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荷屬東印度的殖民時期
1596年,荷蘭人霍特曼率領的一支荷蘭船隊到達爪哇島的萬丹。1603年,荷蘭在爪哇建商站;1605年,征服盛產香料的馬魯古群島中的安汶島、帝利島。1619年,攻佔爪哇島上的雅加達,命名巴達維亞,作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總部。在荷蘭人到來之前,葡萄牙人已經在印尼地區建立了一些商站。之後,英國人也登陸印尼,建立殖民地。荷蘭人以巴達維亞為基地,採取分化瓦解的戰略,相繼拿下南北摩鹿加,封鎖了摩鹿加海峽。此後,又在1641年奪下了葡萄牙統治了130年的咽喉要地馬六甲,徹底控制了東印度。荷蘭變成了這些歐洲國家裡面佔領最多領土的國家。
荷蘭最初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對這些地區實行殖民統治。1799年東印度公司解散後殖民地被荷蘭政府接管,史稱荷屬東印度(日本語:蘭領東印度),簡稱荷印。荷屬東印度殖民當局長期奉行商業壟斷和殖民擴張的雙重政策。
荷(印)殖民地建立以後,荷蘭人加緊了對中國東南沿海的走私和軍事騷擾。荷(印)以東南亞大國自居,要求與中國平等通商。在明清之際中國官方的文獻記載中,中國當時與荷蘭的關系實際上大部分都是通過與荷(印)的交涉和交往關系。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荷蘭本土被德國完全佔領後,荷印殖民政府宣布終止與當時最大貿易夥伴日本的貿易,觸發日本對印尼的侵略行動。這可以說是印尼得以獨立的遠因。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治。
㈡ 西歐殖民擴張過程中先後出現了哪些國家
首先是葡萄牙,後面是西班牙,荷蘭,英國。這4個的殖民地分別如下:1.葡萄牙在非洲 但是不延伸到內陸 基本上是港口附近的土地 還有巴西 中國的澳門 印度的果阿。2.西班牙在中美加勒比南美和墨西哥地區 西非也有 亞洲是菲律賓。3.荷蘭 紐約一帶 印度尼西亞,中國的台灣 4英國 北改廳態美,印度,香港核源,還有太平洋的諸多島嶼(基很伏消多都是搶前面3個國家的船啊,金幣,島嶼,殖民地的)。
㈢ 印度後期開啟被殖民時期,第一個殖民印度的是哪個國家
印度後期開啟被殖民時期,第一個殖民印度的是哪個國家?
印度歷史有一個斷層,就是歷史沒有完全傳承下來。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奇怪的現象,是因為印度歷史上曾被外國人入侵,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印度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是孔雀王朝。這個孔雀王朝和中國秦朝是一個時代的,孔雀王是第一個統一印度的。
孔雀王朝覆滅後,印度被剩下的人民,塞爾維亞人,大岳人侵略。
大岳人作為游牧民族,最早生活在中國的河西走廊和祁連山。後來他打不過匈奴,只好西遷到阿富汗和印度次大陸,建立了歸商帝國。
㈣ 16到18世紀參與殖民擴張的有哪幾個國家
英國(自詡日不落帝國)
編輯
16世紀英國海外活動的特點:
海盜式的搶劫、販賣黑人奴隸同一般的商業結合。1588年打敗頭號殖民國家---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開始樹立海上霸權並由此開始在海外積極進行殖民擴張。18世紀下半葉確立世界霸主地位。
海上霸主地位的動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得了與英國同等的海上權力。
英國在北美的擴張:
到18世紀30年代,英國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共建立了13個殖民地,還在西印度群島奪取了許多島嶼如牙買加等,馬薩諸塞、倫敦公司在17世紀初開始向北美移民,1607年建立第一塊殖民地,並逐漸形成英國在北美的13個殖民地。
在印度:
1600年英國商人組成東印度公司。
主要方式:
(1)海外掠奪;
(2)商業戰爭;
(3)殖民地的商業活動和掠奪;
(4)黑奴貿易。
法國
編輯
1.法國對北美進行殖民活動,也同英國一樣開始於17世紀初,主要建立了新法蘭西和路易斯安那。
2.在印度,法國在印度東海岸建立了本地治理等殖民據點。
荷蘭
編輯
1.荷蘭的殖民擴張,幾乎和英國同時。
2.在亞洲(印尼的爪哇島,馬六甲,錫蘭,台灣,日本)
3.在非洲(好望角)
4.在北美(哈得孫河流域,建立新尼德蘭殖民地)
5.對外擴張的工具:壟斷性激豎豎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
英荷之間
編輯
英國發布《航海條例》的目的是什麼?結果又如何?
