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已經36歲的男子仍把自己當「寶寶」 ,他是如何成長為「巨嬰」的
其實在成長過程中,這種巨嬰的出現跟父母的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因為作為一個孩子,他的認知肯定也是在不斷的提高,作為父母,如果能夠好好的引導的話,肯定是能夠主壯的成長成一個比較有自知和自理能力的成熟的一個大人,但是如果說一個父母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好好引導的話,這種情況是特別嚴重的就出現了我們大家所說的這種媽寶男,凡事都要依靠自己的母親,隨便什麼事情都要問一下,自己的母親才敢去做,對於這種懦弱的人我們也是很看不起的,甚至有一些年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衣服也不會洗飯也不會做,像這種情況就更缺陸加嚴重了,因為如果等以後自己的父母老了,那還能有誰給予你這種幫助自己的妻子嗎?那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像這種人娶不娶得到妻子都是未知數。
1、為什麼父母會如此溺愛自己的孩子?
如果說要抵抗的話,那真的是不太可能的,因為從小就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久而久之的就已經形成習慣了,習慣了父母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溺愛肯定也是意識不到的,但是等長大之後自己想要去抵抗這種行為時,卻發現已經被牢牢的套住了,掙脫不開,到最後去埋怨自己的父母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這么多年的習慣不可能是靠一天或者猛雹兩天就能夠改變的。
Ⅱ 美國矽谷被印度裔「佔領」文盲率過億,印度如何製造高級人才
最近發現個奇怪的事兒,美國擁有著一眾像微軟,谷歌,IBM這樣在很多領域排名前列的 科技 壟斷企業,但這些美國巨頭中的大部分,實際上都被印度裔掌控著:
微軟CEO納德拉是印度裔;
谷歌CEO桑達爾-皮猜是印度裔;
現在IBM的CEO也由一位印度裔的阿爾克溫·克里希納接手了。
三家可能是偶然,但百事可樂,諾基亞,摩托羅拉,哈曼國際的CEO都是印度裔,這就離譜了。
還有更離譜的。
作為世界 科技 中心的美國矽谷,如今也正在被印度人一步步佔領著!
據統計,在美國矽谷,印度裔高級技術人才佔了矽穀人才總數的三分之一,且還在逐年上升。
可視線一轉,如今的印度的文盲人口也佔了全球的三分之一,達到了近3億,是 世界上唯一一個文盲過億的國家。
那問題就來了,印度是怎麼做到在文盲人數這么多的情況下,同時還擁有這么多的高級人才的?
仔細一查,好像也不矛盾,因為印度除了是文盲最多的國家之外,它同時也是 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巧合的是,全球12億的貧困人口中,印度又佔了三分之一,其中還有7000多萬人屬於極度貧困。
也就是日均生活費不到9塊。
配上印度人均的六口之家,生存都成問題的情況下,接受教育更是無稽之談了。
反觀印度富人們呢,文盲率為0,起底也是個大學本科學歷,而夾在中間經濟稍微好一點的印度家庭,普遍也是會接受高等教育的。
可能有朋友要說了,印度再不濟,人家也是有八年初等義務教育的,但實際上,印度喊了50多年的義務教育直到今天也沒有真正普及,究其原因也很簡單:
印度與生俱來的自信
我國從1986年頒布《義務教育法》到真正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用了多長時間呢?
15年
印度更虎,直接把普及義務教育這個宏大目標寫進了憲法。
那印度計劃多長時間完成呢?
尼赫魯一拍腦門:我說一個數!10年!
沒錯,印度計劃花10年時間消除國內佔比80%以上,總計2.4億多的文盲,於是在第一個五年計劃里,印度把教育經費的56%都撥給了初等教育。
可在初等教育的具體實施上呢,印度延續了 「口號就是我唯一的行動」 這個優良傳統。
在中小學教育管理上長期採取放任政策,徹底當起了撒手掌櫃,要各邦自主推行普及義務教育,各邦情況各有不同,推行情況必定也是跟著感覺走。
截止2007年,印度初等教育階段輟學率為0的邦只有8個,輟學率超過50%的邦有11個,阿薩姆邦和比哈爾邦的輟學率甚至飈到了70%,要是按照我國普九驗收最高允許每年3%輟學率的特例標准,印度脫盲估計還得再來十年。
可能當初尼赫魯說的是物理消滅吧。
腳踏實地向來不是印度的風格,尼赫魯並不相信當時西方提出的「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的順序發展理念,反而認為這是西方拖慢我「大印帝國」崛起的陰謀,所以在發展初等教育的同時,印度也把剩下的教育經費一股腦地都發給了高等教育。
我命油我不油天,兩頭下注,直接單車變火車。
而這雙管齊下的後果就是發展初等教育的口號也就喊了開頭兩年,到後期這錢都流向了高等教育。
從第二個五年計劃開始,初等教育的經費佔比就降到了33%,1966年到1969年甚至俯沖到24%,而同期的高等教育經費比例則一路漲到了49%。
為啥印度最後一股腦地把寶全押在這上面了?
因為初等教育雖說是解決文盲的直接辦法,可搞來搞去印度發現這是個吃力不討好的無底洞啊,錢嘩嘩地往裡砸,培養出來之後還得繼續搞中等教育,那我為啥不直接上馬高等教育?
我「大印帝國」可是在2000年就立下要在2020年成為發達國家的flag的,哪有時間陪你們這群小豆子茁壯成長了?
印度一下子就抓住了問題的「本質」,轟轟烈烈投身高等教育改革了。
那這改革的成果如何呢?
