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榮耀Magic 3快來了, Moto G 5G歐洲上架,小米POCO新機印度發布
榮耀Magic 3 採用華為麒麟晶元
華為方面曾公布了一項新手機專利,該專利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類似屏下攝像頭方案的設計。榮耀Magic3或將採用屏下攝像頭方案。
雖然Magic3現在的消息並不多,但華為Mate40系列依舊採用挖孔屏造型,所以該設計很有可能就是為榮耀Magic3所准備的。
作為高端機型,想必Magic 3也將使用最強的華為麒麟晶元,這么看來恐怕麒麟990 5G晶元沒跑。榮耀Magic系列一般會作為華為新技術、新功能以及新設計的試水產品,那麼由此來看榮耀Magic3在某些方面的表現,應該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雙打孔帶魚屏5G手機 Moto G 5G Plus發布:90Hz屏
摩托羅拉發布Moto G 5G Plus,Plus版本採用的是挖孔屏方案,和市面上的雙孔全面屏不同,Moto G 5G Plus的前置雙攝像頭獨立打孔,兩顆攝像頭之間也能顯示內容。
摩托羅拉Moto G 5G Plus前置1600萬主攝+400萬超廣角,後置4800萬主攝+800萬超廣角+500萬微距+景深鏡頭。
摩托羅拉Moto G 5G Plus的屏幕還是一塊「帶魚屏」,其屏幕尺寸為6.7英寸,解析度為2520×1080,屏幕縱橫比達到了21:9,刷新率為90Hz。
電池容量為5000mAh,支持20W TurboPower快充,支持側面指紋識拍租別。
Moto G 5G Plus搭載高通驍龍765G移動平台,支持5G,提供4GB+64GB和6GB+128GB兩種選擇,售價方面,64GB版售價349歐元(約合人民幣2800元),128GB版售價399歐元(約合人民幣3200元),該機將於7月8日在歐洲上架。
小米POCO新機發布:驍龍720G、6400萬四攝
小米在印度市場正式推出了新機小米POCO M2 Pro,該產品也是小米POCO系列的首款單孔全面屏機型,但並沒有在國內上市。
外形方面,新機採用挖孔屏形態,第五代康寧大猩猩玻璃材質,正面一塊6.67英寸LCD屏幕,解析度為FHD+,側面指紋識別,背面為拼色設計,方形四攝布局,形似浴霸。
小米POCO M2 Pro搭載高通驍龍720G晶元,提供6GB RAM+64/128GB ROM,電池容量為5020mAh,支持33W有線快充。
之前Redmi Note 9 Pro就曾搭載這顆晶元登陸印度市場,採用8nm工藝,8核Kryo 465(2xA76+6xA55),主頻最茄春高2.3GHz,CPU性能提升60%,GPU為Adreno 618,性能較驍龍712的Adreno 616提升75%。
小米POCO M2 Pro背部採用後置四攝,6400萬像素主攝+800萬像素超廣角+500萬微距和200萬景深四攝,前置則是一顆1600萬像素自拍鏡頭,而且排布的方式有點像浴霸風格,這與此前Redmi在印度發布的Redmi Note 9 Pro相似。
小米POCO M2 Pro採用的是側邊指紋解鎖方案,機身厚度為8.8mm。正面部襲納兆分,其採用一塊6.7英寸挖孔屏,具有60Hz刷新率以及FHD+的解析度。小米POCO M2 Pro 6+64GB版14999盧比(約1400元)、6+128GB版16999盧比(約1600元)。
㈡ 小米公司的紅米NOTE 6國內什麼時候上市啊印度都上市了
馬上在國內就會上市了,紅米Note6正面採用了一塊6.26英寸屏幕,採用劉海屏設計,解析度為FHD+,電池容量為4000mAh,保留3.5mm耳機孔。
處理器方面,將搭載驍龍636處理器,配置上則會是4+64GB存儲組合起步,前置800萬像素攝像頭,後置1200萬+500萬像素雙攝鏡頭,電池容量為4000mAh,運行基於Android 8. 1開發的MIUI10系統。
㈢ 小米在印度開發布會嗎
開每年都開
2017年小米在印度正式發布了旗下全面屏旗艦手機小米MIX 2,類比下華為總是在德國開完全球發布會後,然後在國內再辦一場,可見小米對於印度市場是如何重視,根據發布會上的PPT顯示,小米MIX在印度的售價為35999盧比,約合人民幣3633元,略貴於國行售價。
而在這次小米MIX印度版的發布會上還有一處比較有意思的地方,但是小米印度總經理蠻牛拿出了印度本土版的MIX、S8、iPhone 8(指的是iPhone X)對比圖。
實際上,從去年四季度起,紅米Note4/4X就成為最受印度人歡迎的手機,牢牢占據入門機型市場第一,同時也是印度線上市場的冠軍。
㈣ 小米集團尋求進入印度電動滑板車和自行車市場,它為什麼首選印度市場
抓住機遇,找准市場,是一個企業需求成功的一個途徑之一,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需求,這是一個企業該有的靈敏度,小米集團尋求進入印度電動滑板車和自行車市場,它為什麼首選印度市場?
