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歐洲和印度邏輯學比中國強
嚴格意義上說,中國古代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邏輯學家。以西方這樣的邏輯學來檢查中華文明傳統當然不會得出中國古代有所謂邏輯學的結論。即便最有可能被大家認為講了邏輯的《墨辯》和名家的名學也都不是邏輯學,「因為它們都沒有系統的研究命題的一般結構和有效的推理形式」。上述是作為邏輯學家的金岳霖、殷海光、劉福增師生三代人的共同看法,他們都是以狹義、嚴格的西方傳統(或現代)形式邏輯學為出發點和參照系,來審視中國古代是否有此種意義上的邏輯。不僅中國現代有不少邏輯學家認為中國古代沒有邏輯,而且許多非邏輯專業的學者也持中國古代無邏輯說:被稱為近代中國的「文化怪傑」的辜鴻銘認為,由於中國人追求的是一種心靈的生活,其「心靈是纖細而敏感的,它不像頭腦或智力那樣僵硬、刻板,你不能指望心也像頭腦和智力一親,去思考那些死板、精確的東西」。另一位著名學者林語堂也同樣認為,中國古代沒有西方意義上的邏輯。他的理由與思維路向幾乎與辜鴻銘相同,而且更為充分。林氏認為,在中國「邏輯從來也沒有被發展成一種科學,所以他們也不仰仗邏輯,而是靠自己或許是更健全的庸見」。傳統邏輯的五種基本義,它們中沒有哪一種基本義不是為滿足文化的需要而產生的,都是基於歐洲言語系統而產生的,而中國語言不合此系統,自然也就與此種邏輯有格格不入的地方。但中國古代雖無邏輯但也無悔於中國文化,今日中國人也無須自卑。
⑵ 中國和印度高等教育孰強孰弱
印度作為我國的鄰國,與我國同樣都是發展中國家,當然其中就會有很多的相似的地方。在很多人的眼中,印度是一個臟亂差的國家,其實往往是由於很多人看印度比較片面。
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在很多方面的研究甚者超過了很多的發達國家,就拿大學來說吧,據一位北大教授指出:有這幾點就比我們強。
其五,國際性出類拔萃的人才。因為印度培養出的國際化人才說實話比我國的水平要高,他們可以與美國的企業實現很好的對接,就是因為這一個優點,可以使他們在國際化的跨國公司里如履平地,如魚得水。
舉個例子:大家還記得前幾批去美國的人才嗎?我國過去美國矽谷的很多人才幹了這么長時間還是坐著又苦又累的技術工作,而印度的精英呢?大部分都成為了矽谷科技公司的管理人員。
綜上比較:對於歷來看不起印度的中國來說,值得反思。我們是不是對印度的形象有所改變呢?
⑶ 印度那些方面最值得中國學習
印度雖然一般科技發展緩慢,但高科技領域卻發展迅速,在核能技術、空間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和海洋技術等領域,印度具有很強的實力。印度為成為有聲有色的軍事大國,長期保持了較高的國防科技投入;印度空間技術發展很快,是位居世界前列的空間大國;印度是世界上軟體業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近年來其軟體業增長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而同期世界軟體業增長率是20%,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正在以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計算機軟體大國的地位躋身於世界信息技術大國之列。印度科技的發展得益於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培養和開發。印度科技人員數量位居世界前列,科技人才質量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在2000~2001年度,印度擁有254所綜合性大學,2223所職業學院,7926所其他學院。印度信息技術業共有專業技術人員43萬人,在校大學生與人口比例高於我國,印度重點大學培養的學生質量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一、科技教育從小抓起 印度的計算機教育從小抓起。