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是聯邦制國家,每一個邦都是一個小「國家」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印度比較有凝聚力,而不象莫卧兒帝國後
莫卧兒是外來政權,本來就不是印度人,就跟中國的滿清統治時期一樣,你是外族,沒人為你賣命。
⑵ 多個地區拼湊起來的印度,為什麼沒有地區鬧獨立
很多人都知道印度這個概念在歷史上,就是地區的稱呼,為並非一個國家,今天的印度是在大英帝國撮合下才有的大統一國家,很多地區拼湊起來的國家,為什麼沒有地區鬧獨立那。或者說有這樣的地方鬧獨立,卻沒有獨立出去。
還有就是印度的軍隊對外打仗不敢說怎樣,對內鎮壓應該是可以的,軍隊的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也保證印度各不敢造次。
印度不同於中國,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候是統一的,而印度從笈多王朝解體後就沒有由本土居民建立的統一國家,而民主制度下這樣的國家已經存在了70年,這在印度1000多年的歷史上已經是空前偉大的奇跡了。
⑶ 中國應該怎麼分化瓦解印度,從內部戰勝它
要瓦解印度,中國最應該做的就是盡量避免成為印度敵人,相反還要和印度做朋友。
印度是個奇怪的國家,歷史上從來沒有統一過,所謂的天竺或印度只是地域名稱,多虧英國人,世界上才有印度這個國家。原本只是堆鬆散的土邦,印度太多種族、宗教、語言,國家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不行。但62年一戰,卻莫名其妙地讓他們國家意識蘇醒,有了民族凝聚力,還同仇敵愾。印度這個國家就是需要找敵人,給國民樹立敵人,這樣他們內部才能維持團結,才能保持國家意識和民族凝聚力。所以印度整天說巴基斯坦和中國怎麼威脅他們,都是有很深層理由的。
印度不僅有大國野心,也有大國潛力,地大人多,資源豐富,還有大國扶持,國力也在迅速發展中,氣候又惡劣,可以打敗他,但想徹底滅它,很困難,只會適得其反,反而拖垮自己,讓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葬送數十年來的經濟成果。別忘了,中國目前只是世界老二,也僅僅只是個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還有老大、老三老四老五老六等等,想著幹掉你呢,而印度才排第十,土地才是中國三分之一,GDP只是中國五分之一,還不夠資格稱得上戰略對手,充其量只能搞些麻煩。中國最大的敵人是貧窮,其次是美國和俄國,日本等等,最需要的就是盡量爭取時間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你若強大,何人敢敵?不必打,就已經贏了。
再看看印度內部充滿混亂,由於畸形民煮制度,決策混亂,行政效率很低,不是種族大tusha,就是啥mao派、錫金起義、廓爾喀起義等等,恐怖主義也非常猖獗,整天都是YSL恐怖分子搞恐怖襲擊。中國應該主要精力發展經濟,其次是對付美國,同時控制印度經濟,更應該盡量多扶持印度周邊的小國,幫助它們發展經濟,賣多些三軍武器,它們越強大,就越能迫使印度把大量財政用於軍費,嚴重其拖慢發展,讓其疲於奔命,保持混亂衰弱的狀態,最後各邦獨立分離,不攻自破。這樣就最符合咱國國家利益。
⑷ 印度和中國條件相近,為什麼發展比不上中國
印度和中國在許多方面都非常接近。比如印度和中國都是文明古國;印度人口13億,中國人口14億;印度陸地面積298萬平方公里,其中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中國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公里,但平原面積只有約115萬平方公里。因此,要說這個世界上外在條件與中國最接近的國家,恐怕非印度莫屬。然而從古至今,印度的發展上卻始終比不上中國,哪怕印度曾有過更理想的發展條件(比如二戰結束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也很快就被中國反超,而且距離越甩越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說到底還是兩國的歷史底蘊不一樣。
種姓制度導致印度社會四分五裂,缺乏團結。在過去幾千年的時間里,印度在4大種姓之內還衍生出了多達上萬的亞種姓,絕大多數印度人往往只在意本種姓的利益,對其他種姓的事務漠不關心。民族內部缺乏凝聚力導致印度在面對外來入侵時難以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力量,因此印度雖然有幾千年的歷史,但佔領這塊土地的統治者卻換了一撥又一撥。此外,固化的種姓等級也導致許多印度人甘願承受命運的壓迫,逆來順受,得過且過,缺乏奮斗精神,這自然會嚴重阻礙社會的進步。
進入二十世紀後,印度獲得了獨立地位,種姓制度也在法律上被正式廢除,但留在人們傳統觀念中的「頑疾」卻難以消除。再加上低種姓普遍在經濟、教育、醫療等方面都遠遠落後於高種姓,由此導致的惡性循環成了一個近乎無解的難題,因此種姓制度也成為了印度在發展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障礙。
參考文獻:《種姓與印度教社會》、《自由與榮耀》
⑸ 作為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為何那麼容易入侵和征服
現在的印度與古印度基本沒有多少關聯。印度半島上之前大大小小有很多國家的,加之沒有一個統一的、高度的中央集權政府,都是由鬆散的聯邦組合而成,內部凝聚力不強,很容易被人各個擊破。還有就是印度只能產生甘地而出不了始皇帝。
⑹ 印度為什麼被中國甩開幾條街
是這樣的,首先印度實際上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是英國為了稅收而創造出來的一個概念,結果就是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和現代民族概念,內部凝聚力一塌糊塗
