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哪個行業印度人多

哪個行業印度人多

發布時間:2023-05-05 01:13:19

A. 印度疫情狀況很糟糕,印度疫情之後,最賺錢的十個行業有哪些

印度是一個有著大約13.3億人口的超級大國。但是由於印度人特有的性格,在疫情控制方面的表現是非常失敗的。

印度的孟買街頭

但是印度畢竟是一個人口紅利很高的大國,在疫情發生後,我分析以下十個行業在印度將會很賺錢。

海得拉巴(印度南部一城市)

保險行業

新冠狀病毒在印度爆發後,印度人民希望能享受到良好的健康保障。印度總理也宣布,今後的每個印度公民都必須有醫療保險。所以,我認為保險行業在印度將是一個蓬勃發展的產業。

旅遊中介行業

疫情期間,印度人們被困在家裡很長一段時間,當這個疫情過去後,印度的旅遊業應該會有巨大的增長。

雖然,目前印度旅遊業是目前印度最受影響的行業之一。如果印度的疫情得不到控制,那麼旅遊業將會是損失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阿姆利則 金廟(印度北部城市)

在線教育行業

在疫情爆發後,全球2020年創業的一個熱門市場就是線上教育行業。在印度有許多新成立的線上培訓公司,並且他們的生意做得很好。畢竟孩子的教育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被家長們所重視的。

IT 服務業

疫情期間,印度很多公司都會在家裡辦公,那麼對視頻會議之類的軟體需求量會大增,這樣會使得一些軟體出現問題,所以相應的IT軟體服務公司會迎來蓬勃發展的機會。

再者,印度唯一自豪的也就是他們的軟體領域。印度在這個領域的確是很強,是不可小覷的。比如:「印孚瑟斯」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軟體公司。

印孚瑟斯

汽車清洗服務行業

這是一個低投資高回報的業務。對於一些因疫情而失業的印度人來講是個不錯的選擇。印度人除了軟體領域有天賦以外,在幫人看大門、替人拎包、給人洗車、表演雜耍等方面還是很有天賦的。

印度的門衛

疫情期間,很多印度有錢人的車需要清洗,這正好是一個給印度窮人賺錢的機會。

社交媒體市場

疫情期間,印度人大都會呆在家裡,它們會通過社交軟體,發短視頻或文章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分享自己生活的點滴。這可能會催生一些社交媒體公司或壯大一些已有的社交媒體。

印度快遞員

比如現在中國很流行的網路直播帶貨,或許可能在印度得到復制。畢竟兩個國家的人口誰都不比誰少太多!

房地產中介行業

雖然印度的人口有13億之多,但是它的面積是298萬平方公里。對於這么多的人口來講,面積不算太大。

人口的密度很高,再加上農村人口往城市流入的趨勢越發明顯,所以,印度的房產租賃和房產買賣將會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

烏代浦(印度地名)

餐飲業

印度人的飲食習慣是喜歡用手抓飯吃,他們除了在吃中國火鍋的時候會用筷子或叉子外,其他的食物一律用手抓。

在印度用手吃飯的習慣,也可能是此次新冠狀病毒在印度快速傳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畢竟很多印度人不能及時的洗手。

普通印度人家中的廚房設施有時並不全,所以他們很少會在廚房做飯,有很多人會在露天燒飯或者直接在外面吃。疫情過後,或許會刺激印度餐飲業的發展。

印度美食街

自由職業者

疫情後,印度的失業率急劇攀升。會產生很多自由職業者,他們會發現自己的潛能,並發展它們。做自己擅長做的事業。但是能否賺到更多的錢要看他們自己的造化。

印度自由職業者

不過,印度人大部分都比較佛系並沒有太多的野心,他們善於安於現狀,自由職業者真的很符合印度人的性格。他們不求大富大貴只求餓不死,有時候這也是印度人可愛的一面。

辦公室租賃行業

在印度的大城市像孟買 班加羅爾等,這些城市的行業中,其中IT行業佔了很大的組成比例。他們需要一些辦公場所,他們可能會從租金較高的寫字樓搬到租金較便宜的寫字樓去,也有可能相反。

所以在印度大城市辦公室的需求還是很大的。疫情後,或許會有較大的發展。

B. 印度人在軟體互聯網行業的地位,連老美都撼動不了

世界互聯網的牌桌上只有兩個大玩家,一個是美國,一個是中國,阿里巴巴、Facebook、微軟等企業,服務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互聯網用戶

然而被稱為互聯網中心的美國矽谷,頭部公司的掌舵人竟然不是自命不凡的美國人,而是畫風與之差異很大的印度人,谷歌CEO桑德皮查伊已經成為印度人之光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國,GDP卻不爭氣的排在世界第七,位列人口只有6000多萬的法國之後,但是即便如此,沒有一家世界級的互聯網公司且國內市場被中美瓜分的印度,頭上卻一直頂著一頂閃閃發光的高帽子,"IT強國"

在矽谷碾壓以勤奮號稱的華裔精英,大多數中國的工程師止步中層,而印度裔卻很多進入高層,甚至是打工皇帝CEO,掌舵矽谷,讓人不免有些看不懂

印度在中國的名聲並不好,總是招嘲,大致形象是吃著五顏六色糊糊飯,出行乘坐掛票火車、基礎教育普及率極低,出了孟買都是村兒,連閱兵都像雜技表演的二哈形象

但不得不說,咖喱味兒的英語也是英語,印度人擅長交際,思辨活躍,這是公認的事實,受英國長期殖民的影響,他們似乎完全沒有亞洲人的含蓄,語言表達時豐富的手勢動作,抑揚頓挫的表情配合,性格上更加靠近歐美

通過一些印度電影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寶萊塢突如其來的歌舞風格有時候讓歐美人都拍案驚奇,"我擦,這也太TM歐美了吧"

