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

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

發布時間:2022-02-21 16:42:40

① 印度人五個等級是什麼

更加准確的來說,印度人五個等級是錯誤的,印度人應該是六個等級,這個應該是准確的,這六個等級分布是:

1、梵天:和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

2、婆羅門:僧侶貴族,壟斷文化教育,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祀特權,享受奉獻。

3、剎帝利: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負責征稅,軍政管理,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

4、吠舍:普通雅利安人,沒有特權,主要從事經商,必須以布施和納稅來供養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特權階層。

5、首陀羅:被征服的原印度土著居民,主要做僕人和工匠,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6、賤民:也叫達利特,Dalit,即不可接觸之人,傳統上認為他們是骯臟的,是社會的最底層,不能穿鞋,走路都要避開人,為村民服務,卻不能住在村子裡,孩子也不能跟其他人一起受教育,毫無地位。

② 如何從姓氏看出印度人的所屬階層

不能,印度不是王權制,自然沒有貴族,從姓氏上看不出來。

③ 怎麼分辨印度種姓 印度人是怎麼區分高低種姓的

1、看語言:

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實際上很多印度低種姓和賤民們是不會說英語的。英語是印度高種姓之間交流的語言,在印度當地是一種能體現高種姓身份的榮耀。

一個不會英語的人是永遠都不可能融入會英語的圈子中的,所以會英語也可以被我們視作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的方法。

2、看膚色:

一般情況下膚色越白那很可能就是高等種姓,而那些棕色皮膚的也是原居民,也就是低等種姓。

3、看婚姻:

在印度高種姓娶低種姓是一種習慣,但是高種姓嫁給低種姓卻是種罪惡。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是不能結婚的,但實際上這種規定只局限在印度高種姓的女子和低種姓的男子之間,如果是印度高種姓的男子想娶低種姓的男子的話,是可以被接受的。

(3)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擴展閱讀:

種姓制度是曾在印度、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國[1]普遍存在的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其中以印度最為嚴重。又稱賤籍制度。

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和達利特。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參考資料:網路-種姓制度

④ 印度分為哪4個等級分別有什麼權力

印度種姓制度源於印度教,又稱瓦爾納制度,是在後期吠陀時代形成的,具有3000多年歷史。這一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第一等級婆羅門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受眾剎帝利,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等級剎帝利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徵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等級吠舍是普通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業;

第四等級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在種姓制度中,來自不同種姓的父母雙方所生下的後代被稱為雜種姓。

(4)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擴展閱讀

如何分辨一個印度人屬於高低種姓,從印度種姓制度的歷史來看,根據印度人的一些特徵是可以分辨出他們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1、根據皮膚顏色分辨高低種姓

早些年根據膚色分辨種姓高低很容易,因為白皮膚的雅利安人屬於高種姓人,而平民則都是棕色肌膚,同時統治者明文規定高低種姓禁止通婚,若有違反可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氣候和生活習慣也影響人種的基因變化,當年煞費苦心想出種姓制度的入侵者一定會傻眼,因為不同種姓人的膚色在接近,最終都向棕色靠攏。現在印度街頭的白皮膚人已不再是雅利安人,而是英殖民者的後裔。

2、根據是否會說英語分辨高低種姓

世人都以為英語是印度的常用語,其實只有高種姓人在說,也是他們身份的象徵,大部分低種姓人和賤民則壓根不會說,因為沒有學習英語的機會。可見一個印度人會不會說英語,基本上就可以判斷他屬於高低種姓的哪一邊。

3、根據職業分辨高低種姓

高種姓人有良好的社會資源和教育機會,他們中許多很多人前往發達國家學習,練就一口地道的英語,做著收入高體面的工作,是人們眼中含著金湯匙出生的那種人。

低種姓人就很悲催,壓根沒有受教育的可能,為了生活只能從事伺候高種姓人的工作,收入勉強維持生活。賤民最慘,蝸居在衛生條件極差的貧民窟,平時都不能出入高種姓人的家裡,更別說有個體面的工作了。

