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中國在印度開發了多少工業項目

中國在印度開發了多少工業項目

發布時間:2023-04-26 06:20:06

A. 蘇聯援建中國156個項目,蘇聯援建過印度156個項目嗎

蘇聯對印度的援建項目一共是102個
主要集中在鋼鐵和軍工領域。從投入總額上,超過中國
比如鋼鐵,156工程主要是以生產線為主,而援助印度的時候,是整個鋼鐵廠。從規模上說,那個廠和陸塵激耐寶鋼一期有一拼
不過印度人的效率,你是知道的,那個廠是78年動工的早鉛禪,85年完成一期,但產能只有設計的60%,質量還差

B. 中建三局三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緯達貝接什麼工程

中建三局返前備三公司海外市場中標印度尼西亞華飛鎳鈷主體工程項目,項目位於印度尼西亞漏毀北馬魯古省緯達貝工悔洞業園區,總建築面積86萬平方米,系公司海外中標的首個冶煉化工項目。

C. 關於印度的工業發展的資料

印度一向以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自豪。其中,探明的鐵礦砂儲量達到120億噸,成為世界上繼澳大利亞、巴西之後第三大鐵礦砂出口國。2003年,印度生產鐵礦砂1.2億噸,出口6200萬噸,其中對華出口4200萬噸。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迅速增長的影響,印度國內2003年鐵礦砂價格由每噸793盧比(約17美元)上漲到1,300盧比(約28美元)以上,出口價格由34美元左右上漲到36美元以上。隨著國際市場鐵礦砂需求量增加,印度鐵礦砂開采量和出口量也在增加。印度計劃2010年鐵礦砂產量達到1.9億噸。

豐富的鐵礦資源為印度鋼鐵生產提供了原料保障。但是,大量鐵礦砂出口導致印度國內鐵礦砂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使鋼材生產成本大大增加,鋼材出口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印度鋼鐵行業協會力促政府禁止鐵含量64%以上的鐵礦砂出口,優先保證國內鋼鐵企業對鐵礦砂的需求。

印度鋼鐵工業一直發展較慢,過去政府只允許公眾公司(上市公司)從事鋼鐵生產。鋼鐵產量低,國內消費量不高,出口數量少。自從1991年印度政府實施經濟改革以後,印度政府相繼取消了鋼鐵企業增加產量審批制度和只有公眾公司才能生產鋼材的規定,允許私人企業興建中小鋼鐵廠,允許外資企業以自動審批方式建全資鋼鐵廠。1992年,印度政府為提高本國鋼鐵企業效率和競爭能力,取消了鋼材銷售價格控制和分銷調控政策,取消了鋼材進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資本貨物進口關稅、實行貿易帳戶盧比可兌換、允許動用海外金融市場資源、穩定現有稅收結構等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鋼鐵生產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從此使鋼鐵產業出現轉機。目前,印度的鋼鐵產量中,大鋼鐵聯合企業生產的數量佔43%,中小鋼鐵企業佔57%。

印度生鐵產量增長速度很快。1991-1992財年印度生鐵產量為159萬噸,2002-2003財年生鐵產量達到529萬噸。

1991-1992財年以來印度生鐵產量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財政年度 生鐵產量
1991-1992 1.59 1998-1999 2.97
1992-1993 1.85 1999-2000 3.18
1993-1994 2.25 2000-2001 3.11
1994-1995 2.79 2001-2002 4.07
1995-1996 2.80 2002-2003 5.29
1996-1997 3.30 2003-2004 5.22
1997-1998 3.39 2004-05(4-9月) 2.32

1991-92財年印度鋼材(成品碳鋼)產量為1,433萬噸,到2003-04財年,其鋼材產量達到3,619萬噸。以下是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產量情況: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產量 財政年度 產量
1991-1992 14.33 1998-1999 23.82
1992-1993 15.20 1999-2000 26.71
1993-1994 15.20 2000-2001 29.70
1994-1995 17.82 2001-2002 30.63
1995-1996 21.40 2002-2003 33.67
1996-1997 22.72 2003-2004 36.19
1997-1998 23.37 2004-05(4-9月) 18.80

