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5年內讓印度成為發達國家,莫迪的「大國雄心」能實現嗎
我認為莫迪的“大國雄心”不可能實現。
雖然印度有屬於自己的“大國雄心”,對於印度民眾來說是一件好事情,但是想要實現自己的“大國雄心”,確實有些太過困難,如果莫迪沒有能力解決印度目前的棘手問題,那麼印度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一片混亂的景象。
成為發達國家是印度一直以來的目標和夢想,因為只有成為發達國家,印度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才會有著顯著的提高。只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國家都具備成為發達國家的資格和條件,從目前來看,印度距離發達國家的水準還有著相當遙遠的距離,而在我看來,莫迪根本不可能實現自己的“大國雄心”夢想。
B. 成就大國是一國的基本權利,為什麼印度的大國夢註定
其實目前的印度確實有凌駕於常任理事國之上的實力,印度擁有廣闊的國土和稠密的人口,潛力很大,近幾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目前印度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法國,直逼英國,而且印度的軍事實力位列世界第四,已經超過英法了,然而有一個短板卻是印度無法迴避的,如果印度想在聯合國擁有話語權,必須解決這一問題。
那就是印度的受教育程度,印度的科技的確很強大,先後完成了探測月球與火星的創舉,然而印度的人口受教育程度卻普遍不高,盡管印度的IT業很發達,但是印度卻仍然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不起學,這導致的是較低的全民素質和落後的工業,印度的精英分子十分願意去國外發展,人才的流失和教育的落後註定了印度無法成為世界大國。
C. 中國當年為什麼援助阿爾巴尼亞而且不惜一切代價
因為當時阿爾巴尼亞雖然號遲敬稱歐洲的社會主義明燈,但是與社會主義老大哥蘇聯有很多分歧,雙方關系交惡,當時中國已經和蘇聯關系破碼判慎裂,這樣一來,阿爾巴尼亞和中國既都是社會主義國家,又都和蘇聯有矛盾,所沖大以中國和阿爾巴尼亞的關系很近,加上當時國家的對外政策,對阿爾巴尼亞援助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後來周總理親自暫停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因為有了中國援助後,阿爾巴尼亞便不思進取,什麼缺了都朝中國伸手,其國內生活水平大大超過中國,得知這些情況後周總理下令停止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D. 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性有多大,為什麼
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即將超越中國的人口大國,印度也無時無刻在做著一個大國夢。近段時間印度總統也宣布了印度將在20年的時間成為超級大國。我認為這個可能性並不高,主要還是印度本身就存在許多問題,如果不能根本解決這些問題的話,是根本無法成為超級大國的。
超級大國的標準是什麼?
超級大國是當今世界上擁有超強經濟和軍事實力,可以憑借其非常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直接或間接干預他國政治軍事事務,擴大勢力范圍和戰鬥力的國家。世界霸權。另一方面,印度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都不錯,由此可以看出印度有成為大國的潛力,但印度的各種矛盾影響著印度的進步。
E. 稱霸亞洲走向世界,印度大國夢為何屢戰屢敗深度解析背後原因
戰火席捲整個二戰後,世界形成了以美國和蘇聯,為首的兩個陣營之間對立發展的局面,但隨著蘇聯的解體,世界秩序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在這段時間,涌現出了一些新興國家,而此時,印度這個國家開始頻頻出現在全世界的眼中。
截止到2019年, 印度的國內GDP已高達2.85萬億美元 ,位居世界第五,不僅如此,印度作為全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有著巨大的人口紅利。
憑借這樣的優勢,使印度開始迷之自信,想要一度崛起,並成為亞洲強國。
同屬於發展中國家的我國,在改革開放後,整體實力與經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僅用70多年的時間就從「一窮二白」的狀態一躍發展成世界強國,而印度還在原地踏步,兩國為何會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那麼,印度的大國夢真的會實現嗎?
印度想要成為世界強國,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故事的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呢?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走進「印度」。
印度與我國同樣都是人口大國,且都經歷了近代的屈辱 歷史 。印度在1947年建國,雖然比我國早兩年,但從建國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中印兩國的經濟總量相差無幾。
但在1990年之後,中印兩國的經濟卻瞬間拉開了巨大差距,到2019年,我國的GDP已經高達14.343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而印度僅僅位居世界第五。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在印度進入西方體系之後,印度就被西方國家看好,會成為下一個世界級大國,那麼作為印度開國元首的尼赫魯到底做了什麼,使西方國家對印度產生如此之想法呢?