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不同的需求,而且每個地方的勞動力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企業在進入一個地方的時候需要詳細了解該地方的市場需求,和生產要素投入的比例,抓住市場的動向,讓自己獲取非常好的利益
㈤ 小米在印度發布了那幾款手機
今天跟一個同學友盡了,真的無法忍受這樣的人!他竟然用我的充電寶給他的充電寶充電
㈥ 全封閉不倒翁摩托車什麼時候上市
2023年5月。經查詢預計將會在2023年5月正式上市全封閉不倒翁摩托車。小和鉛悄米不倒翁摩托車在喚渣外觀上看上去,就好像一個飛馳的子彈一樣,而在這款車的前臉激乎上,熏黑式的進氣格柵採用的是上挑式的設計。
㈦ 小米宣布!新建3家工廠,99%印度小米手機和電視會在印度製造
王爺說 財經 訊: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國產手機開始走向海外,特別是印度,而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市場佔有率高而且影響力比較大的莫過於小米。
日前(25 日),據《今 日俄羅斯》(RT)報道,為了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小米正在計劃通過新設3家工廠來滿足印度當地的市場需求,目標是實現99%的手機和電視在印度本土製造。
報道稱,就在周四(25 日),印度小米公司宣布,與比亞迪(BYD)和DBG兩家本土公司合作,成立手機製造廠。
報道稱,其中一個工廠位於哈里亞納邦北部,隸屬於DBG,現已投入使用;此外,泰米爾納德邦的另一家工廠也將於今年上半年上線。
與此同時,小米還在Telangana與Radiant技術公司合作,建立了一家電視製造廠,雖然小米沒有詳細說明第三家新工廠什麼時候開業。
對此,小米全球副總裁、主管印度業務的詹恩(Manu Jain)宣布,為加強參與「印度制 造」計劃的力度,小米將聯合印度本土2大企業在印度南北部新設手機工廠,而還與新夥伴設立新的電視工廠。
這位小米高管表示,新的規劃將使小米在印度的手機產能提升20%,最終將使得多達99%的印度小米手機將在當地生產,與此同時,小米印度手機約75%的價值都是來自向印度當地廠商采購。
此外,在新廠規劃下,印度所有小米電視也會在印度當地生產。
值得一提的是,王爺說 財經 過去也曾報道過,就在之前小米已和鴻海以及偉創力在印度設廠生產手機。
對此,小米印度負責人詹恩指出,在2020年,小米就已經與合作夥伴在印度提供1萬個新的就業機會,而現在小米已經在印度創造了超過6萬個工作機會。
當然,小米之所以花重金在印度建廠,主要還是在於小米持續看好印度手機未來的市場潛力,而且小米公司還認為,今年1季度,小米在印度的銷量將再創新高。
對此,你怎麼看?你如何評價小米在印度新投資建3個工廠這件事?此外,你認為,為何小米如此看好印度市場?
