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殷勤怎麼樣

印度殷勤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4-18 19:36:51

1. 尼泊爾被印度三麵包圍,為什麼卻沒有被強鄰印度吞並佔領

因為印度根本不敢這么做,雖然尼泊爾面積不大,但是尼泊爾的人口數量很多,並且尼泊爾當地的民風彪悍,人民非常的團結一致,不會那麼容易接受印度的吞並,要是印度敢發動侵略,他們一定會聯合起來抵抗印度,之前就有過類似的教訓,當時印度之前,英國就想要佔領尼泊爾,結果根本打不過尼泊爾輸得一敗塗地,後來英國也只能放棄了殖民尼泊爾的計劃。
最後的原因,可能尼泊爾早就預料到印度可能會有吞並自己的計劃,所以他們跟印度關系處得非常好,他們的經濟發展和貿易往來都是很依賴印度的,沒有印度的幫助,他們也沒有今天的經濟,所以他們對印度也是保留了感激之情,任何事情都是聽從印度的安排,除了領土主權以外,面對他們的殷勤,印度也是不忍心下手,因為根本找不到下手的理由。

2. 神猴大叔里的女孩什麼種姓的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在小蘿莉面前,管他什麼宗教和政治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劇照
印度電影就像印度本身,喜歡的人很喜歡,覺得超越了嚴肅無趣的現實,蒙一層超現實的面紗很帶掘旅勁。不喜歡的人深惡痛絕,簡直是在胡鬧嘛,世界要是有這么簡單就好了。
今年的一部印度喜劇動作片《小蘿莉里的猴神大叔》(Bajrangi Bhaijaan)是典型的印度電影,主角光環爆棚,現實的苦惱在真善美面前微不足道,看的時候不用帶腦子,觀影感覺很爽。
前提當然是,你要足夠獵奇或者足夠愛印度,滿足於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對赤裸裸要逗樂你的玩笑欣然接受,並且暫時忘記殘酷的現實。
《小蘿莉的猴神大叔》涉及的話題其實很沉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長期沖突,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爾問題,種姓制度的深入骨髓,尚不自由的婚姻,以及官僚制度。
但是導演卡比爾·汗解決矛盾的方式非常浪漫。他造了一個崇拜神猴哈努曼的二楞子青年。因為信仰哈努曼,所以他英勇無畏又誠實無欺。這位傳說中幫助羅摩(大神毗濕奴的化身)上天入地拔山撼海尋妻的猴王之大將世代受到印鏈液度教徒的崇拜,是印度教地區最受尊崇的神之一。然而對於哈努曼的崇拜甚至不能算宗教,更接近神話對民眾的教化作用。就像片中的主角,他並不特別要求哈努曼的庇護,而是向他尋求勇氣和誠實。多神崇拜帶來的宗教懲戒力和約束力很有限,神對人的要求通常是自修,人對神也頂多是尋求庇護和實現心願。如此一來,全憑心意。因此如果是信徒,通常是善良而單純的。
故事脈絡是這樣的:小蘿莉沙希達因為一次意外而失語。她是穆斯林,住在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地區。她的母親欲帶她棚散物去印度一間靈驗的寺廟求神,小女孩卻在火車上走丟而滯留在了印度。

小蘿莉沙希達
大叔(薩爾曼·汗飾)是個從小「低智」的青年,在一場鬧奢的祭祀神猴哈努曼的群舞之後被小女孩「盯上」,掙扎過後只能把她帶回家。在為她尋親的過程中,這戶來自印度婆羅門階層(四大種姓的最高階)的人家漸漸發現小女孩不僅不是婆羅門,而且竟然是個穆斯林,還是巴基斯坦人!大叔的准岳父震怒,下令必須立即送她回去。誰知印巴兩國長期緊張的局勢導致使館關閉,旅行社又背信棄義偷偷把女孩送進了妓院。大叔無奈之下決定親自偷越邊境送小蘿莉回家。

劇照
印度人總是喜歡把電影拍成長篇敘事詩。對這個「不急不急慢慢來」的民族來說,沒什麼是需要刪繁從簡的。這完全是另一種審美。近三個小時的印度電影讓人望而生畏,但因為開頭那一段以神廟和街市為背景的廣場舞很抓人,印度歌舞的奔放和自由撲面而來,因此決定看下去。
土黃配朱紅,導演還怕色彩不夠滿溢,群舞過程中的多次定格將之張揚到極致。神猴塑像亦巨大,區別於印度眾神通常真人大小的塑身。很少有民族像他們一樣跳著那麼好玩的舞還狀似一本正經,祭神和世俗的歡樂不分你我。
故事是鬆散且多有漏洞的,但是風光無限。導演顯然很清楚人們愛看光鮮的東西,所以巴基斯坦的草場木屋風光之後,德里熱烈的祭神場面開啟了印度風情之旅。他的鏡頭深入街市,嘈雜而狹窄的街道後面是另一片洞天,深宅大院里壯漢們在沙子里肉搏,女眷在樓上陽台閑閑觀看。同一個宅院里,他們晚上坐在庭院聊天,一起看球,鞦韆上總是坐著女人和孩子。還有屋頂,印度最美的屋頂!應該是攝於舊德里,屋頂望去平房綿延起伏,猴子們神出鬼沒在屋頂天台間。夕陽的顏色瞬息萬變,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鄰近天台上印度女人濃烈的洗發水香味。
在大叔護送小蘿莉回家的路上,導演清晰地展示了國際流行非常正確的道德和政治標准。印度教和穆斯林的長期沖突?看看小女孩的臉,這樣的臉宗教不同有什麼關系?如果因為這些原因拋棄她,那才是與人性相悖。民族?巴基斯坦老爺爺在牧場回憶:我年輕的時候德里和我們還是一個國家啊,這與不少二戰片的基調是一樣的(誰統治有什麼關系,我們曾經是一個國家!)。種姓?那麼美肯定是婆羅門啦。什麼?小蘿莉跑去鄰居家吃肉?那最起碼也是個剎帝利吧。

劇照
甚至討人厭的官僚制度也被大叔的虔誠無畏和蘿莉的天真可愛打碎。在真善美面前,印度自身的頑疾似乎無往不破。
總之一切壁壘都被小女孩美麗純真的面孔打敗,印度人為千古難題提供了非常簡便的解決方法。
然而現實也能這樣揚眉吐氣一團和氣就好啦。在印度住過一段時間。事實證明,即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男女,對傳統依然堅守,壁壘並沒有隨新世紀的到來被打破。這並非壞事,當然也就距離影片中的「標准道德和政治觀」相去甚遠。印巴沖突?印度青年會滔滔不絕談自己祖父輩在種族戰爭中的勇武。種姓?我的幾位朋友作為曾經土藩藩王的後代驕傲地表示:如果藩王還存在,我們就是王子和公主哦。官僚主義倒是體會不多,但是如果需要辦事,幾個鍾頭的漫長等待是免不了的。更誇張的等待是航空公司隨隨便便就超售,一大群旅客於是只能乖乖排隊,排不上的請等幾日後的下一班。
經商的人和三輪車夫一樣狡猾,隨處可見伸手的乞丐和獻殷勤或者吹口哨的男士。辦事效率非常緩慢,包辦婚姻也仍廣泛存在,這些都是切實存在的現狀。所以抱著這樣的認知再去看《小蘿莉的猴神大叔》這樣的印度電影,只覺得真真假假相當夢幻。
和印度現實與電影的差距一樣巨大的,還有主角薩爾曼·汗和角色之間的距離。這位飾演二愣子青年的演員竟然已經50歲,還是影壇有名的壞小子,劣跡斑斑除了因為射殺保護動物屢次入獄,還在鬧市區開豪車撞死過人,其父則是印度非常有名的編劇。

薩爾曼·汗 Salman Khan 飾
真是摸不著這個民族的頭腦。他們嚮往的和現實的差距如此之大,大部分人卻也無意改變。就像每一個印度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No Problem」,其實也可能問題多多根本不是你想的那麼回事。
但是有一點是真的。色彩是真的,歌舞歡笑是真的,行事不講規矩卻也常能事遂人願也是真的。這大概也是印度人為何如此矛盾,因為現世是現世,電影是電影,二者雖很不同卻各自有各自的好處。
作為電影,《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後半段明顯拖沓結尾又煽情得有點過

3. 傾城之戀這部片子的結局好不好

傾城之戀這部片子的結局是好的。

在《傾城之戀》的結局當中,白家的日子更加過不下去了,白老太同兒子、兒媳商量賣房。兩個媳婦都帶著孩子回了娘家。白良越提出把房子押給唐家。白老太對兒子的無能很失望但又沒辦法。白家兩兄弟來找唐老爺,把白家房子抵給了唐家。兩個媳婦也回來了。

寶絡給家裡打來電話,說自己結婚了,又給家裡寄錢來了,說自己在家的時候總覺得孤單,但現在能惦記的還是這個家。范柳原到碼頭干苦力掙錢養家,被白流蘇發現了,心疼不已,給柳原送飯。

日軍又轟炸了,范柳原想起在家的流蘇急忙往家裡趕。范柳原沖到又被炸得面目全非的家裡,在廢墟中尋找著白流蘇。當挖出流蘇的衣物時,以為流蘇已遭不測的范柳原仰天悲號。

此時,在碼頭沒找到柳原的流蘇急急返回,沒祥與柳原在城市傾覆之時相擁在一起!兩人也終於訂下了婚約。白流蘇和范柳原舉行了婚禮,徐先生夫婦和邱律師夫枯頃搏婦一同來祝賀,得到喜訊的白家上下也是一片歡喜。

(3)印度殷勤怎麼樣擴展閱讀:

《傾城之戀》大幅度改動的劇情沒有動搖原著的基礎,特別是女主角的恰到好處,給這部劇的成功增添了最重砝碼。《傾城之戀》弱化了原著的冷漠與嘲諷,把故事溫暖起來。

但也有觀眾表示電視劇中,戰爭的「影響力」被無限擴大,編乎遲導用大量的轟炸以及哀鴻遍野的場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香港淪陷的戰爭場面,白流蘇和范柳原在戰爭中一次次的離別與相逢彷彿成了一部中國版《亂世佳人》。

4. 西遊記里到高昌國發生的事情有哪些

此時高昌國王麹文泰的使臣,正在伊吾國,這一天正要回國,恰巧遇見玄奘,回去便告訴國王,說有一位中國高僧,名叫玄奘,往西天取經,路過伊吾,將到本國。這高昌國王麹文泰,先世麹嘉,本是中國河西金城榆中人,在後魏末年,立國高昌,建都在交河城(現在新疆吐魯番西二十里雅爾湖濱),到此已歷數世。這一個國家,受漢族文化影響很深,官方所用的文字,完全同中國一樣,民間也讀《毛詩》、《孝經》。男子雖穿胡服,婦女仍著漢裝。全國上下,信奉佛教,是西域道上一個大國。國王麹文泰,依附西突厥,雖有時也到中國去訪問,但是採取敷衍政策。

