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古印度的寓言故事
古印度有一個國王,很喜歡下棋.每日都要大臣們陪他下棋,一來國王的棋藝很不錯,二來大臣們都懼怕國王,因此,國王從來沒有遇到過敵手,只贏不輸.
一天,國王覺得總跟手下敗將下沒有意思,就下令:誰能贏了他,就可以滿足這個人提出的一個願望.手下一位從未跟國王下過棋的大臣走上前來,要求與國王下一盤棋.國王根本沒有把這位大臣放在眼裡,可是結果,聰敏的大臣贏了.國王雖然輸了,但很大度地說:「提出你的要求吧,我會信守諾言,滿足你的要求的.」大臣輕輕地說:「我只想要一些麥粒,能把棋盤放滿.這個棋盤共有64個方格,陛下,請在第一個格子里放一顆麥粒,第二個格子里放2顆,第三個格子里放4個,第四個格子里放8粒……依此類推,把64 個格子都放滿.」 國王一聽,不假思索地說:「這樣小小的要求,我立刻就滿足你.」
❷ 古印度和中國有哪些神話傳說
在中國上古卜辟中,尚無「神」這個字,在甲骨文中,是用「申」來代替「神」的,也就是說,在上古文學中,「申」和「神」是一個字,所以漢朝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申,神也。」那麼,根據上古文學的象形造字原則,這個「申」究竟表示什麼東西呢?「申」的最初本義,是象形閃電的形狀。這就是說,在上古文字中,神意味著天上的閃電。所以中國古代常常「天神」連讀。而且,在甲骨文中「天」是正面的人體形狀,如果說「申」是遠古之人對閃光飛碟的真實寫照,那麼「天」就是對外星人的客觀描寫。如此看來「天神」就是指來自天空的人。對其他民族的早期神話、宗教也能作出類似的闡釋,如德國語言學家史密特神父就注意到,在印、歐民族的宗教中,至上神(天主)一詞,它的語根就是「照耀」的意思。此外,如《聖經》中的「上帝」一詞,在古希伯來語中的意思是「來自天空的人們」。
中國古代還有「天子」乘龍從天而來的傳說,如《史記·封禪書》曰:「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龍的出現在歷史上次數不多,每次都與帝王有關。每位皇帝都稱自己是「天子」,即天上神仙之子,以示人類中最高貴者。
大家知道,龍是根本不存在的,古人為什麼相信天上有龍?《說文》上說:「鱗蟲三百六十,而龍為之長。龍能幽能明,能小能大,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淵。」這種能發光,能變暗,大小可變化,能上天下海的「龍」不正是飛碟的化身嗎?如果古人沒有見過這種飛行器,怎麼會產生龍的概念呢?
早在原始社會,龜已作為鯀氏族部落的圖騰被加以崇拜。《大戴禮》雲:「甲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洛書》亦雲:「靈龜者,玄文五色,神靈之精也。上隆法天,下平法地。能見存亡,明於凶吉,王者不偏黨,尊耆老則出。」
同樣,這種能上天入地,能預見生死存亡,明了天災地害的神龜不正是外星人乘坐的碟形飛行器的形象寫照嗎?不過,有人會說,古人崇拜龜是因為龜的壽命比一般動物長。可是,不管古人的想像力有多麼豐富,他們怎麼竟會想到這種動作遲鈍的龜既能上天入地又能預測風雲呢?
