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的青花瓷始祖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中國的瓷都又是那座城市呢
福建德化縣是我國著名的陶瓷產區,也是外銷瓷器的重要基地。
德化瓷業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瓷器質地潔白堅硬,工藝精良、造型雅緻,色澤瑩潤。 遠在宋、元時代就進入國際瓷壇,蜚聲海內外。曾與江西景德鎮、湖南醴陵並稱為中國「三大瓷都」。
宋元時代,德化瓷器隨著泉州港商業的繁榮和海外貿易的發展而暢銷海外。現已發現了30多處宋元時代瓷窯遺址,在東南亞、東非一些國家和地區也發現不少當時德化瓷的遺物,就是歷史的見證。
北宋時代德化以碗砰侖窯為代表的窯場,其制瓷工藝已採用輪制、模印和胎接成型的技術。以龍窯大量燒制青瓷、青白瓷、白瓷的各式碗、盤、杯、碟、瓶、 罐、壺、盒、洗、花瓶;少量燒制黑釉茶碗等。使用刻花、劃花和印花等裝飾手法,於瓷器表面飾以蓮瓣、牡丹、雲水、蕉葉、纏枝花卉等花紋以及篾紋、菊瓣、葵紋、麥穗、卷草等幾十種飾紋。這些產品在日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等地都有發現。
到南宋時,瓷窯燒制技術又有新發展,燒制的白瓷,器型大,胎體薄,釉色滋潤,白度度,透光度強,已達到秀高的水平。
宋末元初,德化瓷窯有很大的改進,出現了一種介於龍窯和階級窯(又稱蛋式窯)之間,較易控制燒成火爭的「雞籠窯」。開始改變宋初以來使用還原燒成的老技術進入採用氧化燒成新技術階段。此時窯場的生產規模亦有很大擴展,1976年考古發掘的屈斗宮宋代窯爐遺址,坡長達57.1米,共有17間窯室,這樣大型的古窯爐,實為全國所罕見。這一時期的瓷釉,已經出現白中閃黃或泛紅的新產品,瓷雕佛像已很流行。外銷瓷仍占瓷器貿易的主要地位。
元代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行記中,曾盛選德化「瓷市甚多」、「製作精美」、「購價甚賤」,並把德化瓷器帶回義大利。據英國首任駐大使艾惕思到德化參觀後證實,至今義大利博物館還保留一件馬氏當年帶的德化家春嶺窯的小花插作品。
迨至明代,德化瓷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無論是器物造型、燒制技術、產品質量、 生產品種、工藝水平,裝飾藝術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水平都遠在宋元之上。以何朝宗為代表的瓷塑聞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和「天下共寶之」的珍品。獨樹一幟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如玉,色調素雅,被稱中國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國白」和「國際瓷壇明珠」的美譽。特別是道釋人物瓷雕,造型逼真,格調高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達到了德化窯古代工藝技術成就的高峰。在明代,德化窯爐在砌建技術有新的創造,在全國首次出現了裝燒容量大、既節省燃料,又易於控制燒成火焰的半倒焰式的階級窯。這種形式的窯爐流傳到國外,對國際瓷窯的設計產生了巨大影響。
日本1970年出版的《窯爐》一書曾記載:「階級窯在福建德化最早出現,同時也最著名。日本的窯,是深受德化的影響而設計的,所以日本把德化的窯估計為串窯的始祖。」
