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1年儲蓄國債利率一覽表
2021年儲蓄國債利率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其中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8%,最大發行額賀物180億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彎拍毀面年利率3,97%,最大發行額121億元。
一、2021年儲蓄國債利率
2021年儲蓄國債利率已公布,其中第三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8%,最大發行額180億元。第四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97%,最大發行額121億元。根據2021年埋備第二季度國債發行計劃表,顯示了2021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將於6月10日至19日發行,一共發行兩期憑證式國債。
二、具體的介紹
儲蓄國債是國債中安全性很高的產品,並且比其他國債收益更高,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愛,目前想購買國債的人,可以用手機銀行查看或者銀行營業點櫃台去咨詢相關內容,而且相關的信息大家在網站上也可以進行查找,這些信息都是非常全面的。如果遇到需要提前兌取的情況,可以到原購買機構辦理提前兌取,但是要注意,當期國債發行期最後一天不辦理提前兌取。提前兌取按照實際持有時間和相對應的分檔利率計付利息,財政部決定發行2021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儲蓄國債。
三、結語
2021年首批儲蓄國債已經開始發售,根據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的通知,2021年第一期、第二期儲蓄國債兩期最大發行總額為300億元,第一期發行額為180億元,3年期票面利率3,8%,第二期發行額為120億元,5年期票面年利率3,97%,而銀行存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利率幾大國行基本上在3%左右,所以相比於儲蓄國債來說,這個利率是更高的,但是儲蓄國債會更加穩定。
Ⅱ 為什麼印度經濟那麼不發達,還總想成為超級大國
我個人對綜合國力的定義是:
國家財政通過國家采購能夠買到的,能夠提高國家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科技水平和政治影響力的東西。
其它的定義中非常關鍵的問題在於沒有有效區分國家的實力和潛力的問題。
一個國家,人民再有錢,也必須被國家收成稅由國家花出去,才能變成國力。企業的產品再好,也要國家買回來由國家使用才能變成國力。科技人員水平再高,也必須由國家僱傭並為國家服務才能變成國力。否則這些東西都只是國家的潛力而不是國力。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實際上取決於國家的財政支出水平和有效性。
接下來我以印度為例說一下財政對國力的決定性影響:
1、印度的財政收入。中國的GDP大約是印度的5倍,但中國的財政收入大約是印度的8~11.5倍(依據不同的統計口徑)。所以印度這個國家大約有一半的GDP是不能轉化為國力的。中印之間的國力差距是大於GDP差距的。
需要指出的是,槐跡一個國家有四個主要的稅種:關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個人所得稅。印度和中國一樣都是以增值稅為主的國家,而且印度所有四大稅種的稅率都高於中國。印度財政的直接問題在於大量的GDP收不上稅,只能躺在統計數據上。這也是我們經常說印度的GDP很虛的原因。
2、印度的財政支出。中印兩國的財政支出其實是和GDP的比例相差不多的。財政收支之間的差距主要就靠債務彌補。所以這個國家是靠大量借債,勉強撐起一個和中國競爭的面子。但是印度的國債又存在兩個嚴重的問題:外匯國債佔比很高;國債利率很高。雖然印度國債佔比還不算非常高(與美國、日本相比),但是政府債務的負擔非常大,債務沒有擴張的潛力。莫迪政府上台後,印度國債一路上漲,光國債利息每年就要消耗上千億美元的外匯。因此,印度的財政開支首先是不可持續,其次是嚴重透支了財政潛力。目前印度政府要維持這個面子都已經很難了,最近幾年已經開始逐步出售國有資產了維持財政。
3、財政支出的有效性。印度的財政支出有兩個巨大的弱點:
重要設備、裝備依賴進口。我們經常說獨立自主,但是很多人對獨立自主的認識停留在被國際封鎖怎麼辦上。然而像印度這種不能做到獨立自主的國家,重要資產依賴進口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采購不能使用稅收上來的本幣,只能消耗外匯。也就是說印度的財政收入對相當大一部分的國力建設不起作用。而工業不能獨立自主的國家,換匯能力又極為薄弱,需要依賴從國外借債來取得外匯。於是造成國力建設被外債不斷的吸血。
