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對中國的優勢有哪些哪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印度在人口、耕地、科技、信仰等方面都比中國占優勢,印度有很多比中國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在科技軟體服務方面,印度顯然有更多優勢。因為印度人英文比較好,同西方國家的溝通比較通暢一點。特別是印度班加羅爾這個地方,它的軟體工業是非常發達的,全世界75家頂尖的軟體公司有30家落戶在班加羅爾。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業,班加羅爾集中了印度軟體人才的35%,它創造的IT產值也佔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經形成了科技軟體服務中心。
第二,有數據表明,幾年後印度的人口會超過中國,變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積只等於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國大一倍。也就是說,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但可耕地比中國多,所以到現在為止,中國糧食需要進口,印度是再窮也不愁糧食。
第四,根據統計,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較重視精神生活。印度這種信仰對於社會穩定有好處,所以印度盡管會出現大亂,但像甘地,他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時都是提倡「不抵抗主義」。印度的歷屆政府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不會亂得很厲害。中國的漢人是比較相信物質生活的,這一點與印度有所不同,在這方面印度還是有它的優勢。
其次,印度的「私營企業家文化」值得中國學習 。
在經濟方面,印度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服務業,他們的服務業早就超過了50%。同時莫迪還提出一個口號「Make in India」。意思是「請大家到印度來生產」,是個祈使句,就是說你們把資本拿到這里來開廠,讓大家都到他那兒去生產。可見印度認為光靠服務也不行,製造業也要趕。第二個是印度的外貿靠內需拉動的比例比較大,這個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是把雙刃劍。
還要提到一點,就是印度的「企業家精神」。尤其在私營企業家裡面,我覺得印度私營企業家的文化遠遠好於中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富二代」什麼的,經常是不能堅持下去。但印度幾個有名的家族企業,像塔塔集團,有一百多年了,已經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長盛不衰。我參觀過他們的廠區,像工業園一樣,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們開玩笑說,工人只要生一個孩子,我保你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老闆出錢,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們還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師住好一點,工人差一點,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闆搞這些真的不容易,這就是企業家精神,值得中國學習。
另外,印度的銀行業是比較成功的,監管也比較好。中國股票解放以後中斷了,到改革開放才重新啟動,但孟買的股票市場一百多年一直延續下來,沒中斷。他們的股票市場也出現過重大詐騙,但壞的例子好象沒有那麼多。另外,印度銀行的呆帳比我們少,這是印度使館的人說的。
在信息技術方面,比爾.蓋茨曾經說「下一個軟體超級大國就是印度」,這個評價應該說相當高了。班加羅爾有很多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參觀過,那裡的管理等方面確實很好。另外,他們的英語好,因此外包業務也很強。