《法華經》是一部不可思議的經典,寫的時間是在釋迦牟尼圓寂500年後(距今2500年),將當時興起的大乘教思想中的神話記載下來,這些神話幾萬年前就流傳在喜馬拉雅山一帶,並以釋迦牟尼本人言論文集的方式寫成。日本的志田行賢將它譯成白話文。其中有這樣的記錄:在天體之一方,有一個凈光庄嚴國,領導者是「凈華宿王智如來」,他統治著許多長壽而擁有崇高精神的人們。在這些人中,有個名叫妙音菩薩的偉大人物,他有數不盡的美德,學會了宇宙的真理,獲得了寶貴的「冥想法」,如了解所有生物語言的冥想(即精神感應術),自由往返宇宙任何地方的冥想(意念輸送),根據月亮、太陽的運轉得知宇宙的變化的冥想……
有一天,妙音菩薩突然接到地球世界的偉大尊師釋迦牟尼傳送的精神感應術。妙音菩薩便向凈華宿王智如來報告,要求到「婆娑世界」(地球)來參見釋迦牟尼及許多修行者。
凈華宿王智如來同意了,但告訴妙音菩薩,從高度的天體降落到低度的天體,不能仍用固有頻率,必須配合低度天體的頻率。換言之,就是「入境問俗」:來拜訪地球時,必須要把本身的頻率降低到適合地球固有的頻率。
奇怪的是,當妙音菩薩開始坐定冥想時,在釋迦牟尼說法的地方附近,出現了84000個「蓮花座」,都是黃金莖、白銀葉、鑽石花瓣(在佛典里,以瑞祥的蓮花來表示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個慣例。我們認為這種「蓮花座」可能是指發出不同光彩的飛碟)。
在地球上,也有信徒問釋迦:「世尊啊!到底是為了什麼原因,才發生這種祥瑞呢?」
地球上的人看到妙音菩薩一行,都說他們的容貌非常奇怪——眼睛像青蓮花的葉,身體發出金色的光輝,肌肉結實,面貌端正。
妙音菩薩創下了許多事跡,離去時,地球人又看到了他們來時的奇異現象。
日本學者志田行賢在深入研究《法華經》後大膽地推斷:「我們可以這樣想,高度進化的宇宙前輩們,一再來我們的地球拜訪。」
早在三四千年以前,我國就有飛車的傳說,頗為神奇。據《山海經·海外西經》記載:「奇肱之國在其(按:指一臂國)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有鳥焉,兩頭,赤黃色,在其旁。」
《博物志·外國》記載:「奇肱民善為拭扛,以殺百禽。能為飛車,從風遠行,湯時西風至,吹其車到豫州(按:古代九州之一),湯破其車,不以視民。十年東風至,乃復作車遣返。其國去玉門關四萬里。
在古代印度和中國的神話傳說,都有關於神人同居共處的記載。如印度古代的《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等史詩和神話故事,都記載了神人雜居,相互聯系和沖突的情況。
中國古代的《山海經》記載了「有神十人」,在「廣粟之野」住了下來,其中還記載了昆侖山為「百神之所在」。《國語》中也記載有古時少之後,民神雜居的事。
❸ 古印度寓言有哪些代表作有
《印度寓言故事》中的作品
《五卷書》是公元前 1 世紀的寓言故事集。具體的作者已無法知曉,其 實是印度人民的集體創作。據說,《五卷書》是給皇太子們看的,目的是使 他們變得聰慧,以便更好地治理國家。書中分《朋友的決裂》、《朋友的獲 得》、《烏鴉和貓頭鷹從事於和平與戰爭等等》、《已經得到的東西的喪失》 和《不思而行》五卷,故稱《五卷書》。這部書好似一棵結滿金果的神樹, 可以毫不隱晦地說,世界上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嘗過這棵樹上的甜果,每個著 名的寓言家都借得這棵大樹的蔭涼。薄伽丘、喬叟、拉封丹等文學巨匠也毫 無例外。至於我們一直十分喜愛的《一千零一夜》和《卡里萊和笛木乃》都 受到它的影響,後一本寓言集就是《五卷書》的阿拉伯語譯本。
《五卷書》 的寫作形式十分獨特,德國學者稱它為「連串插入式」。《一千零一夜》也 是套用此法。我們可以用「連環套」來形容,即節外生枝,枝上生節,節又 生枝,故事中有故事,故事裡又有故事的故事的故事。整部書如同一個燦爛 多彩的迷宮,令人愛不釋手。北京大學著名學者季羨林教授早在 1959 年就從 印度梵文譯出此書,並正式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❹ 古印度有什麼神話傳說有什麼歷史啊
