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民族起義的過程是怎樣的
1857年5月10日,北印軍隊的3個西帕依團在德里東北60公里的密拉特城起義。這次暴動成為孟加拉軍隊抗英起義的信號。起義的各團開到德里,在那裡同警備部隊的起義部分會合。他們得到了首都居民和郊區農民的支持,起義很快遍及了旁遮普到孟加拉的廣大地區,發展成為全民族的解放戰爭。德里、坎普爾和勒克瑙成為起義的重要中心,都建立了領導起義的政府。
起義者宣布恢復大莫卧兒王朝政權,殺死英國的軍政官吏、軍官和民族叛徒,奪取武器、彈葯和裝備倉庫,攻佔各個要塞、設防區和居民點。英國人逃往比較安定的南方。殖民者在遭受第一次突然打擊後,驚魂稍定,便開始了鎮壓。1857年6月初,殖民者主力從旁遮普向德里發動了第一次進攻。在巴赫特汗領導下,首都的英勇保衛戰持續了4個多月。西帕依炮手錶現出了出色的本領,其射擊技術勝過英國人,起義軍採取的戰術是實施突然的翼側突襲,圍殲小股敵人,進行夜間出擊和設置埋伏等。但是,英國人終於佔領了這座城市。
在圍攻德里的同時,討伐者從加爾各答沿恆河河谷開始了第2次進攻。他們進抵勒克瑙,但未能攻克,因為奧德省起義領袖艾哈邁德沙赫指揮的5萬多西帕依和義勇軍守衛該城。討伐軍被迫撤退。1858年3月初,英軍4.5萬人再度進逼勒克瑙,3月14日開始圍攻,19日佔領。隨著英軍勝利而來的是駭人聽聞的獸行,對起義軍及其家屬的大批槍殺。盡管如此,起義軍仍然繼續戰斗。
殖民者又分兩路討伐:一路從馬德拉斯向班達,一路從孟買向瓜寥爾。佔西成為起義的中心,印度民族英雄拉克希米·拜依王後在那裡領導起義。盡管守軍英勇奮戰,該城仍於1858年4月被英軍攻佔。退到熱帶叢林的起義軍在莫拉維·艾哈邁德和丹地耶·多比的領導下展開了游擊戰爭,一直堅持到1859年5月。
⑵ 印度有多少個城市
印度共有40個城市。
其中包括:孟買、新德里、班加羅爾、加爾各答、金奈、海得拉巴、艾哈邁達巴德、浦那、蘇拉特、坎普爾、齋浦爾、勒克瑙、那格浦爾、巴特那、印多爾、塔納、博帕爾、盧迪阿納、亞格拉、賓布里金傑沃德、納西克、瓦都達拉、法里達巴德、加濟阿巴德、拉傑科特、密拉特、格利揚棟比瓦利、新孟買、阿姆利則、瓦拉納西、奧蘭加巴德、紹拉普爾、阿拉哈巴德、賈拉爾普爾、斯利那加、蘭契、維沙卡帕特南、昌迪加爾、邁索爾、豪拉。
具體介紹印度以下幾個城市:
1、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2、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加爾各答位於印度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北緯22度33分,東經88度20分,海拔高度介於1.5到9米之間。
3、金奈
金奈以前稱為馬德拉斯,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它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世界100大都市地區之一。
⑶ 印度有哪些城市
印度的城市有新德里、孟買,加爾各答,金奈,班加羅爾,海得拉巴,昌迪加爾等。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城市:
1、新德里
新德里是印度共和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印度北方最大的商業中心。新德里位於印度的西北部,東經77度,北緯28度,在喜馬拉雅山脈西部的南方附近。恆河支流亞穆納河從城東緩緩流過,河對岸是廣闊的恆河平原。
2、加爾各答
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首府。屬印度第三大城市(僅次於孟買和新德里)。加爾各答位於印度東部的恆河三角洲,北緯22度33分,東經88度20分,海拔高度介於1.5到9米之間。
3、金奈
金奈以前稱為馬德拉斯,南印度東岸的一座城市。它坐落於孟加拉灣的岸邊,是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印度第四大都市,世界100大都市地區之一。
