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什麼關系

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3-05-13 13:31:10

⑴ 印度信仰什麼宗教

印度是個宗教大於歷史的國度,被稱為宗教的博物館,其中印度教徒佔82 %,伊斯蘭教12%,基督教徒2.3%,錫克教徒1.9%,佛教徒0.8%,耆那教徒0.4%,此外,印度還有數萬人信仰拜火教,這些人是古代波斯的移民,為了保留拜火教傳統,他們移民到了印度孟買附近,他們形成了一個非常小的少數民族族群-帕西人,另外現代新興的宗教-巴哈伊教在印度也有大量的信徒;

⑵ 印度宗教的宗教關系

印度遠古的宗教形態在印度河文明(約公元前2500年至1750年左右)的一些遺址中能有所發現。在這一文明的遺址中,可以見到許多神的雕像。但就文獻來說,現存印度最古老的有關材料是吠陀(時間范圍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吠陀的最初形態是印度上古先民口頭創作的一大批贊歌或祭詞等。這之中包含大量宗教方面的內容。吠陀贊歌等中記述了當時印度人的種種宗教觀念,如關於神的觀念,關於超人或超自然的種種神奇力量的想像,關於祭祀等行為能給人們帶來結果的信念等等。這類觀念最初是分散的,形態是多樣的,但後來逐步形成了影響較大的宗教派別的思想。這就是婆羅門教的思想。
婆羅門教的基本觀念是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這一宗教並無最初的創教者或祖師。它是在吠陀中大量提及的宗教祭祀的基礎上形成的。印度古代很早就形成了種姓制的社會階層形態,人們的身份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從事的職業的類別。從事祭祀的人在印度很多,主持這種活動的人通常被稱為婆羅門祭司。祭祀活動被認為能夠對人產生重要的影響,帶來好的或不好的結果,是萬能的,因而被賦予很高的地位。記述祭祀的最初主要文獻吠陀自然也被認為是聖典。而主持祭祀的人——婆羅門祭司也就因而具有極高的地位,被認為在社會各階層中是至上的。婆羅門教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利益和思想,在印度思想界通常佔有主導地位。這種情況在印度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婆羅門教後來轉變為印度教,發展到近代,依然是印度思想界的主流宗教派別。婆羅門教的哲學思想或核心理論是在奧義書時期(時間范圍大致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500年左右)開始明確提出的。如梵我同一的思想、輪回解脫的理論等都是在奧義書中得到重要闡述的。奧義書的思想不僅對婆羅門教後來的哲學派別有重要影響,而且對婆羅門教派別之外的其他宗教派別也有影響。 大致在公元7世紀上半葉,伊斯蘭教開始在古印度地區傳播,其後幾個世紀,傳播速度加快,傳播地域擴大。傳播的途徑雖有經商、旅行等,但初期主要還是通過軍事征服的手段。伊斯蘭教取得了在所征服地區的統治權後,大力宣傳在西亞、中亞初創時期就形成的一些基本教義。一些伊斯蘭教思想家認為,真主是至尊至善的,而世間事物和人則有邪惡和不凈。還有一些思想家認為,真主是世界的根本因,是永存的。真主不僅創造了宇宙,而且創造了萬物生死輪回的法則。
錫克教(Sikhi。m)產生於15世紀末16世紀初。它是印度教中虔誠派運動與伊斯蘭教中蘇菲派思想融合後演變出的一種宗教形態。錫克教認為,神只有一個,是各宗教都應崇拜的對象,盡管各教所崇拜對象的名稱不同,但實質上它們所崇拜的是同一神。神是自存的,全知全能的,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是神的表現,是神創造的。輪回於世間的人充滿痛苦,要脫離痛苦就要達到與神合一的境界。
此外,基督教也很早就傳人到印度,一般認為4至5世紀敘利亞的一個基督教小教派中的傳教士最先將基督教傳人印度。當然,基督教在印度的較大范圍內的傳播還是在更晚的一些時期。 印度近現代佔主導地位的是印度教。印度教理論的核心成分來自古代印度的婆羅門教,但其中也大量融合了古代許多其他宗教的成分。因此,現代印度教所包含的內容的來源是相當復雜的。印度各主要宗教派別在歷史上有相當長的並行發展時期,因而各教派間存在著重要的交涉或關聯,它們之間有相互借鑒或相互影響等的關系。婆羅門教和佛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的兩大主要宗教,兩教之間的關系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兩教都從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和奧義書中吸取了不少成分,有不少共同處。吠陀和奧義書中的內容極為豐富。其中的主要哲學思想為印度後來的婆羅門教思想家所繼承和發展,成為婆羅門教以至後來印度教的基本理論。但一些觀念也為佛教所吸收,成為佛教理論中的重要成分。這是兩教中出現不少相同處的主要原因。例如,輪回解脫的理論、善惡因果的思想、否定形態的思維方式等在吠陀或奧義書中就已提出,婆羅門教中後來的思想家大量使用這些成分,佛教也大量使用這些成分。兩教的不少文獻中的一些敘述是相似的。
