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軟體外包項目管理經驗談
軟體外包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目前在國內有很多軟體公司從事軟體項目外包行業,因為印度在此方面的成功,一度軟體藍領的需求成為熱門話題。本人從事過外包軟體項目開發和管理接近4年,和國內的知名企業如華為和中興都有項目合作的經驗,就這方面來談談軟體外包項目的管理,以為大家借鑒。
外包項目分為人員外包和項目外包,也稱ON-SITE和OFF-SITE,以風險來算,人員外包的風險很小,但是利潤也很少,基本很難積累自己的技術和經驗。項目外包風險很大,利潤比較高,但是能夠按期完成項目拿到預期利潤的項目只佔總項目的不到30%。
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距呢?是我們項目管理學的不夠好?還是項攜兆團目經驗不是足夠豐富呢?一度我鑽研於項目管理的理論之中,喜歡在論壇上和大家交流項目管理的問題。
但是從實際的效果來看,理論終究是理論,項目管理是一個雙向的東西,對於一個外包項目來說,甲方和辯橘乙方的項目管理水平在簽訂項目合同的時候就基本已經決定了項目的成敗,也就是項目是否贏利。
我們曾經和華為做過一個項目承包,使用TSP流程,然後項目及時交付,取得了預期的利潤。然後希望再接再勵,和華為另外一個事業部簽訂了同樣一個外包項目,人依舊是那些人,但是甲方的人變化了,甲方負責的項目經理不善於溝通,同時項目管理部的相關負責人平時沒有任何溝通在項目成果鑒定上卻執著挑刺,結果是這個項目虧本。
同樣後來,我們和中興的一個子公司中興集訊也有一個項目合作,在技術方面我們曾經做過比項目要求更加復雜的產品,所以相信在技術上不會有任何難度。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在項目簽訂的時候,合同訂的可執行性比較差,後來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合同內容也有了很大的變更。在項目中期雙方負責項目的高層經理都離職了。後來接手項目的高層對於項目本身了解都比較少,從這里就註定了項目的悲劇結局。在項目的後期,甲方推說乙方的產品存在 BUG,在不通知乙方的前提下將乙方的代碼進行了修改,從而完全否認了乙方的勞動成果。當乙方要求甲方出示各個階段的客觀獨立的測試報告的時候,甲方卻不予理會。以自己的標准做為標准。類似這樣的項目經驗可謂是聞所未聞。
這里這個項目失敗的原因出在哪裡呢?高層人員變動是第一個因素,甲方項目管理水平和強勢的態度其實是決定性的因素。但是由於項目出現問題的時候甲方採取擅自修改否定成果的方式,卻是第一次見到。所謂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很無奈的現實是,我們在進行項目承包的時候首先不是平等對立的,合同也不是嚴格的,然後無從了解到要合作的甲方的項目管理水準和聲譽。在這種前提下面要保證項目的成功率是多麼難的一件事情。
對於軟體項目管理,國外的成功率如果有60%的話,國內的成功率往往只有20~30%,當然這里不包括人員外包的項目。這的根本原因是中國是個人治的社會,項目雙方都不會嚴格按照合同和法律來執行。在項目合作的時候往往項目本身承載著公司的相關利益,也許公司希望在這個項目損失一點而在另外一個項目上猜則面得到補償,這個時候你負責的這個項目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的項目,失敗也在所難免。
所以要保證自己管理的項目能夠順利成功的話,項目管理經驗和理論固然重要,但是對項目干係人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發現項目一但簽了合同上了賊船的話怎麼辦呢?那就看是選擇抽刀斷腕還是強力支撐了。不過這種情況下面前者的結局一般會比後者要好很多。
Ⅱ 什麼是軟體外包
分類: 電腦/網路 >> 軟體
解析:
所謂軟體外包就是一些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他們的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通過外包的形式交給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國家的公司開發,以達到降低軟體開發成本的目的。眾所周知,軟體開發的成本中70%是人力資源成本,所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將有效地降低軟體開發的成本。