英國1651年的《航海條例》:
航海乃是謀求本共和國福利與安全的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從此以後,無論為纖逗英國人或別國人的殖民地所生長、出產或製造的任何貨物或商品,如非由屬於本共和國人民所有的任何種類船舶載運,皆不得輸入或帶進英吉利共和國,或殖民地或領明大土;如違反本條例,其全部進口貨物,應予沒收,運載該項貨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應一律沒收。
結果:引發了三次英荷戰爭,荷蘭全敗,英國奪取荷蘭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紐約,荷蘭喪失歐洲強國地位。
英法之間
編輯
18世紀英法之間既在歐洲爭霸,又在印度和北美爭奪殖民地。
英法發生七年戰爭(1756-1763)
交戰的結果:
法國戰敗,在印度,法國僅在沿海有幾個據點,在北美喪失了加拿大以及新法蘭西。
英國由此樹立了世界殖民霸權。(18世紀中期)
爭奪結果
編輯
英國侵佔印度大片領土,法國殖民勢力僅在沿海有幾個據點。英國從法國手中奪取了加拿大和新法蘭西,英國由此樹立了世界殖民霸權。(18世紀中期)
政策
編輯
殖民擴張的目的是殖民掠奪。歐洲殖民者早期的殖民掠奪是通過野蠻血腥的手段實現的。
新航路開辟之後的約一個世紀多一點,以墨西哥為例印第安人口就減少了90%。關於基督教殖民制度,有一位把基督教當作專業來研究的,威.豪伊特曾這樣說過:「所謂的基督教人種在世界各地對他們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採取的野蠻和殘暴的暴行,是世界上任何時期,任何野蠻愚昧和殘暴的人種都無法比擬的。」 引自《資本論》。
直接搶奪金銀,掠奪財富、資源和勞動力。
造成後果
編輯
殖民主義的歷史,是一部充滿著卑鄙貪欲、野蠻暴行的歷史,其罪惡是罄竹難書的。
評價:
對於歐洲國家來說,貿易黑奴使他們得到了財富,推進了資產階級經濟發展;
對於被殖民國家來說,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歐洲人民得到的,也正是他們失去的
1、對殖民主義國家來說:促進了當地的資本經濟發展
㈤ 關於印度從被殖民時到現在的歷史
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的過程 15世紀末,隨著印度的新航路被發現,歐洲殖民者開始紛至沓來,先後有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殖民國家來到印度,在印度進行殖民掠奪和瓜分,並發生激烈的斗爭。
到17世紀末,英法成為爭奪印度的最大對手。
早在1600年英國就成立了東印度公司,[17~19世紀中期英國對東方(主要是對印度和中國)進行商業壟斷貿易和殖民擴張的組織。
全稱對東印度群島貿易的英國商人聯合公司。
總部設在倫敦]。
在同法國的殖民爭奪中,英國始終處於有利地位。
1757年英國在普拉西戰役中取得勝利,印度開始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擊敗了法國,取得了法國在印度的大量殖民地,法國則退守印度沿海幾個殖民據點,英國排除了阻撓其稱霸南亞次大陸的最大競爭者。
1764年,莫卧兒皇帝阿拉姆沙在布克薩爾戰役中投降英國東印度公司,莫卧兒王朝淪為英國殖民者的附庸,(名義上存在到1858年)。
從1765年開始,英國開始侵佔印度的大片領土。
英國殖民者先後侵佔了印度的孟加拉、奧德、邁索爾、馬拉塔聯盟、德里和信德等地,於1849年正式吞並了印度。
三、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一)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時期(1600~1858) 17~18世紀,(早期殖民掠奪)英國處在原始資本積累時期,需要大量的資本來發展本國的資本主義。
因此,這一時期,英國對印度的掠奪主要是:海盜式的搶劫、欺詐性的貿易、勒索戰爭賠款、強征賦稅和對部分商品實行壟斷貿易等。
英國從印度榨取的巨額財富成為英國發展的強大動力,為英國工業革命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英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強國提供了有利條件。
而印度的情況則進一步惡化,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昔日東方商品財富和工場手工業薈萃之地已不復存在。
18世紀末~19世紀初,英國工業革命正在開展,工業資產階級迫切要求開拓印度市場,以便擴大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為此英國 *** 先後於1813年和1833年取消公司對印度和中國的貿易壟斷權,並於 1858年,撤銷東印度公司。
公司除股本外,其餘財產歸英國國家所有,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宣布結束。
(二)英國 *** 直接統治時期(1858~1947) 英國 *** 於1858年撤消了東印度公司,結束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統治。
英國 *** 開始對印度進行直接統治。
英國內閣設印度事務大臣;印度總督改稱為副王,成為英國駐印度直接代表。
完成工業革命的英國加緊了對外擴張的腳步,逐步將印度淪為它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
從19世紀中期起,英國開始對印度進行資本輸出,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國資本大量進入印度的工業部門,印度最終淪為英國的原料產地、銷售市場和投資場所。
印度的大量財富流入英國,史稱「財富外流」。
而印度的經濟則進一步遭到破壞,人民生活更加惡化,民族矛盾尖銳,人民起義不斷。
在19世紀中葉,印度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並得到發展,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並登上了歷史舞台,成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者,在民族資產階級的領導下,印度人民經過長期的斗爭,最終在1947年獲得了獨立,結束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從此印度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