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18歲男子體驗「火焰理發」,被燒傷,常識性的錯誤為何有人會犯
因為火焰理發的方式對於印度人來說並不奇怪,當地的很多印度人都是將鐵鉗燒紅之後來燙頭發,而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是常識性的錯誤。其實印度人用這種方式來理發的不在少數,我認為之所以印度人會形成這種習慣有以下幾點原因。
三、印度人對於火焰理發有一種獵奇心態。
印度人其實天生都有一種獵奇心態,火焰理發在當地應該是一種新興的理發方式。但是這種理發方式卻存在很大的問題,那就是容易導致人的頭皮被燒傷。這位男子一開始可能只是出於好奇,想體驗一下這種新式的理發,沒想到給自己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綜上所述,印度人的這種理發方式雖然屬於舊俗,但是不得不說存在很大的安全問題。鑒於這是當地的傳統習慣,即使這位男子因為這次事故受傷,但是還是難以改變當地人追求時髦發型的狂熱,因此要想改掉這種理發習慣目前似乎不太可能。不知道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B. 印度風俗禮儀
傳統的見面禮
佛旅網 印度朝聖之旅 印度人在見到熟人和客人時都雙手合十,舉於胸前,並面帶微笑地道一句「納瑪斯戴」(Namaste)。這是印度的傳統見面禮。「納瑪斯戴」在印度語中是一個表示吉祥和尊敬的詞語。印度人在見到自己最敬重的人時則要行觸腳禮,即見面後俯下身去觸對方的腳,然後再摸一下自己的額頭。這是表示對尊敬者的最高禮節。
現代的城市居民見面時更多地是行握手禮。但千萬要注意的是,決不能伸出左手和別人握手,因為印度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上廁所時用左手掬水清理排泄物),用左手握手被視為是對人的不敬和污辱。
印度人的家裡一般都鋪有一塊地毯,客人和主人均席地盤膝而坐,即「結跏趺坐」,將兩腳交叉疊放於兩腿之上,雙手放在雙膝上。現在城市居民更多地使用沙發和椅子,但仍有不少人愛在沙發上盤膝而坐。
剃發禮
按照傳統的習慣,印度教徒的家庭在男孩滿三歲時要舉行剃發禮。
剃發儀式要請祭司、理發師和親友參加。父母把孩子抱進搭起的彩棚里,放在父母身旁。儀式由祭司主持,祭司在男孩身邊畫一個正方形,用紅砂土畫上圖案,並撒上大米。然後讓男孩坐在圖的旁邊,由理發師剃發。印度教徒的剃發禮並不將頭發全部剃掉,要保留一縷頭發。
嬰兒命名禮
嬰兒出生後,父母經過仔細推敲、斟酌,會給嬰兒起一個美好、吉祥、動聽的名字。名字起好後,父母將在孩子出生後第十天舉行命名儀式。
舉行儀式前,要把房間打掃得乾乾凈凈,母親和嬰兒也要沐浴潔身。舉行完宗教儀式後,嬰兒的母親用潔凈的布將嬰兒包好,交給嬰兒的父親。父親將嬰兒貼在胸前,告訴孩子,父親在給他起名。母親則向著太陽祈禱。然後父親附在嬰兒的耳朵邊:「你是神的信徒,你的名字是×××。」這時,在場的祭司和親友則會說:「這是一個美麗的名字。」然後祭司為嬰兒祝福。嬰兒的父母招待祭司和親友吃過飯後,眾人才散去。
佩聖線–高種姓的標志
在印度,經常可以看見一些男子手腕上戴有白色的線圈,這就是印度教高種姓佩戴的聖線。按規定,只有婆羅門、剎帝利和吠舍這三個種姓才有權利戴聖線,道陀羅和賤民是不能戴聖線的。聖線由三股線擰成,婆羅門的男孩戴棉線聖線,剎帝利的男孩戴亞麻聖線,吠舍的男孩戴毛線聖線。男孩子首次戴聖線時舉行戴聖線儀式。一般由婆羅門祭司口誦經文,給男孩子戴上聖線。
男童拜師禮
印度教把人的一生分四個階段,又稱「四個行期」,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棲期和遁世期。
印度教徒的男童在5歲至8歲期間也舉行拜師禮和入法禮。這是為男童拜宗教導師、離家接受宗教訓練而舉行的一種儀式。拜師儀式開始時,父母要為拜師的男童沐浴、剃發,並接受老師贈送的離家苦修的衣服,其中有一塊遮羞布。
