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印同為人口大國,為啥一個要進口糧食一個要出口
眾所周知,中國和印度分別為世界上的人口第一、第二大國。人口多,所消耗的糧食量自然也巨大。所幸,袁隆平爺爺培育出來的“雜交水稻”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正是有了這雜交水稻,才解決了人口大國“吃飯難”的問題。如今,我國人民再也不用忍飢挨餓,這都得感謝袁隆平老爺爺。
不過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
我國既然是產糧大國,為何每年還要大量進口糧食?印度同樣也是人口大國,為何卻是糧食出口大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差異呢?
當然,我國大量進口糧食的原因還有很多,主要就是上面這三條。雖然我國糧食產量大,但我國也是超級人口大國,所消耗的糧食也是非常巨大的。
只有大量進口糧食,才能更好地解決糧食供給不足的問題,讓我國人民都能吃上飽飯,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樣,想要吃上一頓飽飯都是奢望。
如今,國家富強了,吃上一頓飽飯已經是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了。
⑵ 印度只有中國不到一半的土地,是如何養活13億多人口的
印度這個國家,它和中國稱之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他們國家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1/3,但是人口已經逐漸超過中國,印度從不計劃生育,他們提倡多生,而中國在早些年就開始計劃生育,一家只能有一個孩子。別看印度只有我們國家的1/3大,他們也足夠養活13億人口。因為印度的耕地面積要比我過大很多,我們國家有2/3的土地是貧瘠地區,在這一點印度就強出我們很多。所以說作為一個中國人能出生在這樣一個和平的年代,而且又是這么一個富強的國家,我認為我是非常幸福的。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如果大家有什麼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⑶ 怎樣解決印度糧食產量不足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過去三個市場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過1000萬噸,占據1/4強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場。印度也是小麥凈出口國。2012/13年度小麥出口甚至超過有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
一般人的印象,一個國家不缺糧才會出口糧食。
但是,飢餓的印度,自己都吃不飽,怎麼反而有大把的糧食出口呢?
印度早就是市場經濟國家,政府並不能強制低價收購農民的糧食。那麼,在一個相對自由的市場中,印度人為什麼也自願「勒緊褲帶」出口糧食呢?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學問題。不需要考慮看似比較復雜的國際貿易問題,我們就看看一國內部的情況。在一個國家裡面,農民總是賣糧食,市民總是買糧食。那麼,有餘糧賣的農民是否比需要買糧食的市民吃的更飽更好呢?不但不是,事實往往恰恰相反,市民的營養水平整體上比農民更高。「飢餓」的農民為什麼不先喂飽自己呢?
其實,也可以同樣問:為什麼沒有房子的建築工人反而在給別人蓋房子?為什麼沒有iphone的工人在給別人生產iphone?為什麼沒有LV手袋的女工在工廠為別人生產LV手袋?…「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古人早就發出了類似的感慨。養蠶的人穿不起絲綢,種田的人吃不飽,這其實並非社會不公,而是因為社會整體生產水平相對低下。對於種糧的農民來說,種糧只是謀生的手段。他當然可以自己吃掉更多的糧食,但是由此拿來賣錢的糧食就變少了。人的需求是多元的,吃僅僅是農民眾多需求中的一個,還有穿衣、住房、醫療、教育等一系列需求。在生產效率低下的社會,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糧食並不足以滿足農民全部的需求。這個時候,他就需要權衡。他可能會為了小孩的上學會減少一些口糧的消費,他也可能會為多添置一件新衣而壓縮自己的口糧。然而,在一個生產高度發達的社會,一個農民可以耕種幾百乃至上千畝土地,農民的多樣性需求基本上都可以通過出售糧食獲得滿足,不需要以降低自己的營養水平為代價。
國際貿易是同樣的道理。飢餓的印度成為糧食出口大國這一事實只能說明印度社會發展水平仍處於很低下的階段。他們為了滿足其他方面的最低需求,只能以降低自己的糧食消費為代價來進口他們更為緊缺的商品。印度5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而農業只佔GDP的18%。這意味著印度農業從業人員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6%,而印度全國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29位(2011年),印度很大程度上仍是一個農業國。
印度是糧食出口大國,從糧食的進出口是難以判斷一國的糧食安全水平,更大程度上,糧食安全水平應該從收入水平去判斷。高收入水平才是糧食安全的終極保證。任何形式的糧食危機總是要通過價格表現出來,而收入水平高的國家總能夠通過出價更高來獲得食物的優先分配權。
有人可能說,有錢就一定能買到糧食嗎?沒錯,有錢不一定能買到糧食,但是沒有錢就一定買不到糧食。
那麼如何提高一個國家的整體收入水平?
歷史早已證明城市化、工業化是唯一出路。如果一個國家農業產值佔主導地位,農業人口比例又很高,也即所謂的農業國,其收入水平往往是低下的。
因為農業的生產率提高速度是遠遠落後於工業的,發達國家富裕的農民其收入來源的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於非農部門的補貼。如果沒有補貼,完全依賴農業收入,發達國家的農民收入在內部也是處於底層的。
⑷ 印尼自是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為何還要大量進口糧食
需要進口糧食的是我們中國,印度是出售糧食。
許多人感到困惑,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其穀物產量逐年增加,為什麼中國仍然需要從國外進口那麼多穀物?中國的耕地面積每年平均減少40萬公頃,城鎮化和工業化不僅使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而且還在改變土地用途。盡管國家下達了三項嚴格控制耕地紅線的命令,但開放房屋佔用耕地建房的情況仍然存在。耕地面積在不斷減少,但人口壓力卻在增加。沒有人想成為食品進口國,但真正的潛在危險擺在面前。
⑸ 稱霸亞洲走向世界,印度大國夢為何屢戰屢敗深度解析背後原因
戰火席捲整個二戰後,世界形成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之間對立發展的局面,但隨著蘇聯的解體,世界秩序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這段時間,涌現出了一些新興國家,而此時,印度這個國家開始頻頻出現在全世界的眼中。
截止到2019年, 印度的國內GDP已高達2.85萬億美元 ,位居世界第五,不僅如此,印度作為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
憑借這樣的優勢,使印度開始迷之自信,想要一度崛起,並成為亞洲強國。
同屬於發展中國家的我國,在改革開放後,整體實力與經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僅用70多年的時間就從「一窮二白」的狀態一躍發展成世界強國,而印度還在原地踏步,兩國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那麼,印度的大國夢真的會實現嗎?