4、班加羅爾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城市,卡納塔克邦的首府,印度第五大城市。印度在1947年獨立以後,班加羅爾發展成重工業的中心。班加羅爾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樞紐,其中的印度科學學院是印度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和研究所。
5、昌迪加爾
昌迪加爾是印度第七大城市,也是印度主要的工業和製造業中心。昌迪加爾是從平地興建起來的新城市。昌迪加爾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乾旱的平原上,市區多法國式建築,劃為30個長方格形,行政區位於北部,西為大學區,東為工業區,市中心有綠色地帶與空曠處和寬狹不同的道路系統。
⑷ 印度民族大起義簡介
印度民族起義指發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對英國統治的民族起義。這次起義終結了英國通過東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體制,使得印度置於英國直接統治之下,故此常被視為印度的第一次獨立戰爭。以下是我為你精心整理的印度民族大起義簡介,希望你喜歡。
印度民族大起義分析
中文名稱:印度民族大起義
參戰部隊:大英帝國 英屬印度
戰爭結果:英國獲勝,印度重新成為英國殖民地
時間:1857年-1859年
地點:印度大陸
人物:克萊武 章西女王 穆罕默德.巴哈
印度民族大起義詳情
爆發
1857年5月9日英國駐印度軍團第3輕騎兵團的85名印度士兵拒絕使用擦拭了豬油的子彈被判處10年苦役。5月10日密拉特的孟加拉部隊第11輕騎兵團和20輕騎兵團發動叛亂,釋放第3騎兵團士兵,並攻擊英國人居民區,把所有能找到的歐洲人和印度的____徒都殺光了,把房子燒毀了。在密拉特的英國士兵有2083人並有12門野戰炮,印度士兵有2500餘人,也許是由於當地的英國軍官覺得可以控制局勢,於是沒有 通知 其他地方的英國守軍,而對反抗者的行動反應又慢,使得起義軍隊前往德里前進。
5月11日起義軍隊到達德里,當地的印度人加入反英運動,攻擊紅堡,殺掉5名英國人並要求居住在當地的莫卧兒帝國皇帝穆罕默德·巴哈杜爾·沙復位,他勉強同意成為叛亂的首領。西帕衣團繼續屠殺城裡的英國人和____徒。
支持與反對
反英分子看法不一致。許多印度人加入抗英運動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希望恢復莫卧兒帝國或者馬拉特帝國。印東公司在1853年佔領了章西地區,叛亂爆發以後,該地區的女王拉克希米·巴依發動暴力反抗。 許多伊斯蘭教徒因為宗教原因參加反抗運動。
但是,一部分印度人不支持這次起義。旁遮普的錫克教徒對莫卧兒帝國恨之入骨,他們和英國人站在同一條戰線。在Oudh地區,遜尼派的人民不希望什葉派的莫卧兒復位。南部地區的印度人當時並沒有受到東印度公司的管轄,所以只是零星反叛,沒有大的起義活動。
印東公司重新佔領德里
英國沒有馬上反擊。最後,兩個兵團從密拉特和西姆拉出發,進攻德里,一路上殺了無數的印度人。與此同時,一些英國部隊離開印度的土地,被調動去俄羅斯參加克里米亞戰爭。
英國人走了近兩個月的路程後,在德里附近的Badl-ki-Serai村同印度反抗者交戰,並逼他們撤退德里。在這座大城市裡,反抗者很容易得到援軍和糧食,英國軍隊為數不多,無法攻打反抗者的基地。
結果
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1858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撤銷東印度公司。
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戰爭背景
印度民族起義一般指1857年到1859年發生在北部和中部印度的反對英國統治的民族起義。
從1850年開始,東印度公司開始在印度推行西化過程,例如建設鐵路,宣傳____,設立司法系統。這些舉措客觀上促進了印度的發展,但在強行推行的過程中激化了和印度原住民的矛盾,使原住民產生對東印度公司的不信任感。東印度公司為了鞏固殖民地,保證貿易和利潤,建立了僱傭軍制度,僱用兵稱為西帕衣團(印度語:shipahi),軍官則由在英國東印度公司專門設立的一所學校接受訓練後的英國人擔任。到1857年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三個英國殖民地各有自己的部隊,一共維持的軍隊已經超越英國的正規軍,包括二十萬西帕衣兵,而英國士兵只有四萬人。
