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怎麼看著像印度料理

怎麼看著像印度料理

發布時間:2023-05-12 17:14:26

A. 印度料理的五大「咖哩」基底

最近真是有點迷戀咖喱,特別是樓下不遠處的一家尼泊爾風味的咖喱。尼泊爾風味的咖喱比印度風味味道更加柔和,連挑剔的小孩子也很喜歡。但是真的不便宜呢,所以決定研究一下咖喱體系的菜到底是怎麼製作。 網羅匯聚一下各種資料,遂後一一實驗一下:

此文轉自:https://nommagazine.com/%E5%8D%B0%E5%BA%A6%E6%96%99%E7%90%86%E7%9A%84%E4%BA%94%E5%A4%A7%E3%80%8C%E5%92%96%E5%93%A9%E3%80%8D%E5%9F%BA%E5%BA%95/

Does Indian Cuisine Have Mother Sauces?

印度料理博大精深,東南西北有著上百種菜系,絕對不只有「咖哩」與烤餅而已。更別提咖哩這個字其實是英國人殖民印度時創造的,用來統稱「混合香料、蔬菜及肉類一起製成的料理」。

面對如此龐雜的料理體系,是否能夠編列出類似「母醬」的基本架構呢?

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各大媒體專欄作家 Pooja Makhijani 接獲  FOOD52  的提問時不禁遲疑了。她想,母醬是法國料理的根基,包含貝夏梅醬 (béchamel)、褐醬 (espagnole)、白醬 (velouté)、紅醬 (sauce tomate)、荷蘭醬 (hollandaise) 五種。若將來自西方的架構硬是拿來套用在印度菜上,無疑過於簡化了,況且印度料理壓根就沒有醬料的概念。「雖然每一口印度料理都跟世界上任何一種『備受推崇』的料理一樣充滿技巧、精緻、復雜,但它處理食物的邏輯就是不一樣。」印度料理書籍作家兼 Food Network 節目主持人 Aarti Sequeira 接受 Makhijani 詢問時表示。

話雖如此,Makhijani 倒是不排斥動動腦。她心想如果撇除「醬汁」的概念,印度料理是否有不可或缺的、每個廚師都該知道的基本「咖哩醬」或是「加上香料與香草煮成的肉汁」?「我認為咖哩是有幾大類,而且所有人都在這些基礎下延伸發揮,我想這和『母醬』是同樣的概念。」Sequeira 說。

於是,Makhijani 向她的家人、朋友與許多印度料理專家請教,除了 Sequeira;還有印度食譜書《Vibrant India: Fresh Vegetarian Recipes from Bangalore to Brooklyn》作者,同時也是小量生產印度調味料的品牌 Brooklyn Delhi 創辦人 Chitra Agrawal;以及另一本印度料理書《Indian for Everyone: The Home Cook』s Guide to Traditional Favorites》作者 Anupy Singla;統整歸納出五大印度咖哩基底。

有如開頭所說,「咖哩」一詞只是統稱;Makhijani 表示這五種料理基礎中,提到「咖哩」兩字,她指的都是「以肉汁為基底的蔬菜或肉類料理」,當然印度菜中也有「乾咖哩」,不過本篇介紹將以濃稠的液態料理為主。

番茄「咖哩」

由洋蔥、姜、大蒜、紅辣椒與番茄組成,風味溫和而豐富,也不會過於復雜。香料部份可以選用印度綜合香料 (garam masala)、香菜籽、小茴香與姜黃,以及香氣芬芳的小豆蔻、肉桂、月桂葉與丁香等。用量只要稍微變化,就能做出數百種不同的咖哩。「身為印度人,我明白我應該要說,印度香料烤雞咖哩 (chicken tikka masala) 不是正宗的印度菜,但它的根源是真正道地的印度料理奶油雞咖哩。」Sequeira 說。Singla 會用這種以番茄為底的「咖哩」,做成豌豆與印度起司咖哩 muttar paneer,或鷹嘴豆咖哩 chana masala 等各種料理。

焦化洋蔥「咖哩」

Rogan josh 是北印度喀什米爾的著名菜餚,是用焦化洋蔥或紅蔥、印度優格、辣椒、姜和顆粒完整的香料,包含丁香、月桂葉、小豆蔻與肉桂等做成的醬汁,將香煎過的整塊羊肉慢燉而成。這般風味組成也常見於我的家鄉信德省,我奶奶會用這種濃郁辛香的醬汁來燉棒棒腿。

