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在印度的蒙古人都去哪裡了

在印度的蒙古人都去哪裡了

發布時間:2023-05-10 11:50:58

⑴ 蒙古人後裔最多的國家

印度。

現在普遍的觀點認為,蒙古國後裔基本上在我國和蒙古國,但是其實蒙古國的蒙古人才300萬不到,我國的蒙古人其實也就500多萬,數量並不算多,佔比全世界蒙古人後裔的比例那也是非常低。而從全世界來看,蒙古人後裔最多的國家是印度。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在印度,蒙古人後裔和血統的人口數量,多達3000萬人。

而且蒙古人後裔在印度廣泛分布判消,尤其是東北地區銷散,以及中部地區,德萊昂分布著蒙古人。尤其是印度的阿薩姆邦、梅加拉亞邦、曼尼普爾邦、米佐拉姆邦、那加蘭邦和特里普拉邦等地區,都大量分布著蒙古人。

而因為時間太長,所以在印度的蒙古人大部分其實已經失去了蒙古人的明顯特徵,因為他們與雅利安人和印度人融合,但是體內依舊有大量的蒙古人血統。

為何蒙古人卻在印度這么廣泛分布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印度古代那是一直處於亡國狀態,80%的時間,都是被外族掌控。其中印度近代最強大的莫卧兒王朝,就是蒙古人後裔建立的。莫卧兒王朝的貴族,是來自察合台汗國,突厥化的蒙古人,而且也改信了伊斯蘭教。

而莫卧兒王朝在印度統治時間很長,當時蒙古貴族,以及帶領的幾萬軍隊中,就大部分是蒙古人,所以這虧沖氏堪稱最大規模的蒙古人進入印度。此後,莫卧兒王朝為了穩固統治,所以鼓勵蒙古人跟本地的民族通婚,尤其是跟上層的雅利安人通婚。

加上整個印度生育率很高,所以蒙古人血統快速蔓延,使得現在印度蒙古人血統人口超過3000萬人,這一點其他國家那是比不了。

⑵ 蒙古人在印度建立了莫卧兒帝國,為何如今在印度不見純正的蒙古人

中華大地,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上生活著56個民族,各民族和諧共處,這其中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內蒙古和東三省的蒙古族,在中國 歷史 上占據著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 歷史 上第一個非漢族大一統王朝,元帝國由蒙古人一手建立,此後的500餘年 歷史 中中原王朝與北方蒙古部落之間的 穩定 始終是明清兩朝的重心所在。

蒙古族人能歌善舞、善於騎射又熱情好客,在號稱同化能力極強的漢文化面前,仍舊保持著極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然而,在神奇的南亞次大陸上,蒙古人也曾經揮師南下,兵鋒深入印度境內,並且在印度建立起穩固的統治秩序,創造出印度 歷史 上極為輝煌燦爛的莫卧兒王朝。

可是,如今再看印度何處可見曾經蒙古族人的痕跡?或許唯有泰姬陵前的無聲嘆息和史書之中點滴記載了,想要在印度找到一個純正的蒙古族人難如登天,想要在印度看到富有特色的蒙古文化,幾乎不太可能,就好似曾經統治印度331年、由蒙古人建立的帝國未曾傳承下文化般?

在中國都不能完全同化的蒙古族,竟能夠在印度被同化,難道是因為印度文化比中華文明的同化能力更強?

想要弄明白上述問題,就要清楚問題的來龍去脈,正所謂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首先要弄明白的第一個問題是,蒙古人是如何進入印度的?

蒙古族起源於中國北方大草原,地處溫帶,印度身在南亞次大陸,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兩者之間相隔萬里,有著巍峨的喜馬拉雅山脈作為阻擋,又是怎樣產生聯系?