倆字:稀碎。
在印度教委的不懈努力下,印度高校體系一躍成為了 世界上斷層最大的高等教育體 。
印度如今有接近兩萬所高等院校,以印度理工學院為代表的18所重點學院每年拿著教育支出的絕對大頭吃香的喝辣的,而剩下的絕大多數普本基本上每天都在倒閉的邊緣反復徘徊。
要究其源頭,也和它的「日不落父親(英國)」息息相關。
印度近代意義上的大學出現在19世紀的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當時的英國在奴役大半輩子印度之後發現,都工業時代了,這印度人的智商和情商還是那麼低?
領導夾菜你轉桌,領導打牌你自摸。
這不行,新時代我需要的是高級打工仔,得搞點教育了!
於是英國議會在1813年授權了東印度公司管理殖民地的教育事務,馬考利伯爵起草了著名的《馬考利備忘錄》,重點指出:
「鑒於政府沒有足夠的資金在印度本土實施大眾式教育,殖民政府應該建立只能面向少數精英階層的高等教育機構。」
所以印度殖民政府在沒多少錢的情況下搞起了精英教育。
可壞就壞在了精英教育。
印度精英階層在接受教育之後,終於意識到原來自己是個印度人的事實,開始在甘地的領導下進行「平靜如水」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並且要求英國把教育大權分一點出來。
那會兒的英國剛剛結束一戰,雖然打贏了但還是有損元氣,就更沒啥閑工夫操心印度了。
於是殖民政府在教育管理體制上做出讓步,實行「分權制」,中央保留部分權利,其餘下放到各個邦,由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發現沒,後來印度在初等教育上的甩手掌櫃就是擱這兒學的。
剛開始的幾年,地方的辦學積極性確實高,但是別忘了,這可是散裝印度,各個邦之間壓根就沒啥共識,發展教育那更是隨心所欲,截至1931年,印度的識字率也只有8.6%。。。
1947年8月15日,印度獨立了,這個新生的散裝國家更是沒錢,但再苦不能苦孩子,尼赫魯最先想到的就是普及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這對兒卧龍鳳雛,卧龍的「成就」咱剛剛已經說了,鳳雛也得支棱啊!
於是在20世紀的50年代和60年代,印度高校數量從1950年的606所急速擴張到1965年的2370所,再伴隨著80年代的私立大學放開,印度大學的數量那是一飛沖天,迄今為止已經有8410所,更別說印度的學院採取的是納附制,也就是俗稱的抱大腿,納附的學院如今已經超過三萬所大關,奔著四萬去了。
但貧窮如風,常伴吾身,建再多大學,中央的高等教育經費即使漲了就還是那麼點。
從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印度高等教育占總教育支出的比重從1/4上升到了1/3,更別說在70年代初期,印度經濟衰退,印度高等教育經費投入和高教體系的發展更是進入原地踏步。
那在有限的經費下,印度當然要把錢用在他們認為的刀刃上
沒錯,就是和GDP直接掛鉤的 工程技術,商業,科學 這些專業,國家也根據這些熱門專業教育水平劃分出了兩套系統:
國家重點學院系統和普通高等教育系統。
重點學院好吃好喝,普通高校生死由天。
而在這18所學校組成的重點學院系統里,有一所學校的經費就達到了重點撥款的15%,它就是——印度理工,印度眼裡的唯一指定神校,而開頭所說的占矽谷三分之一人才中的絕大多數,就都來自這所學校。
在印度一直有個把印度理工吹的神乎其神的段子:
有一天麻省理工的教授問自己班上的印度學生,你們印度不是有印度理工嗎,怎麼來這兒了?這個學生是這么回的:我就是因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來麻省理工的!
氣的那教授差點當場犯了心臟病。
印度理工真像印度人嘴裡說的世界第一嗎?
擺事實講道理,印度理工的世界排名並不高,2019到2020年期間,它最好的孟買分校也僅僅排在第162位,即使是放在亞洲,也只排到了第33名,那印度人的自信從何而來呢?
其實它還真霸佔了個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難考。
印度理工學院1951年建校,1956年,印度國會通過了《理工學院法案》,避免了官僚系統干預理工學院,課程和招生也變成了學校自主決定,就這樣,乘上了改革春風的印度理工一路高歌猛進,成了全國理工學院的扛把子。
同樣的,在課程難度上,印度理工也自然是水漲船高,尤其是數學方面。
在印度,無論你出身多麼卑微,只要你考上這所學校,就不會再有人關注你的出身了,在別人眼裡你就是最棒的。
但一個印度學生要是想考這所學校,不是能不能的事兒,而是配不配。
請大家試著跟隨我的腦洞:
假設我們非常不幸的出生在了一個印度家庭,但不幸中的萬幸是咱家還有點余糧支持你念念書,那從十年級開始(相當於咱們的高一),我們就得決定未來的方向了。
你問我為啥要現在就定?
因為與此同時,和你一樣得做決定的還有1000多萬人,選擇呢也不多,占據絕對主流的就是理工,醫學,商科,文科這四個。
其實你大概率會是個理科生,因為在國家的一頓洗腦之下,普通印度家長的觀念向來是學文不如學商,學商不如學醫,學醫救不了印度,所以不如學理工。
而理工就只有一所能上的,就是印度理工,為啥這么說呢?
因為理工類普本上完之後,就可以和摩的司機試比高了,一個印度普本畢業生的工資和印度摩的司機的工資水平相當,大約一個月1500人民幣的樣子,而印度理工畢業生的平均工資是這個的20倍,你會怎麼選擇?