時代中葉,釉製作技術有新創造,窯下青花日 漸進入了德化瓷的裝飾領域。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爭奇斗艷。全縣已發現的青花瓷窯遺址達120多處。青花瓷取代建白瓷躍居主要地位。
青花的花式豐富,紋畫內容取材很廣,有歷史故事、 人物仕女、生產活動、社會習俗、禽獸花果、山水景物和帶有宗教色彩的紋飾。畫面明凈素雅,筆法朴實粗獷,構圖簡潔舒展,充滿生活氣息,顯示了民窯色彩或幽菁淡雅或濃艷麗的新風格,開創了德化窯彩的新紀元。它和清代新崛起的五彩瓷日用器皿和陳設供器一樣暢銷國外。目前在英國、法國、日本、菲律賓、印 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斯里蘭卡、越南、印度、敘利亞、坦尼亞等許多國家出土的德化窯古瓷片或博物館珍的德化古瓷器,就是研究德化古代瓷器發展史和中外科技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物見證。
晚清以後,隨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我國城鄉遭受嚴重破壞,德化瓷業走向衰落。但是,少數民間藝人如蘇學金、許友義等在艱難歲月中,堅持制瓷事業,繼承傳統,銳意創新,其作品仍獲得很高的評價。1915年,蘇學金首創捏塑瓷梅花,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優等獎。之後許友義首創活動瓷練等工藝製作的《木蘭從軍》、《關公》、《觀音》等瓷雕作品,先後分別獲得在英國、日本和南京舉行的國際和全國博覽會的金獎。1930年,他為仙游龍紀寺特製的瓷塑《五百羅漢》,形態各異,生動逼真,亦為中國瓷壇首創的珍品。
民國時期,釉下青花逐漸被釉上彩所代替。1934年,福建省建設廳在德化設改良瓷場,引進球磨、練泥、轆轤車等機械設備,研製釉上彩繪顏料、電用瓷、瓷磚和鉗鍋、漏斗等化工用瓷。改用石膏模型注漿和機壓成型新工藝。但是,這一時期,就整個瓷業狀況而言,基本還是沿襲傳統手工操作工藝。
解放後,德化瓷業生產獲得新生,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縣瓷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1988年,經縣工商管理部門記的瓷業廠家有229戶,年末在冊人員11615人,佔全縣職工總數的11.16%。陶瓷研究所、陶瓷學校、陶瓷機械廠、包裝紙箱廠、花紙車間等科研、生產配套機構相繼建立,過去落後的手工操作逐步為先進生產所代替。生產規模不斷擴大。1988年全年瓷業產值5400多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0%,佔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9.82%。日用瓷器產量佔全省瓷器總產量40%,出口瓷器量佔全省出口瓷器總量三分之二。產品暢銷國內二十多個省市和世界五大洲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全省對外貿易的一項重要商品。在中國陶瓷工業上也佔有重要的位置。
馳名中外的德化傳統瓷雕,繼承明代何朝宗的風格重放異彩。動用捏、雕、鏤、刻相結合的技法,把優質原料和精湛技藝融為一體,具有獨特的風格,現在德化生產的在歷史傳統題材的產品達390多種,各類姿式和規格的瓷觀音有100多種,大型瓷雕《滴水觀音》高達1.90米,氣勢端莊高雅;最小的《披坐觀音》,高僅5厘米,清逸雋秀。這些神態各異的造象,繼承和發展了「傳神寫意」的傳統技法,使瓷雕人物形神兼備,色彩明凈,蘊含著美好、健康的意境,給人以美的感受。藝人們善於利用不同質料的泥釉,使瓷雕色澤極富變化。現代題材和各種動物、花鳥、盆景、花籃的瓷雕取材廣泛,品種多種。這些瓷雕藝術品多次被選出國展出,深受國際友人的贊賞。