蒙古一詞的文獻記載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蒙古族最初不過是草原上一個不起眼的小部落,逐水草而居,臣服於草原王者。 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畔被推舉為蒙古大汗,號稱成吉思汗,蒙古帝國宣告成立。我在文章:海陸空各誕生一位世界霸主,下一位霸主會是誰,將在何領域獨霸? 就已經論述了蒙古帝國作為人類 歷史 上第一位陸上世界霸主對於人類文明的意義在於打通亞歐大陸之間的陸上聯系,其對於蒙古族來說,則是將自身民族的血脈足跡灑遍亞歐大陸各處,印度自也不例外。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西征開始,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在中亞建立了察合台汗國,蒙古族人開始定居在中亞,並且入鄉隨俗中亞的蒙古人開始突厥化,使用突厥語言,皈依伊斯蘭教。

察合台汗國分裂後的公元1370年,西察合台蒙古貴族帖木兒建立起帖木兒帝國,1398年鞏固汗位的帖木兒,沿著 開伯爾山口蒙古大軍大舉 進攻印度 德里蘇丹國 首都 德里 ,洗劫印度北部後而回。 帖木兒帝國對於印度的進攻雖然沒有佔領印度,但是對於印度的富庶安逸的印象卻在蒙古族人的口耳相傳之中流傳下來。

128年之後的1526年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再次兵臨德里城下,這一次蒙古人沒有走,而是選擇留下,一個統治印度長達331年的莫卧兒王朝由此建立。

莫卧兒王朝的締造者巴布爾出生於1483年,出生地大約位於今天烏茲別克的費爾干納,巴布爾的母親是東察合台汗國大汗羽奴思的女兒,正統的成吉思汗後裔。1494年年僅11歲的巴布爾繼承王位,此時帖木兒帝國四分五裂,內部爭權奪利,一片混亂。1497年,年僅14歲的巴布爾短暫奪取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撒馬爾罕後。

1501年, 巴布爾被昔班尼擊敗,被迫南下,巴布爾先後佔領了今天阿富汗境內的喀布爾和坎大哈。可是面對昔班尼的窮追不舍,走投無路的巴布爾想起了血脈之中關於那片富庶安逸之地印度的傳說,於是巴布爾率領蒙古部落翻越興都庫什山脈,兵鋒直抵南亞次大陸。

1519年巴布爾佔領巴基斯坦,1526年兩次征伐後巴布爾佔領德里,突厥人建立長達320年的德里蘇丹國被滅。巴布爾自封為印度皇帝,他的帝國也被後人稱之為莫卧兒王朝。

莫卧兒在波斯語是蒙古的意思, 莫卧兒帝國,是印度 歷史 最後一個大帝國,從 1526年建立到1857年被英國人所滅,長達331年,在印度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近3000萬蒙古族後裔,而作為蒙古族發源地的外蒙古不過300萬人口、中國境內的蒙古族也不過650萬人口 (註: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莫卧兒帝國對於印度來說意義重大,廣闊的疆域奠定了近現代印度國土的雛形,莫卧兒帝國時期的不少制度至今仍在印度發揮著重要作用。

蒙古人在印度統治的300餘年的 歷史 中,享受著南亞次大陸的安逸,也將自身民族徹底融入到印度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再也不見多少成吉思汗時代蒙古族的民族特色。

雖然蒙古人在印度建立了輝煌一時的莫卧爾帝國,並且留下了如今在印度近乎3000萬的蒙古族後裔,然而這些蒙古後裔早已沒有了純正的蒙古族特色,融入了當地,這與蒙古鐵騎在征服世界過程中執行的政策有著莫大的關系。

蒙古最初由各個游牧部落組成,沒有統一的思想文化體系,成吉思汗時代,蒙古族人口不過170萬,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擴張,帝國疆域急劇增長,然而蒙古部落的人口增長卻難以跟上這種擴張速度,為了維持帝國的統治,蒙古人建立的各大汗國之間或是被動更多的是主動地選擇融入當地,最為典型的是蒙古在中西亞地區的突厥化,即使在蒙古帝國的發源地元朝其實也在努力的融入漢文化之中。這即是蒙古帝國維持統治的必需,也是因蒙古部落發展初期自身文化薄弱導致的必然選擇。