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恐怕是佛教國家裡名氣最大的神將,他們四位在天王殿中享受供奉。 佛教吸取印度古代神話傳說和古印度教中關於"天"的種種說法,提出"三界說"。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一切"有情眾生"皆在三界?quot;輪回"不已。三界中欲界為最低一界,人類社會居此界,地獄、餓鬼、畜生居此界,諸天神亦居此界。不過,天神住在此界天上,天有六重,即"六欲天",第一重叫"四天王天",離人世最近。這里就是四大天王的住處。 佛經說,四天王天就在著名的須彌山山腰,那裡聳立著一座犍陀羅山,此山有四山峰,稱須彌四寶山,"四寶所成,東面黃金,西面白銀,南面琉璃,北面瑪瑙。天王各居一山。"四天王的任務是各護一方世界,即佛教所說的須彌山四方的東勝神洲、南贍部洲、西牛賀洲、北俱盧洲,故四大天王又稱"護世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名多羅吒,身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quot;多羅吒"是梵文的音譯,意譯"持國","持國"的意思就是慈悲為懷,保護眾生。他是主樂神,故手持琵琶,表明他要用音樂來使眾生皈依佛教。(既然同為樂神,那麼乾闥婆王是持國天也就不奇怪了) 南方增長天王,名毗琉璃,身青色,穿甲胄,手握寶劍。"毗琉璃"是梵文的音譯,意譯"增長"。"增長"指能傳令眾生,增長善根,護持佛法。手持寶劍,�西方廣目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白色,穿甲胄,手中纏一龍。"毗留博叉"意譯"廣目",即能以凈天眼隨時觀察世界,護持人民。他為群龍領袖,故手持一龍(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佛教,即用索捉來,使其皈依佛教。 北方多聞天王,名毗沙門,身綠色,穿甲胄,右手持寶傘(又稱寶幡),左手握神鼠----銀鼠。"毗沙門"意譯即"多聞",比喻福、德之名聞於四方。手持寶傘,用以制服魔眾,保護人民財富。 四大天王中最得意者是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他是古印度教的一位天神,又名施財天,在印度古神話中既是北方的守護神,又是財富之神,故在四天王中信徒最多。
羅剎 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暴惡"、"可畏"。原是印度神話中的惡魔,乃是人類之敵。羅剎性情暴戾,喜歡在夜間活動,時常出沒於墳地。常會化作種種形象,殘害人命。羅剎有男女之分,男羅剎膚色黝黑、朱發、綠眼,一副鬼相;女羅剎,又名羅剎女,則是絕色美女。據傳說,羅剎和夜叉一起生於大梵天之足。(所以和夜叉是兄弟吧)
多摩羅 古印度神話中的人物。據《羅摩衍那》所述,為達剎波舍波提的16個女兒之一,仙人迦葉波娶她為妻,生有5女。
❺ 古印度有什麼神話傳說
古印度神話的源頭來自一個叫「梵天」的人物,與中國神話里的「盤古」極其相似,他在混沌天地金黃色的蛋中誕生,將蛋殼一分為二,上半部為天,下半部為地,在天地之間安排了空間,確定東南西北方向,和年月日時概念。梵天是萬物的始祖,在東南亞佛教國家裡,有一尊四面佛,就是梵天的本尊,尤其在泰國,擁有無數信徒、其中不泛許多港台明星、如劉嘉玲夫妻、謝賢一家等。
梵天創造了萬物,但是卻沒有創造一個女人出來和自己結婚、生兒育女,他的眾多兒女都是從身體某部位變化出來,並且在梵天孫子那一代分成了正邪兩派,一派是天神,另一派是阿修羅,一直戰爭數千年之久。日本有一部《天空戰紀》漫畫,故事背景就是天神與阿修羅之間的戰爭。
幾乎無法確定梵天究竟有多少個兒女,據現在資料整理,有名有姓的兒子有十七個,女兒有三個,衍生出來的孫子、玄孫、曾孫則更多,形成一幅大大的家族關系圖,而且關系錯綜復雜。可能古印度人沒有亂倫的概念,或者上古時代實在是人口稀缺,數來數去就是那幾十號人,而且全是梵天的親戚,所以梵天的兒女們經常搞同親通婚,如梵天有一個女兒叫毗里妮,她嫁給了七兒子達剎、然後這夫妻倆有十三個女兒嫁給了梵天的大孫子迦葉波。達剎其中有一個女兒叫薩蒂嫁給了梵天的第九個兒子魯德羅(哥哥成了弟弟的岳父,比日本人的關系還要亂)。
❻ 古印度文明具體都有哪些
古印度文明最早在印度河流域興起,它是人類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麼該文明的具體體現都有哪些哪些?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古印度文明,希望大家喜歡!
