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印度最通行的文字是什麼
古代的印度是個大國,幅員遼闊,民族很多,因而有多種文字,據說有64種之多,這種說法多少有些誇張。古代印度最通行的文字是婆羅謎文,即中國人比較熟悉的梵文。佛教的許多經典,都是以梵文記載,很早就傳入了中國,被認為是印度的國書。梵文是一種非常規范化的文字,詞義准確而高雅,因而作為印度古代官方通用的文字,官府的文件和佛經,都用梵文來書寫。由於上述的原因,使梵文成為印度使用范圍最廣的文字。
② 印度的文字
印度社會的主流文字為印地語 संस्कृता वाक्,比漢字好寫嗎?哈哈,他們的電視、報紙包括街上的招牌基本都是印地語。
雖然號稱官方語言也有英語,但是只有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才懂,大街上的普通老百姓是懂一點點。
印地語在大部分地區是通行的,但印度語言種類繁多,有的邦或地區就用自己的語言,banjiabi,bangaoli。
③ 古印度的是什麼文字
古印度的文字是梵文,梵語是印歐語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語支的一種語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時對漢藏語系有很大的影響。
④ 印度文字什麼樣
印度文字為現代印度雅利安語言,即印地語。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
印地語語法比梵語大大簡化,名詞有陰性、陽性和單數、復數的范疇。在少數代詞中還保留了格的殘余形式。名詞格的形式已經消失。
語言背景
在現代歷史的大部分時間里,印度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處在一個共同的王朝或統治者統治下,而印度的其他地區,東北、東部、南部和西南部是在不同的統治者和朝代統治下。
由於這個原因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原因,雖然上面提到的所有地區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和文化,在各自的統治者和朝代下蓬勃發展,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見證了相似文化和語言在他們共同的朝代和統治者下成長。
雖然印度的其他地區與同一地區的其他地區沒有相似之處,但印地語的中心地帶與同一地區的其他地區有很多相似之處。這使得印地語成為印度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因為整個印地語中心地帶都使用印地語,而且印地語對烏爾都語和印度斯坦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地語
⑤ 古印度的文字到底是梵文還是印章文字啊
古印度的文字是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最早是印章文字。印度印章文字僅僅是有固定意義的符號,並不是真正的文字,古印度最早的文字系統應該是婆羅米文,由婆羅米文演化出了梵文,巴利文以及印地語等各種文字。
成梵文,這種文字由47個字母構成,在詞根和語法結構上與古希臘語、古拉丁語、古波斯語相似,在語言學上屬印歐語系,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古印度的寫作材料是鐵筆和經過處理的樹皮,直到17世紀時,還存在這種木質的紙。
印章文字的由來: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麼意思至今無法讀解。據推測,這些銘文可能就是印章主人的姓名,頭銜,印章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
在公元前20世紀,印度古代文字出現,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稱為印章文字。
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銅等製成,大多雕有不超過20個銘文,還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其題材主要是當時常見的動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獵,航行,娛樂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話內容。
到目前為止,共發現這種文物2500種左右,文字元號共有400-500個。這些符號一般由直線條組成,字體清晰,基本符號有22個。在印章上還有雕畫,這種雕畫和文字是什麼關系還不清楚,根據學者推測,這些銘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頭銜等,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
⑥ 古印度所創造的文字是什麼
在公元前20世紀,印度古代文字出現,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稱為印章文字。
印章一般用皂石、黏土、象牙和銅等製成,大多雕有不超過20個銘文,還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其題材主要是當時常見的動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獵、航行、娛樂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話內容。其中很多符號是象形的,可能還處在象形文字階段,但又因有表音節和重音的符號,所以也被認為是向字母文字過渡的表音文字。
⑦ 請問印度現在所使用的文字是什麼
印度官方所使用的文字為英語文字和印地語文字。
一、印地語文字
印地語使用天城文字母書寫。天城文是一種母音附標文字,輔音自身帶有一個固有的預設跟隨母音,即schwa。當輔音與其他母音拼寫時,用額外的符號標注。文字從左向右書寫,由頂杠把字母連接起來。
印地語標准語有母音11個,輔音43個。54個音位中,有1個母音和5個輔音是外來音,只使用於外來語中。印地語原有的10個母音都有對應的鼻化形式。輔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對應的送氣音,濁塞音、濁塞擦音、閃音等也都有對應的送氣音。