莫卧兒帝國以及其前身帖木兒帝國,帝國的建立者雖是蒙古人,卻都是突厥化的蒙古人。他們放棄了蒙古語,全面使用波斯語等語言,莫卧兒王朝蒙古貴族通用波斯語,並且皈依了伊斯蘭教,莫卧兒帝國的高層貴族也主要由蒙古人、突厥人和阿富汗人構成。

如果說 莫卧兒帝國的建立者巴布爾還殘留著一些明顯的蒙古人特徵,等到其繼任者胡馬雍開始,波斯人的血統逐漸占據上風,成為莫卧兒帝國皇室的主流,並且由於長期與波斯貴族通婚,這種趨勢愈演愈烈。

沙賈汗統治時期可以說是莫卧兒帝國最為興盛的時代,沙賈汗不斷向德干高原用兵,吞並了艾哈邁德納加爾,帝國的版圖擴大到科佛里河附近。巔峰時期的莫卧兒帝國,疆域從喀布爾到吉大港,從克什米爾到卡維里河,除半島極南端以外的整個次大陸都納入了莫卧兒帝國的版圖。

如今,距離蒙古人在印度建立的王朝,莫卧兒帝國滅亡不過164年, 從蒙古高原走出,一路跋山涉水進入中亞, 跨越興都庫什山脈,先是在中亞突厥化,又在印度波斯化,最終這些遠征而來的蒙古人已然完全融入到印度的各民族之中, 再也看不到蒙古人的影子。蒙古是莫卧兒王朝的名字,蒙古人在印度最終從一個民族成為一個符號和象徵,沉寂在 歷史 的長河之中,不復存在。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印度的蒙古人被同化了,而在中國的蒙古卻還能保持著蒙古族特色?難道是印度的文化同化能力更強?

其實這個問題,與其說是蒙古人被印度文化同化,不如說是蒙古人因為自身人口不佔優勢,為了維持統治,主動選擇融入中亞、印度,並且蒙古人進行的同化選擇更多也是伊斯蘭文化或者是突厥、波斯文化,與所謂的印度文化,其實關聯性並不高。

我們常常自豪於中華文化的同化能力,古往今來,多少民族、部落在中華大地上閃亮登場,最終都逃不過被同化的命運, 強大如匈奴、鮮卑、柔然、室韋、契丹、黨項、 沙陀等等民族如今安在?血脈早已融入到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之中,不分彼此。

那為什麼蒙古人在印度被同化,而在中國卻還保持著民族特色呢?

在古代世界,一個民族被同化總體來說,除了戰爭之外的和平手段無非兩種,一種是因為人口數量弱勢一方主動融入,通常手段有通婚或者自上而下的改革,如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另外一種則是數量占據優勢一方強勢容納,比如漢唐時期中原王朝強盛時期,周邊多少部落紛紛歸化,轉為中央王朝治下的良民。

蒙古人在中亞首先數量上並不佔據優勢,在沙漠、山地居多的中亞和西亞地帶,蒙古人更是被切割成為一小塊,分散在各地,與此同時的是,蒙古人在中亞地區建立的汗國並不穩定,內部的權力爭奪異常激烈,戰爭時有爆發,為了壯大自身勢力,通婚聯姻成為最好的選擇,代代聯姻之下,本身在人口上處於弱勢的蒙古人在中亞、西亞乃至印度自然也就順理成章的被同化了。

反觀之,蒙古族在中國情況就大不一樣了。一方面蒙古大草原是蒙古族的發源地,這里聚集著大量的蒙古部落,另一方面成吉思汗的豐功偉績讓後續蒙古部落追崇,也就減少了對中原文化的嚮往之心,特別是土木堡之變的爆發,讓蒙古與中原王朝之間的實力達到平衡,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這種同化速度自然大大減弱。

