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青蓮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
青蓮是一種青色蓮花中兄。花瓣長而廣,花色青白分明。
7-8月開花,9-10月結果,一般在平靜的淺水中生長,果實中含有種子,可以用來播種繁殖。青蓮和蓮花一樣有著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人們常用它比喻品質高尚的君子。
古詩記載:
1.南朝· 梁· 江淹 《蓮花賦》:
「發青蓮於王宮,驗奇花於陸地。」
2.胡之驥 註:
「觀音大士 生於王宮,坐青蓮花上。」
3.唐· 玄奘《大唐西域記·呾叉始羅國》:
「掬除灑掃,塗香散花,更采青蓮,重布其地,惡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蓮同畝培高馥。」
2. 青蓮在印度文化中的含義
青蓮的含義
蓮與佛教的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蓮」就是「佛」的象徵。
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廟牆壁、藻井、欄桿、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制或縫綉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系何等的密切。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系,還表現在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教以蓮為喻的詞語,更是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花座」或「蓮台」;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凈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剎」為梵語,即西方凈土,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凈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凈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凈土,故又稱「蓮宗」。總之,蓮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佛教在很胡耐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佛教產生於印度,印度地方氣候炎熱。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人們對於這種夏季暑熱時盛開的美艷之花,自然十分喜愛,因此在印度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民間流傳的民間文學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這類故事非常之多,影響很深,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藹、自製、忌怒、忌殺、寬容和大度)的好國花比作蓮花。《蓮花王的故事》說蓮花王為了拯救百姓的飢荒,他跳進恆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鹿母蓮花夫人》的故事,說鹿母蓮花夫人每走一步,腳後立即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五百個童男,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衛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徵。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主張廢除古印度等級森嚴的制度,實行種姓平等,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為了弘揚佛法,使廣大群眾能夠理解和接受佛教教義,便以俗語傳道。又迎合民眾的愛蓮心理,將蓮喻佛,使得佛教能夠迅速傳播開來,信眾廣泛。
佛教以蓮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褲老春的原因,是因為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此岸(人生苦海)——濟渡含拍(學佛修行)——彼岸(極樂凈土)。即從塵世到凈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佛教的重要信條之一,是廣愛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謂慈悲,是指希望和幫助他人解脫苦難,獲得快樂。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是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幫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對於有生命者,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應施予慈悲。對種種惡行,都要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他們,感化他們,使之向善,成為善良之輩,結出善果。但嚴戒同流合污,要身處污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潔凈清芬。用來表達這種思想觀念的最好不過的是蓮花。