印度想要成為世界強國,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故事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走進「印度」。
印度與我國同樣都是人口大國,且都經歷了近代的屈辱 歷史 。印度在1947年建國,雖然比我國早兩年,但從建國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印兩國的經濟總量相差無幾。
但在1990年之後,中印兩國的經濟卻瞬間拉開了巨大差距,到2019年,我國的GDP已經高達14.34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印度僅僅位居世界第五。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在印度進入西方體系之後,印度就被西方國家看好,會成為下一個世界級大國,那麼作為印度開國元首的尼赫魯到底做了什麼,使西方國家對印度產生如此之想法呢?
原本尼赫魯家族,從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來看, 是最頂級的婆羅門種姓 。由於他的父親供職於,英屬印度政府的高級法院,所以在父親及其英國人的影響下,尼赫魯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在他16歲的那一年,被父母送去英國留學。有一次因為成績的優異,獲得了一本 《加里波第傳》 作為獎勵。也正是這本書,使他自此開始有自己的政治抱負,1910年,從劍橋畢業的尼赫魯又進入倫敦內工法學院,就讀法律專業,直到1912年才學成歸來。
回到印度後,尼赫魯成為了一名律師,並同時投身於國大黨的各項活動中,也通過父親接觸到了聖雄甘地。
他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同時也是印度的國父,具有極高的地位。在甘地的影響下,尼赫魯深入印度的底層 社會 ,在了解印度的 歷史 與現狀後,便辭去了律師的工作,專注投身於國大黨的政治活動中。
1920年,由甘地所倡導的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開始,但好景不長,1921年國大黨的一些重要分子,就被英國逮捕入獄,其中也包括尼赫魯。
在此後的時間內,尼赫魯先後入獄共9次,坐牢時間加起來將近9年。隨著在長期以往的斗爭中,尼赫魯的思想也發生了諸多改變。
尼赫魯堅持印度要「完全獨立」 ,並認為純粹依靠非暴力不抵抗,是根本無法達到這個目的。其次在20年代末,尼赫魯先後去西歐、蘇聯考察。在這兩次考察中,使他對資本主義模式與 社會 主義模式展開了深入思考。
他被蘇聯的 社會 主義模式所吸引,但仍有所不足。印度可以模仿蘇聯發展 社會 主義,但是要有所取捨。
從30年代開始, 尼赫魯 就逐漸掌握了國大黨的領導權,並開始 領導印度獨立運動 。
在印度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1947年8月15日,迎來了印度的獨立,而尼赫魯也實現了他大國夢的第一步,之後印度就此進入了尼赫魯時代。
為了改變印度獨立之初,薄弱的經濟基礎,尼赫魯在印度搞了一系列的經濟強國政策,首先進行了一個重要的改革,土地改革。
第一個是廢除柴雲達法定地主制。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主要採用的就是 柴明達爾制度 ,通過法律承認他們對土地的私有權。
在這項法令實施後,廢除的柴明達高達250萬,被政府所接管的土地有一億六千萬英畝,由此可見,尼赫魯對柴明達的改革是比較有成效的。
土地改革 的第二個方面是,限制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其實,印度的國大黨實際上代表著大資本家,大地主的利益,但尼赫魯為了心中的強國夢,願意放棄自身的利益去進行改革,但自印度獨立後,地方行政開始效仿美國,再加上國大黨內部其他成員,為追求自己的利益,從而導致這項法令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所以從整體上看,尼赫魯的土地改革是失敗的。在 農業上吃虧後的尼赫魯又轉身投入到軍事工業 上。
但是,由於土地的問題沒有被解決,大量的人口就被土地牢牢束縛住,根本沒有富裕的勞動力可以進入工業領域。後來到了90年代,尼赫魯的女兒,外孫統治時代結束,印度新政府開始搞 自由化市場經濟 ,但苦於土地問題,無法展開工業化,所以直接跳過工業化去搞第三產業。
但僅僅依靠第三產業,根本無法養活印度的十幾億人口。知道現任總理莫迪上任後,便提出了一系列發展製造業的改革措施,在這些措施里包括,改革傳統的產業結構,構建製造業發展所需的營商環境,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用以系列的改革,激進印度製造業發展的活力,把印度發展成世界製造業的中心。
但是,事實證明,製造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程度,以及國際化水平不僅呈現出原地踏步的局面,同時還有所倒退。
從根本上來說, 莫迪的經濟改革 ,僅僅是因為成效停留在表面,缺乏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根本無法推動製造業的根本性變革。
其實,製造業能否順利發展,並不完全取決於土地的所有制,而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土地的流轉制度。
在 印度中土地徵收法 中規定,要想徵收土地,就必須得到80%的土地所有者的同意,並且還要向失地的農民提供就業的機會。
而當初立法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城市化與工業化,而是為了保護土地,雖然看似這種立法,對印度的獨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卻沒考慮到印度未來 社會 的進步和發展,而這種土地制度,嚴重影響到了製造業企業對用地的需求,成為工業發展不可逾越的鴻溝。
雖然,莫迪也曾嘗試對 土地徵收法 進行改革,但是也遭到了農民和地方勢力的強烈反對。
在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後,莫迪只能將這個土地改革的決定權交給政府,最後不了了之。
在 2019年,莫迪連任 後,他不再進行土地改革,結果造成土地成本一直處於居高不下的狀態。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勞動力的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按理來說,印度有著「世界第二大人口」的號稱。但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長,在提供充足勞動力的同時,也嚴重拉低了印度的人均GDP。
據統計,從2014年至2019年,印度的勞動力每年只能增長到440萬左右,而與此同時,印度同期的失業率卻超過了6%,青年的失業率更是高達20%。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製造業,無法提供 足夠的就業崗位,而印度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卻只能滿足求職者需求的不足20%。
其實,除了落後的製造業,對印度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資金短缺的問題。在資本市場上,莫迪政府多次要求美國,國內的企業能夠到印度投資建廠,同時在印度國內還對中國製造的商品進行抵制。
同時,莫迪政府希望通過 廢鈔令 ,來打擊腐敗、洗錢、連同恐怖主義在內的黑色經濟,表明了印度正度對打擊腐敗的決心。
但是廢鈔令的實施在客觀上,也打擊了用現金結算的個體工商戶,從而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難的問題,大大打擊了印度經濟的增長。
總體來看,以製造業為核心的莫迪經濟,依然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也並沒有給印度帶來實質性的改善。
與此同時,印度百年來的種姓制度,也給印度的發展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長期以來,許多低種姓的人只能從事低等工作。
由於印度人民對種姓制度的逆來順受,導致他們認為,一個人的 社會 地位都是由神決定的。
在印度國內,他們進行了對 種姓制度的劃分 ,並將人分為四等。其中,原人的嘴化身為婆羅門,雙臂化為剎帝利,吠舍意味著大腿,則首陀羅等同於腳,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又衍生出了,「不可接觸者」階層,俗稱「達利特」,同時也被人成為「賤民」。
除了劃分等級之外,他們還提出了 內婚制 ,為了維護高種姓制度的血脈,減少高種姓與低種姓的交流,還規定高種姓女性只能嫁給高種姓男性,不可跨越階層,更加鞏固了種姓制度的體系。
在印度,那些所謂的「賤民」清潔工人,在沒有任何防護設備下,竟爭前恐後地用自己的生命,來賺取每天不到30塊錢的工資。
據統計,印度每五天就有一名清潔工,因此而喪失生命。看到這里,很多人會非常好奇,面對這樣的局面,難道就沒有人反抗過嗎?