東印度公司廣泛徵收各種階層的印度人,而不是按照傳統用婆羅門和剎帝利擔任戰士,另外東印度公司給予西帕衣兵的待遇相當不公平,工資很低,並且他們參加遠征時(往阿富汗或緬甸等國家),必須自己支付旅途費和行李運費。特別是1856年前往緬甸的遠征,按照印度傳統,如果前往緬甸會導致喪失種姓和被逐出所在群落。這使得很多雇傭兵非常不滿。而遠征結束後,東印度公司開始取消雇傭兵的原有的一些特權,減少他們的薪水,並規定職務升級不能超過中士。英國士兵住在舒適的房子,印度士兵卻只能住簡陋的帳篷。
關於起義爆發的導火線有兩種,一種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1857年初開始在雇傭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用豬油或牛脂做潤滑油塗在來福槍的子彈上。當時在裝子彈之前,士兵必須用牙齒咬破來福槍子彈的彈殼,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顧忌用嘴接觸禁忌 動物 的脂肪,故拒絕使用這些子彈。東印度公司宣稱,這種說法是謠言,並且已經換了新的用臘作潤滑劑的子彈,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懷疑潤滑油不幹凈。
3月,第34團的一名叫潘迪的士兵開槍打死了3名英國軍官,號召起義,事後被判處絞刑。作為公共的懲罰,東印公司 決定 取消這個兵團,其他士兵因而感到不滿。5月9日,德里附近密拉特城第三騎兵連的85名印度士兵公開拒絕英國殖民者所發的子彈,英國軍官將其捆綁,把子彈塞入他們口中,隨後送往陸軍監獄囚禁,導致印度士兵在5月10日起義。
印度民族大起義簡介相關文章:
1. 印度民族起義簡介
2. 爪哇人民起義簡介
3. 古印度的歷史
4. 巴基斯坦的歷史
5. 印度貴霜王朝簡介
⑸ 密特拉的介紹
密特拉(Mithras)原始印度-伊悉慶朗語,主格形式為Mitras是一個古老的印度-伊朗神祇。這一神祇原是雅利安人萬神殿里共有的崇拜對睜芹握象,在首念伊朗-雅利安人和印度-雅利安人分化之後,開始向著不同特徵發展(阿維斯陀中的密特拉和吠陀中的密多羅)。十餘年前始於尼泊爾,以密特拉命名的高端佛珠設計品牌創立。
⑹ 印度民族大起義首先開始於什麼地方
19世紀中期印度封建主領導的、以印度雇傭兵為骨乾的反抗英國殖民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起義。又稱印度僱傭軍兵變、土兵起義。19世紀上半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極力把印度變成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激起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極大仇恨。英國在印度實行兼並封建主領地的政策,引起許多王公的不滿。1849年英國吞並旁遮普以後,取消20萬印度雇傭兵的特權,使印度雇傭兵十分氣憤。
早在1856年 ,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頌賀就在 廣大城鄉進行各種形式的反英宣傳。從笑鎮1857年2月到4月,軍隊嘩變事件不斷發生。5月11日,起義者進入德里,擁立莫卧兒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為印度皇帝,成立了領導機構——由10人組成的行政院。起義者佔領古都德里,激發了各地起義的迅速發展 。年輕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巴伊於6月領導人民起義。起義波及北印度和中印度廣大地區,中心是德里、坎普爾、勒克瑙。從6月上旬到9月中旬,起義者進行英勇的德里保衛戰。7月初,巴雷利起義領袖巴克德·汗到達德里,被任命為德里起義軍總司令。但巴哈杜爾·沙二世周圍的封建貴族反對巴克德·汗,致使起義軍失去統一指揮。9月中旬,在血戰6天之後,德里陷落。巴克德·汗率軍出走法魯哈巴德。巴哈杜爾·沙二世屈膝投降,後被囚在仰光。德里陷落後,奧德首府勒克瑙成為起義軍的中心。1858年初,集中在勒克瑙的起義軍野升派接近20萬人 ,其中3.5萬以上是孟加拉軍團的印度雇傭兵。2月19日至3月19日,起義軍在勒克瑙進行艱苦的保衛戰,最後被迫撤出城市。3月22日至4月3日,在拉克希米·巴伊領導下,起義軍進行詹西保衛戰。6月,這位女王在瓜廖爾犧牲。