低障礙的語言優勢,歐美范兒的性格,使得相比於中國人,印度人在美國有更好的種族認同感,可以更好的融入矽谷的氛圍中

關心大學排行榜的同學們應該了解,全球TOP100的大學大部分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占據,亞洲名校則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印度在教育上的成果乏善可陳

但有一個學校脫離於評價標准之外,就是印度最高學府印度理工學院,這所學校被稱為印度工程師的搖籃(在中國榮獲這個稱號的是藍翔技校)

印度理工學院在亞洲大學排行榜上也並不卓越,但其在印度國內的地位遠比清華在中國的地位高,畢竟清華身後有北大、浙大、上海交大、復旦等一眾高水平大學緊隨,清華並非獨步江湖,

而印度理工學院可以說是全國唯一的985,其他全是普通高校,有絕對的優勢;而且在等級劃分明顯的印度 社會 ,進入印度理工學院不只是進修知識,更是 社會 階層的躍層,是一個正真意義上高考決定命運的學校

印度理工學院在工科類專業上很強,特別是IT信息工程是世界互聯網的外包基地,美國主流的IT企業中都有印度裔的身影,在世界分工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上面彎滑這句話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戲言,吐槽程序員們寫代碼的不規范問題,缺少注釋和結構,5個程序員一起寫代碼,最後合在一起運行不了,且無法精準定位問題,5個人只能各自重新擼一遍,效率低下

而印度作為世界的IT外包工廠,體現了優秀的專業素養,整齊高效,配合順暢,無論是效率還是質量都是高水平的

馬雲曾經說過一句話,中國人不會配合,看奧運會凡是個人賽的埋螞臘羽毛球,乒乓球等,單兵作戰中國都能問鼎,但是像足球,籃球等強配合的項目上,成績就沒有那麼耀眼了,正因為如此,女排精神才如此難能可貴,因為它體現的不僅是個人競技能力,個人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團隊協作能力

印度的協作是滲透到日常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下印度飛餅的非工業化製作方法,街邊破舊的門面裡面幾個大漢分工明確

和面的將面和好後壓成面餅,甩餅的將面餅在空中翻騰甩成又薄又大的麵皮,烤餅的接過麵皮替換掉已經烤熟的成品,接力給負責售餅的打包收款,整條簡單的供應協作鏈平穩又高效

IT產業的開發要比飛餅的製作難度大得多,在這種信息密集的產業中,團隊協作能力是一定要比單兵作戰能力重要的多的能力,我們要追求的不只是極客文化,而是一群極客協作的文化

印度人更團結嗎?我想不是的,印度國內的種姓制度,多官方語言,宗教背景復雜,使得印度從來沒有形成多民族統一的國家,特別是思想上的統一

但物衡是,在矽谷不一樣,矽谷的印度工程師多是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而後又去美國名校進修的高材生,同屬印度精英階層,有類似的成長經歷

印度人在矽谷非常注重前輩對後輩的提攜,對新人工作機會的介紹等,矽谷有印度派的說法,2012年矽谷的人口數量中印度以只佔到了6%,但是印度裔人才領導的公司佔到了33.2%

印度裔在辦公室的擴張非常快,很多人反饋印度領導在人才招聘方面偏袒印度裔,甚至是明顯的放水,一個印度裔升為中層領導,很快他管轄的部門就會是一片咖喱色

在印度裔掌管的矽谷中,印度新人會比較自信,因為在IT工程師在印度是類似醫生,律師一樣,有 社會 地位提升作用的,國家也非常重視IT外包產業的發展,站穩高級勞動力市場老大的地位,即便在美國IT工程師也是高知高收入的圈層

而在我國,IT工程師一般稱之為程序員,甚至碼農,寫代碼的,是強壓力 社會 下"社畜"的代表,是996毒文化的踐行者,圈層畫像被描繪為格子衫+地中海+人字拖,被定義為高收入低情趣的人群,對整個從業人群的自信是一種打擊

中國的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看來是成功的,在TIMES,USNEWS等世界著名的排行榜上中國大學連年走高,清華大學已經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東京大學等亞洲名校成為亞洲第一的大學

中國的教育將專業分為工學、理學、經濟學等13個一級學科門類,人才教育高度專業化,使得在各行各業產生了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但人才能力的隔離使得跨界創新的能力被削弱,並且加重了對協作能力的要求,缺少專業管理人才的建設

所以國家開放雙學位,輔修專業等,為的就是打破學科間的壁壘,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而印度的大學教育,大多數專業都有MBA課程,不僅培養專業工程師,更是培養技術型管理人才

所以矽谷的印度裔工程師,除了在技術人員角度思考問題外,還會在管理者角度思考問題,有良好的晉升路線,在競爭中的優勢明顯

在全世界范圍內,IT工程師在純技術領域的職業生涯都是很短暫的,如果在35歲之前沒有轉變到管理崗,基本上難逃辭退的宿命,印度的大學教育,在教育階段就為學生准備好了後路,這也是印度裔在矽谷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印度人在矽谷混的風生水起,但印度本土的互聯網環境非常惡劣,微軟、惠普、3M等著名企業都在這里設有分公司,大多數IT從業者都是外包服務,即便微軟谷歌的CEO全部是印度裔,但也只是高級白領

本土的市場基本上被美國和中國瓜分,缺乏自己的互聯網企業,很多專家的解讀是印度基礎建設差,識字率低等限制了互聯網的發展,但是從小米、三星、Facebook等外企在印度的成功來看,其網民基礎是能夠撐得起一個巨大市場的

從網民基礎到人才輸出兩個方面,印度都滿足成為互聯網強國的必要條件,眼下阻止IT人才外流,不要讓優秀的人才都跑去美國打工,從內需出發發展本國互聯網和軟體產業

相信未來印度這個大蛋糕除了是中美巨頭的必爭之地,更有可能滋生本土的互聯網巨頭,潛力無限不容小覷

C. 經常看到香港的街邊站著很多印度人他們是做什麼的

去過香港旅遊的朋友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在香港的街邊會有很多的印度人,無論是從事於小型的經商,或者是一些工作人員,印度人還是存在一定的人群。當然這些人群還是以印度男性為主,他們頭上有著印度人特有包裹頭巾的一種裝扮,所以也給人一個非常直觀性的認識。