印度人的心算速度驚人就與他們從小受的教育有關。小學生必須記住的乘法口訣是1×1到22×22。小學生解扇形面積的題目不是計算題,而是證明題,因此他們解數學題的思維方式與電腦程序的方法十分相近。 印度教育部門制定了統一的中小學計算機教學大綱,全國2500多所中學開設了電腦課,400多所大學開設了計算機及電腦軟體專業,這使得印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多媒體教育設施體系。為了有效地實施和落實信息技術教育,印度政府專門制定了《學校信息技術課程指南和大綱》,規定小學必須學會使用滑鼠、鍵盤、列印機和掌握光碟機、數據機等的使用方法。初中學生必須學會如何使用教育軟體、電子郵件和利用網路資源的方法。高中學生則要學會利用電腦收縮整理數據、圖形處理、基礎軟體製作等技能。印度現有的電腦培訓中心還為3~14歲的兒童設計了不同的課程,每家公司的項目針對不同的年齡組。這些培訓與學校的正常課程是相輔相成的。對於那些3~8歲的小娃娃們,只是輕松地學著玩。培訓人員認為,兒童應以他們自己的節奏與方式學習。通過電腦培訓程序使孩子既懂得了電腦,又能幫助他們學好學校的日常課程,決不會給孩子增加負擔。電腦的多媒體效果和動畫畫面,給孩子創造了一種輕鬆快樂的氣氛,他們在游戲中便學會了很多知識。印度的父母以前最希望孩子將來當醫生、律師,而現在,如果你問一位家長,希望孩子將來做什麼,答案毫無疑問是「軟體工程師」
⑷ 中西印度哲學比較
張岱年:中西哲學比較的幾個問題
轉載者註:「天生我才必有用」、「No Free Lunch Theorem」等中外警句、理論說明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有他物不可企及的優勢,也有單憑自身難於逾越的缺憾。明辨上述道理,人們就有可能海納百川、兼容並包,文化間就有可能和而不同、共存共榮,社會就有可能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而又和衷共濟的態勢。國學大師張岱年教授的這篇文章從中西哲學比較的學術視角深刻地反映了這個道理。
中西哲學比較的幾個問題
張岱年
【提要】本文是張岱年教授在北京大學舉辦的「比較哲學」系列講座上的演講錄,曾收錄於《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新論——北京大學名教授演講錄》。文中對中西在思維方式、本體論、哲學根本范疇以及天人關系、主客關系、人生理想等諸多方面的異同,作了頗為明晰的深入淺出的闡釋,蘊涵著作者經過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精湛研究對中國哲學在理論和方法上所取得的獨到認識與體驗,其內容不僅給哲學研究者以學術啟迪,而且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關注者提供一個合理的和正確的比較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哲學包括三大系統: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印度哲學。每一個哲學系統都有自己的特點,有自己的特殊概念、范疇,有自己的特殊問題,有自己的特殊見解。研究比較哲學很有意義。我對印度哲學沒有研究,所則昌灶以只能講一下中西比較的一些問題。在中國也有許多派別,其見解也不一樣,像儒家、道家、墨家彼此就不一樣;後來的理學也分不少派,也都不一樣,情況是復雜的。西方哲學更是如此,古希臘就有不少派別,到近代、現代,西方哲學派別更多,所以很難籠而統之地講,西方哲學怎麼樣,中國哲學怎麼樣。我今天講的中西哲學比較,主要是就中國大多數思想家的思想與西方大多數思想家的思想作相互比較,其中有許多例外,中國哲學里邊也有許多特殊的思想家,西方哲學里邊也有許多特殊的思想家,這些復雜情況都應該注意。
一、中西思維方式的異同
