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人的幸福指數為什麼比中國人的高
(轉)當經濟以不可抵擋的勢頭沖擊世界幾千年的歷史乃至文化時,我們會發現很多規則都被經濟修改甚至顛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正逐漸從邊緣向主流邁進,甚至一手遮天。是不是我們可以劃出這樣的等價式,金錢(物質豐富)=幸福?
以前看到過一則有關幸福感的調查顯示,有90%的印度人不願意出國定居,精神遺產的驕傲和經濟發展讓人期待是他們願意留在國內主要原因;而中國則是有64%的人回答是願意出國的,其中有38%的人說在國內生活缺乏尊嚴。現在,來到印度,才發現,在這個物質並不豐富,甚至可以說匱乏的國度,幸福遍地開花,印度人的幸福指數之高已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
這次來印度攝影,不是以官員和商務人士身份來到印度,印度無需粉飾太平,也沒有必要掩蓋他們的喜怒哀樂。所以,我有更多的機會深入農村、家庭極教育機構等基層,能更深層次的了解他們的真實生活,也包括他們的幸福感。
說印度的交通熱鬧和混亂,一點也不為過,我走過印度的大小城市,交通狀況大都如此:大巴、小汽車、摩托、三輪、馬車和行人同時在馬路上前進,少有紅綠燈,還有牛在散步。然而,這么擁擠交通,卻亂而不堵,也少有交通事故。即使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最多笑笑,很和氣地走開。
我對印度學校印象也非常深刻。印度校服很有款式,彰顯出學生的朝氣和活力;中國的校服則顯得死氣沉沉。在印度,學生的壓力比較小,教育機構更關注學生精神境界的塑造,灌注給他們的多是怎樣活得更為幸福自在;在中國,生存與競爭的壓力已經從他們的父輩滲透到孩子身上,為出人頭地,做得人上人,德、智、體、美,樣樣爭第一,孩子缺少他們那個年齡應有的朝氣和活力。
很多人對印度人所享有的幸福時光不解:印度人物質並不富足,街上有很多流浪漢或者乞丐,為什麼他們抓住了幸福的真諦,彷彿走進了天堂?
從現實看,印度也是個貧富分化差距極大的國家,但這並不妨礙窮人過著自由而有尊嚴的生活。國家的不少政策,如福利政策,多傾向於窮人;政府官員更不會為了美化城市,而不有損市容的窮人趕出城市。富人多不會露富,在窮人面前開著洋車、住著洋房耀武揚威。因而,窮人沒有很強烈的被剝奪感,仇富情結也不嚴重,使得窮人能夠與富人和諧共處。
從信仰上看,印度人都有信仰。普遍的信仰自由,讓印度人在信仰中獲得尊嚴與活著的希望。印度人遵循的人生哲學是自由自在、隨心所欲,他們相信輪回轉世,寄希望於來世,所以窮人少了對富人的嫉妒,多了今世的幾分灑脫,活得逍遙自在。印度人安貧樂道,追求來世幸福,所以幸福指數比較高。
雖然印度文化也有不可取的東西,如消極、散漫、不注重行為禮節等,但它卻創造了窮人的天堂。與印度的物質不豐富相比,中國經濟的跳躍式發展一再把中國的物質生活推向新的階梯。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不是,「生活更幸福了」,而是 「最近比較煩,」「我一點也不快樂」等等與幸福相去甚遠的抱怨,其中的主要原因在於中國人信仰的缺失。
經歷了五四運動、文化大革命,打破了舊世界,卻沒有建立起一個新秩序,由此導致價值文化的空白。自改革開放以來,盡管一再倡導物質、精神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現在看來,中國的發展也不是兩條腿走路:經濟迅猛發展,精神文化的發展卻相對滯後,從而導致精神危機的出現。缺乏信仰的時代,對人的生存價值、生命意義的拷問會更加強烈而迷茫,人們的很多行為方式都缺失了基本准則。信仰的缺失,不僅會導致幸福沙漠的產生,還會對經濟產生不容置疑的破壞性穿透力,一個缺乏信仰、倫理的市場同樣也是混亂不堪的,我們很有可能因為信仰的缺失,而陷入人類最昂貴的市場經濟制度,而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加以彌補。
誠然,我們不希望讓時代倒退,像印度一樣,在中國打造一個窮人的天堂。我們的藍圖是創造富足的天堂,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上,人們的幸福指數很高,而實現這一藍圖的前提是,重構我們遺失的信仰。
Ⅱ 作為金磚四國的印度為什麼貧民窟那麼多
1.城市住房緊張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印度人口已達13.53億。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農村經濟的發展,造成了過多的剩餘勞動力。
印度人口增長趨勢 | 世界銀行城市的發展需要有一定技術的廉價勞動力,這吸引著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來城市尋求就業機會。而一些農村人口也會因為其他原因搬至城市,比如教育問題。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居住在達拉維貧民窟的一個穆斯林家庭,他們原先在農村有大房子,但因為宗教原因舉家來到城市。
