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的政治制度有哪些方面優於我國
我認為沒比較意義,雖然不排除某些人士鑽什麼牛角尖,闡述些什麼理由。正如小平同志所說的,判斷政治制度的優劣要看三方面:一是這個國家政局是否穩定;二看它是否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三看人民生活水平有沒有提高。
這是很實在的東西,比空談實在的多。
當然,這並不是說別國(包括印度)沒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但印度相對於中國,實在沒比較意義,你找個客觀上說的過去的國家還可以,這……太為難。尤其是政治制度方面,太強調可適應性了。能簡單說哪國「民主」了,這個國家就好,就是天堂了嗎?舉不出具有全面代表性的例子,還是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釋問題,面對這個世界,馬克思可以自信的說他能解釋一切現象,但卻無法取消規律。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序言中說過,指出規律,並不是要超越什麼階段,但這些規律能「減少分娩的痛苦」。
Ⅱ 同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和印度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有什麼特點
說說印度吧,印度是人口大國,地區軍事強國、經濟大國,和中國都很像。
但是印度社會存在先天不足。人種結構特異,自古存在人種歧視,白人,黃人,棕人,黑人。民族數量眾多但又缺少強有力的、絕對多數的核心民族統籌,社會凝聚力差一些。國內矛盾優先集中在人種對抗而不是政黨之爭。而且過去長期的殖民奴役,骨子裡擺脫不了國外勢力的干涉,簡言就是散沙。政治經濟軍事都嚴重依賴新老東家。缺少了強有力地政權自上而下,群眾又沒有自下而上的能力,整個國家難作為。
Ⅲ 印度實行的是什麼政治制度國家性質呢
你好!
印度為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
印度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
打字不易,採納哦!
Ⅳ 比較中印政治制度各自的利弊是什麼
中國從1949年建國以來一直實行共領導下的人民民主制度,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就這個范圍來說,我們的效率是高的,我講的是總的效率。」但從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由於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受到破壞,中國也經歷了嚴重的挫折。從70年代末開始,中國實行了政治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不斷完善和發展,人民民主制度的優越性得到進一步的體現。
印度自獨立以來一直實行議會民主, 1950年1月26日生效的憲法規定印度為聯邦制國家,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印度採取英國式的議會民主制。公民不分種族、性別、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點,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的統帥,由聯邦議會及邦議會組成「選舉團」選出,每屆任期五年。總統依照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的建議行使職權。議會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聯邦院共244席,議員由各邦及中央直轄區立法院議員選舉產生,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1/3。聯邦院每年召開四次會議。憲法規定副總統為法定的聯邦院議長。人民院為國家主要立法機構,其主要職能為:制定法律和修改憲法;控制和調整聯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對聯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並有權彈劾總統。人民院共545席,其中543名議員通過選舉產生,另外2名議員由總統直接任命,每五年舉行一次大選。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權力機關,有權解釋憲法、審理中央政府與各邦之間的爭議問題等。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委任。總檢察長由總統任命,其主要職責是就執法事項向政府提供咨詢和建議,完成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檢察權,對憲法和法律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等。各邦設有高等法院,縣設有縣法院。 印度政黨及人民院選舉 印度國民大會黨 中國優勢;我國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領導多黨合作的政治協商制度。其實用不大專業的語言來表達的話,就是共一黨執政。關於共,可能大家都會感到,它具有非常強大的組織和號召力。中國雖然是世界上並不發達的國家,可中國卻能辦很多世界上發達國家辦不到的大事,比如奧運會,還比如應對汶川地震等,一句話就可以號令全國上下捐款數以多少十個億的特殊黨費,這是西方國家政府根本沒法辦到的。