老師口誦經文把衣物送給拜師的男童。接著又贈送草編的腰帶,授聖帶,並把獸皮衣、木棍等物送給男童。此後,老師掬起一棒水倒在拜師男童手中,象徵著老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拜師的男童要向太陽祈禱,才會被老師接受為自己的學生。老師在學生前念誦太陽經文:「這是現實,這是智慧,這是光明,我們擁有明媚的陽光。它是火,點燃了我們的聰明和智慧。」拜師儀式結束後,男童就被送到導師家,與導師同住,學習吠陀,鑽研奧義書接受各種戒律訓練,直至「梵行期」結束(大約12年)才能重新回到家中,過世俗生活,開始家居期。
在印度的交往禁忌
印度的許多地區都有不少禁忌。
泰米爾納德邦的村民忌諱數字,認為一、三、七是不吉利的,在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說這些數字。對生小孩也有不少忌諱,如認為第四胎生女孩便會傾家盪產,第五胎生女孩會家財萬貫。吃奶的孩子不能照鏡子,據說照了鏡子就會變成啞巴。孩子掉的第一顆乳牙要包在牛糞團里,放在房頂上。
對孕婦也有不少忌諱,如懷孕期間不能照像,不能做衣服等。
出門遠行也有許多忌諱。如出門時看見伐樓拿鳥在頭上盤旋,是大吉大利。遇見花或裝滿水的罐子也是吉利的;看到母牛、鸚鵡、鹿、雨傘、水果、蜜蜂、大象,聽到鍾聲,鷹叫聲和誦經聲,都是吉利的象徵。
遇見蛇、貓、寡婦、行乞僧,聽到噴嚏聲或其它難聽的聲音,出門滑了一跤或頭碰了框等都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應該立即回家休息一會兒,喝點水,然後再出門。
C. 印度18歲男子嘗試「火焰理發」被燒傷,印度為何總是做些奇葩離譜的事情
印度人總是喜歡嘗試很多奇葩的事情,盡管有著很大的風險,他們也是無所畏懼。據說印度有一名18歲的男子嘗試“火焰理發”,由於在理發的過程中,沒有控制好頭上的火焰,導致這里男子的頸部和胸部出現了燒傷的情況。
畢竟印度人的腦迴路,一直以來都比較奇葩,他們在做任何事情的的時候,出發點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就和其他人完全不一樣,當然就會讓其他人感到特別離譜了。值得一提的,還有印度飲食方面的問題,簡直就是無法觀看他們製作食物的過程,否則就會難以下咽。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還是人們傳統思想觀念的原因。
D. 印度理發師獨創火苗理發法是運用了以下哪種工具
蠟燭
印度理發師獨創火苗理發法:通過運用蠟燭的火苗對客人理發。
E. 為什麼國外的理發師剪頭發都是把頭發抓起來用平剪剪發,中國的理發師用牙剪直接剪
是追求的層次感不一樣。橫片是低層次。豎片是高層次的剪法。這是美發手法的理念。牙剪是追求動感和適當減少頭發厚度的手法
F. 理發的基本手法
1、夾剪:夾剪是手指夾住頭發進行修剪的一種利用頻率非常高的技法,其特點是操作方便。
2、抓剪:抓剪是用梳子梳理起一股頭發,再用手指抓住這股頭發進行修剪的技法。它與夾剪不同,夾剪夾起的頭發成片形,而抓剪抓起的頭發通常是一束,基部較大,發稍成尖形。
3、挑剪:挑剪是用梳子挑起一片頭發,按著發式的要求,挑到一定的長度,剪掉多餘的頭發。這是剪刀與木梳最密切配合的修剪方法。挑剪時剪刀與梳子要密切結合。
4、鋸剪:鋸剪是使用鋸齒剪刀進行剪發的一種技法。鋸齒剪刀一片刀刃呈鋸齒形,剪發後發梢參差不齊,發量減少。鋸剪通常用與頭發輪廓的修剪,使整個發型有飄逸感。
5、削剪:削剪是削刀或剪刀在頭發上快速滑動,切斷頭發的剪法。削剪後發尖呈筆尖狀,有輕盈感和動感。削剪通常用於修理層次、輪廓及削薄頭發。
6、托剪:托剪是用手指或梳子托住剪刀進行修剪的一種基本剪法,托住剪刀,是為了穩住剪刀,避免剪刀在修剪過程中搖晃。
(6)印度理發師的頭發怎麼剃擴展閱讀:
寶寶理發的注意事項:
當寶寶感冒時,抵抗力較弱,此時不宜理發,以避免病菌趁虛而入;如果寶寶的頭垢厚實,也不宜理發,應先用嬰兒洗發露清除頭垢後再理。
夏天天氣炎熱,給寶寶理光頭雖然容易散熱,但卻容易招致蚊蟲叮咬,而且沒有頭發保護的頭皮反而更易滋生細菌。
寶寶如果頭上長濕疹,盡快理發可避免細菌交叉感染,但要注意理發器最好離寶寶的頭皮遠一些,以免過度刺激頭皮上的濕疹。
寶寶的頭發本身就比較軟,洗完發之後,要確保頭發幹了再理發,因為柔軟的頭發立起來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