中國哲學表現一種思維方式,西方哲學表現另一種思維方式,彼此很有區別。西方哲學的思維方式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維比較流行,比較占勢力。從古希臘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學,分析方法很流行。恩格斯也講過,在古希臘辯證法比較多,古希臘許多哲學家都是辯證法家。到了近代,恩格斯用了一個名詞就是「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他說在十六世紀以後,西方就出現形而上學思維方式,辯證法不太受重視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靜止的。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這個名稱是黑格爾提出的,事實上這個名稱並不合適,因為形而上學還另外有一個意義,在馬克思、恩格斯早年著作《神聖家族》里邊也講到形而上學,那就是另外一個意義,就是玄學、本體論的意思。後來,恩迅首格斯採用黑格爾的用法,把英國培根、洛克以後的科學思維方法叫做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現在這個名詞比較流行了。可是中國哲學從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較占勢力的是辯證思維。可以說西方以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為主;中國以辯證思維為主孫扮,這是大概講講。事實上中國也有分析思維,在中國有儒家、墨家、道家,墨家是比較注重分析思維的,可是墨家到漢朝以後就斷絕了,分析思維就不太占勢力了。中國的辯證思維起源是比較早的,老子講「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說一句話看起來是反面的,其實有深刻的含義。他講「反者道之動」(《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特別強調這個「反」,這個「反」用黑格爾的名詞說就是「否定性」,老子認為一切事物後來都歸於否定。孔子講「叩其兩端」(《論語•子罕》),遇到什麼問題,從兩方面來考慮,問題就解決了。孔子的「叩其兩端」也是辯證思維的一種表現。從老子、孔子開始,中國的許多思想家都有辯證思維,到宋朝張載,辯證思維尤其豐富,後來明清之際的王夫之,辯證思維也很豐富。在西方,也有豐富深刻的辨證思維,一個最重要的代表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是西方辯證法的開端,所以現在西方有人講赫拉克利特就是西方的老子,過去也有人講老子就是中國的赫拉克利特。中國的老子、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都是辯證法的代表,不過,中國的辯證思維與西方的辯證思維有區別和不同之點。老子和赫拉克利特都是辯證法的大家,可是他們所講的也不一樣。中國哲學講的辯證思維比較注重對立的統一,特別注重統一、注重和諧,認為和諧、對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赫拉克利特特別強調斗爭,老子特別強調和諧。這說明中西都有辯證思維,可是其重點不一樣,直到現在亦是如此。關於中西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前兩年有個美國哲學教授巴姆(Bahm)到北京來,他是專講比較哲學的,寫了一本書叫《比較哲學》,他對中國哲學、印度哲學都很感興趣,對西方哲學更有研究。他說中國、印度和西方的思維方式很不一樣。他畫了三個圖,表示三者之不同。
