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叫沙門

印度為什麼叫沙門

發布時間:2023-04-20 04:08:41

1. 釋迦沙門是什麼意思

釋迦族的出家修行人,或者佛教比丘的意思。

在中國大陸,沙門就是卜友佛門出家人。但是在印度殲滾,各種教派的出家人都叫沙型改槐門,比如婆羅門教的出家人。

釋迦,是姓氏,有時特指釋迦牟尼佛,有時也做佛門的代稱。

2. 沙門與和尚有何區別

分類: 社會/文化 >> 宗教
解析:

佛教徒有四眾之分,就是出家男女二眾,在家男女二眾。出家男眾名為『比丘』,出家女眾名為『比丘尼』。比丘是梵語(印度古典語),義即乞食,言其乞食以自生活;又有怖魔、破惡,凈命等義。尼是梵語中女聲。俗稱比丘為『僧人』。僧是梵語『僧伽』之略,義為眾,凡三比丘以上和合共處稱為眾(舊譯作四比丘以上)。出家制度並不是佛教特有的,印度古代各教派都有出家的規定。其出家者統稱為『沙門』(舊稱『桑門』),義為止息一切惡行。印度其他教派既未傳入中國斗耐,於是沙門也就成為出家佛教徒的專用名稱了。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和尚是印度的俗語,若用梵文典語則是『鄔波馱那』,義為親教師,與習俗所稱師傳相同。世俗又稱比丘中的知識分子為『法師』,意謂講說經法的師傅。其中比丘,沙門二詞多用於文字;僧人,和尚多用於口語。至於彼此稱呼,對一般僧人則稱某某師,對上層人士稱某某法師,對寺院住持稱某某和尚。蒙藏地區稱僧人為喇嘛,相當於漢族地區所稱和尚,也是師傅的意思。俗稱比丘尼為『尼姑』。尼是比丘尼之略,姑是漢語。世俗也稱比丘為『大僧』,而稱比丘尼為『二僧』;或稱比丘為『首堂』,而稱比丘尼為『二堂』。這些稱呼都不見於經論,只是流行於民間而已。

在家男眾稱為『優婆塞』;在家女眾稱為『優婆夷』。優婆塞是梵語,義為清信士,又作近事男,言其親近奉事三寶。優婆夷義為清信女或近事女。俗稱在家佛教徒為『居士』,這是梵語『迦羅越』的義譯,原指多財富樂的人士,就是居積財貨之士,轉而為居家修道之士的空畢春稱呼。

佛教信徒願求出離家庭、獨身修道是要經過一定手續的。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中國從漢唐到現在,由於地理和時代的不同,出家的程序,各有所不同。按照佛教戒律規定,佛教信徒要求出家,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請求作為自己的『依止師』。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侶說明情由,徵求金體意見,取得一致同意後,方可收留此人為弟子,為之剃除須發,並為之授沙彌戒(沙彌戒有十條),此人便成為『沙彌』。沙彌是梵語,義為勤策男,言其當勤受比丘的策勵;又有息慈之義,謂數伏當息惡行慈。沙彌最小的年齡是七歲,依止師對弟子負有教育和贍養的責任。俟其年滿二十歲時,經過僧侶的同意,召集十位大德長老,共同為之授比丘戒(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條),此人便成為比丘。受比丘戒滿五年後,方可以離開依止師,自己單獨修道, *** 各地,居住各寺院中。在印度沒有度牒、僧籍或寺籍制度。沙彌戒和比丘戒都是個別人單獨受,不得集體同受。比丘戒最多許三人同時受,至於女子出家同樣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受沙彌尼戒(沙彌尼戒也是十條)。至年滿十八歲時,受式叉摩那戒(式叉摩那戒有六戒),成為『式叉摩那尼』,義為學法女。經兩年後,至年滿二十歲,先從比丘尼、後從比丘受比丘尼戒(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條)。這叫做二部受戒,成為比丘尼。當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後,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據自願,從師受菩薩戒,但不是必須受的。

佛法傳入中國漢族地區以後,唐宋時代,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行者』,服各項勞役,垂發而不剃發,可以從師受沙彌戒。等 *** 規定度僧的時日來到,經過 *** 的甄別,或經過考試及格,得到許可,給與度牒,並指定僧籍隸屬於某寺院,然後方取得僧人的資格,可以剃度為僧。此後再等機會前往 *** 許可傳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授戒師也由 *** 指定。凡是不經 *** 許可、未得度牒而私自剃發的僧尼,沒有寺籍,名為私度,要受到懲罰。到了宋初,年滿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規定被忽視了。常有七八歲的人便受比丘戒。至於菩薩戒仍是隨比丘的自願,可以隨時從師受,或者不受。