第二,兩教的主要差別反映了古代印度種姓制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主要利益及觀念。婆羅門教在產生時主要反映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思想,而佛教在產生時則主要反映了部分剎帝利及吠舍種姓等階層的思想。婆羅門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梵一元論,認為世間一切事物在本質上就是梵,梵是最高的實體,真正的存在的不變根本因。佛教的核心哲學理論是緣起觀,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緣起的,否定最高根本因的思想,認為事物是無常的,無真實不變主體。婆羅門教的梵一元論與其婆羅門至上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婆羅門種姓階層的根本利益。而佛教的緣起觀與剎帝利吠舍等種姓的反對婆羅門至上觀念及追求一定范圍內的社會平等的政治主張是一致的,體現了這層人的利益。
第三,兩教在發展中基本能和平共處。婆羅門教和佛教雖然代表了印度社會不同階層的利益。但兩教的對立卻不是水火不容的。婆羅門教和剎帝利分別代表了印度的上等社會階層,而部分吠舍也不是社會的底層。印度古代的種姓制在一定程度上說對於這兩教的教眾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種姓制對這些階層來說又是一種相對能保持各自利益的制度,能夠大體上維持他們之間的相對和諧關系。因此,在兩教並行發展的大部分歷史時期中,二者能夠和平共處,縱然存在著大量兩教互相批駁的場合,但一般來說,基本上是思想交鋒,而不是武力對抗,兩教間很少見到發生流血沖突的事件。 耆那教與婆羅門教之間的關系與上述與佛教的關系類似。耆那教的信眾基礎大致與佛教相近,此教也是來自沙門思潮,也吸收了奧義書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因此,婆羅門教與耆那教在歷史上雖有思想沖突,但與後者也基本是和平相處,一般也不發生流血沖突。耆那教與佛教之間的相同處很多,二者在一些方面都不認可婆羅門教的觀念。佛教和婆羅門教在產生初期雖然有爭奪信眾方面的沖突,但這種沖突並沒有擴大或升級。佛教文獻中有批駁耆那教理論的內容,然而所佔比重不大。兩教的差異或對立不是不可調和的。
在伊斯蘭教傳人古印度並成為其中的主要宗教之後,印度的宗教關系或宗教存在格局發生了重要的變化。伊斯蘭教不是古印度的傳統本土宗教,它的教義最初來源於西亞、中亞等地區,與印度古代聖典吠陀奧義書沒有淵源關系。因而最初在許多方面與印度原有的宗教派別難以調和。伊斯蘭教在古印度的主要擴大或發展時期,就與婆羅門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等宗教派別發生了激烈的沖突。最初,伊斯蘭教曾一度採取軍事征服的手段來解決與其他宗教之間的矛盾。在這個過程中,當時伊斯蘭教屬於強勢宗教,印度原有的宗教受到很大打擊。然而婆羅門教或印度教是印度本土影響最大的宗教,在社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雖然受到伊斯蘭教的沖擊,卻只是影響的范圍有所縮小,並未被完全擊垮,在古印度形成了與伊斯蘭教對峙的局面。耆那教也受到了伊斯蘭教的沖擊,但也沒有完全被驅除,在一些地區仍保持著影響。佛教在伊斯蘭教擴大影響的過程中受到的打擊最為巨大,加上佛教當時在古印度的其他一些自身的因素,13世紀之後,它基本在古印度衰落,一些原有的佛教重要活動中心不復存在。直到19世紀,佛教才在印度在一定范圍內有所「復興」。
錫克教雖然是在吸收改造印度教和伊斯蘭教某些成分的基礎上形成的,但對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的一些陳規陋習則表示反對。如傳統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中都有婦女社會地位不高的現象,印度教中有寡婦殉葬的習俗,伊斯蘭教中有男女權利不一樣的規定。錫克教則主張在神面前人人平等,反對歧視婦女。此外,錫克教還反對種姓分別、祭司制度、繁瑣祭祀,把這些看作是違背神意的。印度宗教不少派別中有一種消極遁世的傾向,而錫克教則主張積極人世。
從總體上說,印度古代宗教中原有的本土宗教之間思想交鋒多,直接的激烈沖突少,而後來出現的一些宗教與原來的傳統宗教之間的思想交鋒少,直接的激烈沖突多。

