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教科書是怎麼形成

印度教科書是怎麼形成

發布時間:2023-04-04 05:03:39

① 印度的歷史書是怎麼講中印戰爭的

原版的我找不來了,不過原來在哪個論壇上看過,大意是:

由於中國佔領西藏後,不承認之前和我國(嘎廈政府和印英總督)簽定的條約,侵佔我國土,且和巴基斯坦勾結,在東線對我國安全構成威脅,我英勇無敵的(我自己加的,哈哈~~~)國防軍被迫還擊!

在我印毒勇士的打際下,敵軍節節敗退,不過可惜的是由於中國有新式武器,我軍難以應付(AK47對李.恩菲爾德),最後被迫做了小小的撤退,其後大戰300回合後,又奪回我國大片領土(哎~~~某某某下令撤退~~~哎~~~).

最後,我國因為北邊巴國蠢蠢欲動而放過了中國雲雲...

② 印度書本教材使用的什麼語言

印地語和英語。不過英語夾雜著物模各種方言,跟他們說英文就像一個北方人到江罩梁緩南或福建、廣東一帶去走一遭渣輪感覺一樣。
他們學中文幹嘛?說中文幹嘛?中國在他們眼中是世仇巴基斯坦的後台,一般除了間諜和腦子抽的孩子都不會學

③ 印度人為什麼既不喝酒也不抽煙

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說我們是酒的故鄉與酒的王國,一點都不假。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有飲酒之習慣,但是沒有一個國家能跟中國比,因為中國賦予酒的內容實在很是「豐富多彩」,不過更多的是「社交」的色彩。常言道「無酒不成席」,有的人可能是先天喜歡豪飲喜歡吞雲吐霧,有的則可能是因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有的則想找精神寄託欲借煙酒消消愁,毫無疑問,我們的酒文化已經承載著各種各樣的「目的」,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而這一切,在印度,不能說絕對沒有,但是很不流行。讓我們心生疑問:?關於抽煙和過量飲酒的危害性,我在此就不重復多說了,總之對人體健康的威脅相當大。曾經我看了這么一個報道,說印度的教科書有一幅插圖畫的是一手拿煙一手端酒的耶穌,很快遭到民眾尤其是教徒們的強烈不滿和譴責,並受到了嚴懲,因為在他們看來煙酒不僅是對耶穌的褻瀆,更是在公然挑戰長期以來印度所形成的良好的不抽煙少喝酒的好習慣。 印度作為世界宗教發源地之一,受宗教的影響非常深遠,宗教在這個國家起著重要的角色。其中有些宗教必有的一條戒律就是要求大家不要抽煙也不要喝酒。宗教在人們的信仰方面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約束作用。其次在法律層面,印度禁止民眾在公共場所抽煙喝酒,印度的酒市場雖然小,但是印度政府對酒市場還是進一步加強規范,比如造假酒導致消費者死亡的,判處無期徒刑甚至死刑,並罰重金。法律的明文規定,不僅凈化了公共場所的環境,還給大眾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第三,電視禁止播放一切與宣傳煙酒有直接或者間接聯系的廣告。這樣一來,煙酒在電視等媒體上便失去了「話語權」。第四,在印度,並不是隨便一家商店都有出售酒類的,即使是有權售酒的商店也有時間限制,何時該營業何時不能營業。以上種種做法,都是在營造一種好的環境,從宗教到法律到電視廣告再到銷售渠道上對煙酒的控制,從而影響人們的觀念,久而久之,人們頭腦中「吸煙有害健康」的意識越來越高,越是有文化和地位的人就越守法守教越不跟煙酒打交道,慢慢地,在社會上形成了不抽煙少喝酒的好習慣。可見,好的環境決定人的習慣。最近又聽見醫生在叮囑奧巴馬同學戒煙,自從奧巴馬同學當選總統後曾多次信誓旦旦嚷著要戒煙,不過至今仍是一張空頭支票。可見,一個壞習慣一旦形成,要改變它是多麼的艱難。但也不會不可能。 想當年,我國古人曾向印度學建築學哲學學文學,如今,印度先進的IT產業、金融體系,包括本文所說的印度人對煙酒的態度,都是我們現代中國人應該學習的地方。對待煙酒的問題上,我們格林豪泰酒店做了不少努力,為了給客人們提供更加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推出無煙樓層和無煙大堂……對於醉酒鬧事等不文明行為的客人,我們是拒絕服務的,因為它會影響他人對酒店的舒適、安全、健康的體驗,影響格林豪泰酒店的形象。都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此江湖若是印度之不玩煙酒的「江湖」,你又怎會「身不由己」?即便先天喜歡豪飲者,在印度這種大環境下也會把酒戒了。至於嗜酒成癮愛煙如命者,那則另當別論。因為,假如把煙酒比喻成慢性自殺的話,一個人執意要選擇這種慢性自殺,無論其他人再怎麼努力,也是無濟於事的,最多,就是把自殺的日期推遲。世博會的環保是一項重頭戲,作為世博會執委會選中的三家指定酒店供應商之一,我們格林豪泰已做好了迎接世博會的准備,因為我們一直在走在環保、健康的路上,時刻准備著。 如果可以選擇不喝酒,請別喝;如果可以選擇不抽煙,請別抽。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也許當某一天我們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才會更加懂得這個道理。