乘坐印度航班的親都有所聞,印度空姐膚色普遍偏淺,基本都來自高種姓,許多低種姓的印度乘客都不敢讓她們為自己服務。看來種姓制度雖然滅亡,可是深植印度人心中的階級觀念一時半會難以化去。

總的來說,印度的種姓制度充滿了階級歧視和不公待遇,在歷史前進的洪流中勢必被淘汰出局,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身處底層的平民和所謂的賤民覺醒反抗。當他們開始不再虔誠卑微的仰視高種姓人時,種姓制度才會從真正意義上徹底消亡。

⑤ 印度階級劃分婆羅門

印度種姓制度分為四個等級,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但是在首陀羅之下,還有戰俘後代組成的達利特,也被稱為「不可接觸」的賤民。外國人來到印度,盡管不屬於種姓制度,但是也會被帶入到種姓制度當中,而判斷所處等級的最簡單方式是膚色,所以膚色越白,等級越高。

印度種姓制度已經流傳了3000多年,雅利安人入侵並佔領了印度,開始實行種姓制度,作為征服者,雅利安人占據婆羅門和剎帝利兩個等級,被征服的原住民中的貴族也成為剎帝利,而普通人只能成為吠舍甚至是首陀羅,等級最低的的達利特是戰俘極其後代。

印度溫度高,原住民膚色黝黑,但是雅利安人來自歐洲平原,皮膚白皙,所以高種姓的膚色更加接近歐美人,從外觀很容易判斷出所在的種姓制度等級。除了膚色以外,財產也是判斷制度的重要標示,尤其是婦女,高種姓女子往往穿金戴銀,服飾華麗。低種姓女子則穿戴寒酸。

歐美國家的白人如果前往印度,會自然而然成為等級最高的婆羅門,至少也是剎帝利,因為膚色更白,而且普遍富裕,印度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在心理上印度自覺低人一等。華人在印度,通常會處於第二等級的剎帝利,因為華人雖然不是白種人,但是膚色並不黑,而且能夠去印度旅遊生活的,普遍比較富有,富人在任何國家都會有較高的地位。

印度早在1947年獨立時就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不過在偏遠地區,甚至是大城市,仍然影響著印度社會,如果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須首先廢除種姓制度,但是印度平民已經無力抗爭,按照印度教的說法,只要今生苦行,來世就可以成為高種姓,這也是印度人安於現狀的原因。如果喝一口恆河聖水,來世很可能成為高種姓。

⑥ 印度的種姓制度是按照階級區分的嗎

印度種姓制度來源於印度教,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種姓制度將印度人由上到下分成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此外,還有一個位列種姓之外的龐大群體叫“達利特”,也就是所謂的賤民。從表面來看,種姓制度好像與階級有關,比如婆羅門、剎帝利是上層階級,吠舍、首陀羅是中下層階級。可事實上,種姓與階級卻不能完全劃等號。

斯利尼瓦斯教授的這一觀點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但也有一些印度專家認為,

種姓的核心其實就在於“潔凈”與“不凈”的宗教觀念

。許多人稱“達利特”為賤民,可達利特的真正定義是“不可接觸者”。如果僅僅是身份低賤,那麼從事低賤職業應該沒什麼問題,可達利特被高種姓認為是無比骯臟、嚴禁接觸的人。假設一個婆羅門出身的人身陷絕境,如果有一個乞丐對他施救,那他應該心懷感激。可如果對方是一個有正當職業的達利特,那麼這個婆羅門就該寧死也要拒絕施救,否則他就會被達利特所污染,自己也會成為達利特。

進入現代社會後,印度早已在法律上明文規定廢除種姓制度。然而留在人們心中的種姓觀念卻至今仍難以徹底改變。

⑦ 印度的種姓不會再身份證上出現,那印度人是如何來區別階層的高低的

1、從語言的角度: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但事實上,許多低種姓和賤民不講英語。英語是印度高種姓之間交流的語言,體現印度高種姓的地位是一種榮譽。所以會英語也可以被我們視作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的方法。