而在獨立的時候,為了確保國家不散架,又默許了碧渣各個土邦的特權,這樣的話,令不出中腔大央邦,未來發展時無法集中力量搞建設,相比之下,中國殘酷的戰爭形成了悔圓悄國家概念和意志,可以最大限度投入建設,初步就分了高下
之後,在建設上,印度雖然收到了很多外國援助,但走了中間路線,計劃和市場學了個四不像,效果一般
更可笑就是之後,沒有抓住產業轉移的機會,去搞服務業,對總體經濟的拉動不足
而且在具體執行時,拖沓、無計劃,好高騖遠
⑺ 印度歷史上到底有多硬氣,為何要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印度奉行不結盟外交政策最主要是為了能保證國家的安全和維持國家的獨立,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貧困的情況下能夠得到多方的經濟支援。在美國和蘇聯兩大強國的冷戰局面下,印度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只能選擇中立的態度,這樣一來就可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尼赫魯決定不結盟十分必要,這樣可以做到不得罪任何一方,就可以得到多方的援助。這樣顯然是最明智的,在重要的節點做正確的決策,以保證國家在危難之際能安全地存活下去,並且能得到良好的發展。此時此刻,對於印度重要的不是尊嚴,重要的是如何在強國對立的危難局面下生存下去。
⑻ 印度國內教派林立,國家凝聚力大不大有無分裂可能
分裂可能不大。印度就是一個有著多種文化混合的多姿多彩的國家,這種兼容並包的風格也算是一大亮點。雖然國內有不同的宗教,但是總的來說,印度教和佛教占據很大比例,與其他宗教之間沒有太多的沖突,還談不上因為宗教不和而分裂的。
⑼ 印度內部矛盾那麼多、貧富差別大,為什麼還那麼和諧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GDP經濟方面的增長迅速,但是印度的貧富差距依然巨大,在印度的首府就有世界上最大的貧民窟。即使這樣平民與富豪生活在這樣一個區域里,還是那麼的和諧,之所以這樣,我覺得是和印度人先天樂觀的心態有一定的關聯。
回頭看一看我們自己就是因為沒有信仰的約束,所以人變得非常的自私,凡事都喜歡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不會為別人著想,遇見一些事情便放在心中耿耿於懷,自己都無法原諒,這正是我們每個人需要改變的地方。我們應該看到別人的長處學習,而不是一味的來挖苦人家,印度這個民族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⑽ 印度的民族主義主要藉助什麼達成凝聚力
1、 印度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歷史原因
歷史上,有許多外來民族陸續進入次大陸,並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古代印度基本上處於小國林立、各自為政的狀態。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一了印度
大部分地區,使孔雀王朝達到鼎盛,這是印度歷史上第一次實現相對的統一。16世紀,莫卧兒王朝皇帝阿克巴征服了印度大部分地區,實現了印度歷史上第二次相
對統一。而印度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是由英國人於19世紀後半完成的。綜觀印度歷史發展大勢,分分合合,分多於合,合中有分。經歷了印度教的帝國,也經
歷了穆斯林的統治和英國的統治,歷次民族整合奠定了印度民族凝聚力的基礎。玄奘早在1000多年前就說過:在印度,膚色有黑有白,他們都是印度人;小國林
立,土邦眾多,它們都屬於「五印度」。也就是說,在印度這片土地上,人們由地緣關系樹立起一個共同觀念:他們都是印度人。
2、 印度民族凝聚力形成的文化原因
形成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最根本原因是文化原因,因為凝聚力說到底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一種文化的無形鏈接。因此,如果想了解印度的民族凝聚力問題,就必須首先了解印度文化,尤其要了解印度的主流文化,以及與主流文化密切相關的主流價值觀等問題。
(1) 主流文化的親和作用
印度文化最基本的兩大特徵是它的多元性和宗教性。印度文化從總體上說是宗教文化,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而在印度文化中,始終佔主導地
位的是印度教文化。即使是在佛教的鼎盛時期,在穆斯林和英國人統治時期,印度教信徒始終佔多數。宗教信仰是印度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劑,而印度教信仰是大多數
印度人之間存在親和力的根源。
印度教起源於原始崇拜和原始巫術,大約到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間,發展演變為吠陀教,此後又逐漸發展為婆羅門教,即今天的印度
教。150年前,馬克思在《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一文中有一段精彩的論述:「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
又是扎格那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總之,印度教是一個極其復雜的綜合體,它既是一種信仰,又是一種生活方式。
印度教的龐雜正表現出它的接納和包容能力。因此,在印度,伊斯蘭教、基督教、錫克教、佛教、耆那教等都能夠與之並存,並受到它的影響。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