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IT業
印度軟體業也就那沒回事,沒什麼神秘的,不過人家得環境相當於,一個健壯青年人,國內的軟體環境還處於,兒童階段。印度的IT業所謂發達,無非是是指他的外包產業,這種產業就是給人當藍領,不過他們主要的客戶是歐美,所以接觸的東西,比國內做日本要多些,而且這邊做.net相當多,而且因為日積月累,印度軟體經驗已經打到很不錯的層次了,很多公司已經開始借用軟體服務積累的成本大量開展其他義務了,而且在印度到處可見招聘10年,20年開發經驗的,人員,而且從業人員待遇好,我認識個印度人在oracle,工資換成人民幣一個月5000,每天早上11點出門上班,下午3點多就回來了,業務很忙的時候也就是到5,6點。而且印度公司是24小時運營的。不過做外包的公司還是比較辛苦。最關鍵的是印度人對技術人員不排擠,在印度軟體工程師,搞技術的地位很高。這點是印度軟體行業能夠做長的關鍵之一。
印度也很幸運,這次經濟危機沒怎麼影響印度的業務。
不過印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創新問題,現在印度只給別人打工,自己的產品很少,這已經成為印度軟體業一個巨大的瓶頸了。
而且由於國情關系,在印度開公司簡單,做大很難,很難,各種隱性成本,和國家政策導致的原因。很多公司還停留在小規模,其他工業也是這樣,所以軟體普及很難,國內市場很低迷,政府又沒錢,所以現在依賴外國的業務比較大。整個國家的產業鏈不健全,所以就阻礙了,軟體業的發展。這點就不如中國了,比如中國某個城市公安局監控系統就要花幾千萬。印度公立銀行的條件還不如國內10年前的。
不過論規模,國內的企業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印度第3大軟體公司wipro現在已經有126490員工截止到2011年6月,最大的TCS已經達到200000人啦!!!就營業額來說wipro在2011第一季度是1.4bn,14億美元一個季度。
wipro已經有很多其他業務了,比如基建、照明,TCS所屬的Tata集團跟不用說,印度到處都是tata產品,從汽車到礦泉水。
這些東西都是外包產業所帶來的收入,真正自主研發,類似騰訊,網路、淘寶這樣的企業還是很少。這些行業在印度還是被谷歌,雅虎,ebay所壟斷。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Wipro
Infosys
HCL Technologies
這幾個就是印度比較大軟體公司
⑵ 印度IT真的很強
印度IT真的很強。 中國和印度都是亞洲的大國,從地理位置上看是領土緊挨著。就是在這樣一個情況下,兩個國家在過去的將近20年的迅速發展成長過程中,都在向著西方經濟的發展進行學習。當各自的IT產業都與美國「矽谷」緊密相連的時候,對西方的了解遠遠高於兩國互相的了解。基本上在一段時間,很多人對印度的了解也只是限於那幾部引進中國的電影印象,似乎把印度和高科技IT都無法聯系起來。 然而,當世界的經濟腳步都在往前邁步的時候,印度也借著IT的風潮迅速發展起來。通過這些年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印度的軟體產業、IT教育等都已經處在世界的前列。 國家的綜合國力,地理位置、國民素質,印度都與我國有相似之處,在學習西方IT發展模式的同時,印度IT產業的發展更應該讓我們在經歷了IT風暴般地發展之後,認識和解決一些遺留下來的問題。
⑶ 十大差異因素對比:中國與印度IT業誰更強