印度國內鋼材消費量不大,人均鋼材消費量為26.7公斤,與2000-01財年世界人均鋼材消費量121公斤相距甚遠,與印度日益增長的鋼材生產能力不相符。因此,印度政府一直設法通過建造發電廠、石油化工廠、化肥廠等項目,通過房屋改造、道路和港口等交通設施建設等措施加大國內鋼材消費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91-1992財年印度鋼材表面消費量,即:印度鋼材總產量與進口數量之和減去出口的數量為1,484萬噸,2003-2004財年鋼材消費量達到3,032.8萬噸。

印度1991-1992財年以來鋼材消費情況如下:
單位:百萬噸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財政年度 消費碳鋼數量
1991-1992 14.84 1998-1999 23.15
1992-1993 15.00 1999-2000 25.01
1993-1994 15.32 2000-2001 26.87
1994-1995 18.66 2001-2002 27.35
1995-1996 21.43 2002-2003 28.897
1996-1997 22.12 2003-2004 30.328
1997-1998 22.63 2004-05(4-8月) 12.66

鼓勵鋼材出口是印度政府解決鋼材供求矛盾的另一種方式。為調動本國鋼材出口企業的出口積極性,印度政府按鋼材出口企業實際鋼材出口數量,給予一定比例的進口免稅額獎勵。鋼材出口企業可憑此進口免稅額進口本企業所需商品。然而,1999-2000財年,受歐盟和美國反傾銷、反補貼調查的影響,印度鋼材出口受阻。2002年開始,隨著中國對鋼材需求量的增加和進口鋼材數量的大幅度提高,給印度鋼材出口帶來轉機。2002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2.63億美元,出口鐵礦砂6.96億美元。2003年印度向中國出口鋼材10.78億美元,出口鐵礦砂14.77億美元。由此,印度把中國列為其鋼鐵出口的主要對象。

印度1991-1992財年出口生鐵和鋼材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財政年度 生鐵 鋼材
1991-1992 0 373 1998-1999 281 1,944
1992-1993 16 895 1999-2000 290 2,998
1993-1994 620 1,605 2000-2001 230 3,000
1994-1995 466 1,272 2001-2002 242 3,000
1995-1996 502 1,320 2002-2003 629 4,966
1996-1997 451 1,922 2003-2004 576 5,922
1997-1998 785 2,383 04-05(4-8) 75 1,666

1992年初,印度政府取消對鋼鐵價格的調控。2004年2月,印度政府將碳鋼進口關稅降低到15%,生鐵關稅由10%降為5%,合金鋼進口關稅由20%降為15%。2004年8月,印度政府將非合金鋼進口關稅由10%降到5%,碎鐵屑進口關稅由5%降為零,廢船進口關稅由15%降到5%,次品鋼材進口關稅為40%,非煉焦煤、冶煉用煤、鎳進口關稅為5%,煉焦煤進口關稅為零,高熔點原料進口關稅由20%降到15%。鋼鐵消費稅為12%。印度政府降低鋼鐵進口關稅使鋼材進口大大增加。

印度1991-92財年以來進口生鐵和成品碳鋼情況如下:
單位:千噸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財政年度 生鐵 碳鋼
1991-1992 152 1,043 1998-1999 2 1,637
1992-1993 73 1,115 1999-2000 3 2,200
1993-1994 21 1,153 2000-2001 2 1,632
1994-1995 1 1,936 2001-2002 2 1,375
1995-1996 8 1,864 2002-2003 1 1,510
1996-1997 15 1,822 2003-2004 2 1,650
1997-1998 3 1,815 04-05(4-9) 0 900