當然,僅僅是組織力強,還不足以反映我國特別是共的優勢,更重要的一點,共是一個非常具有自我否定和創新的政黨。我們經常都能看到共搞什麼活動,比如先進性教育、三個代表等等,包括現在很火的「科學發展觀」。其實這些觀點的提出並不是共領導人的心血來潮,它是在繼承以往的共理論基礎上提出的。這說明共具有干大事的力量但印度沒有。弊;主要是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水平還有待提高,它反映了中國發展的長期性,同時用世界的眼光來看中國民主程度較低比印度也低。 同時印度的政治制度相對中國來說 印 度選舉制度印度文官制度印度政治制度的特點一黨優勢制與強人政治 相對較有優勢
Ⅳ 印度跟中國的國際地位相比,有什麼優勢
印度的國際地位是非常特殊的,第一,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並且在殖民地解放中,走出了一個讓西方列強十分滿意的道路,讓西方列強得到了道義的制高點;第二、印度走出了與西方列強同等意識形態的治國方針;第三、印度在幾百年的殖民歷史中,喪失了民族自決的志向;上述的原因,使得西方列強對印度得以「放心」,另外,印度的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迫使,印度稱為東西方相爭的「香餑餑」,這就是,最近印度總理所說的印度的崛起不會引起西方國家的擔憂。而中國則不一樣,中國有著十分強勁的發展潛力,一直保持著在全球巨大的經濟軍事份額,占據著世界頂端的地位,並且由於近代中國受到了西方列強的殘酷壓迫掠奪,這使得西方在面對中國的發展時,具有隱含的強烈負罪感,為了這種道義的劣勢,西方不得不壓制中國,留得一個長期的時間化解上百年來積累的怨恨。所以,在對待印度,對待中國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對於印度,西方有著及其強烈的優越感,印度為西方在殖民主要以全身而退做了一個很好的背書,印度可以得到從政治軍事到經濟的全面接納,而對待中國,則是西方有著不能自身解決的罪惡感,任何的對中國有利的政策都面臨著強烈的阻礙。
Ⅵ 印度新制度的特點
第一,以印度憲法為切入點,分析了在外部主權挑戰、內部分裂、宗教和語言認同的挑戰下,獨立後印度的政治制度設計的功能及目標。書中不僅完整呈現了當代印度憲法中正式的制度安排,而且通過對其形成及其初衷、目標的分析,展示了印度政治制度的自然演化和人為設計的雙重特性。憲法規定了國家「民主」「社會主義」和「世俗」的性質,希望走一條介於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現代化道路,並使新成立的印度國家遠離宗教干預和沖突。印度繼承了英國的體制,實行議會政體,但在上下兩院的產生和權力關繫上同時借鑒了英國和美國的經驗,總理以及部陸咐長會議掌握著實際的行政權力,並通過沿用英國統治時期的文官制度確保政策的連續性。在中央和地方關繫上,印度採用更具集權色彩的聯邦制以實現地方多元化和國家統一之間的平衡,並創造性地引入了「總統治理」的條款來防止中央失去對地方的控制。在司法制度方面,印度在繼承既有制度的同時從保障國家主權、維護司法獨立、確保公民基本權利、促進國家發展等角度出發,對殖民地時代的英印司法制度進行了調整,建立了統一、完整的金字塔式的現代司法制度,但同時也留下了宗教屬人法與現代民法的沖突。在基層自治過程中,印度改造傳統的村社自治制度,建立了現代的潘查亞特製度,並最終成為憲法中的正式制度。
第二,突出了印度的政治制度隨著時代發展不斷鞏固的過程中,為何以及如何在面臨外部挑戰保持活力的同時,又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異化。例如,政治參與的不斷提高改變了議會的內部構成,越來越多來自底層的政治家進入議會,金錢和暴力在議會政治中的滲透大大降低了代議機構的質量;多元利益的不斷分化和動員方式的變化導致了政黨數量的擴張和政黨制度的變化,同時帶來了聯邦權力的分散化;地方主義的出現迫使以語言劃分地方行政區劃成為一個基本原則,聯邦制更加走向非對稱性,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又因為聯邦和邦一級不同的政黨制度而變得更加復雜;行政和司法機構之間的互動,推動司法部門的能動主義在治理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在某種程度上賀悉正也可以視作是行政部門權力擴張和能力不足的結果,但同時也導致了司法部門效率低下;潘查亞特製度極大地提高了基層政策制定和執行的透明度、回應性,在基層治理中扮演了越來越積極的作用,盡管其在不同地方的實施效果參差不齊。在當代印度政府和政治過程中,印度政治制度保持了外在框架和核心原則的穩定,但其具體運行的形式卻始終在不斷調整,甚至憲法中的「社會主義」「世俗」等字眼的內涵也在發生變化。