印度識字率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一向歧視女性,所以女孩接受教育的機會有限。尤其在農村地區,女孩普遍沒有上學的傳統。2011年7月,印度政府在《兒童免費義務教育權利法》中提出新目標,要對兒童實行10年免費的義務教育。所以開明的農村家長,會為了孩子的前途會選擇居住在城市的貧民窟。印度國土面積298平方萬公里,是世界上住房最緊張的國家之一。而大量人口向城市的湧入,造成了城市的住房緊張。根據印度全國抽樣調查組織的數據顯示,城市居住貧困人群中有70%~80%為低收入家庭。在印度城市中近千萬戶家庭居住在貧民窟內,約占城市人口總數14%,而這也僅僅是城市貧困人口總量的一半,另一半則處於無家可歸狀態,露宿街頭。2.貧富差距雖然印度貧民數量之多舉世矚目,但每年的富豪排行榜上卻不乏印度人。在2019年亞洲地區的福布斯富豪排名上,馬化騰以370億美元的身家屈居第二,馬雲排名第三,而力壓二馬的亞洲新一任首富正是來自印度信誠工業的穆克什安巴尼,其身家高達482億美元。
亞洲地區福布斯富豪榜前三名 | 搜狐網在印度的富人區,每家門口都停著豪車,院內保姆、秘書、司機等一應俱全。根據Numbeo網站查詢得知,孟買內城當前售價476199盧比每平米,摺合人民幣接近5萬每平米,已經超過杭州的平均房價了。孟買也因高房價連年連年入選全球房價最貴的前20個城市,和中國城市比,僅次於香港、北京和上海的房價。
孟買房產均價 | Numbeo雖然很多農村移民擁有較好的工作崗位和收入水平,但也無法負擔正規住房的費用,所以貧富差距讓中等收入以下的群體只能選擇貧民窟。
印度種姓制度 | 網路印度的貧富差距不僅源於歷史遺留的種姓制度(印度以種族為基礎的社會等級制度),還有現實背景里的土地問題和教育問題。由於印度不像中國擁有徹底的土地革命,所以無地和少地的人口大量存在,占據農村人口的四分之三。缺乏土地,農民就沒有生活的保障,這也是印度農民貧困的根源。在教育方面,印度基礎教育薄弱、高等教育發達,使富人擁有良好的教育、窮人卻沒有受教育的機會,這也進一步擴大貧富差距。3.政府城市規劃的失誤在過去的七十多年裡, 印度政府對貧民窟的干預方式逐漸由以前嚴格的政府控制和拆遷轉變為容忍、分級治理和市場化計劃方案,促進了貧民窟的增長,包括允許出現新的貧民窟定居點,使非法定居點合法化,為貧民窟居民提供服務和資助等。正是這些非正式的福利提供和貧民窟居民的投票等活動的存在穩定了貧民窟,並促進了貧民窟非法產權的持續存在。而在當前貧民窟再開發項目上,其目地是增加地方收入並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忽視了貧民窟的功能,因此貧民窟重建進程是極其緩慢的,貧民窟的擴散和發展快於貧民窟的治理和改造,城市貧民窟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
貧民窟的小孩4.缺乏戶籍管理制度印度獨立後政府的「工業化計劃」使城市對勞動力的需求陡然上升。這是符合發展中國家的一般規律的,但由於印度沒有戶籍管理,理論上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候遷徙到國家的任何地方,這客觀上為城市的無序擴張創造了條件。
Ⅲ 印度人大多窮困,但為何幸福指數還那麼高呢主要原因有三點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幸福與金錢無關,與心靈相連」,也就是有錢並不一定幸福,關鍵是心靈的滿足。這個觀點很多人都不認同,因為在現在物質經濟中,物質必然成為主導因素。因此,越富裕的國家,應該越幸福,如中東石油富國,還有北歐國家等。但是這個放在印度身上卻正好驗證,印度人大多數那是窮困潦倒,但是印度的幸福指數為何還那麼高呢?主要是三點原因。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但是GDP只有我國的零頭還不到,因此,人均GDP是我國的六分之一。整個印度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跟很多非洲最不發達國家一個水平,甚至還低於他們。光是看這數據,印度那是窮到了極點啊,而且在印度很多大城市也確實如此,如孟買,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貧民窟裡面。
但是在世界范圍內的幸福指數調查來看,印度幸福指數非常高,比我國高太多了,甚至高過發達國家。90%的印度人表示,如果有來生,還要做印度人,而不願意做其他國家人,因為他們認為印度人最好,最幸福。
