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印關系你認為如果要加強中印關系,中印雙方應該怎樣做
、印度,可要認清形勢啊 美國拉攏印度,並不代表印度已是美國的戰略夥伴,其實美國的著力點還是放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要警惕被美國利用。 我在7月份的文章中說過,「一旦巴基斯坦被美國拿下,對中國的嚴重影響自不用說,對印度的影響也將極為深刻。那時候美國的力量將進入印度洋,美印的友好將結束。印度將永遠被定格在地區大國的行列。當然真是那樣的話,印度是地區的國家無疑,但是不是大國,還要看美國的心情和印度的努力。」 「所以,當美國保證自己在巴基斯坦的通道暢通無阻卻想方設法掐斷其他國家的通道的時候,印度也要提高警惕,這也關乎印度的國運。但是,在中俄美對峙中,印度一直腳踩兩只船,態度曖昧。在局勢越來越錯綜復雜的時候,印度要認清方向。印度要用足夠的胸懷和眼光,在巴基斯坦需要支持的時候,拋棄前嫌,大力支持。印度目前的問題,就是要認清形勢站好隊。」 印度不要過分相信美國的甜言蜜語和所謂的承諾,要看到自己面臨的戰略風險。 三、要冷靜,慢點走 當然,面對美國的拉攏和在中俄和美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較量中印度獲益的誘惑,印度沒有一點非分之想,那是不容易的。但印度想火中取栗,還要看兩個指標:印度能不能,中國怕不怕。 先看能不能。 中印作為同樣是飽受壓迫的國家,在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贏得了獨立。但是中國與印度所走過的道路是截然不同的:中國走向獨立富強之路是在封鎖在對抗中實現的,印度遇到的阻力比起中國遇到的要小的多。不誇張的講,要是中國的事被印度攤上,印度早就完了。中國能不垮,還能日益的強大,其中的原因是值得好高騖遠意淫不淺的印度好好學習的。 所以,一旦真的時機出現,印度也不能輕易的出兵。前有1962年的教訓,現在有兩國巨大的國力差異。印度的基礎工業、製造業極為缺乏,如果印度只想靠所謂的「高技術、服務業」走出強國之路,我看很危險。沒有基礎工業、製造業特別是重工業,不要說大國的博弈中多分一杯羹,就連碗都打碎了都有可能。 在巴基斯坦政治局勢出現混亂之時,印度加強在印控克什米爾的軍力,除了不放心之外,還有就是想趁火打劫,妄圖在中俄與美國的較量中來個火中取栗。對於印度的這點企圖心,必要時中俄要用行動滅了印度的這點小心思。如果印度不願意滅,那就把火燒的大一點,燒了印度,他只能自認倒霉。 再看中國怕不怕。一百餘年以來,中國屢經大戰,中國怕了嗎?「雖千萬人,吾往矣」 ,何懼之有!不要說印度,中國在50多年前,也和美國大兵較量過,中國怕了嗎?何況,在1962年中國還把印度打得丟盔卸甲。 怕是不怕,但要注意印度在克什米爾方向的異動。如果印度敢火中取栗,在克什米爾方向不老實,中國要果斷的出兵,教訓印度、收復藏南、支援巴基斯坦。 也許,印度還有點幻想:要是沖到前線吃虧了,美國不會袖手旁觀的,會幫印度的。如果印度這樣想,真是不可救葯。看看喬治亞的例子吧,美國的努力和效果在哪裡?美國現在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隨著美國金融的進一步惡化,中國軍事力量進一步增強和俄羅斯經濟進一步的恢復,歐盟擺脫美國步伐的加快,美國面臨的問題要比現在還要嚴重。 在世界風雲變幻,局勢微妙,次貸危機愈演愈烈的關頭,印度可要小心了。奉勸印度還是看緊錢袋子,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火中取栗就不要了,隔岸觀火還是符合印度目前的戰略的。 四、戰略合作符合中印現實的利益 雖有邊界為問題的困擾,但中印的貿易還是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年上半年,中印的貿易額達到29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69%。 中印都是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安定和平的發展環境對中印都一樣的重要。由於歷史的原因和現實的摩擦,中印的關系,不可能一帆風順。但就算不能很好的合作,也不要因為離間而更疏遠,那樣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也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印度要擦亮眼睛,美國真的會像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艾什利?特利斯說得那樣:當前美國的目標是把印度建立成一個強大、獨立的中心大國嗎?印度要看到美國拉印度遏制中國的真實意圖,不能老是讓人當槍使。印度要清楚的認識到:中國龍是不可遏制的,中國的強大也是不可阻擋的,中印戰略合作符合中印現實的要求其也符合長遠的利益。