香草「咖哩」

通常以芫荽與薄荷為底,或二擇一,色澤鮮綠,有著香草與土地的氣息。另外再加入洋蔥、大蒜、姜與各種香料。(看到這里,是否發現某種規律呢?)Sequeira 認為這與阿根廷青醬 (chimichurri)、青醬 (pesto) 與普羅旺斯青醬 (pistou)」可說是非常類似。北印度菜薄荷烤雞(hariyali murgh masala) 是莫卧兒地區的版本;另外還有 papletcha hirwa kalwan,或來自西岸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鯧魚綠咖哩。

椰奶「咖哩」

這種做法在印度南方非常普遍,結合洋蔥、大蒜、姜、黑芥菜籽、紅或綠辣椒、咖哩葉,搭配椰奶創造出甜甜的、充滿香氣的菜餚。比起泰國椰奶咖哩,印度的椰奶咖哩湯汁較少,風味也比較溫和。椰奶雞肉咖哩 (Mangalorean kori gassi) 與魚肉椰奶料理 (Keralan meen moily) 分別延伸為兩個地區的地方菜。

優格或鮮奶油咖哩

北印度的 korma「咖哩」,指的是用優格或鮮奶油、洋蔥、大蒜、姜與各種整粒香料,來燉煮肉或蔬菜,風味馥郁、溫和、滑順、充滿堅果香。Korma 是在皇宮御廚里誕生的料理,於印度蒙兀兒帝國(約 16 到 19 世紀)時期供應給貴族,雞肉 korma 與九種蔬菜 (navratan) korma 就是常見的兩種料理。Agrawal 有一道小黃瓜咖哩 (majjige huli),來自印度南方卡納塔克邦,這道菜的「香草味鮮明、清爽、滋味豐富,與辛辣菜餚搭配起來相得益彰,」,就是南印度優格類咖哩的特殊變化版。

世界上所有飲食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沒辦法使用同一個系統歸納,這也是料理迷人之處。不過,面對遙遠國度的菜餚我們總像是霧里看花,有了這樣的分類基礎,就好像有「師父領進門」,接下來更深入的認識就要靠自己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吃萬頓飯了!

B. 印度食物種類繁多,哪些算是重口味食物

1,脆脆球

印度有一部電影叫《摔跤吧,爸爸》,裡面有一個角色很喜歡吃一種脆脆球,這是印度很常見的一種小吃,飯店能吃到,路邊攤也能吃到。

第一次見到脆脆球的時候,我就被它的外表吸引了,油炸出來金黃色的小球,戳破之後放入香菜跟鷹嘴豆,再澆上一點醬汁,怎麼看都好吃,可當我真正吃到嘴裡面的時候,卻差一點吐出來,實在是太臭了。

脆脆球可以算是印度臭豆腐,聞著臭,吃起來更臭,當時我真的不能理解,這么好看的東西怎麼會這么臭呢?直到我看到製作過程之後才知道,這絕對是印度的一道黑暗料理。

首先,外面金黃色的小球是印度有名的Puri球,裡面的食材有土豆、洋蔥、香菜,這些全都沒有問題,也都沒有臭味,臭味主要就出現在醬汁上。

因為當時喝得比較急,所以在第二口的時候才反應過來,直接吐了出來,但是很可惜,第一口還是喝進了肚子里,當時我只感覺胃裡面很難受,一直有反胃的感覺,但當時還沒有吃飯,胃裡面什麼都沒有,什麼都吐不出來,只能不斷地干嘔,那種感覺真是至今難忘。