西方的思維方式:是A就不是非A,是非A就不是A,把肯定和否定分析得很清楚,這個就不是那個,那個就不是這個。在印度,說A不對,說非A也不對,把A否定了,非A也否定了。你說這個東西是這個不對,你說這個東西不是這個也不對,根本就不能說,這是印度的思維方式。在中國,這個太極圖表示陰陽互補,相反相成,相滅相生。巴姆認為中國的這個思想比較深刻。西方有個著名科學家波爾就非常欣賞太極圖,他認為太極圖兩端互補這一思想非常深刻。他是個大物理學家,他很推崇中國的「陰陽魚」。我附帶談一談陰陽魚太極圖的歷史。在過去很多人認為陰陽魚太極圖出於唐朝,現在經過考證,確認陰陽魚形式的太極圖是南宋末年才出現的。在宋代有個哲學家叫周敦頤,畫了一個太極圖,他那個太極圖就是一個大圓圈,周敦頤當時並沒有陰陽魚形式的太極圖。陰陽魚形式的太極圖是在周敦頤以後,到南宋末年,才有人畫了這么一個圖。現在陰陽魚太極圖很有名了,它表示中國辯證思維:兩端互補,相反相成,相滅相生。中國古代辯證思維有一定的水平,這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優秀遺產。中國古代哲學關於辯證思維、關於對立統一可以說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值得研究。西方的所謂形而上學思維方式,即分析思維方式,在歷史上很起了作用,從十六世紀培根、洛克以後,西方自然科學發展起來了,西方自然科學就是靠所謂形而上學的思維方式,就是靠分析思維,通過分析、通過實驗,自然科學就大大發展起來。所以,現在我們是要發揚中國古代辯證思維的優秀傳統,同時也還要學習西方的分析思維。馬克思主義可以說兩方面都有,它一方面講辯證法,同時也是注重分析的。我認為分析思維也是很重要的,過去,中國儒家、道家都不重視分析思維,這是一個缺點。列寧有篇文章《談談辯證法的要素》,其中有一條就是分析和綜合的統一,列寧講辯證法是注重分析與綜合的統一,分析與綜合的結合。這是辯證法的一個要素。
二、中西本體論的異同
所謂本體論在英文就是Ontology,有人將其翻譯成本體論,有人翻譯成玄學,有人翻譯成實體論,但是與西方本體論有很大的區別。
西方本體論學派很多,意見彼此也不一樣,其中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觀點,講本體與現象的關系。本體與現象是兩個方面,本體是現象的本體,現象是本體的表現。西方尤其是唯心論者有這么兩句話:「本體實而不現,現象現而不實」。這就是說,本體是實在的、是真實的,可是它自己不能夠表現出來;現象是表現出來了,可是它不是真實的,只是本體的表現。這種思想在西方新黑格爾主義那裡特別強調。這個觀點在印度也一樣受到強調。但這個觀點曾在二十世紀受到西方一個大哲學家的反對,這個哲學家叫Whitehead(懷特海)。他認為,西方近代以來,都是把現象和本體分成兩截,他起了個名詞:「bifurcation of nature(自然的兩分)」,把整個自然分成兩片:一片是真的,一片是假的;一片是實在的,一片是虛妄的。他認為這種分法是根本錯誤的。懷特海反對對自然的兩分,他說我就是講這個自然,自然不應該分成兩片。
中國自古以來,許多大哲學家都是不講本體與現象對立的。認為本體與現象是統一的,又有區別,又有統一。中國哲學認為,本體是實在的,現象也是實在的,並沒有虛實的區別。在中國講本體與現象的區別是什麼區別呢?是一種本末、源流的區別。一方面是本,一方面是末;本就是本來就有,末就是後來才發生的、後來才衍生出來的;源流,源就是起源,流就是後來才產生的。中國大多數哲學家都認為本體是根本、是實在的,現象雖然不是根本,可也是實在的,這是中國本體論的一個特點。
南宋初年有一個哲學家叫胡宏,他批評佛教說:「釋氏……於一天之中分別幻華真實,與道不相似也。」(《知言•往來》)胡宏的話表現了中國哲學家的一個態度,即認為現象也是實在的。北宋哲學家程頤有兩句話表示體與用的關系:「體用一源,顯微無間。」(《易傳序》)體是根本,用是體的表現,一源是講二者是統一的,顯就是表現出來的,微就是裡面深刻的內容,二者沒有間隔,而是相互統一的。這句話表明了本體與現象雖有區別,但仍是統一的。這就是中國本體論的特點。
因為中國哲學本體論有這么一個特點,與印度、西方都不一樣,不容易了解,但表現了中國哲學的一個深刻思想。現代有個哲學家熊十力先生,他講哲學特別強調這個「體用一源」,他反對西方體用兩分,認為那是錯誤的。也有人不了解中國哲學的這個特點,於是認為中國哲學沒有本體論,完全是用西方的模式套中國的哲學,我認為是錯誤的。中國哲學講體用一源,與西方哲學把體用分開是不一樣的,但中國的體用一源也是本體論,不能說中國哲學沒有本體論。中國哲學不僅有它的特點,我認為它的特點還是比較深刻的。
三、中西哲學根本范疇的異同
西方哲學有許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疇,中國哲學也有許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疇。