評價印度的教育,同中國相比,可以說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礎教育差」。美國有個MIT,印度也有個理工學院,培養出的一些IT產業專家,軟體工程師,水平都相當不錯。在國際組織裡面,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等等,恐怕中國人還沒有印度人多,他們當中很多都是高技術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軟實力方面的優勢也是看得見的。寶萊塢的電影在國際上還是相當有影響的,它的產量甚至超過好萊塢了。在南亞國家、非洲等地,印度電影市場非常好。還有印度瑜珈,現在中國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參加聯大時還提出,要聯合國通過一項「國際瑜珈日」的決議,並獲得通過。
最後再說一句,經常有人問印度的社會治安怎麼樣。不能說印度社會治安比中國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沒有多少人裝防盜門的。富人區除了賣珠寶,賣黃金首飾的要裝鐵柵欄,老百姓,很有錢的資本家,都沒有裝防盜門的。
2. 印度的實力日本打得過印度嗎
國與國之間對比是全面綜合對比,不是單一比較人均和經濟收入,國家層次可不看人均收入這種虛假標准。
軟實力
1.行政管理及戰略規劃:日本勝
2.外交關系及外交盟友:印度勝(印度不是戰敗國,從軍購就可以看出和各軍事國友好關系)
3.國內輿論及國際輿論:日本勝
4.國際地位及國際威望:日本勝
5.政治清廉及法律秩序:日本勝
6.文化思想及文化輸出:日本勝
硬實力
1.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日本勝
2.財政收入及財政支出:日本勝
3.工業體系及工業產值:日本勝
4.科技體系及科研教育:日本勝
5.人口數量及人口結構:印度勝
6.資源總量及戰略資源:印度勝
7.領土面積及戰略緩沖:印度勝
8.現役軍事及戰爭潛力:印度略勝(印度有核武及進攻性彈道導彈武器。其次印度和日本都是世界軍購前三大國。國防主要都是靠買。看誰錢多和外交關系好。
現役空軍裝備來看,印度三代戰斗機220架蘇30MKI數量更多,質量也更好,不過印度空軍即使不打戰每個月都會摔一架飛機。因此戰鬥力維持上不及日本。但日本三代戰斗機數量不及印度且都是30多年老飛機,最致命的是僅有120架左右戰斗機能打主動蛋。
海軍:日本印度主力驅逐艦都是船殼自己造,核心技術設備如日本的驅逐艦:船舶燃氣渦輪LM2500發動機,MK41垂直發射系統及宙斯盾系統還有相空陣雷達及進攻魚叉反艦導彈和標准2防空導彈,聲納及SH—60J反潛直升機,都是對美國軍購,印度也是對外軍購,印度有兩艘航母可搭載固定翼戰斗機,反觀日本出雲號只是直升機航母。潛艇日本勝於印度,不過真正打起來看的還是導彈大於裝備平台,由於日本過去是戰敗國,在進攻武器反艦導彈上,日本魚叉導彈是遠遠不及俄印聯合開發的射程為280公里3倍超音速的不拉莫斯反艦導彈,對比以後:日本海軍噸位和軍艦數量均強於印度,但進攻武器輸給印度,因此日本海軍不佔絕對優勢。
陸軍火力:坦克三代主戰坦克數量,印度大幅度領先日本,火炮印度這當年特別落後,遠不如日本,導彈方面,陸地版不拉莫斯和大地烈火導彈印度領先日本,但精確度不高且不可靠,陸軍人數及後備兵力印度遠高於日本。
戰爭潛力:日本老齡化和少子化雙殺,日本平均年齡45歲,軍隊平均年齡36.7歲。人口只有1.27億且持續減少,日本男性人口6000萬左右,扣除老幼病殘約為3000萬左右,在減去一半維持生產及運作只有不到1500萬男性人口,加上美國常年對日本尚武精神閹割,即使還有符合參軍條件的1500萬男性,但願意上戰場拚命,日本可能連500萬青年軍隊都很難湊齊,從和平時期就可以看出,8小時上班制的日本自衛隊加和優秀待遇,還嫌苦嫌累怕死,使的自衛隊一直都招不滿人,和平期間日本青年尚且不服兵役。
最後總結:不管怎麼扯工業和經濟—戰爭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印度青年人口完全死得起一億人口,國力很快恢復,日本青年人口一旦陣亡幾百萬,青年人口要未來40年後才能回到戰前水準。印度人口最大動員能力理論是1.3億青年人口,比日本總人口還多,假設日本戰術打得很漂亮,假設日印雙方戰損比達到1比5,那麼可動員1.3億軍隊印度與只能動員1270萬軍隊日本交戰,將會是印度獲勝,即使日本取得戰損比壓倒性優勢達到1比7還是印度獲得可能性更大,即使1比10,只要是印度本土作戰,最後贏得也是印度。
結論:兩個國家經濟和科技工業都是有許多致命缺陷短板。除了五大核大國,其餘國家還真沒幾個打得過印度,即使只有兩三個打得過也佔領不了印度。
而德國軍工被閹割壓制最徹底,目前日本和印度德國綜合國力屬於准一流國,英法核武國家屬一流,俄羅斯比英法要高半檔次,中國又比俄羅斯高半個檔次,中俄都屬一流中的一流,美國屬超一流,美國比中國高半到一個檔次。