第三,不僅評估了印度政治制度在印度現代化過程中的主要成就,還分析了影響當代印度政治發展的主要議題。其中對當代印度發展主要議題的分析,向我們展示了印度政治法律制度、組織是印度經濟社會基礎的產物,同時也塑造著印度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建立在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上的印度未能在經濟和社會發展領域取得令人滿意的成就,因而大大削弱了這一套政治制度的整體績效。在本書作者看來,印度憲法的制定者在政治制度基礎上融入了他們對於未來國家和社會秩序的想像。從政治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的政治制度促使印度基本完成了民族國家的建設,使作為文明和地理概念的印度轉變為現代民族國家概念的印度。民主的原則得到鞏固,政治參與不斷擴大,國家權力擴張到了過去處於邊緣地位的群體中。與此同時,印度的政治制度還保持了足夠的韌性,不斷調整以適應時代發展。但是,該書也明確表明,相對自由和公正的競爭性選舉制度、三權分立的權力結構、獨立的司法體系,這些在發達國家被認為是實現廉潔政治的制度因素,未能遏制印度無處不在的腐敗現象,腐敗從官僚機構蔓延到政黨政治和選舉政治過程中;傳統的社會結構尤其是種姓結構在現代化進程中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成為一種新的政治動員形式嵌入現代政治過程,使印度政治帶有裙帶主義、身份政治盛行的特徵。憲法和政治實踐中的宗教—國家關系框架沒有解決印度的政教關系,建立在宗教—種族民族主義基礎上的印度教民族主義近年來已經滲透到國家的正式機構、公共輿論和意識形態中,正在改寫印度民主運行的模式和「世俗」國家的身份。
目前,我國學界對印度國內政府與政治的研究還相對落後,國內學界同類教學參考書還是1995年由林良光等人編輯出版的《印度政治制度研究》一書。《印度政治制度》的出版可以為學界貢獻新知識、提供新思路。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書中還禪悔討論了印度政治制度中學界甚少關注卻又非常重要的一些內容。例如,該書的第五章討論了印度的總統制度,分析了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與總理、行政部門之間微妙的權力關系;總統的個人特徵及憲法危機如何導致總統權力運用的變化。該書第八章討論了印度的潘查亞特製度,分析了這種制度和政黨政治、種姓保留政策等制度之間的互動關系如何影響了基礎治理的績效。
由於追求兼具知識性和學術性,《印度政治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各章學術性深淺不一,個別章節有過於側重描述性或過於側重分析性的問題。雖然該書力圖以憲法為主線,但各章結構上也存在體例相對不統一的問題。例如,對司法、聯邦制和潘查亞特製度的介紹,回顧了歷史上的制度演變,而立法、行政、司法、政黨制度則從獨立後憲法中的安排開始;對總統制度、潘查亞特製度的介紹是根據憲法中的規定—現實中的實踐—問題和思考的邏輯展開,對立法、司法、行政制度的介紹則是根據憲法中的規定—制度特徵的邏輯展開;對政黨和聯邦制度的介紹則是根據憲法中的規定—制度演變的分析視角這一邏輯展開。該書最後一章對影響當代印度政治發展的主要議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為印度政治制度的初學者和研究者提供了觀察印度政治的重要視角,但這些議題與政治制度的聯系似乎不是現有的篇幅能夠涵蓋的。但瑕不掩瑜,《印度政治制度》的出版,填補了近二十年來國內印度政治制度教學和研究工作中參考教材不足的空白。比較政治和區域國家研究的發展,離不開對基本知識的掌握和積累,立足基礎就是研究創新的起點。
Ⅶ 二戰後的印度經濟和政黨和政策和政治和文化的基本情況,特點。以個人的觀點
印度作為一個擁有世界第四大軍隊,第八大製造業和僅次於美國的高科技人才資源的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正在創造「印度崛起」的神話。印度政府在「十五計劃」中,將2002年-2007年的經濟增長率定為8%,但基於印度沉重的人口負擔、不平衡的產業結構、巨額的財政赤字、懸殊的貧富差距、落後的基礎設施、居高不下的銀行不良資產以及國內種姓制度和宗教矛盾長存等現實情況分析,這一目標的實現頗為不易。
1.印度國內經濟發展現狀總述
印度經濟自獨立以來到上世紀80年代,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僅為3.5%,80年代提升為5.6%,90年代中期為7%,2003年第四季度的增長率更是超過了中國,達到了創紀錄的10.4%。2004-2005財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為6.6%,其中建築業增長率為5.2%,工業增長率為9.3%,第三產業增長率為8.25%。第二季度的商品貿易增長53.5%,較第一季度的24.6%增長了一倍多,外國直接投資則增長26.8%,印度經濟進入了「黃金時代」。
(1)第一產業現狀:「綠色革命」使農業增產增收但科技興農仍然任重道遠。