⑶ 印度教源於婆羅門教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的關系

印度教源於古印度韋陀教及婆羅門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和11億信徒的 *** 教。所謂「印度教」是存在於印度本土上的宗教、哲學、文化和社會習俗的綜合稱謂,它的信仰、哲學、倫理觀點等復雜多樣,甚至相互矛盾。印度的社會等級、集團和不同的文化階層有著各自相異的信仰和實踐。這種綜合性、多樣性使人們非常難對印度教的信仰和特徵作出公認、明確的定義。

西元前16世紀,雅利安人進入印度,開始了印度本土的古老文明。就像其他原始部落對自然山川的敬畏與崇拜,雅利安人為了保障自個的生存,也必須膜拜、禮贊、歌頌一切自然神祇,且將贊歌編為聖典,相互傳頌。到了後期,與人們生活關系較為密切的神祇,受到更多的崇拜,雅利安人便由「多神信仰」逐漸轉向「主神信仰」的模式。為了與神溝通,祭祀便成為一件大事,司祭者擁有無上權威,能為自個祭祀、為他人祭祀及教授聖典。於是,在階級制度沖差嚴格劃分的社會里,司祭者被尊為最高階級的婆羅門,他們依著「祭祀萬能」的神聖職權,開啟了神權色彩濃厚的婆羅門思想。

婆羅門教主張:「梵」是宇宙現象的本體,人的生命現象為「我」,宇宙萬物皆因「我」而生,故「梵、我」其實不二,凡人不解此理,只好輪回受苦,唯有體證梵我合一,才能得到解脫。此思想彌漫在當時的印度社會,直到西元前六世紀,出現了反婆羅門教的思想家,他們反對祭祀,主張透過禪 黑風洞是印度教的朝拜聖地定、苦行或享樂來完成解脫。鑒於當時修苦、修樂思想的充斥,佛陀提出了不偏於苦,不偏於樂的中道觀,做為修行的根本原則。