另外一點,蒙古人在中國的同化是文化上的同化,在中亞和西亞乃至印度的同化則屬於宗教上的同化。

宗教歷來具有排他性,蒙古人本身人口在中亞和西亞乃至印度便處於弱勢,若是不能夠在宗教上的支持,固然以蒙古人強悍的武力可以鎮壓住一切不服,然武力終究不是長治久安之道,進行宗教上的同化是唯一也是無奈的選擇。

與此相反的是,文化上的同化,特別是中華文化的同化,則更為開放和自由,不拘信仰、地域,不限人種、民族,凡是認同我中華文明者皆為中華之子民,若是不認同我中華文明者即使出身漢民族亦非我中華之子民。正如孔子所言: 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

中華文化的同化更為包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中華文明在不斷的同化中汲取養分,化他為己,壯大自身,更加璀璨!這種同化是一種基於自身民族文化優秀而強大的無比自信!

曾經占據大半亞歐大陸的蒙古帝國早已灰飛煙滅,化作 歷史 長河之中的浪花,成吉思汗帶領自己的子孫後裔將蒙古族繁衍壯大,足跡遍布亞歐大陸諸多地方。可是而今,還能剩下幾處還保持著純正的蒙古民族特色?

武力得來的征服能保障一時的統治,卻無法帶來長久的安定,唯有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繁衍生息不斷壯大發展的根源!

文明沒有高低上下之分,能夠傳承至今的文明都必然有著輝煌的過去,以及優秀之處。我們睜眼看世界,既要看到世界之大,也要看到自身之強,保持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昂首向前,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圖源網路,侵刪!

⑶ 蒙古黃金家族還有後人嗎,現在在哪裡呢

「黃金家族」指的是純潔出身的蒙古人。蒙古族有一個始祖母阿蘭,據記載阿蘭與她丈夫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在她丈夫死後又生了三個兒子。她的兩個大兒子包括她的親屬對這件事有疑問,阿蘭說這後邊的三個兒子是她與一個黃白色的神人後代,是上天的兒子,從此之後,這三個兒子的後人就被稱為純潔出身的蒙古人。成吉思汗就屬於其中的一支孛兒只斤氏,除此之外,還有主兒乞氏、泰赤烏氏等。蒙古部的可汗都出於這個家族,所以就被稱為「黃金家族」。

實際上,在成吉思汗死後,只有他的直系後裔,即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四人的後代才被稱為「黃金家族」,才有資格繼承各汗國的汗位。拖雷之子蒙哥奪得蒙古大汗之位後,這個范圍又進一步縮小為拖雷的後代,其後的元朝皇帝和明朝時的韃靼可汗均出自這一系。

----------------------------------------------------------------------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鐵騎在數百年前征服了幾乎整個歐亞大陸。在歐亞大陸留下無數的子孫後代,舉個例子,列寧身上就有蒙古人血統(引述自一本英文的人類學教科書)。

⑷ 揭秘:成吉思汗與蒙古帝國的後裔今何在

蒙古涵化民族的地理分布情況如下:俄羅斯聯邦境內有韃靼人、卡爾梅克人、阿爾泰人、圖瓦人、布里亞特人;在西亞的阿富汗及印度次大陸,有哈扎拉人、莫卧兒人;在中亞的烏茲別克和哈薩克有烏茲絕好別克人和哈薩克人;蒙古國的喀爾喀蒙古人及蒙古族其他分支部落。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散襪旅居著他們的移民。

由內蒙古師范大學蘇和先生和蘇日娜共同執筆完成的《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後人》一書,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介紹了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的後人所建立的國家、生存的地理環境、歷史名城、歷史名人、風俗習慣、歷史淵源以及與中國的關系。本版從今日起分3次選發其中的內容,以饗讀者。

拉開了人類全球化的序幕

800年前,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隨後組織多次遠征,先後有40多個國家、700多個民族都歸附於他,他建立了人類歷史上領土面積空前的蒙古大帝國。當前很多領域:國家版圖、政治體系、哲學、科技、戰爭、商業、文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國的影響。今天,各國的學者普遍認為:成吉思汗打通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之路,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方向,拉開了人類全球化的序幕。