中印比較之爭最近一段煞是熱鬧,甚至造成了不小的國際影響。例如亞洲發展銀行的首席經濟師伊夫扎爾·阿里就開口預測印度經濟大約到2020年趕上中國。他的理由是:印度經濟在2003年第四季度達到了10.4\%的高增長,成為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甚至超過了中國同期9.9\%的增長率。而且印度經濟在未來10年將爆炸性增長。至於印度人,則更是有炫耀其成就和將其國民注意力轉移到「中國對手」上的趨勢。但這樣的比較真的有意義么?下面筆者就將兩國在若干方面的數字做一番對比,目的是希望能夠說明這樣一個道理--中國值得比、應該比、甚至被迫比、盡管現在還沒法比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美國。消費領域行動電話印度:2003年底擁有2800萬行動電話用戶,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1800萬。中國:2003年底擁有2.7億行動電話用戶,其中2003年全年新增6000萬。個人電腦印度:2003年印度人只買了230萬台PC。中國:2003年中國人買了1300萬台。Internet用戶印度:1600萬。中國:7800萬。寬頻用戶中國:1700萬。印度:查不出來,估計是還沒有產業化。當年中國的三線建設被形容為鑲嵌式發展,以致圍牆內外可以出現航天時代與原始社會的差別(如西昌衛星城)。而印度這個所謂的世界IT第二大國的信息化,看來也是完全沒有民眾基礎的空中樓閣——10億沒有被互聯網網羅的人民和25萬IT員工。工業領域鋼鐵(反映工業基礎最重要的指標)印度:2003年的鋼鐵產量不足2800萬噸(甚至比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的1978年還要少)。中國:2003年生產了大約2.25億噸的鋼鐵並且另外進口了3500噸來滿足國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乙烯(石油化工的基礎原料,衡量一個國家化工業發展水平的主要標志)印度:約60萬噸/年,不僅在世界、也名落亞洲排行榜的孫山之外。中國:約500萬噸/年,世界第5位,亞洲第3位。水泥(另一項反映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指標)中國:世界上55\%的水泥由中國生產,2003年產量為7.6億噸。印度:無可奉告。只有兩個相關數據:印度只有不到10\%的路面被水泥或柏油硬化了,只有不到3\%的房子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借用化學概念,兩種原子在一定條件下生成化學性質完全不同的化合物分子。印度這個國家主要還是處於水和泥分開的原始狀態,他們之間還沒有反應條件。石油(命脈資源豐富程度和工業發達程度指標)印度:2003年生產了大約3600萬噸石油,並且即將面臨資源枯竭危機。中國:2003年生產了大約1.6億噸石油,同年進口了大約1億噸。汽車印度:號稱100萬輛,估計是把人力、畜力之外的三個輪子以上的車全都算上了。中國:420萬輛,2004年預計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速。高速公路中國:中國的高速公路(最少4車道,限速100公里/小時或120公里/小時)在2003年末達到了2.7萬公里,並且以每年近5000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印度:2003年才開始對它的第一條高速公路進行規劃設計。鐵路印度:6萬多公里,世界第二位。但印度全國的鐵路體系並不統一,有寬軌和窄軌之分。同時,印度幾乎沒有對它的鐵路系統作過全面改造,現代化程度很低,很多地方還靠李玉和時代的舉燈搖旗來指揮。中國:不要忘記中國超過70\%的國土是高原和山地,其中的成昆鐵路、青藏鐵路等均可以作為鐵路建設博物館,更有「磁懸浮」這種高精尖。糧食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比中國多得多。2003年生產2.5億噸糧食,人均糧食只有480斤/年。中國:不管天氣如何,通常每年生產至少4億噸糧食,人均糧食達到650斤/年。經濟成分中國:農業佔GDP15\%,工業佔52\%,製造業佔35\%,服務業佔33\%(2001年數據)。印度:農業佔GDP24\%,工業佔27\%,製造業佔16\%,服務業佔48\%(2001年數據)。中國2003年工業增長16.8\%,印度增長8\%。以上數據均來自世界銀行,如果說中國是工業化中期的國家,要注意增長的質量和代價,印度的首要任務則是不顧一切惡補工業化。