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印巴分治開始,圖說印度的對外擴張之路
印度的野心不止體現在與中國的邊界爭議上,而是體現在與周邊所有國家的關繫上。1962年的那場戰爭,僅僅是印度擴張路上的一個小插曲。
下面,用九張圖把這些年來,印度版圖和勢力范圍擴張的歷程展現給大家。
1600年,英國侵入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開始,印度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
英屬印度的造型需要感謝英國的殖民統治,因為, 歷史 證明,單靠自身力量印度沒有實現過統一。
印巴分治,白色區域是克什米爾。
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實行印巴分治。按宗教信仰劃分的區域,整體造型很獨特,巴基斯坦分成東西兩部分,對印度形成戰略夾擊之勢。
不過這個階段最主要的還是要搶占克什米爾。因為克什米爾四分之三以上的居民信伊斯蘭教,但邦王卻是印度教徒。所以,克什米爾的歸屬一直未定。於是印度採取逐步餐食佔領的策略。
克什米爾,跟上圖比較白色區域明顯變小
除了和巴基斯坦爭奪克什米爾的歸屬,印度於1949年8月,與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印度「指導」,將不丹納入勢力范圍。
黃色區域是不丹
緊接著,又於1950年7月,與尼泊爾簽訂《和平與友好條約》,為干預尼泊爾內外事務提供了平台,將尼泊爾納入勢力范圍。
粉紅色區域是尼泊爾
然後,有趁中蘇關系惡化,中國國內發生災荒期間,於1951至1953年,逐步侵佔「麥克馬洪線」以南中國領土。導致,中國忍無可忍,不得已於1962年發動自衛反擊戰。被狠狠教訓了一下。
東巴變成了孟加拉國,紅色變橘色
消停了沒幾年,瞅准東巴內亂的時機,於1971年,發起第三次印巴戰爭,成功拆分巴基斯坦,扶植孟加拉國獨立。
粉紅色那部分是原來的錫金王國
過了四年,於1975年,直接出兵吞並了錫金,將原錫金王國設為錫金邦。
途中綠色部分是斯里蘭卡
北方形勢穩定後,於1987年10月,出兵斯里蘭卡,調停政府軍和猛虎組織,直到1990年全部撤軍。雖然軍事行動以失敗告終。卻擴大了軍事影響力。
斯里蘭卡那邊軍隊還沒完全撤回,又於1988年11月,出兵馬爾地夫平息政變。
印度通過這些年的不斷「經營」,擴大了地盤,也增加了自身在周邊的影響力,稱霸南亞。不過,這並不是印度的終極目標,有「野心」的印度還在一直朝著世界大國的方向進化。為此,不斷挑起領土爭端。
但印度的擴張之路上不會一帆風順。不斷製造矛盾和摩擦遲早會自食惡果!
B. 南亞爭霸,印度為何不敢進一步擴張領土
因為宗教問題、印度的敵人是巴基斯坦等,所以印度不敢進一步擴張領土了。
同時印度不敢吞並孟加拉國,除了上面說的原因之外,還是就為了不讓印度陷入不必要的戰爭泥潭中,根本就沒有必要,吞並孟加拉國一點好處都沒有,試問印度怎麼可能會去做呢?所以南亞局勢分辨,印度還是看得很清楚的。選擇扶持孟加拉國是一個非常清晰的選擇。