3. 什麼是軟實力
■「軟實力」的范疇很廣,包括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任何國家的「軟實力」都像信用一樣,蓄積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喪失則很快 ■中國的文化感召力比日本和前蘇聯都強。中國的文化價值更加開放,更易被人接受。中國的文化有極強的凝聚力,「中國人」的認同是自然形成的 ■中國在今後對「軟實力」的需求肯定將超過對「硬實力」的需求。提高硬實力相對容易,但是,提高「軟實力」將不可避免地觸及到許多復雜問題 當我們探討中國的綜合國力和中國的國際戰略地位時,我們必須正視中國「軟實力」相對落後這一現實。在過去考慮「綜合國力」這一概念時,我們很少包括「軟實力」的重要指標。因此,在衡量中國綜合國力時,幾乎所有的參數都來自於「硬實力」,如經濟規模、軍事力量、科技水平等。有專家認為,按純的「硬實力」指標,中國的綜合國力可能僅次於美國,但如果把所謂的「軟實力」也考慮進去,中國和其他大國的差距就顯得更大了。 「軟實力」的概念是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上世紀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按照奈的觀點,「軟實力」和「硬實力」同樣重要。在國際政治中,如果「硬實力」是強迫其他國家就範的必要工具的話,那麼「軟實力」就是一種吸引其他國家作為自己盟友和夥伴的「隱性資源」。 具體來說,「軟實力」的范疇很廣,包括意識形態和政治價值的吸引力、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的感召力、在國際政治中的結盟能力、利用現有國際組織的能力等。很明顯,「軟實力」需要一定的「硬實力」作為基礎。我們無法想像一個經濟落後和缺乏國際地位的國家會擁有可觀的「軟實力」。在這方面,最明顯的例子是印度。雖然印度人很聰明,但印度綜合「硬實力」不強一直使其國際影響受到限制。從「軟實力」的角度看,印度的文化和民主都應該是幫它「加分」的因素,但由於缺乏足夠的「硬實力」,可以說印度沒有多少實質上能影響國際政治的「軟實力」。 「軟硬失衡」會造成國家的影響力下降 對「硬實力」很強的國家來說,如果「軟實力」跟不上,它們的國際影響亦要被大打折扣。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是一個「硬軟實力不平衡」的典型。當時日本的「硬實力」(除軍事之外)幾乎可以和美國媲美。但是,盡管當時日本在許多行業(像汽車、鋼鐵、半導體等)都領先於美國,日本在國際社會中沒有相應的地位和影響。更具體地說,日本沒有政治價值上的感召力。日本的通俗文化無法和美國競爭。日本社會的自我封閉及排外的特徵與美國社會的開放性質相比較,就顯得毫無吸引力。在國際的政治社會中,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日本有很沉重的歷史包袱,再加上對二戰歷史的「賴賬」,日本沒有國際道德權威來施展其影響。美日軍事同盟又使日本喪失了極大的外交主動權,因此東京的國際影響力只能靠「經援外交」來支撐。這種僅靠金錢來維持的國際影響力是不能長久的。果然,當日本在20世紀90年代經濟停滯不前時,它不得不削減「經援外交」,東京的國際影響力也因此而下降。 和「硬實力」一樣,「軟實力」也會因政策失誤而受損害。在布希領導下的美國是一個典型。不言而喻,美國一直是一個「軟硬實力」相對平衡的超級大國,因此它在國際社會中擁有無比的影響力。但是,在小布希入主白宮後,他採用的外交政策過分強調了美國的「硬實力」。這一政策的必然結果是單邊主義和強硬路線。用中國成語來說就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在對伊拉克開戰的決策過程中,這種「硬思維」可以說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現在看來,布希的政策不僅在近中期內大大損害了美國的國家利益,而且對美國的「軟實力」也帶來了無法估量的長期負面影響。任何國家的「軟實力」都像信用一樣,蓄積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喪失則很快。如果我們用這一角度來看布希在伊拉克戰爭上所犯的戰略錯誤,不難體會到他的所有政策和舉動,從越過聯合國安理會,誇大薩達姆政權的威脅,到對反戰國家的報復,都重創了美國自己的「軟實力」。美國因此國際聲望大跌,無法組織一個有效的國際同盟來穩定和重建伊拉克,只能獨自挑大樑,自嘗苦果。 