這時聽見玄奘將到,一方面知道他是一位名僧,十分高興;一方面有心將他留下,不放他西行。遂馬上派遣使者,連夜趕到伊吾國,通知國王,請玄奘前來;另外挑選了上等馬幾十匹,叫大臣親自前往迎接。

過了幾天,高昌國王使者帶了馬匹到了伊吾,殷勤拜請。玄奘本意徑從伊吾國出發,直奔西突厥王廷,取得突厥可汗護照,再往印度,因高昌國王意思殷勤,無法推辭,遂啟程出發,渡過南磧沙漠,走了六天,才到高昌國界。一行人馬進得白力城(現在新疆廣安)。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玄奘見天色已晚,便要住下,城官和從人請道:「敝國國王專誠等待,國都離此不遠,請法師換了坐騎兼程慶乎旁前進。」玄奘遂把自己騎的一匹赤馬留下,另換一匹好馬,兼程前進。夜半,到了王城;城門官啟奏國王,國王下令大開城門,請法師進城。

高昌國王帶了大群侍從,親自出宮迎接。玄奘舉目看時,但見無數宮燈,前後列成兩條長炬,燈燭輝煌,侍衛嚴密。燈光之下,正中簇擁著一位國王,五綹長須,年紀有五十上下,是一個飽經世故富有權術的政治人物。相見罷,把玄奘請入後殿,坐在重閣寶帳之中,拜問說道:「弟子自從聽見老師法名,高興的廢寢忘食。

日間計算途程,知老師今夜必到,所以我和妻子都沒有睡,誦經念佛,專誠在這里等候。」玄奘稱謝。過了一會,但聞環佩叮,王妃同著幾十個宮女,都來禮拜。這樣鬧了一夜,天色已經破曉。國王見玄奘鞍馬勞頓,因連夜趕路,缺少睡眠,不住地打呵欠,方才辭別回宮,留著幾個小黃門,服侍玄奘睡下。

第二天一早,玄奘尚未起床,國王已帶了王妃以下一群人,前來請安。玄奘起身相見,國王說道:「弟子心裡想著沙漠遙阻,磧路艱難,而老師單身匹馬,竟能獨往獨來,真是奇跡!」說著,流淚稱贊。一會又供上齋來,請玄奘早餐。玄奘看見齋供豐譽橡盛,心中甚是過意不去。齋罷,國王親自起身帶路,請玄奘進入王宮邊上一座道場,就在這里安置,並派人服侍。高昌國有一位彖法師,曾留學長安,善知法相,國王請他前來與玄奘相見;又有一位「國統王法師」,年紀已在八十以上,也請來和玄奘作陪,並叫他勸玄奘就在此地住下,不必再往西天取經,玄奘不許。

過了十幾天,玄奘便要辭行。國王道:「已叫國師請問老師意見,不知意下如何?」玄奘道:「蒙大王留住,實在十分感激;但與貧僧西來本意不合,所以不能遵命,還請原諒。」國王道:「弟子和國師曾游大國,也曾跟著隋朝皇帝,到過東西二京,走遍了河南、河北、山西一帶,會見了不少名僧,並不見得有什麼了不起。

自從得見老師,身心歡喜,禁不住手舞足蹈,滿心想望老師安心住下,受弟子一輩子供養;更叫一國百姓,都來做老師弟子,聽老師講經傳道。這里僧徒雖少,也有幾千人,都叫他們執經聽講。還望察納微心,不必再上西天取經去了。」玄奘聽說謝道:「蒙大王這樣厚意,貧僧實不敢當;但貧僧此行,不是為供養而來。平時常感覺本國法義未周,經典殘闕,心中早有懷疑,不能解決,所以發願到西天取經,使東土眾生,得聽大乘正法。

這一點道心,只可一天比一天堅強,豈可半途而廢?願大王三思,不再苦留貧僧為幸。」國王道:「弟子仰慕老師,無論如何,一定要留老師供養,蔥山可轉,此志難移。請相信弟子是一番愚誠,不要疑我不實。」玄奘道:「大王一番深心厚意,貧僧早已知道。但是玄奘西來,目的在於取經;現在經還未得,豈可中道而廢?希望大王原諒。況且大王積德修福,位為頃昌人主,不但蒼生仰恃,而且佛教依憑,理當助揚善舉,豈宜加以阻礙?」國王道:「並不是弟子敢阻礙老師;只因為敝國沒有導師,所以要屈留老師,以引導眾生。」國王再三苦留,玄奘只是不肯;國王最後作色大聲說道:「弟子一切已經安排好,老師豈能要去就去?我一定要相留,再不然就送老師回國,請再自己好好考慮一下,還是相順為妙。」玄奘說道:「貧僧所以來此,是為了求法,現在大王一定要相留,留得下的是我的身體,卻留不下我的心……」說到這里,聲音顫動起來,表現的意志十分堅決。國王還是不聽,只令更增加供養,每天進齋的時候,國王親自捧盤,殷勤勸食。

隔了一天,國王大開道場,在空曠地方,張起一頂大帳,可坐三百多人,恭請玄奘講經。自王太妃以下,國王和將相大臣等,都親自前來聽講。每一次開講以前,國王親捧香爐,自來迎接引路;玄奘將升法座時,王又低身跪下以身作磴,請法師躡足而上。

這樣一連十幾天,天天都是如此。講經罷,又為法師剃度了四個和尚,叫他們一路同行,作為隨伴。同時又制袈裟三十套,因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等,並送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羅絹緞等五百匹,足夠法師路上來回二十年之用。另給馬三十匹,挑夫二十五人,並遣殿中侍御史歡信護送玄奘到突厥葉護可汗王廷。

又寫信二十四封,給屈支等二十四國,每一封信,都附大綾一匹,作為信物。此外更拿綾絹五百匹,果味兩車,獻給葉護可汗,並附國書道:「玄奘法師系臣之弟,今欲往婆羅門國(指印度)求法,路過西方各國。願可汗憐師如憐臣,仍請敕以西諸國,給鄔落馬(「鄔落馬」即古突厥語「驛馬」(Ulagh)的譯音,按即後來「烏拉」制度)遞送出境。」

玄奘見國王如此殷勤,而且贈送甚厚,考慮又十分周到,心中感激,十分過意不去,寫信道謝,中間有幾句道:「決交河之水,比澤非多;舉蔥嶺之山,方恩豈重?」說明他心中的感激。國王報道:「法師既與弟子結為兄弟,則國家所有,即與法師共之,何必道謝?」

諸事准備就緒,玄奘擇日起身,他出發的那一天,國王與僧侶、大臣、百姓等,都出城相送。國王抱著玄奘慟哭,無論僧俗,聽了莫不悲傷。國王先叫王妃同百姓回去,自己同幾位高僧各騎著馬,又送了幾十里,方才含淚拜辭回去。看官聽說:玄奘來的時候,高昌國王本來不放他西行的,他偉大的人格,感動了高昌國王;而高昌國王的誠意相送,也使玄奘十分感激,早已立下主意,決定回國的時候再來高昌國一行。

5. 印度僧人

在秦嶺腳下有一村落,名曰,劉家莊,這里地形偏僻,人煙罕至,前些年是有名的貧困村,可是近年來國家扶貧力度增加,因地制宜的給了一些政策,比如種植草葯,養殖牛羊等,還為此接通了電,經過一段時間發展,現在村裡每戶人家都有了彩電,老百姓的生活也好了起來。

這天村口來了一位頭無發,披舊袈裟,全身皮膚通體漆黑的人,他站在那,舉目四望,似乎在打量這里的一切。

就在觀察之際,當塗口有個老者肩抗鋤頭路過,他看見這個僧人似乎是個外國人,便開口詢問,你是那國人啊?

僧人抬起右手稽首道,我是印度僧人。

陝西人好客,尤其是農民,那老人用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擦了擦臉道,奧,是國際友人啊,來來來,到俺家裡坐坐,俺給你弄個羊肉泡饃吃。

那印度僧人倒也入鄉隨俗,跟著老者來到了一座院子,院子不大,但也養了不少雞鴨,過籬笆圍口,就是一間窯洞,僧人進去東瞅瞅西看看,甚為好奇。

「這窯洞冬暖夏涼,請上炕。」老者笑著說。

僧人心細,見老者脫了鞋子後,自己才上炕結伽蚨坐,老者看僧人如此便道,放鬆嘛,不要拘謹,學我盤腿。

僧人搖頭道:「習慣了。」

「你的普通話還蠻標準的,學了幾年啊?」老者打開話茬。

「三年了,中國話博大精深,我笨的很。」僧人說完低頭又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謙虛嘍。」老者看著僧人又拍了拍額頭說:「我真是老糊塗了,你們僧人不吃肉的,我還弄啥泡饃。」

「老人家,不防事,我們印度並不講究這些。」僧人安慰道。

「好,你等著,我給你做。」說完欲下炕。

「不急施主,貧僧想問一下,這村莊的有多少年了?」僧人合掌問。

老者有點興奮:「你可算問對人了,這里是劉家莊,都是漢高祖的後裔,因避赤眉,逃難於此。」

「那赤眉以前這里叫什麼村,有沒有人住過?」僧人繼續追問。

老者乾咳了幾聲,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似乎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事的,唉,陝西人真是朴實。

「這就不曉得了,不過我們村有個大學生,懂的不少呢,你就在此地,我去給你叫來。」

看著老農跳下炕遠去的背影,這印度僧人自言自語:「震旦之民果是純真,怪不得當年有人發願下輩子轉投中華。」

這個大學生說的就是劉後行,劉後行聽了他的話,怪覺得不好意思的,這里的人思想還停留在十幾年前,覺得村裡出了一個大學生,是一件極為了不得的事,是光宗耀祖,其實哪裡知道,外面大學生已經分為了三六九等,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三本生,可他們卻覺得自己好像無所不知一樣。

老伯按輩分自己要叫他三叔公,這村都是打折骨頭連著筋的,又看到他臉上露出殷勤的樣子,劉後行也只能答應。

老者把劉後行帶到自己家,然後說你們好好聊,我去做飯,說完極為高興的哼著,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曲子離開。

劉後行盤腿對著僧人,大眼瞪小眼,為了打破尷尬,他說:「你來自印度哪裡啊?」

「比哈兒邦。」僧人淡淡回答。

「奧,聽說過,挺有名的,久仰。」劉後行做恍然大悟狀,其實他哪裡知道?