無論是任何人群在一個地方,他所在的行業以及他個人的工作,對於一個地方的發展都有一定性的作用,所以香港有今天的繁榮,無論是對於英國人,印度人還是香港本土人,大家都有著一定的努力,才促使香港今天經濟騰飛的樣子。

D. 印度經濟那麼落後,卻為什麼印度的IT行業能如此強大

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再有就是女性問題、衛生問題、文盲率高、貧富差距嚴重等等由於社會體制落後造成的問題。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印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他們的IT行業卻很發達,並且印度的程序員還受到業界的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還是程序員最多的國家。


為什麼印度是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的程序員多?

印度的程序員多這一點很好解釋,因為印度的人口基數大,印度有著13.24億的人口,而程序員占總人口的0.2%,約為270萬人,但在這個文盲率高達50%的國家中,270萬程序員也是個十分恐怖的數量。拿中國作比較,中國的文盲率不到1%,但程序員的數量只佔了總人口的0.14%,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情況?

首先是語言上的優勢,印度曾經被英國殖民過長達兩百年,所以英語對印度人而言能夠算得上半個母語了,然而市面上的編程用語言基本都是用英語編寫的的,所以印度人相對於中國人而言有著語言的優勢。



中國的留學生人數是印度的兩三倍,然而這之中能拿到工作簽證的僅僅只有印度留學生的十分之一,在知乎,矽谷的華人與印度人糾紛能讓你看上三天三夜,印度工程師被認為是中國工程師在矽谷的對手和絆腳石,然而從管理層開始,很多公司都被印度人佔領了,你不得不忍受這樣的氛圍。

雖然在美國,印度碼農更勝於中國碼農,但只要我們國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成長起來,多多出現華為、阿里這樣的後起之秀,那麼未來的中國工程師將不必再將矽谷奉為心中的聖地。

但這些都是從宏觀的層面來看的,中國程序員也有很多優秀的,只是比例沒有印度程序員高。對於印度IT行業你怎麼看?




E. 為什麼外國的企業很多高管都是印度人

我們都知道美國一些企業他們的員工組成都是非常復雜的,企業的員工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的人才,同時他們對於企業的分工也各有不同,而我們會發現在美國的一些排名非常靠前的企業中,經常能夠看到很多印度臉孔,那麼為什麼這些外國的企業中會有這么多印度人呢?

其實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剛進入這個國家想要接受這個國家的習慣和氛圍,都是需要花上一定時間的,如果沒有這段時間的沉澱往往是比較難了解到這個國家獨特的文化,不管是外國的朋友來到我們中國還是印度的朋友,去完美國都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在未來想必國內也會有不少這樣的人才,可以與國內的技術人員非常友好的進行交流和往來。

F. 為什麼義烏會有這么多的印度人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想把生活變得更加精緻。比如會用旅行來增加見識和放鬆心境。其次,很多人出國也是為了買東西,過過購物的手癮。而大部分人都非常喜歡去東南亞,日本和韓國。相比這些國家,簽證比較難辦的歐美國家,中國遊客的比重還不是很高。

對於現在義烏到處都是印度人,你有什麼看法嗎?要是你是義烏的中國商人,你對印度商人又是抱著什麼樣的一個態度呢?要是你有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G. 印度最頂尖的四大招牌產業


一、印度軟體服務業


印度的軟體出口僅次於美國,佔比達到全球軟體出口的20%,印度在IT外包行業是世界第一名,竟然佔到了50%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中國軟體總量要比印度要大得多,中國一年的軟體總量大約在5000億美元之上,而印度的軟體產能大約在1500億美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軟體主要是用來出口創外匯,而中國的軟體主要是為本土經濟所服務的,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印度軟體業的確厲害,包括著名的波音公司,它的大飛機使用的飛行軟體都是交給印度來編程的。比如著名的Windows 10軟體,大部分印度人做出來的,甚至於比美國人搞的Windows 7要好用一些。


印度被稱為IT人才的矽谷。根據之前統計,在美國超過18%的微軟員工,16%的IBM員工,17%的網路人才和超過10%的醫生,21%的護士曾經在印度接受過教育。甚至於美國的百事可樂、可口可樂、通用電器、捷運公司包括具有重要定位的美國五角大樓都採用印度的軟體。在矽谷的各大電腦公司里,有大量的印度人擔當研發的重任,即使發達國家領頭羊德國也曾經表示要從印度引進軟體人才。


印度軟體業一度占據世界軟體市場50%以上的份額,印度軟體產品大多是輸出到美國,然後是歐洲。印度的軟體公司大量承攬了美國航空公司、瑞士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等航空公司的飛機運行軟體,以及英國倫敦地鐵的運行軟體,印度的設計技術堪稱一流。


世界銀行之前有一份調查稱,80%的美國公司把印度作為全球軟體來源的首選市場。微軟比爾蓋茨曾經在之前訪問印度時驚呼:「21世紀的軟體大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而可能是印度。」可見,印度的軟體業在全球的地位。


印度主要是IT外包服務,比如服務呼叫中心,還有一個就是軟體外包,依靠的就是印度人的編的軟體通俗易懂。


嚴格地講,印度的軟體業並不發達,發達的是印度的「軟體外包產業」。


印度軟體行業的主要盈利模式表現在外包服務上——就是給歐美大的IT公司做軟體代工。類相當於富士康和蘋果的那種合作關系,因此,軟體的核心技術及品牌都不掌握印度自己手中,類似於中國之前的「外貿加工」模式,所以,印度的軟體外包則是一種比較廉價的腦力勞動輸出。