明代被譽為「國際瓷壇的明珠」的象牙白瓷,建國後得到恢復發展,易名為「建白瓷」。復產成功的建白瓷。瓷質細膩滋潤,色澤柔和潔白,微呈乳黃色,宛若象牙。在歷次出口商品交易會和出國展出中,都受到好評,榮獲國有優質產品證書。
德化高白度瓷,是建國後德化瓷科研的新成果之一,它以88.1度的高白度被全國陶瓷界評為白瓷之冠。高白度製作的茶具、酒具、餐具、花瓶、台燈等各種工藝品,色如凝霜,釉面晶潔,胎質堅薄,為人喜愛。高白度梅花酒具、水仙花插、蓓蕾酒具曾分別榮獲1982年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二、三等獎。龍鳳花瓶、孔雀雙耳花瓶等產品在國外展覽中被贊為瓷中珍品。目前,即將開工的德化瓷廠「建白」高級成套瓷生產線和德化第二瓷廠的白度高檔成套瓷生產線投產後,將使德化瓷器這兩雜金花開得更加鮮艷奪目。
隨著近年來對外開放的形勢及我國建設事業的日益發展,德化瓷器將不斷改進裝飾藝術,增加花色品,提高產品質量,以適應國內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㈡ 青花瓷的歷史是什麼
一)青花瓷器的出現
青花瓷器產生於何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還是從事實出發吧。本世紀四十年代,人們發現了一件書有"至正十一年"紀年銘款的元代青花瓷瓶。從此以後,國內外研究我國古瓷器的人,便根據這件瓷器的造型、胎、釉、料色與紋飾方面的特徵,把許多傳世的、或出土的和這件瓷器的工藝與裝飾風格相近的青花瓷器,確定為元代的青花。這只帶有年款的瓶子公諸於世以後,中外研究古陶瓷的作為元代創始青花的依據。但是這些青花瓷器紋飾精美,料色濃艷,氣勢宏偉,無論是裝飾還是工藝方面都有較高的造詣。景德鎮的青花瓷器在元代已普遍出現,而風格固定趨於成熟,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樣成熟的青花瓷器,不可能是突然出現的,它一定經歷了一個草創的階段而逐步達到這樣的水平。所以,青花瓷器的創始時期,近年來有些人根據元代作品本身給人的感覺,宋代的青白瓷盛傳江湖,造成景德鎮瓷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推定青花瓷萌芽於當時已具有質地優良、能清晰以發顯青花藍色透明釉的景德鎮宋窯場。
解放後,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以後,我國文物考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大量的考古發掘資料,為我們弄清早期青花的面貌,提供了科學的依據。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發掘元大都遺址時,和景德鎮陶瓷館試掘湖田古瓷窯遺址中,都出土了有確切地層關系的青花瓷器。如景德鎮陶瓷館在試掘湖田古瓷窯 遺址時,發現有青黑釉下彩繪的影青碗底心殘片一塊,及影青釉下加褐斑點黑彩的虎形枕等遺物,對研究景德鎮瓷器釉下彩繪的起源和青花瓷器的萌芽問題,提供了一些實物資料。由於到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早期青花瓷器都是元代景德鎮生產的,而景德鎮湖田古瓷窯遺址出土的元代青花又與國內外傳世出土的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基本一致,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青花瓷器在世界上出現。最晚在我國元代(十三世紀七十年代到十四世紀六十年代),並為我國的陶工所製作。