在這里,就不得不佩服印度的高層統治者,他們為了將種姓制度深入人心,便強行利用神的信仰,來強化這種制度。
除了種姓制度以外,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搞得很糟糕。印度的教育發展水平很不均勻,光印度的高種姓就只有300萬人,享受著良好的教育,但對於低種姓人來說,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機會,導致印度的文盲率高達85%。
雖然,印度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文盲破譯的國家,但其女性的 社會 地位還是非常高的。相信看過 《摔跤吧,爸爸》 的人都知道,在印度,女性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4.4年,且並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出嫁前必須要聽爸爸的安排,出嫁後成為丈夫的附庸。
據資料統計,印度這個國家大約有,2/3的印度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這也導致印度女性長期不被受重視。
這些內部因素無一是直接阻礙了印度的發展,而一直以來就被印度視為假想敵的我國,又是怎樣做的?
眾所周知,兩國都是文明古國,但拋開實力的對比,兩國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有人說,印度的人口眾多, 印度的勞動力優勢自然要大於我國 。那到底真實情況是什麼呢?截止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共計13.8億,而我國則是14.1億。雖然,印度稍有落後,但是印度的出生率卻比我國高出了約7%,常住人口卻相差無幾,所以印度的人口在超越中國上,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其實,對印度來說,人口眾多的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是印度即將面臨的一大難點。
印度的國土面積僅僅是中國的1/3,從長遠看,用有限的資源去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是根本達不到的,即使是如今的局面,印度在飢餓、貧困、教育等問題方面仍束手無策。
但從長遠看,人口的快速增長,卻極大改善了印度的勞動力結構。從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期間,印度勞動力人口從6.19億增長至8.76億,而中國則從8.7億增長至9.92億, 足以體現出我國的優勢。
從2000年的水平來看,印度勞動力人口素質,卻遠遠不及中國。在教育方面,我國也是足足領先了印度一大截。
曾有資料顯示,在英國某公司對某所大學進行排名整理時,發現在十個人當中,中國就占據了7個名額,而印度卻無一人上榜。
由此可見,印度政府曾自稱自己有上億的英語專業,和高端技術性人才的情況,可信度並不高。
所以,雖然 我國的勞動力在減少 ,但隨著我國產業的不斷升級,勞動力的質量與素質,都在不斷提升。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同時也在很多高 科技 領域,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創造出很多知名的國際大企業。
再來說說印度引以為傲的農業。在農業方面,印度可以稱為全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其糧食產量為三億噸左右。
但隨著我國技術的不斷提高,僅僅在六年的時間內,糧食產量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可見,兩國的產量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印度的農業 科技 水平技術,遠遠落後於我國。
在印度的絕大多數田地中 , 需要農民自行採摘 ,而反觀我國,則是利用播種機和收割機,來代替人工,再配合先進的水稻技術,大大提高了產量與效率。
但在兩者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印度又偏偏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堅持大量出口。反觀我國,雖然糧食收成好,卻還要大規模進口。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說一下,印度首要的目標就是解決溫飽問題,糧食固然重要,但是推動經濟的發展也同樣重要,印度不像中國擁有低成本、強大的製造。
為了填補經濟缺口,他們只能挨餓出口糧食。而我國,早已越過了溫飽問題,所以要邁向一個新的階段。
進口糧食,不僅可以滿足我國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完善中國人的糧食結構。
我國的發展有著顯著的提升,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人民與科研人員的努力。
而印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也有了飛躍性的提高。那麼,印度真的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嗎?成為大國的先天條件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在人類 歷史 上,就曾出現過3個超級大國,美國、英國、蘇聯。
而成為超級大國,首先是人口,任何一個超級大國都不能少於一個億的人口,否則他的軍隊數量就是嚴重不足,如果軍隊的數量不足就不可能鎮壓住其他國家,來維護世界霸主地位。
雖然,印度在人口上已經滿足這個條件,但是經濟上的實力確實還是有超級大國,存在一定的差距。
經濟是支撐軍事的基礎,如果經濟實力較弱,那麼軍事的實力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通過多方面的因素,我們不難發現,印度能都稱為下一個超級大國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走向超級大國的陸上,我們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那麼,我國能成為超級大國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是是時間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GDP的總量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但即使我國取得了一定的輝煌成就,但僅僅憑借這些,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定任重而道遠。