感謝大家的閱讀,歡迎留言、評論,如果喜歡我們的文章,可以在下方直接點贊、推薦一下。
㈧ 小米漲回發行價,偶然還是必然
文 | 表外表裡(ID:excel-ers),作者 | 周霄 劉謐(高級研究員),編輯 | Reno,數據支持 | 洞見數據研究院
在上市兩周年之際,股價在地上 「趴」了多月的小米,終於猛漲了一波,從5月開始股價一路狂奔,兩個月內上漲幅度超過了71%,近日最高達到了17.5港幣。
「小米股價大漲」也成為近期投資市場熱議的話題,在 科技 圈也引發了陣陣討論。
那麼,在這個「活久見」的2020年夏天,市場為什麼突然對小米熱情高漲?本文分以下三個部分進行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分析:
① 業務層面,有觸底反彈跡象
② 量價齊驅,業績彈性較高
③ 牛市來襲,小米也水漲船高
提到小米,部分90後的印象可能是「年輕人的第一部手機」,但95後甚至00後更多是從電動平衡車、小愛同學開始認識小米,這種不同印象的背後是小米手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的一路下跌以及IOT明星產品的不斷涌現。
然而在這個5G即將爆發的開端,小米重回股價發行點,是否是因為市場看到了小米系列呈現的相關信號?
手機業務:國內5G姍姍而至、海外4G正值高速增長期
2011年小米手機橫空出世,之後的這十年,手機行業雖波瀾不止,但小米手機一直緊握住「性價比」這張王牌,讓其在國內以及國際市場獲得了一席之地。
所以,要探討目前小米手機的現狀及發展,我們主要從小米手機的國內市場;以及在國外較為賣座的西歐市場和印度市場這兩大方面來分析。
目前我國的5G商用技術正走在世界前列,為了抓住國內市場的5G換機潮,小米也是做足了准備,公司預計今年將會發布超過10部5G手機。那麼國內消費者會買小米的賬嗎?
事實上,雖然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但國內消費者對5G手機的購買力仍較大范圍存在——從目前國內5G手機的銷售情況來看,在遭遇今年1、2月疫情影響下的銷量下跌後,3月份開始5G手機的銷量在國內迅速上漲,整個5G手機市場開始反彈。根據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數據,截止到2020年5月,國內5G手機的銷售佔比達到46.3%。
我們之前文章提到過, 當手機產品發生技術性變革的時候,比如從4G更換為5G時,最先受益的往往是價位中端,高性價比的手機產商 ,因為這類手機滿足了部分用戶的即時體驗與消費。等到兩年後的普通換機周期到來時,這部分用戶才會選擇購買價格定位較高的手機。
小米作為智能手機性價比的代表,也就順應了換機早期的這部分市場,吸引了部分換機用戶的青睞。這一點也在小米手機近三個月的銷售情況上有所體現。2019年Q3季度,小米手機在大中華地區市場份額跌至9%,之後的兩個季度開始反彈,特別是今年Q1季度,其市場份額漲回到10.6%,有持續反彈的跡象。
其次,再來說說小米手機的「國際化」之路,也比過去兩年,迎來更為好運時機。
首先是歐洲市場,目前歐洲大多國家仍然處於4G的普及和高速擴張時期,截止2019H1,西歐的4G手機佔比為57.6%,僅相當於中國2016年的普及水平;而中東歐佔比僅7%, 4G狂潮即將到來。
作為交叉驗證,觀測2020年Q1數據,我們可以看到, 在西歐市場上,小米銷售數據狂漲79% 、一躍成為西歐市場佔有率第四的手機企業,與此相比,三星華為均大幅下降。同時,東歐的土耳其、波蘭市場,小米同樣也是長勢良好,華為、三星、蘋果們紛紛敗下陣來。
最後需要提到的是小米的印度市場。小米於2014年進入印度市場後,在印度實行硬體製造本地化,憑借較低的價格和較優質的售後服務,迅速拿下了印度市場。
到如今,小米在印度的市場份額長期處於領先地位——走在印度街頭,每10個智能手機用戶,就有3個人用的是小米。
雖然印度市場的疫情及部分政治因素,對小米後續的銷量及份額產生一定影響,但受益於小米進入印度後實行的供應鏈和產品本土化政策,短期來看,網路效應下及品牌效應下,印度市場對於小米的熱情不會迅速改變。
IOT持續增長:豐富SKU、明星產品雙驅動