在中國哲學中,有許多根本概念、根本范疇,很難翻譯成外文;西方哲學中,許多概念、范疇也很難翻譯成中文,各有各的特點,必須了解它的真正意義。這點對研究哲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須真正了解中國哲學一些范疇的真正含義,這是很細致的功夫,不容易做到。
在中國哲學里邊有這么幾個概念,很難翻譯成外文。
第一就是「道」。老子提出這個道來:「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第一章),認為這個道「先天地生」,就是世界的本體。那麼這個「道」怎麼翻譯呢?這就很難了。現在西方人翻譯老子的《道德經》大多數都是用音譯「」,也有人用意譯,譯成「way」,可是「way」就很難表示「道」的許多含義。在西方哲學中也有個觀念「邏各斯」,這個邏各斯跟老子的道很相近似。一方面邏各斯指世界的根本規律;老子那個道也當「說」講,「道可道」的可道之「道」當「言說」講,西方的邏各斯也有說的意義。但道還有許多特點,翻譯成「邏各斯」也不行。現在西方大多數人都翻譯成「」。西方人對老子《道德經》五千言很感興趣,《道德經》在西方已有一百多種譯本,都是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翻譯。
第二就是「氣」。在中國哲學中,氣是非常重要的概念。氣跟西方所謂的物質、原子比較接近,氣表示一種物質存在。可是中國的氣跟西方所謂的物質又不一樣。西方所謂的物質有一個特點,就是有廣袤性,就是extension,是佔有空間的一種存在,中國的氣也是占空間的存在,這點是一樣的。可是西方認為物質具有惰性,動者恆動,靜者恆靜,必須加以推動它才動。而中國的氣有運動性,從先秦時期到宋明時期講的氣,一直都是會運動的,有運動性,沒有惰性,當然它有動也有靜,在它的內部包含有運動性。這點與西方所謂的物質就很有區別了。現在西方人研究中國哲學、中國科學,想法子翻譯這個氣字,有許多人把氣翻譯成「生命力」,因為這個氣是會運動的。事實上,中國的氣跟所謂生命力分屬於兩個層次,有氣的東西不一定有生命,所以把氣翻譯成生命力也是錯誤的。近來有一個比較合適的翻譯法,把氣譯成「能」,即所謂的「energy」,可是氣也不僅是「energy」。我認為,氣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西方講的「mass」;同時又包含「energy」,它是質量與能量的統一。中國的氣這個概念既包括能又包括質,是一個很深刻的概念。西方的物質還有一個特點叫不可入性,這個物質不可能進去,不能進到物質里邊,除非把它破壞了。中國的氣與西方的物質就不一樣了,它有可入性,你可以進入氣里邊,也不破壞它原來的實體。所以氣這個概念還是一個很深妙的概念。
第三是「神」。中國哲學中還有一個很難懂的概念「神」。中國哲學里邊所謂的神有三層意義。第一層意義就是指天神、上帝;第二層意義指人的精神作用、思維作用;第三層意義指微妙的變化,所謂「陰陽不測之謂神」(《易傳•系辭上傳》第五章),陰陽互相作用非常神妙,這種情況也叫作神。如果碰到一個神字,就認為這是在講上帝,認為是有神論,那就是完全錯誤了。中國許多哲學家講神,他不是在講上帝,他是講「陰陽不測之謂神」。這個概念也很難翻譯成英文。
第四是「誠」。這是一個更為深奧的概念,「誠」就是誠實的誠,可是中國古代哲學家把誠作為一個哲學范疇,作為哲學的一貫根本概念。這個誠應該怎麼講?宋朝朱熹講誠時說了句話:「真實無妄之謂誠」(《四書集注•中庸章句》)。真實無妄怎麼講呢?一方面是真實,是事實在在的;另一方面是無妄,就是沒有偶然性,是必然的。所以這個誠表現了兩層含義,一層是實在性,另一層是必然性、規律性。黑格爾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1 class=f9pt> 中國的這個誠字就把現實的與合理的兩方面結合起來了。這所謂誠,意義相當深刻,不容易理解。
研究中國哲學,應該深入了解這些范疇的意義,不能從表面上看。