而且我們看到印度街頭,大量無家可歸的人,貧困的人們和孩子,他們臉上大多那也是笑容,說明確實快樂了。這個跟我們的想像完全不一樣,我們可能認為印度人這么窮,那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但是仍恰恰相反,活的很好。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是三點。
第一,宗教因素。
印度大多數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跟佛教,跟基督教、 *** 教的差別是,強調「苦修」,認為吃苦那是上天的恩賜,那是幸福,只有受苦多了才能進入天堂,才能在來生有更好的待遇。所以我們看到為何印度有那麼多的苦行僧,為何有那麼多人吃苦臉上還帶著笑容。因為這從他們內心來看,這不是苦,這是在修行,因此,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是輕鬆快樂。
第二,做到了公平。
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不患寡而患不均」,也就是窮沒關系,大家都窮,而且社會公平,這也沒關系。而因此這一點做的很好,對於社會的每一個階層,每一個人做到了社會的公平,這也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留下來的所謂民主的制度,在印度,人人平等,不因任何條件實行歧視。
比如說,殘疾人佔比8%,那麼在公務員,社會工作方面,必須預留8%的職位給他們。而且印度每個人都有權利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有權利干任何事。在面臨的所有的抉擇的時候,給予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印度族群復雜,幾乎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黨派,都有自己的通道,所以就像我國40多年前那樣,大家窮,但是都窮,都很開心。
第三,沒有壓力。
印度雖然窮,但是從英國人那裡繼承了兩樣好東西,那就是免費的醫療和均等化的教育。解決了最大的兩個問題,印度實行免費醫療,窮人再窮也看得起病,到公立醫院基本不花錢,而且葯價因為有仿製葯也是很便宜,所以印度人看病無壓力。
在教育方面,印度90%以上的學生都上公立學校,而印度每年拿出GDP的4%投入教育,使得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學習費用都非常低。即使大學也基本花不了幾個錢,而且針對窮人基本還能免掉。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沒有不安全感,沒有啥壓力。所以,印度人雖然窮,但是覺得自己活的幸福,並不苦。
Ⅳ 為什麼印度人那麼貧窮
種姓制度太嚴重了
四個等級在地位、權利、職業、義務等方面有嚴格的規定:
種姓制度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Ⅳ 印度為什麼那麼窮
生產力缺陷,現存生產水平低
雖然印度的寶萊塢、班加羅爾還有智商很高的工程師群體的確值得稱贊,可這些也無法掩蓋印度經濟的極度不發達。這從他們現存的生產水平就能夠看得出來,比如說印度至今都沒有一條像樣的高鐵,甚至「掛票」也屢見不鮮。
另一方面,印度缺乏先進的生產技術,導致了整體生產效率很低,大多數手工業工作人員都在從事一些本應該被社會淘汰的技術,如修表、修鞋等等。而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文盲佔比超過一半的國家,幾乎沒有辦法改善。
氣候特徵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夏天時有較明顯的季風,冬天則較無明顯的季風。印度氣候分為雨季(6~10月)與旱季(3~5月)以及涼季(11~次年2月),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
Ⅵ 印度是窮國嗎
印度國家有富的地方也有窮的地方,印度國家貧民窟非常的多,環境污染嚴重,加上治安混亂,國內的基礎設施都不完善,印度人的貧富差距很大,印度的窮人比富人多,所以印度國家還是一個窮國。
亞洲最窮的10個國家裡排名印度排第九名,貧困的程度跟非洲的很多國家差不多,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貧民窟和窮困人口,人均收入才1000多美元,但是印度很愛面子,他們認為自己很強大,所以也不接受其他國家的援助。他們大量的購買軍事設備早已負債累累。
Ⅶ 印度富人為什麼不幫助窮人
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因素:窮人「慢吞吞」,富人愛移民。
首先拿富人來說,本身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富人就是要帶動窮人發展的,這樣的話才能縮小貧富差距。但是印度的種姓觀念十分嚴重,雖然在明面上廢止了,其實這個觀念根深蒂固。