印度軟體外包業崛起於上世紀90年代


早在1991年,印度政府就在軟體業實施「零稅賦」優惠政策,並享有銀行貸款的優先權。不僅如此,印度政府還對號稱「印度矽谷」的班加羅爾在內的多個軟體園和出口加工區實施了優惠政策,並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創造出有利於積極吸引外資、加快軟體業發展的法律生態環境。


疊加英語是印度官方語言之優勢,使得軟體人員在與跨國公司的交流上溝通無障礙,這是印度的軟體行業具有的先天優勢。



需要糾正的是,雖然英語是印度的一個語言優勢,但是並非英語是印度語言交流的全部。因為在中國人的普遍印象中,印度是說英語的國家。事實上,根據人口統計顯示,印度真正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大約僅占總人口的5%,當然,在一個10億人口的大國里,說英語的人口數量已經不少了,畢竟英語人口擁有5000萬,比起6648萬人口的英國只少1000多萬,可見印度英語人口比例雖然區區5%,但人口基數非常大。

英文是印度的全球商業交流及政治領域的工作語言,同時也是一門外語。比如在印度街頭翻閱報紙雜志,在酒店裡打開電視瀏覽各個頻道,會發現英語只佔有所有媒體一小部分,而且還是歐美主流媒體頻道,而印度本地的英語頻道並不多。在印度大城市公共圖書館,印度管理人員曾經說過,英語書籍只佔所有圖書的8%,92%以上的圖書是各種印度語言的圖書,而且英文圖書的價格是印度本地圖書的幾倍。

除了英文作為工作語言外,印度最普遍使用的語言是Hindi(印地語),占總人口的66%。另外還有Bangla(班哥拉語)等1 8種語言。印度語言中分10種不同文字,其中,語言使用人口佔5%以上的語言文字有7種,這些語言在發音、語法、書寫上是各不相同的。

在印度,中學生除了學習本地語言,往往還要學習英語及印地語,假如畢業去外省工作,還要學習當地語言。因此,一個印度人要想在全國找工作,至少要會講4-5種語言。

由於印度在語言交流成本比較高,為了降低語言交流成本問題印度實施了兩次大的規定:一次是印度獨立後,決定在國會繼續使用英語作為法律工作語言,這個決定大幅減少了政府的翻譯成本。在全球商業領域和 科技 領域,印度將繼續使用英文,保持與全球交流的低成本化。另外一次,是1976年,印度決定採用技術的手段,解決6-7種不同語言的溝通問題,其語言翻譯軟體也由此出現。



一開始,印度的軟體外包公司承接的都是一些很小的軟體開發代工,在2000年,印度軟體業軟體開始迅速發展。記得當年「千年蟲」的擔憂讓全球各國一度恐慌,同時,也給了處於低端產業鏈的印度IT公司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讓印度接到了大量的代工訂單,比如美國軟體公司運行中的數百萬條代碼修復工作。


另外,日本的軟體公司與美國公司的競爭,迫使美國大幅削減軟體代工成本,在低端的軟體解決方案上與印度IT公司展開合作。印度的很多IT公司也「借力使力」提升自己的軟體技術,並且改善離岸業務模式流程,在獲取專業軟體知識上打造高價值的IT服務。


特別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盧比開始的長期貶值,間接支撐了印度軟體公司競爭力,讓印度一度成為「世界軟體工廠」,號稱」世界辦公室「。


在軟體代工高速發展時期,成千上萬人的軟體公司不在少數,比如Infosys、 HCL、Wipro等,這些都是印度軟體外包領域的巨頭,軟體代工總收入都做到了千億美元的級別,並佔領了世界軟體市場約20%的份額。統計數字顯示,印度超1000人的軟體公司就有上百家,並且軟體外包公司前五名的公司員工數都在5000人之上。

印度獲得軟體技術人才有幾個方式 :首先是依靠吸收印度的大專院校人才。印度有400餘所大學設有計算機專業,每年能夠培養軟體畢業生1萬餘人,印度政府特別為250餘所院校提供部分教學經費。


印度高等教育享譽世界,印度在高校的師資力量、教材及教學管理其實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很多著名大學幾乎差別不大。特別是班加羅爾大學、韋洛爾 科技 大學等著名大學,他們的師資力量、教材和教學管理與全球名牌大學幾乎在同一水平線上。印度在師資力量和學校規模、學科設置等方面是與全球全面接軌的,並且人才輸出也堪稱世界一流,印度的畢業生在全球人才市場上炙手可熱。


很早以前,印度信息技術部長在美國就曾經說過,印度每年可向世界各國輸出20萬名IT人才。印度事實上已成為世界上名副其實的「信息技術產業和人才的大國」。當時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德國等,這些發達國家都十分渴望獲得印度的信息技術人才。


其次是依靠民辦或私營機構來培訓人才。這類機構在印度有大約700餘家,每年可培養數萬名學員。再次是軟體企業自己開立的培訓機構。印度政府還在全國250個機構開設電腦培訓課程,並在大約3000所中學推出「中學計算機掃盲和學習計劃」。因此,印度多渠道發力軟體培訓,為軟體企業提供了持續不斷的「軟體藍領」人才。
雖然在過去20多年來印度軟體外包業稱雄世界,但已經成為過去式。由於移動互聯網時代到來,技術更新迭代較快,特別是在大數據分析應用、數字化轉型、自動化和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印度外包產業和模式開始遭遇技術寒流,產值大幅下滑,員工大批失業。



由於印度眾所周知的軟體幾乎都是外包業務,因此,印度軟體業基本上掙的是外國人的錢。印度軟體代工的模式是根據國外公司的需求進行軟體編寫,但自己的硬體條件很差,所以,缺乏可持續發展的內部環境,軟體發展後勁不足,尤其是軟體外包技術含量相當低,加上外國公司不斷控制人工成本,利潤越來越低。