我,莫得選擇。
而在你被迫選擇印度理工之後,恭喜你,你再也沒有所謂的個人空間了,因為在寫下印度理工那幾個字的時候,你面對的就不只高考那一場考試了,還要挑戰印度理工學院設立的聯合入學考試(JEE)。
而這場JEE是需要入場券的,你得至少能考到這1000萬考生中的前20%才配考JEE,2017年,最終獲得JEE考試資格的人數是118.6萬,印度理工要多少人呢?
4000
絕望不,不,絕望還沒真正開始,這場JEE考試的初試是一場三個小時的筆試,由90道客觀題組成,涵蓋物理,化學,數學三科,平均四分鍾就得解出一道題。
而每一道題,都超綱。
從第一題開始,你面對的就是不亞於中國高考最後三道單選題的難度,但這僅僅也是初試!
在初試過後,由於客觀題必定有正確答案,所以這一百萬的考生會按成績進行排名,前20%再參加下一輪的終極復試,而JEE復試的難度,就顯然不是我這種學廢能想像的了。
所以在這種難度的考試下,在學校學的反而只能在考試中起個輔助作用,那怎麼辦呢?
補課。
在印度,超過95%的學生都要提前兩三年學習課外輔導,超綱學習物理化學數學的內容,2017年印度家長就為課外輔導貢獻了225億美元。
印度北部有個城市叫科塔,是全國最有名的「補習之都」,2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生地塞進了100多家補習機構,在這里,十幾歲的考生被送到密密麻麻塞滿一兩百人的教室,每天接受15個小時以上的高強度學習,在這里,唯一的生存法則就是成績。
而迄今為止已經有77個不同地方的學生因為頂不住壓力選擇了自殺。
但與此同時,問題也就來了,在印度這兩個字的加持下,如今能上補習班竟然也成了一種奢侈。
因為像科塔這樣的補習機構每年收費標準是3000刀,可印度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剛剛過了2000刀,所以能去科塔補習的,大都是印度的中產家庭。
那印度窮人家的孩子咋辦?
那就只能督促你老爸平時多健身了,因為在高考當天,印度富人和中產階級的鈔能力真的很難用我樸素的語言來描繪。
比哈爾邦是印度最落後的地區之一,可就在這個印度最落後的地區,爆出了同一年文理科狀元雙雙落網的消息,在12年級的畢業考試中,17歲的魯比-拉伊一舉奪魁,成了比哈爾邦的文科狀元,鄉里鄉親的一聽,那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紅旗招展人山人海,興高采烈地就去接受采訪了,然後就把政治學這詞給拼錯了,還表示這是一門有關烹飪的學科,這回答是真下飯啊。。。
當地考試委員會當場就給她安排了復試,她也不負眾望地答了個零分,緊接著就被逮捕。
這個消息自然是引起了民憤,考試委員會也在想,要不這理科狀元也查查?
幾天後,理科狀元也應聲落網,因為他在采訪中表示水的化學式不是H2O。
而這倆人也坦白了,這狀元,買來的!
那占絕大多數的窮人呢?就只有體力了。。。
早在2015年,這張比哈爾邦教室外的照片就震驚了世界,教室內,學生們在緊張地和中考題搏鬥,教室牆外,印度父母們也在緊張地和中考題搏鬥,,窮人們買不起高級作弊設備,只能用這種最朴實的方式幫自己孩子實現夢想。
也許你正在笑,可我們正在笑的這些畫面,卻是印度窮人們近乎絕望的人生。
在這么個高考形勢下,考上印度理工對於印度人來說,代表的可不僅僅是高薪和面子,那是實實在在的 「知識改變命運」。
然而現在看來,他們從印度理工畢業之後,嚮往的地方卻往往不是印度,而是歐美,印度的人才流失率高達80%,尤其是印度優勢的計算機及相關專業。
印度教育部長也很煩,多次感嘆: 我要的是人才增長而不是人才流失!
現在好像還有一部分人會對印度的IT產業心嚮往之,但殊不知數十年來,在工資待遇,生活環境以及研究條件的影響下:
印度近60萬的優秀畢業生都到海外深造不歸;
4000名知名度高的專家早已移民歐美。
以至於印度IT教育如今都被稱為「人才奶牛」,吃印度的草,乳房卻在國外。
在美國,一個計算機程序設計員平均年薪為7.5萬美元;而在印度,做同樣工作的設計師每年只有1.25萬美元,薪水僅相當於美國的1/6。
印度憲法中早就明文賦予了「公民可自由遷徙和定居」的權利。對於印度政府來說,既然在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無法挽留住人才,還不如順水推舟,對人才外流採取自由、開放的政策。
當年,有「計算機總理」美譽的印度前總理拉·甘地就曾說過,「即使一個印度科學家、工程師或者醫生在50歲或60歲回國,我們也並沒有失去他們。我們把這種人才外流看成正在積攢利息、等待印度提取的『智慧銀行。」
去年,在議會回答議員的公開質詢時,印度人力資源部部長喬希博士認為,政府不認可聯合國人才發展報告所指出的「印度每年因人才流失損失20億美元」的觀點,因為在印度政府看來,當印度人才從歐美歸來時,他們不僅帶回了資金,也為印度提高了知名度,更帶回了創新精神!
那印度的人才回來了嗎?印度首富現在都跑了!
反而是近十年來中國留學回國人員以年均13%的速度遞增
要問原因啊?
你看這次疫情浪潮下,究竟是誰沒穿底褲屁股蛋子還鋥亮反光呢?