軟體外包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降低成本的一種重要的手段。目前,全球軟體的銷售額為6,000億美元,而其中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即達到500~600億美元。預期到2005年軟體外包的銷售額將達到1,000億美元。軟體外包的大幅度增長為人力資源成本相對較低的印度和中國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中國目前已經有不少的公司開始介入軟體外包這一領域。目前軟體外包產業較為發達的地區有上海、北京、大連以及深圳等城市。以北京為例,有40%的軟體企業參與外包項目,軟體行業60%~70%的營業額來自外包。在上海和北京,一個軟體外包工程師的月薪達到7,000~10,000元人民幣,而同樣能力的軟體工程師在武漢只需要三~四千元人民幣。資本的特徵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流動,所以,近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有大量的東部軟體公司准備遷移到中部地區,目前首選的地區主要是武漢和西安。
軟體外包將為中國軟體業帶來什麼呢?不僅僅是經濟發展的機會,還有先進的軟體開發管理流程,以及嚴格的軟體質量控制體系。通過發展軟體外包產業, 我國的軟體產業將逐漸地告別手工作坊式的開發時代,進入工程化、規模化的開發領域。
為抓住這一歷史性的機遇, 我國 *** 正全力為這些軟體外包公司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 *** 已經在多個重點城市建立開發區,設立多個全新的軟體開發園區,並對於入園的軟體企業給予相當優惠的政策條件。但是,僅有政策條件和環境條件是不夠的,對軟體企業影響最大的是人力資源成本,能否提供多數量多的、成本較低並在質量方面滿足需要的軟體外包工程師是我國能否抓住這一歷史機遇的重要條件。
中國軟體外包市場現狀
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1000億美元。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IT外包服務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和IT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與硬體外包相比,軟體外包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目前印度是軟體外包最大市場。除此之外,愛爾蘭,以色列和中國也是軟體外包的主要市場。
IDG統計數據表明,全球軟體外包市場規模已達到1000億美元。全球軟體外包的發包市場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歐和日本等國家,其中美國佔40%,日本佔10%。外包接包市場主要是印度、愛爾蘭等國家。其中,美國市場被印度壟斷,印度軟體業80%的收入依賴軟體外包業務,印度已經成為軟體外包的第一大國。而歐洲市場則被愛爾蘭壟斷。現在,菲律賓、巴西、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家也加入了世界軟體外包的競爭行列。
雖然中國IT外包服務市場一直高速增長,但截至目前,IT外包服務的用戶群還相當狹小。就IT外包服務的內容和服務方式而言,還主要局限於基礎架構層面的網路基礎設施和桌面設備的支持與維護。2003年IT外包服務的市場規模只有人民幣42.6億元。其中IT運營管理外包服務的規模為21.6億,應用管理外包服務為1.5億,軟體外包19.5億。
計世資訊的《2003~2004年中國IT服務市場研究年度報告》顯示, 2003年中國IT外包市場規模達35.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42.5%。中國軟體外包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日本和美國。
趨勢與預測
BPO成為未來外包發展的趨勢。
合作關系及無縫集成模咐早式將成為外包的主要方式
外包市場集中度較高
外包市場成熟,形成了規范的外包市場
IT外包在行業中的應用深入
國內的外包服務市場的發展趨勢為:
由市洞森場不成衡顫雀熟高度分散走向市場逐漸成熟集中
國內外包市場保持快速增長。
中國將成為繼印度後新的外包產業中心
IT外包服務結構轉化,服務向高端發展
軟體外包大型企業出現
我國軟體外包業趕上印度還缺什麼?