中國有相當的「軟實力」條件 上述這些對「軟實力」因素的概念和其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的討論旨在引起我們對中國自身創造和積累「軟實力」的重視。從許多方面來看,中國綜合國力中「軟硬不平衡」的問題比較突出。 當然,和上世紀80年代的日本及前蘇聯相比,中國的「軟實力」可能相對強一點。首先,中國的文化感召力要比日本和前蘇聯都強。和日本相比,中國的文化價值更加開放,更易被人接受。對內,中國的文化有極強的凝聚力,這和純靠官僚機器控制的前蘇聯很不一樣。在前蘇聯,「蘇聯人」是一個人工創造的概念;在中國,「中國人」的認同則是自然形成的。 另外,中國「軟實力」的另外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遍布全球的華人網路。在目前中國的轉型和發展中,這一網路起了巨大的經濟作用。但是,由於海外華人仍受各種歧視和缺乏同他們經濟能力相對稱的政治地位,這一網路的政治影響力極為有限。 最後,中國政府最近幾年來已經開始利用逐漸增長的「硬實力」(主要是經濟實力)獲取「軟實力」。這在推動東亞經濟整合過程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正是由於中國利用自己的實力,主動外交出擊,和東南亞各國簽定自由貿易協議,大大改善了中國在該地區的形象和增加了中國的影響力。中國在朝鮮半島核危機的處理過程中起的積極作用亦是展現和積累「軟實力」的一例。 中國成為世界大國,「軟實力」尚待建設 但是,總體來說,中國的「軟實力」比較薄弱。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其「軟實力」的主要資源,但中國仍需要充實並完善有自己特色的政治意識形態價值和感召力,來平衡西方社會的以「自由民主」為核心的價值體系。顯然,這一事實和中國的歷史和政治現實密切相關。但沒有這種現代的核心價值體系,中國對內的凝聚力勢必受到影響,對外則很難佔領所謂「道德制高點」。沒有一個富有競爭性的政治價值體系,在國際上很難得到全面的正尊重。其他國家只是根據他們是否可以在經濟、安全和外交上得到好處來決定他們的對華政策,而不是出於他們對中國政治價值的認同。 第二,中國體制內的官僚主義現象是限制中國發揮「軟實力」的重要障礙。盡管幹部的年輕化和專業化已大大改善了中國的行政體制,但中國缺乏體制內活力的病灶並未根除。這從信息不暢、決策緩慢、「扯皮」無休止這一系列症狀中可以看出。由於官僚主義的核心問題是推卸責任和低效率,這一問題嚴重的國家不可能獲得和發揮「軟實力」。根據作者本人對美國的長期觀察,美國最大的特徵是其驚人的社會和經濟活力。這並不是說美國政府內官僚主義不嚴重,而是說,因為美國是一個多元的社會,實施「小政府、大社會」的基本國策,因此社會本身的活力彌補了政府官僚主義的缺陷。對中國來說,如果要提高軟實力,必須進一步實行社會開放的政策。 最後,中國缺乏自己的創新體制。從科技到大眾文化,中國仍主要是實行「拿來主義」。當然「拿來主義」對一個經濟剛起飛的國家來說可能是唯一的選擇。在「全球化」的時代,「拿來主義」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仔細分析觀察中國自身的總體創新能力和機制,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和西方大國之間的巨大差距。而創新能力和機制的滯後又可歸結到其他體制因素,如人才管理、資本市場、高等教育體制等。 總之,中國在今後對「軟實力」的需求肯定將超過對「硬實力」的需求。提高硬實力相對容易,高儲蓄率、大量的外商投資、足夠的技術轉讓,以及合理的經濟政策都會提高中國的「硬實力」。但是,提高「軟實力」將不可避免地觸及到許多復雜的問題,如體制、觀念等方面的改革等。從日本和前蘇聯的教訓來看,不進行這樣的改革,「硬」「軟」不平衡的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對中國來說,要正成為世界大國,「軟實力」則將是必不可少的資源。
4. 印度哪年被列為發達國家
印度是發展中國家。
1:經濟實力
經濟總量在世界第五,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
印度的經濟構成,以消費為主體,印度經濟的85%是國內經濟,內需是印度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而悉談棗出口只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15%。印度是消費性經濟體和發達國家的經濟結構很相似,印度的服務業佔比在70%左右,製造業在2015年佔比16%左右,到2025年准備達到25%,但是數據顯示,製造業有下滑的趨勢,不升反降,現在13%左右!總量上升,製造業卻下滑,也就是製造業沒有跟上整體發展的節奏!