④ 印度是如何推進教育公平的

在印度這樣一個文化宗教復雜、社會階層差異巨大和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國家,推進教育公平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印度一貫重視推進教育公平政策,依憲依法實施以權利為基礎的教育政策,多次修正憲法授權國家制定相關教育公平法律,法律具體規定了人民享有的教育權利和入學配額比例。

(二)促進義務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印度舉辦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在校人數近2億人,約佔全部受教育人口的77.4%。

1.增進弱勢群體受教育機會。種姓制度是印度居民中存在的一種彼此嚴格區分的社會等級或集團制度,政府早已明令取消。

2.關注教育落後地區。印度修訂後的教育落後地區的界定標准自2008年4月1日開始實施,在農村鄉鎮女性識字率低於30%,在城市街道女性識字率低於2001年全國人口普查的53.67%的全國平均數,有94個城市街區屬於教育落後地區,「十一五」期間優先在少數民族集中的區縣開辦新的多科技術學校。

3.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落後地區教育發展。東北部屬於社會經濟發展落後,人力資源開發部將總預算支助的10%用於東北部地區的教育發展,缺口部分則由東北部地區發展部管理的「中央資源保障庫」 自動補足,用以支持地區基礎能力發展項目。

4.免費午餐計劃。印度實施免費午餐計劃有著較長的歷史,早在1925年馬德拉斯市政委員會就為困難兒童提高免費午餐,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有3個邦實行免費午餐計劃,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范圍擴到12個邦。

二、實施招生配額制度,促進高等教育公平

關注弱勢群體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一直是印度的教育政策取向。印度在高校招生、高校教師聘用和公共部門就業方面為弱勢群體保留與其人口比例相匹配的名額,以保證弱勢群體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提高他們的社會和教育地位,使他們能夠在印度主流社會中佔有應有的地位。

(一)法律規定了弱勢群體生源招生配額

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多種弱勢群體。印度主要劃定了三個類別弱勢群體:表列種姓、表列部落和其他落後階層。

根據法律規定,為「其他落後階層」學生新增的27%保留名額僅適用於中央部屬高校,這些高校聚集了印度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像著名的印度理工學院院校集群、中央大學院校集群和印度管理學院院校集群都屬於中央部屬高校范圍,是印度高校招生競爭最為激烈的院校,成為印度精英教育的代名詞。

(二)實施招生名額保留政策的相關措施

印度政府歷來重視弱勢群體人民的發展和福利,專門成立了兩個部委(社會正義部和部落事務部)兩個法定國家委員會(國家表列種姓委員會和國家表列部落委員會)負責促進三個弱勢群體人民的福祉。教育部門及相關部委採取了各種有效措施,積極實施大學招生名額保留政策。

在教育落後地區新建高校,擴大機會區域分布。印度有374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教育落後縣,佔全國縣級行政單位總數的58%,在每個教育落後縣建立示範學位學院。

(三)實現教育公平任重道遠

政府為增加弱勢群體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做出了巨大努力,弱勢生源在高校在校人數中所佔比例在不斷提高。

弱勢生源所佔比例低,其中一個原因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著入學率低、輟學率高和教育質量差等問題,從而導致弱勢生源整體質量偏低。因而在實際招生中,只有少部分學生利用了保留名額的機會,有很大比例的保留名額沒有用滿。這需要政府做出更大努力,普及有質量的義務教育,保證弱勢生源質量。要實現憲法承諾的「機會均等」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⑤ 在外國歷史教科書中是怎樣描述中國歷史的

德國:

中國歷史最早是出現在小學課本上,重點寫的是中國的四大發明。所以德國的孩子們,從小便知道中國是一個有著古老文明的神秘國家。

俄羅斯:

對於中國的歷史,俄羅斯的教科書都記錄的非常詳細。但是到了滿清的時候,俄國的筆墨開始加重了。特別是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還有被割讓的土地,這一方面被著重描寫了。

日本:

《世界歷史》是日本國中的必修課程。這本書對中國古代的貢獻也有詳細的記載,如四大發明、科舉制度等。並著重敘述了唐代對日本的影響。但是到了清朝就開始有批判的色彩了,用大量筆墨寫到滿清皇帝的昏庸無能,到了民國時期,特別是侵華戰爭,則是一帶而過,對於日軍在中國犯下的罪行隻字不提。

韓國:

韓國在教科書里頻繁篡改歷史。例如,我國的四大發明,全世界都知道是我國擁有的四大發明,韓國人說這是我們與中國的共同努力才發明出來的,而且之前也說端午節是發源於韓國。

(5)印度教科書是怎麼形成擴展閱讀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⑥ 印度人教材書全是英文嗎印地語呢

看你讀的什麼類型的學校 不過一般受過教育的都會英文。印度的語言太多了。印度語也就北印度普及度比較高。

⑦ 印度的小孩上學都是教的英語嗎

因為你看到的接觸到的印度人都是印度精英階層的人,而且英語是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另一個是印地語),那些精英階層的人一般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英語就跟母語一樣(對於他們有的人來說應該就是母語)。 都是印度曾經被殖民的歷史造就了現在這些。

⑧ 說說教科書是怎麼來的嗎

狹義的教材就是教科書。教科書是一個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
廣義上講,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激則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其涵義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滾銀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
而且教育應當是立體的,它分為3個層面:學校教育明備棚、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學校教育:指對學生智商(I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家庭教育:指對學生情商(E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社會教育:指對學生德商(MQ)的提高為目的教育行為。
三個層面相互交融、重疊和互補,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

⑨ 古印度的《五卷書》是世界最早的寓言童話故事集成嗎

是的~~


《五卷書》

風靡世界逾千年之久的東方智慧

絕版近二十年

唯一中文全本季羨林譯著

修身、齊家、治國歷棗法則 為人、處世、交友智慧,

古代印度皇室必讀書 風靡世界逾千年之久

多達五十多個褲或翻譯語種 影響遍布全球

季羨林先生高度贊譽 首譯中文全本

這是一部征服了世界的寓言童話集胡爛伍。

不同譯本的《五卷書》走遍世界每一個角落,而季羨林先生翻譯的《五卷書》是唯一的中文全文譯本。

世界上所有民族裡產生寓言和童話最多的就是印度,現在流行世界各地的寓言和童話很少不是從印度傳出來的。

而印度最有名的故事集便是《五卷書》,它被印度皇室作為政治和修身的課本,是一座智慧寶庫。

《五卷書》分為《朋友的決裂》《朋友的獲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於和平與戰爭等等》《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失去》和《不思而行》等五卷,是印度皇子們的必讀書,其中修身、齊家、治國法則,為人、處世、交友智慧,哲言警句俯拾皆是。

《五卷書》不僅用於教育印度王子們治國安邦之策,也因其趣味濃郁的內容獲得普通人民的喜愛,並用於學習為人處世之道。


2016年6月李安導演現身的上海電影節尤其引人關注,近日李安導演的精彩發言也刷爆朋友圈。從他的發言可以看出,李安導演是一位東方文化積淀非常深厚的電影人,談到電影與文化,談到電影對故事的探討,他曾說:人為什麼要寄託在一個故事性的結構里去尋找智慧?它的故事本身很重要,而印度教的故事是最棒的。基督教也好,佛教也好,全部都輸給它……我覺得裡面都是寶藏。」

印度故事最經典的著作就是《五卷書》。非常巧合的是,終於拿到奧斯卡小金人的萊昂納多主演的《荒野獵人》前半段,正是《五卷書》中的第一段故事的開篇。

很多人知道《聖經》是世界上翻譯成外國文字最多的書,而僅次於《聖經》的書就是用梵文寫成的寓言童話集《五卷書》。但是要說到《五卷書》的影響,季羨林先生說,恐怕連《聖經》都要屈居第二。

為何如此說呢?

首先它的出身不同凡響,據說是古印度的一個國王,有三個笨得要命的兒子,「對經書毫無興趣,缺少智慧」,有一個「精通許多事論而享大名」的婆羅門,寫下了《五卷書》,在六個月內教會了三個王子統治論。

因此《五卷書》是印度皇室的教科書。修身齊家治國,為人處世交友,人生智慧無所不包,也因此流傳於世,「被用來教育青年」。

其次《五卷書》的文學價值得到高度肯定。《五卷書》中收集了大量的民間故事,並在流布過程中經過文人學士的反復編纂修改,採用連串插入的敘述方式,駢散相間結合的行文,大量的諺語、格言的運用,使其呈現出一種宏大敘事的架構,並填充以豐富飽滿的血肉,稱得上一部文學經典之作。