古印度文明:畜耕施肥灌溉
古印度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為了養活眾多的人口,各個時期的統治階級都把農業生產放在第一位,印度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而印度河和恆河流域也正好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唐代著名僧人玄奘,在公元7世紀西遊印度,並居住多年。他返回唐朝以後寫成的《大唐西域記》中就記載了古印度繁榮的農業經濟。其實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印度次大陸北部的居民就已經開始了 種植 業。在哈拉巴 文化 時期,農牧業生產都很發達。考古發掘出的那個時期的城鎮遺址中,發現了規模不小的谷倉。那時人們已經發明畜耕,人們 飼養 了水牛、耕牛、山羊、綿羊、豬、狗和象等 動物 。而且已經開始使用青銅製造的鋤頭和鐮刀。農作 物品 種也非常豐富,有小麥、大麥、水稻、豌豆、甜瓜、棗椰、棉花和胡麻等。在吠陀時代,他們懂得了畜耕、人工灌溉和施肥。到了吠陀時代後期,鐵器的使用使農業生產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相對統一的孔雀王朝,政府設有高級官吏管理全國的水利事業,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水利建設。到封建社會以後,即曷利沙帝國時期,古印度農業生產的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於封建社會過於漫長,古印度雖然造了成熟的 自然 農業經濟,最終也沒有從內部產生出 資本主義 經濟,到後來,印度農業發展越來越緩慢,變得越來越落後了。但是,古印度的農業仍然構成了國家的經濟基礎,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古印度文明:千年鐵柱
在哈拉巴文化時期,人們已經廣泛地使用銅或青銅製造的斧、鋸、鑿、鋤、魚鉤、劍、矛頭、匕首、箭鏃等工具和兵器。大量出土的兵器和生產工具說明,當時的人們已經掌握了鍛打、鑄造和焊接等技術,而且可能已經應用了熔模鑄法(一種精密鑄造工藝)。到了吠陀時代,古印度人已經能煉鋼了,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印度還向亞歷山大出口過約3噸的鋼材。直到今天,在印度德里仍矗立著一根公元5世紀初芨多王朝時期製造的鐵柱,它高7.25米、重約6.5噸,至今屹立不倒,幾乎完全沒有銹蝕。還有許多鑄造精美的銅制佛象也反映出古印度人高超的冶金技術。
古印度文明:棉花的誕生地
根據目前的材料,世界上最早種植棉花的是古印度人,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掌握了棉花種植技術,並用棉花紡線織布。在哈拉巴文化遺址中發現的一些棉布殘片,雖然做工還很粗糙,但從棉布上的各種顏色中可以看到當時的織染技術已經有所發展。古印度的棉紡織技術到孔雀王朝時已非常發達,大量的 手工 紡織者和紡織商人遍布各大城市,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成為古印度最重要的出口貨物之一。後來,古印度人從中 國學 到了養蠶和絲織技術,到芨多王朝時他們已經可以織出薄如蟬翼的絲織品了,並配有各種色彩和圖案。
古印度文明:最早的遠洋 航海
由於印度三面環海,海岸線非常長,因此古印度的造船業也十分發達。從發現於哈拉巴文化遺址中的一座造船台來看,那時人們已經掌握了高超的造船和航海技術。到芨多王朝時,人們已經可以建造可容納數百人的大海船,向東航行通過馬六甲海峽直達我國,向西則經阿拉伯海直到紅海沿岸。
古印度文明:摩亨約·達羅城
燒磚是古印度人發明的一項偉大的建築材料製作技術。他們用燒制的磚建造房屋,使之牢固耐久。現在發掘出來的哈拉巴文化時期的建築遺跡大多是磚木結構。哈拉巴和摩亨約·達羅是已知的那時最大的兩座城市,尤其是達羅城,幾乎可以和巴比倫城相媲美。
摩亨約·達羅城的建築分衛城和下城。衛城城牆高大厚實,全部用大塊的燒磚砌成。城牆上築有塔樓,用於 軍事 瞭望和召集居民。衛城裡還建有一些大型公共設施。1800平方米的大浴室可供多人同時洗浴,1200平方米的容倉可存儲相當數量的穀物,政府的會議室達600平方米,最大的會議廳可容納近千人。
