是人類古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印度這個國家在現在來說是一個特別神奇的國家,明明是一個邦聯制國家,並且人們的宗教信仰不同,天天都在發生各種矛盾,但是他們還是能夠組合成一個國家,不得不說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綜上,印度沒有成為一個帝國主要是因為地緣因素,它的地理位置比較封閉,人們也沒有徵服其他地區的慾望,所以印度並未發展成為一個帝國。
④ 當今的印度與古印度是兩個概念,那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古印度指的是什麼
在說道這個問題之前需要說明的是,古印度與如今的印度是截然不同兩個概念。古印度是一個由很多個零零碎碎小國家所組成的一種形式,這裡麵包括了非常多的國家,是亞難次大陸的總和,是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一大片半島形式的陸地,是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這些林林總總的小國雖然有過稍縱即逝的短暫統一,但一直都是藉助從北印度而來的外來力量,從來都不是依靠自身,其勢力范圍從未超越喜馬拉雅山脈到達山脈以北地區。也就是說,在地理上,喜馬拉雅山脈以南的亞洲大陸的南延部分才被稱為印度的。
古代印度文明最先出現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文明發生晚於尼羅河流域文明(前4000年)、兩河流域文明(前4000年),距今大概是2500年左右,這個文明隨著雅利安人的入侵,向恆河流域轉移,和恆河文明一起孕育了古代印度的文明。所以,學者們以印度河文明命名早期古印度文明,而印度河是今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
當今的印度
中亞的游牧困局讓巴布爾和部下不得已選擇了進攻印度,印度肥沃的土地與豐富的物產,沒有讓他們感到依戀,面對難以適應的氣候,讓他們情願選擇離開,哪怕是回到中亞再過清貧的日子。這個原因與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一直不願意入侵印度是一致的,也是中國人對古代印度的一種看法。誰會想到呢,正是建立起的莫卧兒帝國,直到1858年才真正滅亡。是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稱號,成立英屬印度,殖民者的統治與擴張讓現代印度最終得以繼承,成了一個近似於散裝的國家。
⑤ 為什麼古代中國是統一的,印度卻四分五裂呢
古代的中國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在南亞的印度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分裂的存在。在文化上南亞地區都屬於印度文明,然而在政治上卻都有著各自的政見。印度更多的是代表一個文明體系,而並非是一個可以統一的國家。
一個國家的完整是基於它的文明為人們所接受的,古代的印度之所以是處於分裂的狀況,與它在地理位置上板塊結構的不完整性、種族制度的制定、以及文明的瓦解是有著分不開的關系的。
⑥ 古時的印度,很繁榮嗎
並不是這樣。印度從古代開始就淪為了殖民地,所以就沒有繁榮過。
⑦ 東漢稱印度為什麼 如題
我國最早知道有印度的人是漢朝的張騫.他經過西域後回國向漢武帝報告,他在大夏(現在阿富汗一帶)時,看見有四川出的竹杖和布,問是從哪裡來的,當地人說是商人從「身毒」國販來的.這「身毒」就是現在的印度,「身毒」顯然是譯音,到了東漢時,又把它譯為「天竺」,此名雖雅,但音略有差異.
最後把「身毒」定譯為「印度」的,是不辭勞苦到西天取經的唐朝高僧玄奘.他在《大唐西域記》里記曰:「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身毒,或曰賢豆,今從正音,宜雲印度.」
玄奘不但譯得准,而且譯得也雅.他說「印度」二字在漢語中含有輪回不息、如月照臨的意思.印度各族人民自古以來常把自己的國家稱為「婆羅多」.這個詞的原義是「月亮」,是北印度一個民族的名稱.玄奘在斟酌譯名時頗費苦心地把「印度」兩字與月亮聯繫上,大約也想到了如何體現「婆羅多」的含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