二)元代的青化瓷
元代隨著國內外貿易發展的需要,景德鎮的瓷業生產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從湖田古瓷遺址所遺存的大量窯具及瓷器碎片中,可以發現當時印有"樞府"字樣的印花器和青花瓷片。在這些瓷片中,有一種青花的紋飾呈灰青色調、瓷質較差,是用土料畫成的;而另一種則用筆工整、構圖繁復、發色鮮藍、瓷質細膩,是當時的精緻作品。我們推測,這種用土料畫成的青花瓷器可能是當時民間用瓷,而發色鮮藍的精緻青花瓷器應該是價格昂貴而遠銷海外的"人間瑰寶"。
由於元青花近年才被人們認識的,因此隨著對元青花的了解,扭轉了過去人們認為元瓷粗率的錯誤看法。實際上元代瓷器隨著青花釉里紅彩繪碗、盤的出現,無是料色、器型、花紋圖案都已相當考究。從國內外傳世或出土的元代青花來看,其料色有所謂"蘇泥勃青"型的,即藍里有黑色斑點,線條有暈散現象;有呈鮮艷的藍紫色的,它非常接近於現代用很純粹的氧化鈷所配製的青料色調;也有呈灰青色的,它可能是使用土料繪成的。就這些情況來看,當時的青料來源比較廣闊。
元代青花不但料色豐富,而且在器型及花紋裝飾上也相當工整細致,有其一定的特色。這一時期比較常見的器物為大盤、瓶和罐。大盤一般折沿,有圓口和棱花口兩種形式,這種大盤是當時輸出國外的主要品種之一,現在留存在伊朗、土耳其及印度尼西亞的為數頗多。據韓槐准氏《南洋遺留的中國古外銷瓷》一書稱:"當時馬來亞人習慣,凡遇宴會,例用可供四人至八人共食之大盤"。馬歡著《瀛涯勝覽》一書亦有"國人……用盤滿盛其飯,澆酥油湯汁,以手撮入口中而食"的記載,因此元代的大盤可能專為外銷燒制的。大盤常採用的青花紋飾在花卉方面有菊、蓮花、牡丹、卷(蔓)草、竹子、芭蕉、竹子和芭蕉一般是和石頭畫在一起。禽鳥有飛鳳、鷺鶿、鴨和鴛鴦。獸類有麒麟和鹿。龍的運用也較多,具有特色,如故宮博物院藏瓷中的元代青花雲龍紋梅瓶(見圖15)瓶的造型是小口、短頸、豐肩、瘦足,所裝飾的龍與十五世紀以後明代龍的形狀不同,它的特點是細頸三爪,龍總是和雲或海水畫在一起。瓶身紋飾多為三組,肩上常為下垂的如意頭紋、紋內畫花卉;中部畫花卉或雲龍紋;下部多為蓮瓣紋,紋內畫蓮瓣或八寶。罐的造型多為直口、短頸、闊肩、瘦足,肩上突起雙獸面耳,口部、頸部、肩上和足上均裝飾得工整細致。如1960年在北京德勝門外出土的青花大蓋罐,小口廣腹、器身通體作十三瓣瓜棱形,上覆荷葉式蓋,蓋紐上畫垂雲紋。蓋面主題為折枝花卉,蓋邊環以卷草花紋。器身口沿以回紋圖案作邊,下飾如意重雲紋。器身主體部分以各種不同種類的花卉作圖案,花卉根部襯以山石。器身下部飾仰復蓮,仰復蓮內分別填以朵花及四葉菊花,兩蓮中間以回紋帶相隔。底足周圍環以卷草紋。象這種在一件器物上,蓋畫七層,器身畫十層不同紋飾的大型青花產品,比明清兩代考究的工細的青花作品也毫不遜色。又如1970年在北京元大都發掘的青花鳳首扁壺,青花托盞及青花大碗,其中青花鳳首扁壺是一件空前希世的佳作。它的造型是發晉唐發來的天雞壺發展過來的。景德鎮的五代及宋代仍有雞頭壺的製作。而元代的陶工們巧妙地繼承了這一傳統造型手法,配合青花對鳳的形象的彩繪裝飾,而與壺體結合得十分自然而貼切。使整個鳳壺的形象更加生動而富有裝飾性。同時吸收了北方民族馬蹬壺的扁體造型,這顯然與使用對象的生活愛好有關的。它的青花呈色鮮藍蒼翠,用的是當時上等好料,所畫筆法工整細膩,也出自繪瓷能手。這樣的作品是當時經過精心設計製作的少量奢侈品,從這些精工的元代裝飾樣上,可以看出與宋代景德鎮影青刻花和定窯印花紋樣的淵源關系,如盤上的回紋邊,及菊花、牡丹、蓮花、雲龍、飛鳳等紋樣造型都從影青刻花和定窯印花紋樣脫胎而出。而新出現在壺肩部的大如意加花紋的紋飾則是受蒙古族的文化影響。這種紋樣以後一直在明清的陶瓷上出現,成為我國陶瓷裝飾上的特有樣式。