C. 如何做印度料理

哎 -- 我在印度多年,從來沒聽說過什麼印度料理。

印度餐,大多都是,黃黃的,黏黏的,稀稀的,像大便。而且,是用手抓著吃,只能右手抓著吃,人家左手是洗屁戚毀陸股的。

拜託不要太崇洋媚外了,把國外啥東西都往高頃好余豎的方向靠攏。 總之,印度沒有料理這么一說。

D. 印度有什麼樣的特色食物

印度人的主食是米飯和各種薯類食物以及玉米等,麵食類是副食品,品種上也主要是以西式的布丁、蛋糕、麵包以及流行於本地的拋餅或烤長包或烤餅等為主。在對麵食的處理上,印度人基本上是以烤和煎為主,因為這兩種方式處理的麵食更適宜印度暖濕悶熱的氣候條件下的人們的食用和保存。
印度飛餅
印度的咖喱聞名世界,很多人都以為米飯和咖喱是印度的主要食品和調味料。但實際上,在印度只有一部分地方是以米飯為主食,而咖喱對於大部分印度人來說更是一種陌生的調味料。
其實,沒有統一風格才是印度菜的最大特色。而且不僅印度各城市之間的飲食習慣有很大不同,就連每家人都有明顯的飲食風格。但總的來說,雞、魚和羊肉是最普遍的。肉汁是印度的主要醬料,在整個印度都十分流行。當然,每個地方的肉汁都有其明顯的地方特色。而在印度的廚房裡,只有新鮮的青辣椒和曬乾的紅辣椒是辣的。所以不喜歡辣的遊客不用擔心不能吃到正宗的印度美食。
對於遊客來說,印度最著名的傳統菜色起源於印度王室。燉肉、醬料和米飯分別是三種不同烹調風格的基礎。但王室食品畢竟只能在專門餐館和大酒店吃得上,老百姓對它也並不"感冒"。在當地,很多受追捧的印度菜都是很家常的,例如用未發酵的燕麥麵包,塗上以煤火煮上整整一夜而成的青芥末,如此簡單的冬天小吃,無論是農夫還是城市人都把它視為至愛。而在南部城市,地道的脆薄餅和蒸米糕都很出名。至於在沿海的一些地區,除了有螃蟹、龍蝦、虎蝦和貝類等海鮮餐外,清香的椰子也是最常用的食材。
泥爐碳火烹調法是印度特有的烹飪方式。它對時間的掌握非常講究。當爐溫達到600攝氏度後,烹飪相差一兩分鍾,甚至一兩秒鍾,都影響著烹飪的成敗。而用這種方法烹飪的肉是不用油的,吃的時候再蘸上酸乳酪。當食物還沒上桌,那吱吱作響的碳火聲,還有悠悠飄出的香味,都已經令你食指大動。
此外,在印度的多個地方,都喜歡用一種叫"thali"的大淺盤盛載食物。在用"thali"進餐時,應該入鄉隨俗地慢慢品嘗,狼吞虎咽只會讓當地人笑話

E. 泰式咖喱,印度咖喱和日式咖喱的區別

泰式咖喱,印度咖喱和日式咖喱的主要區別如下:

1、製作材料不同

印度咖喱是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

泰國咖喱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額外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製作;

除香料外,日本咖喱所用的稠化物為法式料理常用的奶油炒麵糊,也加入濃縮果泥。

2、口味不同

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泰國咖喱加入椰醬降低辣味,增加魚露增強甜味,口味鮮香微辣,較受廣州人歡迎的咖喱;

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

3、食法不同

印度咖哩,大多以肉汁或醬汁搭配米飯或麵包等主食來食用;

泰國咖喱多用以製作泰國菜,如咖喱魚餅、綠咖喱雞肉、咖喱蟹芒果香飯等等;

日式咖喱除了可以伴飯吃外,多用來製作濃湯,作為拉麵和烏龍面等湯面類食物的湯底食用。

F. 如何做印度料理

我同意樓上的說法。。。。至少我去的地方,吃得都很郁悶。
你如果要做地道的話。。。。。估計沒有人會愛吃的。

我覺得那些爛兆凱湯糊糊里大概有這些東西:少量的咖喱粉(我在北印吃到的不是黃色的,是有點咖啡色的。。。估計用國內買的猜悔黃色也行,傳說南印飢喚是黃色),好像還有點黑胡椒的味道,另外就是辣椒面。。。鹽巴一樣的。
吧這些東西加點油加點水,然後放入熟的土豆泥,煮成糊糊。。。
然後放入大塊的熟雞肉(實現煮熟或者烤熟一類都可以)。。。
稍微煮煮。。。。。
最後上邊撒一點白色的水狀的,有點象奶,不知道是什麼,。。。
完成。。。