目前,印度鋼鐵企業面臨許多問題。除以上提到的鋼材供需矛盾之外,還有冶煉焦炭不足問題,電、鐵礦砂、焦炭等價格上漲問題等。為應對這些難題,該行業採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印度米拓鋼鐵公司收購北美最大的鋼鐵廠-維爾博羅斯國際鋼鐵集團公司,印度塔塔鋼鐵公司收購新加坡NatSteel鋼鐵公司,印度金達爾鋼鐵集團公司收購印尼不銹鋼冷軋鋼廠等。印度積極利用自身海綿鐵儲量大的優勢,大力開采海綿鐵。以此代替進口貨緊價揚的廢鋼鐵,大大提高優質鋼材生產量。2003年印度海綿鐵產量比2002年增長17.5%,達77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

D. 中國在印度在投資企業有哪些

石油天然氣行業
新合資公司初步命名為「中印能源公司」,在百慕大注冊。GAIL公司表示,新公司將主要致力於壓縮天然氣的業務
電信設備
中興通訊和摩托羅拉
集裝箱碼頭開發建設
香港和記黃埔

E. 印度在華有什麼投資嗎

前段時間因邊境問題,印度發起了抵制我國應用軟體和對印投資的熱潮。雖然我們也想針對性的對印度在華投資進行反制,但經過細算發現,印度在我國民眾印象當中好像沒有太多的投資。

2019年中國和印度的貿易總值是639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其中中國對印度出口5156.3億元,增長2.1%,自印度進口1238.9億元,下降0.2%,貿易順差是3917.4億元。

從貿易額來看,印度逆差很大,而具體到投資方面,對比中國企業在印度僅2019年就投資了270億人民幣,印度企業在華投資很低。

F. 如何看待現象製造業大轉移:富士康50億美元印度建廠

筆者上周就知道蘋果的SE未來將在印度的新工廠製造。與富士康計劃在印度西部Maharashtra州投資50億美元建設工廠和研發中心的相互印證。來自印度的消息:該州工業部部長SubashDesai稱,富士康與州政府周六簽訂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該項目將提供5萬個就業崗位。筆者認為,蘋果與富士康一起把目光轉向印度是看到了印度的市場。畢竟印度是人口大國,如果印度1億人購買蘋果,對於蘋果來說這就是大市場。

但是建廠的話還將遇見大問題,因為蘋果與富士康一個是最終的客戶,一個是集成組裝的客戶,要為他們建廠配套的將是一大群上游下游的配套供應商,以及一大群熟練的技術工作人員與技術。印度教育水準較高,但是製造技術卻並不高,對於配套供應商來說,目前都是從國家進口零部件在印度組裝為主。

過去10年,印度在美國的IT(虛擬空間)獲得很大成功,但是在製造技術,國內的硬體投入方面遠遠落後於世界的水平。如印度的 汽車 工業可以收購路虎,但是自己製造就是塔塔的一般車。而且生產技術與研發遠遠落後世界。所以之前,豐田也曾經大量投入資金開廠,卻最後遭到失敗,不得不撤退。一個國家的基礎,整個國家的製造配套水平沒有到這個程度,卻要去拔高,最後的結果並不一定會好。

最後橋本還想說一個問題,在全球化的大環境中,製造業會不斷轉移,會前往有市場,或者前往工資成本低的地方,這沒有特別令人吃驚的地方。但是,工廠在印度並不是一定會成功,還要看上下游的供應產鏈的協同,以及印度市場的支撐,如果印度一直保持目前的低端市場,未來蘋果與富士康還將重蹈豐田的覆轍。

50億美元印度建廠是舊聞,2016時富士康就與印度簽署此協議,2017年底終於落成,當地政府稱能夠提供約40000個就業崗位。

然而,卻顯示了一些端倪,國際大廠紛紛轉移印度,印度迎來一波強化產業鏈地位的機會

前一陣,三星在印度諾一達新建手機工廠,據官方說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手機廠,也是三星在印度的第二家,每年將實現最高1.2億台手機的產量。

三星在中國內地也投入不少,然而隨著市場的放緩,其戰略重心移至印度。

不僅富士康,三星,蘋果,幾乎所有中國手機廠商,包括小米、vivo、OPPO、金立等,都紛紛在印度投資建廠。

可以看到,印度在未來幾年極可能轉移中國的部分手機製造產業鏈,從而消弱中國手機製造業的競爭力,加強其自身的手機製造、研發能力。

造成的原因可能包括:

中國市場已經飽和,增量空間不大,換機需求放慢,但印度市場人口紅利尚巨大,因而成為手機巨頭們的必爭地。

印度有13億人口,看到一個數據,智能手機佔有率才30%,需求量極大。

當然,從大環境看,也離不開印度政府的努力,吸引外商投資,解決當地就業,為外商提供便利。

此外,印度無論是土地租金,人力,設備,都比較低,而國內的房價、人工、物流、廠房都比較貴,加上市場需求放緩,導致這一趨勢成為必然。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的人口紅利時代結束了。

環顧周邊,川普喊話製造業迴流美國,一些企業美國建廠,富士康、蘋果、三星等印度建廠,當然都是開拓海外市場的需求。

但不得不說,這對中國的製造業是個預警。

本人是2015年大學畢業入職鄭州富士康,當時可以說是滿腔熱血,揮頭顱灑熱血擼起袖子加油干,但是兩年時間過去了,自己的干勁也沒了。

鄭州富士康可以說是蘋果的製造基地,首先人工費不廉價了,在富士康內部版本中,一個普通工人的平均支出為5433元,當然很多人拿不到那麼多,可能計算中把富士康對你的投入也加進去了。所以說勞動力並不廉價。

其次,製造業利潤低,沒有核心技術,除了代加工和最新收購的夏普,富士康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沒有核心沒有話語權,相信這也是很多製造業的為難之處。

最後就是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了。鄭州富士康最初建廠的時候提出五年免稅,但是從2012到2017這一段時間里,五年之約已經結束。盡管當地政府也提供給富士康許多便利,但還是增加了更多的額外支出。

綜合以上闡述,富士康製造業的龍頭老大,核心是其所需要的,政策上的支持也是發展的必備。至於人們一直說的廉價勞動力,百萬機器人計劃一直在實施。所以說國內沒有好的環境的話,轉向國外也是必然的

當前,功能機仍占據印度市場主導地位,智能手機普及率約為45%。因此, 印度市場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廠商必爭之地。不僅是因為當地人口眾多,需求旺盛,更重要的是,當地的通信技術正處在特定階段,很多國產手機的舊款機型都可以在當地滿足用戶需求。

因此,不論是從生產、製造,還是銷售的角度來看,國產手機廠商都不能不重視,富士康選擇在當地投資建廠,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當地市場本地生產本地銷售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持續降低生產成本。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ARM、EDGE、3G等8項愛立信持有相關技術專利,當時上升勢頭迅猛的小米被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自此,深埋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中的專利炸彈正式引爆。

當時,愛立信首先祭出了必殺技——申請銷售禁令。

愛立信向當地法院提出的「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場銷售、推廣、製造及進口涉嫌侵犯愛立信專利的相關產品,並要求小米和其印度當地的電子商務合作夥伴Flipkart,暫時停止銷售愛立信起訴的涉案專利產品」臨時禁令申請,獲得了法院同意。

一般來說,申請銷售禁令也需要申請人繳納保證金,以免因錯誤申請,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權益。

隨後,小米公按照「每台設備預繳 100 印度盧比於法院提存」的條件,臨時獲得使用高通晶元手機的繼續銷售,對國產手機來說,這只是開始。

當然,起訴的不是愛立信而是被杜比公司。

與愛立信訴小米案類似,OPPO和vivo向法院交納了每台設備34盧比(3.44元)的保證金,並承諾繼續與杜比公司進行FRAND(公平合理無歧視)的專利許可談判。

來自《印度知識產權年度報告》顯示,印度非本土公司或單位專利申請人中,也就是來自外國主體的申請中,高通以1884件專利申請位列第一,三星、華為和愛立信分列第三、第四和第六。

因此,在未來的3-5年內,包括富士康在內各類手機廠商,要想抓住印度3G4G升級轉換的換機商機,必須提前布局和卡位,包括投資設廠、生產本地化以及銷售渠道本地化。

當然,也包括更好的應對來自各方的專利訴訟。

算不上製造業大轉移,這是我國工業化完成以後,往更高的高端工業化發展。而像富士康這樣勞動密集型及低端製造業的外溢效應,是這次工業轉型升級的必然現象,不足掛齒!