其他如1962年北京市新街口北城牆下出土的青花瓶;1964河北保定出土的元代青花加紫開光鏤空大蓋罐、青花八棱執壺;北京市文物管理處1954年入藏的元青花玉壺春瓶;1962年山西博物館入藏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罐;1966年江蘇金坑出土的青花雲龍罐,以及景德鎮陶瓷館最近幾年來在湖田古瓷窯址發掘到的大量元代青花瓷器碎片來看,無論從器型、料色、 釉水、花紋等方面,足可證明元代青花瓷器的質量都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完全是一種成熟定型的產品。
元代,由於青花瓷器的普遍出現和趨於成熟,其產銷情況,元人蔣祁著《陶紀略》(記元代景德鎮瓷業情況的唯一的書籍)中記述?quot;窯火既歇,商爭取售,而上者擇焉,謂之揀窯。交易之際,牙儈主之……,運器入河,肩夫執券,次第件具,以憑商籌,謂之非子。"由於生產的發展,元代統治階級對景德鎮瓷業的剝削也更為加緊。對瓷窯課稅榨取,是極其殘酷的,關防也極嚴密。在窯座方面,則是"窯之長短,率有相數,官藉丈尺,以第其稅"。"興燒之際,按藉納金"。在關防方面,則"窯有尺籍,私之者刑,釉有三色,冒之者罰。凡利於官者,一涉欺瞞,則牙商擔夫,一例坐罪。"這樣,就使當時"巨商,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官之利羨,乃有倍蓰之虧時耶"。同時,元統治者濫發元基金的紙幣--中統鈔、至元鈔,這種紙幣給景德鎮瓷業工人造成了深重的災難。當時民謠"一里窯,五里焦",即當時真實的寫照。景德鎮的勞動人民在元統治者的殘酷剝削與壓迫的環境里,為景德鎮瓷器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三)明代的青花瓷
明代,景德鎮瓷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自明以來,景德鎮壓倒了歷史上一切著名窯場,一躍而為全國造瓷事業的中心。如果說元代的青花瓷器曾動搖了青釉瓷器的地位,那麼從明代起,景德鎮的白地青花瓷器,開始壓倒了歷史上的青瓷。以後,青花瓷器的製作日多,青瓷的製作便逐漸減少了。青瓷的商業市場上甚至下降到這樣的程度,據《明會要》記載:當年一個處州青瓷碗在海外的價值一百五十貫,一個青花白瓷碗就要值三百貫,一個青花白瓷碗的價格比青釉瓷碗高一倍,而青花瓷器卻又比青釉器更容易燒成。所以青花瓷器打敗了處州青瓷。景德鎮能夠在十四世紀以後發展成我國瓷業中心,這就毫不奇怪了。
隨著青花瓷器的發展,明代景德鎮瓷業生產進入空前發展的程度。據記載,當時景德鎮被稱為"江南雄鎮。"後人記述這里的繁華情況是:"轂擊肩摩,四方雲集,巷連鱗接,萬戶星稠,誠江右一大都會也。"據說當時官窯和民窯將近三百所之多,年產瓷器數十萬件。生產情況是?quot;晝間白煙蔽空,夜間紅焰熏天""終歲煙火相望。"產品則是:"器成天下走。"商市爭售,並遠銷世界各國。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一書中說:"若夫中華器裔馳名獵取者,皆饒郡浮梁景德鎮之產也。"明代景德鎮的瓷器最主要的就是"青花",從這些情況來看,明代的青花瓷器在元代的基礎上,達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峰。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在封建社會中:"只有農民和手工業工人才是創造財富和創造文化的基本階級。"景德鎮的陶工,正是明代的豐富多彩的青花陶瓷藝術的創造者。明代所製作的青花瓷器,各個不同時期的作品具有不同的特徵。如果按照它的不同時期的青花瓷器的不同時代特徵加以區分的話,那麼,可以把明代的青花瓷器分為:一、明早期(永樂至宣德);二、明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明中後期(嘉靖至萬曆);四、明末期(天啟、祟禎)。這四個時期的青花用料來源不同,呈色有顯著的區別。