該城的下城是居民區,居民住宅星羅棋布,風格各異,既有平房,也有高樓,城內的道路既平且直,這些道路把城市分割成不同的區域。特別是城內排水系統的設計獨巨匠心,可以有效地防止內澇。可見,摩亨約·達羅城在當時是一座功能完備的大都市。
但是,自從哈拉巴文化中斷以後,隨著佛教的盛行。建築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多轉向了宗教色彩極濃的寺廟、佛塔等,及開山鑿石而成的石窟。例如佛塔的“塔”字在印度文里的原義即“墳墓”的意思,原是人死後埋藏骨灰處所,後來又成為儲藏“舍利”(僧人死後的遺骨火化出的結晶體)的地方。到了德蘇丹國時,信奉伊斯蘭教為國教,因此又出現了許多伊斯蘭式建築。古印度最具伊斯蘭風格的華麗建築物是建於公元17世紀莫卧爾帝國,埋藏的泰吉·瑪哈爾陵墓。當時有土耳其和波斯等許多國家及當地的建築師和工匠共同設計建造了這座著名的陵墓,它位於今印度北方邦亞格拉附近,全部為白色大理石砌成,典雅肅穆,又鑲嵌以各種寶石,以顯示主人的尊貴,成為穆斯林建築的代表之作。
古印度文明:宇宙觀與天文歷法
神話產生於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古代神話有許多是關於宇宙結構的。古印度人的宇宙觀同樣帶有濃重的神話色彩。吠陀時代,人們認為天地的中央是一座名為須彌山的大山,它支撐著像大鍋一樣的天空,日月均繞須彌山轉動,日繞行一周即為一晝夜。大地由四隻大象馱著,四隻大象站在一隻浮在水上的龜背上。由於古印度人不太重視實際的天文觀測,因此觀測儀器一直比較簡陋,對宇宙的認識也多屬於猜測。公元前6世紀出現的天文學著作《太陽悉檀多》把大地視為球形,其北極稱作墨路山的山頂,那裡是神的住所,日月和五星的運行是一股宇宙風所驅使,一股更大的宇宙風則使所有天體一起旋轉。雖然古印度人對宇宙的有些看法比較落後,但他們的天文歷法卻已經比較成熟。古印度有許多天文歷法著作,他們採用陰陽合歷,極大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吠陀時代,人們把一年定為360日,12個月,還有置閏的方法。為了觀察日月的運動,他們把黃道附近的恆星劃分為27宿。“宿”在梵文里是“月站”的意思,是為了區分月亮在天空中所處的位置。《太陽悉檀多》里講述了時間的測量、日月食、行星的運動和測量儀器等許多問題。芨多王朝時期天文學家聖使所著的《聖使集》里講述了日月和行星的運動以及推算日月食的方法。他認為天球的日運動其實是地球每天繞地軸旋轉所致,這一猜測為後來的天文觀測所證實。公元505年,天文學家彘日匯集了古印度五種最重要的天文歷法著作,編成了《五大歷數全書》。在我國唐代時,一位移居我國的古印度天文學家的後裔曇悉達所著的《開元占經》一書里介紹了印度的“掃執歷”,規定一恆星年為365.2726日(今測值為365.25637日),一朔望月為29.530583日(今測值為29.530589日),並採用19年7閏的置閏方法,是典型的陰陽合歷,表明印度的天文歷法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古印度的天文歷法有力地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但由於它受到宗教的影響,因此長期以來發展比較緩慢,到後期已逐漸衰落。
古印度文明:阿拉伯記數法
現今世界上通用的,每個人都知道的“阿拉伯記數法”,即1、2、3、4…0,最初並不是由阿拉伯人所發明,而是起源於印度。
大約在哈拉巴文化時期,印度人採用了10進制記數法,到公元前3世紀左右,出現了數的記號,但還沒有零,也沒有進位記法。到公元7世紀以後才有位值記法,但還沒有零的符號,用空一格來表示。在公元876年的一個古老碑文中,考古學家發現了“零”的符號,寫作“0”,說明那時古印度的10進制位計法記數已完備起來。後來這種記數法為中亞地區許多民族所採用,又經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成為著名的“阿拉伯記數法”。
圓周率在3.1416~3.1429之間
成書於公元前5至4世紀的 數學 著作《准繩經》是一部講述祭壇修築的書,其中有許多幾何學知識。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那時他們已經知道了勾股定理,使用的圓周率為π=3.09。《太陽悉檀多》一書列出了最早的三角 函數 表。《聖使集》中有關數學的內容有66條,包括算術運算,乘方、開方以及一些代數學、幾何學和三角學的規則。聖使還研究了兩個無理數相加的問題,得到了正確的公式,而且研究了簡單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和簡單代數恆等式的證明問題,算出了3.1416的圓周率。