印度僧人似乎看穿了什麼問:「請問施主,印度的首都是哪裡呢?」

「是…曼…谷…肯定不是…開…羅吧。」劉後行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印度僧人只是阿彌陀佛,便沒再開口。

劉後行覺這印度僧人在鄙視自己,覺得應該來個下馬威,免得被這阿三小瞧,便道:「我這村地接秦嶺,人煙稀少,平常外省人都不來,更何況外國人,而且還是從印度來的,不知大師意欲何為?」

這僧人才慢慢睜開眼緩緩道,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兩千年前,阿育王為了登上帝位,殺了自己九十九個兄弟,為此常常晚上噩夢不斷,這天他在城外巡遊,看見一個少年僧人,那僧人舉止端莊法相威嚴,阿育王大為驚奇,把他接到王宮,這少年僧人剛到王宮便徑直坐到寶位上,摩挲著御坐說,這里血腥氣甚濃。

阿育王聽後升起敬意,便向他詢問教義,那少年僧人便道,因果不朽,佛法無邊。此話對王觸動很大,於是便讓這少年做了國師。

「你道這少年僧人是誰?」這印度僧人問這句話的時候臉上顯露出莊重。

話剛說到這里,老者端了兩碗羊肉泡饃來,說,趁熱吃,別嫌棄哈,吃完了碗放下,我回來收拾。

「三叔公,你呢?」劉後行問。

「我吃過了,你可要好好陪陪這印度來的客人,可不要不耐煩。」說完扛著鐵鍬離去。

「禮儀之邦,名不虛傳。」說著又拿起筷子夾了一片羊肉嚼著說:「如此美味,我在印度根本就吃不著。」

「還以為你不會用筷子呢,沒想到這么熟練。」劉後行豎起了大拇指。

「我這次來,可是做足了功課。」

劉後行一會談印度的咖喱,一會聊了印度的飛餅和中國的餅子有什麼區別,又談印度的茶是不是中國傳來的,又扯到西遊記唐僧取經,總之在美味的佐料下,兩人簡直像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吃完羊肉泡饃,兩人不約而同的打了飽嗝,於是話題又轉到剛才的故事中。

「這少年僧人就是一代聖僧,目犍連子帝須。」

那阿育王在聖僧的諄諄教導下,便定佛教為國教,這可惹惱了當時的婆羅門教,於是那大祭司便來到王宮,指責阿育王放棄了父親的信仰,賤踏了梵天,是不忠不孝之徒,阿育王眼睛噴血,欲要砍掉祭祀的頭,聖僧說,這只能殺了他的身,不能殺了他的心,於是便提議與婆羅門賭斗。

那大祭司自幼修持,練得無上神通,他看聖僧年少,便應下,又加了個條件,說誰輸了就折斷自己一臂,問聖僧敢不敢應承,聖僧冷哼道,你輸了廢掉一條胳膊,我輸了自挖雙眼。

於是第一場斗理論,先說人。

那大祭司先道,《吠陀經》說梵天口變為婆羅門,雙臂變為剎帝利,雙腿變為吠舍,兩腳變為首陀羅,其餘人為不可觸碰者,乃賤民也,可見秩序分明,千萬別打破,否則世界將會毀滅。

聖僧說,眾生平等,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有在智慧上有遲鈍開悟之別。

再說世界。

大祭司以「萬法本梵」作解釋。

聖僧以「萬法緣起」來回答。

阿育王聽完,判定聖僧首場獲勝。

「其實,我覺得按照婆羅門的解釋,阿育王為剎帝利,上面還有婆羅門壓著,心裡肯定很不爽。」

劉後行插了一句。

「你很聰明。信奉婆羅門,阿育王只能做個剎帝利,聖僧告訴他,在佛教你可以是轉輪聖王,註定是統治天下的,如果是你,你會支持誰?」

印度僧人一針見血。

第二場,鬥法術。

那大祭司把自己的雙腿搭在腦後,雙手支撐地面,喊了一聲起,大地生風,把他拖到半空中,他在雲端下洋洋得意的看著聖僧。

聖僧笑了笑,站在原地,不挪動步伐,直接旱地拔蔥升到雲上,上半身出火,下半身出水,過了一會又上半身出水,下半身出火。

落地後大祭司恐慌,知道自己要輸,但仍不死心,便開始了第三場比試。

第三場,鬥法寶。

那大祭司從袖袍里抖落出拇指大的蛇,這蛇一到地,便猛的長到七八丈,頭旁邊又生出一個頭,那雙頭蛇遮天蔽日,吐著血信子,來到聖僧面前,唬的一旁阿育王戰戰兢兢汗不敢出,那蛇張著血盆大口眼看要將聖僧吞到肚子里,忽然天空傳來一聲怪嘯,只見從太陽處飛來一隻鳥面人身,肋下有雙翅,撲閃而來,一飛過,天頓時成為黑夜,它先用尖喙啄瞎蛇的眼,再用利爪把蛇從頭到尾撕裂成兩半。

那大祭司吐血栽倒,阿育王見他敗了,欲要砍斷他的胳膊,以應賭約承諾,聖僧說,我佛慈悲,請求寬恕。

阿育王責怪聖僧心善,便答應不廢胳膊,但必須剃光頭發,加入佛門。

「精彩,精彩,後來呢?」劉後行迫不及待的追問。

後來,阿育王光興佛法,在聖僧的加持下,一統印度,史稱《孔雀帝國》。

阿育王為此志得意滿,常常說,自己國土有萬里之廣,自古至今恐怕沒有比這更寬大的了。

聖僧為了不讓他生驕怠之心,便道,東海之濱,有一國,名曰,震旦,其國土面積恐怕比聖王的帝國,過之而無不及。

阿育王意興闌珊。

三年後,帝國承平日久,百姓安居樂業,為了讓後世記起他的豐功偉業,阿育王便搜羅全印度的寶物,鑄成一大一小的兩件法器,大的是,阿育王石柱,上面刻經文法敕,小的叫,阿育王寶輪,不知有何功效,但總歸是非常貴重。

劉後行全神貫注的聽著。

又三年。

阿育王已經是志誠的佛教徒,為了弘揚佛法,救拔沉淪,他決定集合全國精英僧人,再從裡面選拔出更優秀的,分三路,前往不同地方宣傳佛法,普渡眾生。

第一路南下,派了九大高僧,去了錫蘭,渤尼,真臘,暹羅等地。

第二路也派了九個高僧,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去了西藏,吐谷渾等地。

第三路是核心,派了十八位大德神僧,北上東行,重點攻略震旦,為此阿育王還搭上了阿育王寶輪。

目犍連子帝須勸他說,阿育王寶輪乃鎮國神器,不可輕易贈予外人,阿育王答,國土穩固,百姓得樂,在德不在器。

劉後行已經聽得入迷了。

當時天竺到震旦,不管怎麼算,都有十萬里之遙,那十八聖僧果然心志鑒定,一往無前,期間經歷了高山俊嶺,風暴沙漠,還有戰爭瘟疫,仍不退一步,這種精神可以和你們的玄奘大師相比,可見人一旦有了信仰,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

就這樣行行復行行,十年過去,那十八聖僧到達西域大月氏時,只剩下九位活著,他們各個衣衫濫縷,卻甘之如飴,眼睛清靜,如裝著大海,他們用高深的佛法折服了當時的國王。

這九位高僧為首的是一個名叫,解商羅的長者,他本欲立馬去見震旦之主,卻被大月氏國王勸阻,說邊界有匈奴作亂,不如先留在此地,一方面替他教化百姓,一方面學中華語言,等待時機。

又過幾年,大月氏國王興奮的告訴解商羅,匈奴被一個姓蒙的將軍打跑了,現在趕緊去,不然等中國把長城修好了,再去就猶如飛天了。

於是九位高僧來到了當時的秦邊境,當時把守的是蒙拓,他是蒙大將軍的侄子,高僧對守關的兵士說,自己是大月氏使節,願與你們的長官合力與匈奴作戰,邊關兵士不敢怠慢,雖然這九人長的怪異,但秦法更嚴厲,還得把這件事上報。

蒙拓當時拿著大月氏國王的羊皮做的通關文牒,和一篇飽含深情的文章,這竹簡上面開頭先說,孔雀帝國向大秦帝國問好,其次是說他們是奉國王的命令,願與大秦結成兄弟之邦,後又說自己有佛法三藏,不敢藏私,願助國王教化萬民,等等。

蒙拓看著上面的文字,一臉茫然,他只知道有南越,北戎,西狄,最多加個匈奴,怎麼這世界上還有什麼大月氏,還有什麼孔雀的國家。

「這是捏造的神話傳說?」蒙拓自言自語。

生性謹慎的他,還是登關觀望,但看到下面僧人的長相也是驚了一跳,那群僧人,身材魁梧,膚色黑中帶黃,大鼻子寬嘴唇,絡腮胡捲曲粗放,饒是自己見多識廣,也是滿臉疑惑。

心下好奇,便延請僧人們到行軍帷幄中談話,經過半日的詢問,蒙拓也明白了幾分,那解商羅便趁機說些佛法,那蒙拓果然有大將軍的風范,面如平湖,不露喜悲,幾個人又聊了一會,解商羅說自己想見見震旦的轉輪聖王。

「你說的是皇帝吧?」蒙拓搖頭拒絕。

解商羅也不氣餒。

盡管說的是天花亂墜,寶雨紛紛,但蒙拓仍然無動於衷。

「解商羅停下說辭用梵語和其他僧人說些什麼,其中有爭吵,但最後仍以解商羅為主,於是解商羅便拿出阿育王寶輪,不知演示了什麼,但之後蒙拓便以阿育王寶輪做交換,答應時機到了便替他們引薦。」

「看來阿育王寶輪是件神奇的法物呢。」劉後行做出結論。

印度僧人點頭。

過了半年,秦始皇龍攆巡遊到邊關,蒙拓說有異域人自傳說中的昆侖山而來,欲見陛下,秦始皇好奇,便讓蒙拓把他們帶來。

那九位僧人直挺挺的來到行宮前,立而不拜,始皇看著他們模樣,皺起眉頭。

趙高尖著嗓子喊:「何方人士,見皇帝還不跪拜?」

解商羅出來答道:「我沙門只拜佛,不拜帝王。」

秦始皇不喜,壓住怒火,一語雙關道:「異域之人,果然不與中國同。」

「我聽說你們是從昆侖山來的,有沒有不死葯啊?」秦始皇眉彩中透著期待。

解商羅聽他說自己從昆侖山來的,大為不解,看著蒙拓,蒙拓此刻擺擺手,使著眼色,似乎在說,非如此不得見。

「世間萬物無長生,就是仙人,也有三衰敗相。」解商羅誇誇而談。

秦始皇聽說自己不能長生,臉上肌肉抖動,露出了不耐煩的神情。

蒙拓見狀轉移問:「兀那異人,學的什麼道法?」

解商羅見蒙拓遞了話頭道:「我有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人脫離苦海出逃火宅。」

「一派胡言,人有人道,鬼有鬼道,人死便在鬼道生活,更何況天窈窈冥冥昏昏默默,你怎麼個升?」

惹惱了旁邊的御史大夫。

「人乃父母經血所生,人死化為塵土,哪有什麼亡者?萬物皆自然,天地亦如此,誰在操控?」

說這話的是丞相李斯,他是法家信徒,但說完就發覺失語了,因為始皇帝真信鬼神啊,偷眼向他瞧,始皇帝好似沒聽見,李斯鬆了一口氣。

「你剛才說的天,不過是把他當做是世界本源,其實根本沒有本源,譬如,修長城,你無人你就沒法修,有了民而建築材料缺失,也沒法修,長城不可能自己在那,換句話說,長城的存在不取決於自己。」