阿育王及迦膩色迦王時期,佛教成為印度的主要宗教,婆羅門教便相形式微;4世紀時,婆羅門教受到笈多王朝的大力支援,御判差又進一步雜糅了佛教及其他學派的思想,於是發生了較大的轉變,而以「新婆羅門教」自居,企圖恢復舊有地位,這就是今日所說的「印度教」。在印度教的非常多流派中,又以毗溼奴派、溼婆派及性力派為主。8世紀以後,印度教的主要思想家商羯羅,依據婆羅門教的根本教義,又吸取耆那教及佛教的優點,使印度教宗教實踐的成份加大,原有繁瑣的理論鎮皮淡化,印度教遂一躍而成為當時思想界的主流。直到 *** 教入侵印度以後,佛教遭受嚴重迫害,印度教卻因為與 *** 教的思想有所交融,而在某些區域仍舊保持著非常大的勢力。

到了近代,隨著西方殖民主義的入侵和西方文化的傳入,印度教掀起了廣泛的宗教改革,反對古印度教中存在的種姓制度、偶像崇拜、繁瑣宗教儀式、寡婦殉葬等愚昧現象。但至日前,印度教仍是印度最有影響力的宗教,大多數人信奉此教,其種族階級的不平期待遇及寡婦殉葬等諸多民間陋習仍然未能完全被革除。

⑷ 婆羅門教是怎麼一回事

婆羅門教是印度古代宗教之一,起源於公元前2千年的吠陀教,形成於公元前7世紀。目前是世界5大宗教之一,信徒主要位於印度。

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

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回,輪回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

關於婆羅門教和印度教傳入緬甸和東南亞各國的時間問題,中外學者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眾說紛紜,至今莫衷一是。中國學者段立生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1、2世紀首先傳入柬埔寨然後遍及東南亞各國;中國學者黃心川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後由印度的阿薩姆進入上緬甸,再由緬甸傳入湄公河流域;緬甸學者敏悉都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3世紀以後首先傳入緬甸然後傳入東南亞地區;但是根據緬甸最新考古挖掘出來的文物來看,認為婆羅門教大約於公元前3世紀至少同佛教一起或者公元前3世紀以前早於佛教傳入緬甸,然後由緬甸傳入東南亞泰國、柬埔寨等其它國家。

佛教是緬甸人的國教,自古以來緬甸人虔誠地崇信佛教,把佛教的教義看作為倫理道德的標准和處世行為的准則,佛教深入緬甸人的思想深處,深入到緬甸文化的各個層面,深入到緬甸社會的各個角落,對緬甸人的人生價值、道德標准、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各個方面都有很深的影響,緬甸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佛教社會,充滿了濃厚的佛教色彩。

但是,自古以來,緬甸人就信奉婆羅門教,信奉婆羅門教神明,信奉自然神和民族神,先後發展成為內37神和外37神。內37神中,就有婆羅門教神濕婆、象鼻天和都拉薩迪智慧女神。在外37神中有婆羅門教神天帝釋作為第一位神明,也就是眾神之主。因此,早期緬甸人信奉的宗教是佛教與婆羅門教的混合體。關於婆羅門教在緬甸的傳播與發展,緬甸文獻記載的很少,我們只能根據緬甸考古挖掘出來的文物來判斷早期緬甸人的宗教信仰。緬甸考古局發現的太公國時期、毗濕奴時期、漢林時期、室利差旦羅時期的骨灰瓮和古錢幣上,有法螺、水波紋、吉祥威薩圖案,三叉矛圖形,說明緬甸自太公王朝開始婆羅門教就從印度傳入緬甸,因為法螺是婆羅門教毗濕奴大神的手持物,水波紋是毗濕奴大神休息時坐騎龍戲水的象徵,三叉矛是濕婆的手持物,吉祥威薩圖案是毗濕奴大神妻子吉祥天女的象徵。

婆羅門教自從傳入緬甸以後,在緬甸得到了較快地發展,到公元後驃國的毗濕奴時期、漢林時期、室利差旦羅時期時,婆羅門教在緬甸已經發展到了鼎盛階段。但是從公元1044年建立的緬甸蒲甘王朝開始,由於佛教被定為國教,婆羅門教的發展受到了限制,開始逐漸衰退,但至今仍然存在於緬甸現代社會當中。