C. 印度的武器裝備很差,為何多年來能一直擴張領土呢
印度人一般身體素質比較好,而且國家人比較多,在冷兵器時代可以靠著人數取勝擴張領土。
D. 地理 急!!!
類似於喜馬拉雅山脈的形成。
據地質考察證實,早在20億年前,現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它經歷了整個漫長的地質時期,一直持續到距今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紀末期,那賀猜時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總的趨勢是連續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海盆里堆積了厚達30000餘米的海相沉積岩層。到早第三紀末期,地殼發生了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在地質上稱為「喜馬拉雅運動」,使這一地區逐漸隆起,形成了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經地質考察證明,喜馬拉雅的構造運動至今尚未結束,僅在第四紀冰期之後,它又升高了1300—1500米。現在還在緩緩地上升之中。
中國地處歐亞板塊東南部,為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所夾峙。自早第三紀以來,各個板塊相互碰撞,對中國現代地貌格局和演變發生重要影響。自始新世以來,印度洋板塊向北俯沖,產生強大的南北向擠壓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馬拉雅山地,這次構造運動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運動分早、晚兩期,早喜馬拉雅運動,印度洋板塊與亞洲大陸之間沿雅魯藏布江縫合線發生強烈碰撞。喜馬拉雅地槽封閉褶皺成陸,使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合並相連。與此同時中國東部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則發生張裂,海盆下沉,使中國大陸東部邊緣開始進入邊緣海-島嶼發展階段。尤其重要的是發生於上新世-更新世的晚喜馬拉雅運動。在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三大板塊的相互作用下,發生了強烈的差異性升降運動,全國地勢出現了大規模的高低分異。差異運動的強度自東向西由弱變強。由於印度洋不斷禪畢型擴張,推動著剛硬的印度洋板塊,沿雅魯藏數知布江縫合線向亞洲大陸南緣俯沖擠壓,使喜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這種以小的傾角俯沖於亞歐板塊之下的印度洋板塊持續向北的強大擠壓力,在北部遇到固結歷史悠久的剛性地塊(塔里木、中朝、揚子)的抵抗,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使構造作用力高度集中,引起地殼的重疊,上地幔物質運動的加強和深層及表層構造運動的激化,導致地殼急劇加厚,促使地表大面積大幅度急劇抬升,於是形成雄偉的青藏高原,構成我國地形的第一級階梯。
E. 古時候,我國面積大於印度數倍,為何西方入侵時,印度總是首當其沖
古時候,我國面積大於印度數倍,為何西方入侵時,印度總是首當其沖?
這里所說的東征應該是指亞歷山大從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24年的東征,歷時十年,從歐洲到印度,最終建立了棚團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
當年我國正處於戰國時期,面對的第一場是與秦國的戰爭,亞歷山大的君主就是當時的秦惠文王,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誰,那你一定知道她的妻子--羋月,不錯。羋枝棚月傳》中的宣太後,是秦惠文王的妻子,而秦惠文王在位期間,東掃北渠,西平巴蜀,東出漢谷,南下商於,為秦國統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見,當時的琴是非常強大的。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無法利用秦國的弩箭。
F. 印度建國後,為何發生了如此多的戰爭
印度戰爭非常的多,印度在建國後,覺得周邊的小國家很好欺負,非常的想要擴張出去,所以就導致了很多的戰爭。先反觀一下最近發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爭。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戰爭,其中的原因是兩個國家剛建國的時候就爆發了第一次印巴之戰。結果就是戰爭雙方共有約1500名士兵陣亡。巴基斯坦獲得了克什米爾約2/5的地盤。印度獲得了3/5的地盤。之後在1965年的時候又開始第二次印巴戰爭,這一次在聯合國的調停下,印度和巴基斯坦於1965年9月23日同時宣布:接受聯合國的調停,全線停火。
第二,南亞地區板塊封閉,地理位置隔絕,外部勢力很難到達,加上印度的鄰國都比較弱,讓它成為了這個地區的扛把子,所以入侵或吞並在技術上非常容易。加上各國利益的得失不同,所以對印度的行為都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也間接地壯大了印度的野心。
G. 我來解釋為什麼印度具有侵佔整個青藏高原的野心
印度為什麼要侵佔青藏高原?絕大多數人可能只是猜中了其中的一個原因——擴張印度本身的國土縱深,縱深固然關乎到軍事戰略。但是,印度謀劃侵佔青藏高原的野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而且這個原因只有極少數人心中清楚。