雖然美國的盟友遍布天下,能夠在很多事情上顛倒黑白,但並不代表美國能阻止人類 歷史 的發展。
從超級大國發展的歷程來看,即使國家的實力強大,但也需要構建以自身為中心的朋友圈。例如在冷戰時期的資本主義陣營和 社會 主義陣營,如今的美國,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如果我國不打破這個局面,徹底摧毀美國的霸權,那麼,我國在走向超級大國的這條路上,會越來越艱難。
如今我國的 科技 , 在世界各國中的排名早已位居前列 ,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全球領先的代表。
其實從分析不難看出,我們中國才有這樣的潛質,不管是從國土面積,國土上的豐富資源,文化的影響力,從國家的高度組織性,還是從經濟實力、政治軍事實力、 科技 實力來看,都是最符合的。
我國的各個領域都在穩步地向前推進,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中國的強大不在於肉眼可見的階段,而在於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具有不怕艱難困苦,勇於吃苦耐勞的特性。相信我國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⑹ 印度農業的經驗教訓
農產品價格政策的變化及其影響
在1965年以前,印度農產品價格政策的重點放在保護消費者利益上,政府通過低價收購,進口和配售來實現保護。這種政策雖然保證了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相對穩定,卻帶來了生產發展緩慢、政府收購量無法增加而糧食進口劇增的後果。1965年以後,印度的農產品價格政策發生了轉折性變化,就是把重點放在保護生產者利益上,同時兼顧消費者利益。這—政策是印度農業政策調整的里程碑。
政府通過規定農產品(主要是糧食)的購銷價格、政府配售制度、緩沖庫存等措施來實現穩定農業收入和保護消費者利益。政府規定,農產品支持(收購)價格的機構,是1965年成立的「農產品價格委員會」(1985年更名為「農產品成本和價格委員會」)。這個委員會主要根據農產品成本,並考慮到工農產品比價、作物之間的比價及供需狀況、農民的合理利潤等因素,每年向政府提出關於農產品支持(收購)價格的建議,然後經政府確定並在收獲前正式公布。
執行糧食價格政策的機構是印度糧食公司和各邦的糧食和民用供應部門。這兩個機構不僅承擔政府的糧食收購任務,而且負責糧食的貯藏、加工和批發供應。—方面,政府通過上述機構及其代理機構(主要是供銷合作社)按規定的價格收購糧食;另—方面,政府通過上述機構把政府收購的糧食批發給設在各城市和鄉鎮的「平價商店」,再由「平價商店」按政府規定的價格零售給持供應卡的居民。這種收購和供應不僅是政府保證糧食平價供應和糧食安全的物質基礎,而且是對生產者進行價格支持的主要手段。 印度農產品價格政策的支持對象主要是小麥、大米、玉米等糧食作物,在70年代中期實現糧食基本自給之後,價格支持的對象逐漸擴大到黃麻、大豆、油料等20多種農產品,其目的是為了調節種植業的生產結構,促進平衡發展。印度農產品價格政策依賴於價格補貼,價格補貼是支撐印度農業生產的基點,也是價格政策得以實現的物質保證。糧食價格補貼主要是經營補貼和緩沖庫存補貼。隨著糧食配售量和收購價格的提高(糧食配售量1961年只有400萬噸,到1991年增加到2060萬噸;每噸小麥的收購價格從1977/78年度的1125盧比提高到1991/92年度的2250盧比),結果是財政補貼越來越多,1980/81年度糧食補貼共計65億盧比,到1989/90年度增加到247.6億盧比。小麥補貼佔小麥批發價的58%,大米佔40%。1990/91年度,小麥平均補貼1.12盧比/公斤,大米0.8盧比/公斤。如此巨大的耗費,必然造成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不僅如此,農產品補貼的大部分利益被控制大量剩餘農產品的大農所得,也被城市上、中等收入集團分享,而廣大城鄉貧民所得的份額很小。
農業信貸政策
印度農業貸款來源於各類機構(例如農業信貸合作社系統、商業銀行和地區農業銀行)和私人放債。在印度獨立初期,私人放債是主要的來源。以1951年為例,私人貸款占農民貸款總額的92.8%。針對這種情況,印度政府採取了大力支持和發展農村信貸合作機構的政策,以抑制猖獗的高利貸活動。為實施這—政策,政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並逐步形成了農業和農村發展銀行領導下的信貸合作社系統。這個系統在向農業及其有關活動提供低息貸款方面,起了很大作用。1970/71年度,信貸合作社系統提供的農業貸款占農業貸款總額的6.6%。在各種貸款機構中居主導地位。但是,僅依靠這個系統的貸款,遠遠滿足不了農民的需要。1970/71年度,信貸合作社系統的貸款僅占農民貸款總額的20.1%(其他貸款機構佔9.1%),農民70.6%的借款仍需向私人借貸。
6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綠色革命」的廣泛開展,農業投資需求激增,農業貸款供求之間的差距隨之迅速擴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對14個商業銀行實行了國有化,後來又建立了地區農業銀行和農民的服務合作社機構,這些機構參與農業信貸,向農業及其有關活動提供低息貸款。從此,印度農業信貸政策發生了另—重大變化,即從單獨地依靠農業信貸合作社系統提供農業貸款,轉變為依靠商業銀行等多種機構提供農業貸款,極大地擴大了農業貸款來源。商業銀行在農業貸款領域的地位僅次於農業信貸合作社系統, 1986年占農民貸款總額的28.8%。不僅如此,貸款的方向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即優先向農業和農村小規模工業貸款,積極參加各種扶貧計劃,直接向具體的項目和受益人(主要是小農、佃農和農業勞動者)提供貸款。1987年,商業銀行對項目受益人的貸款占貸款總額的44.5%。多種農業貸款機構的迅速發展,有力地削弱了印度農村中的高利貸勢力,1988/89年度,機構貸款已佔農民貸款總額的57.4%,而私人貸款下降到42.6%,其原來的絕對優勢已不復存在。
盡管印度的農業信貸政策在擴大農業資金來源、推動農民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仍需解決—些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信貸機構在地區上分布不平衡,有的機構過分強調獲利原則,—些貸款用於非生產性用途,—些貸款到期不還。這些問題嚴重影響農業資金的供應和農業生產的發展。
扶貧計劃和農村綜合發展計劃
