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9世界,許多印度人都移民到了緬甸,他們「貪圖」那裡的什麼
印度與緬甸如今都屬於發展中國家,不過印度要比緬甸更加矚目,不少西方國家甚至不知道緬甸的存在。而在19世紀,為什麼大量的印度人都移民到了緬甸,他們圖什麼呢?
如今在緬甸依舊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印度人,他們已經自稱為緬甸人,因為他們完全習慣了在緬甸的生活。曾經因為逃難而來到了緬甸,如今的緬甸雖說不如印度但是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早已經把緬甸當作了家。
⑵ 緬甸有哪些民族
緬甸主要的法定少數民族為撣族(9%)、克倫族(7%)、孟族(2%)、克欽族、克倫尼族(1%)、欽族(2%)、若開族以及華人(3%)、印度人、孟加拉人,但緬甸官方不承認華人、印度人、孟加拉人為法定少數民族。
緬族
緬族是緬甸第一大民族,人口約3400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65%。緬族在全緬各地均有分布,其中伊洛瓦底江中下游地區是緬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區,即人們所稱的「緬甸本部」。
緬族在緬甸7個省的人口比重占絕對優勢,在極少數民族邦中也有廣泛分布。緬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在緬甸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個領域都起著主導作用。
緬族人屬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個頭不高,膚色呈棕色,講緬語。緬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是一種孤立語,語序和虛詞的地位非常重要。
緬族居住區物產豐富,水草豐茂,伊落瓦底江三角洲是緬甸有名的「魚米之鄉」,盛產稻米,水稻產量占緬甸水稻總產量的三分之二,被譽為「緬甸糧倉」。
克倫族
克倫族是緬甸的第三大民族,也是緬甸第二大的少數民族,人口約416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8%。克倫族主要分布在克倫邦和克耶邦還有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在孟邦、丹那沙林省、仰光省、勃固省、克耶邦等省邦也有分布。
撣族
撣族(Shan),一般指分布在緬甸聯邦共和國境內的泰民族。撣族(Shan)與泰國的泰族(Thai)、柬埔寨的泰族(Tai)、越南的泰族(Tai)、寮國的佬族(Lao)、中國的傣族(Dai)、印度的阿薩姆族(Assam),屬分布在不同國家不同叫法的同一個民族,都是泰民族的一部分。
克欽族
克欽族是緬甸的第六大民族,人口約100萬左右,主要分布在克欽邦、撣邦、實皆省。在印緬邊境和中緬邊境瑞麗江流域以及中國的雲南省也有分布。緬甸境內的克欽族人,根據1947年的緬聯邦憲法約定的民族邦自決權,1961年組成了武裝組織,截止2018年仍在爭取民族獨立。
欽族
欽族是緬甸第七大民族,約有100萬人(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2%。欽族多居住在緬甸西部山區,主要分布在欽邦、實皆省、馬圭省、勃固省和若開邦。
欽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欽語支,其先民大約在公元2世紀前後從中國內陸南遷至緬甸戶拱地區,隨後繼續向南轉移,大約於13世紀到達親敦江流域,幾經輾轉流徙,以後又於14--15世紀被迫遷至西北部山區欽山山脈定居,即今日緬甸的欽邦。一部份遷到了印度阿薩姆地區。是隨藏緬語族南遷,較早進入緬甸的民族之一。
克耶族
克耶族是緬甸的第八大民族,人口約15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0.3%。克耶族主要分布在克耶邦和克倫邦,人種上屬於蒙古人種東南亞分支。其人體特徵與克倫族相似,是一支由古克倫人發展而來的民族。克耶族原稱克倫尼,1951年10月5日緬甸政府根據其本民族的意願政為現稱。