縱觀緬甸歷史發展的整個時期,緬甸人都信奉過婆羅門教,換句話說,婆羅門教的影響貫穿緬甸歷史發展的各個階段,甚至在緬甸當今社會里仍然可以找到婆羅門教影響的影子。緬甸首都仰光至今仍然有印度教友誼協商會,有斯利斯利濕婆克里斯納寺和斯利斯利都爾伽寺,人們仍然信奉婆羅門教的神明,婆羅門教占卜術至今盛行於緬甸民間。

從婆羅門教在緬甸的發展與傳播,我們可以大致將其歸納為4個時期,第一時期是傳入階段。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或者更早一些時間由印度伴隨雅利安商人到緬甸做生意傳入緬甸太公國。第二時期是發展階段。大約從太公國經過毗濕奴城、漢林城、室利差旦羅城驃國發展的3個城邦國家以後,婆羅門教在緬甸已經發展到鼎盛時期。第三時期是衰落階段。從蒲甘王朝到貢榜王朝時期,婆羅門教在緬甸開始逐漸衰弱。第四時期是殘留階段,從貢榜王朝到現在,婆羅門在緬甸只有印度移民還信仰,緬甸人已經不在信仰了,但是婆羅門教在緬甸人中的影響仍然存在。

婆羅門教對緬甸文化影響較大。首先婆羅門教是緬甸人最早信奉的宗教,婆羅門教神被作為佛教的保護神而引入佛教的范疇,帝釋天作為緬甸至今仍然信仰的37位傳統神的第一位大神而備受崇拜;其次,婆羅門教的宗教儀式被廣泛吸收和應用在緬甸封建王朝的各種儀式中,緬甸歷代封建王朝宮廷中都聘用婆羅門祭司,用婆羅門教禮儀主持宮廷大典和國家大典;再其次,婆羅門教的花紋圖案普遍被應用在緬甸的佛教和民用建築藝術上;第四,婆羅門教的占星術傳入緬甸,至今流行於緬甸社會;第五,婆羅門教的神話故事傳入緬甸,形成了傳統節日;最後,婆羅門教的故事對緬甸文學也有較大的影響,羅摩衍那戲劇至今長盛不衰。

⑸ 什麼是婆羅門教,有沒有六道輪回

婆羅門教(Brahmanism)是印度古代宗教,現在流行的印度教的古代形式。以吠陀經為主要經典;因崇拜梵天及有婆羅門種姓擔任祭司而得名,起源於公元前2000年的吠陀教,等級森嚴,把人分為4種姓氏: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最高的)教士和學者。剎帝利:(下個)貴族和戰士。吠舍;(下位)農夫和客商。首陀羅:(最低的)農奴和奴隸。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4世紀是婆羅門教的鼎盛時期,公元4世紀以後,由於佛教和耆那教的發展,婆羅門教開始衰弱。公元8、9世紀,婆羅門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義,結合印度民間的信仰,經商羯羅改革,逐漸發展成為印度教。印度教與婆羅門教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其教義基本相同,都信奉梵天、毗濕奴、濕婆三大神,主張善惡有報,人生輪回,輪回的形態取決於現世的行為,只有達到「梵我同一」方可獲得解脫,修成正果。因此,印度教也稱為「新婆羅門教」,前期婆羅門教則稱為「古婆羅門教」。
輪回理論是古印度文化的基本理論之一,其本源來自婆羅門教。後來佛教將眾生世間的生滅流轉變化,按其慾念和色慾存在的程度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統稱為三界。欲界又稱為苦界,或苦海。居住在欲界的眾生,從下往上,又可分為「六道」。