由於成吉思汗蒙古大軍13世紀的遠征,一部分蒙古人陸續離開了蒙古高原,來到了中亞、西亞和歐洲大陸。蒙古人和成吉思汗的子孫在近800年的歷史中建立了眾多國家和政權,這包括在中國建立的大元王朝(1271~1368年),還曾建立金帳汗國(1242年建立,統治俄羅斯各公國長達240年)、伊兒汗國(1264~1388年統轄波斯地區)、察合台汗國(1225~1321年統治河中地區)和窩闊台汗國(1225年建立,居今新疆西部地區)、帖木兒帝國(1501年建立,統治中亞地區100餘年)、昔班帝國(在今烏茲別克)、蒙兀兒帝國(存在於15~16世紀的中告宏凳亞),還包括與明朝始終對峙的北元蒙古諸部。更不可思議的是,帖木兒後裔巴布爾1526年又建立了莫卧兒帝國,統治印度331年。由於諸多蒙古政權和汗國的建立,蒙古人及其後裔成了這些汗國和領地上的主人。他們在這些土地上勞作耕耘,創造了這一時期的人類文明。

成吉思汗的蒙古汗國政權把蒙古人像種子一樣撒向了歐亞大陸,融合了當地民族、部落文化。由於互相的影響,逐漸演變形成了新的民族和國家,這一現象在文化和民族學領域中,被稱為涵化現象。確切地說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文化的民族體系間發生持續接觸,導致一方或雙方原有文化模式被對方的文化所影響而發生變化的現象,稱為民族涵化現象。我們把這種以蒙古族與其他部落和民族融合產生的民族稱為蒙古涵化民族。在這些由蒙古涵化民族組成的國家裡,人們把蒙古人和成吉思汗尊為祖先,這些民族的統治階層和貴族大多是成吉思汗和蒙古人的後裔。

蒙古涵化民族的地理分布情況如下:俄羅斯聯邦境內有韃靼人、卡爾梅克人、阿爾泰人、圖瓦人、布里亞特人;在西亞的阿富汗及印度次大陸,有哈扎拉人、莫卧兒人;在中亞的烏茲別克和哈薩克有烏茲別克人和哈薩克人;蒙古國的喀爾喀蒙古人及蒙古族其他分支部落。在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不同程度地散居著他們的移民。

從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世系延續角度來研究,成吉思汗的4個兒子有3個人的後裔留在了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只有四子拖雷和孫子忽必烈及成吉思汗之弟哈薩爾的後裔留在了中國和蒙古國故地,他們的後人演變形成了現在的卡爾梅克人、阿爾泰人、圖瓦人、布里亞特人、蒙古國的蒙古人和中國的蒙古族。成吉思汗長子術赤和他的金帳汗國後裔演變形成了韃靼人、烏孜別克人和哈薩克人。窩闊台汗國後來並入了察合台汗國,他們有很多後裔又融入了烏孜別克人和哈薩克人中。哈扎拉人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和孫子旭烈兀的後裔。

從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在世界各國的人口數量來看,中國:蒙古族人口約550萬;蒙古國:蒙古人總數約265萬;俄羅斯聯邦:韃靼人約600萬,布里亞特人約45萬、圖瓦人約25萬、卡爾梅克人約20萬、阿爾泰人約7萬;阿富汗及西亞和印度次大陸的哈扎拉人約200萬;在中亞(烏孜別克族和哈薩克族在中亞各國家都有散居):烏孜別克族約1600萬、哈薩克族約1400萬。在全世界,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總人數近5000萬。