公元6世紀至13世紀,古印度的數學成就到了頂峰。出現了梵藏、大雄、室利馱羅和作明等著名的學者,他們已經會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多種方程組。梵藏寫的《梵明滿悉檀多》中引進了負數的概念,並提出了負數的運算方法。他已經認識到零在計算中的重要性,能夠求解一些二次方程和不定方式程。他還會正確地計算等差數列的通項(一般項)和數列之和。在幾何學上,他證明了以四邊形之邊長求面積的正確公式,證明了圓周率零除一個數仍然等於這個數,他發現了一個分數除另一個分數,等於把除數?=X的方程。室利馱羅的數學著作是《演算法概要》,專門討論了二次方程的解法。作明的《因數演算法章》反映了古印度數學的最高成就。他指出以零除一切數為無限大。他知道一個數的平方根有兩個數,一正一負,應該根據實際問題選取一元二次方程適當的根。而且指出負數的平方根沒有意義。他還用許多巧妙的方法解決了許多不定方程求整數解的問題。他計算出了兩個圓周體積的正確公式。
古印度人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產生活實踐,同時也應用於生產生活實踐,有力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古印度文明:煉丹術與醫葯學
古印度的 醫學 相當發達。因為古印度素有大慈大悲,普渡眾生的仁愛思想,看重救死扶傷的醫學。在古印度 歷史 上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醫學家和醫學著作。
出現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的《阿柔吠陀》,是目前已知的古印度最早的醫學著作,記載有 內科 、 外科 、 兒科 等許多 疾病 的 治療方法 。該書認為人體有軀干、體液、膽汁、氣和體腔等五大要素,與自然界中的地、水、火、風和空五大要素相對應。軀乾和體腔比較穩定,其餘三者比較活潑,如果五者失調,人就會生病,這種看法成為古印度醫學的理論基礎之一。
妙聞是古印度最有名望的醫生之一。在古印度宗教的教義中,禁止用刀子解剖人體,人們只能把屍體浸泡於水中然後用手撕裂進行觀察,因此妙聞只好暗地裡進行解剖學研究,在經後人整理的《妙聞集》里記載了許多解剖學知識。《妙聞集》里還論述了生理學和病理學的許多問題,研究了內科、外科、 婦 產科 和兒科等各類病症達1120種。還記載了摘 白內障 ,除疝氣,治療膀胱 結石 、 剖腹產 等多種手術,以及120種外科手術器材和760種葯物。
羅迦是古印度另一位著名的醫生,他的《羅迦本集》是古印度的醫學 網路 全書。書中進一步闡發了古印度的醫學理論,它提出的攝生原則包括合理的 營養 、充足的睡眠和有節制的飲食,至今仍有參考價值。該書對病因、病理作了進一步研究,記敘了一系列相應的診斷和治療的方法,闡述了500餘種葯物的用法。另外,公元7世紀編成的《八科提要》和8世紀的《八科精華錄》也是古印度醫學的重要典籍。
與成熟的葯物學相聯系,為了尋求“長生不老之葯”,並使普通金屬轉變為金、銀等貴重金屬。古印度的煉丹術也十分發達。古印度人重視水銀和硫黃,而且掌握了升華、焙燒、汽化等技術。雖然煉丹術有種種神秘色彩,但其中包含了某些科學的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促進了 化學 的發展。
古印度的醫學影響深遠。妙聞和羅迦的著作在公元五世紀被譯成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公元8至9世紀時阿拉伯人曾經邀請印度醫師主持醫院工作和擔任教學工作。我國西藏、中原等地也曾經受到古印度醫學的影響。
古印度文明:佛教與哲學
宗教往往同自然哲學、人生哲學聯系在一起,在吠陀時代,就有人認為世界萬物的本原是“風”;也有人認為是“水”,或者是水、地、火、風四元素,或是水、地、火、風、空五大元素。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了獨特的宇宙觀自然觀和人生觀。