科技實力說到科技,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兩國的超級計算機,因為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IT大國,因此這應該算是其強項。中國國產的超級計算機名列世界第14位,而印度現在使用的最快的只排第105位,而且還是IBM生產的,印度的國產貨排第258位。中國聯想公司今年生產了一台超超級計算機,世界排名第4。國際貿易中國:2003年總額達到8400億美元(出口大於進口)。印度:2003年總額為1540億美元(出口740億,進口800億,出口小於進口)。這是中國貨(當然還只是廉價品,所以被戲稱為一億條中國褲子換一架美國飛機)橫掃世界,而中國人想見到印度貨不親自到西天(天竺)「取經」是取不來的原因。社會發展領域中國有13億人,印度的人口也已突破10億,並有望在40年內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上世紀80年代,兩國的人均實際收入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根據世界銀行的數字,中國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民收入是3920美元,比印度高70\%。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90年代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而印度只有4.1\%。這種差別導致了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在10年內增長140\%,而另一個國家只增長50\%。請看下面來自CIA(美國中情局)2003年的資料:印度的嬰兒死亡率:59.59‰。中國的嬰兒死亡率:25.26‰。印度的人均預期壽命:63.26。中國的人均預期壽命:72.22。在中國很少存在家庭歧視。女性有平等的權利。中國的少數民族經常比漢族人享有的優惠權利。在印度呢?有種姓制度,有付不起嫁妝被燒死的新娘,卻從未聽說「妻管炎」。現在的國際媒體上充斥著太多這樣的論調:印度的未來比中國好,印度比中國更有潛力……但是,印度怎麼樣、中國怎麼樣大家可從前面的數字看出來。
⑷ 都說印度IT產業很厲害,那麼他們到底開發出了什麼軟體呢
印度是做軟體開發外包業務的,都是攬的歐美國家的企業的外包生意,自己沒有署名,不是印度國家的企業,所以你不知道。印度還出口軟體人才,比如矽谷很多CEO和高級軟體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舉例微軟的CEO就是個印度人。
⑸ 都說印度IT業很發達,如果和我國比的話,如何呢
軟體業的外銷策略的成功應用是印度軟體業走向世界的一個重要環節。印度發展軟體業棗亮主要有兩種外銷策略,第一種是所謂的「到岸服務」,即由印度軟體公司外派工程師,駐扎在國外客戶處,完成設計;第二種是所謂的「離岸服務」,即在印度完成軟體程序開發,傳輸到客戶端進行測試、安裝。這兩種業務分別佔印度軟體產值的57%和35%。換言之,印度提供的主要是定製式的軟體服務,有品牌的套裝軟體占的比慧寬例很小。所以,有人稱印度的軟體業模式是「軟體代工」,類似我國沿海地區發展的加工業。
當然,看到印度軟體業奇跡的同時,我們也應當正視印度軟體業發前岩亮展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比如:人才流失;高附加值產業鏈無法形成;過於依賴產業導向的教育,導致研究失去前瞻性;官僚機構的低效率;各邦之間在推動軟體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惡性競爭,導致資源浪費;以及其他深層的社會問題。我們呼喚中國的「柯理」,我們不希望我們今天所說的IT,僅僅是指「印度的明天。
1989年印度軟體業總產值為2000萬美元,1999年達到40億美元,絕大部分是出口,成為全球第二大軟體出口國。
我國可就差了很遠了!