明早期
入明以後,景德鎮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洪武二年,在鎮設立御廠。其所制瓷,只求精工,不計成本,專供宮庭貴族享用,這種制度一直沿襲至清末。青花瓷器是明代瓷器的主流,這時景德鎮的制瓷技術已日臻精美。明初的青花瓷器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宣德時期的作品上,永樂、宣德時期是明代瓷器生產鼎盛時期,而《景德鎮陶錄》雲?quot;宣窯青花最貴。"可知明瓷第一種的"宣德窯"是以"青花"為代表作的。"宣德青花"的特徵為發色深藍蒼翠,明艷渾厚,料色透入釉骨,線條往往有散暈現象及深色暈點(即使用所謂"蘇泥勃青"型的青料)。很象中國畫在宣紙上所形成的墨暈一樣,加上錯落有致的暈點,筆線自然渾化,別具風趣。的描繪技法上,是採用畫筆描線與塗染,畫面上表現深淺關系是用筆拓出來的,這是宣德及以前的青花繪瓷技術上的特徵,因當時還沒有發明運用渾染(分水)法。所繪內容多纏枝花卉瓜果,也有畫一些人物、園景、魚禽、走獸、海濤雲龍等圖樣,配以一定的邊腳圖案,在盤碗上又往往裡外都畫,使整個瓷器裝飾得比較豐滿而莊重。又多作大缸、坐墩、大盤、大花瓶等大件器皿,加上濃重渾厚的青花裝飾,更顯得氣勢磅礴,創青花藝術一代之奇。如故宮博物院藏瓷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天球瓶(見圖16),其造型堅實硬朗,端莊舒展,裝飾以青花纏枝,用筆流暢,用料有濃淡,墨色渾然而莊重,使整體顯得豐盛而又秀麗,是一件較具代表性的作品。
明中期
到了十五世紀六十年代成化時期,青花瓷的製作有一個新的轉變。在選料、成坯、燒制上都比較講究。制瓷技術也更加熟練,瓷胎做得細膩輕薄,有所?quot;青花紙薄灑盞之制。"器型趨鉛輕靈秀巧,在繪瓷技法上從單一的畫筆,發展為用細筆畫線,另用大筆分水的餚痙ā6運攣錚諳咼璧幕∩霞由掀皆鵲納媯夠奼硐值酶由鋼攏⒃黽由? 淺不同的色調,更接近於中國水墨畫的筆墨效果。在青花色料上,改用平等青料,相傳為景德鎮鄰縣樂平的坡塘青。其呈色秀雅,成為一種淡描青花,雖無宣青的明艷凝重,亦清麗可愛。《飲流齋說瓷》說:"成化五彩,青花,均極工緻,青花藍色深入釉骨,畫筆老橫,康熙猶當卻步也。"這可成化"青花"雖不及宣德,便也有其勝人之處。正德時期出現了一些青色比較濃艷,裝飾比較豐滿的作品,據《窺天外乘》等文獻記載:正德時已從雲南得到西域"回青",但從裝飾風格上來說,大致上與成化相同。成化以後,中等器物的花紋普遍使用渲染(景德鎮今稱"混水"與古文獻同),那時候的青花碗盤一式"動累百千",為了要"畫款相同,"不致"參差互異"(《陶冶圖編次》),故把彩繪青花的手藝分割成"畫者只學畫而不學染,染者只學染而不學畫。"(同前注)隨著技術上的精進,專業分工上更為精細,據《天工開物》中說:"共計一壞工力經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細節目,尚不能盡也。""過手七十二",可見分工之細達到何等程度。明代景德鎮陶工曾以其特有的"分工",為人類製造出多少精美的青花器。
明中後期
到了十六世紀二十所代以後嘉靖、萬曆時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海外貿易的發達,當時青花器的生產量空前擴大。青花藝術的格調也更顯得華麗繁縟,這表現在官窯瓷器上的大量龍鳳圖案。器形也變得更加復雜,除了製作大件瓷器外,還增加各種形狀的鑲器。更創富麗華貴的青花五彩瓷器,艷極一時。所用青料是回青。經過淘煉的回青,並加以江西所產的石子青,所青花色調極濃艷,有的呈堇青色有的帶紫紅色,與宣(德)、成(化)時期的青花迥乎不同。其造型與紋樣,也都以繁復異於前代。