印度的電力消費情況:2021年,印度發電量為1715萬億千瓦,增長了10%,佔全球發電量的6%。電力消費是反映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和製造業能力的晴雨表。
我們來對比下中美的電侍模力消費情況。2021年,美國發電量為4406.4萬億千瓦,增長了3.1%,佔全球發電量的15.5%,排名第二。2021年中國的發電量為8534.3萬億千瓦,增長10%,佔全球發電量的30%,排名第一。
綜合來看,印度已經很強大了!
印度的石油消費情況: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資源之一,它支撐著國家工業的現代化,是國民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球近48%的石油被五個國家消耗。2021年,全球石油消費量為9739萬桶/天,預計2022年將增至9961萬桶/天。
第一名是美國,每天消耗1978萬桶石油;第二名睜拆是中國,每天消耗1527萬桶;第三名是印度,每天消耗465萬桶,而且印度還在快速的增長中,13億人口有這個消耗量,說明潛力巨大。
印度的鋼鐵消費情況:
2021年中國粗鋼產量高達10億噸以上,占據全球供給市場的半壁江山,遠超排名其後的印度,2021年印度產量僅為1.18億噸。但是印度已經排名第二了!
全球五十大鋼企,中國佔比27家,印度2家,鋼鐵是基礎建設的必備,房地產道路橋梁,所有的工業製品等等,不管是大件還是輕工業消費品,都需要鋼鐵產品。
印度的軟體業也十分發達,主要做歐美的外包服務,印度的文化產業也在蓬勃發展,大家比較知名的就是寶萊塢,印度電影還是蠻有意思的,你看了就知道,挺神奇的感覺。
2:軍事實力
2021年世界軍費開支首次超過2萬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0.7%,比2012年增長12%」),創下新的紀錄。其中2021年國防預算最高的5個國家是美國、中國、印度、英國和俄羅斯,合計佔到世界軍費開支的62%。第一是美國,8000億美金,排名第二的中國軍費為2,930億美元,比2020年增長4.7%,這也是中國連續第27年增加軍事開支。排名第三的印度,2021年軍費開支為766億美元,同比增長0.9%。俄羅斯增加2.9%至659億美元。
印度已經是全球第三,甩開俄羅斯一個身位了。
擁有兩艘航母,核潛艇(雖然是租用俄羅斯的),擁有一百多枚核武器(雖然沒有得到認可,和巴基斯坦一樣),畢竟擁有了。這也是大國身份的一種象徵!
3:政治影響力
印度現在積極參加世界各大組織,不管是政治組織還是經濟組織,以及軍事組織,印度都比較積極,還一直在爭取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是國際上身份最耀眼的,不過成為常任理事國,印度還有很多路要走!
4:文化影響力
印度的瑜伽文化和寶萊塢電影,特別是寶萊塢電影,不管怎麼樣,這一點印度的文化輸出還是要強過我們的。我們需要努力!文化輸出,是軟實力的一種象徵!