Ⅲ 「巨嬰」是怎樣養成的「廢掉」一個孩子是如此簡單
如果父母硬要為孩子創造一個不受任何傷害的溫室,那麼在脫離溫室之後,那些傷害只會加倍奉還畝猛。
作者/依凡
前幾天,看了一篇報道,各大高中校門口,不管是周末,還是每天上下學,就會聚集了家長們,在接送孩子。
幼兒園小學階段,家長接送是很正常的。
但是,如果在高中學校門口每天上下學時,家長依然是翹首以盼的狀態,讓人感覺
甚至還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孩子走在前面,拿著飲料,而父母打著傘,一溜小跑跟在後面,幫他們背著碩大的書包。
想必當看到這樣的場景後,我們內心會感慨:幾十年前的自己,從來也沒有家長接送過,難道真的是被抱養了嗎?
可能接送孩子的父母們是這樣考慮的:現在私家車太多,馬路上車水馬龍,對孩子不放心。
而且現如今學生的壓力比較大,家長們總想多為孩子做些事情,節省孩子時間。
事實上,如此過於呵護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好處,只會在疼愛中將他們培養成「廢材」。
與其每天接送高中學生上下學,不如平時注意培養他們的安全意識。
而且高中生也接近成年,有一定判斷的能力保護自己,避免受到傷害,這樣的基本生活常識是應該具備的。
如果說高中生每天還需要家長接送,那真的是保護過度了。
調查者和孩子家長的對話。
問:「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挺辛苦的吧?」
家長 :「不辛苦 ,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能為孩子做點事情,也是值得的」
問 :「怎麼沒有讓孩子在學校住宿呢 ?」
家長: 「孩子一直都是在家吃飯的,怕孩子在學校吃不好,而且學校的住宿環境也不好, 不如在家裡住,我們寧願每天辛苦一點 ……」
這樣的做法表面是為孩子考慮,但是,從長遠角度上並沒有絲毫的益處,只會將孩子培養成中國式的「巨嬰」。
他們的年紀已經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獨立面對,但是,家長就是無法放手。
其實,父母的控制欲太強也會造成「巨嬰」的現象
奧運冠軍孫楊因「興奮劑」事件,最終,禁賽4年零3個月。
當時,三名檢測工作人員對孫楊進行反興奮劑的檢測。隨後給出報告說,孫楊是暴力抗檢,並毀掉了檢查樣本。
本來可以從輕判罰孫楊,不過孫楊一直沒有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也沒有悔意,所以才選擇從重判罰。
孫楊遭遇的這些輿論漩渦,與他身上投射出來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沒有關系。
她的口頭禪是:「我們孫楊是要取得成績的運動員,你們不要搞臭他……」
任何事情上,都是無條件捍衛;遇到問題,責任都是別人的;不允許有任何質疑。
對於自我中心、推卸責任等,再聰慧的孩子,也禁不住如此密不透風的屏障。
由於擔心兒子的狀態,孫楊每場比賽,楊明都必定隨隊一同前往,如果條件允許,她還會和兒子住在一間房間。
孫楊媽媽365天為兒迅閉橋子煲湯,不管嚴寒酷暑,身處何處,從不間斷。
還會針對孩子最近的身體狀況和天氣情況調整湯料,即使是孫爸爸出車禍住院,她依然開車三四個小時,為的就是這一碗湯送到孩子手裡,看著他喝下.....
在媽媽如此的過度保護和控制下,孫楊養成了不良習慣:接受采訪時,孫楊毫不掩飾稱,自己曾和運動隊鬧脾氣,如果媽媽不跟著自己訓練比賽,就不游泳了。
這讓我們看到了什麼?一個被保護的「巨嬰」!
正如知名 體育 評論員張路平的評價:
挑戰交通規則,他贏了;挑戰師徒規則,他贏了;挑戰贊助規則,他又贏了;今天他輸了,因為世界不會慣著誰。
或許他體面的生活只是表面,而在內心深處,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因為從小被父母安排著,根本沒有 探索 自我的機會,只是被推著、推著,便走到了這一步。
孫母培養出了天才兒子,但是,也因為她的溺愛,孫楊跌下神壇。
在《請你原諒我》的一期節目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幕:64歲老人向37歲兒子道歉。
而道歉原因既不是不負責,也不是虐待,而是溺愛。
老人懺負責悔說,正是因為自己從小過度寵溺孩子態搏,這才讓他變成了「窩囊廢」。
64歲的老人姓李,自從愛人過世之後,她就一直與孩子相依為命,從不曾離開過他。
老人對兒子的關懷是無微不至,大事小事,她都要一一過問,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孩子搞定。
然而,孩子已經30多歲,幾乎什麼都不會做,燒菜先加水還是先放油,洗衣機該如何使用,與人交往等等
媽媽現在才幡然醒悟,後悔自己沒有盡早退出兒子的生活,導致孩子很窩囊,可即便再道歉,再後悔也為時已晚了。
「巨嬰」的生活散漫,這是由於他們既沒有 探索 過自己要什麼,也根本沒有投入,只是得過且過。
再看兩個新聞:
新聞一 :31歲的陳某到交警大隊接受調查處理,根據規定,陳某將被處以罰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
結果,陳某陪行的父母情緒卻異常激動:「你們太過分了, 他才31歲,還是個孩子!」
新聞二 :上海一位男子向母親索要2萬塊錢還銀行貸款,但母親說自己沒錢。
子便提議讓她去向親戚借,母親並不同意,結果該男子就直接動了手,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在街頭又是拖拽又是毆打。
可是在兒子被抓之後,他的媽媽去給他兒子求情,表明自己只是受到了驚嚇並未受傷,要求對兒子的行為不予追究。
這些都是用愛的名義綁架孩子,控制欲強,不肯放手的體現。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你帶給了他生命,養育了他,但這不代表你有權利去支配他的一生。
「放手」是門大學問,孩子成長需要媽媽「退出」,需要 社會 磨練。
正如郭德綱對待郭麒麟那樣,從小開始磨練,這樣才能在未來發光發熱。
這個「狠」不是肆無忌憚的,對孩子 打罵,指責,要求。
而是在給予愛和尊重的基礎上,不要事事都順著他,該說「不」的時候就堅決說「不」。
讓他明白什麼是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學會動手:擺放碗筷,收碗洗碗,自己洗臉刷牙,穿衣服,洗衣服,洗菜,洗碗……
隨著孩子的成長教會他做生活所需要所做之事,幫助他成長,而這,是做父母教孩子的重要一課。
父母把孩子保護的像溫室里的花朵, 不讓他經歷風吹雨打,為孩子避開了很多坑 ,可是,父母沒有想過,以後到了 社會 上 會有更多的險惡。 那怎麼辦?