印度《經濟時報》,早在2017年印度IT產業裁員就高達5.6萬人,並且IT公司在印度校園的招聘也大幅減少了50%—70%。報道稱,裁員僅僅是剛開始。研究表明,在未來數年,印度數十萬的就業機會可能會消失。在印度班加羅爾,心理醫生」生意興隆「,原因是來咨詢的人很多,大部分往往都是被解僱的軟體工程師。
印度IT公司由於極少在技術開發、產品研發上大幅投入,因此無法進入軟體的高端領域。自始至終,印度軟體外包產業沒有走出低端產業鏈的循環格局,印度軟體外包維持的是一個十分簡單的「勞動力套利」模式。


因此,印度IT公司始終在延續這種低成本代工模式,並擁有十分龐大的入門級勞動力隊伍,而缺乏資深的軟體管理者和高端的軟體開發者,讓印度IT公司在面對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數據流量等新的模式面前,在軟體高端產業鏈開發領域缺乏核心競爭力。

印度為何不進行軟體行業產業升級呢? 由於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人口約達13.4億,再加上它的教育體制限制,缺乏充分的高端人才供給,使得印度基於外包模式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印度的教育走的重視重高等教育,輕視基礎教育模式,高等教育可以」直追「咱們,但基礎教育卻停留」非洲水準「。比如2013-2014學年,印度小學階段輟學率高達21%,小學到初中階段高達39%。


《經濟學人》稱據一份非政府組織的調查報告,大約有一半的印度五年級學生看不懂提供給二年級學生的課文,另外,僅有四分之一的五年級學生能掌握除法。

印度在識字率上也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在基礎教育輟學率居高不下的前提下,高等教育規模卻擴大很快。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5年已經到了26.88%。



雖然印度也有像印度理工學院(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樣的頂級學府(錄取率不到3%),但早已經成為了向美國矽谷輸出人才的後花園。


印度IIT畢業的天才學生幾乎都移民去了美國,成為了印裔矽谷高管,比如谷歌和微軟的CEO往往是美籍印度人。

印度的人才流失一直是印度IT產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每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畢業生會選擇離開印度,是全球軟體人才外流人數最多的國家,這些外流人才一大半去了美國。印度的工資水平低、工作環境差,讓印度的高 科技 人才紛紛流向歐美發達國家,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也導致了本國的軟體行業無法進行產業升級。

因此,如果真正讓軟體業領獨領風騷,必須吸引軟體核心高技術人才,或者培養孵化類似於微軟及谷歌這樣的軟體公司,打造軟體業的高端產業鏈及技術把控能力。


印度的優勢是軟體業比較團結,特別是在美國,印度人和印裔很團結,往往喜歡抱團作戰,是其一大優點。


印度頂尖的軟包公司


1、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塔塔集團(TCS)


TCS在全球有100多個分支機構,向55個國家提供軟體服務。TCS雇員超過2萬名,客戶數有近千名, 提供IT和商業咨詢服務。除印度本土外,公司在美國、英國、匈牙利、巴西、烏拉圭和中國擁有多個交付中心



2、印度軟體外包公司:Infosys


Infosys是印度 歷史 上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總部位於印度信息技術中心—班加羅爾市,在全球擁有雇員超過100,000 名,分布於全球27個國家, 56個主要城市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 Infosys股票市一度達629億美金


3、印度軟體外包公司:威普羅公司wipro


Wipro Limited是印度領先的完整服務解決方案供應商,同時也是印度領先的有價值的信息 科技 外包和業務流程外包企業。在亞太和中東市場,Wipro為國際公司提供IT解決方案和服務。


4、印度軟體外包公司:薩蒂揚軟體技術有限公司Satyam

Satyam位於印度,在美國、英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加拿大、匈牙利、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日本與澳大利亞的薩蒂揚開發中心為全球提供服務,其中152 家為財富全球 500 強與財富美國 500 強企業。


5、印度軟體外包公司:馬衡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Tech Mahindra

Tech Mahindra是印度排名前5的IT公司,在全球90個國家擁有近12.2萬名員工,年銷售額高達46億美元。


二、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


印度處於熱帶,在一些葯用植物上,印度的天然條件能夠獲得更好收成。古時印度的香料業就強於我國。


印度被稱為「世界的葯房」,也被稱為「全世界窮人的葯房「。印度曾向全球200多個國家出口葯品,印度葯品一度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20%左右。據統計,印度有近3000家仿製葯企業,2017年全球七大仿製葯公司中印度就佔了兩席。因此,印度的仿製葯品不僅能滿足了本國窮人看病的基本需求,而且每年還大量的出口,並成為印度重要的支柱產業。



全球有大約五分之一的仿製葯出自印度,主要有幾方面原因:首先印度的制葯業比較發達,制葯企業研發能力較強;其次是相關政策比較寬松,甚至不惜頒發強制許可證書,為國內仿製葯亮綠燈,事實上,沒有仿製葯,大多數印度窮人根本無法承擔高昂的醫葯費。


特別是一些抗癌類進口葯物,價格十分昂貴,比如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由瑞士諾華製造的格列衛,如果摺合成人民幣,每月僅葯費支出就要2萬多人民幣,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根本無法承擔。


格列衛在世界很多國家都被授予了專利葯物,但印度政府並不授予格列衛專利。原因是: 一是印度為了適應世貿組織規則,修改了《專利法》,早在2005年就開始生效。印度的《專利法》規定,在葯物領域只對1995年以後發明的新葯或經改進後能大幅度提高療效的葯物提供保護,不支持衍生葯物專利。由此,格列衛就被印度視為衍生葯物,因此也不受專利保護,印度國內的葯企就可以仿製,因此,印度製造的格列衛價格十分便宜。二是為讓國內葯企仿製一些葯物,印度政府還對一些葯物實施「強制許可」,從而為國內一些葯企生產仿製葯去掉了專利約束限制。


事實上,上世紀70年代,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為實現讓普通百姓能夠看得起病、促進本國制葯行業發展兩項基本目標,親自主持了對《專利法》的修訂。