早在2013年小米就開始布局IOT生態,從2018年以來,雷軍更是多次表示,未來五年,手機和IOT是小米發展的「雙引擎」。
截至2020年3月31日,在不包含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的情況下,小米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達到2.52億台,同比增長42.6%。
IOT的迅速擴張,首先離不開其爆款產品,如智能電視、智能可穿戴設備(小米手環等)、智能音箱長期處於國內較領先地位,這幾個產品算得上在市場上比較能打。其中小米手環的變現最為亮眼,根據 Canalys 可穿戴手環的出貨量估計,小米手環4在2019年第三季度至 2020 年第一季度期間全球最暢銷的可穿戴手環產品。
除了爆款產品持續占據市場引導力之外,小米的IOT體系也在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朝著多元化發展。2020年5月以來,小米官方陸陸續續發布洗衣機、小米手環5、智慧門、OLED電視等產品,不斷豐富著其IOT生態。而隨之而來的5G普及,或許會為其IOT的生態發展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為其IOT布局助力。
互聯網業務:流量入口打開
對手機和IOT產品在接下來一段時間的較好預期, 從理論上講,可以為小米互聯網業務進一步打開流量入口 。
從數據來看,小米的用戶數量在不斷增加,截止到2020年Q1季度已經超過3億。根據小米Q1季度財報顯示,人工智慧「小愛同學」月活用戶數也超過7千萬。
這表明小米已經掌握了不小的流量入口,這也給之後的流量變現帶來的更多的機會,一定程度上擴充了公司的增長引擎。
從業務層面看,小米手機在海內外均結構性受益、IOT持續增長,對網上營銷的流量接入會是一個強有力的支持。
然而,長遠來看,這些利好因素還是會受到一些不確定性事件的影響。
首先是國內5G手機市場競爭激烈。整個5G市場的餅,雖然越攤越大,但其他手機廠商紛紛加入戰場,向千元機 探索 ,實行「性價比」策略,競爭加劇避免。
同時,5G手機的邊際體驗改善度或許也是一個問題,當我們從3G時代過渡到4G時代的時候,在使用手機時,對於流量提升帶來的用戶體驗是有明顯的突破的。5G是否能給用戶帶來當年4G的體驗突破,這是我們站在當下這個時點很難想像的。如果5G產品沒有實質性差異體驗,顯然5G預期就可能落空。
其次是國際市場。
小米近幾月在歐洲市場銷量大漲的原因,除了本身的4G手機帶來的結構性受益以外,友商的離場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去年九月,「川建國」的政策影響下,美國限制華為晶元進口,谷歌中斷華為GMS服務。這對國內用戶,並沒有太大影響;但對國外用戶來說,只有安裝了谷歌,才可以下載市面上大多數的APP。沒有谷歌服務,mate 30 再牛,也只相當於一台廢機。
再則,事實上,華為2020Q1在歐洲市場的4700萬銷量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榮耀」低端機型,是和小米一樣的性價比手機。
如果沒有這場「貿易戰」,在4G增長高峰期的歐洲市場上,華為榮耀與小米一樣,都是周期內的受益機型。而這次小米的暴增,一方面是「高速增長期,低價產品風靡」規律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吃了一口「華為的蛋糕」。
所以小米在歐洲市場上的亮眼表現部分源於競爭趨緩,而一旦歐洲市場上的這種競爭加劇,小米能否保持結構性優勢,我們還得打個問號。
而在印度市場上,雖說小米短期內受到的沖擊有限,但拋卻政治和疫情「黑天鵝「因素,我們觀測到vivo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其實也增長迅速,從2019Q1的13.1%,在一年內迅速上漲至2020Q1的21%。印尼市場中,vivo銷量已佔據第一。Vivo的強勁增長也會對小米份額產生一定的侵蝕,對其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風險因素。