但因其中文譯本的稀缺性,《五卷書》並不為我們所熟知,不可不說是一大憾事。

重慶出版社的這次精裝再版,不僅再現季羨林先生的完整譯本,並附大量由巴列維文轉譯的阿拉伯文譯本插圖,樸拙可愛,頗具異域色彩,可謂彌補了這一大文化缺憾。

⑩ 印度人是黃種人嗎

印度人不是黃種人。印度人是混血人種。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蒙古利亞人(即黃種人,亦稱亞美人種)、達羅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達羅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構成了現今印度人口的絕大部分,一般意義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們。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種族。他們屬於尼羅格人種尼格利陀類型,最初來自非洲。這一人種的特徵是:膚色暗黑,頭發纖細捲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寬厚。

在尼格利陀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他們亦被稱為前達羅毗荼人,屬於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原始澳大利亞人一般為中等身材,頭發捲曲或呈波浪形,膚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較寬,嘴唇較厚。

以蒙古利亞人為主體的亞洲大陸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來種族遷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亞人可以分為兩個主要族群,蒙古人和與藏族關系密切的漢藏語系民族。

達羅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來自地中海地區,被稱為地中海人。他們可以分為三個類型,即膚色淺黑的古地中海人、膚色黃褐的所謂正宗地中海人以及東地中海人或稱閃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進入印度後與當地的原始澳大利亞人通婚融合,形成了達羅毗荼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羅斯南部與南烏克蘭草原地區的一支古民族,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穿越西北部的山口來到印度。他們身材高大,頭型窄長,眼眶深陷,鼻樑高而窄,毛發濃密。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許多世紀中不斷遷徙擴張,先後到達伊朗、敘利亞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納托利亞、希臘以及東歐各處。

(10)印度教科書是怎麼形成擴展閱讀

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與南亞其他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體系。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度把人們分為四個種姓:最高一級是婆羅門。婆羅門本為祭司,根據《摩奴法典》規定,可從事教授吠陀經、司祭與接受奉獻這三樣工作,但在8世紀以後祭司逐漸不受重視,潔凈便取代前者,成為婆羅門最主要的特徵。第二級為剎帝利,《梵書》稱其具有與婆羅門共享「管轄一切生命」的權利。

剎帝利是戰士和統治者,掌握實際的政治與軍事權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過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權力。第三等級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務是生產食物,並提供各種祭品。

《瞿曇》規定吠舍可從事農耕、商業、畜牧與放貸的工作。最低一等級為首陀羅,首陀羅是沒有人身自由的奴僕,負責提供各種服務。

在四個種姓外,還有達利特,即賤民,多由罪犯、戰俘或是跨種姓婚姻者及其後裔組成。他們的身份世代相傳,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幾乎沒有社會地位,只被允許從事非常卑賤的工作,例如清潔穢物或喪葬。

在婆羅門教的經典《吠陀》中,把種姓制度的出現用神話來解釋,說原始巨人普魯沙死後,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羅門,用雙手製成了剎帝利,用雙腿製成了吠舍,用雙腳製成了首陀羅。而達利特是人類違反吠陀的產物,本不該存在。

1947年獨立後,印度在法律上已經廢止種姓制度,但社會心理影響遠未消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人數眾多的低種姓在選舉政治中的影響擴大,歷屆政府為拉選票,不斷推出照顧低種姓的「名額保留政策」,在教育、就業、社會福利等多方面予以特惠

1997年,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成功當選印度歷史上第一位出身達利特階層的總統。2017年7月22日,印度選舉委員會20日宣布計票結果,全國民主聯盟總統候選人拉姆·納特·考文德當選新一任總統,成為印度歷史上第二位出身達利特階層的總統。

閱讀全文

與印度教科書是怎麼形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和伊朗足球什麼時間打 瀏覽:300
印度總統到底是個什麼 瀏覽:371
留學生來中國是什麼簽證 瀏覽:830
印度軍長有多少 瀏覽:7
印尼海嘯怎麼逃過的 瀏覽:652
中國百家姓如何排 瀏覽:790
中國金屬股有哪些好股 瀏覽:268
李心媛在義大利什麼地方 瀏覽:583
越南河內接種什麼疫苗 瀏覽:834
多少國家對伊朗疫情援助最新 瀏覽:594
近日中印沖突中國死了多少人 瀏覽:993
中國空間站規劃了多久 瀏覽:287
印度跟泰國哪個干凈 瀏覽:16
印度毒株傳播多少國家 瀏覽:117
樂高哪裡生產中國 瀏覽:667
中國為什麼不賣防空導彈給伊朗 瀏覽:26
義大利江西屬於哪個領區 瀏覽:79
和平精英國際服用什麼軟體 瀏覽:195
蒙古國對印度什麼看法 瀏覽:761
中國哪裡產小龍蝦 瀏覽: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