原本尼赫魯家族,從印度種姓制度的劃分來看, 是最頂級的婆羅門種姓 。由於他的父親供職於,英屬印度政府的高級法院,所以在父親及其英國人的影響下,尼赫魯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也逐漸發生了轉變。
在他16歲的那一年,被父母送去英國留學。有一次因為成績的優異,獲得了一本 《加里波第傳》 作為獎勵。也正是這本書,使他自此開始有自己的政治抱負,1910年,從劍橋畢業的尼赫魯又進入倫敦內工法學院,就讀法律專業,直到1912年才學成歸來。
回到印度後,尼赫魯成為了一名律師,並同時投身於國大黨的各項活動中,也通過父親接觸到了聖雄甘地。
他是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人,同時也是印度的國父,具有極高的地位。在甘地的影響下,尼赫魯深入印度的底層 社會 ,在了解印度的 歷史 與現狀後,便辭去了律師的工作,專注投身於國大黨的政治活動中。
1920年,由甘地所倡導的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開始,但好景不長,1921年國大黨的一些重要分子,就被英國逮捕入獄,其中也包括尼赫魯。
在此後的時間內,尼赫魯先後入獄共9次,坐牢時間加起來將近9年。隨著在長期以往的斗爭中,尼赫魯的思想也發生了諸多改變。
尼赫魯堅持印度要「完全獨立」 ,並認為純粹依靠非暴力不抵抗,是根本無法達到這個目的。其次在20年代末,尼赫魯先後去西歐、蘇聯考察。在這兩次考察中,使他對資本主義模式與 社會 主義模式展開了深入思考。
他被蘇聯的 社會 主義模式所吸引,但仍有所不足。印度可以模仿蘇聯發展 社會 主義,但是要有所取捨。
從30年代開始, 尼赫魯 就逐漸掌握了國大黨的領導權,並開始 領導印度獨立運動 。
在印度人民不懈的努力下,終於在1947年8月15日,迎來了印度的獨立,而尼赫魯也實現了他大國夢的第一步,之後印度就此進入了尼赫魯時代。
為了改變印度獨立之初,薄弱的經濟基礎,尼赫魯在印度搞了一系列的經濟強國政策,首先進行了一個重要的改革,土地改革。
第一個是廢除柴雲達法定地主制。在英國統治印度期間,主要採用的就是 柴明達爾制度 ,通過法律承認他們對土地的私有權。
在這項法令實施後,廢除的柴明達高達250萬,被政府所接管的土地有一億六千萬英畝,由此可見,尼赫魯對柴明達的改革是比較有成效的。
土地改革 的第二個方面是,限制擁有土地的最高限額。其實,印度的國大黨實際上代表著大資本家,大地主的利益,但尼赫魯為了心中的強國夢,願意放棄自身的利益去進行改革,但自印度獨立後,地方行政開始效仿美國,再加上國大黨內部其他成員,為追求自己的利益,從而導致這項法令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實。
所以從整體上看,尼赫魯的土地改革是失敗的。在 農業上吃虧後的尼赫魯又轉身投入到軍事工業 上。
但是,由於土地的問題沒有被解決,大量的人口就被土地牢牢束縛住,根本沒有富裕的勞動力可以進入工業領域。後來到了90年代,尼赫魯的女兒,外孫統治時代結束,印度新政府開始搞 自由化市場經濟 ,但苦於土地問題,無法展開工業化,所以直接跳過工業化去搞第三產業。
但僅僅依靠第三產業,根本無法養活印度的十幾億人口。知道現任總理莫迪上任後,便提出了一系列發展製造業的改革措施,在這些措施里包括,改革傳統的產業結構,構建製造業發展所需的營商環境,等等,其目的就是,希望用以系列的改革,激進印度製造業發展的活力,把印度發展成世界製造業的中心。
但是,事實證明,製造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程度,以及國際化水平不僅呈現出原地踏步的局面,同時還有所倒退。
從根本上來說, 莫迪的經濟改革 ,僅僅是因為成效停留在表面,缺乏實質性的改變,所以根本無法推動製造業的根本性變革。
其實,製造業能否順利發展,並不完全取決於土地的所有制,而影響最大的因素是土地的流轉制度。
在 印度中土地徵收法 中規定,要想徵收土地,就必須得到80%的土地所有者的同意,並且還要向失地的農民提供就業的機會。
而當初立法的初衷,並不是為了城市化與工業化,而是為了保護土地,雖然看似這種立法,對印度的獨立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卻沒考慮到印度未來 社會 的進步和發展,而這種土地制度,嚴重影響到了製造業企業對用地的需求,成為工業發展不可逾越的鴻溝。