從業務層面看,小米似乎趕上了國內5G和海外4G的雙重周期性受益,但對投資人來說,更重要的在於業務層面增長後,能不能帶來財務層面,即利潤的增長。
根據財報,小米平均每部手機的收入增長,總是低於每部手機的毛利潤增長,2020Q1每部手機的收入同比增長了9%,而毛利潤同比增長為16%。
如果把收入增長比作列車運行,毛利潤就好像在運行的列車上奔跑,有一個疊加的加速度。由此一來, 收入增長的同時,企業在每部手機上能賺到的毛利潤更多。
在IOT業務中,也能看到這樣的毛利潤同比增長,大於收入同比增長。尤其在2018Q3之後,這樣的趨勢更為明顯了。(2019Q4收入增長大於毛利潤增長是因為年終大促,智能電視及一些明星產品的銷量猛增,但此時沒有形成足夠的成本規模化優勢,所以年終大促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沖銷量」進行了「讓利」。)
而在小米手機和IOT這個數據表現的背後,其實有成本端和收入端兩個原因。
從業務性質上來說, 小米其實是一個銷量驅動型、或者銷量敏感型的企業。 也就是說,隨著銷量的提升,平攤到每一件商品的製造費用會不斷下降,由此一來,銷量打開後,哪怕價格沒有上漲,利潤也會增長更快。
2017年,APP生態系統,觸摸屏、指紋識別等新技術帶來了國內4G時代的第二次手機熱潮,為了跟上這波「潮流」小米必須升級硬體。從屏幕密碼解鎖到home鍵指紋解鎖的背後是原材料、加工等一系列生產成本的提升。
根據財報,小米平均每部手機的生產成本從2017Q2的789元一路上漲到了2018Q3的986元最高點。
而這波技術浪潮過去,尚未迎來新的技術革新時,各種品牌的手機開始大同小異。銷量越大的廠家,由於規模優勢,其單件成本就會有所下降。
小米的單件手機成本從2018Q4開始下降,直至2019Q4,下降到了871元,相比一年前的最高點,此時每台手機的生產成本下降了115元。
2020Q1,由於5G手機技術革新的到來,每部手機的成本又開始上漲,為955元。但從絕對值來看,相比2018Q3的986元高點,仍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
而每部手機成本的降低背後,其實就是隨著銷售量提升,製造費用在不斷降低。
一般來講,產品製造費用分為原材料、人工和設備廠房費用。但我們在分析設備、廠房費用時,卻發現其折舊在2019Q1之後大幅提升了。
2018Q4之前,其設備物業折舊占營收比總在0.1%左右,然而2019Q1開始,該數據突然飆升至0.48%,此後也基本在0.45%以上。
正常情況下,數據的突增猛降背後,一定都有相對應的事件發生。
詳查新聞就發現,2018年11月小米武漢總部大樓正式開工,總投資3.4億。根據其2018Q4財報,其物業及設備資產也出現猛增,占營收比從上個季度的5%突然增長到了11%。
也就是說,蓋大樓這件事情,在財務報表上,先表現在了2018Q4的資產增加上,然後從2019Q1開始折舊。這樣一來,小米製造費用中的「設備廠房費用」被蓋樓事件「污染」,我們很難從這個層面去判斷費用隨銷量增長而變化的情況。
但另一方面,雖然設備廠房費用猛增,但我們前面提到的整體成本在下降, 理論上說明其人工和原材料費用降低幅度其實較大,覆蓋了新建大樓的成本增長。
也就是說,隨著銷量的提升,小米可以向上壓縮采購原材料的價格,平攤到每一個售出貨物的員工成本也在下降,由此整體成本下降,使得毛利潤得以提升。
這也側面印證小米是具有一定經營杠桿的,或者說確實是銷量驅動的生意。
平均到每部手機的毛利上漲,除了成本逐漸呈規模化外,還源於小米在逐漸提價。也就是說, 成本端減小的同時,收入端的單價也在提升。 並且我們認為,由於市場競爭環境趨緩,小米之後的提價空間也會相對大一點。
2014年之後,國內4G換機潮剛剛開始的時候,手機市場可謂是遍地開花,遍地都是千元機。中興、酷派、華碩,各個廠商都在打價格戰。
現在看來,小米的性價比優勢,在2014年其實不足為奇。小米在價格戰中推出Redmi Note,價格下探到了千元以下,但中興、華碩等品牌價格也基本都在同一水平。彼時,這些手機廠商為了搶占市場,恨不得將價格壓到最低,更遑論漲價。