起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沉重地打擊了英國殖民統治。1858年8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撤銷東印度公司。
⑺ 印度全國有多少城市
1、孟買 2、德里 3、班加羅爾 4、加爾各答 5、金奈
6、海得拉巴 7、艾哈邁達巴德 8、浦那 9、蘇拉特 10、坎普爾
11、齋浦爾 12、勒克瑙 13、那格浦爾 14、巴特那 15、印多爾
16、塔納 17、博帕爾 18、盧迪阿納 19、亞格拉 20、賓布里-金傑沃德
21、納西克 22、瓦都達拉 23、法里達巴德 24、加濟阿巴德 25、拉傑科特
26、密拉特 27、格利揚-棟比瓦利 28、新孟買 29、阿姆利則 30、瓦拉納西
31、奧蘭加巴德 32、紹拉普爾 33、阿拉哈巴德 34、賈拉爾普爾 35、斯利那加
36、蘭契 37、維沙卡帕特南 38、昌迪加爾 39、邁索爾 40、豪拉
加爾各答——面積568.8平方千米,人口1086萬,位於恆河下游支流胡格利河畔,離孟加拉灣有礙138.4公里。加城 印度東部最大的港口和鐵路、航空樞紐,在印度的工商業、金融、文化等方面佔有重要地位。
孟買——面積603平方千米,人口1256萬。它頻臨阿拉伯海,是個天然良港,被稱為印度西部的門戶,也是印度海軍的重要基地,在印度的政治、經濟、金融、軍事、文化各方面都佔有重要地位。
馬德拉斯——面積128平方千米,人口536萬。它東頻孟加拉灣,是印度最大的人工港,海、空、鐵路和公路均很方便,被成為印度南部的門戶。
海德拉巴——面積298.5平方千米,人口427萬。該市實際上是由海德拉巴和塞康拉巴德兩個城市組成。它位於德干高原,是印度南北交通要道和印度空軍高級飛行訓練基地。、
艾哈邁達巴德——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328萬。它是印度第二大紡織中心。
班加羅爾——面積93平方千米,人口410萬。它是南印度的工業城市和商業中心,很多軍工廠都建在這里。
⑻ 密拉特事件的介紹
19世紀上半期時,英國在印度實行瘋狂的殖民掠奪造成了印度人民深重的災難。當時,英國在印度的軍隊大部分是殖民當局招募的土兵,他們備受民族壓迫和宗教歧視,生活掘敗條爛散簡件也十分惡劣。1857年初,英國殖民當局發給印度土兵一種塗有牛脂和豬油的紙包裝的新子彈,使用時必須用牙飢褲咬開。
⑼ 印度密拉特海拔
海拔:225.05 米
靠近:Western Kutchery Rd, Mohanpuri, Meerut, Uttar Pradesh 250003印度
參考:-
⑽ 古代西亞雅利安宗教體系中的「密特拉神」是怎樣的一位神明
密特拉(Mithras)是極古老的、屬於雅利安宗教系統(有學者稱之為原始印度-伊朗宗教系統)的神。關於雅利安人分化前的史前時代對密特拉的崇拜情況現在已不可能調查清楚。現存最古老的有關密特拉的記錄是屬於公元前14世紀的赫梯語銘文,該銘文是赫梯與米坦尼兩國簽訂的和約,位於今土耳其境內凡湖東南方。銘文提到密特拉(以mi-it-ra的形式出現)是米坦尼的主神。
在印度-伊朗語族的一些古老語言(如梵語和阿維斯陀語)中,「mitra-」可解釋為「契約」或「同伴」之意(詞根「mi-」表示「約束」,後綴「-tra」表示「工具」)。但梵語比阿維斯陀語更強調「同伴」的概念,因而「mitra」一詞在梨俱吠陀中除作為神名使用、指代密多羅以外,還可以作為普通名詞「朋友」使用。伊朗語言中的情況則相反,更加強調「契約」的概念。
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為,伊朗語言的用法鉛橘更接近該詞彙的原始面貌。法國學者A·梅葉最早提配念出,密特拉神神名的原意是契約,因此密特拉的原始功能應是契約之神。他的這一觀點得到大多數學者的認可。實際上,雖然密特拉後來發展為太陽神、光明之神乃至戰神,但他作為契約神的性質並培激困未消失,有證據顯示公元後仍有許多崇拜者將密特拉視為契約的守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