雖然,莫迪也曾嘗試對 土地徵收法 進行改革,但是也遭到了農民和地方勢力的強烈反對。
在面對巨大的政治壓力後,莫迪只能將這個土地改革的決定權交給政府,最後不了了之。
在 2019年,莫迪連任 後,他不再進行土地改革,結果造成土地成本一直處於居高不下的狀態。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勞動力的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按理來說,印度有著「世界第二大人口」的號稱。但隨著印度人口的不斷增長,在提供充足勞動力的同時,也嚴重拉低了印度的人均GDP。
據統計,從2014年至2019年,印度的勞動力每年只能增長到440萬左右,而與此同時,印度同期的失業率卻超過了6%,青年的失業率更是高達20%。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局面呢?主要原因是製造業,無法提供 足夠的就業崗位,而印度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卻只能滿足求職者需求的不足20%。
其實,除了落後的製造業,對印度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影響之外,還有一個資金短缺的問題。在資本市場上,莫迪政府多次要求美國,國內的企業能夠到印度投資建廠,同時在印度國內還對中國製造的商品進行抵制。
同時,莫迪政府希望通過 廢鈔令 ,來打擊腐敗、洗錢、連同恐怖主義在內的黑色經濟,表明了印度正度對打擊腐敗的決心。
但是廢鈔令的實施在客觀上,也打擊了用現金結算的個體工商戶,從而出現了資金周轉問難的問題,大大打擊了印度經濟的增長。
總體來看,以製造業為核心的莫迪經濟,依然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問題,也並沒有給印度帶來實質性的改善。
與此同時,印度百年來的種姓制度,也給印度的發展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長期以來,許多低種姓的人只能從事低等工作。
由於印度人民對種姓制度的逆來順受,導致他們認為,一個人的 社會 地位都是由神決定的。
在印度國內,他們進行了對 種姓制度的劃分 ,並將人分為四等。其中,原人的嘴化身為婆羅門,雙臂化為剎帝利,吠舍意味著大腿,則首陀羅等同於腳,隨著時代的發展後來又衍生出了,「不可接觸者」階層,俗稱「達利特」,同時也被人成為「賤民」。
除了劃分等級之外,他們還提出了 內婚制 ,為了維護高種姓制度的血脈,減少高種姓與低種姓的交流,還規定高種姓女性只能嫁給高種姓男性,不可跨越階層,更加鞏固了種姓制度的體系。
在印度,那些所謂的「賤民」清潔工人,在沒有任何防護設備下,竟爭前恐後地用自己的生命,來賺取每天不到30塊錢的工資。
據統計,印度每五天就有一名清潔工,因此而喪失生命。看到這里,很多人會非常好奇,面對這樣的局面,難道就沒有人反抗過嗎?
在這里,就不得不佩服印度的高層統治者,他們為了將種姓制度深入人心,便強行利用神的信仰,來強化這種制度。
除了種姓制度以外,印度在教育方面也是搞得很糟糕。印度的教育發展水平很不均勻,光印度的高種姓就只有300萬人,享受著良好的教育,但對於低種姓人來說,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機會,導致印度的文盲率高達85%。
雖然,印度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文盲破譯的國家,但其女性的 社會 地位還是非常高的。相信看過 《摔跤吧,爸爸》 的人都知道,在印度,女性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只有4.4年,且並沒有自己的私人空間,出嫁前必須要聽爸爸的安排,出嫁後成為丈夫的附庸。
據資料統計,印度這個國家大約有,2/3的印度女性需要依靠男性才能生存,這也導致印度女性長期不被受重視。
這些內部因素無一是直接阻礙了印度的發展,而一直以來就被印度視為假想敵的我國,又是怎樣做的?