5:印度面臨的問題
印度的問題也不少,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好的基礎設施,是不可能實現工業化的,基礎教育落後;種姓制度等等。
5. 經常能夠聽說印度的缺點,那麼這個國家的優勢和優點有哪些呢
第一,在科技軟體服務方面,印度顯然有更多優勢。因為印度人英文比較好,同西方國家的溝通比較通暢一點。特別是印度班加羅爾這個地方,它的軟體工業是非常發達的,全世界75家頂尖的軟體公司有30家落戶在班加羅爾。在印度,有4500家高科技企業,班加羅爾集中了印度軟體人才的35%,它創造的IT產值也佔了印度的三分之一,它已經形成了科技軟體服務中心。
第二,有數據表明,幾年後印度的人口會超過中國,變成世界人口第一大國。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第三,印度的土地面積只等於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可耕地要比中國大一倍。也就是說,它的人口密度比中國還大,但可耕地比中國多,所以到現在為止,中國糧食需要進口,印度是再窮也不愁糧食。
第四,根據統計,印度人80%信印度教。所以印度人比較重視精神生活。印度這種信仰對於社會穩定有好處,所以印度盡管會出現大亂,但像甘地,他在反對英國殖民主義時都是提倡「不抵抗主義」。印度的歷屆政府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不會亂得很厲害。中國的漢人是比較相信物質生活的,這一點與印度有所不同,在這方面印度還是有它的優勢。
其次,印度的「私營企業家文化」值得中國學習 。
在經濟方面,印度的優勢有兩個:第一個是服務業,他們的服務業早就超過了50%。同時莫迪還提出一個口號「Make in India」。意思是「請大家到印度來生產」,是個祈使句,就是說你們把資本拿到這里來開廠,讓大家都到他那兒去生產。可見印度認為光靠服務也不行,製造業也要趕。第二個是印度的外貿靠內需拉動的比例比較大,這個既是缺點,也是優點,是把雙刃劍。
還要提到一點,就是印度的「企業家精神」。尤其在私營企業家裡面,我覺得印度私營企業家的文化遠遠好於中國。中國的民營企業家,有「富二代」什麼的,經常是不能堅持下去。但印度幾個有名的家族企業,像塔塔集團,有一百多年了,已經有三代以上,但是依然長盛不衰。我參觀過他們的廠區,像工業園一樣,搞得非常好,而且福利非常好。他們開玩笑說,工人只要生一個孩子,我保你從幼兒園一直到大學,老闆出錢,但你超生了,就不管了。他們還分房子,工人都有房子,工程師住好一點,工人差一點,但都分房子。在印度,私人老闆搞這些真的不容易,這就是企業家精神,值得中國學習。
另外,印度的銀行業是比較成功的,監管也比較好。中國股票解放以後中斷了,到改革開放才重新啟動,但孟買的股票市場一百多年一直延續下來,沒中斷。他們的股票市場也出現過重大詐騙,但壞的例子好象沒有那麼多。另外,印度銀行的呆帳比我們少,這是印度使館的人說的。
在信息技術方面,比爾.蓋茨曾經說「下一個軟體超級大國就是印度」,這個評價應該說相當高了。班加羅爾有很多這方面的大公司,我也去參觀過,那裡的管理等方面確實很好。另外,他們的英語好,因此外包業務也很強。
評價印度的教育,同中國相比,可以說印度是「高等教育好,基礎教育差」。美國有個MIT,印度也有個理工學院,培養出的一些IT產業專家,軟體工程師,水平都相當不錯。在國際組織裡面,比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等等,恐怕中國人還沒有印度人多,他們當中很多都是高技術人才,英文也好。
印度軟實力方面的優勢也是看得見的。寶萊塢的電影在國際上還是相當有影響的,它的產量甚至超過好萊塢了。在南亞國家、非洲等地,印度電影市場非常好。還有印度瑜珈,現在中國也很盛行。莫迪九月份參加聯大時還提出,要聯合國通過一項「國際瑜珈日」的決議,並獲得通過。
最後再說一句,經常有人問印度的社會治安怎麼樣。不能說印度社會治安比中國好,但你到富人居住的地方去看,沒有多少人裝防盜門的。富人區除了賣珠寶,賣黃金首飾的要裝鐵柵欄,老百姓,很有錢的資本家,都沒有裝防盜門的
6. 經常能夠聽說印度的缺點,那麼這個國家的優勢和優點有哪些呢
一·市場規模與中國相當並且潛力巨大