六道輪回圖
六道者:一、天道;二、人間道;三、 修羅道;四、 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
此中上三道,為三善道,因其作業(善惡二業,即因果)較優良故;下三道為三惡道,因其作業較慘重故。一切沉淪於分段生死的眾生,其輪回的途徑,不出六道。
傳說,當最高靈魂醒著時,世界是活動的;當他躺下時,世界就平靜下來;當他要睡時,萬物就消失融化於最高靈魂之中。最高靈魂就是通過睡和醒,永無休止的讓萬物生生滅滅。
佛教傳入後認為地獄是六道輪回中最劣最苦的,民間認識的「重獄」便是「十八層地獄」,
所謂六道輪回:是描述其情狀,去來往復,有如車輪的迴旋,在這六道中周而復始,無有不遍,故名六道輪回。
世間眾生無不在輪回之中。只有道教的神仙以及佛菩薩、羅漢 才能夠跳出三界,不入輪回。
因果報應
婆羅門教稱

因果報應:
善業是清凈法,不善業是染污法。以善惡諸業為因,能招致善惡不同的果報,是為業果。作為業果的表現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萬法,都是依於善惡二業而顯現出來的,依業而生,依業流轉。所以,眾生行善則得善報,行惡則得惡報。而得到了善惡果報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身、語、意業,招致新的果報,故使凡未解脫的一切眾生,都會在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中循環往復,這就是婆羅門教所說的輪回。
六道分界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只要在六道輪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說是凡夫,生死流傳,不能出離,如同漫漫的長夜,雖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還是要受輪回。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間,這有形世間為無名煩惱所包圍,所以世間為五濁惡世。在六道輪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內,都要接受輪回,這因此佛經說三界猶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煩惱無名之火所燒。
據經典所指出,行十不善業因緣故,要墮落地獄、餓鬼、畜生之三惡道。行十善業道因緣故,則生天界及人界。所謂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靈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雖然享福,但是福報總有享受完的時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處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墮落,仍然要輪回的。
至於阿修羅境界,就是精靈世界,停留在精靈世界的靈魂,固然生前也修善業,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稱為「正神」,只能稱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羅境界的環境是最復雜,「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間者,以此類為最多。 故人若有「正氣」,邪氣不能生。人若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因此,所謂「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氣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輪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

因果報應之二
離苦,所求不得苦,五陰盛苦。如此,六道輪回可以說苦多於樂,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脫道論來說:「戒定慧,是解脫之道,守戒的人,是威儀的意義,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亂。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覺。所謂解脫,就是離開束縛的意思,用戒為初善,定是中善,慧為後善,如此產生禪定力求滅苦,最後才得解脫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有二項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輪回有四項是無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 有形的稱為「有器」,無形的稱為「無器」。
教中雖然有「因果報應」的理論,但更正規的提法是「因緣果報」,那麼「緣」是什麼意思呢?佛教中「緣」的內容及其簡單,簡單地說就是「條件」。比方說:蛋可以孵成雞,但是孵成雞需要一定的溫度,這個一定的溫度就是「緣」。雖然蛋可以孵雞(因果條件具備),但是,不具備一定的溫度(緣),蛋是不會成雞的。
因此,佛教中叫人「修行」,脫離六道輪回,就是從「緣」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惡因變成惡果;而讓多生累劫造得善因,盡快成熟,變成善果。從而離苦得樂,脫離六道輪回。
緣,不過是講事與事之間的聯系分別化,很容易造成事物發展的不良性,因為,同樣的一件事,有不同的結果,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遭遇,這不僅僅是事物條件造成的,還有社會環境影響,畢竟,在宏觀上來講,好與壞的定義都是人定的,而不是自然規律。

⑹ 婆羅門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嗎和印度教什麼關系

印度教(Hini ***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不像基督教、 *** 、佛教等宗教,印度教並沒有創教者,主要的精神源頭可追溯到一套古老而作者不詳的吠陀經(Vedas)。吠陀經乃源自亞利安游牧民族(北歐人的共同祖先)吟唱的崇拜聖歌。亞利安人大約在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的時候,也就是西元前一千五百年左右,進入印度,也將所信奉的吠陀教帶了進來。