⑹ 為什麼還有人固執的認為印度軟體業比中國強
美國軟體的優勢首先是人才儲備的實力,美國的軟體人才是獨一無二的,數量最多,其次是印度,畢竟軟體外包業務需要有兩把刷子,而且沒有個三五年的時間是不行的,幾乎一半的美國科技簽證都是給了印度IT工程師的,擁有市值的十大美國科技公司幾乎擁有大量獲得H1B簽證的印度工程師,這證明了印度軟體要好得多,甚至連微軟和谷歌都是印度人。
如移動支付,共享單車(盡管共享單車失敗了但還是養活了一些軟體人員),雲計算等等,這些應用需求推動了資本的後續資本並為大量的軟體人才提供了動力。印度正處在類似的飛躍期,情況大好。
⑺ 印度的IT業為什麼這么發達
據研究人士認為,印度軟體業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發展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政府扶持、英語基礎、人才培養與儲備、重視管理以及開放等。
可以說,給印度軟體業打了強心針的是印度政府的扶持,印度政府不但在減免稅、取消限制、培養技術基地等方面給予行政支援,還將IT業作為經濟騰飛的標志加以鼓勵。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下發文件大力扶持軟體產業,推出了「零稅賦」的政策,對軟體和服務公司的銀行貸款實施「優先權」,因而引發了印度軟體產業的一場革命。到1998年7月,印度政府決定為金融風險資本設立10億盧比的基金,由「小型企業發展銀行」(SIDB)管理。同時還出台政策,規定銀行優先貸款給新創設的高科技風險公司,尤其是小型企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印度政府早期、獨具慧眼的大力扶持是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的導火線,曾被指責為腐敗、無能的官僚政府實際正是印度IT產業飛躍的倡導者。此外,為適應今後的發展趨勢,印度政府正在加快IT業的硬體基礎設施建設。據香港「亞洲私人資本評估」的研究報告,2001年流入印度IT業的風險投資將翻3倍,達到25億美元,印度不久就會成為吸引IT技術啟動資金最多的國家。
其次,由於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因此不僅非常容易進入歐美市場,而且培養的眾多軟體精英並不用為設計軟體時的語言障礙而為難。相反,從這一點上來看,印度軟體業擁有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再者,印度還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大多數的軟體工程師都擁有十年以上的經驗,其中不乏一些從美國回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另外,印度許多軟體公司還讓高中生來編代碼,這些高中生往往能很好地把握軟體的整體設計。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做法很好地調整了人力資源的結構,因為就算是一些尖端的軟體需要一兩個軟體高手來編程,但大多數軟體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需要更多的是類似於編代碼的高中生那樣的「軟體藍領」。據悉,印度一家名為APTECH的電腦教育公司,在印度國內有1030個培訓基地,每年可培訓近100萬的電腦技術人才。類似的培訓機構為印度軟體業培養出大量的能編程的「軟體藍領」,使得印度的軟體企業形成了「項目經理→系統分析員→軟體工程師→具體程序員」這樣合理的人才結構。印度正是因為有了大量的基礎技術人才,才能在過去的10年裡後來居上。
此外,印度軟體業飛速發展還得力於印度良好的計算機教育機制,即重視計算機學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教育,以培養出復合型軟體工程師——不但懂程序設計,而且懂哲學、歷史、藝術等,多學科教育的成果能拓展他們的思維,賦予他們創新的意識,而這正是優秀軟體工程師必備的條件。
目前,為在新世紀保持「軟體大國」的地位,印度政府還決定在全國教學大綱中引進IT教育,大力推動全國IT教育正規化、系統化。各地區提出了「IT面向普通人」、「通過IT消除貧窮和解放女性」、「把IT普及到任何一個偏遠角落」的口號。還在2001—2002財年預算中出台了對軟體產業15年不加稅的優惠政策。另外製定了優惠政策、完善各方面法規,為回國人員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吸引外流人才迴流。
⑻ 印度財政支出前三項是什麼
印度財政支出前三項分別是:教育、軍事和農村發展。在凱敗神印度政府的預算中,教育支出一直是最大的支出項目之一。印度政府認為,教育是國家發展的關鍵因素,必須大力投資。其次是軍事支出,印度作為一個擁有龐大人口和領土的國家,必須保證國家安全,因此軍事支出也占據了很大比例。最後是農村發展支出,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盯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印度政府也一直致力於農村發展,投資大量資金用於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技術創新。這三項支出都是印度政府所枯碧重視的領域,也是印度國家發展的重要保障。
⑼ 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IT大國
印度軟體產業
2001年印度軟體產業產值達83億美元,其中出口創匯62億美元。印度超億美元產值的軟體企業有13家,其中出口超億美元的有12家。《財富》排名世界前1000家企業中有1/5以上從印度訂購所需軟體。印度軟體產值已佔GDP的2%,占其總出口額的14%。近10年印度軟體業平均年增長率高達42%。印度政府提出到2008年信息產業產值實現870億美元的目標
現在知道為什麼印度號稱世界第二大IT大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