今日的印度已徹底改變了「帶著討飯籃子」的形象,糧食產量從獨立之初的1500萬噸增至2003年的2.2億噸,2004-2005年度(7月到次年6月)的糧食產量目標為2.251億噸但由於降雨量下降,產量預計會減少到2.06億噸。現在印度的許多農產品如大米、小麥、豆類、棉花、甘蔗、茶葉、煙草和黃麻的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這主要歸功於1964年-1970年印度開展的「綠色革命」, 90年代後印度又開展的「白色革命」和「藍色革命」促進了畜牧業和漁業的發展。現在印度正朝著2010年糧食產量翻番的目標前進,預期屆時糧食市場將超過25,000億盧布。但是客觀來講,印度農業生產率仍然很低,每公頃1.7噸的單位面積糧食產量與2.6噸的世界水平和5噸多的發達國家水平還相差甚遠。所以2005印度政府在預算報告中特別強調了要改善農業領域的投資環境,其中包括允許國內農產品出口商免稅進口種子和農用物資等。印度農業發展的關鍵是開墾荒地、選育良種、改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水利設施網增加灌溉面積、保證電力供給、提高糧食加工儲藏能力、完善糧食市場流通環節,使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2)第二產業現狀:新興工業實力漸強,但協調發展不容忽視。
印度現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其中制葯、汽車等領域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雄厚。印度的能源工業(包括煤炭、石油和電力)發展也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佔全國商品能源消費的40%以上。但是電力供應仍然很緊張,目前印度正在尋求開發以甘蔗渣為原料發電,進一步補充傳統煤炭發電的供不應求。輕工業在印度工業中佔有重要地位, 其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20%以上, 主要為紡織工業和食品工業, 其中食糖, 茶葉和紡織產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隨著整個工業的發展, 棉麻紡織、製糖、榨油和制煙等傳統工業的優勢地位正在不斷地讓位於化學、能源、機械和電子等新興工業。
①能源和基礎工業——產量大幅增長,但石油、天然氣仍嚴重短缺。
從總體上看,印度的礦產資源較為豐富,門類比較齊全,煤儲量近2000億噸,是世界重要產煤國之一。近年來能源工業發展較快,可由於缺少現代工業的「血液」——石油,因此總是摘不掉「能源短缺」的帽子。有調查顯示,印度石油資源匱乏,可開采量不足8億噸,按目前開采速度,僅可再開采20年。天然氣儲量不到7000億立方米,也只能維系20多年的開采量,而且天然氣生產中噴發浪費嚴重,效率不高。
②醫葯工業和紡織業——印度製造業的兩個亮點。
印度是非專利葯品生產和出口大國:印度的葯品佔全球葯品銷售量的8%,排第四名,是世界第五大散裝葯生產國。印度的醫葯工業有2萬個實驗室,醫葯市場規模為53億歐元,其中最大的醫葯企業Glaxo SKB 佔有5.7%的市場份額。
紡織業是印度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行業,其產出佔GDP的6%左右,吸收了3500萬人就業。
③耐用消費品市場、機械及部件市場——現狀不樂觀但發展潛力大。
雖然印度國內擁有一個由3億中產階級構成的穩定的消費市場,但消費熱潮並沒有啟動,大多數耐用消費品構成買方市場,供大於求。印度的機械產品多為低端產品,重載設備、食品加工、塑料加工紡織和珠寶加工的機械長期依賴進口。但是消費信貸的進一步完善可以促進消費市場的繁榮,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可以推動以建築機械為主的機械及部件市場的發展。
(3)第三產業現狀:印度經濟增長的最大亮點和推動力。
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印度憑借良好教育的工人、信息技術和英語語言優勢大力發展服務業。服務業先行帶來了印度軟體、商務處理外包等IT服務業的興旺,促進了印度資本金融市場的發達和旅遊業的繁榮。
① 計,中國輸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信息服務部門——軟體業異軍突起,實力雄厚。
8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就頒布了扶持計算機軟體發展的政策,1991/92年度至2001/02年度的關鍵十一年之間,印度軟體業的年均增長率達45%,2004年這一數字達到了50%。印度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軟體超級大國」,目前有軟體及服務企業近3000家,從業者超過50萬人,其前十家軟體及服務企業的人員規模多在萬人以上,最大的企業已逼近4萬人。企業盈利均在20%以上。班加羅爾、海得拉巴和馬得拉斯市形成了印度軟體基地的「金三角」。
②資本金融服務部門——開放的金融環境形成了較發達的資本市場。
印度擁有發展中國家最大的資本市場,其股票交易種類也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多的。全國共有78家商業銀行和196家地區農業銀行,分支行6100家;有證券交易所23家,上市公司超過900家,年新發行股票可籌措650億至700億盧比資金。