中國經濟巨大的成功使人們不禁推測:中國的軟體外包業很快將和印度不相上下。但是麥肯錫公司最近對中國軟體部門進行研究後發現,中國要想在軟體外包業對印度形成威脅還需要很多年的時間。首先,中國必須鞏固其高度分散的軟體行業,培育獲得大型國際項目所必需的規模和技術。
目前,中國向這個方向所做出的努力還並不多。
差距
有一點可以肯定,中國的IT業正在健康的擴張。近幾年,中國IT行業專門人才的數量增長很快。從1997年起,軟體和IT行業的年收入平均每年增長42%,2003年達到68億美元。尤其是,這個行業中,2000年到現在,說英語的畢業生(在軟體外包業中很重要)翻了一番,已經超過2400萬。但是,中國IT業自身的很多不足,致使這些變化不能被徹底的利用。盡管中國IT行業的收入在增加,但是卻只有印度的一半(印度IT行業每年的收入是127億美元)。中國IT行業的增長受國內需要的驅使,其多數客戶都是中小型的中國企業,他們需要的是根據他們的需要專門為他們定製的軟體。中國初生的軟體外包業務只點到IT行業總收入的10%,而印度的這個數字則高達70%。盡管成本相對較低,但是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營業毛利只有7%,而世界同類公司的營業毛利的平均水平可以達到11%,原因是他們接手的項目往往規模不大,但報價又相對較低。
規模
要想在全球的外包業中形成有力的競爭,中國必須鞏固其軟體業。中國排名前十的IT服務公司所佔的市場份額僅為20%,而印度的十大IT公司佔有的市場份額高達45%。中國大約有8000家軟體服務供應商,其中員工少於50人的佔四分之三,只有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印度的軟體服務供應商不到3000家,至少有15家擁有2000名以上的員工,其中的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CS)、威普羅公司(Wipro)、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Infosys)都已經獲得國際上的認可,在全球擁有客戶。沒有適當的規模,中國企業不可能吸引到頂尖的國際客戶。因為人們通常認為,小公司是風險相對較大,可靠度相對不高的合作夥伴。麥肯錫的研究發現,只有12%的中國軟體服務公司認為合並、收購和結盟是應優先考慮的事務。中國軟體服務公司的經理人中,有兼並收購經驗的不多,盡管他們的文化有
利於組織的發展,但是依靠這種文化來對抗新的競爭對手顯然不是很理想。相反,印度的幾家公司正在考慮並購中國公司來擴大他們的業務。
質量
行業的分散狀態使中國軟體行業的另外一些問題顯得比較突出,如過程式控制制和產品管理不夠嚴格。中國30家大型軟體公司當中只有6家達到CMM五級或四級,而印度的30家大型軟體公司全部達到這一專業水準。調查發現,四分之一的中國公司在嘗試執行CMM質量標准,但是有一半多的公司在調查中表示,做這各努力沒有必要,不可行,或者認為不值得。
人才
中國的軟體服務提供商還應加強人才的管理。絕大多數中國公司都不重視幫助員工成長,他們當中很少懂得將股權、培訓項目或其它激勵機制引入對人才的管理。麥肯錫的調查發現,中國軟體公司中人員的更新率每年高達20%,而美國雖然擁有流動性很強的IT勞務市場,但它的這個數字只有14%。
其它
有了更大的規模和更好的人才基礎,中國的軟體服務公司就會具備解決其它問題的條件,比如在國際市場建立可信的品牌,開發特定行業,如金融和制約行業的技術。另外,還要注意保護客戶的知識產權,要克服基於項目的短期效應心理,要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長期服務。
Ⅲ 什麼是軟體外包
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
軟體開發人員外包好處,軟體開明消虧發人員外包是指企業根據需要將某一項或幾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或職能外包出去,交由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管理,以降低人力支出壓力,提高效率。軟體開發人員外包好處:
1、簡化軟體開發人激神員管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事管理開支。
2、規避用人風險和麻煩。
3、降低找軟體開發人員的支出。
4、保障用人需求,增強人力資源應變能力。
5、篩橋族選合格合適軟體開發人員。
6、降低勞動爭議風險
Ⅳ 印度軟體外包的有利條件中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是什麼意思