總之只要我國在這次工業轉移定型以後,那麼外溢企業那是微不足道的!

中國已經貴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完全不需要這些低端製造業,中國目前迫切需要的是:他們盡快,盡可能全部搬走。讓我大中華能更好,更快,更多的發展房地產。富士康請你快搬,不留也不送。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在15年8月時,富士康50億美元印度建廠的消息就被高調的公布了,但是直到現在也沒有實質性的動作,富士康還因為這一行為遭到印度一些輿論批評,這是一種不兌現投資承諾的舉動。這能稱為製造業大轉移嗎?三年了都沒什麼動作,好像還不能,還不如中美貿易關稅引起的動作大。充其量只能說有製造業轉移的苗頭,苗頭到成為現實中間的距離有多遠,誰也不知道。

低端製造業的轉移是一種趨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低端製造業從歐美轉移到東南亞國家,為什麼?因為低端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低,對企業員工要求不高,企業的利潤低,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低端製造業為了某求生存,需要在成本上下工夫,歐美發達國家的人工、土地、稅收成本高,不適合這一類企業生存了,就要轉移到適合的地方去,於是來到了東南

亞。當東南亞不適合這一類企業生存後,就需要再找新的生存地,適者生存,這是客觀規律。

中國現在的製造業環境,已經到了低端製造業無法生存的地步了嗎?

當然沒有,我國經濟體量是上去了,但主力還是低端製造業。從低端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轉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中國2025計劃這才提出幾年的時間,距離計劃實現的時間都還早,這中間歐美國家還會給我使絆子,延緩我們向高端製造業轉化的過程,真實實現的時間恐怕還要延後。

在高端製造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之前,就把低端製造業放棄那是自尋死路。美國加息、徵收高關稅的目的無疑也存在這樣的目的,把企業從我國趕走,將對我國的經濟產生釜底抽薪的作用。因此,我國在高端製造業壯大之前,是絕對不會允許這種現象出現的,從國家為企業降稅減負,定向降准等政策上也可以看出這一點。

製造業會大量遷走嗎?

會,但那是在將來,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在將來的中國很難立足。這和在歐美一樣,本身利潤就低,但工人工資成本、土地成本、稅收成本等隨著經濟的發展,只會提高不會降低,這將導致附加值低的製造業必將遷走,但不是現在。

現在印度市場還沒有足夠的吸引力,與國內相比,我們國內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製造業的零配件可以就近解決;完善的公路、鐵路、港口等運輸網路,這都為企業的生產提供了便利,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龐大的中產消費階層,讓企業即靠近商品的源頭,又靠近市場,這些都是印度所沒有的。另外,印度是一個政教分離很嚴重的國家,宗教的影響力甚至大過政府,政令不通是印度政府一直以來沒有解決的問題。和這樣一個威信力不高的政府合作,會遇到到的困難可想而知。

綜上所述,低端製造業大轉移是早晚的事,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但不是現在,與我國來說,現在高端製造業還沒有成型,還需要低端製造業支撐經濟,短時間內不會放棄對低端製造業的支持;與印度來說,基礎設施幾乎沒有, 配套的零部件都需要進口,源頭上存在諸多的不利;貧富差距巨大, 中產階級還沒有成長起來,消費市場沒有成型,企業遠離市場;政教分離,政府的威信力不夠。因此低端製造業大轉移現在還只是個苗頭,成為現實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去過印度工作過的人,比如我,會告訴你。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首先,你要理解一個問題。印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英語不是印度人的母語。在印度,有超過200種語言和文字,官方語言和文字共15種。印度的鐵軌到現在還有寬窄兩個軌距。秦始皇2000多年前解決的問題,印度到今天沒有解決。

這對於勞動力密集型製造業是致命的。不統一的方言口音尚且可以用文字說明書培訓員工操作,但是連文字都不統一,你怎麼培訓?