③旅遊服務部門——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印度旅遊業在2004年接待外國遊客達337萬人,比2003年增長23.5%,旅遊外匯收入為48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6.1%。雖然印度受到印度洋海嘯影響但並沒有影響到印度的「旅遊熱」,預測到2025年印度有望成為世界旅遊市場的中心。
④公共服務部門——基礎設施和文教衛生: 「硬體」、「軟體」一齊抓。
為彌補基礎設施滯後的缺憾,印度政府制定了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的方針。2010年,至少投入170億美元用於提高國內道路、機場和港口水平,鼓勵外資或私人財團參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工程。為了解決印度能源危機,政府積極尋求與沙特、伊朗、俄羅斯等國的能源項目合作,計劃在2015年前每年投資10億美元用於中東、中亞、北非、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的油氣項目。
教育方面加大經費投入,普及八年初等教育,重視培養和保護高素質科技人才,鼓勵外流人才回歸。醫療衛生方面,通過建立三級醫保網路(保健站-初級保健中心-社區保健中心)改善飲水供應等措施,促進文化衛生事業的發展。
(二)印度對外經濟狀況
1.對外貿易和外商投資情況——貿易逆差、外資利用率低
(1)對外貿易方面
盡管印度盧比對美元持續升值, 2004-2005財年前9個月印度出口53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23%。印度本財年的出口目標是比去年增長16%。印度對外貿易中,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為美國、阿拉伯、中國、中國香港、英國、新加坡、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法國,主要進口國家為中國、美國、比利時、瑞士、澳大利亞、阿拉伯、英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出口產品有紡織品、寶石及珠寶、化工產品、石化產品、農漁產品、皮質品、電子產品及地毯等,主要進口產品則有原油、黃金、寶石、鋼鐵、化學產品、機械及電子產品。
(2)外商投資方面
吸引外商直接投資方面,自1992年至2004年1月止,印度政府核準的外商投資金額近783億美元,主要投資國家為美國、瑞士、英國、日本、德國、荷蘭和阿曼等,主要投資領域有石油、電力、冶金、食品加工、電訊和飯店旅遊業等。但是資金實際利用率只有40%。日前,印度政府進一步提高海外企業對印度本地行動電話公司的投資上限,從49%突破到了74%,表明印度政府對待外資的開放態度已經取得了突破。印度是一個經濟發展迅猛的國家,國內許多領域,尤其是在大多數基礎設施領域面臨投資不足問題,預計下一步印度會有更廣闊的領域進一步放開。
對外投資方面,按照印度儲備銀行公布的數字,印度2003-2004財年對外投資增加了15億美元,總投資額達到66億美元。
2 中印貿易情況——中方逆差,但經貿合作的潛力巨大。
近10年來,中印貿易發展較快,印度已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石油、化工產品和機電產品等。從印度進口商品主要有鐵礦砂、鉻礦石等。1992年中印邊境貿易恢復,以易貨為主,每年邊貿額約500萬元人民幣。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3年中國同印度貿易總額為75.95億美元,比2002年增長53.6%,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3.44億美元,進口額為45.51億美元。2004年,中印貿易額達到136億美元。據印方統計,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商品總額在2002—2003年度印度進口額中,已躍居第3位,僅次於美國及比利時。同期印度出口到中國的商品總額也已位於第6位,僅在美國、阿聯酋、英國、中國香港和德國之後。從中印雙方經貿地位的提升可以預測兩國合作的潛力是巨大的。
二、中國與印度經濟比較
同為發展中大國的中國與印度,在經濟發展方面存在很多相似與相異之處。50年前,兩國都是比較的落後的農業國家,進入21世紀初,兩國都取了長足進步,都保持了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根本的變化。
(一)經濟發展模式:「世界工廠」與「世界辦公室」
中國當年學的是東亞「四小」模式,通過引進外資,建立強大的、能給為數眾多的農業人口提供工作的工業部門,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實現粗放式增長。因此,中國正處於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中,工業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中國正成為「世界的工廠」。