明代景德鎮的民窯青花非常發達,畫風豪放雄偉,製作渾厚朴實,是官窯瓷器莫及的。明代中葉以前的民窯瓷器,有許多不寫款,在還可以查考得出來的明代著名的民窯,有明中葉嘉靖、隆慶所間的崔公窯,製品精好。
到明代末期,政治腐敗,國勢動亂,官窯生產幾乎停頓,重工精緻的瓷器很少出現。相反,當時民窯的青花瓷器有許多精彩作品,所繪花鳥草蟲、山水人物小品,構圖簡潔清麗,寥寥數筆,生趣盎然。青花色調也很凈麗青翠,另有一番民間簡朴清新的情趣。
四)清代的青花瓷器
清代的青花瓷在明代青花卓越成就的基礎上,繼續有所發展和提高。特別是康、雍、乾三朝,在瓷器造型、釉彩、花繪等方面,都獲得了新的成就。據《景德鎮陶錄》說:"陶至今日(清朝)器則美備,工則良巧,色則精全;仿古法先,花樣品式、咸月異歲不同矣。而御窯監造,尤為超越前古。"(卷五),青花瓷器以康熙時期的作品最為突出。康熙十九年清朝政府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器型大小不一,式樣繁鑫,青花瓷器的料色,似今雲南珠明料的色調,具有鮮麗明爽之感,青花器物的紋飾,山水、人物、花鳥無一不齋,稱為清代三冠。其器物樣式,一變明代風貌。造型多為挺拔硬朗的形式。如棒錘、芭蕉、鳳尾、花觚等式樣,多硬直及方體器型。與當時清麗、明朗的青花裝飾名副其風格能取得相互協調統一。青花的色調鮮藍青翠,明艷凈麗,嬌翠欲滴。畫法精細挺秀,分色層次增加,甚至在一筆中分出深淺濃淡的筆韻,表達出純熟的繪瓷技巧和豐富的表現力。如故宮博物院藏瓷青花錦雞牡丹鳳尾尊(見圖19)和青花人物山水紋蓋罐(見圖20),都是康熙時的典型作品。在裝飾風格上,更多地吸取了民間木刻版畫的表現手法,對所表現的形象作概括、誇張的加工,用剛勁、細致的筆法勾線,再以多種深淺料色。渲染,看上去爽朗明快。康熙的青花成就使它一直都有深遠的影響,它的料色成為後來模仿的標准。《陶雅》說:"雍、乾兩朝之青花,蓋遠不逮康(熙)窯,然則青花一類,康青雖不及明青之濃美者,亦可以獨步本朝矣。"(卷上),《飲流齋說瓷》也說:"硬彩、青花,均以康熙為極軌。"(說彩色第四),可見康熙青花是獨步清朝的,《陶冶圖說》中有兩條說到"青料",第八條採取青料說:"瓷器無分園琢其青花者,有宣成嘉萬之別,悉藉青料為繪畫之需而霽青大釉,亦賴青料配合,料出浙江紹興、金華兩郡所屬諸山。………其江西、廣東諸山間有產者色澤淡薄不耐煅煉,止可畫染市賣粗器。"第九條揀選青料說:"用青之法,畫於生坯罩以釉水,入窯燒出,具成青翠。若不罩釉,其色仍是黑色,窯火稍過,則所畫青花多致散漫…?quot;。
到了雍正、乾隆時期,瓷器生產上著重於釉上五彩、粉彩的製作,並得到高度發展,青花的生產受到一定影響,已失去以前的優勢。但仍有一部分製作得非常精細的作品。如故宮藏瓷雍正青花團菊紋蓋罐(見圖21),造型勻稱,團菊圖案紋樣格式布局勻整而靈秀。乾隆青花梅鵲紋表果瓶(見圖22),其造型系乾隆時的典型風格,一變康熙時的挺硬格調,而運用柔和線條,使器物造型雋秀。其紋飾梅鵲出自康熙而較細膩寫實,趨於自然寫生,也為乾隆繪畫裝飾的風格特點。當時盛行仿古之風,多仿明代宣成作品,雖有仿得極精者,但終究缺乏新意和原來自然流暢的筆調。有許多民間窯的青花瓷器,也往往在底款寫上大明或成化所制字樣。這時的青花色調變化比較多,大致上雍正比較輕淡沉著,乾隆時比較鮮藍濃艷。
乾隆後期,由於封建制度已面臨末日,景德鎮的瓷業生產也相應的衰落下來,除了當時的民用青花瓷器還保持著清新、樸素的風格之外,官窯青花瓷器,追求自然主義,紋樣繁瑣,反映了統治階級腐朽、低級的審美趣味。