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發源地。佛教在世界上有非常廣泛的影響。公元前6世紀,恆河流域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拋棄王室的榮華富貴,離家出走,遠行求道。他游歷了印度各個地方,各個寺廟,求教了許多學者和高僧,積累了大量的宗教知識和實踐經歷。經過多年苦苦修行,相傳有一天他在恆河邊的菩提樹下靜坐時終於大徹大悟,從此創立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他被信徒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著有《金剛經》作為後世傳教憑證。佛教最基本的教義是四諦說。四諦即四種真理,包括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認為人生一切皆苦,產生苦的原因在於人有各種慾望,因而便有行動(即造了“業”),也就是造了以後的“因”,於是因果不斷,苦在生死輪回中不斷反復。佛教認為滅苦的關鍵在於消滅慾望,消滅主觀意識,通過修行使人解脫,進入佛教理想的最高境界即涅槃。佛教把自我和物質世界分別比喻為水流和“自生自滅的火焰”,認為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永無休止的變化,是無窮無盡的生生滅滅。這裡面蘊含了一種對立 面相 互依賴、相互轉化的辯證法思想。佛教在反對印度婆羅門教中起了重大作用,在客觀上促進了印度的新興奴隸主階級和市民階級為代表的奴隸制國家的發展。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佛教向印度境外傳播,逐步發展為世界性宗教。
另外,古印度還有許多哲學派別,對世界的構造提出了許多不同看法。印度後來宗教極為盛行,到處籠罩著神秘的宗教氣氛,神廟、佛塔等宗教場所鱗次櫛比。而且絕大多數印度人都信奉某種宗教,同一宗教內部也有許多教派。印度人生活在宗教中,因此他們創造的許多科學技術也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為宗教服務。而且壟斷了科學文化的祭司和僧侶階層飽食終日,熱衷於純粹的哲理思辯,對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卻沒有 興趣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印度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後來又由於各種原因,到12至14世紀以後,其科學技術幾乎已經停滯不前了。盡管如此,古印度仍然以其卓越的科學技術成就在世界 科技 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們的科學技術向東經過中亞,遠播到中國、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各地;向西經過西亞、小亞細亞傳入希臘和歐洲,對這些地區的科技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猜你喜歡:
1. 印度神話故事大全
2. 印度的習俗禮儀
3. 古印度文明有哪些
4.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大全
5. 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❼ 跪求有關古印度的歷史小故事
蒙兀兒第5代君主 — 沙.賈汗(Shah Jahan) 有一個心愛的皇後慕塔芝.瑪哈(Mamtaz Mahal)。他們在一起廝守了十九年,但是紅顏薄命,最終皇後在第十四次生產中難產死亡,沙.賈汗在他的皇後彌留之際答應為她修建一所舉世無雙的陵墓,皇後逝世後他便耗資500萬盧比,以2萬名工匠,花了22年時間,完成了一座震驚世人的大理石藝術建築,作為愛妃長眠之所。而且這項工程的製造者,工程師也都被砍去了雙手,以保證這項工程的不可復制,這就是泰姬陵。
還有關於釋迦摩尼的故事,他其實是一個王子,因為厭惡世間的丑惡,關心黎民的疾苦而離家出走,苦苦思索大道,最後在一株菩提樹下參悟,創立了佛教。
其實佛教的十八金剛都是印度人,他們的故事也都很精彩,你可以去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