2. 有沒有關於印度城市如何起源,發展歷史方面的資料和書,怎麼找都找不到,急求!謝謝
印度是地球上屈指可數的幾個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後出現了幾個文明。大約距今4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為中心,方圓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興起了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大量用火磚蓋起的房屋,規劃嚴整的城市建設,先進的供水系統和排水系統,2500多枚刻有文字圖形和其他圖形的印章……一切都在向後人昭示,這是一個代表著當時世界發展最高水平的文明。這就是被印度學專家稱為印度文明「第一道曙光」的哈拉巴文化。
根據考古學斷定,哈拉巴文化大致在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1750年,具體地說,其中心地區約為公元前2300至公元前2000年,周邊地區約為公元前2200至公元前1700年。哈拉巴文化的主要經濟部門是農業,已發現了鐮刀等農具。當時栽培作物種類多樣,有大麥小麥等等。除田間作物以外,椰棗、果品也是人們常用的食物。當時人們已經能夠馴養牛、山羊等動物及各種家禽。哈拉巴文化遺址中雖然有許多石器,但也發現了大量銅器。人們還掌握了對金銀等金屬加工的技術,從出土的各種美奐絕倫的手工藝品和奢侈品中,可以想像當時工匠的精巧技藝。制陶和紡織是哈拉巴文化的兩個重要部門,遺址中染缸的發現,表明當時已掌握紡織品染色的技術,紡織業與車船製造業等也已高度發達。城市的繁榮使哈拉巴文化的商業興盛一時,不僅國內貿易活躍,國際貿易亦特別頻繁,在大量古跡遺存的發掘中,都充分證明了其與伊朗、中亞、兩河流域、阿富汗,甚至緬甸和中國的貿易。羅塔爾海港遺址的發現,反映了當地與蘇美爾的海外商業已經常化。
哈拉巴文化的時候其實是最早的了,當時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3. 中印62年戰爭是換來50年邊界和平還是招來千年仇恨
不招人恨的國家,不是強國,不被其他國家抗議的國家,不是強國。
恐怕蚩尤恨死炎黃了,於是華夏崛起了。
六國恨死秦國了,於是天下歸一了。
恨蒙古的不知道多少,同樣橫掃歐亞。
仇恨是可以化解的,古人說聖人之德,三代而衰,好事都過不了三代,仇恨同樣的。
所以仇恨不仇恨不重要,重要的是是不是僅僅只有仇恨,你足夠強,你仇恨別人那就擺平他,別人仇恨你同樣擺平他,於是天下大吉了。
你實力不夠強,別人仇恨你,你擺不平還會被報復,你仇恨別人也只能想想不敢表露,怕報復,所以仇恨這個真無所謂,實力決定一切。
4.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賭國運」事件呢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起初,朝軍勢如破竹,即將統一半島。但關鍵時刻,美國出手了,在仁川將朝軍攔腰截斷,以致戰爭形勢發生倒轉,戰線被反推到了中朝邊境。
當年九月,經過中央仔細研究後決定,為避免後患,志願軍隱秘跨過鴨綠江,決心將美軍推下大海。抗美援朝開始了。
這一戰從1950打到1953年,因中美雙方都沒有實力擊敗對方,最終便簽訂了停戰協定。
咱們通常認為,中國是朝戰最大受益者,因為我們打出了國威,一掃鴉片戰爭以來對西方國家的自卑心理。但其實在這個交戰過程中,咱們還真不是最大受益者,蘇聯才是。
5. 印度歷史文化知識
印度歷史 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後即開始了印度河文明。 印度的早期歷史,可分為史前時期和印度河文明時期。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來到印度,在恆河谷地建立城市,進入吠陀時代。約在公元前6世紀,雅利安人部落內部出現4個社會地位不同的瓦爾那,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4個種姓。部落共同體逐步過渡到地域性共同體,奴隸制國家開始形成。印度的政治經濟中心也從印度河流域轉移到恆河流域。 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印度東部北部出現16個國家,史稱「列國時代」。在列國爭霸中,摩揭陀國家逐漸統一恆河流域,成為印度北部的中心。