眾所周知,兩國都是文明古國,但拋開實力的對比,兩國在很多方面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有人說,印度的人口眾多, 印度的勞動力優勢自然要大於我國 。那到底真實情況是什麼呢?截止到2020年,印度的人口共計13.8億,而我國則是14.1億。雖然,印度稍有落後,但是印度的出生率卻比我國高出了約7%,常住人口卻相差無幾,所以印度的人口在超越中國上,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其實,對印度來說,人口眾多的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會是印度即將面臨的一大難點。
印度的國土面積僅僅是中國的1/3,從長遠看,用有限的資源去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是根本達不到的,即使是如今的局面,印度在飢餓、貧困、教育等問題方面仍束手無策。
但從長遠看,人口的快速增長,卻極大改善了印度的勞動力結構。從2000年至2020年的20年期間,印度勞動力人口從6.19億增長至8.76億,而中國則從8.7億增長至9.92億, 足以體現出我國的優勢。
從2000年的水平來看,印度勞動力人口素質,卻遠遠不及中國。在教育方面,我國也是足足領先了印度一大截。
曾有資料顯示,在英國某公司對某所大學進行排名整理時,發現在十個人當中,中國就占據了7個名額,而印度卻無一人上榜。
由此可見,印度政府曾自稱自己有上億的英語專業,和高端技術性人才的情況,可信度並不高。
所以,雖然 我國的勞動力在減少 ,但隨著我國產業的不斷升級,勞動力的質量與素質,都在不斷提升。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同時也在很多高 科技 領域,有了飛躍性的發展,創造出很多知名的國際大企業。
再來說說印度引以為傲的農業。在農業方面,印度可以稱為全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其糧食產量為三億噸左右。
但隨著我國技術的不斷提高,僅僅在六年的時間內,糧食產量就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可見,兩國的產量如此之大,其根本原因正是因為,印度的農業 科技 水平技術,遠遠落後於我國。
在印度的絕大多數田地中 , 需要農民自行採摘 ,而反觀我國,則是利用播種機和收割機,來代替人工,再配合先進的水稻技術,大大提高了產量與效率。
但在兩者差距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印度又偏偏在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堅持大量出口。反觀我國,雖然糧食收成好,卻還要大規模進口。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說一下,印度首要的目標就是解決溫飽問題,糧食固然重要,但是推動經濟的發展也同樣重要,印度不像中國擁有低成本、強大的製造。
為了填補經濟缺口,他們只能挨餓出口糧食。而我國,早已越過了溫飽問題,所以要邁向一個新的階段。
進口糧食,不僅可以滿足我國糧食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完善中國人的糧食結構。
我國的發展有著顯著的提升,這一切都離不開我國人民與科研人員的努力。
而印度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後,也有了飛躍性的提高。那麼,印度真的有希望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嗎?成為大國的先天條件又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在人類 歷史 上,就曾出現過3個超級大國,美國、英國、蘇聯。
而成為超級大國,首先是人口,任何一個超級大國都不能少於一個億的人口,否則他的軍隊數量就是嚴重不足,如果軍隊的數量不足就不可能鎮壓住其他國家,來維護世界霸主地位。
雖然,印度在人口上已經滿足這個條件,但是經濟上的實力確實還是有超級大國,存在一定的差距。
經濟是支撐軍事的基礎,如果經濟實力較弱,那麼軍事的實力勢必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通過多方面的因素,我們不難發現,印度能都稱為下一個超級大國還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在走向超級大國的陸上,我們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那麼,我國能成為超級大國嗎?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是是時間問題。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各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GDP的總量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但即使我國取得了一定的輝煌成就,但僅僅憑借這些,想要成為超級大國,必定任重而道遠。
雖然美國的盟友遍布天下,能夠在很多事情上顛倒黑白,但並不代表美國能阻止人類 歷史 的發展。
從超級大國發展的歷程來看,即使國家的實力強大,但也需要構建以自身為中心的朋友圈。例如在冷戰時期的資本主義陣營和 社會 主義陣營,如今的美國,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如果我國不打破這個局面,徹底摧毀美國的霸權,那麼,我國在走向超級大國的這條路上,會越來越艱難。