二、英語文字
19 世紀初,英語開始在印度得到使用,不過當時它被看作是地道的外語。早在殖民時期之初,英國政府就想對印度的教育進行滲透和改造,之後,英國殖民當局開始在當地使用英語,殖民教育政策也開始鼓勵英語在印度的廣泛使用。
英語已經成為今天印度最重要的語言之一,就連嚴肅的印度國家文字委員會也宣布印度人用英語創作的文學作品為印度文學的組成部分。
印度英語與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並列為世界三大英語。印度人講英語十分有趣,舌頭一卷,似乎要把所有單詞摻和在一起,然後連拉帶拽地脫口而出。
受母語的影響,印度人講英語時分不出清濁音,容易鬧笑話。比如介紹年齡時說,"我30歲了"(Iamthirty),發音卻是"我很臟"(Iamdirty)。
(7)印度是什麼樣的文字擴展閱讀
1947年,講著流利英語的印度人趕走了英國殖民統治者,但新政府打算拋棄英語時遇到了巨大阻力。印度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語言統一是國家統一的重要標志。1949年,印度議會制定憲法時,規定印地語為印度惟一的官方語言,並用15年的時間取代英語。
這一決定遭到南方民眾的抗議,因為講印地語的人口在北印度佔96.7%,在南方卻不足0.1%。南印度人擔心,一旦印地語成為惟一的官方語言,非印地語地區有被邊緣化的危險。
1965年1月26日是印度共和國紀念日,也是憲法規定放棄英語的日子,印度南方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市等抗議活動,一些印地語標牌被砸碎或塗黑,兩位抗議者自焚。
藉助維護地區權利和文化而迅速崛起的政黨紛紛發表抗議聲明,泰米爾納德邦的德拉維達進步聯盟表示,若把印地語確定為惟一的官方語言,泰米爾納德邦將宣布自治。
時任總理夏斯特里權衡再三後做出讓步。他在全印電台宣布了政府的5項決定:每個邦都有權選擇自己的邦語言;邦與邦之間的交流可以用英語或附上英語譯文;非印地語邦可以用英語與中央政府傳遞信息;中央政府機構繼續使用英語;全國文官考試使用英語。
此後,印地語和英語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⑧ 古印度的文字到底是梵文還是印章文字啊
印章文字。
從文字來看,公元前3000年代中葉,古印度居民就創造了印章文字。印度河文明毀滅後,落後的雅利安人只有口頭相傳的作品。再次出現文字約在列國時代之初,流傳至今的最古文字是阿育王所刻的銘文。
阿育王銘文所用的文字有兩種:一為婆羅米文,二是去盧文,婆羅米文在公元7世紀時發展成梵文,婆羅米文在公元7世紀時發展成梵文,是近代印度字母的原型。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麼意思至今無法讀解
古代印度河流域已有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因此稱為印章文字。已發掘的印章共有二千多枚。其中很多符號是象形的,可能還處在象形文字階段,但又因有表音節和重音的符號,所以也被認為是向字母文字過渡的表音文字。
刻有文字的印章究竟什麼意思至今無法讀解。據推測,這些銘文可能就是印章主人的姓名,頭銜,印章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
印度印章上的文字銘刻和印章雕畫
在公元前20世紀,印度古代文字出現,這些文字大多刻在石頭或陶土製成的印章上,稱為印章文字。
印章多用皂石,粘土,象牙和銅等製成,大多雕有不超過20個銘文,還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其題材主要是當時常見的動物,古代印度河流域人民狩獵,航行,娛樂等情景,以及宗教神話內容。
到目前為止,共發現這種文物2500種左右,,文字元號共有400-500個。這些符號一般由直線條組成,字體清晰,基本符號有22個。在印章上還有雕畫,這種雕畫和文字是什麼關系還不清楚,根據學者推測,這些銘文可能是印章主人的姓名和頭銜等,雕畫可能是他們崇拜的事物。
這些印章本身就是一種雕刻藝術,反映了當時人們豐富的社會生活和思想內容。
⑨ 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分別用什麼文字
古埃及使用象形文字,古巴比倫使用楔形文字,古印度使用梵文。
1、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對腓尼基字母的影響很大,而希臘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礎上創建的。
在1987年德國考古隊在阿比多斯(地名為Umm el-Qa'ab)發現了前王朝的一個統治者的U-j墳塋,復原了幾百塊骨片,從中找到了具有完全規模的埃及象形文字。這一墳塋的年代為公元前3150年。
(9)印度是什麼樣的文字擴展閱讀:
文字最早的發源地就是四大文明古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恆河流域、黃河-長江流域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這些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他們是現代不同文明的發源地,亦可以說是一個創造點。
學者認為文明古國都是建立在河川台地附近,原因是有固定的水源使農業和商業較容易發展,不過,歷史學家認為,古文明之初,先發生於山嶽,然後擴展到河域。
⑩ 印度使用的是什麼文字
過去或現在用於書寫南亞和東南亞多種語言的數十種文字的統稱。除了約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3世紀使用的佉盧文字外,該地區所有現存文字皆源於婆羅米(Brahmi)文字,中世紀阿育王的印度-雅利安石刻(公元前3世紀)是最早的證明。在阿育王以後的6個世紀里,婆羅米文字分為北方和南方兩種變體。北方形式發展成所謂的笈多體文字(4~5世紀),最後發展為天城體文字(現用來書寫梵語、印地語、馬拉塔語、尼泊爾語)、孟加拉文、奧里雅文和果魯穆奇文,錫克教籍文字,也用於印度的現代旁遮普語的前身。南方形式則發展成僧伽羅語、泰盧固語、坎納達語等文字以及帕那瓦文字。後者形成其他多種文字的基礎,包括泰米爾語和馬拉雅拉姆語、許多東南亞文字(例如那些用來書寫孟加拉語、緬甸語、高棉語、泰語、寮國語的文字),以及若干澳斯特羅尼西亞諸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