而印度則相反,它重視的是服務業。印度的服務行業在GDP佔50%以上,而工業和農業則分別只佔26%和22.8%。印度想成為「世界辦公室」。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通過勞動起家的發展中國家,如果說20世紀90年代的全球化是以製造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第一波」,那麼,21世紀初期將迎來以服務業打頭陣的全球化的「第二波」。中國在「第一波」中占盡優勢,印度則在「第二波」中顯示出對中國的壓倒優勢。例如,2003年有2萬美國人的稅表財會統計是在印度完成的。2004年有20萬個稅表被送到印度作財會統計。
印度之所以走了一條與中國不同的道路,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印度對外開放時間較晚,直到1991年才真正開放,而此時與開放初的中國大不一樣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初露端倪。
2. 印度精英教育為印度培養大量的科技人才。印度雖然文盲的比例較高,但它卻是一個人才大國。印度政府對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從而確立了它世界第二人才大國的地位。印度的大學為印度培養了數量僅次於美國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庫。依靠這些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印度的高科技產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目前,美、英等國科技人才中印度人的比例相當高。
3. 印度糟糕的基礎設施對發展工業起了阻礙作用。印度公路、鐵路、港口、航空、通訊發展滯後,問題重重;印度的電力供應不足,國內能源分布不均,印度貯藏的石油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煤大多分布在東南部,運輸壓力大。
4.印度可耕地面積世界第二,灌溉面積則高居世界之首。農村勞動力的轉移不如中國緊迫。
(二)對外經濟戰略:
在對外貿易政策上,印度從獨立至20世紀70年代末實行的是「進口替代型」政策以保護和發展民族產業,與外界的聯系不密切;至20世紀80年代開始實行「進口替代」與「出口促進」並重的貿易政策;從90年代開始,特別是在加入WTO之後,印度開始實行「出口導向型」的對外貿易政策。由於印度長期實行保護國內市場的內向型進口替代經濟發展戰略,對國內市場實行高度保護(由於頻繁實施反傾銷調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貿易壁壘最嚴重的國家),導致印度進出口貿易發展緩慢,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狀態,外貿對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率也很低,最終影響了印度經濟發展速度。中國則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就致力於出口導向型的經濟發展,在東南沿海實行了外向型經濟。
2004年,印度的雙向貿易總額只有1500億美元,在全球貿易總額中年份額不到1%,而到2003年,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佔份額是5.8%,在世界進口中所佔份額是5.3%。2004年,雙向貿易增長36%,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第三大貿易國,僅次於美國與德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的貿易額與GDP之增長70%以上。而印度的貿易額與GDP之比只增長23%。
在吸引外資方面,與印度相比,中國在股權、投資領域、稅收等方面政策優惠得多。我國對外資的吸引力比印度相對要大一些。印度由於民族、教派矛盾復雜、政局動盪、議會反對黨力量強大、非政府組織影響大,制約了政府的利用外資政策。目前,印度的外資政策發生了一些變化。20世紀90年代,印度曾嚴格限制外資進入,而現在,印度政府加大了吸引外商投資的力度。印度仿照中國,採取一系列優惠措施,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約20個經濟特區,招商引資。
近年來,有一些跨國企業工廠轉移到了印度,印度成為了不少大公司的研發中心。印度的優勢得到了凸現。
1. 人才優勢。不僅是大量的講英語的科技人才,而且包括大量的管理人才。
2. 法律制度優勢。印度的國家機器和法律體系在發展中國家顯得相對比較健全、穩定,法律制度比較完善。
在與世界主要大國、國際經濟組織以及區域經濟組織的聯繫上,1997年,印度對APEC21國的出口占其總出口額的48.0%,依次為歐盟15國(24.7%),北美自由貿易區(20.3%),環印度洋地區合作組織18國(18.9%),海灣合作委員會(7.1%),東盟10國(6.8%),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印度、泰國合作組織,即BIMSTEC-4(4.5%),南亞地區合作組織(4.1%),其中與海灣合作委員會的貿易就要是能源。
三、涅磐重生--「印度模式」?