孟族
孟族是緬甸的第五大民族,屬於南亞語系民族,人口約145萬(2004年估數),占緬甸總人口的2.8%。孟族是緬甸最為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孟邦、克倫邦、丹那沙林省、勃固省、仰光省。屬於亞美人種,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孟語支。
若開族
若開族是緬甸的第四大民族,占緬甸總人口的5%,主要分布在若開邦境內,共有5個支系:若開、仰別、曼昂、昌達、丹兌。這5大支系分別分布於實兌地區、仰別島、曼昂島、加拉丹河流域、丹兌地區。各支系均有自己的土語,相互之間可以通話。若開邦境內還有一些講孟加拉語,信仰佛教。
⑶ 中國與印度緬甸的關系
和中國關系更好些。
1,緬甸和印度在歷史上有積怨和嫌隙。英國殖民印度後,以印度為基地對緬甸進行滲透和侵略。在吞並緬甸後,把緬甸並入英屬印度,成為其一個省。印度人大量遷入緬甸成為僅次於英國人的二當家。特別讓緬甸痛恨的是大量印度人在緬甸從事高利貸行業,對緬甸人大肆欺壓盤剝。
2,緬甸和印度存在邊境糾紛。印度東北部地區,特別是和緬甸接壤的阿薩姆邦,米佐拉姆邦,曼尼普爾邦和那加蘭邦,這些民族長期從事反抗印度政府的民族獨立武裝活動。印度軍隊在作戰中經常越界追擊到緬甸境內,為此兩國經常發生沖突。印度都緬甸還有領土要求。
3,印度對周邊國家搞大國沙文主義,赤裸裸地干涉鄰國的內政和外交事務。在安達曼海河緬甸也是屢起爭端。每年都舉行所謂封閉安達曼的海空演戲,對緬甸耀武揚威,大肆威脅和挑釁。
4,印度人民黨和國大黨兩黨都對緬甸敵視。人民黨是激進地推行與鄰為壑的大國外交,國大黨則是以南亞盟主自居,追隨西方推行對緬甸的人權外交,對緬甸內政橫加干涉,支持其國內反對派。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和緬甸之間的關系。
5、中國和緬甸歷史上就鮮有爭端,除了清朝順治和乾隆兩朝對緬甸發動過短期戰爭外,兩國長達千年的交往史始終是和平友好相處。上世紀50年代即劃分了兩國邊界,並在邊界談判中共同創造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6、中緬兩國人民互稱胞波情意,彼此以兄弟相論。中國長期對緬甸提供了大量軍事和經濟援助,是緬甸最大的援助國和貿易對象。而且中國始終在國際上為緬甸撐腰,有效地舒緩了歐美西方和印度隊緬甸的強大壓力。緬甸也始終把中國視為最可信賴和真心依靠的對象。
所以說緬甸和印度是橫眉冷對,和中國是情深意切。
⑷ 印裔是什麼意思
印裔緬甸人,是一群住在緬甸的印度人。
印度人古代已生活在緬甸,大多數印裔緬甸人是英屬印度時代來到緬甸,直到一九三七年緬甸印度分開管理為止。
中文名 印裔緬甸人
簡 介 :是一群住在緬甸的印度人 人口數 今天占緬甸總人口的約2% 主要分布 兩大城市和舊的殖民城鎮。
在英國統治的時候,印度人作為軍人,公務員、商人和高利貸者組成政府和經濟的骨幹力量。開始於1930年的一連串反印暴動至一九六二年強行驅逐,印裔緬甸人大規模移民離開大幅減少他們的作用。
印裔緬甸人今天占緬甸總人口的約2%(約950,000),並主要集中在兩大城市(仰光和曼德勒)和舊的殖民城鎮。他們被打成'外國人'和緬甸的非公民被剝奪公民權禁止從事公務員和軍隊。
⑸ 都說緬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移民,我怎麼看他們都像印度人他們應該是印度阿三的後裔。
印度人包括本土黑人和雅利安白人,緬甸是黃種人,根本就與印度扯不上關系
⑹ 緬甸被英國殖民時,曾是英屬印度一個省,為何後來沒有和印度合並
這是因為緬甸和印度之間的文化有著非常大的區別,緬甸在歷史上受到中國的文化影響非常的深遠。再加上緬甸和印度之間有著非常深的矛盾,所以才會使得兩個國家根本不能進行合並。並且在殖民時期,緬甸和印度之間處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如果強行融入印度的話,會使得緬甸淪為一個省。這些是緬甸的統治者根本不願意看到的。
但是我們也看到現在印度通過加強軍事力量,對於周邊國家領土的野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也應該警惕印度的野心。以防止印度對於其他國家進行侵略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