蓮生在污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這自然要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穢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魔」。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污穢(即魔)的侵擾和影響。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大智度論·釋初品中戶羅波羅蜜下》說:「比如蓮花,出自污泥,色雖鮮好,出處不凈。」《從四十二章經》說:「我為沙門,處於濁世,當如蓮花,不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葉金色妙寶蓮花上出生的。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是坐在蓮花之上,或手執蓮花,表示佛是出自塵世而潔凈不染的境界。
人要做到出自塵濁而不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當高的覺悟和定力,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開發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強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擾,還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脫生、老、病、死之苦。這聽起來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濃,其實只是較高的一種思想境界層次。一切事理通達了,參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開,不再貪婪、恐嚇、焦慮、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擺脫了苦境,變得輕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蓮花,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即所謂「開悟」。《無量壽軌》說:「是菩薩(觀音菩薩)作是思維,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覺悟蓮花,清凈世界不染煩惱。」《大藏經圖像》第六卷載《白寶口抄》雲:「論凡夫心如合蓮花,聖人心似開蓮花……問:『何故眾生心性譬蓮花乎?』答:『《秘藏記》雲:蓮花部吾自身中,有凈菩提心清凈之理,此理雖經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轉,而不染不垢,乃名蓮花部。』《疏十二》雲:『觀蓮花不觀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蓮花處污泥之中,生處雖說惡,而蓮花體性清凈,妙色無比,不為諸垢所染。凡夫變復如是,雖種種不盡三毒過患無量無邊,亦此蓮花三昧甚深,果實皆生其中,即是如來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有「花開見佛性」之說,這里的花即指蓮花,也就是蓮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蓮的心境,就出現了佛性。
佛教的各個宗派,又以凈土宗與蓮花的關系更密切。東晉時,高僧道安讀了《彌勒下生經》後,嚮往彌勒凈土,於是在彌勒佛像前念佛立誓,發願來世往生彌勒居住的兜率天。道安的這種思想,又影響了他的高足弟子慧遠。慧遠繼承與發揚了師父的核心思想,更加熱心於西方極樂凈土的崇拜,唯一不同的是他所嚮往的彌勒凈土改為彌陀凈土。東晉太元六年(公元381年),慧遠入廬山,建東林寺,倡導 ��ǖ奈鞣郊�志煌痢K�橇⑹氖保��鄧慮俺嗇詘琢�ㄊ⒖��閎∶�鞍琢�紜保�虺啤傲�紜保�晌�鸞探嶸韁�肌V撂拼��呱�頻跡�瞿交墼兜慕嶸縋罘稹K�亮恕豆畚櫱渴倬�泛螅��酉蟯�尬遄牽ń僮恰⒓�恰⒎襯兆恰⒅諫�恰⒚�牽┕溉鏡奈鞣角寰煥滯粒�淄��蕉�炙倫費耙拋伲�鏡躉墼丁;氐匠ぐ埠螅�貧ㄗ諞欠ü媯��醬戳⒘司煌磷冢�緇墼段�踝媯�⒊破渥諼�傲�凇薄H順蘋墼逗蛻頻嘉�傲�詼�妗保�饈欠鸞討械諞桓鮒苯右粵���淖諗傘?
因為蓮花與佛教職工的關系如此密切,所以在我國的詩文中多以蓮喻佛,借 �譚稹H紓?
李白:「心如世上青蓮色。」
孟郊:「道證青蓮心。」
白居易:「似彼白蓮花,在水不著水。」
孟浩然:「看取蓮花凈,方 �蝗拘摹!?
權德輿:「試問空門清凈心,蓮花不著秋潭水。」
趙碬:「笑指白蓮心自得,世間煩惱是浮雲。」
張問陶:「蒲田清坐道心長 ��芰�ㄗ栽諳恪!?
釋敬安:「能傳千佛戒,定上九蓮台。」「莫吟柳絮驚人句,好向蓮花見佛身。」「芙蓉出水禪心靜,具葉迎風梵語和。 薄懊滯喲雀贛α�遙�缸髁�プ鈈∧小!?
齊白石:「板橋辛苦木魚聲,是否南無念不平。料到如來修已到,蓮花心地藕聰明。」「墨海靈光散 舷跡�笄�瀾繅渙�ā!?
3. 請問禪語青蓮與梵音是指什麼
青蓮,在佛教的觀念中,蓮花是清凈無染。因此禪語中的青蓮常用來指代人心的純凈無暇。
梵音,拼音讀法fànyīn,外文名Sanskrit,指佛的聲音,佛的聲音有五種清凈相,即正直、和雅、清徹、深滿帶慧、周遍遠聞,為佛三十二相之一。
在佛教的梵音中,分為五類:
1、甚深如雷。
2、清徹遠播,聞而悅樂。
3、入心敬愛。
4、諦了易解。
5、聽者無厭。
(3)印度青蓮是什麼擴展閱讀
與「青蓮」和「梵音」有關的佛家觀念還有「佛法僧三寶」的概念。
佛法僧,即佛教三寶。三寶是佛教的教茄行法和證法的核心。簡單地說,三寶指佛寶、法寶、僧寶。
佛寶,指圓證佛道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也泛指盡虛空、遍法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法寶,指佛的一切教法,包括三藏十二部經及蠢納答八萬四千法門;僧寶,指依諸佛教法如實修行、弘傳佛法、度化眾生的出家沙門。
通俗的來講,就是:成就圓滿佛道,是為佛寶之條件,換言之,佛寶為佛陀從覺悟中發展的心靈力量和圓滿智慧的德行。諸佛之教法是為法寶。如實修行的出家沙門,是為僧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