父母該做的是放手,讓孩子多體驗生活,無論是甜酸苦辣,就是成長。
意思是:做母親的,我們不擔心不慈愛,擔心的是懂得慈愛卻不懂得教育。
愛而不溺,給孩子自由呼吸和 探索 的空間,才能讓他不會失去自我;讓他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內心的自己 。
當孩子對父母有不同意見時,常常會以一句:「我這是為了你好!」逼迫孩子按自己的意向行事。
把孩子當做嬰兒一般,不給他打理自己生活的機會,也不相信他能夠照顧好自己,一味地滿足他本能的需求,只能換來牢固又脆弱的內心。
本質上講,這正是家長的一種「愛無能」——除此之外不知再如何愛孩子。
為了孩子的明天,選擇性退出他們的人生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Ⅳ 巨嬰的三大心理特徵
@ #觀點 #認知
巨嬰,即成年嬰兒。身體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發展水平,卻還是嬰兒水準。
嬰兒,特指1歲前的孩子。巨嬰,即是心理發展水平還停留在1歲前的成年人。
多數國人,都是巨嬰,這樣的國度,自然是巨嬰的國度。
一個人有生理年齡,也有心理年齡。一個民族,也可以說有一個集體心理年齡。那麼,中國人,作為一個集體,心理年齡會有多大?
國內的精神分析學界有一個基本共識: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有超過1歲,還停留在口欲期。
作為弗洛伊德的經典概念,口欲期和俄狄浦斯期的說法已廣為流傳。關於中國人還集體停留在1歲前的嬰兒期的最有力證據,就是中國的吃文化非常之發達。
1歲前嬰兒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是,嬰兒必須和媽媽在一起,並且嬰兒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這也是中國成年人最經典的特徵,都說明中國人的集體心理還停留在1歲前。
精神分析界有一個習慣性的說法:這個人發展到了俄期,那個人沒有發展到俄期。
所謂俄期,指的是俄狄浦斯期,也即戀父戀母期。依照弗洛伊德的理論,俄狄浦斯期指的是3-5歲,在這一階段,幼兒的性能量有了大爆炸,並且,性能量指向了異性父母,而攻擊能量、競爭性指向了同性父母。即,男孩會和爸爸爭奪媽媽,女孩會和媽媽爭奪爸爸。
當一個孩子順利發展到俄期,意味著,他的性能量表達被允許,他的攻擊能力、競爭性的表達也被允許。表現在成年人身上,就是,發展到俄期的人,會比較接納自己的性能量,以及競爭欲。同樣,他們會接納伴侶的性能量,也會接納對方的嫉妒心。這時,他們處理情感和性的時候,就像成年人一樣。
特別是,因為和父母構建的是一個較成熟的三角關系,允許嫉妒與競爭在其中流動,所以他們會對一定程度的三角關系有較高接納度,允許伴侶有異性朋友和適度花心。他們不會只想著自己為所欲為,卻要求伴侶絕對忠誠。
所以,雖然看上去,發展到俄狄浦斯期的人心理看起來比較復雜黑暗,性能量不壓抑,競爭欲也不壓抑,但發展到俄期的人,其人性發展程度要遠比口欲期成熟。
雖核喊然精神分析師們也會說,一個人的心理發展是一生的事,但私下裡,精神分析師們更喜歡簡單地說,一個人是到了俄期,還是停留在前俄期。從年齡上來講,精神分析師們私下裡會認為所有人的心理年齡都停留在5歲前,所有民族也如是。
0—-6個月,我稱之為一個人的階段,即,雖然看起來嬰兒是和媽媽或其他撫養者在一起,但嬰兒會覺得,整個世界搭攔只有他一個人存在,且整個世界必須以他一個人的意志為核心,他接受不了不同,不同即是敵對世界。
6個月—3歲,我稱之為兩個人的階段,即嬰幼兒開始意識到,他和媽媽是兩個不同的人,他既需要和媽媽親密,又需要獨立。由此,親密和獨立構成了一對矛盾,兩個人的意志同時存在,也構成了一個矛盾。這時,嬰幼兒能接受彼此意志的不同了,但還需要媽媽在自己身邊,還接受不了長時間的分離。所以對忠誠的要求比較高。
並且,兩個人的階段的主題,是搶奪控制權。一個人的階段,會絕對地追求控制權,必須是,只能一個人說了算,另一個人的意志得被消滅。兩個人的階段,雖然也爭奪控制權,但不再是有你沒我的控制權,而是可以接受對方與自己的不同,但希望自己的控制權多一些,同時要求兩個人的身心都忠於彼此。或者說,你要忠於我,而我可以自由23—5歲,俄狄浦斯期。我稱之為三個人的階段。發展到俄期這個階段,就意味著,一個人能接受關系的復雜性了,我愛你,但我也愛別人;你愛我,你也可以愛別人。這個別人,譬如是孩子,譬如是工作,也可以是伴侶的異性朋友,你會要求一個忠誠的底線,但不再要求對方絕對屬於你。而像前兩個階段,特別是一個人的階段時,我會要求你絕對屬於我,而我卻可以為所欲為。
所以說,雖然發展到俄期,意味著世界變得復雜了很多,不再是單純的小清新,但對這份復雜的容納,其實意味著更高的心理健康程度。