由於印度的土地分配不合理,農業生產水平低,廣大農民特別是小農、邊際農和無地農民仍未擺脫貧困。據政府的全國抽樣調查資料,農村低於貧困線的人口在總人口中所佔的比重,1956/57年度54%,1967/68年度56.5%, 1977/78年度50.8%,1988/89年度28.4%。雖然農村貧民的比重在不斷下降,但其絕對數字並未減少,均為2億多人。
農村貧困是困擾廣大人民的嚴重問題,但長期以來並未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經濟發展計劃和政策主要向發展重工業和基礎工業傾斜,注意農村發展和農業生產發展中的—般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的貧困問題。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貧困問題愈顯突出,印度政府和各界人士也逐漸認識到,農村貧民的大量存在,不僅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也是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因素。因此,從70年代後期起,印度經濟計劃和政策的重點轉向緩解農村貧困,並實施了—系列扶貧計劃。主要有:農村綜合發展計劃,全國農村就業計劃,農村無地者就業保證計劃,農村青年自營職業培訓計劃,農村婦女和兒童發展計劃和乾旱地區發展計劃。這些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農村綜合發展計劃始於1979年,隨後在全國范圍內迅速擴大,並成為印度政府「六五」計劃直至「八五」計劃中扶貧部分中的中心內容。這個計劃的目的是改善農村貧民的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生產率,主要通過發展種植業、畜牧業、農村工業、商業和服務業,為農村貧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擴大收入來源,使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貧困線以上。農村綜合發展計劃所需要的資金,分別由財政和貸款兩方面解決。
印度「八五」計劃中的扶貧計劃,強調要因地制宜地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在乾旱地區發展小型灌溉工程,要通過村民委員會、合作社和其他民間組織促使廣大人民參加扶貧計劃,要進—步提高受益人的償還能力,注意培養受益人的技術能力,注重「在冊種姓」和「在冊部落民」的受益比重。
農村綜合發展計劃取得了較大成績。據印度國家銀行關於評估農村綜合發展計劃扶貧效果的抽樣調查(在10個縣抽樣調查1000戶)得出的結論是:創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收入,縮小了貧困差距。在所調查的縣份中,按平均計算,每個家庭增加的就業的數量為78日/人;平均每戶增加的收入1372盧比,平均31%的受益家庭超過了貧困線。
支持農業合作社的發展
農業合作社是印度政府實現農業發展規劃的重要手段。農民通過合作社,組織起來保護自己的利益。它的類型很多,主要的有農業信用、銷售、耕種、牛奶、漁業、農產品加工、消費以及住宅合作社等。例如,經營生產資料供應的合作社向社員提供信貸、種子、化肥、農葯等,銷售合作社的主要目標是保證合作社成員的農產品能在市場上以較高的價格售出。它們又分好幾類,有的還從事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的銷售,有的只銷售某些特殊的農產品,如水果、蔬菜、棉花、煙草等,以減少風險,獲得較多的利益。加工合作社主要從事蔗糖的加工、棉花及羊毛的加工和精紡以及稻穀和牛奶的加工等。印度農村也有從事工業生產的合作社,它們主要生產農業投入品和機械,其中較有影響的是化肥生產合作社,其產量已佔全國總產量的20%。
印度的農業合作社有以下特點:(1)入社自願,民主管理。理事會由社員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多為5年,大會通常每年召開—次,審議合作社的工作;(2)民辦官助。政府對合作社十分重視,在組織上和經濟上給予支持,包括培訓、補貼和資金援助,幫助合作社發展生產、加工、銷售等事業;(3)以加工企業為核心,發展農村工業,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加工的利潤豐厚,同時還得到政府的重點扶持。牛奶的收購、加工和分配系統也很有特色,在推進發展奶業的「白色革命」、提高人民營養水平中起到了積極作用。
印度在發展合作社中也有—些問題。主要是:(1)基層合作社的規模小,力量薄弱,服務功能受到限制;(2)政府的行政干預比較多。政府—方面對合作社投資,同時又從合作社拿走—定的紅利;據說,經濟狀況越好的合作社,受到政府的干預也越多,影響了農民辦社的積極性;(3)地區之間以及社與社之間的差距很大,多數農產品不分級,加工深度不高,農民不能獲得應有的利益。
⑺ 為何印度耕地面積世界大於中國而糧食年產不足中國一半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和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印度主要的糧食作物就是水稻和小麥,肉類食品以雞肉為主,印度人的牛奶飲用量也是很大的。可以說印度人的飲食是非常簡單的。
正是因為印度人的食譜之中很少有大量消耗糧食的肉類動物食品,所以印度的糧食才能在滿足十幾億人的飲食需求的同時還可以大量的出口糧食。
很多人都是這樣解釋印度和我們國家糧食消耗相差如此巨大的問題,但是我卻認為這些飲食上的差距固然可以讓印度人節省下大量的糧食,但是這並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個。
第一,印度大量人口處於溫飽線
印度和我們國家的人口相差無幾但是卻有近1/3的人口處於溫飽線以下,這些人根本就沒有多少消費能力,自然更不會要求更多的肉類蛋白質因為他們沒有錢購買這些食物。
他們不但沒有合理的飲食結構而且有時候還要忍受一定程度的飢餓去售賣糧食,因為糧食是他們的唯一收入來源,所以他們就必須要節省出一大部分糧食用於商業貿易以換取現金。
印度有這么多窮人緊衣縮食自然就不愁沒有糧食出口了,這和我們可以有天壤之別的。我們好多人家浪費的食物都夠很多人吃的了,看來我們國家浪費的毛病該改改了。
第二,印度對農業投入不足
我們國家之所以有很高的糧食產量,是因為我們大量地使用化肥和農葯。但是在印度自產的化肥是很少的,而進口的化肥對於印度農民來說價格又太高了。就連在我國十分廉價的農葯和一些農業設備在印度都需要進口。
前一段時間印度的農民用可樂做殺蟲劑殺蟲,就是因為可樂比農葯還要便宜,可見印度對於農業的投入該有多麼不足了。連基本的農業生產物資都無法做到供給充足更何其他的農業設施了。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農民沒有在土地上實現收入增長,沒有較多的收益就只能減少土地的投入,如此的惡性循環襲來印度的農民怎麼可能不貧窮呢?