你吃完1頓以後估計不太再想吃第2頓了。

G. 你吃過印度美食嗎覺得好吃嗎

1947 年,米佐拉姆邦脫離英國統治,成為印度的一部分。如今,近 90% 的米佐拉姆邦居民為基督徒。他們至今仍在堅持烹飪部落美食。各種由植物的根、芽和葉做成的燉菜,配以豐富的肉類和米飯,仍主導著一天中的早晚兩餐。在這個偏遠的邊境地區,咖喱是個陌生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 ——一種被視為米佐餐精髓的白肉湯。正如印度大部分地區充斥著各種香料的主菜一樣, 的做法也隨著當地人收獲的作物種類產生著多種變化。那裡的季節性美食包括當地的野生植物,例如 bing,一種當地品種的野生海芋。百香果、南瓜、山葯、豆類和西葫蘆等常見植物的葉與莖比它們的果實更受人們喜愛。一些最受歡迎的菜餚,比如 maia……

印度

旁遮普邦

在下面這個是去的他們比較高級的餐廳,人均好像不到一百。吃的黃油雞和咖喱羊肉。

傳統上,旁遮普是印度和波斯文明的分界線,也是外來入侵者頻繁光顧的地區。今天,旁遮普大部分地域位於巴基斯坦,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印度的旁遮普邦則居住著大量錫克教徒。旁遮普飲食以饢坑(Tandoori)燒烤聞名,以長粒印度香米為主食,偏愛黃油和乳製品。

H. 【知·食】——印度₅|肉飯與辛香的混搭,這是印度婚禮上的最強主菜

【知·食】的目的,是將准確的、真實的、純粹的飲食內容推給真正喜愛吃食的你。

我是裸食,願你喜歡。

【題記】

美食跨文化的多元融合,是飲食發展的重要主題。中亞香氣濃郁的肉食,波斯酸奶腌漬的廚藝、印度辛香醇美的香料……看似不相乾的烹飪技法與食材巧妙嫁接、相互融合,演繹出獨具創新、富有包容性的全新莫格萊烹調術。

《知·食》鄭重推出《印度》連載專題,以印度料理為主題,看印度的風土人情、軼聞趣事、社會變遷.....

這也許是飲食文化最多元的地區,所有的烹調術來到印度都被以正宗和本地化的方式共同呈現......

對大多數印度之外的人來說,莫格萊(Mughlai)烹飪風格是印度食物的同義詞。這種菜式融合了中亞、波斯和北印度的食材和烹飪術,在莫卧兒的廚房裡這些顯然不同的飲食文化相互碰撞交融。

【巴布爾的初嘗之痛】

盡管巴布爾對牛羊肉強烈熱愛,對印度食材深表失望,但由於好奇心的驅使,他還是留下了四位印度廚師,想要嘗試印度風味的食物。令他後悔不已的是,在一個周五晚上吃了燉兔肉、藏紅花粉肉等飯菜,以及一兩塊裹在油中,置於薄煎餅上的印度肉食後,就開始嘔吐不止。包括吃過這些飯菜的侍從和狗都出現了不適症狀。

你以為是水土不服嗎?NO!事實是,由於這些印度廚師來自於戰敗的印度蘇丹易卜拉欣·洛迪的廚房,其中一位印度廚師接受了蘇丹母親的賄賂,在肉上撒了毒葯。雖然這次意外對巴布爾並未造成什麼傷害,但對於莫卧兒人與印度食物的最初相遇,卻是一個糟糕的開端。

【波斯肉飯】

第二任莫卧兒皇帝胡馬雍(Humuyan)曾被放逐到阿富汗和波斯長達15年之久,直到1555年召集到足夠力量的他,才從孟加拉的阿富汗統治者舍爾沙(Sher Shah)手裡,重新奪回印度王位。重返印度的胡馬雍,帶來了他所熱愛的波斯文化和波斯廚師,由此波斯烹飪風格傳入印度。

在營火上烹制的肉飯(pilau)是波斯精緻美味的佳餚,波斯人根據米來判斷肉飯的品質,煮熟後要充分膨脹,又不能凝結成塊;優質的肉飯香氣十足,調料的芬芳和飯香彌漫在房間的每一個角落。由於波斯主要農作物是大麥和小麥,因此印度進口大米做出的肉飯,被視為奢侈品。尤其印度貴族們專享的,產自阿格拉西南部的大米,這種米比一般的米要小一半,煮熟後晶瑩雪白,散發出可與麝香相媲美的香氣。