他轉過身看著御史大夫,又振振手臂對著丞相李斯道:「人生有陽世,人死當然有陰間,譬如,有黑就有白,有日就有月,有人就有鬼,如果沒鬼,那神仙又從何談起?」

李斯撇了撇嘴,本欲反駁,但想到言多必失,只好沉默不言。

「錯了,錯了,異人你錯了,天不可說,不可思,你說長城存在,由民和材料決定,那麼這是由誰的規定?當然是天讓你這么認為,其實天也可以直接變出長城,只是他不屑。」

御史大夫毫不退讓。

解商羅意識到了什麼,他第一次覺得佛法好像並不完美,似乎存在疏漏,如果不加以補缺,他感覺婆羅門終有一天會抓住這點,那麼佛法在印度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那是因為佛性…」

解商羅話還沒說完,秦始皇打斷了他。

「好了,你說說,脫離苦海是什麼意思?」

「世人因貪嗔痴恨,生起種種妄心,起無明爭端,致使身心備受煎熬,在輪回中無始無終,逃脫不得,為有佛法才能救贖。」

「世人有貪嗔痴恨,也有忠孝仁義,也有歡樂和情愛,你為什麼只看到苦的一面?」

御史大夫不滿的說。

「你覺得是世人苦多還是樂多呢?」解商羅反唇相譏。

「你們各自都有道理,我想問異人,你所說的輪回是何意?」

秦始皇也是好奇心重。

「輪回即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做善事可以升天道,做壞事便下地獄。」

「那什麼是善事,什麼是壞事?」旁邊的李斯開腔了。

「善事,救人助人不殺生,壞事,殺人毀家。」

秦始皇冷哼一聲,自己滅六國殺人何止百萬,看來自己真是壞事做絕,這地獄之行非我莫屬了。

印度僧人正說著,不妨天色已晚,三叔公也下地歸來,於是劉後行便提議請他到自己家去做客,僧人推辭說怕打擾,劉後行說自己一個人住,父母在外地打工,暫時回不來,兩人謝卻了三叔公的挽留,來到了劉後行的家,又開始了下面的故事。

「異人不可胡言!」蒙拓試圖挽回。

解商羅倒也聰明,看到秦始皇陰晴不定的臉又道:「聖王勿憂,我有佛法可脫苦海。」

「好,朕看你能再說些什麼?」秦始皇已經殺機漸起。

「剃發出家,遠離妻兒,棄置世俗,遁入空門,便可超越輪回,作聖成佛。」解商羅信誓旦旦的做答。

「唉,後世當有以此亡國者。」嘆氣的正是丞相李斯。

亡國?

那秦始皇號稱始祖,欲想讓後世子孫千秋萬世做帝王,那他的大秦帝國也必然永存,那亡國,這豈非說的是自己?

「一派胡言,剃發,拋棄妻兒,絕別父母,駭人聽聞,讓人絕子絕孫,那我中華豈不是讓與異邦,簡直是妖言惑眾,來人拖出去斬!」

秦始皇拍案而起,聲如豺狼,眼睛凶惡的環視四周,天威浩盪,唬的蒙拓一下子爬在地上,匍匐著身子。

頓時從帳外沖出來十幾名手拿長戈兵士,把這九名異僧團團圍住,那解商羅仰天大笑,從懷袍中抽出一把亮閃閃明晃晃的戒刀,對著自己脖子道:「我萬里傳法,使命未達,愧對如來。」言畢,自刎,血濺三尺。

其餘八僧,極為憤懣,大聲呵罵,有詛咒秦始皇不得好死的,有說讓他下十八層地獄的,有說是他是魔王波旬轉世的等等。

「還等什麼,拉出去!」趙高護主尖著嗓子喊。

秦始皇瞅了趴在地上顫抖的蒙拓道:「你乾的好事,看著辦。」說完揮袖離去。

這句話無疑是給蒙拓的考驗,也是給他的機會,蒙拓並不傻,於是令健兒把剩餘八僧解到校場,挖下深坑,把八僧活埋只露出一截頭,然後命軍士騎快馬用彎刀斫之。

那八僧雖死尤恨,並不甘心,便在一晚月明之夜,魂魄附體,又拋開土,在這靜謐的晚上摸索著失去的腦袋,當他們找到的時候,他們左手端著頭,腳下起了煙霧,潛行來到了行在。

八僧呼喊著還我頭來,就一個個穿牆似的,到了秦始皇的御榻前,只見紋帳里秦始皇高大的身軀正在呼呼大睡,八僧伸出手,慢慢的接近,剛想要撩開紗帳,忽然打頭頂處,射出一道金黃色的亮光,那八個僧人頓時不見。

原來在那紗帳高處掛著一面青銅鏡,那鏡子上能察照天氣,下能俯觀地脈,又能照人身心,人只要被照,骨骼心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但凡有人心率異常跳動,或者脾胃變黑,他都能看的見,秦始皇剛愎雄猜之主,豈能不報護自己?

「那八個僧人恐怕是被攝入了鏡中。」印度僧人說到這里語氣低沉,卻又忍不住對劉後行贊嘆道:「你們那鏡可以啊。」

劉後行聽完抿起嘴巴用手摸了摸下巴道:「你說的青銅鏡,應是古籍所記的秦王照骨鏡,現在失傳了。」

「可惜了。」印度僧人唉了一聲。

「你講的太精彩了,渴不渴,給你倒點茶。」

「不用了,馬上就完結了。」

印度僧人又接著講了下去。

阿育王自從分三路廣傳佛法,十五年來,其餘二路皆有回訪,唯獨不見震旦有音訊傳回,心中疑問俞重,便請聖僧來。

目犍連子帝須結金剛坐,直上半空,面對著中國方向,額頭生出第三隻眼,一道五色毫光從中噴出。

秦始皇踏上長城看望眾將士畢,正欲再啟程巡遊,忽然從行宮飛出那面青銅鏡,那鏡旋轉七八圈停留半空,又忽然朝西南方發出一道寒光。

目犍連子帝須在半空中忽然被一道亮光照在第三隻眼上,頓時重心失穩,身形晃了晃,從空中栽下,眼看就要頭朝下碰觸地面,便伸出右掌拍出道氣,隨借機反彈身子,穩穩落住。

青銅鏡發出光後,飄飄的掉在秦始皇手中,嬴政拿起鏡子左看右看不得要領,便問起隨行大臣。

丞相李斯皺起眉頭,拈了拈鬍子徐徐道:「只怕有異域高人,使神通窺視中華。」

阿育王連忙趕降過去,見目犍連子帝須閉目調息,沒有打擾,良久,他睜開眼道:「解商羅隨行一眾皆死於震旦聖王之手矣。」

阿育王聽後悲憤之情溢於言表便道:「豈有此理,竟然殺害天人師,我欲起精兵十萬鞭撻震旦可否?」

目犍連子帝須搖搖頭回道:「其在遠方,我等萬里參戰,彼以逸待勞安能不勝?」

劉後行聽到這里心中不屑暗道,就算光明正大一戰,你們孔雀帝國只怕也不是赳赳老秦的對手,但臉上仍然是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

阿育王聽了他的話,知其不可為之,神色凄然,目犍連子帝須合掌道:「我王不須煩惱,佛法講究的是緣,時機未到不可強求,三百年後佛法將會流傳震旦,後又五百年大興,那時人人皆知佛法的奧妙。」

阿育王聽了,方才心中稍定,面色平靜了許多。

後來又過幾年,聖僧病重不起,喚一徒弟到床前,徒弟跪倒在地哭泣道:「師傅正當盛年,為何如此?」

聖僧摸著徒弟頭頂道:「我當年鬥法擊敗了婆羅門大祭司,那大祭司性情剛烈竟觸壁而亡,我雖沒殺他,但因果加持於我,我固短壽。」說到這里,又氣喘不停,勉強壓下繼而道:「多摩多,我涅槃後你當迅速入定。」

「此是為何,還請師傅開導。」多摩多不解。

「兩千年後,佛法將會在印度消亡,你須找到阿育王寶輪,方能復興佛法,切記。」目犍連子帝須殷切的看著多磨多,又轉過身嘆道:「世間萬物無不是成住壞空,那時已是末法,我這樣做有用否,這又有誰知道呢?」說完合上眼睛,多摩多打算繼續詢問,卻發覺其氣息已絕。

說到此處,那印度僧人彷彿眼含淚光,劉後行見他顏色悲切,心中不免起了個大膽猜想。

印度僧人起身走了走,到劉後行窗前,面對著外面的月亮,看了許久,嘆口氣,然後又頓了頓接著講了下去。

阿育王聽說目犍連子帝須逝世,淚流滿面,啜泣道:「我與國師情同一體,如今大師遠去,我當不久追隨矣。」

後兩年,阿育王病逝,佛法從此在印度開始了衰退之路。

又過幾年,那千古一帝秦始皇也死在了巡遊途中,後中國大亂,蒙拓便攜阿育王寶輪,來到了此地,從此銷聲匿跡。

劉後行聽完這個結局,感慨不已,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他盯了那印度僧人好一會道:「你說的這故事,簡直是如在現場,可謂歷歷在目,莫非你就是…」

印度僧人回身笑道:「沒錯,我就是。」

劉後行瞳孔變大,全身不住抖動,不知是害怕還是緊張,他咽了口吐沫,又不住的深呼吸,又過了許久才使自己心定,他小心翼翼的問道:「你真是多摩多,沒想到你活了兩千年,你可沒騙我吧?」

「出家人不打妄語,我並不是活了兩千年,我師傅涅槃後,我便找了個偏靜幽遠之地入定,直到2010年才出定,我花費十年時間才慢慢接受這個世界,這里簡直對我來說匪夷所思,就連佛經三藏,也沒有預料到這般神奇。」

多摩多語氣平靜,面帶微笑。

「我來這里,只是為了找到阿育王寶輪。」

這一天劉後行的三觀被沖擊,他感覺腦袋都要炸了,但看到多摩多和顏悅色的樣子,自己也不好再大驚小怪。

劉後行下床向他走來,面對著窗外寂靜的夜,他的思緒飄向了遠方,兩個人肩並肩,許久沒說話,突然劉後行用手指著外面道:「我上高三的時候,曾經一晚上寫作業,見窗外山林深處,曾大放光明,當時以為是熬夜眼花,現在聽你一說,莫非阿育王寶輪就在此山中。」

多摩多一聽倒吸一口涼氣,神色一變,滿臉興奮道:「莫非緣分來了,好,好好。」

「大師,現在天色已晚,不如養精蓄銳,等天亮了,再去尋找,可事半功倍。」劉後行建議。

多摩多伸出手拍了拍劉後行的肩膀道:「別叫大師,我們是朋友不是嗎?」

劉後行聽了鄭重的點點頭,於是這一晚二人抵足而眠。

天亮時,忽然傳來武漢封城的消息,多摩多為了不給劉家莊添麻煩,只好辭別劉後行,並約定等疫情結束後再來尋寶。

(完結)