對於農業投入不足帶來的問題就是農民只能依靠微薄的土地收益去換取其他的生活物資,這也就造成了印度1/3人口處於飢餓但是卻還大量出口糧食的問題。
第三印度的土地兼並導致糧食大量外流
由於印度的土地政策是和歐美一樣的政策,這就導致大量的貧困農民脫離了土地到城市生活。這些集中起來的土地是歸地主種植的,這些地主所生產的糧食自然不會是貧困的農民,因為他們即養不起食用糧食的牲畜更加不會是糧食的消費者。
這些糧食只能賣給城市人或是出口沒有其他的銷售渠道,這就造成了大量的飢民無糧果腹但是卻大量出口糧食的現象。
印度糧食外流的問題引起的矛盾是很大的,我們看到印度有1400萬高端人才分布在世界各地,但是印度國內的農民之中卻缺乏高端人才就連一些高級的技術人才都十分缺乏。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連飯都吃不飽的農民誰還有多餘的錢去學習技術呢?而沒有技術就不能獲得較高的收入,在城市這類人也只能淪為貧民。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這也是農業發展不充分帶來的弊端。
農民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只能售賣自己活命的糧食,這就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我們也要引以為戒,當農業發展處於停滯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農民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就是傾其所有讀書到城市打工,起碼溫飽可以保證。要不然就只能持續地減少我們的生產資料投入,到最後有可能溫飽都成問題。
⑻ 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為何印度能出口糧食
首先印度是一個非常適合種植水稻的國家,所以水稻種植的面積較大。印度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常年高溫多雨,降水集中於夏季,雨熱同期,有利於水稻的種植。南方的平原遼闊,有利於大規模的水稻穀物種植類農業發展。土壤肥沃,有利於高品質水稻生長。
還有就是印度的工業化水平還不太高,印度民眾大部分從事的還是農業方面的工作。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就必須通過出售自己的糧食。這恰恰表明當前的印度還是一個農業國,印度的生活水平還是非常低的。
⑼ 古代印度的封建制。
印度人沒有歷史。」這是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印度是文明古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馬克思這句話的含義可能是指印度歷史有這樣幾個特點:第一,印度缺乏有正式文字記載的可信的歷史,它的歷史是同神話攪合在一起的;第二,印度歷史上屢遭外族入侵,它的歷史可以說是一部不斷為外族征服的歷史;第三,印度在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內處於四分五裂狀態。
只有神話無信史
印度古代有發達的神話故事和宗教經典,但史書奇少,根本沒有像中國的《史記》和西方希羅多德的《歷史》那樣的歷史典籍。印度人喜歡講故事,提到歷史,他們喜歡說:「從前有個國王……」,至於該國王的真實姓名、籍貫、生卒年月、在位時間等基本材料,幾乎全無。倖存的極少的史書,幾乎每一頁都摻雜著大量的空想和傳說,使人無法判斷究竟是歷史還是神話故事。被認為正宗的史書有兩部,一部叫《諸王世系》,一部叫《大史》,但這兩部書又都不可靠。
我國東晉高僧法顯所著《佛國記》和唐朝高僧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不僅是研究印度佛教的重要文獻,而且是研究古代印度社會不可多得的史料。從這兩部重要著作中,可以窺探出印度封建制度的形成過程及其特點。
封建制的確立 印度的封建制度萌芽於笈多王朝時期,在戒日帝國時期得到長足發展,並且最終得到確立。印度的土地在原則上歸國王所有,故統稱為「王田」。王田可由國王加以處分。根據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王田通常被劃分為四個部分:「王田之內,大分為四:一充國用,祭祀粢盛;二以封建輔佐、宰臣;三賞聰睿、碩學、高才;四樹福田,給諸異道」。①王田中的「國用」部分,即由國家直接徵收田賦的土地。玄奘說這部分土地的收入是充作祭祀之用,這大概是指的主要用途,實際上中央政府的開支和王室的花費也都出自國有土地。第二部分土地,是作為祿田和食邑,國王用來封賜宰相和大臣的。玄奘說的「宰、牧、輔臣、庶官、僚佐,各有分地,自食封邑」,</FONT>②就是指這部分祿田而言。這就是說,印度在戒日帝國時期,上自封疆宰牧、輔佐大臣,下至一般官員和幕僚,都可以得到數量不等的食邑封賜。第三部分土地,是國王用來賞賜給具有聰明才智、學識高深的學者。這表明印度的封建帝王是重視封建知識分子的。第四部分土地,是國王用來分贈給不同的宗教團體,以求福德,故稱為「福田」,實際上就是「教田」或「寺田」。由於帝王大量布施土地,使印度的婆羅門教祭司、佛教寺院和印度教神廟都擁有大量土地,成為封建的大土地所有者。</FONT>戒日王曾對教俗大貴族大量封賜土地,他頒發的銅牌賜地證書迄今已發現很多。根據已發現的631年戒日王賜地銅牌中說,國王查明一個婆羅門僧侶,利用「偽造的敕令」佔有蘇馬昆達卡村(在士拉瓦斯塔省昆達丹那縣)。國王毀掉了這個偽造的銅牌,「沒收了他的村莊」。可是戒日王又把這個村莊按原來的邊界施捨給另外兩個婆羅門僧侶:一個是出身於瓦爾那族、屬於娑摩吠陀派的僧侶瓦塔斯瓦明;另一個是出身於吠舍奴弗利達族、屬於梨俱吠陀派的僧侶西瓦提帕斯瓦明。戒日王的敕令中說,這次土地施捨「並附有獲得村民的土地稅,以及諸侯家族能要求的一切收入的權利,作為脫離縣管轄的部分而免除一切義務,並附有傳給子孫的權利,直至天長地久。」①從戒日王這份賜地文書中可以看出:土地封賜具有永久性,成為領受者自由支配的世襲財產;這樣封地和賜地脫離政府的行政管轄,成為教俗封建主享有特權的獨立王國。由於戒日王以及其他帝王的封賜,到7世紀時,許多寺院和廟宇都成為佔有大量土地的封建主。例如,王舍城的著名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受到「國王欽重,舍百餘邑充其供養,邑二百戶,日進粳米、酥乳數百石。」②國王封賜和布施的土地都是以「邑」為單位。印度的社會是以村社為基層組織,一邑基本上就是一個村社;村社大小不等,邑的戶數多寡不同,每邑一般為200戶。