印度軟體外包的有利條件中具有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指印度主要承接美歐的軟體外包業務,兩地有13個小時的時差,也就是說兩地的晝夜狀況基本相反,印度的白天正是美國的夜晚,印度這邊白天生產一天的產品,晚上通過網路發送到那邊檢視,美國那邊正好是白天,便於及時檢視,並返回修正指令。所以是全天候,不會擔誤時間。有利於與美國的信息技術協作。
軟體外包是指發達國家的軟體公司將一些非核心的軟體項目交給發展中國家的公司進行軟體開發。印度是接受美國英文軟體外包的第一大國,班加羅爾是印度軟體外包產業發展最 成功的地方,該地承接的軟體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矽谷,兩地間約有13小時時差,美國 矽谷的軟體公司當天可通過網際網路檢視產品並返回修正指令,因而班加羅爾的軟體外包形成 著名的「全天候」產業。
印度60%的軟體出口銷往美國,23%銷往歐洲。日本、澳洲和西亞的市場也在擴大,尤其日本市場發展勢頭良好。南非,拉美和中國的市場也在開拓之中。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個最大的講英語的國家,擁有許多從英國留學歸來的高科技人員。軟體行業在印度有較大的普及,具有深厚的基礎。其編程人員工資只相當於發達國家的八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加上發達國家電腦人才不足,所以跨國公司紛紛將業務委託給印度的軟體公司。印度的軟體公司擁有現代化的技術和雄厚的實力,足以處理大的軟體項目,能提供質優價廉的軟體,並確保及時交貨。
經過近年的高速發展,阿拉伯海沿岸的班家羅爾已成為世界聞名的印度「矽谷」。這次新加坡財團的合作者印度達達集團是印度最大的軟體公司,30多年來,它一直是印度軟體業的領頭羊,在全球有57個辦事機構,擁有1萬多名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不論在專有系統還是開放系統上都以高效著稱。
Ⅳ 請問軟體外包有幾種接單途徑,以及軟體外包的詳細分類
軟體外包就是企業為了專注核心競爭力業務和降低軟體項目成本,將軟體項目中的全部或部分工作發包給提供外包服務的企業完成的軟體需求活動。現在業務流程外包(BPO)已經成為外包服務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將成為外包的主要內容。BPO包括人力資源、采購、財會、客戶中心、後勤、研發、營銷、工廠運作、培訓,這些大類還可以進一步細分。不僅IT行業需要BPO,而且BPO的每項業務都離不開IT業務的支持,從而產生IT外包機會。
一個軟體開發項目通常要經歷需求分析、設計、編程、測試等幾個大的階段。其中設計又包括整體設計、系統設計(把整體架構變成一塊塊系統)、詳細設計幾個環節。詳細設計之後軟體就變成了一塊塊模塊,這以後才進入編程。到了編程階段時,最後就剩下軟體藍領為模塊的Coding工作,在印度通常由受過一兩年訓練的高職畢業生擔任。
軟體最後的測試又是一個復雜過程——有單元測試(小模塊測試)、系統測試(塊與塊的聯系整合)、總體功能測試。期間由測試編程工程師編寫測試工具,制定測試規則,其難度不亞於系統框架的制定。最後才由測試工程師完成測試的任務。
外包軟體測試有望成為小作坊軟體業業務增長點
企業若想把承接國際軟體外包的業務做強做大,必須與國際軟體市場接軌——包括英語的理解與溝通能力,技術接軌、管理接軌、做事方法接軌、知識產權接軌。還有質量保障、信譽度保障、風險控制能力以及知識產權保障等方面。以上條件顯然國內大多數小作坊式軟體企業還做不到。局尺但這也未必表示小作坊軟體企業就沒有機會承接軟體外包服務。因為軟體外包項目中,軟體測試項目最適合中國現階段小作坊軟體企業的行業特色。
軟體測試是保證軟體質量的最重要的手段
使用低質量的軟體,在運行簡陪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可能為使用單位帶來造成延誤工作或者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而軟體測試是為保證軟體用戶免於遭受損失的最重要的手段。
什麼是軟體測試?1983年IEEE定義為:使用人工或自動手段來運行或測定某個系統的過程,其目的在於檢驗它是否滿足規定的需求或是弄清預期結果與實際結果之間的差別。
現代的軟體開發工程是將整個軟體開發過程明確的劃分為幾個階段(參見下圖),將復雜問題具體按階段加以解決。這樣,在軟體的整個開發過程中,可以對每一階段提出若干明確的監控點,作為各階段目標實現的檢驗標准,從而提高開發過程的可見度和保證開發過程的正確性。
經驗證明,軟體的質量不僅是體現在程序的正確性上,它和開始編碼以前所做的系統需求分析,軟體設計密切相關。許多軟體使用中出現的錯誤,未必是編程人員在編碼階段造成的,反而在程序設計,甚致在需求分析時就埋下了禍因。這時,對軟體工程的錯誤糾正,就必須追溯到軟體開發的最初階段。如果是這樣又增大了軟體的開發費用。