從蒙古人離開亞洲蒙古高原大漠腹地的歷史時間來看:在12、13世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等各部落就被統一,並構成了蒙古人的組成部分;在13世紀,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西征,留在阿富汗的蒙古人後裔就演變成了今天的哈扎拉人;成吉思汗之孫、術赤之子拔都發動的蒙古大軍西征,征服了東歐和中歐的廣大地區,拔都建立起金帳汗國,他們的後裔就演變成了今天的韃靼人;在14世紀,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南征統一中國時,留在四川、雲南的蒙古人就演變成今天的南方蒙古族;15世紀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的後裔昔班尼(烏茲別克汗),建立烏茲別克汗國,他的部眾就稱為烏茲別克人;烏茲別克汗國內另兩個術赤後裔克烈汗和賈尼別克汗帶著一部分百姓投奔察合台汗,這些人被稱作哈薩克人,這是近現代哈薩克人的起始;17世紀生活在中國新疆的土爾扈特蒙古人來到了東歐伏爾加河下游駐牧,他們就形成了今天的卡爾梅克人。

從人種和種族人類學特徵來看蒙古涵化民族:韃靼人離開亞洲蒙古高原的時間最早,距離蒙古腹地達萬里之遙,來到白種人的故鄉歐洲,經過長達800年的蒙古人與其他民族的混血。韃靼人兼具白種人與黃種人的人類學特徵,大部分人更接近白種人;烏孜別克人的白種人血統成分比韃靼人要少,但也兼具白種人與黃種人的人類學特徵;哈扎拉人、哈薩克人以黃種人的人類學特徵為主,但也有白種人血統成分;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阿爾泰人、卡爾梅克人以及中國、蒙古國的蒙古族都具備典型的黃種人的人類學特徵。

從宗教信仰來看:早期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自古以來就信仰原始宗教薩滿教。留在東北亞的蒙古人、布里亞特人、圖瓦人、阿爾泰人都不同程度地保留著薩滿教的信仰習慣,藏傳佛教是多數蒙古涵化民族主要信仰的宗教;蒙古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直到現代都在虔誠地信仰藏傳佛教;由於受到 *** 教的影響,當時的察合台汗國、伊兒汗國、金帳汗國最終都皈依了 *** 教。因此,哈扎拉人、韃靼人、烏孜別克人、哈薩克人都是 *** 教信徒。由於受到俄羅斯東正教的影響,部分韃靼人轉信了東正教。

從語言學上來看,蒙古涵化民族現在使用的語言主要是阿爾泰語系,只有哈扎拉人操的是印歐語系。操阿爾泰語系的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又分別屬於兩個語族,即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和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操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民族有韃靼人、圖瓦人、阿爾泰人、烏孜別克人、哈薩克人。由於這些人與蒙古人的淵源關系,他們在山水地名和畜牧業術語方面還保留著蒙古語特點。屬於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有蒙古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

在文字的使用上,原蘇聯所屬的俄羅斯聯邦、烏茲別克、哈薩克境內的諸蒙古涵化民族在20世紀30年代以前,韃靼人、烏孜別克人、哈薩克人使用 *** 字母拼寫本民族語言,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圖瓦人、阿爾泰人都使用傳統的蒙古文字,在原蘇聯 *** 的干預下,30年代後都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寫本民族語言。蒙古國當時也追隨原蘇聯,走了同樣的路。20世紀90年代原蘇聯解體,他們又陸續和部分地恢復了原來使用的傳統文字。在中國的蒙古族一直沿用傳統的蒙古文字。阿富汗的哈扎拉人使用塔吉克文字。

從婚喪嫁娶和衣食住行等民俗及生活習慣上來看,散居在歐亞大陸的諸蒙古涵化民族有很多共同點,一定程度上保留著草原民族的特點。從古代開始,畜牧業一直都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主要生產手段。直到今天,畜牧業在蒙古人、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圖瓦人、阿爾泰人、哈薩克人中佔有重要的經濟地位,他們有的還繼續被世人稱為「馬背民族」,保持了當年蒙古人彪悍的騎射武士的特點。韃靼人、烏孜別克人、哈薩克人、哈扎拉人都是 *** 教徒,他們的生活習慣也都不同程度上 *** 化了,但仍然保留了部分蒙古人的遺風。另外,布里亞特人、卡爾梅克人、圖瓦人、阿爾泰人、哈薩克人、喀爾喀蒙古人都有曾經生活在中國元朝、清朝的經歷,因此他們與中國都有很多淵源關系。