從此,印度對食品及葯品等民生必需品只授予工藝專利,而不授予產品專利。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印度放棄對葯品化合物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上的寬松讓本國企業能獲得大量仿製葯生產許可,從而為印度仿製葯提供了快速擴張的空間。


印度生態品種豐富,擁有森林、濕地、海岸、草地、海洋、沙漠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擁有千差萬別的生態多樣性,從而為印度的生物資源提供了優越的生存條件,讓印度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約佔世界生物多樣性地區總面積的8%左右。


從記錄的野生物種來看,印度擁有世界上6.5%-7%的野生物種;在已記錄的物種中擁有植物4.5萬種、動物8.1萬種。從栽培物種來講,印度是世界上八個作物起源中心之一,至少有166種作物和320種作物親緣種起源於印度,因此,印度作物基因資源也十分豐富。在已馴化飼養的動物方面,印度仍然具有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且位居世界前列。


印度的醫學院、理工學院等很多都設立了生物技術課程,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已將生物技術列為重點發展學科。印度每年畢業的生物技術專業的碩士一度達6500人,博士達1500人。生物技術人才的大量涌現促進了印度生物技術研發的領先地位和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



印度的生物技術產業,在資源、人才、設施、政策等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從80年代開始,印度在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旁遮普邦、安得拉邦、北方邦等地設立了1000多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機構;還建立了10多所合乎國際標準的幹細胞培養實驗室,成為世界胚胎細胞菌採集最先進的十大研究中心之一;


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生物技術信息系統網路的國家,處於生物信息技術領域的前沿領先地位。


三、印度的太空技術


印度衛星的研發和應用技術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尤其是運載火箭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早在2009年,印度已擁有4種類型的國產運載火箭:1)「衛星運載火箭3(SLV-3)」;2)「加大推力運載火箭(ASLV)」;3)「極地衛星運載火箭(PSLV)」;4)「地球同步衛星運載火箭(GSLV)」。


印度早在40年前就發射了第一顆遙感衛星,印度還是繼美國、俄羅斯、歐盟之後又一個將火星探測器送上火星的國家。



2007年,印度將首個返回式太空艙和3顆衛星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送入太空,為該國未來實施載人航天計劃等獲取了重要數據。


印度目前還在緊鑼密鼓地實施其探月計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在2008年用一枚極地衛星運載火箭將印度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發射升空。


2008年4月28日,將一枚印度PSLV-C9火箭搭載10顆衛星升空。是繼中國、美國、俄羅斯、歐洲航天局之後第五個掌握了「一箭多星」的發射技術。印度一箭十星成為當時第一。此後,特別是1箭104星發射成功最為著名,並且創造了世界之最,一直被印度國民津津樂道。


印度之前進行了一次反衛星試驗,其反衛星試驗其實也意味著,印度將會成為繼中國、美國、俄國之後,全球第4個全具備反衛星能力的國家。


四、印度的電影業


印度電影產量世界第一,平均年產量大概超過一千部,根據統計,2018年其電影平均產業規模約合158.27億人民幣。據畢馬威的預測,到了2023年印度電影產業規模將增加到約合227.9億人民幣。


寶萊塢(Bollywood)是寶萊塢製片廠外景的簡稱,位於印度孟買電影基地。寶萊塢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影生產基地之一,擁有數億觀眾。


寶萊塢和印度其它幾個主要影視基地泰米爾語- Kollywood,特魯古語(Telugu),孟加拉語(Bengali) - Tollywoord,坎拿達語(Kannada)和馬拉亞拉姆語(Malayalam)等構成了印度的龐大電影業, 每年出產的電影數量和售出的電影票數量位居全世界第一。



寶萊塢對印度以至整個印度次大陸,中東以及非洲和東南亞的一部分的流行文化都有重要的影響,並通過南亞的移民輸出傳播到整個世界。


寶萊塢是印度最美麗的一張名片,表現出印度人獨特的魅力。 印度的電影明星們在全球名流的圈子裡風頭強盛,很多好萊塢明星開始往寶萊塢發展。在印度寶萊塢明星的婚禮上,可請到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婦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可見印度寶萊塢的影響力。


印度電影在電影產業中創造了巨大經濟價值。作為不發達國家,印度為什麼能夠電影行業發展到與好萊塢媲美的程度?


一、金融資金支持。早在1999年,電影業就成為印度政府官方認可的產業,意味著電影從業者可以獲得合法的銀行貸款。2001年,印度工業發展銀行成為第一家為電影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銀行。大量資金的支持讓印度電影業開始發展壯大。


二、印度電影民族特色極為鮮明。印度電影在歌舞元素及印度民族風光特色的基礎上,非常注重電影節奏、意象表達和敘事抒情。把歌舞轉化為表達人物 情感 和思想的工具,並與全球市場接軌,並且融入搖滾等 時尚 元素。



三、印度政府對電影產業的大力支持。在1948年,印度政府廣播新聞部內設立了電影處、1953年設置國家電影獎、1960年建立電影金融公司、1961年創辦浦那電影學院、1964年建立國家電影館。1952年,印度官方舉辦印度國際電影節以促進印度電影與世界電影行業的交流。不定期舉辦,從1975年起每年舉辦一次。


印度國際電影節是亞洲最早的A類電影節之一,至今已成為亞洲極具影響力的電影賽事。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本土市場是印度電影的重要消費地。由於各地語言差異性明顯,印度電影為了服務好本土觀眾,採取根據拍片語言進行了市場劃分。據統計,印度電影中有15種當地語言。


據拍片語言的不同,印度電影總體上形成了三大製片中心:孟買(印地語)、加爾各答(孟加拉語)、馬德拉斯(泰米爾語),其中位於孟買的「寶萊塢」聞名遐邇。



印度電影本土化的重要措施就是採取平民票價。尤其是印度影片收入與影片成本及檔期無關,全國電影票價一律保持在超低水平,目的就是讓平民百姓能夠看得起電影。2017年印度推行GST修正案後,印度國內票價又再度大幅降低。持續穩定而價格低廉的票價,讓平民階層成為電影院的常客,形成印度全民觀影熱潮。

