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中國人對印度會有巨大的認知偏差呢
這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去印度旅遊的時候,他們的國家人民所給我們形成的這樣的一個結果,其實也不是認知偏差,可能半真半假吧。
2. 中國人眼中的印度是怎樣的為何印度人認為中國落後呢
不但印度人平常用餐喜愛用手抓,不喜歡做飯都喜歡去菜市場吃現成的便宜飯食,比如在同一條河裡邊沖澡,完了之後還會喝這一河裡面的水,並且是不做任何解決的情況下就立即喝,而且不喜歡在家裡面建廁所,上廁所全是均值幾十人共用一個公共廁所,就是因為印度人覺得廁所是一個污濁的場所不應該建在家裡面。
便是印度不願意認清中國的發展。在大部分印度人來看,中國之前遭受別國殘害,經濟、軍事力量落伍,而印度人也不願意認可在短短的幾十年間,中國就已經發展迅速了,所以在印度人自己的心理,他們是不願意認可中國的發展的,同時他們也是自認為自己比中國更強,自高自大亞洲第一。當然,這有可能是他們都還沒意識到自己的供電系統難題是多麼的令人奔潰。
3. 為什麼中國人對印度會有巨大的認知偏差
中國人對印度人確實是有巨大的認知的偏差的,之所以會有這種偏差,根源其實是出現在印度這個國家的子民的本身上。
為何要這樣說呢?
大家都知道印度給我們的印象就是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很誇張的,所以,我們的印象當中印度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以誇張為主。
這個誇張甚至比周星馳的電影都要離譜都要無厘頭,在我們看來很多事情根本不可能做到,但是,印度人就做到了。
我們說幾個經常見到的事件吧。
我們之所以對印度有認知上存在偏差,就是因為他們這個國家,有太多的顛覆性的東西先進入到了我們的腦海里,起了先入為主的作用。
給我們的印象,他們就是不靠譜的一個國家。
事實上印度也是可以訂外賣的,也是有滴滴打車的,他們白領上班也是乘坐正常的地鐵的……。
只不過宣傳這些東西, 沒有人感興趣,起不了規模效應,影響力不大。相反誇張的東西更容易引起我們的好奇心。
所以,我們對印度的認知,就是這個國家很迷幻。
4. 中國應如何對待鄰國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式以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
中國和印度、俄羅斯、越南在歷史上都有過邊境沖突。
韓國則與中國有著分離國家的世仇與文化沖突。
而日本則完全是上升到民族程度上的民族仇恨。
上個世紀,共和國建立以後,與韓印俄越四國均爆發過激烈的沖突,那是那個時代的背景,但現在也不同了。
一來,國際背景變了,全球化經濟使得諸如中日等「世仇」也在經濟領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二來,中國的周邊國情及國際格局是不可能使上述幾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況且如日韓等過也有著許多矛盾與沖突。現在的許多國家都變得比以往理智及富有外交技巧性。歷史上英國對待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在全球正發揚光大。
中國現在之所以如此隱忍,隱忍著發展經濟壯大實力,是為了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壯大自己的實力,以物質文明的發展帶動精神文明的發展,再以精神文明的建設提高國家的軟實力,以此輻射到外交領域,拓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經濟方面的廣泛合作與發展是阻止各方戰爭的基礎。人類重視利益,當利益大到某種程度上時,便能阻止意識形態上的差異。試想,兩國交戰,但是交戰雙方的利益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下去無非兩敗俱傷。加之,聯合國框架下的雅爾塔體系並未完全崩潰,目前還是維護全球總的安全形勢的基石。
因此,中國對待鄰國的威脅,應該無所恐懼,應該以合理的方式對待,各個擊破,瓦解之。關鍵要打好美國和歐盟「這兩張牌」在戰略上與俄羅斯在上合組織體繫上廣泛以軍事合作與軍事技術交流為主,在政治上則運用中美俄政治、軍事三極關系,相互牽制。與日本則在經濟上廣泛合作與交流,協調好與歐盟、美國的關系。對待韓國,應該在對待日本的方式基礎上,加強國內文化事業的發展!減緩韓國對我國的文化侵略與掠奪!對待印度,除在經濟上加強合作外,更應該加強軍事交流,當然,邊境不能提防,因為印度人的心態是很嫉妒中國的,他們國內形勢再不濟,也要與中國搶奪「21世紀復興之超級大國」的地位。越南,不想說了,蚍蜉撼大樹!奈之我何!雖然是上述國家中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歷史上,越南人一直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盲目自大!中國對待它,應該以「胡蘿卜加大棒」待之!