我們一直以來,從網上看到的印度人總能給人以娛樂至上的感覺,每次都能讓人笑得噴飯,除了扒火車、玩摩托、摔各種戰斗機,印度人的精神也是讓其他人望塵莫及的 。我們總是叫人家阿三,但是根據數據調查顯示印度雖然在很多領域落後於中國,但印度市場成為印度崛起的一大底牌。在吸引外國投資領域,印度首次以630億美元的數字超越了中美兩個世界大國,這不禁讓印度暗自酸爽了一把。
這倒不是主要的,主要在於印度年輕人的比重遠遠大於我們,每年的就業人數至少1000萬人,大多是18歲左右的年輕人。相較中國,印度人口的優勢恐怕在今後幾年會凸顯出來,而中國老齡化的趨勢在發展。
7. 印度綜合國力有多強大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二戰後那是新興國家崛起的時期,整個世界格局為之一變,尤其是以大型新興國家崛起為代表。特別耀眼的是中國的崛起和印度的崛起,被譽為世界最快速崛起的兩個國家。而現在的中國,已經是躋身世界超級大國行列,而印度的崛起也是非常迅速。為此很多人想要知道的是,現在的印度綜合國力到底有多強大呢?你可能想不到。
第四,未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對於印度而言,其實最大的潛力來自未來,畢竟印度人口很多,而且很快超過我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對於未來世界而言,有人的地方才有江湖,而印度人口最多,那麼這無疑將是巨大的國力基礎。甚至很多西方機構,甚至預言,未來的世界,印度將是超級大國,就是因為其有充足的人口,所以印度綜合國力還是很強大的。
8. 印度的綜合國力有多強大
從兵力現狀來說,印度絕不亞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分兵種來看的話,其海軍力量特別突出。印度一直懷有成為印度洋霸主的雄心,在印度洋上的實力僅次於美國,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即將擁有多於一艘航空母艦的國家。
陸軍是其主力,在其130萬軍隊中,90萬是陸軍,在中印爭議的藏南地區,印度在駐扎人數和兵器總量上都擁有戰術優勢,且可以迅速從平時狀態調整為戰時狀態。
空軍方面,印度購買了世界各國先進的武器裝備,實力上除了美軍以外並不亞於其他國家。
但印度也有一些劣勢。第一,其國防基礎工業能力一般。武器進口的多,但消化整合能力不強。其武器國產化率不但低於中國,也遠遠低於美、俄、英、法等大部分主要軍事強國。這意味著,其戰時的可持續作戰能力不高。
第二,由於印度的武器進口自世界各國,不夠標准化,後勤部門的壓力也比較大。
第三,眾所周知,印度的基礎設施比較差,因此全國范圍內的軍隊調動能力也較差。
不過,在10年之內(如果按照印度媒體「中印10年內必有一戰」的說法),印度在以上三方面都可能有重大突破,比如投入巨資加強國防工業、改善基礎設施等。
此外,印度正處在早期工業化階段。一般的觀點都是認為,中國以製造業立國,而印度以軟體和服務業立國。而事實上,最近幾年印度一直在強調工業化的重要性,比如全國范圍內修高鐵,提高工業製造水平。他們已經意識到,從軟體中可以掘到第一桶金,但工業化才是強國之路。
還有,不要忘記了,印度即將迎來一個巨大的人口紅利期,而中國卻已經走向人口紅利期的尾聲,很快會進入老齡化社會。
9. 印度發展經濟與中國相比有什麼優勢
1、人和——人口紅利
印度人多
再過幾年就是全球第一大人口大國,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19年6月17日發布《世界人口展望2019:發現提要》報告稱,印度2027年將超過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報告稱,2019年的中國人口為14.3億,印度為13.7億,分別佔全球人口總數的19%和18%。不過到2050年,印度人口將增加近2.73億從而超過15億,而中國人口規模將降低至11億左右。
從2019年到205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約50%將集中在9個國家,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巴基斯坦、剛果(金)、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印度尼西亞、埃及和美國。印度不光人口多,而且人口非常年輕,也就是說未來印度還有人口紅利!