青藏高原是整個世界上至關重要的軍事要地,得天獨厚的高地對空軍、火箭軍至關重要。懂得軍事科技的人對此非常清楚。為什麼印度對青藏高原垂涎三尺?高空大氣密度低,流體阻力小,材料摩擦發熱少,飛行物容易進入平流層或者外太空。流體當中,材料的摩擦發熱,深刻關繫到空軍和火箭軍的材料的熔點。地勢高,利於空軍和火箭軍節約初始動能,從待命狀態中能夠更加迅速進入作戰狀態,平流層是空軍的高速「公路」。
可以說,青藏高原好比空天母艦。不光是印度對此深感忌諱,西方國家集團對此深感忌諱,如果中國擁有青藏高原,無疑是中國擁有了在世界范圍內遏制其它軍事集團的地理優勢。現代戰爭當中喪失青藏高原的行為,如同在冷兵器時代喪失山海關,後果極其嚴重。
印度之所以要不斷蠶食(甚至入侵)青藏高原,不光是印度本身的野心,而且身後有著西方國家集團的撐腰。與其說是印度入侵青藏高原,不如說是西方國家集團和印度聯合起來入侵青藏高原。
我國就此問題不便向公眾講述清楚。因為這種說法可能深入到了我國的軍事核心機密。當然,這對各國的軍事科學院來說,不算什麼機密,無疑是公開的事實。
H. 錫金只是南亞一個小國,為何印度想盡辦一切法要吞並它
印度一直以來都是被認為是有大國潛力的國家,這在西方國家當中是一個普遍認知,但是這個普遍認知是要打雙引號的。而印度也是頗有信心想要一同南亞,吞並錫金對於印度的南亞統治計劃來說是一個必須要走的步驟,也是解除自身威脅的一個必要步驟。
錫金的地理位置相當的重要,印度在未吞並錫金之前是分為兩塊的,中間有一個中間有一個西里古里走廊,要是有人從中截斷走廊,那麼印度東北部就與印度本土分離出去了,極難給予支援。東北部的印度就會成為敵人的囊中之物,任由宰割。而印度佔領錫金之後,西里古里走廊則會向北擴張,增加印度的防守面積,並能對目標施以威脅,這個目標咱們就不多談,都知道是哪個。
別無他法的民族主義組織,只能走上街頭,搶奪當時在駐的印度軍警武器,但是這樣未經訓練的民眾肯定不是印度軍隊的對手。印度也發現中國騰不出手來支援錫金,悍然進攻錫金國王王宮,囚禁國王。之後,印度利用公投,將錫金合並為印度的一個邦。這樣印度終於拿到了在軍事以及地緣上來說都極為重要的錫金。
I. 印度的國土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是因為英國的幫助嗎
印度,屹立於南亞大陸的一顆明珠!放眼整個南亞,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與印度匹敵。然而印度雖然成為南亞的霸主,但是它依然熱衷於領土的擴張!
回看百多年前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它還只是紛亂割據的土邦。隨後在英國的殖民統治下,逐漸整合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即便今天印度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但是英國的殖民思想卻依舊深深烙印在印度上層精英人群之中!
今天,我們就從印度不斷的領土擴張~看百年前的英國殖民統治對印度精英階層的深刻影響!
印度吞並的錫金
結語
印度作為南亞地區的第一大國,卻受到幾百年前的殖民思想影響。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依舊熱衷於對外領土擴張。這在世界現代歷史上、乃至今天的國際形勢下,無疑是令人驚訝與憤怒的!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身為地球村的一份子印度應該擔負起自己南亞霸主的責任。而不是一味的與周邊國家發生摩擦,來實現自己心中的擴張意圖!
最後提醒印度高層,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好戰必亡”。我也希望印度能夠早日懸崖勒馬,從被世界拋棄的殖民擴張思想中走出來!
J. 印度的國土是怎麼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的
可以說,印度的國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塊地方幾乎都是英國人的功勞。可以說在印度領土上,英國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次大陸從沒有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南方還有很多邦是獨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無論是人種、文化、語言、風俗都不一樣。不過英國人到來之後,他們都被英國佔領了,就這樣在英國統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實現了第一次的統一。不僅如此,英國還不斷向北擴張。印度之所以能夠進入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英國統治時的功勞。
印度在擺脫幾千年的被奴役命運後,繼承了英帝國時期的領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暴發戶。也繼承了英帝國對領土的狂熱追求,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數十年內通過威逼、脅迫、戰爭等手段一步一步蠶食周邊地圖,到今天為止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南亞大國。中國崛起的同時也許警惕我們的鄰居印度,卧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兩個大國之間直接接壤,沒有任何緩存帶,存在領土爭端,潛在戰爭因素已經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