5. 我們為何總是潛意識里瞧不起印度
中國人從什麼時候起,就打心眼裡看不起印度了?
在香港,和舊時代的上海租界,印度人有個專稱:阿三,反正總是和底層苦力相聯系,偶爾有個上層的,還出現在張愛玲的小說里,說的是個印度來中國流亡的公主,不過據說是個騙子。
總的來說,中國人眼裡對印度,不高,盡管很多別國人看中國人也高不到哪裡去。
在奴隸貿易盛行的時候,價錢最高的是黑人,其次是印度人,價錢最低的是華人,因為身體素質天然有差距,中國人更適合從事腦力勞動,黑人的價格高是因為強壯,而且不愛生病。很多熱帶地區的殖民地原本有不少白人的,無奈是不是來一場瘟疫,剩下的就是青一色的黑人了。
筆者剛上學那時,對偉大祖國保有無限自信,比如覺得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一旦知道俄羅斯最大,便不由得失望,至於經濟排名,老是愛盯著課本上的表格看,看到排名十幾的時候,倒沒有什麼大驚小怪,可一看到後一名就是印度,便覺得中國真是不行,好像中國天生就應該比印度強似的。
近代兩國都受到西方欺凌,不過爭強好勝的中國人知恥而後勇,在失敗後總是不屈不撓地斗爭,印度人顯得則有點心不在焉。
印度向來不行嗎?
印度古代當然是很璀璨的,埃及和巴比倫時代太遠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很早就達到頂峰,印度則是慢悠悠地追趕,埃及和巴比倫被流沙吞沒之後,似乎印度一枝獨秀,公元前300多年,壓力山大大帝第一次將西方文明灌輸給印度,印度便在原生文化上嫁接了希臘因素。之後中國人對印度感興趣,是因為佛教,佛教東傳是一次個人英雄主義行為,中國人和印度人的群體接觸仍然很少,在理想上的「西天樂土」並不代表著印度沒有貧窮的底層。中國人對印度的美好想像都是模糊的。
有意思的是,對來世和永恆的興趣遠比對現實興趣多的印度人,卻沒有自己的歷史記載,他們關於玄奘的記錄都是抄的中國歷史書。
不知為什麼,東方和西方都對印度有如此久遠的迷戀。到15、16世紀「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無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達伽馬繞道好望角,目的地都是印度。哥倫布西行發現新大陸,也是為了尋找印度,到大英帝國把印度緊緊握在手裡,稱之為東方的明珠之時,展現出來的是對印度的愛情。
怎樣的印度呢?人口眾多,歷史悠久,物產豐富,衛生惡劣,住宅簡陋,生活貧困,等級森嚴??如今你去南亞,感受最多的仍然是喝水不衛生導致嘔吐,隨地大小便,食物不潔凈,火車上粘著黑壓壓的人??不知是不是和炎熱的環境有關系。
印度為什麼產生了提倡冥思頓悟的佛教呢?難道是因為外面太熱,在洞里清涼?如果你生活在中國燕山,秋天不去弄點厚衣服過冬恐怕都是個難題,既然為美好生活奔波,哪有時間去冥思苦想呢?