那爛陀寺擁有土地之廣和佃戶之多,由此可見一斑。</FONT></FONT>封建依附農民和租稅 戒日王的土地封賜和布施與村社農民轉化為依附農民同時發生。分封和賞賜的土地都是由村社農民耕種的。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隨著土地佔有權的轉移,同時轉換主人。他們必須向新的封建主繳納地租和賦稅,甚至還要服各種勞役。戒日王以及其他帝王封賜給教俗貴族的「邑」、「封邑」、「食邑」,就包括村社的農戶和農民。封建經濟的關鍵不在於土地多寡,而在於耕種這些土地的農民的數量;這些租佃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作為土地的附屬物,為封建主生產地租和賦稅,並提供各種勞役。根據已有的資料看,戒日王一次分封和布施就是百邑或80邑,幾萬戶農民隨著國王的封賜變成封建依附農民。僅那爛陀寺一處就擁有200多邑,剝削農民在4萬戶以上。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剝削的主要形式是實物地租。農民負擔的租稅佔多大比重,官府並無明文規定。據《大唐西域記》載:戒日王時期「賦斂輕薄,徭稅儉省。各安世業,俱佃口分。假種王田,六稅其一。」①照玄奘的說法,農民有口分田,可養家糊口,承擔的賦稅徭役均不太重,租種王田的要繳納土地總產量的六分之一作為實物地租。7世紀後期唐釋義凈訪印求法,歷時20餘年,游歷30餘國。他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也提到印度的地租率。他說租種佛教寺院土地的農民,由寺院供應耕牛的,地租率是「六分抽一」。②所述情況與玄奘相同。</FONT></FONT>農民負擔除地租之外還有其他的實物貢納、「貨幣稅和可能實行的其他稅」,而「諸侯家族能要求的一切」費用③,都要由農民承擔。除實物和貨幣負擔外,印度農民也還有一定的勞役負擔,為教俗封建主從事各種雜務勞動,例如,修繕房屋,灑掃庭除等。印度政府也常利用農民勞動力修建宮室屋宇、建築道路橋梁、興修水利工程等,不過玄奘說:「國家營建,不虛勞役,據其成功,酬之價值。」</FONT>④國家營建,不白白使役勞力,根據工作完成情況給以報酬,這就不能算作官府征派的徭役了。玄奘說戒日王時期的印度「賦斂輕薄,徭稅儉省」</FONT>⑤,看來是有一定根據的。</FONT>種姓制度的發展和演變 印度社會從笈多王朝開始向封建制過渡,到7世紀前半期戒日帝國時期封建制度基本確立,經歷了三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革。隨著奴隸制的解體和封建關系的形成,種姓制度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和變化。四種姓中的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高級種姓,仍然保持著他們的統治階級地位。他們從歷代君主那裡得到大量的土地封賜,佔有定居在這些土地上數以萬計的農戶,對他們實行租稅剝削、司法審判和超經濟強制。吠舍種姓原為從事農、牧、商業的平民集團。隨著封建制的形成,從事農牧業的居民逐漸淪為依附農民,與原來的首陀羅農民地位接近。戒日帝國時期的吠舍種姓,專指從事商業的居民,根本不包括農民在內。首陀羅種姓原為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主要從事各種手工業勞動,還有的從事農牧業和漁獵生產,社會地位低下,其中有的就是奴隸。7世紀時,首陀羅中的分成制農民和租佃農民逐漸轉化為封建依附農民,而吠舍種姓下層村社自由農民地位下降,也淪為租佃王田和僧俗貴族土地的依附農民,這兩種來源的依附農民逐漸融合,形成新的首陀羅種姓。所以戒日帝國時期的首陀羅種姓是專指被束縛在土地上的封建依附農民而言。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也談到了戒日帝國時期印度種姓制度。他說:「若夫種姓,有四流焉:一曰婆羅門,凈行也。……二曰剎帝利,王種也。……三曰吠舍,貿遷有無,逐利遠近。四曰戍陀羅,農人也,肆力疇隴,勤身稼穡。」①玄奘在這里明確指出,吠舍就是商人和高利貸者;戍陀羅(即首陀羅)就是奮力耕種土地、種植莊稼的農民。原先首陀羅中的手工業者大都下降到其餘「雜姓」之中。</FONT>在中古時期,印度的種姓制度更加復雜。在四種姓之外,按照行業組成各種「闍提」(梵語jati)。闍提內部職業世襲,設管理機構監督成員遵守規章制度和風俗習慣,違章者要受到懲罰,直至被剝奪受保護的權利。闍提之間互相隔絕,不準通婚。隨著手工業分工的加細,各種手工業闍提的數目不斷增加。城鄉居民全被組織於闍提之中,處於封建主的統治之下。印度種姓的發展,與生產提高和分工加強有關。但種姓間的分割與隔絕又是生產發展不夠充分的表現,成為社會進步和國家強盛的基本障礙。早期封建經濟的發展狀況 封建關系的形成,使部分村社農民隨著土地的封賜變成依附農民。但印度的封建農業照例在村社的基礎上進行,仍然是一家一戶小生產,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沒有象西歐那樣形成農奴制的封建庄園。從《大唐西域記》的記載看,戒日帝國時期印度的大部分地方都呈現富庶繁榮景象。耕地面積不斷增加,水利灌溉設施也有擴建。農作物種類繁多,農產品的產量也相當可觀。玄奘提到恆河中下游地區,盛產水稻,農田水利灌溉工程比較完備,水車被廣泛利用。印度西北部盛產小麥和甘蔗。水稻和小麥是印度的主要農作物;稻米和麥粉是印度人的主食。此外還有豆類作物和油料作物。蔬菜和水果種類繁多。玄奘列舉的蔬菜有姜、芥、瓜、葫蘆、葷陀菜等,蔥、蒜稀少,也不多吃。果品種類更多,難以列舉,為世人所珍重的主要有所謂庵沒羅果、庵弭羅果、末杜迦果等十餘種;石榴、柑桔,諸國普遍種植;梨、桃、杏、葡萄等果品,也在許多國家廣為種植。印度的經濟作物主要是甘蔗、靛藍、棉花、香料等。印度人的日常食品有乳、酪、膏、酥、沙糖、石蜜、芥子油、各種餅等。①玄奘說印度到處都呈現「稼穡殷盛」、「花果繁茂」的景象。</FONT>中古時期,印度的棉紡織業最為著名,產品行銷國內外。中印度秣兔羅國(今北方邦馬圖拉城)是印度棉紡織業的中心之一,玄奘曾提到這里盛產細花布。②毛紡織業也有發展,玄奘說北印度的烏仗那國人多穿白色細毛布衣服,迦濕彌羅國(今克什米爾)人也穿的是毛布和白細毛布。</FONT>①除此之外,玄奘還提到有人穿著「憍奢耶衣」(即野蠶絲衣)和「菆摩衣」(即麻布類的衣服)。由此可見,7世紀時印度紡織業的部門是很多的。</FONT>金屬冶煉和武器製造的手工業也很發達。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還談到印度的很多礦產,涉及必須經過冶煉的金屬礦產有金、銀、黃銅、紫銅、赤銅、鐵等。