6. 泰坦尼克號女主角真實存在嗎

電影《泰坦尼克號》中的女主角是真實存在的。

海倫·丘吉爾·坎迪,就是電影《泰坦尼克號》女主角的原型。與電影中女主角露絲不同,坎迪並不是年衫鍵輕的少女,登上泰坦尼克號郵輪時,她已經53歲,是一個年過半百,清肆卻風韻猶存的美麗婦人。

《泰坦尼克號》中凄美的愛情故事曾經感動了無數人,但坎迪的生前回憶錄披露:泰坦尼克號愛情故事和真實的故事大相徑庭。盡管已年過半百,但坎迪夫人風韻猶存。登船後,坎迪夫人吸引了頭等艙內至少6名男士的注意,這些紳士爭相向坎迪夫人獻殷勤。

女主人公曾在北京定居兩年

大難不死的坎迪,為美國的一家雜志寫下了自己在泰坦尼克號上的愛情故事,這也成為後來電影《泰坦尼克號》的創作素材。她也曾經試圖找到休伍倫,但是不知道出於何種原因,休伍倫卻一直拒絕現身。

沒有了愛情的坎迪放棄了室內裝修的行當,專心致志地從事旅行寫作。一戰中坎迪曾為義大利紅十字會服務,還曾護理過美國大作家海明威。

一戰結束後,她的足跡遍布東南亞、印度、日本、柬埔寨,還有中國,並且在北京定居了兩年,成了一個「北京通」,直到80歲高齡時她仍然筆耕不輟或正巧。1949年,90歲的坎迪與世長辭,留下了一段讓人唏噓不已的泰或正巧坦尼克號之戀。

7. 飲食禮儀之印度禮儀

飲食禮儀之印度禮儀【一】

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後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裡。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製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保。

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刀叉和筷子阻止了這種感覺,所以也就阻卻了特有的快感。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避免燙著舌頭或者口腔。印度人抓飯時大多隻用3個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他們先用這3個手指伸直按在面餅邊緣,成三股叉狀,然後中指使力成彎曲狀,壓住餅子不動,拇指和食指一齊用力撕下一小塊面餅,接著三根手指協同作戰,用餅子將菜包住,就像吃北京烤鴨那樣,最後捏住送入口中,捏的動作就像用鉗子夾住一樣東西。主食除了面餅,還有米飯。吃米飯時,先用那三根手指將米飯和各種菜湯均勻攪拌,就像攪拌機攪拌水泥一樣,然後撮起一小堆,送入口中。有的人手指不是很麻利,於是便五根手指一齊上陣。米飯吃完之後,將沾滿油膩的指頭逐個放入口中吮吸,徹底舔干凈之後才算罷手。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在餐館或印度人家裡吃飯,當快吃完的時候,主人往往會給每人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這水可千萬不能喝,它是用來洗手的。飯後,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異味。

很多西方人都難以接受用手指用餐,有些西方人覺得手指直接接觸食物,是落後的象徵;多麼令人嘔心;有些人則覺得這才是衛生的用飯方法,因為這會驅使你更加註意手指的衛生情況,你必會在用餐前徹底洗凈雙手,直至自己認為乾凈為止。也許有人覺得印度人吃相不雅,但更應該理解,這和使用筷子、刀叉吃飯一樣,只是一種習慣,根本沒有雅俗之分。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聖。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盪,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裡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由於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

飲食禮儀之印度禮儀【二】

印度人的飲食由於民族和歷史文化的影響,南北差異很大。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響,烹飪通常是莫卧兒式的,特點是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多素食,特點是米飯和辛辣咖喱。所有印度菜餚中,唯一共同點是喜歡辣味。

客人到印度人家後,要向主人和家人問好。在飯前和飯後到盥洗室洗一下是主人所歡迎的。在印度人家中作客,吃飯前要漱口和洗手。

在傳統的印度人家庭和農村,客人通常與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婦女則在客人用膳後再吃,即使不同性別的人同時進餐,不能同異性談話。

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佐料和兩三碟小菜用來蘸麵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葉。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送來,不是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後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鮮水果等。

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會殷勤地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時,客人不能拒絕給你的食物和飲料,食品被認為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拒絕它是對上帝的忘恩負義。吃不了盤中的食品,不要布給別人,一旦你接觸到那種食品,它就變為污染物。許多印度人在就餐前還要弄清他們的食物是否被異教徒或非本社會等級的人碰過。

作為客人,餐後要向主人表示敬意,但應當贊揚食品很好吃,表示很喜歡。一般不要說「謝謝你」等致謝的話,以免被認為是見外。

8. 印度的禮儀及禁忌須知

印度的禮儀
印度居民大多信奉印度教,其次為伊斯蘭教、、錫克教。在印度,月亮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徵。

印度人相見應遞英文名片,英語是印度的商業語言。主客見面時,都要用雙手合十在胸前致意。口中念著:「納瑪斯堆」(梵文:「向您點頭」,現在表示問好或祝福)。晚輩在行禮的時候彎腰摸長者的腳,表示對長輩的尊敬。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 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

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喜歡中國的粵菜、蘇菜。

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印度餐飲禮儀
1.印度人的飲食由於民族和歷史 文化 的影響,南北差異很大。

北方受伊斯林文化影響,烹飪通常是莫卧兒式的,特點是多肉、穀物和麵包。南方多素食,特點是米飯和辛辣咖喱。由於南部氣候炎熱,當地人一般味重,嗜好辛辣性食性,北部印度人的口味相對就輕多了。

所有印度菜餚中,唯一共同點是喜歡辣味。

烹調方式有炒、煮、燴三種,喜加入各種香料,尤其是辛辣類香料。 等級越高葷食者越少,等級低者才樂於吃肉食。

印度人幾乎天天吃洋蔥。

2.「牛的王國」:牛是當地最神聖不可侵犯的動物。根據教規,印度教教徒和錫克教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耆那教徒則既忌殺生,又忌肉食。印度教徒把牛奉為神明,每逢飯前都要首先敬牛。還有的人敬狗、敬蛇、敬老鼠等等。 最受印度人崇拜的動物是藍孔雀和黃牛。

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印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愛喝茶(特別紅茶),愛甜食。喝茶加牛奶喝湯、奶豆腐、奶制甜食。

3. 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了解是否素食主義者。孟買60%人是素食主義者

4.在印度人家中作客,飯前要漱口和洗手。

5.在傳統的印度人家庭和農村,客人通常與男人、老人、孩子先吃,婦女則在客人用膳後再吃。不同性別的人同時進餐,不能同異性談話。

6.印度人家庭的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佐料和兩三碟小菜用來蘸麵包吃,普通的佐餐品是干青酸辣菜和香菜葉。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餚一般全部同時送來,不是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都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色拉和酸奶。正餐之後的甜食通常是冰激凌、布丁和鮮水果等。印度人一般不喝酒,但喜歡 飲茶 ,把茶斟入盤中,用舌頭舔飲。

7.在印度人的餐桌上,主人一般會殷勤地為客人布菜,客人不能自行取菜。同時,客人不能拒絕給你的食物和飲料,食品被認為是來自上帝的禮物,拒絕它

是對上帝的忘恩負義。吃不了盤中的食品,不要布給別人,一旦你接觸到那種食品,它就變為污染物。許多印度人在就餐前還要弄清他們的食物是否被異教徒或非本社會等級的人碰過。

8.印度人喜歡吃中餐,喜歡分餐制,不習慣用刀叉和筷子。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用右手抓食(抓飯時大多隻用3個手指,那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印度人認為吃飯中很多快感來自觸覺,更重要的是,用手抓飯可以提前了解食物的溫度。切忌用左手遞送東西,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印度人如廁後,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
印度禮儀禁忌須知
每一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禮儀文化,是禮貌,是文明,是禁忌,也是獨到。無論你認可也好,覺得不可思議也罷,入鄉隨俗,你都必須遵循它。下面介紹一些與我們不一樣的印度的獨到的禁忌、禮儀文化和習慣。

其一,男子不能和婦女握手。許多家庭婦女忌諱見陌生男子,不輕易和外人接觸。但如果邀請男人參加實社交活動時應請他們偕夫人同來。一般關系的男女不能單獨談話。

其二,印度人是用搖頭表示贊同,用點頭表示不同意。人們用手抓耳朵表示自責;召喚某人的動作是將手掌向下擺手指,但不能只用一個指頭;指人時也要用整個手掌,不能用一兩個指頭。

其三,以右為尊,左手被視為不幹凈的象徵。同印度人招手致意往往用右手,因為在他們看來,人身由兩部分組成,右半邊是男性的象徵,左邊是女性的象徵,所以左手無力,右手有力,因此不單用右手致意。此外,印度人便後用水沖洗,使用左手,而絕不用右手,因此,左手被認為是不幹凈的。若送人東西,大都用雙手捧著,或一手為主,另一隻手稍微接觸另一手臂,象徵雙手。否則認為不禮貌。

其四,吃飯過程中,若給對方(印度人)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若是這樣,被認為是叫人家吃你剩的東西,因那隻手正被用來吃飯,已接觸了食物。在這種情況下,應當換一雙未用過的筷子,給客人加飯加菜。若對方已經吃飽,不再需要,而你出於客氣,仍堅持再給,這時,你會發現對方可能把雙手捧著的碗筷(或吃飯用的盤子)一同伸到桌下,這表示不要了,見此情景,主人應當明白:不能再給客人加飯加菜。

其五,到印度廟宇或家庭做客,進門必須脫鞋。迎接貴客時,主人常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花環的大小長度視客人的身份而定。獻給貴賓的花環既粗又長,超過膝蓋。給一般客人的花環僅到胸前。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到印度家庭做客時,可以帶水果和糖果作為禮物,或給主人的孩子們送點禮品。

其六,印度飲食習慣和文化。用右手拿食物、禮品和敬茶,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就餐的時候,印度教徒最忌諱在同一個容器里取用食物。也不吃別人接觸過的食物,甚至別人清洗過的茶杯,也要自己再洗滌一遍後才使用。喜歡分餐進食,注重菜品酥爛,一般口味不喜太咸,偏愛辣味。主食以米飯為主,對麵食中的餅類也感興趣。不吃菇類、筍類、木耳。信奉印度教和錫克教的人,忌諱吃豬肉,牛肉。他們一般不喝酒,因為喝酒是違反宗教習慣的。但有喝茶的習慣,方式是「舔飲」,也就是把奶茶盛在盤子中,用舌頭舔著喝。印度人最不喜歡吃大葷,吃素食的人較多,等級越高,吃葷越少。

其七,印度的顏色、數字、談話忌諱。印度忌諱白色,習慣用百合花作悼念品。他們忌諱彎月圖案,視1、3、7為不吉祥數字,和印度人交談,要迴避有關宗教矛盾、和巴基斯坦的關系、工資以及兩性關系的話題。

其八,印度奉牛為神聖,忌諱吃牛肉,忌諱用牛皮製品。崇拜蛇,視殺蛇為觸犯神靈。

其九,忌諱用澡盆給孩子洗澡,認為是「死水」,是不人道的行為。

猜你感興趣:

1. 印度人的社交禮儀

2. 印度的習俗禮儀

3. 印度的社交禮儀

4. 關於印度餐桌上的禮儀

5. 關於印度人的禮儀

6. 印度餐桌禮儀常識

7. 印度商務禮儀

8. 印度的就餐禮儀有哪些

9. 關於《抱朴子》和東密教的問題.