西方哲學也有許多概念很難翻譯成中文,最顯著的就是「being」。「being」可以說在古希臘哲學中是最重要的概念、最重要的范疇。這個范疇怎麼翻譯呢?這很成問題,一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很好的翻譯方法。過去都翻譯成「有」或者「存在」,有人認為這樣翻譯跟它原意不合,有人就翻譯成「是」。英文「being」是從「to be」變來的,它是從一個動詞變成一個動名詞,表示「是」,也表示「存在」,過去很多人都把它翻譯成「有」。黑格爾的《邏輯學》第一章就講「being」,一般都譯成「存在」或「有」。有人認為古希臘的「being」譯成「有」或「存在」都不合適,認為應翻譯成「是」。可是在中文裡的「是」沒有存在的意思,所以譯成「是」就很難理解。現在一般都譯成「存在」或「有」。有人提議,應該翻譯成「是者」,但這個「是者」很別扭,不像中文。這就表明西方有一個根本范疇,很難譯成中文。關於英文的「to be」,有人認為中國古代不用「是」字,事實上這樣理解是不對的,中國古代是有「是」字的,可舉《論語》上的兩句話為證。孔子有一天坐著車趕路,碰見兩個隱者問路,那隱者就說:「父執輿者為誰?」「為誰」這個「為」字就是現代的「是」字。子路就回答說:「為孔丘」,即是孔丘,隱者又說:「是魯孔丘歟?」是魯國的孔丘嗎?可見中國古代就有這個「是」字。認為中國古代沒有是字,是錯誤的。但是這個「是」字是作為連系詞來用的,用它來翻譯「being」是不恰當的。笛卡兒有一句話很有名:「我思故我在」,我在這兒思想所以我存在。如果直譯,按照原文就應譯成「我思故我是」,就很難理解。以上表明西方有一個很重要的范疇「being」很難譯成中文,我們研究西方哲學,對此必須有一個深刻的理解。
其次,從中國語言跟西方語言來作比較,中國話里邊有時兩個名詞有區別,而在西方沒有區別。比方中國的「兄弟」,哥哥跟弟弟是兩個詞。在西方,「兄弟」是一個詞brother,它不分是兄是弟。中國的「心」字,在西方用兩個名詞來表示:一個是「mind」,會思考的那個心,還有一個「heart」,即心臟,所以西方人動感情就用「heart」,把「mind」和「heart」分開了。中國就是用一個「心」字,心臟也是用這個「心」字,思維器官也是這個「心」字,這就比較模糊了。而西方所謂「being」把「是」與「存在」合而為一了,意義也比較含糊。
還有一個跟哲學關系不大的名詞「國家」。中國哲學中的「國家」就是這么一個詞,西方就分開了:一個是「state」,一個是「country」,一個是「nation」。「state」是國家機關,「country」是邦域,「nation」是民族,西方的邦域跟國家機器是兩個名詞,中國就是一個名詞,意義也是比較含混。中國哲學有時用一個名詞,西方哲學分成幾個不同名詞來表示,從這一點說明分析思維還是比較清楚的。
四、天人關系與主客關系
現在有許多學者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中國哲學講天人關系是怎麼講的?是不是也講主客關系?所謂天人關系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國古代的「天」字的意義有一個變化的過程,本來天就是頭上的天;後來天有時候表示上帝,表示最高的神,天命就是上帝的命令,這種天後來的哲學家稱其為主宰之天,因為它是萬物的主宰。有些哲學家既承認主宰之天,又不承認主宰之天,他的思想採取一種模糊的形式,在那裡動搖。有時認為天就是「最高原理」,像孟子所謂天就是指最高原理。從戰國時代起,有些思想家所謂天表示整個自然界,像荀子等所謂天就講自然界、大自然。「天人合一」中所謂天指自然,用的是「天」的第三個意義。
中國古代許多思想家都講「天人合一」。「天人合一」這個命題也有一個發展過程。在漢朝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是董仲舒,他講了一句話叫「天人之間合而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號》),天人的關系是合而為一的。可是董仲舒的天有兩個意義:一個是上帝;另一個是頭上的青天。他認為上帝就是頭上的青天,頭上的青天就是上帝,並認為上帝、頭上青天與人有相似之處,「天人相類」(《春秋繁露•人副天數》),他提出這么一句話叫「人副天數」,天有許多數目,人體也表現了許多數位,彼此相合。最顯著的例子,天是每年有十二個月,人的身體上有十二根大骨頭,這就跟天相符合了。這種思想完全是牽強附會,是一種淺薄的思想。