財政支出絕大部分用來維持自身的運轉,不能用來進行投資,進而生成國力。以軍費為例,印度的軍費中人員開支居然相當於中國的65%左右(人均則相差無幾,想想看印度頃櫻軍人吃的穿的住的是啥條件,怎麼花掉的錢?)。裝備采購費用只有五分之一,訓練費用只有十五分之一。所以他們的軍費大部分被吃掉了,沒有轉化為軍事實力。印度的航天算是亮點,經常吹噓去月球只花了幾千萬,去火星只花了幾千萬,然而事實上印度航天經費一年好幾十億美元,大部分都沒用到正經事上。
財政能雀明叢力最終體現在國力上的結果是:莫迪任內七年,印度重要武器采購項目,買了36架陣風戰斗機,還沒全部交付;重要航天科學項目,月船二號,還失敗了;重要基礎建設項目,鐵路和高速公路都只完成了幾百公里。同一時間它的北方鄰國,采購了十倍以上的三代半和四代戰斗機;修建了一百倍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進行了月球背面著陸,月球采樣返回,火星著陸巡視,空間站,全球定位系統,量子衛星,暗物質衛星。
作為對比,印度的GDP比英國高,但是國力卻顯著的比英國弱。這是因為:
英國的財政收入是印度的1.5倍;英國的國債雖然比印度高,但是它的國際信用也比印度高,國債利率低,而且英鎊本身是國際貨幣,可以比較容易的發型本幣國債,所以舉債能力更強;英國收入更高,國債信用也更高,造成財政開支能力更強;英國的科研能力更強,雖然工業生產能力不行,但是關鍵設備和裝備還是有自產能力的,英國的國際采購環境也比印度強,所以英國財政開支的效率遠高於印度。
總的來講,英國雖然賬面上的GDP不高,但是真實的國力達到印度的兩三倍毫無問題。
Ⅲ 印度盧比兌美元創紀錄低點
一美元等於75.9855盧比。
1.2021年4月7日,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大幅下跌,從73.32盧比兌1美元跌至74.23盧比兌1美元。印度媒體指出,這是近20個月來盧比兌美元的最大單日跌幅。隨後兩個交易日,盧比持續下跌。12日,盧比兌美元跌至75.06盧比,創9個月新低。13日,盧比兌美元進一步跌至75.31盧比。市場仍不看好下一階段盧比兌美元的走勢。保險公司Kotak技術研究部副總裁Anindya Banerjee表示,除非印度央行出手干預,否則盧比兌美元將進一步承壓。印度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病例的快速增加以及印度地方政府正在實施的封鎖措施將使盧比持續承壓。
第二,盧比對美元匯率下跌的背後,三大因素起到了主要推動作用:一是印度疫情惡化導致經濟復甦前景黯淡。2月底至3月初爆發的印度第二波疫情遠比第一波嚴重,單日新增感染人數已超過16萬。印度的關鍵經濟區,如馬邦和卡邦,都出台了嚴格的限制措施。除基本生活服務外,大量服務活動被取消:電影院、劇院等場所關閉,酒店只能提供外賣服務,婚慶、健身場所關閉。這些措施目前計劃實施到4月底。印度的這次疫情和地方政府的封鎖措施將影響印度經濟復甦的前景。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復甦勢頭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大大衰竭。印度中央統計局1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2月份工業產出指數為129.4,較去年同期萎縮3.6%。這個縮水比一月份還多。1月份,印度工業產出指數同比萎縮0.9%。與此同時,由於大量服務活動取消,印度失業率再度上升。
3.印度經濟測試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11日,印度失業率從兩周前的6.7%升至8.6%。這給印度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的經濟復甦蒙上了陰影,一些經濟研究機構已經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野村證券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將印度經濟預期從此前的13.5%下調至12.6%;高盛將印度第二季度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33.4%下調至31.3%。其次,印度央行的巨額購債計劃打壓了盧比。印度央行7日宣布,將於6月30日前在二級市場購買總額1萬億盧比的國債,並將於4月15日首次購買2500億盧比的債券。印度央行宣布,這是印度央行政府債券購買計劃(G-SAP 1.0)的一部分。與此同時,印度央行宣布將去年推出的流動性措施延長6個月至9月30日。
第四,對於印度央行的這一巨額購債計劃,有研究機構指出,這是印度量化寬松的開始。ING銀行的羅伯特·卡內爾(Robert Carnell)在接受印度媒體采訪時表示,印度已經加入印尼、菲律賓等國實施量化寬松的行列。印度大規模購債和量化寬松可能導致盧比過剩,導致盧比對美元貶值。7月7日,印度銀行宣布了購買盧比債券的計劃。1萬億,盧比兌美元下跌1.56%。市場機構指出,除非印度央行有所動作,否則盧比兌美元匯率不會停止下跌。但印度央行已將經濟增長列為通脹、匯率、經濟增長三大困難目標中的重中之重。印度央行行長達斯此前指出,印度央行將使用一切可用的工具來促進經濟增長。