「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九字,典出抱朴子內篇第四登涉篇, 又稱「六甲秘祝」,(長空注:用於咒語則是日本真言宗的首創),有人說有「在」:「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行」稱十字大禁咒,無則稱九字大禁咒,不知據何而言. 特別是「十字大禁咒」一辭似乎不見於經典,一般皆稱「九字」或「九字印」. 至於九字是哪九字,在後魏曇鸞的往生論注卷下另載:「....但一切齒中誦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行誦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謂之要道者也....」將「陣列前行」引成了「陳列在前行」, 陣陳可通, 而「在」字應是衍文 (不小心多抄的字) , 所以還是九字, 不該有十字才對. 抱朴子提出九字的目的是講入山求仙修道時的護身之術(登涉整篇都在解釋這些) ,以咒文護身,, 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前, 咒文都是祭祀用的,只有掌祭的巫祝才懂; 佛教傳入中國後帶來很多真言 (陀羅尼) ,影響到當時也剛開始發展的道教, 才漸漸有各種咒文的出現,像「急急如律令」一詞, 就是漢朝公文用語, 被道教用作咒文的結語形式. 看「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這種句法, 絕不可能出現於漢朝之前, 有人說它和「乾元亨利貞」一樣古老, 很有問題。

從抱朴子書中看來, 咒文的使用方式是反覆祝誦某個具神秘力量的存在 (日月, 星辰, 天地....等等) , 祈轎褲求靈力的賜予, 使念咒者也得到非凡的神秘力量, 這也是因為古代中國並沒有那種冥想以精神力決勝負的方式 (儒家敬天, 講天人相應, 道家講與道冥合, 都是很高的精神境界,
但是都不是宗教, 追求神秘的力量以超越人有限的存在, 不是儒家和道家之所為) . 以九字而言, 不管是配上九個手印或是用縱橫法 (在空中畫五橫四縱, 一字一畫) , 都是要借外力以行法術, 並非是以冥想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精神力量.

由此可以理解為東寺流(東密)本來就是鑒真從唐朝傳到日本的密宗分支,其中夾雜了少許的道教思想也不足為怪,而正是這些道教神秘色彩的內容正好符合忍者的特點,所以才被剽竊了。

正如武田信玄剽竊孫子兵法的風林火山一樣

不過在日本也另有一說

話說大約在公元1030年前後,源氏同平氏打仗,平氏戰敗(後有小說《源氏物 語》及《平家物語》),小主人由七位武士護送要逃到北方,仇家各處設置關卡,捉拿平家少主。
一行九人來到最後一個關卡,關防主管是個佛教徒,副官原先曾見過平家主人,認得少主面 孔,八人最後無法可想,領頭的將軍提議,就由少主扮作苦力,和另一個苦力頭戴斗笠一同在 後,七武士項掛佛珠,手拿禪杖,扮作和尚說是要到北方化緣。
主管一看七人身穿戰甲,腰佩武士刀,橫看豎看都不像和尚,就問說你既然要化緣,可有貴 寺的化緣公告,七人一陣緊張,將軍由行李抽出一空白卷軸,對著空白軸里,臨時自編、高聲誦 贊布施功德。由於他一字一字用很慢的聲調唱出( 一面要編內容嘛 ),關防副官就偷偷要走到後面 看一看到底有沒有字,將軍剛好念完,對副官大吼一聲「阿彌陀佛保佑你」,副官嚇一跳,退而 作罷,將軍就趁勢收好卷軸。
主管又問,既是和尚為何有刀有甲,答各宗不同,本宗以劍為智,以甲為悲, 仗為方便, 佛珠為究竟。主管又問,所宗者何? 答法主本尊不動明王(因為他右手中拿劍),法王西方阿彌陀佛 (剛剛用來嚇退副官)。
主管也是佛教徒,當然也就問他既是不動明王為本尊,那請問可有咒語? 這一來將軍也楞了, 怎麽辦,臨機一動,於是回答當有九字真言,為不動明王密咒。於是當兵打仗的那一套,在平劇 該唱:「一字排開來長蛇一(啊)陣」,將軍回答的是日式的文法:「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一面說一面以左手捧閉衡簡右手劍指,隨手在空中劃個方形網狀(不動明王左手拿的是絹索)。