像前俄期,則對忠誠、忠貞、純凈、單純等有極高的要求,但一旦碎裂,就會變得很可怕,所以說,只想活在一個單純簡單的世界中,這未必是好事。
就一個國家而言,如果發展到了俄期知氏胡,就會對人的復雜度,即性慾和競爭欲有很高的接納度。譬如英國和美國,在整體上,就達到了俄期其社會對性的復雜性和競爭心,有很大的包容,以及鼓勵。
沒發展到俄期,就意味著其心理年齡還在3歲前,而這又分為口欲期和肛欲期。肛欲期的重要表現是控制與強迫,追求潔凈和秩序,德國和日本就很像是處於肛欲期。
心理治療圈裡的朋友多認為,日本發展到了肛欲期,甚至是俄期,但我非常懷疑他們是否到了肛欲期,我覺得他們和我們的狀況也許是一樣的,只是表現方式不同。
口欲期的集中表現則是,好吃,並且,什麼事都要經過嘴來體驗。口欲期不僅是好吃,也因為嘴部最敏感,所以1歲前的嬰兒,做什麼都喜歡用嘴唇去感受一下。
巨嬰也是。所以,一切美好的動物,國人都想把它們吃到肚子里,變成自身的一部分。這就像是,口欲期的嬰兒覺得自己是匱乏的,他們必須把媽媽的乳汁吃到肚子里才可以。《西遊記》中,各種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追求長生不老。在精神分析學看來,一個完美的乳房,對嬰兒來講,就是可以讓自己長生不老獲得永生的。
巨嬰,即是成年的嬰兒,而嬰兒,特指1歲前的孩子。作為由巨嬰們組成的國度,中國吃文化如此發達,特別是廣東,可以從早茶開始,一直吃到晚茶乃至夜宵。就像是,嬰兒永遠在找奶吃。
據台灣學者孫隆基說,那種像航空母艦一般巨大的飯館,全世界只有中國才有。我也確實沒在其他國家發現,像廣州炳勝酒家這樣規模龐大的飯館。
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超過1歲,這看起來已經夠低了,而我還有一個更激進的判斷。我認為,中國人的集體心理年齡,沒超過6個月。
心理學家瑪格麗特·馬勒稱,6個月前的嬰兒處於正常共生期,一個最顯而易見的特徵,是母嬰共同體,即嬰兒覺得,他和媽媽共用一個身體和心靈,是一個人,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為什麼叫正常共生期?也就是說,只有這個階段的共生,是正常的,之後的共生,都可稱為病態共生。
其實,除了共生心理,小嬰兒有很多很誇張的心理,但對於這個年齡的他們而言,這都是非常自然非常正常的,不過,假若成年人還有這些心理那就是病態的了。
6個月前的嬰兒,會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心理特徵:
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我就是媽媽,媽媽就是我。我們是一體的,我們共同使用一個身體和心理。更小的嬰兒,如3個月前的,他們甚至會覺得,我就是萬物,萬物都是我。我就是宇宙,宇宙都是我
也就是說,小嬰兒處於一種混沌、未分化狀態,他們覺得,一切都是混在一起的。特別是,他和媽媽,構成了一個身體與心理的共同體。
病態共生,在國人中實在是太常見了,如大家庭、集體主義、沒有界限、拒絕AA制、以己度人、統一思想…
特別關鍵的是,在這個混沌的、合一的共同體中,只有一個人說了算,而這個人當然最好是自己。這就構成了共生中的各種沖突,我稱之為共生絞殺。
6個月前的嬰兒會覺得,我是神,無所不能。我一動念頭,世界就該按照我的意願運轉,否則我就會變成魔,有雷霆之怒,恨不得毀了世界,或者毀了我自己。
這是嬰兒和巨嬰的最核心心理。中國人的人際關系之所以復雜難處,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男人多有皇帝夢,而中國女人多有皇太後夢,這個夢的原動力就是,希望自己擁有無上的權力,要整個世界圍著自己的想像轉。
絕對意義上的皇帝和皇太後,只能有一個,要端坐在皇城中。但是,在每一個中國式的單元中都有一個皇帝或皇太後,如中國式的大家長,如單位中的一把手…
這也是孝順或聽話哲學的根本所在。
在任何一個共同體內,巨嬰們都在爭奪唯一說了算的話語權,一旦占據了這個話語權,就會要求共同體內其他人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這一點能實現時,就有神一般的感覺,當這一點被打破時,就有魔一般的雷霆之怒。
並且,全能自戀和共生結合在一起就很要命。因為還處在共生期,所以巨嬰們不能獨立地好好待著,必須和別人黏在一起,而黏一起後,全能自戀的心理又驅使他們拚命爭戰,很容易達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共生,離不開,又要你死我活地爭奪話語權,所以最好是弱者順從強者。
所以,孝順或聽話哲學,其實只不過是,巨嬰水平的父母們一個必然的表現而已。
一個社會單元內,那個最有權力的人,才可能享受到這份資格。其他人怎麼辦?或者去爭奪權勢,或者裝孫子。