日本台灣在2000年前後有過一段南向政策,政府主動引導企業把特別低端的服裝業等產業轉移到南亞和東南亞。最後只有越南的轉移真的成功了。其他全部完蛋。

印度的工人連培訓組織他們大規模生產鞋子帽子都費勁,你現在讓他們生產手機電腦?

異想天開。

其次,印度沒有足夠支撐大規模組裝電子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

印度在上個世紀被美國人忽悠了,自認為自己是要做21世紀的「地球管家」,以軟體立國。當時美國人許諾給印度的願景是,中國給世界做苦力,印度人坐在辦公室里給大老闆美國人管帳。然後印度人開開心心的就去做軟體外包了。結果,過去20年,印度在微電子機械製造等領域的投入非常有限。這個領域,他們幾乎完全依賴進口。

當然,進口可以解決需求。不過,進口無法創造利潤,促進產業鏈延伸。因此在印度想要做電子產品組裝業,就面臨「從零開始」困境。

從最基本的零部件倉儲,物流,流水線管理,QC,成品出貨,稅務所有這些,富士康這些品牌過去了,都要從頭創造一套體系和配套設施。

當然,有人會說,啊你放屁!印度有自己本土的品牌,自己也在造手機,你怎麼說人家什麼都沒有呢?!你是個印黑!!

嘿嘿,我這么說,是因為印度從來沒有經歷過富士康和蘋果這類企業,以及在如此復雜的生產流程下還對工期要求如此之高的需求。在這個領域,印度是徹底空白。印度的本土品牌的配置普遍都非常低,生產流程很慢,工期也不趕。

中國之前也沒有經歷過。但是,中國有4個億統一語言統一文字受過最低9年制義務教育的年輕勞動力,可以配合富士康和蘋果們的要求迅速培訓學習調整。

印度能拿得出幾百萬還是幾千萬統一文字統一語言受過9年義務教育的勞動力?

最後,印度的政治體制決定了這個國家無法適應工業化和現代化國家的競爭。

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在「行政部門內部搞民主」的神經病。

一般來說,行政部門的上級出一個決策,立法機構和司法機構出來平衡是正常的。印度不僅立法司法要出來平衡,行政體系內部也互相制衡。一個決策下來,行政機關哪怕是最高權力機關下的決策,底層一個部門不蓋章不認可,這個決策等於沒有。他就是不執行,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換言之,一個現代化的企業想要在印度完成生產工作,除了要從零開始,克服人力資源的種種困難和配套的缺失,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戰勝整個印度政府。

總的來說,去印度投資的口號吹吹騙騙股民拉拉股價可以。真的去干,那是要賠掉褲衩的。

按著所謂磚家的說法這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如果中國物價在一定范圍內不算太貴。樓房沒有那麼讓人望塵莫及富士康能走嗎。中國的高物價就是被一群所謂的精英磚家忽悠壞的。一個抓大放小把小薇企業一夜之間蒸發了。一個規模經營把農民老百姓的雞狗徹底干沒了。小微企業的消失,鑄就了多少土豪大款。老百姓雞狗的消失。徹底的把物價集中在大小資本家手裡。他們說漲就漲。豬肉當時幾塊錢一斤。到後來的十幾塊一斤。這就是精英磚家叫獸們忽悠的結果。

工廠搬到哪裡是人家老闆的事,資本都是逐利的,為了討好銷量潛力巨大的印度也正常,只要有利潤就可以了從美國轉移到日韓和台灣地區,再從台灣地區轉移到中國大陸,現在轉移到印度越南有什麼不可以的