所以這也算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的一種來歷。

附文:道教與密宗的聯系

一、道教是否影響了密宗
密宗的出現是印度佛教發展史上一件非常重要且引起眾多爭議的大事,其爭議之處主要表現為密宗將人之性愛引入了佛教的教義和宗教實踐之中。早期佛教學說與性愛本來是水火不相容的,現在,密宗卻不僅承認了性行為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而且進一步將人的性行為賦予了崇高而神聖的意義,性行為和性象徵在密宗的修行儀式中占據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佛教的教法和修習實踐因此經歷了一場相當巨大的變化。公元8世紀時,密宗已成為印度佛教發展中的主流。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變化?按印度攔做學者的看法,印度密宗(註:印度密宗有所謂佛教密宗和印度教密宗之分。前者主要指金剛乘或真言宗,後者主要指性力派,二者之間相互影響,一般來說,是佛教密宗出現在先,所以在此主要討論密宗。)的出現,並不是當時印度正統文化的繼續。德•恰托巴底亞耶說,盡管密宗也像「吠陀」一樣有其咒術和儀式,「但很清楚密教是反吠陀的,起碼在它的早期階段是反對吠陀傳統的」(60)。(註:參閱德•恰托巴底亞耶:《順世論》,王世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400。)恰托巴底亞耶採納印度和西方學者較為一致的看法,認為中國的道教對印度密宗的出現起到了外部影響的作用。公元7世紀時,印度已開始從事《道德經》的梵文翻譯,這主要集中在印度東部的阿薩姆地區。再者,「中國」(即「支那」)在印度密宗文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這條證據首先是由巴克奇提出的:「有一種稱為支那行(cinacara)的修行法,學者們已經討論得很多了。為印度教和佛教兩方面都採納了的《秘密地母經》說到支那地母(Cina Tara)的崇拜來自於大支那國家(即中國)。據說婆喜史多,最偉大的婆羅門聖者之一,曾去那個國家會晤佛陀,那個時候在印度或西藏是找不到佛陀的,婆喜史多(Vasistha)在那裡接受佛陀的灌頂,學到支那行的秘密教義,後來回到印度宏揚此教」(轉引自德•恰托巴底亞耶414)。但恰托巴底亞耶認為,盡管印度密宗中有外來成份,但密宗的出現與印度古老的非正統的民間文化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密教非常古老;有些權威學者猜想它比吠陀還要古老。數論和密教的基本范疇是陰(prakriti)和陽(purusa)。再者在數論和密教看來,至少就宇宙發展過程而論陰是基本的主要的」(轉引自德•恰托巴底亞耶60)。所以,在恰托巴底亞看來,印度的密宗對陰性文化的強調並不是追隨了道教,而是其本身固有的性質使其如此,換言之,印度密宗天然存在著吸收道教成份的民間文化基礎。所以,密宗的出現是佛教在印度通俗化普及化的結果:一方面它是佛教的通俗化,另一方面它又是印度原始密教的崇高化。
我國也有學者認為,印度佛教中的密宗,既不是來自印度教或是印度更為古老的民間文化傳統,也不是來自佛教,而是來自道教。汶江認為,印度古代的迦摩縷波不僅很早就和中國有直接而頻繁的交往,而且也是密宗的濫觴之地。他用以印證自己觀點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幾則:
一,《舊唐書•天竺傳》:「天竺所屬國數十,風俗略同,有迦沒路國(即迦摩縷波),其俗開東門以向日,王玄策至,其王發使,貢以珍奇異物及地圖,因請老子像及道德經。」
二,《新唐書》卷二二一上:「東天竺王屍鳩摩(即《大唐西域記》中的拘摩羅),送牛馬三萬饋軍,及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像。」
三,關於翻譯《道德經》為梵文的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有較為詳細的記載:「貞觀廿一年,西域使李義表還奏稱,東天竺童子王所未有佛法,外道宗盛,臣已告雲:『支那大國未有佛法以前,舊有聖人說經,在俗流布,但此文不來,若得聞者,必當信奉。』彼王言:『卿還本國,譯為梵言,我欲見之,必道越此徒,傳通不絕。』登即下敕,令玄奘與諸道士共譯出,於時道士蔡晃、成英二人,李宗之望,自余鋒穎三十餘人,共集五通觀,同別參議,詳校《道德》。奘乃句句披析,窮其義類,得其旨理,方為譯之」(汶江119-120)。
陳寅恪在《〈大乘義章〉書後》一文中談到「道」字的譯法時,也引征了《集古今佛道論衡》中的資料:唐代初年,印度方面想得到《道德經》的梵文譯本,玄奘奉敕,精心琢磨,將至關重要的「道」字譯為梵文「末伽」,但與玄奘一起工作的道士則不以為然,執意認為應譯為「菩提」(陳寅恪2)。在此之前,老子之「道」到底應譯為「末伽」還是「菩提」已有爭論,這說明《道德經》的關鍵詞語翻譯成梵文該當如何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了,所以陳寅恪在談論晉代的《大乘義章》時連帶著談論到《道德經》的翻譯問題。當然,起初這個問題的出現主要是因為佛教傳入中國時,要依附於老莊之「道」,但後來當老莊之「道」傳入印度時,難免也要依附於佛教,所以道士們寧可將道家之「道」譯成佛教中的「菩提」。
季羨林說:「我們講『文化交流』,其中『交』字是關鍵。既然說『交』,就不會是向一個方向流,形成了所謂one-way 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這才是真正的『交流』。 ……有時候,流過來的東西,經過這一方的改造、加工、發展、提高,又流了回去。……這種流出去又流回來的現象,我稱之為『倒流』。……佛教是從印度傳到中國來的。……在佛教義理方面,中國高僧在幾百年上千年的鑽研與學習中,有了很多新的發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說的『佛教的倒流』」(季羨林184-185)。
我們知道,佛教初入中國時,多依託與之相近的道家的說法,以期得到理解,所以道釋很快就合流了,及至佛教再倒流回印度時,老莊思想也隨之傳播過去了。與季先生「佛教倒流」說相應,李約瑟認為,道教的性理論和實踐盛行於中國是在公元2至6世紀,這是在印度的密教崇拜興起之前。所以,初看起來,密教似乎是從印度輸入到中國,但實際的情形是,先是道教從中國輸入印度,然後才是密教回頭又輸入中國。所以,這也是一種回頭輸入的情況,「很可能密教是外國殷勤教授中國人他們本來已經很熟悉的東西的又一例證」(轉引自德•恰托巴底亞耶415)。
二、道教是如何影響密宗的
從以上的材料中可以推斷出,老子及其《道德經》在印度是早有所聞,或許在公元7、8世紀時《道德經》確實已翻譯成了梵語,但這一切和印度佛教中密宗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關聯?換句話說,道教在哪些方面對印度密宗的形成產生了作用?
按李約瑟在《中國科學與文化》中的看法,道教與印度密宗之間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中國道教的宇宙起源論的確很類似於印度的密教;其二,道教和密教一樣,有一種明顯的偏於女性觀點的傾向:將陰性觀點和陰性法則置於陽性之上。李約瑟說:「由於普遍接受陰陽理論,十分自然地會對照宇宙的背景設想人的性行為與整個宇宙的機制的確具有很密切的關系。道教徒認為性慾絕非達到神仙地位的障礙(仙人=真人,為道教描述長生狀態的用語),在許多重要方面還可以使它作為成為神仙的助力」(轉引自德•恰托巴底亞耶407-411)。
因為古代印度不像古代中國那樣注重歷史,所以要在印度文獻找到確切的史料來印證道教對密宗的影響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學者們多從道教與密宗的相似性上來分析二者之間的聯系,但這些聯系又常常是模糊不清的。
即以人體與宇宙之間的關系說起。密宗強調人的身體與宇宙自然之間的同化關系,認為人體是宇宙的縮影,人要認識宇宙,首先要認識人的身體,宇宙的一切都存在於人的身體之中。其顯明的推論有二條。第一,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人體的奧秘,也就有可能了解自然的奧秘。第二,宇宙的誕生並不比人的誕生更神秘。按照密經所說,宇宙是由色慾創造的,世界起源於陰陽之間的交合。就人而言,導致新生命創造的過程是男女結合,宇宙也是以同樣的方式通過陰陽交合創造出來的。一般都認為,密宗和道教在宇宙觀上是非常相似的,二者都是從人體和男女的結合上談論宇宙和宇宙的生成。但正如筆者在上文論述的那樣,這些看法並不能構成密宗和道教的理論特色,吠陀頌詩和奧義書中也有類似的看法。我們很難確定密宗宇宙觀的來源就是道教。
再比如,密教和道教一樣,有一種明顯的偏於女性觀點的傾向,將陰性法則置於陽性法則之上,只不過在道教中,這種陰性法則主要表現為玄之又玄的「道」,而在密宗中,這種陰性法則卻具體化為女神。密宗是從大乘佛教中發展而來,但在大乘佛教的早期經文中,卻沒有女神,女神的出現是密宗不同於早期佛教的一個重要標志。密宗最重要的女神是多羅菩薩或多羅子(Taras)(註:即度母,救度之母,意為「能使人渡轉世江河之母」,其本意為「極目精」或「眼瞳」。),在金剛乘中她是佛陀和菩薩的配偶,對於她的崇拜,在公元7世紀時已較為普遍。(註:參閱羅伯爾•薩耶:《印度—西藏的佛教密宗》,耿升譯(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0年)40。)印度一直有崇拜母親女神的傳統,但從遠古哈拉巴文化至笈多王朝時代,女神崇拜並沒有引起多少注意,只是在密宗興起之後,佛教的密宗與印度教的性力派相互作用、相互推動,才使女神崇拜在印度文化中占據了真正重要的地位。笈多王朝時期,神的女性配偶已經開始出現於印度神廟之中,之前,她們雖也存在,但多表現為影子般的形象。密宗中確實存在著女性的崇拜,但是,在德•恰托巴底亞耶等學者看來,密宗在這方面的傾向與印度古老的母系社會的習俗有著更多的聯系,因此也不能認為,密宗對於陰性原則的強調就來源於中國的道教。
道教對印度密宗的出現和發展到底產生了什麼具體而獨特的影響呢?為什麼當時的印度對老子及其《道德經》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學者們在談到印度密宗與道教的關系時,一般都要說到「支那行」(cinacara)這個梵文詞語。正如上文巴克奇所指出的那樣,印度密宗中有一種修習方式稱作「支那行」,其意是中國方式的性愛儀式,但「支那行」是怎麼來的?它具體指代的是什麼?它與老子及其《道德經》又有什麼關聯呢?學者們對這些問題要麼是含糊不清,要麼是避而不談。而事實上理解「支那行」的問題對解開印度密宗與道教之間的關系之謎是至關重要的。
中國古代的房事養生,濫觴於《道德經》中的一段著名的話:「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蟲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轉引自陳鼓應279)。老子從對嬰兒的觀察發現,養生長壽的根本在於節欲保精,這一看法至關重要,中國後來的房事養生學,無論是醫家、道家還是儒家都以老子惜精愛氣的說法為宗旨。先秦兩漢時期以節欲保精為主,魏晉直至隋唐五代時期的房中學著作則強調還精補腦之說,以固精縱欲為特點。
從歷史上看,魏晉至隋唐五代,不僅是佛教從印度東傳到中國而且也是道教西傳到印度並對印度密宗產生影響的時期,所以,如果說有什麼「支那行」的話,當以「還精補腦、固精縱欲」為其特點。中國古代的房事養生本來並不限於道家,而是封建社會上層普遍流行的思想和觀念,但人們談論房事養生時卻常常依託於道家,它似乎是道家的專門「功夫」;而道家談論房事養生時,往往又要將它追溯到老子那裡,比如南朝陶弘景(456-536)《御女損益》篇就明確地說:「老子曰:還精補腦,可得不老矣」(宋書功209)。中國古人尚且如此,也難怪當時的印度對《道德經》痴迷有加。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支那行」在印度的出現與老子《道德經》的梵語翻譯問題如此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我們再看密宗是如何接受「支那行」的。密宗盡管千奇百怪,但修習者都要特別珍惜精液,密宗認為泄精不僅是一種罪過,而且使人走向死亡。為了保精、固精,密宗把性交作為一種修行方式,認為佛性隱藏在女性的陰戶之中,但是與我們一般的印象頗為不同的是,性交作為一種修習行為,其目的並不是為了泄精,相反卻是為了抑制精液外泄。如何能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它通過交媾的方式喚醒人身上的性力(貢達力尼,意為蛇,所以性力也可以叫作蛇力),然後通過瑜伽修行似的功力和技能使精液沿著脊椎上行到坐落於腦部的「千瓣蓮花結」(Sahasrara)中,使精液與之交合為一體,從而獲得崇高的解脫和智慧。顯然,密宗的這種修習實踐是中國房事養生學中所謂的「黃河倒流」、「固精縱欲」、「還精補腦」之說的印度翻版。
關於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對印度《欲經》的考察中得到反證。《欲經》是古代印度關於性愛科學的經典之作,雖然其創作的年代並不確定,但它是在印度密宗興起之前就已廣泛流行當無疑問。作為一部性學經典,《欲經》對古代印度的各種性慾觀和性愛習俗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考察與研究,但通觀全書,找不到任何地方提及類似於印度密宗的性愛方式,也沒有任何地方將性交與宗教性的修行混為一談。
性與印度宗教尤其是原始佛教本來是相互排斥的,但通過密宗以及印度教中的性力派,二者卻合為了一體。
三、身諦與艷欲主義
印度密宗,包括佛教和印度教的密宗,在印度的興盛主要是公元7至10世紀,隨著伊斯蘭教對印度的入侵,密宗便在印度逐步走向了衰落,成為印度社會文化發展中的暗流。時間上與此大致相當,中國的房事養生學發展到宋代,由於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慾」的思想桎梏,房中之書不再像隋唐時期普遍地流傳於士大夫之中,房事養生之術雖然也在一些道士中間流傳,但已不可能有什麼新的發展。
談起中國的房事養生,多是「縉紳先生難言之」;說起印度的密宗,一般也都認為是佛教在印度的極大墮落。道家的房事養生理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比較有限,而密宗對印度文化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這是因為印度密教的興起和發展在印度是一種泛印度教化的現象,它影響了印度本土的所有宗教如印度教、耆那教等等,所以,密教的興起不僅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也是印度社會文化發展史的一件大事,不了解它,在一定程度上說,就無法理解印度文化。
馬克思說,印度既是一個「淫樂世界」,又是一個「悲苦世界」,這在其宗教的古老傳統里早就體現出來了:「這個宗教既是縱欲享樂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慾主義的宗教;既是林伽崇拜的宗教,又是札格納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馬克思62-63)。學者們對這種奇特的現象進行了各種分析,但卻較少認識到中國的道教在其中所產生的作用。筆者認為,各種宗教一般都是重靈魂而輕肉體的,而道家的房事養生學卻使印度的密宗對人的身體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並形成身諦(deha tattva,有關人的身體的真理)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說,密教是一種極端形式的唯身觀。
印度古代佛教曾經極力排斥性行為,將人的性慾視若魔鬼,必須將它從僧侶們的生活中排除出去。因此,佛教僧侶們習慣將身體視為由鮮血、各種體液、糞便和骷髏組成的一整套令人厭惡的整體,將來必會解體,這正如早期佛教經典《經集》所說:「身體由骨和腱連接而成,粘上膜和肉,裹上皮,這樣,身體的真相就看不見了。身體里裝滿腸、胃、肝、心、肺、腎和脾。還有鼻涕、唾液、漿液、潤滑液、膽汁和脂肪。從它的七竅中,經常有污穢流出,眼屎從眼中流出,耳屎從耳中流出,有時吐出痰,汗液從身體排出。它的頭顱充滿窟窿,裡面裝著腦子。傻瓜出於無知,才認為它是好東西」(《經集》27)。
而密宗則將身體看得非常重要,將人的身體比作一隻可以渡過苦海的船隻,是眾生藉以解脫的根本依託。(註:參閱宋書功編著:《中國古代房室養生集要》(北京: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1993年)5-6。)在對身體的重視和強調方面,密宗顯然借鑒並吸收了中國古代養生學方面的說法,但密宗本身是很復雜的,不能將密宗的性儀規與性實踐等同於中國的房事養生學。再者,密宗畢竟是一種宗教,其性力體驗與宗教苦行的體驗在獲得非我、忘我、無我、意識控制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苦行和性慾並不截然對立,而是密不可分地聯系在一起:苦行是通過禁慾的方式來集聚自身的能量,而密宗則通過縱欲的方式來激活自身存在的熱量;前者是「靈」的修行,後者是「身」的修行。所以,在密宗看來,身體最為神聖。
伴隨著身體的神聖化,性事也被看得極其崇高而神聖,性力本身就象原始的宇宙創造力一樣神聖而永恆。這種神聖化了的性事的最典型特徵,在於它將世俗的「愛」和「情」完全徹底地剝離出去了。在密宗經典和密宗實踐中,「愛」沒有立錐之地。密宗特別強調對各種關系形式包括心理和社會意義上的愛的拒絕。性交儀式中的女性代表著純粹的性,是女性原則或性力的體現,而不代表著她是一個女人。人類感情意義上的愛對於修行密宗的人來說是完全不能相容的,它將性行為從個人和社會中孤立出來。不帶情感、不帶功利的世俗的性行為是最為神聖的。當然,也可以說,密宗對世俗之「愛」的拒絕,意味著它追求的超越世俗的聖愛,但這並不是柏拉圖式的理想之愛或是西方宗教中的聖愛,相反,它是將宗教意義上的聖愛拉回到現實之中並使之世俗化了。這對於印度的宗教哲學、藝術、文學等等都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印度著名的梵語詩人伐致呵利說,在這個無常的世界上存在著二種生活方式:其一,獻身於宗教,因為其中充溢著真理和智慧,從而使人能夠體驗到無窮的樂趣;其二,與風情萬般的性感女子一起享受生活顯然也是美妙無窮的體驗。這二種生活方式並不矛盾,在伐致呵利的心目中,當聖人拒絕年青美貌的女子時,他實際上是自欺欺人,因為他進行宗教苦修的目的不過在於獲得天堂美女的青睞。他還通過文字游戲以極其世俗的方式嘲弄了追求宗教意義上的解脫之人:女人的乳房是珍珠鑲嵌的地方,這里的「珍珠」(Mukta)一詞在梵語中也指「(宗教上)獲得解脫之人」,此可謂妙筆生花的雙關語,伐致呵利在此不僅頗具風情地誇飾了女人的乳頭,而且還輕松調侃了宗教聖人,原來是坐在女人乳房上享受的小玩意兒。(註:See Lee Siegel, Sacred and profane dimensions of love in Indian traditions as Exemplified in the Gitagovlnda of Jayadev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19.還可參閱《伐致呵利三百詠》第139首,金克木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62。)既贊美女人又嘲弄宗教的雙關詩意是梵語宮廷艷情詩的一個典型特徵。
描寫艷情是印度古代文學的一個典型特徵,艷情詩主要反映印度古代上層社會的生活情調。一般來說,梵語宮廷艷情詩是非個性化的,語言極其精緻雕琢,因襲於約定俗成的傳統,致力於語言與技巧的游戲,梵語詩學從這些詩歌的創作中總結出一套系統的理論,並對各種技巧詳加分類,反過來,詩人又嚴格遵守這些理論,逐漸形成高度風格化的、精美的文學樣式。梵語文學的主要功能在於愉娛,它對於享樂尤其是性愛享樂方面的感情的描寫較為細膩。
再一種情況就是,艷情詩人藉助於對神靈性愛游戲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從而將宗教意義上的聖愛世俗化,世俗意義上的性愛宗教化,消彌世俗與宗教之間的界限。黑天大神與女友羅陀以及牧區女子之間的性愛故事不僅是印度的宗教典籍和文學作品熱衷的題材,而且在民間故事中也極為風行。對大神的虔敬不僅是一種宗教奉獻,而且演變成了熱烈、迷狂的性愛。毗濕奴大神化身為魅力無窮的風流少年,成為千萬女子日夜渴望與之性愛、與之偷情的對象。偷梁換柱,藉助於黑天大神,人類生活中日常而暫時的性愛變成了永恆的存在。慾望也不再是解脫道路上的障礙,相反,它成了獲得解脫的有效途徑:現實生活中的慾望本身並沒有發生什麼質的變化,只要熱愛黑天大神,就可以盡情地滿足慾望。每一個男人都是黑天的化身,每一個女人都是渴望著黑天的羅陀。只要聽到了黑天吹奏的笛聲,每一個女人都會來到黑天身邊與他盡情地狂歡。
當印度古典詩學家試圖尋找一個詞語來概括藝術的本質時,他們選擇的詞語是「味」(「rasa」)。製作美味佳餚的關鍵在於調味品,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的創作關鍵在於創造出情味。在《梨俱吠陀》中,「味」指的是液體,尤其是植物的汁液,是各種事物的本質或者說是元氣。但是到了密宗那裡,「味」則具體化為人身體中的精液和血液,這樣,「味」既是性愛的感情享受,又是性愛的生理體驗本身。春天不僅是詩人筆下戀人們的季節,它更是苦行者的大好季節,因為在這個季節里,苦行僧們也在化精提氣:通過打坐和呼吸的控制使他的精氣在他的全身運行起來。宗教上「味」的說法來自美學上的「味」論。從宗教體驗的角度看,「味」是一種狂喜的境界,它是世欲意義上的男歡女愛與對黑天大神的聖愛之間的結合,在印度人的想像之中,神與天國就是最直接和最無拘束的歡樂:花環、蔓藤、美女以及美女身上的珠光寶氣。