但是,因為活在共生和全能自戀心理中的巨嬰,絕對接受不了挑戰,所以挑戰者如果實力還不具備時,他們一般都會被滅掉。因此,中國歷史上,有獨立意志又不懂政治的英雄們都沒有好下場,最經典如岳飛。
由此,裝孫子裝奴才,就成了一個普遍選擇。或者是有覺知地做奴才而等著有一天翻身,或者是做了奴才而沒有覺知,反而去美化做奴才的哲學儒家文化的存在,孝文化的存在,特別是三綱五常,在我看來,就是基於多數國人是巨嬰這一事實而設計的。當然,這不是某個人的有意識的設計,而是集體動力演變的自然結果。並且,儒家文化並非是孔子發明,他只是早已存在的這一個思想的集大成者。
既然都是巨嬰,都想全能自戀,並為此不惜你死我活,如春秋戰國時代,爭戰得太可怕了,那最好還是設計一個秩序,讓強有力的人更強有力,讓位卑者去遵從強者,好讓社會盡可能和諧。
偏執分裂,是6個月前、特別是3個月前的小嬰兒必然會有的心理。
所謂偏執,即我的判斷、我的意願必須堅持下去。
所謂分裂,即,事情一分為二,且兩者不能並存。譬如,好壞不能並存,黑白不能並存,善惡不能並存,不同意見不能並存…
偏執分裂加一起,則成了,我是好的、白的、善的,我的意願才能存在,你則是壞的、黑的、惡的,你的意願不能存在。
這一心理,在我們過去的影視上很容易看到:英雄們都高大全,沒有一點缺點,壞蛋們則沒有一點優點。
在嬰兒期,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嬰兒的能力很差,基本的吃喝拉撒睡玩都不能靠自己解決,而必須靠媽媽或其他撫養者照顧和回應。
並且,嬰兒活在極端對立的兩種感覺里,一旦被照顧得很好,他的全能自戀就得到了滿足,這時他就會有神一般的感覺——我一動念頭,世界就會按照我的意願運轉。一旦沒被照顧好,他就陷入徹底無助中,同時也會生出暴怒,恨不得毀了這個世界,或者自己。
但是,嬰兒必須把圍繞著無助、暴怒的破壞力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因為他的自我還沒有能力容納這份「壞」,一旦他認為,這份「壞」是「我」的,他的脆弱自我立即會分崩離析。
具體而言,一旦有任何失控發生,嬰兒會想既然「我」控制不了這件事,那一定是「我」之外的其他力量控制的;並且,因為失控多是不愉快的,所以控制這件事發生的力量是敵意的,並且是主觀敵意的。
通過這樣的思考,嬰兒就將失控中產生的"壞」從自己身上切割出去,並且投射到外部世界中了。並且,因為嬰兒同時還是偏執的,所以這個邏輯會變得非常頑固。
類似邏輯,在巨嬰身上極為常見。譬如,家裡少了錢,父母或老人會怪罪孩子,逼孩子一定承認是自己拿了,如果孩子不承認,就往死里打。有些孩子就是不承認,因為的確不是他們乾的。有些孩子被打怕了,不得已承認,但接著又會被逼迫去找錢,但因不是自己乾的,還真找不著,所以又是一通暴打。最後,大人們卻在其他地方找到了這筆錢。
有些孩子,就因此被父母或老人活活打死。當然被打死的是極少數,但有類似被冤枉經歷的,就太多太多。
巨嬰們之所以如此的邏輯是這樣的:丟錢,意味著失控;失控,就一定是我之外的力量乾的;這個力量是惡意的;最容易控制不了、但又最容易歸罪的就是孩子,所以要去怪他;他既然是惡意的還不承認,那就必須逼迫他承認,這樣這份「壞」才能被控制…
嬰兒的基本心理,可以歸到這三點上,巨嬰們也如是。並且,它們可以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在各種經典的中國式現象中,基本都可以找到這三類心理。
作為一個集體,我們國人的心理發展水平沒超過6個月,這聽起來會讓很多自戀的國人不舒服,覺得太低了。但還有比我們的心理發展水平更低的。
譬如,還有一個廣袤的世界,處於極致的偏執分裂中,那其實是3個月前的嬰兒心理。他們的世界,更是非黑即白、非敵即友、你死我活的。
再譬如印度,在我看來,印度人簡直是都還沒有出生,他們集體活在中陰身的狀態。所謂中陰身,也是印度的說法,即一個生命死去到重新出生的過程。
並且,關鍵不是分高低,關鍵是,這是否是事實。如果是,我們就需要承認自己在這個基礎上,深深地理解和接納,然後從這里出發。
Ⅳ 印度女巨嬰,剛出生就有45斤,現在6歲的她怎麼樣了
印度女巨嬰剛出生就有45斤,現在六歲的她怎麼樣了?據我所知,現在六歲的他有92公斤,也就是184斤,對於一個六歲的女孩子來說是超重得非常厲害的。
其實她之所以出生就有45斤,和她媽媽懷孕時吃的東西的量有分不開的關系!才會導致她出生就有那麼重的重量,也告誡我們,懷孕時候不要吃過多的營養,導致營養過剩就不好了。
Ⅵ 你怎麼看待現在社會上出現了大量的成年「巨嬰」,造成這些「巨嬰」的原因你覺得是什麼
巨嬰,中國家庭幸福的最大殺手。
任何心理障礙,本質上都是關系障礙。
任何人面對世界、面對關系、面對其他人的方式,本質上都是自己內心潛意識的投射。
01
小U最近同老公離婚了,決絕又果斷地給他們七年的感情劃上了句號。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理解,這金童玉女的一對,亂知甚是般配,走到哪裡都絕對閃瞎一干單身汪,怎麼說離就離了呢?