為了保證軟體的質量,專案管理就應該著眼於整個軟體生存期,特別是在開發階段的系統攔臘蠢分析。所以軟體測試的概念和實施范圍必須包括在整個開發各階段的復查、評估和檢測。
Ⅵ 都說印度IT產業很厲害,那麼他們到底開發出了什麼軟體呢
印度是做軟體開發外包業務的,都是攬的歐美國家的企業的外包生意,自己沒有署名,不是印度國家的企業,所以你不知道。印度還出口軟體人才,比如矽谷很多CEO和高級軟體工程師都是印度人,舉例微軟的CEO就是個印度人。
Ⅶ 印度的軟體外包業務主要來自哪裡其次是哪裡
印度的軟體外包業務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
Ⅷ 國際軟體外包(GSO)分析:軟體外包
國際的軟體外包業務來源於價值鏈的分解,來源於比較優勢產生的產業分工,這些業務一般而言處於價值鏈的低端,缺乏創新活動的。盡管印度也在謀求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但是還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的成功模式要求我們必須要學會兩條腿走路,單純學習印度和愛爾蘭既沒有成功的可能,也會削弱戰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危及國家經濟與信息安全。
一、軟體外包市場的分類
1、領域分類
借鑒印度對軟體外包市場的理解,從服務領域來劃分,廣義上軟體外包市場可以分為軟體產品(技術)開發(Software Proct & Technology Services, SPTS)、軟體專業服務外包(Software Related Services, SRS)、IT關聯服務(IT Enabled Services,ITES)三大類。
軟體產品(技術)開發外包主要是指軟體產品開發(通用或專用產品)和技術(形成軟體技術知識產權,IP)開發外包,這類業務主要來源於通信設備、製造設備等硬體產業,以及軟體企業自身的業務外包,此類外包服務形成的最終成果是軟體產品或技術產權。
軟體專業服務外包提供的是與軟體關聯的各類專業服務,包括低端的軟體產品支持與維護(Proct Support & Maintenance Services, SMS)和高端的各類軟體專業服務(Software Professional Services, SPS),高端的專業服務包括IT咨詢服務、開發與集成服務、培訓和教育服務、管理服務等;
IT關聯服務業(ITES)是印度官方提出的、列入本國軟體與服務業的一種業務流程外包(BPO)的服務。跨國的ITES是隨經濟全球化、技術網路化發展而衍生出來的一大專業服務門類。從本質上分析,ITES不能列入嚴格意義的軟體服務范疇。考慮到理解廣義的軟體產業(包括產品開發業、技術開發業、軟體服務業、IC設計業、)對產業政策實踐、軟體園區規劃、產業的國際比較都具有實際意飢旁逗義。因此,我們也將ITES列入到廣義的軟體業務外包服務中。作為基於網路和軟體技術的專業服務,ITES包括人力資源服務、客戶溝通服務、財務服務、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遠程教育、數字內容開發等服務門類。
2、區域分類
按照地域范圍劃分,軟體外包分為國內軟體外包(DSO)市場和國際軟體外包(GSO)市場。分析中國和印度軟體外包市場,可以發現兩大最為基本的特徵。首先,印度的軟體外包市場是以GSO為主,我國的軟體外包市場是以DSO為主;其次,在GSO領域,我國在軟體產品開發領域的競爭實力與印度相仿,但是在專業服務領域,特別是在ITES領域,啟圓國際市場的競爭力遠遠落後於印度。
二、國際軟體業務外包
國際軟體外包是基於全球化的市場經濟環境,和現代網路、電信技術環境下產生的跨國界的軟體業務外包活動。由於市場需求、技術創新、成本驅動等因素的引導,國際軟體外包的提供者總是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國際軟體外包的承擔者是發展中國家。由於受本國軟體市場容量、信息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許多發展中國家成為國際軟體產業外包的最終目標市場,這也同時成為推動本國軟體產業發展的原始推動力。印度的軟體產業完全基於國際軟體外包市場成長、壯大,這正是軟體產業深刻的國際化的表現。
對國際軟體業務外包(GSO)的承包商而言,承擔外包業務意味著一種發展機遇。對業務外包的發包商(HC)而言,外包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可以將國際軟體業務外包日益增長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減少/控制公司成本。國際軟體業務外爛賣包的最初直接原因就是為了利用發展中國家高技術領域的相對廉價的勞動力,以降低企業在研究開發成本。