鴉片戰爭以後,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我國已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由於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國內反動派的摧殘,景德鎮的瓷業生產一蹶不振,久負盛譽的青花瓷器,也失掉了往日的光輝,到解放夕,景德鎮青花瓷的生產,幾乎到了停產地步。
五)結語
綜觀元、明、清三朝六百多年的青花瓷發展的歷史,使我們清楚地看到,青花瓷器是景德鎮勞動人民的血淚和智慧的結晶,也是統治階級殘酷壓榨的罪證。歷代統治者均在景德鎮設立專為統治階級燒造奢侈品的御器廠,並設有督陶官吏駐廠造辦。它是當時勞動人民一項沉重的負擔,據邑志記載:"大小工匠約有五百,奔走之力不下千計,"以致"民以陶病久矣。"可見御器廠每年要役使一千餘人替皇家賣力,沉重壓榨人民。督陶官吏"借上供之名,分外苛索",對景德鎮的勞動人民橫征暴斂,百般壓榨。元代著名民謠:"一里窯,五里焦",就是勞動人民深受災難的真實寫照。明嘉靖末期,地方上加派隨糧帶征的銀兩,弄得"公私苦匱",民窮財盡,成為擾民的苛政。萬曆十九年一次就加派瓷器二十三萬九千多套、件。萬曆二十七所宦官潘相來鎮督理陶務,潘相和他的爪牙王四到處濫征商稅,盤剝窯工,因燒造青花龍缸,致逼陶工童賓赴火而死。萬曆時期有個叫王敬民的官員曾上疏皇帝"奏罷燒造奇器淫巧。"(《浮梁縣志》)"陶政篇")這種疏奏,並沒有使統治階級減輕對景德鎮勞動人員的壓榨,反而變本加厲,僅在嘉靖二十五年所燒造"御器"追加的費用就高達十二萬兩白銀,合大米205,480石,相當於當時貧苦農民的一十三萬七千人一年多的口糧。明定陵出土的青花龍缸,就是當時景德鎮陶工燒造的,燒造這口龍缸,需銀五十兩,等於當時一個陶工六年的工資。
清代順治八年,江西道額造龍碗,官書上說:"得旨方與民休息。龍碗解京,動用人夫,苦累驛遞,造此何益,以後永行停止。"這是清初入關收買人心的冠冕話,其實北京雍和宮佛座前之青花雲龍香爐,上楷書"順治八年江西監察奉政敬造,"又有青龍大碗數件,都是順治八年額造的東西,並非名勝官書所說:"與民休息"了。
皇家的御窯廠,勞動人民的地獄。御窯廠的成就,是建築在殘酷的剝削制度基礎上的,《浮梁縣志》沈懷?"窯民行",對當時景德鎮陶工生活的寫照是:陶工們吃的是"糲食克苦腸,不敢問齏韭",而工作方面則還是"心向主人傾,力不辭抖擻"。到了老、病,毫元元保障,他們有的"服務二十年,病老逢陽九。飦粥先誰供,死況思槥車卯。棄我青山陽,青磷照我旁,死生不自覺,顯晦竟微茫。狼狽於此極,速願歸異鄉"。清代民謠:"坯房佬,坯房佬,淘泥作坯雙手攏,彎腰駝背受壓榨,死了不如一根草。"這些都是景德鎮陶工生活的血淚寫照。
"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統治階級加緊對勞動人民的掠奪,也激發了人民的反抗。明、清兩代中,幾乎年年都有規模大小不等反抗發生。如從明萬曆二十七年由燒造龍缸逼死陶工童賓而激起民變起,景德鎮勞動人民就堅持了四年之久的反封建專制斗爭,至到萬曆三年,陶工一萬餘人包圍了御窯廠,火燒御窯廠,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反抗斗爭。清嘉慶期間御窯廠青花畫坯工人王子真領導?毛銀改紋銀"運動,清乾隆間茭草工人的"白圍裙運動"嘉道間的"知四肉"運動等,都顯示了景德鎮陶工們斗爭的頑強性。
歷史事實清楚的告訴我們,是誰發明創造了青花瓷器?是誰使青花瓷器得到發展?發明它的不是某一個人,而是幾十個,幾百個、幾千個人;不是那個督陶官史,而是千百個勞動的陶工。青花瓷器是幾個世紀以來景德鎮的勞動人民勞動、發明與堅強斗爭的產物。當我們了解青花瓷器的歷史時,絕不能為這些名稱所拘泥,誤認是統治階級、督陶官吏、御窯廠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