⑸ 莫卧兒人的後裔在現在印度還有嗎

有,莫卧兒王朝最後一任皇帝Bahar Shah Zafar(也即莫卧兒王朝的第十七位皇帝)的重孫媳、現年60歲的蘇丹娜?貝居姆(Sultana Begum),目前生活在印度加爾各答Howrah貧民窟的兩間狹小的屋子裡。
自1980年,蘇丹娜的丈夫Bedar Bukht王子去世後,蘇丹娜便陷入貧困之中。
盡管她擁有皇家血統,卻也不得不依靠著每月僅60英鎊(約合人民幣592元)的基本救濟金來維持生計,養活5女1子。她所居住的棚戶荒涼、狹小,不得不與鄰居共用廚房,用街邊公共水龍頭洗涮。

這是皇室的直系,旁系肯定還有很多,當初跟阿布爾打天下的突厥化蒙古人更是多了去了。他們使大量的南亞人改信伊斯蘭教。

⑹ 在印度的蒙古人,為何是戰斗民族中的戰斗機,都做了什麼


遺憾的是,雄心壯志巴布爾在主業聚眾斗毆的昔班尼汗面前很快變成了勢單力薄巴布爾。昔班尼汗驍勇善戰,帶領的烏茲別克騎兵騎術高超,還擅長使用屬於巴布爾知識盲區的新型火炮,本來也算是勇猛有為的帖木兒之王巴布爾一遇到昔班尼汗的進攻就被打得頭都找不到了。他在後來的自傳中毫不避諱地談到了自己在中亞的失敗遭遇,他說敵人的力量和火炮太過強大,讓我們不得不離開去尋找一個遠一點的地方建立據點。

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經說過,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懂得以退為進的領導人才是好領導人。巴布爾的想法是對的,既然打不過中亞一幫又一幫喝血為生的亡命徒,不如退一步到敵人勢力薄弱的地方建立根據地,擇良機再完成帖木兒帝國的光復大業!

講到這里,親愛的讀者盆友們應該都猜到巴布爾瞅中的終極根據地是哪了吧?對的,就是我們的主角,慣例式「誰也打不過」的倒霉地區南亞次大陸。

在又一次被敵人揍得褲衩子亂飛之後,巴布爾終於帶領他的親部從原據點喀布爾出發,和以前無數被揍得無處發泄的隊伍一樣,背著一股怨氣轉頭去欺負印度了。

然鵝並沒有什麼卵用。巴布爾又來了。他又來了。他帶著腦殼上不再鋥光瓦亮的「王」字到印度來了。一口公元前的恆河水能濾清靈他的「王」字嗎?

閱讀全文

與在印度的蒙古人都去哪裡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各國如何評價中國人民解放軍 瀏覽:576
越南什麼時候開始有貨幣 瀏覽:70
印度神仙索是什麼樣子的 瀏覽:848
越南的海鮮有哪些品種 瀏覽:557
中國辣椒地理在哪裡 瀏覽:224
印尼國產車多少錢 瀏覽:528
印尼巴士汽車怎麼樣 瀏覽:275
中國的京瓷有哪些代表作品 瀏覽:883
為什麼英國四支球隊不能聯合 瀏覽:173
印尼燕窩產地哪裡最好 瀏覽:368
印度玩家怎麼掙錢 瀏覽:307
印度賣甘蔗汁多少錢 瀏覽:393
中國人如何改善口感 瀏覽:741
印度平時放的調料有什麼 瀏覽:511
義大利炮和榴彈炮哪個厲害 瀏覽:224
文藝復興時候義大利叫什麼 瀏覽:437
義大利拉菲為什麼便宜 瀏覽:495
義大利什麼時候開放合適 瀏覽:202
長城哪裡到哪裡中國地圖 瀏覽:282
越南怎麼簽證中國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