(唐太宗為什麼支持玄奘去印度取經?最近聽到這樣一種解釋,是希望玄奘代表唐王朝和印度接觸,樹立自己的威望。玄奘本人的目的比較單純,在取經回來後,唐太宗看到玄奘對自己的政治需要沒興趣,對佛教的熱情也沒有以前高了,也就是說玄奘在尼泊爾和當地僧團辯論時如果失敗,可能活著回來都是一件難事,回來後的下場更難說。)
在公元1000年前後,中國的目光從西南方,轉移到了東北方。北京的重要性日益取代長安的重要性,與之相對應,中國漸漸和東北亞越來越一體化,而和印度、阿拉伯世界越來越不一樣。直到如今,你去中、日、韓,仍然和去印度、斯里蘭卡感覺有天壤之別,最深刻的就是,現代化程度和社會秩序,比如公共衛生和城市市容。
東南亞是印度和中國交互影響最多的地區,很多國家的人口構成基本上就是華人、印度人、土著人的三足鼎立。而從宋之後,中國對印度印象最深刻的歷史時期,是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印度人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雇傭兵而和中國的正面接觸。之後就是在租界里,像張愛玲小說里縮寫的流亡公主,是不是騙子不得而知,不過出現在中國人中間,卻是真實的。
「二戰」後,中國人和印度人接觸的地方,卻出現在美國,如今中國人占據了美國工程師類人才的很大一部分,充分發揮了剩餘智力,印度人卻成為很多大企業的領導階層,在晶元製造的尖端領域有一片天下,而且在團結一致方面,比華人更值得學習。如今,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國人感覺上優人一等還需要很長時間培養,印度卻還是在嘿咻加油,以趕上中國為目標。而到底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人和印度人是否已經能放在他們的眼皮里,從心理上被高看,值得期待。畢竟兩國都是人口大國,很多增長靠的還是體力和玩命,什麼時候在腦子上被依賴,才算是真的出頭之日。
中國人和印度人最大的區別在哪裡?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中國人注重現實,世俗,印度人注重精神,靈性。
2、中國人比較死板,印度人對音樂、舞蹈更有熱情。
3、中國人凡事爭先,知恥而後勇,印度人凡事無所謂。
最後,祝願印度人口早日超越中國,因為中國人需要更多精力去提高人口素質,這才是受世人尊重的根本法寶,中國經濟在量上遠遠超越了印度,在質上超越還有待時日。不過在印度人眼裡,時間永遠是那麼慢。
6. 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對印度的印象這么差
因為印度的治安特別不好 ,衛生也比較差 ,食物也不太干凈 ,建環境交通措施也不太完善 ,所以對印度的印象比較差 。
7. 為什麼中國人對印度會有巨大的認知偏差
筆者曾深入研究過南亞的相關文化以及經濟情況,其中印度更是筆者的研究重點。
但以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仍然不值得我們過於重視。
因為在印度把自己身上的問題解決前,它無論如何都成為不了真正的世界強國。
1,印度發展問題,根在哪裡?
說實話,筆者對於莫大仙的能力是十分佩服的。
甚至莫大仙可以說是印度這二三十年來,政治手段最出色的印度人之一了。
但僅僅憑借著莫大仙現有的手段,仍然無法解決印度的發展問題。
原因無他,因為印度目前的矛盾實在是太多了。
教育發展水平低下、種姓制度殘留、農業制度落後……這些問題都在制約著印度的發展。
而教育問題也值得一提,印度目前仍然有幾個億的文盲。
具體的數量,反正印度自家的統計就不可信,畢竟印度的官員可是有“會寫名字就不是文盲”的前科的。
這樣一個國內大半文盲,存在著大量封建殘留的國家。
如何發展成為工業國呢?
畢竟印度自己內部的矛盾都沒理清呢,就別提成為強國了。
8. 中國人對印度文化有何看法
作為一個從未去過印度的中國普通人,我這樣回答:
中國人都知道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
印度有著和我們一樣古老的文明,但我和朋友們討論過,這個文明已經結束於孔雀王朝。
佛教起源於印度,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現在是在中國最虔誠的宗教。
印度的IT產業很好。
印度有種姓制度,我們一直認為,印度發展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調動印度的一切生產力。
寶萊塢電影,如果它沒有跳舞的片段,我會更喜歡它。
我身邊的女性朋友不敢去印度旅行,我覺得印度應該做些改變形象的事情。
我們始終認為印度沒有廁所,對不起,因為看到的介紹是這樣的。印度人總是用手吃飯,我們覺得不衛生。
9. 中國人眼中7個印度誤區,你中招了么
中國人眼中7個印度誤區,你中招了么?
印度,作為中國的鄰國之一,其實大部分人對他熟悉又陌生。
真實的印度是什麼模樣?印度人又是怎麼生活的?為什麼叫他開掛的國家?他真的遍地垃圾?人民窮困潦倒?一夫多妻?人神同居么?
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印度真實的一面,你所不知道的七個印度真實情況,絕對會讓你驚訝的合不攏嘴。
誤區一,印度又臟又亂又落後
估計中國人提到印度,第一反應就是臟亂差吧,還帶點落後貧窮的念頭,而大部分人旅遊,估計也不太可能選擇印度這個國家,誰會這么自虐呢?
那印度真的是全部都臟亂差么?