第五,為了保證經濟增長,使10年期國債收益率保持在6%左右,印度央行顯然會暫時提高對通脹和匯率下跌的容忍度。第三,大量海外資金流出印度資本市場,也導致盧比下跌。由於美元指數上漲以及印度疫情對經濟的影響,2021年印度資本市場大量外國證券組合(FPI)退出印度市場。數據顯示,自4月初以來,外資已從印度資本市場撤出94.1億盧比。印度評級機構CARE指出,FPI大幅外流和貿易逆差擴大都導致了盧比貶值。印度央行對充足流動性的承諾加速了這一過程。對於未來盧比兌美元匯率走勢,市場機構指出,盧比將繼續承壓,或下行至76盧比兌1美元。
Ⅳ 2021年中國欠外債總共多少億
沒有明確數字。
我國外債余額為77150億美元,截至2015年12月末、2008年10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包括香港特區,一般是指政府通過發行國內債券所形成的債務,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
我國2007年度財政總收入累計513003億元。
也稱政府國內債務」或國內公債」,下同,2018年中國欠債大約20萬億人民幣。中國外債余額為30476億美元、其中。
其中稅收收入456199億元,其中,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占當年GDP的11、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不包括香港特區,登記外債余額為40228億。
不過中,國家外匯管理局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外債余額達152980萬美元,至於錢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澳門特區和台灣地區對外負債,中國不欠任何國家外債。
登記外債余額為20776億美元,下同,其中國務,20億,其次還有部分非洲國家和東南亞國家等都欠中國人錢、我國外債余額為64228億美元。
中國是世界上持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但要留意的是以上數字是不包括國企,截至2008年6月末,政府國內債務的主要目的是彌補財政赤字或國庫資金的暫時。央企等半政治機構的債務。
到是有好多國家欠我國的債.截至6月末。
不包括香港特區,中國的黃金儲備已經達到1051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2013年6月末中國外債數據截至2013年6月末、2008年上半年底中國外債基本情況,中國外債余額為4273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不同的是內債。
(4)2021印度國債總額多少擴展閱讀:
外債是指一國對國外的負債。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定義,外債是「包括一切對非當地居民以外國貨幣或當地貨幣為核算單位的有償還責任的負債」。外債凈額等於一國的外債總額,減去該國居民對非居民的全部債權 (即海外資產)。外債總額和外債凈額反映的都是過去歷年累積的對外債務,即外債的存量;國際收支資本項目中則反映每年外債的增減變動額,即外債的流量。
Ⅳ 2021國債利率表及發行時間
一、國債最新利率
據財政部網站3月5日消息,2021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儲蓄國債(憑證式)將發行,發行期為2021年3月10日至3月19日。第一期和第二期國債均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種,最大發行總額300億元。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3.8%,最大發行額180億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3.97%,最大發行額120億元。根據公布的國債票面年利率,市民如果分別認購10萬元3年期、5年期國債,持有到期收益分別為11400元和19850元。
據財政部官網「2021儲蓄國債發行計劃表」顯示,今年的儲蓄國債將從3月至11月份一共發行9批,每批次均安排3年期和5年期各一期。其中4批為憑證式儲蓄國債,到期一次還本付息;5批為電子式儲蓄國債,每年付息一次。
據了解,儲蓄國債(憑證式)因其安全性高、起賣點低(人民幣100元)、收益較高等特點,可以滿足長期儲蓄性的投資需求,在個人投資理財市場也備受青睞,特別是深受中老年投資者歡迎。儲蓄擾橡國債(憑證式)作為我國國債體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債品種,對我國籌集財政資金和保障國家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國債怎麼購買?