2、海權優勢
印度是半島國家,在印度洋地區擁有7516.6公里的海岸線,200多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168個沿海港口。在印度的印度洋專屬經濟區中,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礦物及其他生物與非生物資源。
印度處於亞太文明和歐洲大西洋文明中間,左右逢源。在國際貿易物流方面,印度處在中間位置,而且跟波斯灣很近,以後買石油就方便了,不會有什麼海峽困局。印度海軍強大,反而會加重我國的馬六甲困局。
「誰控制了印度洋誰就統治了亞洲。印度洋是通向世界七大海域的鑰匙。21世紀世界的命運將在印度洋上見分曉」——「海權之父」馬漢在一個世紀前的警言,一直被印度的歷屆決策者奉為座右銘。
自獨立建國以來,印度逐漸加大對海軍的重視和建設,海軍戰略逐級推進,由成立初期的「近海防禦」到後來的「區域控制」,再到現在的「遠洋延伸」戰略,已基本形成了一套以「印度洋控制戰略」為核心的完整的海軍戰略體系。
3、地理環境
印度面積達,但是沒有什麼沙漠(僅有的西部沙漠還大部分都被劃到了巴基斯坦境內)、戈壁,也沒有我國的青藏高原和美國落基山脈那樣的無人區(不適合居住),印度洋的海風吹來了大量水汽,所以印度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國土的可利用面積非常多。
4、天時
現在我國成了美帝的眼中釘,印度就成了香餑餑了。美聯合印度制衡中國,有點類似當年英國聯合法國制衡德國的味道。
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印度的發展都會得到美國的幫助,這種幫助,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時候是沒有體驗到的。在蘇聯解體之前,還拉著我國一起研究什麼美洲虎坦克,援助我國燃氣輪機……呵呵,蘇聯解體之後……
5、文化軟實力——文明古國與英語優勢
印度既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悠久的古代文化,而且在被日不落帝國殖民的時候,印度的文化隨著英國人的傳播實現了全球化,現在全球都知道瑜伽。
6、外交優勢
雖然印度一直好戰,但是在國際上,印度還是很受歡迎的,時常跟英美穿一條褲子,還能從俄羅斯買點武器,租用核潛艇啥的,就這面子,除了印度,誰有?
缺啥都能買到,買不到還能租到。
不要小看買來的武器系統,1905年的日俄戰爭,沙俄的武器可都是自己生產的哦,日本的好多武器,軍艦都是從英德買的哦!
在聯合國,雖然不是五常,但是五常是美國人建立的聯合國體系,如果我國與美帝有摩擦了,印度就是拉攏不二選擇。
10. 許多印度人覺得印度將快要超越中國了,你怎麼看
這其實就是一種無知的表現吧,畢竟他們不走出國門,不認識到自己的優勢以及劣勢,甚至不用一些合理的眼光去看待彼此之間的差距,這些都是非常的可笑的。他們的這些言論就是因為自己的國家經濟實力以及和世界接軌的程度不夠,最終導致有了一批盲目無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到底和世界上的一些國家的差距,導致了他們的一些盲目自大,這些都是非常的可笑的。
他們會認為自己國家的一些進步,確實是和之前的印度相比都有了一些質的改變,但是從這種角度來說,還是非常的狹隘的,畢竟自己國家的進步和比人國家相比,還是有了明顯的差距的,所以簡簡單單的只肯定自己,而否定了世界,這點就是他們的認知錯誤了。
其實在他們提出來這樣的問題之後,我們都會抱有一個好笑的態度去思考這個問題,這就能看出來普遍人心中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