2018年之後,眾多千元機品牌隕落,酷派、HTC、朵唯等品牌逐漸淡出大眾視野,整個市場競爭趨緩。小米在一番混戰中存活下來,份額基本穩定在13%左右高點的同時,也開始慢慢漲價。
2018Q2,小米大中華區的份額提升到了13.9%的最高點,這個季度小米順勢推出旗艦機小米6,價格定在2000元以上,ASP從818漲到了953元。
2018Q2漲價後,再輔以銷量上漲,可以看到小米每部手機的毛利潤得以明顯的提升,從2018Q1的441元迅速上漲到了524元,2018Q3再漲至641元。2018Q4,小米乘勝追擊,推出了Mi 8及小米MIX 3等中高端機型,每台毛利潤激增至835元。
回到5G開端的2020年,我們認為國內5G手機市場更偏向於寡頭,市場競爭相比遍地開花的2014年會緩和一些,小米的價格騰挪空間也會相對較大。
目前來看,國內推出5G手機的廠商只有華為、三星、OPPO和小米(包括Redmi),且主打2000元以下5G機型的只有Redmi。
既然小米從目前來看,似乎有著較為寬松的提價空間,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假設,其單個手機的毛利潤,實際上也會有一個不錯的提振空間?
根據我們上面的分析,一方面由於小米屬於銷量驅動型,只要銷量打開,其利潤理論上可以增長得更快;另一方面,由於市場競爭趨緩,小米看似有一定的提價空間,利潤也會隨之提高。
量價齊驅下,小米在之後的利潤增長實際上有一個很好的想像空間。
如果說小米股價的飆升,核心原因是上述的業績良好預期,以及這個預期背後的利潤較好預期,那麼次要原因或許也離不開整個股市的一路向上。
疫情「黑天鵝」似乎將全球經濟籠罩起來, 全球范圍內各國為提振經濟開始貨幣放水。
美聯儲宣布將維持零利率直至經濟復甦,並親自下場為市場增添流動性(買入公司債ETF等),資產負債表更是從原來的四萬多億美元一度突破七萬億美元、美國M2供應量激增。
與08年金融危機後相同,資金並未如預期一樣流入實體經濟。相反, 資金紛紛流入了股市中 ,納斯達克指數更是一次又一次形成新的「All-Time High」。
國內央行也是數次降息降准。1月6日,全面降准0.5PCT、2月3日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4月15日實施中小銀行降准政策、4月20日再次下調LPR、6月18日「降息」20個基點。
由此,大批資金流入股市,A股市場在券商權重股的帶領下向指數發起沖擊並開啟了新一輪牛市,無數股民、資金跑步入場。隨著A股市場的這輪牛市的到來,一部分南向資金選擇湧入港股市場搶籌。
上證指數於7月13日漲至3443.29的收盤價,較3月最低點增長幅度超過27%;恆生指數也在7月6日以26339的高點收盤,相比3月低點上漲21.8%。
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市場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對小米在5G手機業務的預期,多家投行、券商分析師紛紛上調了小米目標價。
而小米自身也在6.23日的股東大會上通過了關於回購不超過10%股票的提案。提案的通過表明了小米對於公司後續營收以及盈利的看好。資本市場也立馬給出了回應:在6.24日,小米股票久違的出現了一根大陽線,當天漲幅超過9%。
多重因素下,小米3月暴跌的股價,也從5月開始得以恢復,並逐漸開啟大幅反彈。7月10日,小米最高價漲至17.5元,終於站回兩年前的發行價。
兩年後的今天,我們對小米的業務增長,以及業務增長背後的利潤加速,有著一定的預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預期,小米終於站回發行價。
不過,小米目前的這條股價U型線能否繼續畫成「對勾」,還要看國內5G預期究竟能落實到什麼程度、國外4G優勢能否持續保持下去、利潤增長是否如期兌現、市場情緒是否會迅速冷卻等多重因素。
如果上述核心指標都能達到預期,這個「才露尖尖角」的股價或許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