提到出產金屬礦產的國家不下12個。其中以北印度的磔迦國、屈露多國,中印度的秣兔羅國、尼波羅國最為著名。玄奘特別提到在北部大雪山中有個蘇伐剌拿瞿■羅國出產上品黃金,故叫「金氏國」。②玄奘曾提到用黃金、白銀和水晶鑄成劫比他國大寺院三個寶階的事。在鍛冶金屬基礎上的武器製造也是很出色的。印度人製造的鋒銳武器有刀、劍、斧、戈、矛、戟、弓箭等,防禦武器有甲胄和盾牌。用金、銀、銅、鐵製造的器皿,在印度也很多。他們也用金、銀製造各種裝飾品,或鑄造各種神像。</FONT>印度社會的基礎是村社制度。村社的自給自足性很強。商品交換不佔重要地位。但是印度的國內外貿易也還具有一定規模。玄奘說,金、銀、黃銅、白玉、火珠,是本地所產,積存數量很多。奇珍異寶,種類名稱都不同,從海口輸入,來交換商品。但是在做買賣時,用金錢、銀錢、貝珠、小珠作為交換手段。③貴金屬交換和奇珍異寶交易在印度的國內外貿易中佔有重要地位。戒日帝國首都曲女城,是當時的政治經濟中心,扼水陸交通之便,商業貿易也很繁盛。玄奘說:「異方奇貨多集於此,居人豐樂,家室富饒」。</FONT>④恆河中游在曲女城和華氏城之間的一座古城叫波羅痆斯(今瓦臘納西,又名貝拿勒斯)也是一個商業中心,利用恆河的交通方便,成為奇珍異貨的集散地。「居人殷盛,家積巨萬,室盈奇貨」。</FONT>①華氏城以東的恆河下游地區,在戒日帝國時期經濟上出現衰落狀況。例如毗舍離、華氏城、王舍城等一些歷史名城,人口減少,經濟蕭條,或許與富庶的農業地區封建經濟迅速發展有關。曲女城以西地區主要的手工業和商業中心是坦尼沙城,是普西亞布蒂王朝的發祥地。玄奘說薩他泥濕伐羅國的都城坦尼沙城「家室富饒,競為奢侈,深嫻幻術,高尚異能,多逐利,少務農,諸方奇貨,多聚其國。」</FONT>②坦尼沙城處於恆河和朱木拿河的上游地區,是印度東西南北交通的要沖,北印度出產的金銀,四方的奇珍異寶都匯集於此,然後轉銷國內外。所以坦尼沙城的商人多於農民,家室富足,爭相奢侈。坦尼沙是印度內地商業城的典型。</FONT>
⑽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什麼 急!急!急!
所謂「綠色革命」指的是以推廣高產良種為核心的農業技術改良.所涉及的范圍基本上是幾種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小麥和稻穀.
印度的綠色革命是指在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10多年的時間中,印度農業所發生的一場以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為主要標志的綜合農業技術革命,從而基本實現了糧食自給自足.這場綠色革命是以1966年引進墨西哥高產小麥品種為開始標志的.這場技術革命的顯著特點,是以提高糧食產量、實現糧食自給為主要目標;以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合理實施農田灌溉、正確使用化學肥料、鼓勵採用農業機械、及時防治病蟲雜草為主要技術支撐;以增加農業信貸、完善鄉村公路網路、建立農村市場體系,實現農村電氣化為主要經濟投人;以國家的優惠政策(如價格政策,土地政策等)和政府的組織、管理與協調為基本保障體系.
在這場革命中起到關鍵作用的因素有三個:推廣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生產技術;增加農業投入和改善配套服務,如強化在水利、能源、種籽、化肥和信貸方面的支持力度;實施刺激並保持農業生產和消費的配套公共政策,如決定對農產品提供價格支持,由國營糧食公司進行收購和儲存.從1966年度到1976年度,印度糧食總產量從7235萬噸增至12103萬噸,增幅達67.28%.從1977年起,印度基本停止了糧食進口,並一直保有2000萬噸的儲備糧.1978年以後,印度連續三年成為糧食凈出口國,盡管凈出口額很少.1987年印度遭受百年不遇的嚴重旱災,由於政府掌握的儲備糧達到2360萬噸,雖然當年因糧食配售和賑災用去了2200萬噸儲備糧,但在補進收購的糧食後,到1988年初政府仍保有1401萬噸儲備糧。1991年初,印度儲備糧再次回升到1910萬噸.
經過若干年的實踐,雖然也帶來了一些問題,但總的看來,「綠色革命」還是取得了明顯的成效,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產良種得到大范圍的推廣,糧食單產有了較大的提高.印度於1963年從墨西哥引進小麥高產良種,1965年從菲律賓引進稻穀高產良種,自1966年秋季開始在全國推廣,此後其種植面積迅速擴大,至80年代初,小麥的良種推廣率已超過70%,稻穀也超過40%,再結合其他措施,糧食單產有了明顯提高,成為總產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灌溉面積顯著擴大.1950年全國總灌溉面積為2085萬公頃,到1989年增至4304萬公頃,佔耕地總面積的比重也由15.8%上升到25.5%在新增的灌溉面積中,「綠色革命」開展前的16年佔25%,而此後的23年卻佔了75%.灌溉面積的擴大對農作物的穩產高產發揮了很大作用.
化肥施用量大幅度提高.「綠色革命」後,印度從國外引進設備,興建了一批大中型化肥廠,化肥總產量(按有效成份計)由1966年的35萬噸激增至1990年的860萬噸,24年內增幅達23.5倍.此外,每年還要進口一部分.為了鼓勵農民使用化肥,政府對價格實行了補貼.於是全國化肥施用量大幅度上升,1950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僅施用0.25千克,1990 年則達到68.7千克,其中主要是近20年增長的.
農業機械化取得了一定進展.平均每1萬公頃耕地分攤的農用拖拉機在1951年僅0.7台,1966年僅增至3.4台,而到1989年已達到55.0台.其他農業機械和農用電也有較大幅度增長.
上述各項成果最終歸結於糧食生產發展速度有所加快.農業勞動生產率及農產品的商品率也得到提高.
以上可見,「綠色革命」以後,糧食生產發展速度的確加快了.應該看到,在50年代農業生產原有基數低,又帶有恢復性質,增產相對較易.而70~80年代農業生產水平已經較高,再加上農業中常見的「肥力遞減」或「報酬遞減」的現象,能取得更高速度的發展確屬不易.還值得注意的是,「綠色革命」前產量的增長主要靠種植面積的擴大,單產提高幅度不大,而此後則轉為以提高單產為主要增產途徑.通過「綠色革命」,印度小麥、稻穀的合計人均產量由1962~1966年間的每年130千克增加到1986~1990年間的183千克,而政府收購的商品糧則有更大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