肉飯品種眾多,有水果肉飯、姜黃與藏紅花肉飯、雞肉飯等,還會加入洋蔥、大蒜、葡萄乾、杏仁或彩色米粒而變化豐富。波斯人將米浸泡在鹽水中幾個小時,烹調時就會白得發亮,從炭黑到紅、黃、藍、綠等五彩繽紛的彩色米粒與之形成鮮明的對比,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食慾倍增。這種異彩紛呈的肉飯,在土耳其被叫做皮拉烏(pilav),在西班牙加上海鮮,突出藏紅花的味道後,變成了海鮮飯(paella),在義大利加入黃油後,就成了義大利乾酪飯(risotto)。

【比爾亞尼菜】

莫卧兒王朝第三位皇帝阿克巴(Akbar)為了專心鞏固莫卧兒人對印度的統治,將自己的印度臣民整合起來,執行了一種包容政策。在巴布爾和胡馬雍時期,相應的中亞人和波斯人在印度政府中佔有優勢,而阿克巴時期印度大臣的數量顯著增加。他甚至與自己的印度妻妾們共同慶祝印度的宗教節目排燈節(Diwali)。

波斯、中亞、印度的飲食文化相互融合,巴布爾加強了印度文化與中亞文化的聯系,胡馬雍引進了波斯文化,而阿克巴確保了兩者與印度文化更好的深度融合,最終形成了三者相容的莫格萊文化。因此廚房中美味可口的波斯肉飯與辛辣鮮香的印度米飯相互融合,形成了經典的莫格萊菜式——比爾亞尼菜(biryani)。

比爾亞尼菜,吸收了波斯在凝乳(酸乳酪)中腌浸肉類的烹調術,創新的在凝乳中加入洋蔥、大蒜、杏仁和香料,做成一種可掛在肉上的粘稠物;經過浸泡的肉被簡單的煎制後,放入罐子中。然後按照肉飯的烹制技巧,將半熟的米飯堆在肉上,將牛奶中泡過的藏紅花覆在米飯上,再把整個器皿密封的嚴嚴實實,蓋子和底部周圍都放上炭火慢慢煨燉。這種辛辣鮮香的帶有印度特色的比爾亞尼菜,如今已成為印度婚禮上最受歡迎的菜餚。

【豐富的食材】

莫卧兒王朝統治下,開墾出大量的農耕地。稻米、大麥、鷹嘴豆、小麥等穀物和豆類的產量大大提高,大量的藏紅花和阿巍都在印度大量種植。阿巍經過油烹制後,會散發出大蒜的氣味,因此成為印度教徒拒絕使用的洋蔥和大蒜的絕佳替代品。又因為阿巍有助於消化,因此與難消化的豆類搭配也是相得益彰。大量的無籽葡萄、杏干、無花果和杏仁,也因為印度、中亞、波斯的貿易往來運入印度。莫格萊烹調術的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種類豐富、數量眾多的新食材。

【莫卧兒廚房】

莫卧兒宮廷和大臣的廚房中,來自各國的廚師在實驗新菜餚、提煉舊菜餚。印度的米飯柔軟飽滿,又不會碎爛;米飯加入綠姜、胡椒和牛油後,濃郁而美味。印度的小肉塊加上適當比例的洋蔥、香草、姜等香料,燉煮後的食物香味濃郁。

莫格萊烹調術綜合不同的烹飪風格創新菜式,還通過把各不相同的菜餚合為一道菜的方式,把中亞、波斯、印度的飲食結合起來。在皇室廚房中,既有源於印度的薄煎餅,也有波斯人喜愛的包裹著蜂蜜、糖和杏仁的小麥麵包。波斯廚師製作裹著糖衣的杏仁、麵粉糕餅,而印度廚師做腌製品、酸辣醬、甜酸橙、乳酪和蔬菜。這些來源各不相同的食材與主菜一起,構成莫格萊飯菜,共同呈現包容創新的美食盛宴,讓每個味蕾在極端愉悅中綻放。

I. 為什麼很多中國人都瞧不起印度美食

大家每次說起印度都會想到兩個字「奇葩」,身上無時無刻透漏著神奇且神秘的色彩。印度人喜歡吃咖喱,咖喱就是用蔬菜、肉塊等切碎後放在一起煮然後加入咖喱粉或咖喱塊,直至煮到糊狀的食物。

印度人吃的大都是這樣賣相的食物,並且是將這種糊糊澆到米飯上一起食用。為什麼印度人喜歡吃這種菜做成糊糊呢?