H. 印度那麼貧窮,為什麼IT業卻很發達,程序員數量也比其它國家多

大多數人對印度的第一印象是落後的,然後還有落後的社會制度造成的問題,如婦女問題、健康問題、高文盲率、貧富差距嚴重等。然而,奇怪的是,在如此大的環境下,印度的信息技術產業非常發達,印度程序員也受到該產業的高度關注和青睞。不僅如此,印度也是程序員數量最多的國家。為什麼印度的程序員比其他亞洲國家多?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貧窮的低種姓印度人不想每天都呆在垃圾里,不想每天都吃腹瀉,不想看到他們的孩子一個接一個地死去,然後他們想通過成為程序員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畢竟,程序員是印度最與世界接軌的主流行業之一。

I.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

為什麼矽谷大佬大部分都是印度人,卻鮮有中國人身影?現在,印度人已經打開了從中層通向頂層的晉升通道,谷歌和微軟兩大帝國的印度裔CEO,已經再清楚不過地向整個科技世界顯示:印度裔。

自從谷歌起,矽谷大公司的一項默認傳統就是免費開放公司自助食堂。隨著矽谷移民越趨多元化,這些大公司的食堂也開始向雇員提供全世界各國菜式。但近幾年,矽穀食堂里的咖喱味一陣重過一陣。矽谷員工經常開玩笑稱,甚至可以根據每家公司食堂里的咖喱味,來判斷這家公司的印度人比例。

照此推理,現在矽谷咖喱味最重的食堂大概就是谷歌了。隨著咖喱味一路飄香的,還有印度人在矽谷權力之路上越走越遠。現在,印度人已經打開了從中層通向頂層的晉升通道,谷歌和微軟兩大帝國的印度裔CEO,已經再清楚不過地向整個科技世界顯示:印度裔工程師在矽谷沒有上限。谷歌新任印度裔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

數不清的矽谷印度裔高官
矽谷的印度高管已經有點數不過來了。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

比如,皮查伊出生於印度第四大城市欽奈的一個普通家庭,住在一個兩房公寓里,他的父母連個電視機都買不起。納德拉則在1967年出生於印度的海得拉巴,在印度的班加羅爾大學獲得了電子和通信的工程學士學位,隨後前往美國留學,在威斯康辛大學攻讀計算器碩士。

當皮查伊在1993年,也就是互聯網革命的前夜來到矽谷時,他父母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才幫他墊付了去美國的路費。皮查伊回憶說,當他第一次到史丹福,發現這里連一個雙肩包都要賣60美元時徹底震驚了。但皮查伊也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會,他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到了幾乎是沒有窮盡的互聯網世界。

今年 43歲的皮查伊,在谷歌公司內部升遷極快。正是他發明了google chrome,在擔任新CEO前,掌管安卓業務已經有兩年了。皮查伊從當年那間印度破公寓里動身,用了20年,到現在執掌矽谷最重要的谷歌帝國命脈,這樣的跳躍哪怕是發生在「美國夢」的語境下,都令人動容。

矽谷流傳的一個說法是,皮查伊曾經一度想跳槽去推特(Twitter),但谷歌為了留住他開出了一張5000萬美元的獎金,並最終給他讓出了那個獨一無二的位置。除了皮查伊和納德拉外,矽谷的傳奇式印度高管比比皆是。

最早可溯源到1980年就來到美國的沙比爾·巴蒂亞(Sabeer Bhatia)。巴蒂亞是hotmail的發明者,1968年出生於印度昌迪加爾,後來在加州理工念書。

還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發展最快的軟體公司之一Adobe的首席執行官山塔努·納拉延(Shantanu Narayen),在印度奧斯馬尼亞大學念完本科,來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讀了計算器碩士。

演示文檔共享平台「Slide Share」聯合創始人兼CEO 拉什米·薩哈(Rashmi Sinha),出生於印度阿拉哈巴德,後在伯克利大學深造。太陽微系統公司,就是那個發明了Java語言的公司,其聯合創始人維諾德·科斯拉(Vinod Khosla)也是在印度出生,於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受教育。

思科首席技術官帕德馬錫·沃里奧(Padmasree Warrior),此前還擔任過摩托羅拉的首席技術官,同樣來自印度理工學院德里分校,後在康奈爾大學學習。

谷歌除了皮查伊,還有一位印度裔高管:企業業務總裁艾米特·辛格(Amit Singh),是他在2001年重塑了谷歌搜索引擎的核心演算法。辛格在印度北方邦出生長大,也是在印度理工學院的羅克分校讀書,後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德盧斯大學念計算器科學研究生。

鮮有中國工程師高管
印度高管的成長路徑,其實與中國工程師一模一樣的。活躍在矽谷的大量中國工程師,同樣也是在中國清華、北大等頂級學府念完本科,然後申請來美國攻讀工程類的博士,最後前往矽谷求職。

同屬亞裔的印度和中國工程師,在美國其它族裔眼中的印象都高度一致:成績優秀、技術拔尖,但不擅長體育,總體比較內向,喜歡和自己人扎堆。

但中國工程師能在矽谷真正出頭的少之又少,像網路最近高薪挖角的吳恩達可能是一例。1976年出身的吳恩達是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名震矽谷。即使是吳恩達,也是出生在倫敦、於香港和新加坡接受教育的華裔,並非像很多印度高管那樣成年後才移民來美。除吳恩達之外,就很難數得出幾個中國工程師高管的名字。