著名心理學專家武志紅,將典型的巨嬰心理特徵分為三個方面:
1.共生心理
所謂共生心理,就是作為個體的成年人,無法獨自生存,沒有生活能力,極度依賴他人,認為他們和自己沒有區別。
成年人的共生叫病態的共生,一類人表現為無法獲得獨自生存的能力,如社會中那麼嘩悉消多啃老的成年人,父母窮極一生,養出了一個家庭的大蛀蟲;
或是表現為在心理上還未斷奶的「媽寶男」,凡事由母親安排,置妻子角色為透明。
另一類人則表現為無法從原本的共生關系中獲得抽離,認為孩子永遠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給予孩子無邊界的關心,讓孩子在自己的愛中排斥和糾結。
2.全能自戀
全能自戀是嬰兒典型的心理特徵,嬰兒認為自己就是宇宙中心,所有的需求都應該得到滿足。
成年巨嬰的全能自戀殺傷力巨大,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上帝,都是對的,其他人和萬物都是錯的。
在很多的巨嬰中,他們的腦海中都有一個完美的設想,在他們的設想中,自己是完美的存在。
但是巨嬰還有一陸知個特徵就是,不行動,即使他們對自己有著完美的設想,由於不行動,自己的設想終歸只是空中樓閣。
由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不得志,於是很多的巨嬰都轉向能夠控制的虛擬空間中麻痹自己、逃避現實,在自己構建的虛擬王國中,做著自己的王者。
3.偏執分裂
偏執分裂是全能自戀的另一個極端,當他們的需要無法得到滿足時,巨嬰成年人就會進入到躁狂的偏執分裂。
他們要麼充滿了全能自戀的幻想,要麼對現實世界極度不滿,暴怒。
於是這就能解釋,巨嬰心理的人,為什麼會容易暴怒。
那是因為你沒有滿足他全能自戀的設想,他認為你的這道菜做出來應該是這樣的,但你做出來的不是,於是他們會進入到偏執分裂,並且會暴怒。
這也能解釋,社會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暴戾。
明明是跟你毫不相乾的明星的家務事,竟會有人去質問:你為什麼不去死!
明明是對你們家病患救死扶傷的醫生,卻成了你暴戾的承受者;
明明是跟自己沒有干係的毫無必要的社會紛爭,偏偏有人狂熱參與其中……
這些巨嬰,當身邊的人和事情不滿足他們原有的期待的時候,他們即刻就會進入到偏執分裂的極端,成為施暴者。
Ⅶ 巨嬰是怎樣養成的
近些年來,巨嬰這個稱謂在網路上很流行,基本表現就是三個字:不懂事。網上對巨嬰的各種口誅筆伐也是耳朵快聽的磨出了繭子,可是巨嬰們依舊層出不窮。
那就奇哉怪也了,父母嘴上誰都不願意養出巨嬰,可是這么多巨嬰怎麼來的呢?
原因有三:
一、有的父母不成熟。
有的父母本身就是巨嬰,根本沒有能力把一個孩子培養成熟。
鏈纖沖 二、有的父母極度的自私。
全世界唯一以分離為目的的愛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成熟的父母就是能放心的讓自己的孩子遠走高飛。而有的父母極度的自私,我把你養大,你就必豎數須給我養老。這樣的父母會下意識的把孩子培養成巨嬰,這樣他(她)長大了就只能在我身邊養我了。
三、有的父母有超強的控制欲。
有的的父母事無巨細的管著孩子,控制著孩子的一切,滿足著自己的所謂「無所不能」的自戀。相比一個成熟的孩子來說,還是巨嬰更好控制些。那就把孩子養成巨嬰吧。
因此,要想不再有巨嬰,父母應該持續學習、不斷成長。當自己告別了不成熟,當自己棚殲不再自私,當自己不再想掌控孩子一切的時候,巨嬰最終會越來越少直到消失。
巨嬰消失了,才意味著父母們都真正合格了。
Ⅷ 印度第一女巨嬰:1歲時體重45斤,一頓能吃2斤米,現如今過得怎樣
印度第一女巨嬰:1歲時體重45斤,一頓能吃2斤米,現如今她是越來越胖,成為了一個標準的巨嬰。
一個呱呱落地的新生嬰兒,一般都在六斤左右,很少有超過8斤的。然而,在印度有一個女嬰真是太厲害了,在她1歲的時候就可以一頓吃兩斤大米,體重直接飆升到了45斤。按常理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正常的女嬰應該有的體重。那麼,這個印度第一女巨嬰為何在1歲的時候就體重45斤,還有現如今她過得怎麼樣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
現如今,印度第一女巨嬰已經6歲了,她的體重已經長到了92斤,這完全就相當於一個普通成年人的體重了,這還是在她父母有意控制食量的情況下,否則會更重。哈特這樣的情況是一種病必須要治,否則她後因前葉垂體瘤出血,血壓迫丘腦,導致死亡。以印度的醫療條件,想要徹底治療,真是令人堪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