公元前325年,出身於孔雀家族的旃陀羅芨多(即月護王)率軍隊趕走馬其頓侵略者,建立孔雀王朝,定都華氏城(今巴特那),統一了北印度大部分地區,形成了印度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家。從公元8世紀起,阿拉伯人開始入侵印度,帶來了伊斯蘭文化。1206年阿拉伯人在以德里為中心的廣大地區,建立了伊斯蘭王朝的統治,稱「德里蘇丹國」。德里蘇丹國先後經歷5個王朝,統治北印度達300多年。1526年帖木爾六世孫巴伯爾征服北印度大部分地區,建立了莫卧兒帝國(1526-1857)。莫卧兒帝國時期,不同的民族和教派得到統一,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封建國家之一。 西方國家在印度的殖民活動始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1600年英國在印度建立東印度公司,按著荷蘭、法國也先後入侵印度。1757年6月爆發了印英普拉西戰役,印度戰敗,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849年英國佔領印度全境。19世紀中葉印度出現宗教和政治改革運動,民族主義政治團體日益增多,1885年12月28日印度國大黨成立。1891年4月,英國殖民者製造阿姆利則慘案,致使聖雄甘地領導的國大黨發動了全國規模的不合作運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空前高漲,1946年2月,印度水兵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等地舉行反英起義。英國為擺脫危機,派使團訪印,並提出建立印度聯邦、召開制憲會議、成立臨時政府的計劃。 1947年6月3日,英國公布「蒙巴頓方案」,同意把英屬印度按局民宗教信仰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巴基斯坦自指令包括現在的巴基斯坦國和孟加拉國)。同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兩個自治領分別誕生。印度人民經過長期斗爭,終於結束了英國在印度長達190年的殖民統治。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國。
6. 印度的地理環境是怎樣的,印度的歷史又是如何發展的
古代印度位於亞洲南部的印度次大陸,外表像一菱形或鑽石形。印度這一名稱來源於印度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的印度河和恆河,為發展農業提供了自然條件。印度的北方為喜馬拉雅山脈所阻隔;西面的興都庫什山脈,是印度與西方的交通要道,雅利安人就是通過這個要道進入印度的。印度的南半部是三角形的半島,東為孟加拉灣,西為阿拉伯海。南部的德干高原有森林和礦產,多沼澤草原。沿海平原區氣候宜人。古代印度包括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和尼泊爾等國。
古代印度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的印度河文化時期,有考古發掘的摩亨佐·達羅等古城;第二時期是公元前2000~前500年的吠陀文化時期,建築以木結構為主;第三時期為公元前324~前187年的孔雀帝國,這個時期是佛教興盛的時期,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建寺廟和石窟;第四時期是公元6世紀以後,婆羅門教又重新取代了佛教,後來轉化為印度教,還有專修苦行的耆那教,形成了婆羅門教和耆那教寺廟。公元11~12世紀,伊斯蘭教徒先行在印度北部建立了幾個王朝。到公元15世紀末,印度的建築伊斯蘭化了。
7. 佛教是唐代從印度傳入中國,自從唐代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中國的國運就開始走下坡路,拜偶像得罪了真神
請學習一下歷史知識吧。
官方記載,佛教傳入中國是漢朝初期,其實佛教的傳入比官方記載更早,因為官方記載是以白馬寺建成為傳入起點的。
綜上所述,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就有了漢唐千年盛世。
基督教傳入中國,是清朝後期,八國聯軍侵略時期是基督教在中國傳播最順利的時期,現在的教堂多數是八國聯軍建造的,從此中國開始衰敗近二百年,幸虧有馬克思主義,挽救了中國,否則中國人民會被八國聯軍鬼子當作奴隸了。
8. 印度的歷史教科書怎麼好說呢難道說我們一直都在被別人侵略
印度的歷史教科書,都是收集領國對自己的歷史記載。
9. 印度未來國運如何
印度未來國運很普通,會慢慢進步。