10. 關於印度美女的詩句

1.印度女人的美與媚的贊美句子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貼的梳敗罩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節選自 冰心-《觀舞記》)親,求贊。

2.關於描寫美女的詩句

關於描寫美女的詩句包括:

1、三國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原文: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瀟湘沚。

時俗薄朱顏,誰為發皓齒?俯仰歲將暮,榮耀難久恃。

譯文:

南方有一個美人,容貌猶如盛開的桃李。她清晨漫遊於江河北岸,晚上在瀟湘水洲棲息。

時俗總喜歡妒忌紅顏。在茫茫人世向誰開懷官齒?時光匆促轉眼又近歲末,榮華美色終將無奈地消失。

2、唐代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一)》

原文: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

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帶燃之容貌照人。

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3、唐代李白《怨情》

原文: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譯文:

美人捲起珠簾,深閨獨坐還皺著蛾眉。

只見玉顏上淚痕斑斑,不知她心裡究竟恨的是誰。

4、南朝陳叔寶《玉樹後庭花》

原文: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艷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譯文:

樓殿高閣前有芳林花草競相爭春,妃子們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裝打扮,更加顯出傾城之貌。妃子起初掩映著窗子,外面春光的嬌美之景無法進入她們的芳閣。但妃子一出閨閣,萬般春日麗景都失去了顏色。她們笑容可掬,盈盈走出門戶。

她們的臉就像帶著晶瑩雨露的鮮花,她們的美態就如玉樹那樣秀麗,流光溢彩,清雅別致。花兒從開放時的爭奇斗艷到枯萎的凋零是很短暫的時光,到花瓣都落光的時候一切又都歸於了平凡。

5、漢代李延年《李延年歌》

原文: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

北國有一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嫻雅之性超俗而出眾,不屑與眾女為伍,無人知己而獨立。

她只要對守城士蠢枯虛卒瞧上一眼,便可令城垣失守;倘若再對君王秋波那麼一轉,國家就要遭受滅亡的災禍。

但縱然是傾城、傾國,也不要失去獲得佳人的良機——美好的佳人,畢竟是世所難逢、不可再得的啊!

6、周代無名氏《國風·衛風·碩人》

原文: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

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綉裳。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好個高挑的女郎,車歇郊野農田旁。看那四馬多雄健,紅綢系在馬嚼上,華車徐駛往朝堂。諸位大夫早退朝,今朝莫太勞君王。

黃河之水白茫茫,北流入海浩盪盪。下水魚網嘩嘩動,戲水魚兒刷刷響,兩岸蘆葦長又長。陪嫁姑娘身材高,隨從男士貌堂堂!

7、宋代葉夢得《虞美人·雨後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原文:

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雨。曉來庭院半殘紅,惟有游絲千丈、罥晴空。

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譯文:

落花已在風中旋舞飄飛,黃昏時偏又陰雨霏霏。清晨,庭院里一半鋪著殘紅,只有蛛絲千丈,飄盪纏繞在高高的晴空。

我盛情邀請他們在花下同游,為愛賞這最後的春光頻頻勸酒。美人啊,請你不要因著傷感而雙眉緊皺。當春歸、酒闌、人散,多情的我正不知該如何消愁。

3.印度女人的美與媚的贊美句子

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間的褶裙;用她細碎的舞步,繁響的鈴聲,輕雲般慢移,旋風般疾轉,舞蹈出詩句里的離合悲歡。

我們看她忽而雙眉顰蹙,表現出無限的哀愁,忽而笑頰粲然,表現出無邊的喜樂;忽而側身垂睫,表現出低回宛轉的嬌羞;忽而張目嗔視,表現出叱吒風雲的盛怒;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貼的梳妝;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她只顧使出渾身解數,用她靈活熟練的四肢五官,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美的詩歌故事!(節選自 冰心-《觀舞記》)親,求贊。

4.關於美女詩句大全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 李白《怨情》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李白《長相思·其一》

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 李白《妾薄命》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春日宴,綠酒一杯歌一遍。 —— 馮延巳《長命女·春日宴》紅顏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籠坐到明。 —— 白居易《後宮詞》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 李白《越中覽古》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 王昌齡《西宮秋怨》

5.關於美女的詩句古詩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 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 —— 曹植《雜詩·南國有佳人》

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 —— 李白《怨情》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 —— 李白《長相思·其一》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 張九齡《感遇·蘭葉春葳蕤》

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 盧摯《沉醉東風·七夕》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

6.關於印度的美女

迪皮卡·帕度柯妮

朴雅卡喬普拉

瑪德胡瑞·迪克西德

卡特莉娜·卡芙

阿姆瑞塔·拉奧

索娜姆·卡波爾

阿辛

卡嘉·艾嘉

卡琳娜·.卡普

拉妮·瑪克赫吉

麗莎·拉扎魯斯

阿耶薩·塔姬婭

安努舒卡·莎瑪

碧帕莎·芭素

卡卓爾

蘇絲米塔·森

VIDYA BALAN

普麗緹·澤塔

希爾帕·謝蒂

7.描寫美女的詩句大全

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2,.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3,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4,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沈香亭北倚闌干。

5.美女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聘聘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7,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憶兒家。效顰莫笑東鄰女,頭白溪邊尚浣紗。

8,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7,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

閑靜似嬌花照水,行動如弱柳扶風。

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9,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10,梨花一枝春帶雨

11,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1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

13,輕羅小扇白蘭花,纖腰玉帶舞天紗.疑是仙女下凡來,回眸一笑勝星華.

14,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15,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瓠犀發皓齒,雙蛾顰翠眉。紅臉如開蓮,素膚若凝脂。

綽約多逸態,輕盈不自持。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16,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1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18,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閱讀全文

與印度殷勤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義大利讀高中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417
印度n號房多少錢一平 瀏覽:418
義大利文學家哪些 瀏覽:670
伊朗平原面積多少 瀏覽:876
義大利的葯妝店在哪裡 瀏覽:881
去印尼旅遊可帶什麼東西 瀏覽:195
中國人才發展前景如何 瀏覽:900
華為手機去英國怎麼用 瀏覽:979
伊朗女性為什麼要嫁給中國 瀏覽:218
中國電子眼有多少億 瀏覽:150
為什麼當年那麼多華人在印尼 瀏覽:317
義大利語中f怎麼發 瀏覽:576
伊朗2020年新年是什麼時候 瀏覽:520
義大利電腦哪個品牌好 瀏覽:436
印度人什麼季節慶祝排燈節 瀏覽:144
一個越南頓等於多少 瀏覽:456
中國太平汽車保險如何操作 瀏覽:731
中國銀行大額轉賬一般多久到賬 瀏覽:472
印尼可以買什麼車 瀏覽:636
義大利之旅怎麼玩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