讓我們看看來自於親身體驗的網友 -小馬的畫筆- 關於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的評論。「到處都是垃圾,牛糞,更可怕的還有隨便站在街邊背對著你小便的男人。而人們光著腳板,排著擁擠的隊伍去寺廟敬佛。腳踩在地上混合著各種物質的泥水裡,踩到牛糞對於他們來說也許是幸運的好事。」
再看看驢友塵間芳盡山寺花開對印度大城市的評價,「印度的亂是交通造成的。哪怕是孟買這樣的大城市,也缺乏足夠的紅綠燈設施,而政府允許幾乎所有的交通工具在城市行駛,所以街上擁塞了從人力車、摩托車到三輪車、汽車的各種車輛,喇叭的喧囂聲成了城市的主要音響。」但印度只有臟亂差么?印度很落後經濟水平十分低下么?
我們看到的是全部的真實的印度么?
實際上很多印度城市都干凈美麗,無論是經濟之都孟買,抑或是東方IT矽谷班加羅爾,在拋去外圍貧民窟的臟亂差後,這些城市既保留了現代化風格,也融合了傳統文化。在某方面較之上海北京,他們更強調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積淀,你還敢說印度全都臟亂差么?
這是一個普通中產階級家庭的廁所,那根水管倒的確是有用的,但它是用來沖的啊,而不是用來洗手的,更沒有所謂的扣XX,其實是有廁紙的!當然貧窮人家可能會…用樹葉,或者石頭。若是你上廁所沒帶紙你如何是好?只能用樹葉呀!
事實上,印度人認為,左手代表著污穢和不潔,他們不會用左手吃飯,握手只握右手,伸左手會被打的!
的確他們普通群眾並沒有那麼講究衛生。但小編只能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貧民窟飯都吃不上了誰還注意衛生?
誤區之七,印度一定信奉佛教吧?肯定有很多佛教徒吧?
中國人大多數都知道唐僧,無論是《西遊記》里念緊箍咒的和尚,還是大話西遊里吵得要死的出家人。歷史上中國唐朝真有一位這樣的聖僧西行印度十六年,學得佛法歸國,他才是真正的沒有孫悟空,而單憑自身一人的唐三藏。
那麼,很多人都以為印度肯定是佛學淵源濃厚全民習佛的國度吧?實際上來說,佛教並不算印度創造的,它其實是尼泊爾原創的。而印度人有自己的宗教,那便是印度教。那佛教呢?事實上佛教早被趕走了!不僅是佛教,連伊斯蘭教都被趕得七零八落了!
如果說為世界上有四大宗教,第四個一定是印度教!人多!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響最深的國家之一,宗教深入到它的社會與文化的每一部分。
全印有約83%的人口信仰印度教。10%的伊斯蘭教。印度有0.8%的居民信奉佛教。
印度的宗教,給印度這個國家帶來了很多,也讓他們失去了很多。印度人的宗教讓印度民眾即使在面對貧窮和落後,也能保持內心的平和。印度,這是個神奇而矛盾的國度。
10. 印度這個國家是不是被國內嚴重低估了為何都在貶低
並不是低估。其實大家拚命黑印度,就是因為印度是周邊鄰國中最強大的一個,對我國有很大的威脅。這就像美國人各種無腦黑中國一樣,尊敬你,把你當對手,才會黑你。不然都懶得看你。
巴基斯坦,和印度本質上是同一個文化圈,混得比印度還差,你瞧瞧有人黑它么?
中國人高估自己了,中國人的思維定勢是只有比中國強大很多的西方列強才能給中國造成麻煩,因而忽視弱於自己的國家。然而事實證明遠弱於中國的國家也可以很好地惡心中國中國還沒什麼辦法。
印度的可恨之處就是有賊心沒賊膽!美國的可恨之處是狼狽為奸不行了就來燒殺掠奪。這就是世界的現實!一個高層決策者都嚴重內斗、大佬之外還有各個地方勢力在掣肘的國家,沒有什麼希望。每個大佬都有自己的利益點,下層實施者抱有理想也是空有理想,會輕易被大佬們壓制而難以實現理想;地方勢力會竭盡所能和中央政府對抗,同樣牽扯印度的人力、物力、財力、精力;內部環境這么差,投資分布也會不均衡,更加引起貧富差距刺激經濟狀況,印度內部還有地方勢力在阻礙中央政府實施政策,貧富差距更加難以平衡。
莫迪老仙現在這樣也算是可以,手中的王牌只有印度教文化為核心的輿論導向才能暫時團結印度,除非大佬們突然找到了共同使力的方向,要不然就是——今天你拆我的台,明天我拆你的台,整個國家的動向像布朗運動一樣,忽上忽下忽左忽右而無法預測。這就是為什麼教員想了十天十夜也沒想清楚印度為什麼要打中國的道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