宋朝張載也講「天人合一」,他明確提出天人合一這四個字來。張載提出「天人合一」這個命題主要是反對佛教,他說佛教否定天的客觀性、否認自然界的客觀實在性,這是完全錯誤的。他說自然界也是客觀實在的,天和人都是客觀實在的,彼此合成一個整體,就叫「天人合一」。張載用八個字表示天人合一的思想:「乾坤父母,民胞物與」(正蒙•干稱)。乾坤就是天地,天地就是人類萬物的父母,人類萬物都是天地所產生的,他還說我講父母是個比喻而已。「民胞物與」,民都是我的同胞,萬物都是我的夥伴、朋友。現在「民胞物與」這四個字很流行,就是從張載開始的。總之,張載認為,人是自然界所生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植物都是跟我同時存在的,應該愛護它們。這就是張載「天人合一」思想的意思,後來這個思想很有影響。
在中國哲學史上,也有人講天人之分,不贊成天人合一。這有兩個代表:一個是荀子,他說了解天人之分的人才是最高的人;一個是劉禹錫,他講「天人交相勝」(《天論上》),就是天有天的特點,人有人的特點,天的特點超過了人,人的特點超過了天就叫「天人交相勝」。天的特點是什麼?就是能夠生長萬物,萬物弱肉強食;但是在人的社會就不一樣,建立了道德法律,有力氣也不行,必須有貢獻才受到褒揚、受到尊重。所以在中國哲學里邊有人講天人合一,有人講天人之分。
天人合一這個思想包含愛護自然界,維護生態和諧的意義。這些年來許多西方思想家也強調人與自然有不可分的關系,這就與中國哲學所謂「天人合一」的思想相近了。
西方傳統思想強調克服自然,戰勝自然。自然科學就是人類戰勝自然的一種工具。培根講知識就是力量,人類可以用知識戰勝自然。從培根以後,一直到十九世紀、二十世紀,西方用科學技術戰勝自然,可以說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同時也破壞了自然,受到了自然的懲罰。恩格斯也講過這個問題,西方在許多問題上受到自然的懲罰,所以恩格斯特別強調精神與自然界的統一。
中國古代也講主客關系。主體、客體這兩個名詞在中國古代沒有,可是有相類似的名詞。在中國古代講「己」與「物」的關系。「己」就是自己,也就是主體,「物」就是外物,也就是客體。如果認為中國古代完全不講主客關系,那不符合事實。《中庸》講不但要成己還要成物,不但要完成自己,而且要幫助外物達到完成狀態;同時還講「合內外之道」,內就是主體,外就是客體。
但是西方特別強調主客關系還是比較突出的。我認為天人關系、主客關系都是對立統一的關系。這幾年很多人都強調主體性,可是客體也應受到重視。如果只講主體,不講客體,那也是片面、錯誤的。列寧的《辯證法的要素》的第一條就是「觀察的客觀性」,既要講主體性,也要講客觀性,這兩方面都是重要的。
五、中西人生理想的異同
在人生哲學方面,中西有什麼不同呢?中國比較重視人倫,西方比較重視個人、自由,這是兩者顯著的不同點。
中國哲學講五論: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每一倫有個標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國哲學家特別是儒家非常強調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人倫關系裡邊,應該遵守人倫的原則。人倫關系內容比較復雜,君臣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夫婦、父子也都有不平等的情況。這是中國倫理思想的一個缺點,它阻礙了中國社會的進步。這種不平等的人倫關系應該打破,在五四運動批判舊道德,反對舊傳統,主張是反「三綱」。五四運動起了進步作用。
西方比較強調個人自由,哲學上講原子主義,一個原子就是一個原子,不互相依靠。每一個人也像原子那樣不互相依靠。強調個人自由、個人獨立性。