印度有100多個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約占總人口的30%,其他較大的民族包括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爾族、泰固族、泰米爾族等,72%人說印度-雅利安語,25%說達羅毗荼語。
種族構成:
印度的種族主要分為五個類型,以進入印度的時間先後排序,分別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即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
2021年10月8日,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文化和旅遊部印發通知,部署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進一步加強網路游戲市場執法監管。據悉,文化和旅遊部要求各地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會同行業管理部門。
重點針對時段時長限制、實名注冊和登錄等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游戲管理措施落實情況,加大轄區內網路游戲企業的執法檢查頻次和力度;加強網路巡查,嚴查擅自上網出版的網路游戲;加強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游藝娛樂場所等相關文化市場領域執法監管,防止未成年人違規進入營業場所。
10. 印度的歷史簡述
印度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文明的地區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發源地。這個條目是關於印度次大陸的歷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區和尼泊爾。1947年後,印度的領土僅包括今印度共和國部分。
古代史
吠陀文化(公元前3000年 到 前600年)
印度十六雄國時期(前600年前後)
孔雀王朝(前322年 到 前185年)
外族入侵時期(公元前200~公元200年)
笈多王朝(公元320年~540年)
後笈多王朝(公元700年前後)
拉其普特時期(7 到 8世紀)
伊斯蘭時期(11世紀 到 16世紀)
近現代史
殖民地時期
包括: 英屬印度、法屬印度、葡屬印度
印巴分治
印度共和國
印度歷史的史料學問題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史(即穆斯林征服以前的印度史);這段時期的可靠史料 往世書
極度匱乏。相對而言,伊斯蘭教時期的史料就非常豐富。各穆斯林王朝都留下了很多官方文件、編年史和邸報,可供歷史學家查閱研究;一些統治者的傳記也是十分寶貴的文獻(如著名的巴卑爾回憶錄)。不那麼可靠的史料,還包括此一時期到過印度的外國人的游記等等。關於英國統治時期的歷史,則有許多政府檔案可以利用。 搜尋穆斯林征服以前的的史料是印度史料學的主要困難。這主要是由於,印度方面本身不重視對於歷史的記載;印度人沒有構造起一種有效的保存重大歷史事件的制度。11世紀到過印度的穆斯林學者比魯尼(Al-Biruni)評論說:「印度人不十分注意事物的歷史次序;他們在述說國王的年代系列時是漫不經心的,當要他們非說不可的時候,就困惑起來,不知說什麼好,他們總是代之以講故事。」阿爾-伯拉尼的話是非常接近於事實的。在印度不存在類似其他國家的相對可靠的官方史書,卻存在著大量宗教典籍、文學作品和民間傳說;許多歷史事件就混在這些東西裡面流傳下來。所以關於古印度歷史的史料,必須從各種來源中搜集,有時甚至要到文學和自然科學著作中去考證古代印度的歷史事件。 常見的史料包括:
印度本地的歷史文獻
各種王朝世系表。這是一種常見體裁,但是大多數印度王表的可靠性與可考性都不高。許多這種表是夾在哲學和文學作品的段落中。往世書和史詩都經常追述古老的印度王朝(如摩訶婆羅多的附篇訶利世系裡詳細地追述了日種王朝和月種王朝的系譜)。考慮到往世書的實際創作時間及其宗教目的,不能把它裡麵包含的古代王朝世系當作可靠的歷史記載。 編年史。最著名的此類作品是完成於12世紀的《諸王流派》(或譯為《王河》),這是一本克什米爾的王朝史,以克什米爾地區的歷史為中心。此書可能是由作者(迦爾訶那)根據王室檔案編輯而成的,對於12世紀以前的幾個世紀的記載堪稱信史;但是它對更古老時期的記載的可靠性很低,比如它竟把克什米爾諸王的世繫上溯到前20世紀。 一些介於史實和傳說之間的歷史故事,如吠羅曼伽本行,勇健王九所行贊等等。它們具有演義性質,但是仍然反應了一些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