第二、提高核心業務的集中度(Core Business Focus)。業務外包使公司能夠集中主要的精力和資源從事核心業務以及重大使命,而將一些非核心的運行業務外包給這個領域的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士。如果公司過分專注於對公司核心業務無多大關聯的業務,就會稀釋公司的重要資源,減少公司的機動性和靈活性。通過資源在商業戰略目標的集中,分包那些輔助性的業務活動,公司就能夠更好地集中它的人力、財力等資源在核心競爭領域獲得優勢。
第三、更加便利地得到專業的技能和資源。當今世界的技術發展趨勢就是愈來愈趨向於專業化,專業分工與服務愈來愈細。外包業務的承包商將業務集中於某一特殊的專業領域,因此能夠提供本領域的專業工具、特殊技能、專業技術和知識等服務。業務外包公司(OC)能夠提供專業技術人員和資源,而其費用只有公司(HC)自己采購和開發的幾分之一。
第四、提高或增強資源配置能力。公司內部資源在許多情況下會無法滿足自己的業務需求,例如公司超過預期的發展速度、業務的擴展、招聘人才方面的困難、非常大的或新的項目、現金流的困難、機構重組的需要。
第五、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的需求。由於外包業務服務商能夠將技術、員工和培訓等的成本分攤到許多用戶身上,並且這類費用是長期積累而非突發性的。因此,外包業務提供商(OC)能夠產生規模經濟效益,而這是一般企業不能達到的。
第六、分擔風險(Risk Sharing)。商業與技術環境變化如此之快,在決策技術投資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存在各種風險,業務外包服務企業(OC)代表許多客戶決定投資,同時也與更多的客戶群分擔那些投資風險。否則,這些風險將由發包商(HC)自己獨自承擔。
第七、現金收益。在決定信息技術外包(ITO)後,客戶可以將部分資產(如計算機、大型系統等)出售給外包服務服務商(OC)或其它購買者,客戶就能得到分期付清或一次付清的現金。
第八、減少資金消耗。在員工和資產節省上的回報是測度一個發包商實施外包策略效率的有效途徑。資金項目支出(如計算機系統等)通過外包的合同方式進行,這樣能夠減少公司在非核心業務、無利潤回報的服務上的資金投入,這種投入在客戶自己完成所外包業務時是必不可少的。
三、產業國際化與軟體業務外包內涵的差異性分析
軟體產業國際化本身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從多條並行措施和路線一起推進,如提高國際資源配置能力,從修煉企業內功到拓展國際渠道,從國際間產業合作模式的確立到跨國軟體企業引進。實現人才、技術、產品、服務、資本的全方位國際化,實現國際國內市場的全方位融合。這是國際化的必由之路,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是國際化的最終目標。可見,產業國際化的內涵十分豐富,拓展軟體業務外包市場只是企業實施國際市場戰略的一個部分,本身只是實現產業形態國際化進程中市場國際化的一個部分。
國際的軟體外包業務來源於價值鏈的分解,來源於比較優勢產生的產業分工,這些業務一般處於價值鏈的低端,缺乏創新活動的。盡管印度也在謀求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但是還有十分漫長的路要走。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的成功模式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單純學習印度和愛爾蘭既沒有成功的可能,也會削弱戰略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危及國家經濟與信息安全。
一個國家和地區產業國際化程度的標志是對全球軟體產業資源的配置能力,真正的國際競爭力來源於產業創新能力。目前,全球真正的軟體強國是軟體的消費大國,而不是軟體生產大國。但是,由於國際軟體業務外包對軟體出口的直接貢獻,特別是印度在外包領域的成功實踐,使國內有關人士將軟體外包業務等同於產業國際化。這種認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過分強調這種出口業務在中國軟體產業國際化進程中的作用,對推動國際化進程的實踐也會產生不良影響,會使人一味追求短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