如今我國的 科技 , 在世界各國中的排名早已位居前列 ,甚至在某些方面是全球領先的代表。
其實從分析不難看出,我們中國才有這樣的潛質,不管是從國土面積,國土上的豐富資源,文化的影響力,從國家的高度組織性,還是從經濟實力、政治軍事實力、 科技 實力來看,都是最符合的。
我國的各個領域都在穩步地向前推進,也讓不少人看到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中國的強大不在於肉眼可見的階段,而在於我們每個中國人都具有不怕艱難困苦,勇於吃苦耐勞的特性。相信我國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
F. 印度大國夢的主要內容
成就大國是一國的基本權利,做大國夢本身沒有太多值得詬病的地方。本文中的「印度大國夢」不含貶義,僅指印度對大國地位和大國威望的嚮往和追求,包括三部分內容:
(1)保持並強化印度在南亞地區的霸權國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對南亞的界定遠遠超出印度次大陸,即「從西邊的波斯灣橫跨到東邊的馬六甲海峽,從北部的中亞各共和國直到南部的赤道」[1]。印度所界定的大南亞恰當地反映出印度人追求大國地位的心情。航母情結國產化
(2)印度要得到美俄中等國擁有的世界大國標志,如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核國家的合法性、在重要國際組織與國際活動中的存在感。
(3)從印度精英的抱怨中看,印度人還要得到一種被其他大國認可的主觀上的滿足感。前總理瓦傑帕伊抱怨說:「每一個印度人,不管他是在國內還是在他鄉,始終相信印度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我們不明白為什麼世界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個明顯的事實。」[2]
G. 甘地、尼赫魯和莫迪,是咋帶偏印度崛起之路的
婦女的地位極低。比階級固化更可怕的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強奸事件層出不窮。在印度表面繁榮的背後,是至今仍遺留下來的封建文化的不良習俗。經過74年的發展,它顯然是一個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民主國家。事實上,印度仍然是一塊擋不住牆的泥巴。用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的話說,印度沒有希望成為下一個中國。說到印度,大多數人的腦海里充斥著骯臟、混亂和惡劣的環境、美妙的交通條件、有趣的閱兵儀式和其他圖片。這里的惡劣環境當然並不意味著整個印度都是一樣的,而是印度大部分地區的印象。
作為一個強大的超級大國,印度長期活躍在國際舞台上。在西方國家眼中,它是名副其實的「民主典範」和「自由先鋒」。有名字的朋友可以一起繞地球三圈。一般來說,如果你想擁有一群朋友,或者像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畢竟面對強大的實力,其他沉默的國家沒有勇氣說「不」。
一些不相信邪惡的人跑過去親眼看看。沒有「驚喜」。只要你離開,你就不會只呆在印度的富裕地區。當你回來向親朋好友提起這件事時,你一定會感慨萬千地看著「印度名不虛傳」。當你走在印度的街道上,回顧過去,牛馬車、計程車和公共汽車擁擠在一起。路邊隨處可見各種生活垃圾,牛羊糞、鳥糞隨處可見;在離街道較遠的空地上,有不少露天廁所,公眾視野中的「方便」是一種普遍現象;如果你偶爾經過巷子的交叉口,風就會颳起來,過道的牆壁會有尿味。
H. 為何說1962年我國發起對印自衛反擊戰徹底摧毀了印度的大國夢
這是當年印度挑釁我們造成的結果,他們的部隊很弱打不過我們然後把他們教訓了幾十年來,他們對我們是順從的
I. 印度被殖民二百多年,為啥會反過來感激殖民者
英國曾號稱日不落帝國,因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加持,英國迅速成長為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全世界都有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一位國王說過,只要有陽光照射地方,就有英國管轄的土地。因此,英國才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 印度民族女英雄拉克希米·葩依
當然,上面的這些分析,只對印度適用,因為印度之前本來就是分裂的、落後的,一直沒有強大過。
而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列強的殖民,給當時我們中國的國民,則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為我們中國,以前一直是強大的、先進的,只不過近代出現了落後,但這短暫的落後,卻被西方列強瞅准了空檔,過來狠狠地踩了幾腳。
J. 印度「大國夢」破碎!五常只達成了四次一致,分別是哪四次呢
印度不能這樣做。因為俄羅斯支持莫迪主要是為了吸引印度參加正式投票,或者投票是贊成還是不確定,更不用說這種支持在實踐中總是以更重要的形式存在。作為一個有著遠大夢想的國家,印度渴望在聯合國安理會獲得常任理事國席位。這個席位意味著該國在處理聯合國事務時將擁有一票否決權,而印度曾將聯合國事務視為聯合國的象徵。對於超唯坦級大國來說,但印度的想法很可能再次失敗,因為方法是本末倒置。為了成為常任理事國,印度必須首先允許自己成為一個擁有足夠綜合能力的國家。
印度有計劃
印度不是一個服從美國和俄羅斯的國家,如果幫助印度的努力最終以換取對其國家叢友的反對,這當然不值得失去。即使不能保證印度會站在前線團結一致,俄羅斯將保持謹慎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