(一)「印度模式」的特點
在《邁向2050年》報告中,高盛公司預測印度在未來50年裡,有望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許多學者看好印度未來的發展,他們認為印度的經濟制度與市場結構更能保證長期的發展潛力。
聖雄甘地、建國之父尼赫魯等印度政治家們一直在探索符合印度現代化的道路。這條道路走得好曲折,但是日益顯示出它的端晲。部分學者認為印度選擇了一條比中國更健康、更持續性的發展路徑。如果說以「硬」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即中國經濟的增長是由物質基礎設施和製造業的擴張推動的,屬於汗水(inspiration)驅動型;那麼,所謂「印度模式」,就是以「軟」為特色,由它的制度基礎設施與企業家精神(aspiration)來塑造的。中國的經濟實力更多地物化在了建築物(包括廠房)上面,是硬的,看得見的,而印度的經濟實力則由它的潛力決定,是軟的。 這里的「軟」既包括技術,也包括廣義的制度,包括文化。
在印度引以為豪的服務業中,增長最快的是軟體業。 印度是世界上五大計算機軟體供應國之一,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計算機軟體出口大國,軟體出口額佔全球市場份額的20%,美國客戶購買的軟體產品有60%是印度製造的。世界經濟論壇2004年3月9日發布的2004至2005年度《全球信息技術報告》顯示印度由去年的第45位升至第39位。在發展中國家居於前列。
(二)「印度模式」形成的原因
如果說「軟」只是印度經濟發展的一個象徵,那麼,它的深層次的力量來自於內生體制性因素。
印度所具備的體制演進比較優勢(institutional evolving perspectives)。從甘地開始,印度經濟上實行的是與前蘇聯不一樣的社會主義,更偏向於像歐洲的那種議會社會主義。拉奧總理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印度的經濟發展要走「中間道路」,印度要「均衡地實行自己的經濟模式」。
印度的金融體系延續了英國人留下來的金融制度,它的銀行體系有130年歷史,印度銀行多數都是民營銀行,運轉良好,壞帳率很低,整個銀行體制比較健全,具有較佳的國際信譽。股票市場也有百年以上歷史。 孟買的證券交易所世界聞名。23家交易所上市的企業超過6000家。
印度的市場秩序較好、資源配置以市場為主,支持了私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創造了嶄新的企業家精神。國際投資者認為,與中國相比,印度擁有更完善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更有力的產權保護措施和對投資者更友好的競爭體制。如塔倫·凱納(Tarun Khanna,麻省理工學院)和黃亞聲(Yasheng Huang,哈佛商學院) 在2003年七八月號的《外交政策》上發表文章——《印度能否超過中國?》。他們在文中闡述了這樣的觀點:一國經濟未來的發展最終還是取決於本國資源的調動。由於印度私營企業發展較快,而且注重自身內部的有機增長,這使得印度對資源的利用更加充分。
印度擁有發展中國國家獨特的優勢――良好的英語教育、符合國際化的管理等。英語為通用語言,受殖民地文化的影響,印度精英教育中國際化人才更容易接受國際先進的管理經驗。擁有一大批國際化的人才、一大批能夠與歐美國際競爭的跨國公司,印度融入全球經濟體系的步伐更為堅實。
有學者們認為,經過90年代以來的改革,印度經濟、政治模式開始糅合東亞的特性。正如保羅·克魯格曼指出,中國等東亞國家經濟奇跡得力於資本的極大驅動。最近,印度在這方面也顯示出強勁的勢頭。《金融快報》發表文章稱,印度不僅要大力發展「軟體模式」,同樣也要在吸引外資方面勝出中國。英國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公布的一項2004年度報告顯示,印度已成為僅次於中國、美國之後全球第三大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
四、印度經濟展望:機遇與挑戰並存
對於2005—25年印度年均GDP增長率有不同的預測,分別是7.0%、8.0%、9.0%、10.0%(參見附表),其實現程度受國內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能源供應情況等)與國際經濟環境(國際油價等)影響。在未來20年,印度將加大對這方面的投入(參見附表)。印度將會在世界技術進口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到2025年,其軟體出口將佔全球軟體出口的15.%。除此之外,有發展潛力的產業還包括:1)旅遊業;2)信息服務業;3)咨詢管理業;4)瑜珈等緩解壓力的教育與培訓;5)中等技術勞動力出口;6)高技術人員出口等。與世界大國、區域組織的關系方面,主要是「向東看」戰略,將重點加強與東盟等地區組織與大國的經貿關系。