這種程序到了元代完全廢弛了。明末開始規定『三壇同受』的制度。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請求一位比丘為『剃度師』,為己剃發而不受任何戒。剃度師的僧籍屬於何寺院,自己的僧籍也同屬於這個寺院,為寺院的下一代。一般僧籍只屬於子孫寺院(俗稱小廟),而叢林寺院是不開僧籍的。遇到某一叢林寺院公開傳戒時(小廟是不許可傳戒的),前往該寺,在若干時日中先後受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同時領取 *** 的度牒,而僧籍卻不由 *** 指定了。到乾隆時廢止了度牒,便只由傳戒的寺院發給戒牒而已。

現在蒙藏地區出家的程序,一般還是實行接近佛陀時代的比較原始的辦法,也沒有度牒和僧籍的問題。

在家人信仰佛教,願意成為正式的在家佛教徒――優婆塞、優婆夷也要經過一定手續。在家佛教徒的基本條件是受持三歸,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歸依是投靠的意思。言其以自己的身心性命投靠於佛法僧,依佛法僧的教導行持。這里所謂歸依佛,不是歸依的生身,而是歸依佛的道德品質;所謂歸依法,就是歸依趣向涅盤的方法;所謂歸依僧,應是歸依佛所教導的大菩薩、大阿羅漢等。受持三歸,要經過一定的儀式,即請一位法師依照《三歸儀軌》為自己說明三歸的意義。自己表示從此以後,盡自己的一生歸依三寶。如是便成為優婆塞、優婆夷。與受三歸同時,或若干時以後,可以進而從師受五戒,其儀式也是請一位法師依照授五戒儀軌為已教導,自己表示一一遵守,便成為五戒優婆塞、優婆夷。隨著自己修學的進步,到一定程度,可以進而從師受菩薩戒,也是要請一位法師依照授菩薩戒儀軌為己教導,自己一一遵守,便成為菩薩戒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三歸主要是歸依佛法僧,請師只是為了證明。如果認為請某法師為自己說明歸戒,便是歸依某法師了,那就有失歸依三寶的真實意義。

出家佛教徒和在家佛教徒在外表上,除比丘要剃除須發外,在衣服上也有所分別。比丘應蓄的衣服,根據佛教原始的規定,只有三衣,總名為『袈裟』。其中一件是『五衣』,是由五條布縫綴而成的襯衣;一件是『七衣』,是由七條布縫綴成的上衣(平時穿著的);一件是『祖衣』,是由九條以至二十五條布縫綴成的大衣(遇有禮儀或出外時著穿的)。每一條布又要由一長一短(五衣)、二長一短(七衣)或三長一短(大衣)的布塊所合成。這種式樣叫做『田相』,言其如同田地畦隴的形狀,表示僧眾可為眾生的福田。但在中國寒冷地帶,只穿三衣是不夠的,如是在袈裟以下穿著圓領方袍的俗服。其後時代變遷,俗人的衣服改變了式樣,而僧人始終保持原樣;如是圓領方袍便成為僧服的特型了。在家佛教徒在平時只穿著俗服,在拜佛時可以穿著五條布縫綴成的『縵衣』,言其通縵無有田相。所以縵衣的每條不許用一長一短合成。沙彌和沙彌尼也只許穿著縵衣而不許穿著割截成的袈裟。

佛教徒中比丘、比丘尼是獨身修道的,必須清心寡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佛教制定受比丘戒之前要有許多質問,凡是不合條件的人,是不允許受比丘戒的。例如:父母未曾允許,身有負債,身有痼疾或精神病,現任官吏及曾為比丘而違犯四根本戒等等,凡有十三難、十六遮。至於受比丘戒以後,又厭倦出家的清苦生活,願意還俗,卻是極其容易的,只要對任何一人聲明,自己願意舍戒,便可以放棄比丘身分,改變獨身的生活。如若不舍戒,不放棄比丘身分,卻私自違反戒條,這叫作『破戒』,是不允許的。其他比丘可以檢舉,經過僧侶 *** 評判,要受到一定的懲罰。受五戒的在家居士也可以根據自願,隨時對任何一人聲明,放棄優婆塞、優婆夷身分。唯有菩薩戒是只有受戒,或者破戒,而沒有舍戒之說。

3. 佛說的「沙門」是什麼意思

【沙門】

華譯勤息,即勤修佛道和息諸煩惱的意思,為出家修道者的通稱。

[佛學常見辭匯 - 陳義孝編]