1.歷史彌留 印度在古代是一個倒賣香料的國家,從本國、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香料然後再賣給歐洲人獲得了大量利潤,很早就對香料有一種痴迷。這些香料觸動了印度人的舌尖,同時還具有許多好功效。然而將這些香料的味道發揮至極致的就是將食材煮至熟爛,再加入各種香料混合燉煮。許多人認為,印度人的口味都偏重,製作食物往往看不到食材原本的樣子,他們彷彿吃進去的就是各種香料,然而食物本身只是陪襯品。而把各類食材煮成糊糊,讓香料之魂完全融入食材的靈魂,讓每一口進食都充滿香料的美味。因此印度人的餐桌上,從香料進入他們的生活起,糊糊也進入了他們的生活。

2. 民俗文化 印度人喜歡用手直接捻取食物,不論大人還是小孩,一定是要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送食物、餐具等,也必須用右手。在他們看來,右手是最干凈的,而左手是最臟的。所以他們進食時會用干凈的右手去觸碰食品,這如同時對神靈的敬畏,唯有親手觸摸食物,嗅聞食材的滋味,揉捏食品並且感受它的溫度,才能夠咀嚼到食品最最真實的感覺。使用刀叉,阻礙了食物傳達出快感。用手更利於菜品與米飯的混合,還能感受溫度,以免送入口中燙傷口舌。正是糊狀的食物滿足了他們在對神明和在觸感和味覺的上的追求。

3.氣候原因 印度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達22度以上。炎熱的天造成了大部分的新鮮食物不利於長時間的保存。印度大部分家庭中沒有冰箱,所以將新鮮的食材加入大量的香料做成糊糊起到腌制的作用,也更利於放置和儲存。另外,印度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炎熱,雨季降水量巨大,而且印度具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主要種植的就是水稻。因為受到日照時間影響,位於赤道附近的印度種植的大米成熟的速度快,一年能夠達到兩熟或者三熟,生長周期很快。所以印度大米的又細又長,就是我們所稱的秈米。這種米飯煮熟之後沒有什麼粘性,而且口感干松,沒有那麼香甜軟糯,而是粒粒分明。所以印度人將食物製成粘稠的糊糊狀與米飯一同進食大大增加了米飯的香味和口感。同時糊糊也使鬆散的米飯更容易送入口中。

4.生活現狀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國大米出口的國家,但是印度大米年產量較低,及時擁有世界上十分之一的耕地和長時間的日照時間。但由於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印度雨季短暫,極旱極澇頻發,糧 食收成受到影響。而其中十分之一用於出口。印度人口眾多,人口增長率高於中國,而地少人多。印度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嚴重影響了印度經濟的發展。在印度國內仍有超過兩億的人口處於飢餓的狀態。印度達哈維貧民窟,是目前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貧民窟。面積僅1,75平方公里,居民人數就達百萬。就在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不充足的環境下。將食物做成稀狀的糊糊更能節約成本,同時也能夠滿足更多人的胃口。即使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印度人也成品嘗到美味的香料食物。無論哪個國家或哪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但都體現了民族的文化與智慧,大都「因地制宜」,且具有別樣的意味,耐人尋味。我們對此應保持尊重理解的態度,去感受他國的不一樣的文化風情與文化韻味。

J. 泰式咖喱,印度咖喱和日式咖喱的區別是什麼

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不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泰式咖喱加椰漿調和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郁。

總之,印式偏辣,泰式帶有香味,日式偏甜。

閱讀全文

與怎麼看著像印度料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和中巴什麼關系 瀏覽:534
印尼8月20日是什麼節 瀏覽:99
印尼婆羅洲哪裡好玩 瀏覽:667
越南疫情放假到什麼時候 瀏覽:608
我最喜歡吃義大利面英文怎麼讀 瀏覽:845
越南什麼銀行最多 瀏覽:860
1840英國有多少蒸汽機 瀏覽:952
英國威士忌怎麼區分 瀏覽:312
英國有什麼it系統 瀏覽:365
中國現有新冠確診病例多少例 瀏覽:116
越南皮革鞋多少錢 瀏覽:445
idtpp是印尼的什麼地方 瀏覽:504
義大利是什麼級別 瀏覽:495
印尼巴淡島屬於什麼氣候 瀏覽:116
越南語和英語什麼關系 瀏覽:170
英國紅旗是什麼意思 瀏覽:831
印度瑜伽教練怎麼去 瀏覽:23
英國下午茶喝什麼 瀏覽:92
印尼普頓公司董事長叫什麼 瀏覽:681
英國短毛貓折耳貓怎麼訓練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