而印度的富人在富有之後往往是不願意帶動窮人發展的,他們會追求更好的生活,既然印度是貧窮的國家,他們更願意做「鳳尾」,而不是「雞頭」,所以這些年印度很多富豪都移民國外了。
根據聯合國數據,目前印度大約有1750萬人生活在海外,這個數字在1990年只有700萬。也就是說,在過去的30年裡,有1000萬印度人棄國而去,其中有的是窮人為了求生,更多的是富人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其次拿窮人來說,在沒有富人幫助的情況下,其實他們更應該自己努力創造財富。只不過,印度的種姓制度並沒有給這些窮人太多機會。
很多貧苦家庭的孩子在出生之後命運就已經被註定了,真正能從貧民窟走出的人少之又少,畢竟印度的就業環境能給他們帶來的機會本身就很少。因此,印度的很多窮人生來就知道自己沒有什麼「翻身」的機會,索性就直接放棄了奮斗,開始混日子。
而就在日常工作中,印度的這些窮人始終都是慢吞吞的,他們沒有長足的規劃,工作責任心不強,所以工作效率極低,再加上工作環境和工作設備差,所以他們創造的價值往往都不大,自然很能讓印度發展起來。
其實就在印度窮人「慢吞吞」,富人愛移民的情況,中國是可以成為印度發展起來的一個「出路」的,無論是經濟支援還是投入產業,中國這些年在印度的投資給很大一部分印度的窮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也帶給了他們各種技術和設備。
只不過,印度現在卻自己放棄了這條出路,在印度大規模抵制中國製造的同時,印度的很多窮人都因此失去了工作,對於印度的發展而言,這步棋其實並不明智。
最受印度人歡迎的國家是阿聯酋:
在現在阿聯酋的全國人口中,有40%以上的人口都是印度人。而印度富豪之所以喜歡到阿聯酋,主要是因為這個國家經濟發達,生活環境較好。顯然比起幫扶窮人,印度的富人更願意讓自己過得更好。
Ⅷ 印度人到中國旅行,他們為何常常產生中國好窮的想法
印度和中國一樣也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之一,他們喜歡各個方面都與中國來做比較,論國家的富有程度,由於在國際上“臟亂差”就是印度的代名詞,所以其他國家就得出結論:中國比印度富有。但這話如果被出國旅行的印度人聽到了,就非常不樂意,因為在他們看來,印度人民遠比中國人民的錢多,比中國人富有。
在印度火車基本上是富人才能夠乘坐得起的,而窮人就只能夠購買掛票,只能坐在印度火車的車廂頂上或是兩旁,這些都是由於印度火車時速比較慢的緣故,使得掛票還比較暢銷。但是印度遊客來到中國乘坐高鐵的時候都是一人一個作為沒有站票,速度快讓令他們窒息的地步,這些所見都會讓印度遊客對中國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
Ⅸ 印度貧民窟為什麼那麼窮
個人認為,印度貧民窟那麼窮是因為窮人“慢吞吞”,富人愛移民。
首先,對富人來說,本身就是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富人只有帶領窮人發展,才能縮小貧富差距。但是印度的種姓觀念非常嚴重。雖然在名義上被廢除了,但這一觀念的影響仍然根深蒂固。
印度的富人在致富後往往不想領導窮人。他們追求更好的生活印度是一個貧窮的國家,所以比起雞頭更喜歡成為鳳凰,所以這幾年印度很多有錢人移民國外。
事實上,如果印度窮人喜歡“慢”,有錢人喜歡移民,中國可以成為印度發展的“出路”。無論是經濟援助還是產業投資,中國都為過去幾年投資印度的許多印度窮人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還帶來了各種技術和設備。
但是印度現在自己放棄了這條路。在印度大規模抵制中國製造的同時,印度很多窮人失去了工作。對印度的發展來說,這盤棋是不明智的。
Ⅹ 在印度臭氣熏天的垃圾場,為何會成為了印度窮人的最愛
垃圾場對印度窮人來說就是一個寶藏,因為他們可以從裡面找一些塑料瓶金屬片去賣,如果當天運氣好的話可以掙到兩美元,對於印度窮人來說,已經算是一個高薪職業了。
印度這個國家人口密集,且貧富差距很大,富人區和貧民窟雖然只有一條街道之隔卻是天差地別的景象。那些印度平民除了靠政府補貼維持生活或者自己打工賺錢,有一些人還會去垃圾場撿垃圾,這種情況在中國其實也時常發生,經常看見一些老婆婆老爺爺沒有體力去干那些體力活,每天就走到一些廣場或者操場,撿學生和上班族扔掉的塑料瓶去賣,也算是一種職業吧。
這個垃圾場除了人之外,你還可以看到一種比人還要大的鳥,這種鳥就是大禿鶴。這可不是我們以為的吃死人的鳥,這些鳥本來是以魚蝦為食物,可是由於環境的污染,政府的不治理,導致河流被污染,這些鳥找不到食物,也只能前往垃圾場吃一些腐肉。
所以在垃圾場你可以看到非常奇怪卻又和諧的一幕,貧窮的人在翻找垃圾,旁邊的鳥也在垃圾山裡面戳戳點點。人不會殺鳥來吃,娘也不會去打擾人,形成了一種很和諧且怪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