G. 中國重新成為印度最大貿易夥伴,印度為何離不開中國製造

雖然疫情嚴重損害了印度經濟,損失了大量民眾收入,但也被印度視為推動“印度製造”崛起的契機。去年,印度開始限制從中國進口產品,一些產品仍然面臨滯留在港口的問題。與此同時,印度開始扶持自己的製造業,甚至直接“貼錢”。然而,提高製造能力不是一天的事情,印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例如,印度的行動不僅沒有影響中國品牌手機的銷售,反而實現了增長。中國將在2020年再次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因為它不能離開“中國製造”。

不難看出,印度雖然講擺脫對外依賴,但身體還是老實的。不過,這也是意料之中的。疫情期間,印度消費大幅下降。為了實現長期穩定增長,印度需要中國企業的投資。根據印度銀行的預測,2020年的經濟增長率將為負7.5%,這是歷史上最糟糕的表現,印度經濟何時復甦尚不清楚。

H. 中國在印度製造的就業數量

6000餘家。
2022年6月,在印度注冊的中國公司已經激增到了6000餘家。從汽車鋼鐵,到服裝電視,中國在印數棚臘度投資建和茄廠並占據巨大份額已經不是薯滑什麼稀罕事了。

I. 富士康將聯合印企在印度設晶元工廠,投資約1358億元,此舉將有何影響

近日,富士康公司發布了這樣一則信息,富士康鴻海公司將與印度礦業與工業集團維丹塔的合資企業,將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投資設立晶元生產工廠,而且據了解此次生產項目投資約19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就是1,358億元,這樣一筆大金額的投資,相信富士康肯定是對於印度有過觀察和了解之後才決定進行投資的。這樣的一個合作從分析的形式看來是可以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

J. 中國和印度之間的貿易出口和進口各主要商品是什麼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同期印度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工業品、高科技產品。比如,「電機、電氣、音像設備及其零附件」、「核反應堆、鍋爐、機械器具及零件」、「有機化學品」,三大類就佔到了62.5%。

印度對中國出口的商品中大部分是資源產品、初級產品。比如,「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瀝青等」佔比達到了19.1%。

「棉花」達到了9.3%,「礦砂、礦渣及礦灰」達到了6.9%,「鹽;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梁培泥等」達到了4.9%,「銅及其製品」達到了4.5%,「動、植物油、脂、蠟;精製食用油脂」達到了2.7%。

(10)中國在印度開發了多少工業項目擴展閱讀

未來前景

印度成為中國在南亞地區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就全球來說,可以列入第12大貿易夥伴。從這樣三個概念可以看出,中印之間的經濟聯系是多麼的密切,而且考慮到世界經濟下行的大背景、復甦很乏力的情況下還有這樣的規模,更能說明兩國經濟有內在的密切聯系,互相離不開。

正是因為吵物有這樣的基礎,我們兩國經貿關系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為適應中國與南亞各國經貿合作發展需要,搭建中國與南亞各國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平台,促進中國雲南省向西南開放發展戰略的實施,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南亞國家商品展自2013年起正式更名為中國—南亞橡碰唯博覽會,簡稱南博會。

閱讀全文

與中國在印度開發了多少工業項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阿富汗和越南人哪個好 瀏覽:928
中國移動高頻號碼了怎麼去掉標記 瀏覽:913
印度輕型坦克在哪裡買 瀏覽:227
印度一妻制是什麼意思 瀏覽:832
越南清關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576
中國的修女有多少 瀏覽:874
摩拉哥對伊朗哪個隊厲害 瀏覽:412
伊朗最少消滅了多少美軍 瀏覽:767
印度為什麼叫勝利 瀏覽:510
義大利英語怎麼造句 瀏覽:319
cae軸承在中國哪裡 瀏覽:677
01人民幣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229
中國銀行的徵信報告在哪裡看 瀏覽:717
義大利對我們中國怎麼樣 瀏覽:577
在越南投資什麼比較賺錢 瀏覽:304
印度奶茶哪裡有賣的 瀏覽:364
伊朗為什麼一直增加是 瀏覽:325
在越南修車多少錢 瀏覽:929
二戰中的英國為什麼發生內戰 瀏覽:836
義大利是哪個國家建交的 瀏覽: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