中國雖然講人倫,但是另一方面也講個人的人格尊嚴,這是儒家、道家的一個特點。君臣關系,臣也不是絕對服從君,要是君採納臣的意見,對臣表示出一種尊重的態度,那麼臣就可以為君服務,幫君的忙。假如君對臣不尊重,那臣就辭職、離開。孔子有兩句話:「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所以儒家一方面講臣要為君服務,另一方面也講臣民有人格尊嚴,這是儒家的一個特點。孟子講得更明確,他說生命是很重要的,可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就是人格尊嚴,它比生命更可寶貴。故儒家有一個傳統,就是「士可殺不可辱」。道家更是強調這一點,講個性自由。孟子提出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內在價值,是絕對不能剝奪的。內在價值的內容就是道德覺悟。可以說,中國古代有「天賦價值論」,而缺少天賦人權的觀念。中國天賦價值是從道德方面講的,西方的天賦人權是從法律方面講的。
最後談談中國哲學的前途。
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其實,鴉片戰爭前,西方許多哲學家對中國哲學也很欣賞,也很贊揚。中國現在確實應該向西方學習。中國的革命運用了馬克思主義才解決了中國的大問題。現在,我們一方面要向西方學習,要認真研究馬克思主義,同時要發揚中國哲學的優良傳統。方法問題很重要,既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又要吸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現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價值觀問題。我們要正確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正確理解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關系。總而言之,以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為指導,弘揚中國文化的優秀傳統。
⑸ 中國文學與印度文學黑塞認為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中國文學與印桐攔度文學黑塞認為他們的區別很大。中國文學歷史理性意識較早成熟,局棚胡文字產生較早,史官文化和姿發達。印度文學則長期採用口耳相傳的傳播方式,神話傳說傳承久遠,神話思維影響深刻,歷史意識相對淡漠。
⑹ 古代中國哲學與印度哲學有何異同
印度的哲學受佛教的影響非常的深,中肆芹蔽國的哲學雖然有佛教的影子,但是,相對的,是建立在儒家的基礎上的一種哲學.象中庸思想等等.而首稿印度的哲學裂州則是更加強調更加根源處的佛學.
⑺ 我想到印度留學怎麼樣好嗎
印度留學之家幫您回答:是這樣,印度基礎設施確實不如中國,所以感覺很破很舊,不過印度的教育水平還是可以的。先分享一下:
高科技教育
印度大學選擇與國際最先進的大學合作
殊不知印度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中的高科技專業水平是世界領先的。從50年代初開始,印度政府便傾其國力對高科技教育投資扶持而且一直奉行與國際最先進的大學合作合資的賢明政策。外國投資用於教育無論是合資、合作或100%獨資控股均可自動獲得批准。大學認證委員會(UGC)協調、維護及監督全國大學教育質量。印度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機構已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每年都有很多外國留學生來印度學習:許多知名專業學者前來從事交流、研究和任教;幾乎所有的世界知名企業都在印度招募大學畢業生。
所有課程都用英語授課
印度的高等教育中所有課程都是用英語授課,對英語程度暫時差一點的留學生,大學為他們在課余補習英語。對於外國留學生的英語水平並無某種能力考試的分數要求,而是通過面試、電話交談等方式評估。
很重要的一點是,留學印度的學費和生活費非常低廉。印度大學的費用和現今中國大學的費用相差不大,目前在印度就讀的中國學生約有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