Ⅷ 印度的政體是什麼
印度政體
印度的國家政體為聯邦共和制。憲法稱印度是「主權的、社會主義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的國家機構由議會、總統、政府、司法機構組成。
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人民院中佔有多數席位政黨的領袖,出任政府總理。
印度政治結構
政治結構
印度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的、政教分離的民主共和國印度聯邦 28個邦和7個中央直轄區政府體制 基於全體成年人均有選舉權的議會民主立法機關 國會,由總統及兩院組成,兩院分別是聯邦院和人民院行政機關 由總統、副總統及由總理領導的部長會議組成司法機關 獨立於行政機關。
政治體制
印度是一個聯邦,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教分離的、具有議會制政府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的政體是由憲法的條文所規定的。該憲法在1949年11月26日由制憲會議正式通過,並於1950年1月26日生效。總統是法定的聯邦行政首長。實際的行政權力則賦予一個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憲法規定以總理為首的部長會議向總統提供協助和建議,總統則行使其職權,按照提供的建議採取行動。部長會議集體向人民院負責。在各邦,作為總統代表的總督是行政首長,但實際的行政權力則賦予領導邦部長會議的首席部長。邦的部長會議集體向該邦民選的立法會議負責。憲法規定了國會和邦的立法機構之間如何分享立法權,而其餘的權力則歸屬於國會。修訂憲法的權力也屬於國會。聯邦的行政機構由總統、副總統和部長會議組成,部長會議在總理的領導下向總統提供協助和建議。
Ⅸ 印度國家的政體和中國的不同
不同點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選民直接或間接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事務的政治制度. 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印度:聯邦共和制、議會制
印度是一個聯邦,是一個主權獨立的、政教分離的、具有議會制政府的民主共和國。印度的國家機構由議會、總統、政府、司法機構組成。印度議會實行兩院制,由聯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組成。人民院中佔有多數席位政黨的領袖,出任政府總理。
印度憲法規定了國會和邦的立法機構之間如何分享立法權,而其餘的權力則歸屬於國會。修訂憲法的權力也屬於國會。聯邦的行政機構由總統、副總統和部長會議組成,部長會議在總理的領導下向總統提供協助和建議。
總統
總統由一個選舉團的成員選出,選舉團包括選出的國會兩院議員和各邦立法會議成員,他們的選票有適當的加權。總統的任期為5年。除了其他權力而外,當總統認為整個國家或者領土的任何部分的安全由於戰爭或者外部入侵或者武裝叛亂而受到威脅時, 可以宣布國家處於緊急狀態。 當某個邦的憲政體制受到破壞時,總統可以將該邦政府的全部或部分職責收歸他本人行使。
總理
部長會議的組成包括內閣部長、國務部長(獨立任命的或非獨立任命的)和副部長。總理將部長會議有關管理聯邦事務的所有決定和立法建議傳達給總統。一般情況下,每個部都有一位官員被指定為印度政府的秘書,就政策問題和一般管理事項向部長提出建議。內閣秘書處對於最高層的決策起著重要的協調作用,並在總理的指導下運作。聯邦的立法機關稱為國會,由總統、聯邦院和人民院組成。所有立法要求都要由國會的兩院通過。但是,對於有關經費的法案,則人民院的意願總是佔主導地位。
國會
聯邦院
聯邦院由245位議員組成。其中,233 位代表各邦和中央直轄區,12位由總統任命。聯邦院的選舉是間接選舉,議員由各邦的立法會議選出的議員來進行選舉。聯邦院不能被解散,每兩年有三分之一的議員退出。
政黨
政黨分為全國性政黨和邦政黨。如果一個政黨在4個以上的邦得到認可,它就被視作一個全國性的黨。
國大黨、印度人民黨、人民黨、印度共產黨和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者)是國內主要的全國性政黨。主要的邦政黨則有:安得拉邦的 泰盧固國黨、阿薩姆邦的阿薩姆群眾黨、比哈爾邦的雅克汗德解放陳線、果阿邦的馬哈拉施特拉果阿黨、查謨和克什米爾的國家會議、喀拉拉邦的穆斯林聯盟、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濕婆軍黨、旁遮普邦的阿格立黨、泰米爾納德邦的全印安娜德拉威 穆納特卡則伽馬和德拉威穆納特卡則伽馬、北方邦的群眾社會黨和社會主義黨以及西孟加拉邦的全印向前集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