不同於電子式國債既可以在銀行櫃台購買,也可以通過網銀購買,儲蓄國債(憑證式)投資者需在發行期內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根據公示的國債承銷團成員名單,到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招行、中信、興業、西安銀行等銀行網點櫃台辦理認購。
三、2021年國債發行計劃
今年會發行的國債分為記賬式國債和儲蓄國債兩種,從1月份到12月份都有國債會發行。
1、儲蓄國債
儲蓄國債是具備儲蓄性質的國債,它跟銀行存款有些類似,就連利率都是對標的銀行存款利率。
儲蓄國債是所有國債中利率較高的一類,因此也更受投資者歡迎。
2、記賬式國債
記賬式國債為我國發行量最大的一類國債,每個月都會有多批記賬式國債要發行。
相比儲蓄國拍茄債來說,記賬式國債的利率要低一些,比如目前3年期和5年期的記賬式國債的利率分別為2.8%和2.9%左右襲李察,比同期的儲蓄國債低了1%以上。
不過,記賬式國債的利率不是固定了,它會隨著國債的價格的漲跌而變化。
記賬式國債的收益率雖然較低,但它也有優點。比如記賬式國債可以上市交易,流動性較好,又比如因為記賬式國債的價格會經常變化,所以還能根據其價格變化賺取差價收益。
另外,記賬式國債可選擇的期限較多,從3個月到50年的都有,而且因為發行量較大,也更容易買到。
Ⅵ 2021年國債發行額度
2021年國債發旦讓型行額度3179億元。根據相關公開資料查詢:2021年12月,全國發行新增債券1136億元,其中一般債券125億元、專項債券1011億元。模猜全國發行再融資債券2043億元,其中一般債券242億元、專滑茄項債券1801億元。合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3179億元。
Ⅶ 三月份國債多少利息
關於三月份國債多旁租少利息相關資料如下
2021年3月份發行的國山汪債年利率如下:
這一次的國債最大發行總額為300億元,其中,第一期的期限為三年,票運唯兆面年利率是:3.8%,最大發行額180
仁元。第二期的期限為五年,票面年利率是:3.97%,最大發行額120億元。兩期國債均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購買之日開始計息。
Ⅷ 2021年國債發行量
國債發行6.7萬億元。
一、債券市場規模穩定增長
2021年,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61.9萬億元,較2020年粗州增長8.0%。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債券53.1萬億元,同比增長9.2%。交易所市場發行8.7萬億元,同比增長1.0%。2021年,國債發行6.7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7.5萬億元,金融債券發行9.6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1發行14.8萬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8815.3億元,同業存單發行21.8萬億元。
截至2021年12月末,債券市場託管余額133.5萬億元,同比增長16.5萬億元,其中銀行間債券市場託管余額114.7萬億元,交易岩昌蔽所市場託管余額18.8萬億元。商業銀行櫃台債券託管余額599.9億元。
二、債券收益率整體震盪下行
2021年12月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分別為2.24%、2.46%、2.61%、2.78%、2.78%,分別較2020年同期下行23bp、36bp、34bp、39bp、36bp。2021年末,中債國債總指數收盤價為206.6,較2020年同期上漲11.4;中債新綜合全價指數收盤價為121.5,較2020年同期上漲2.5。
2021年12月,銀行間同迅睜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02%,較2020年同期上行72個基點;銀行間質押式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為2.09%,較2020年同期上行73個基點。
三、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穩步推進
截至2021年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託管余額為4.1萬億元,佔中國債券市場託管余額的比重為3.1%。其中,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託管余額為4.0萬億元。分券種看,境外機構持有國債2.5萬億元、佔比61.3%,政策性金融債1.1萬億元、佔比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