2、膚色不同:通常情況下,皮膚越白,越有可能是一個較高的種姓,而那些棕色皮膚的人也是原來的居民,即較低的種姓。

3、從婚姻的角度:在高種姓中嫁給種姓是一種習慣,但嫁給種姓種姓是一種罪惡。但如果一個高種姓的人想嫁給一個種姓低的人,他就可以被接受。

4、姓氏不同:印度人的姓名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後;如:桑賈伊·甘地(SanjayGandhi),「桑賈伊」是名,「甘地」是家族姓氏。

婆羅門常用姓氏:夏爾瑪(Sharma)、提維迪(Trivedi)、威亞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剎帝利常用姓氏:塔卡爾(Thakker)、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闊爾(Thakor)、沃爾瑪(Verma)等;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嘎加爾(Ghaggar)、高爾(Goal)等;

首陀羅常用姓氏:安貝達爾(Ambedkar)、蘇蘭基(Solanki)、恰馬爾(Chamar)、納伊(Nayi)、洛哈(Lohar)等。

(7)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擴展閱讀:

由於種姓制度與地域緊密結合,並有明顯的區域范圍,因此其政治權力可依區域大小分為三個等級:地方的小王國或地區行政中心、聚落以及個別聚落內的種姓。

這三個層級的權力運作雖有高低之分,而且差異甚大,但其共同特色是權力施行者都在模仿瓦爾納階序中的剎帝利,而且都會宣稱其權力的合法性與有效性,即使實際上未必如此。

尼泊爾的種姓制度與印度不同:婆羅門與剎帝利遠多於首陀羅,是印度的婆羅門有意為之的結果。

⑧ 在印度街上,如何快速分辨一個印度人是低種姓還是高種姓

姓氏、膚色、職業、籍貫是區分印度種姓的四大顯性方式。

首陀羅男性與其他任何種姓通婚產下的嬰兒,就是賤民「達利特」,三千多年下來,他們也產生了一個極其龐大的群體,連同地位低微的首陀羅一道,占據了現代印度80%以上的人口,成為金字塔架構的最底端。

⑨ 古印度階級的詳細介紹

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在種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為四個種姓: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
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的。
剎帝利是雅利安人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
波羅門和剎帝利這兩個高級種姓,佔有了古代印度社會中的大部分財富,依靠剝削為生,是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吠舍是古代印度社會中的普通勞動者,也就是雅利安人的中下階層,包括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他們必須向國家繳納賦稅。
首陀羅是指那些失去土地的自由民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實際上處於奴隸的地位。

戒日帝國時,種姓制度有了很大變化,婆羅門和剎帝利基本沒有變化,但吠舍分化,只剩下少數富有的商賈。首陀羅地位有所上升,與破產的大量的吠舍逐漸構成新型的首陀羅種姓——依附農。這樣,名稱未變,內容有了變化,前三個等級是封建主,後一個是依附農階級。

閱讀全文

與印度階層劃分如何分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侮辱伊朗女性博主是哪個 瀏覽:548
英國人的生日party怎麼過 瀏覽:942
來到義大利送什麼禮物 瀏覽:127
印度的古名叫什麼 瀏覽:207
有哪些國家支持中國抗疫 瀏覽:351
國內的電話在印尼打前面需要加什麼意思 瀏覽:345
為什麼蘇格蘭支持義大利 瀏覽:461
中國人保起訴我了怎麼辦 瀏覽:48
美國對伊朗制裁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418
印度的一張兩萬塊錢值多少 瀏覽:927
中國女籃現在在哪裡 瀏覽:400
中印邊界沖突是中國哪裡 瀏覽:73
菊花伊朗為什麼叫 瀏覽:659
德國到中國的快遞怎麼查詢 瀏覽:844
英國為什麼不能喝啤酒 瀏覽:285
印度紅茶怎麼挑選 瀏覽:242
援助伊朗物資上寫了什麼 瀏覽:288
什麼時候能從印尼回中國 瀏覽:507
印度的乞丐是怎麼樣的 瀏覽:52
一毛錢等於多少越南盾 瀏覽: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