【沙門】

或雲桑門,或名沙迦懣(門字上聲)曩,皆訛。鏈森正言室摩那拏,或舍羅磨拏。此言功勞,言修道有多勞也。什師雲: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肇雲: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取涅盤。阿含經雲:舍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遇樂不欣,逢苦不戚,能忍如地,故號沙門。後漢書郊祀志棚悶畝雲:沙門,漢言息心,削發去家,絕情洗欲,而歸於無為也。瑞應雲: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或雲具名沙門那,此雲乏道。以為良福田故,能斷眾生饉乏;以修八正道故,能斷一切邪道。故迦葉品雲:沙門那者,即八正道;沙門果者,從道畢竟永斷一切貪嗔痴等(雲雲)。世言沙門名乏,那者名道。如是道者,斷一切乏,斷一切邪道,以是義故,名八正道,為沙門那。罩擾從是道中獲得果故,名沙門果。或以沙門翻勤息。垂裕記雲:謂勤行眾善,止息諸惡。息界內惡者,藏通沙門;次第息界內外惡者,別教沙門;一心遍息內外諸惡者,圓融沙門。瑜伽論雲:有四沙門:一勝道沙門,即佛等;二說道沙門,謂說正法者;三活道沙門,謂修諸善品者;四污道沙門,謂諸邪行者。

[翻譯名義集 - 宋·普潤法雲]

4. 住持與沙門有啥區別

住持是寺空巧院的一個職務。沙門遲虧冊,是梵語,在印度,出家修行人都叫沙門。現在,專指出家佛教出家人。代表熄滅的意思,熄心。熄滅碼宏貪嗔痴,勤修戒定慧~!

5. 沙門的定義

沙門(英文:Shramana,另外,梵文श्रमण,śramaṇa巴利語शमण,samaṇa),意為仔掘勤息、息心、凈志,是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和羨教派喚戚拍和思想流派的總稱。沙門思潮興起於列國時代,是與婆羅門教相對立的思想流派,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

6. 「沙門」與「沙彌」各是什麼有何區別

沙裂含門 意為鍵稿勤息、息心、凈志,是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稿源孝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 沙彌 未滿二十歲的出家男子,俗稱『小和尚』。

7. 都說釋迦牟尼佛創立了佛教,我想了解起源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佛教產生之前,印度就有沙門。凡不屬於婆羅門教的出家人都稱為「沙門」
沙門(英文:Shramana,另外衡岩,梵文श्रमण,śramaṇa巴利語शमण,samaṇa),意為勤息、息心咐乎御、凈志,是對非婆羅門教的宗教教派和思想流派的總稱。
佛教里的很多術語、詞彙都援用古印度的,比如「禪定」、「瑜伽」、「沙門」、頃舉等等等等,並非佛教始創。

8. 什麼是沙門

沙門又作娑門、桑門,起源於列國時代,意為勤息、息心、凈志,其哲學思想為印度哲學的重要內容.沙門中最有影響的派別是佛教、生活派、順世派、不可知論派等.沙門分為四種:勝道沙門、示道沙門、命道沙門和污道沙門.「沙門音娑門」之起源《毛族轎詩.魯頌.閟宮》:犧尊將鋒猛將.西漢毛萇傳雲:犧尊,有沙飾也.隋唐陸德明經典釋文銀穗橋雲:沙,蘇河反,刻鳳皇於尊,其羽形婆娑然也.
http://ke..com/view/8750.htm?fr=aladdin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叫沙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產香料哪裡最多 瀏覽:497
伊朗國旗代表什麼 瀏覽:244
義大利為什麼有三個名字 瀏覽:894
印度衛星比中國早多少年 瀏覽:244
中國哪個考察站離南極點最近 瀏覽:596
義大利六和弦怎麼調 瀏覽:621
印尼titan多少歲 瀏覽:893
阿根廷比英國落後多少 瀏覽:553
從柳州到越南芽庄要多少時間 瀏覽:364
中國現在特區有哪些 瀏覽:489
伊朗背靠什麼海域 瀏覽:979
義大利與法國哪個國家強 瀏覽:393
在越南三十萬能買什麼車 瀏覽:470
印度口語有哪些 瀏覽:339
伊朗的將軍是怎麼被美國打死的 瀏覽:273
印度手機流量多少錢 瀏覽:819
中國元素手錶怎麼樣 瀏覽:149
伊朗為什麼稱為沙特王儲 瀏覽:346
印尼哪裡海馬多 瀏覽:610
我們中國有哪些民間小調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