矽谷一個傳統族裔權力結構是:大量擔任技術研發任務的中國工程師,往上是一群印度中層,再往上則是美國本地白人高管。

現在,印度人已經用實際行動打破了「天花板瓶頸」。但中國工程師依然停留在「勤奮、靠譜、技術能力強」的研發人員層面,鮮有向管理層的突破。

中國工程師私下對印度同事最大的抱怨,就是認為印度人「互相偏袒」。最被詬病的幾大罪狀,就是在公司入職時,印度面試官赤裸裸地偏袒印度候選人,甚至不惜放水;在工作中,印度同事又拉幫結派,喜歡口頭上表功和討好上司,個個都愛鑽研晉升之道。

古老的印度學徒傳統
這些「聲討」當然有中國工程師受壓抑的情緒化,但在管理學中,這種「印度式管理」倒也確有出處。瑞士聖加侖大學在2004年搞了一項對印度式管理風格的研究,結論稱印度高管傾向於參與式管理,喜歡和下屬建立非常深遠的關系。「這種管理藝術可能來自於印度的學徒傳統,在上下級之間會建立情感紐帶」,這篇研究稱。

新罕不什爾南方大學一項研究也比較了跨國企業中,印度經理和美國經理的差別,稱「印度高管的風格是,上級會非常真誠地替下屬考慮,兩者之間往往會建立極強的忠誠感,甚至超越了薪水回報」。

這種發源於印度手工藝行業的古老傳統,在推動印度裔工程師融入矽谷時顯得馬力十足。早在沙比爾·巴蒂亞時代,印度工程師和企業家就開始在矽谷拓寬勢力范圍,靠一代代的積累建立印度企業家在美國的超強人際網路。

三十多年前,第一代成功的矽谷印度創業家,就已經意識到外來移民在美國發展的難處和障礙,開始毫無保留地幫助前來追隨的印度老鄉。經過幾代印度企業家們的努力,他們實際上已經在矽谷創造出了一個良性發展的印度圈生態,包括引薦人脈、設立天使投資,專門幫助初來乍到的印度創業者。「這是靠第一代印度移民非常有意識的努力才爭取得來的地位」,《印度經濟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中說道。

前幾代印度移民另一個突破性成就是,打破了美國人對印度人的刻板印象,認為印度人只能成為優秀的工程師,而不是傑出的管理者。上述文章指出,「當第一代矽谷的印度移民成功打碎職業上的玻璃天花板後,他們還決定要從此互相扶持著前進。他們意識到後來者將面臨同樣的困境,要想突圍,只有抱團。由前人來為後來者打破更多障礙,提供更多經驗,開啟機遇之門」。

所以,中國工程師最看不慣的「給自己人放水、互相抱團」,雖然可能有意氣之嫌,但確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印度高管的做事風格。就是通過這種赤裸裸的互相提攜的傳統,上一代印度人為今天的皮查伊和納德拉開辟了道路,向美國人證明了印度人可以擔當大任。

對於中國工程師,除了缺乏這種強力抱團的傳統外,最望塵莫及的還有印度人英語的母語優勢。在吐槽完印度同事「愛拍馬屁」後,許多中國工程師也都會哀怨地再自嘆一句:「中國工程師就算想拍句馬屁也都說不太溜。」
錄取率不到2%的印度理工學院

僅僅靠提攜,可能能進入大公司混碗飯吃,但要成為「技術至上」的科技公司高管,還是要靠超強實力。皮查伊能當上谷歌CEO,首先還是因為他發明了chrome。

事實上,許多傑出的印度工程師確實是僅憑個人實力,就能讓整個互聯網世界心服口服。根據2014年的數據,目前矽谷大概有15%的創業公司都是由印度裔創辦。

在美國,印度人實際上已經成為由移民創辦的科技創業公司中的最大族裔,超過了英國、中國和日本三個族裔加起來的人數。

從 1999~2012年,雖然印度雇員只佔矽谷整體雇員人數的6%,但印度人在矽谷創建的公司佔全矽谷的比例從7%飆升到了15.5%。創業公司是最能代表創新精神和技術實力的一個指標之一,這些優秀的印度裔工程師,其中大概有一半都來自於同一所印度的大學:印度理工學院。

這是皮查伊和許多其它印度高管的母校,被譽為全世界最難進的大學,錄取率不到2%,比哈佛大學錄取率還低的多。或許把美國的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頓大學加在一起,大概就是印度理工學院在印度的地位。

據調查顯示,在美國高科技企業的集中地矽谷,約2000個新生企業中,約有四成是由印度人開辦的,而其中一半是印度理工學院培育出來的人才。

從上個世紀70年代科技產業騰飛的黃金時期起,每年印度理工學院70%的畢業生會選擇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過去50年,印度理工學院總共誕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

J. 印度人在中國的工作有多少

12萬左右。根據印度媒體自己統計,截止到2019年,行空蔽大概有超過12萬左右的印度人常年在中國工作。在中國檔州的印度人大多還是從事收入較高的工種,比虧中如軟體工程師、網路工程師、銀行職員、商人、外教等。

閱讀全文

與哪個行業印度人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警察如何避免持刀 瀏覽:254
現在印尼新冠肺炎是什麼情況 瀏覽:867
怎麼報名中國新歌聲 瀏覽:685
越南能帶多少煙過境 瀏覽:500
英國人怎麼表示一樓 瀏覽:578
印尼榴槤是什麼品種好吃嗎 瀏覽:848
杭州義大利人居住的小區在哪裡 瀏覽:852
奧運會籃球中國隊有多少名 瀏覽:220
去印度旅遊需要多少擔保資金 瀏覽:970
伊朗總人口多少面積 瀏覽:474
7000印尼幣是多少錢 瀏覽:352
印度是向陽國足怎麼處理的 瀏覽:213
英國怎麼轉賬給國內 瀏覽:613
中國燃燈古佛的道場在哪裡 瀏覽:266
中國做飛機到越南多久 瀏覽:763
中國智庫有哪些國家 瀏覽:460
真人版的花木蘭在中國多久上映 瀏覽:70
中國大豆如何進口 瀏覽:139
從廈門去越南旅遊怎麼去 瀏覽:129
英國軍服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