印度教與婆羅門教

印度教傳統上雖以亞利安經典為基礎,但重要觀念則起於比亞利安移民更早居住在印度的原始印度人,稱為德拉維達人(Dravidians)。因此,如果說印度教是外族的亞利安宗教產物,還不如說是被亞利安觀念所 *** 修改成的印度本土德拉維達宗教,即(古)婆羅門教。

西元前五、六百年,佛教及耆那教(主張以抑制情慾與獲得真正知識的方法來求得靈魂的解放,主張極端苦行。)在印度廣泛流行,造成婆羅門教的沒落。到了西元四百年前後,婆羅門教進而吸收佛教、耆那教及印度各地民間信仰。商羯羅又於西元八、九百年間進行改革,形成現代雛形的印度教,又稱新婆羅門教。

印度教結合印度境內各地的文化背景、社會結構、宗教理念等,各自形成不同的宗派。數百個宗派各有不脊陵同的教義與信條,各自以為自個的教派是最好的。這些宗派間雖然沒有統一的信條,但有兩個教義卻普遍存在各個教派中:一為多神教的泛神論;另一為輪回(reincarnation),即靈魂的再生與轉世。

三千萬個神

印度教徒為多神論者,約有三千萬以上的天神(編按,另有三億的說法),但是他們只向一個天神敬拜。就這角度而言,又像是一神論者,也許該說是具多神論色彩的一神論。

他們以為自然界一切事物皆具神性,山、河、樹木、花草、昆蟲、動物、甚至家中神壇罐子中的水,皆大概值得敬拜。因此,大多數的印度教徒為素食者,不吃肉也盡大概不殺生。

神聖的動物中,牛是最為大家所熟知的,牛可在交通繁忙的現代城市中任意通行,甚至可以走進只有僧侶才能進入的寺廟區域。縱然在飢荒之地,也可任意食取它們想吃的東西。其他如猴子、老鼠等動物,雖然地位不及聖牛高,但也都受到特別的尊崇。

梵天(Brahma)、毘瑟奴(Vishnu)和溼婆(Shiva)為印度三大主神,分別代表宇宙的「創造」、「守護」和「毀滅」。

三千多萬位天神中,也有以人、畜、鳥、樹等形像結合而成的神只,如象頭人身、人頭爬蟲類身軀等樣式的神。

種姓制度

印度教按職業將人分成四等級(種姓):婆羅門(Brahmans)、剎帝利(Kshatriyas)、吠舍(Vaisyas)、首陀羅(Shudras)。

嚴格說來,種姓制度是逐漸形成的社會制度,並非屬於宗教制度。

婆羅門是印度四大階級中的最高階,專指祭司等負責宗教事物之人。剎帝利與婆羅門一樣,屬於貴族階級,往往指世間的統治者,如地區性土王、武士等貴族。第三階級的吠舍,包括商人與工匠。畢野滲社會中從事低賤工作的人,如清道夫、修鞋匠等,則位於第四階級,往往也是其他三種姓的奴隸。

除四種姓階級外,社會中最低階層的是賤民(theUntouchable),又稱Panchamas,照字面解釋是「第五」的意思,為四種姓以外的人民所形成,被歸為「外人」或「外階級」。

輪回與涅盤

印度教徒相信靈魂不滅,以為生命不是以生為始,手脊以死為終,乃是無窮無盡的輪回。神、人、動物都是這輪回中的一員,新生命的輪回角色乃決定於此人前世的作為與奉行印度教虔誠的程度,即印度教徒所稱的「業」(karma),而今生的業又決定了下次輪回的地位,如此在神、人(種姓階級)及動物間迴圈不已。

印度教徒如果要得救,必須力行三方面的要求:(1)公義的行為(2)虔誠的信仰(3)知識的追求與冥想。

不論是因善行升天,或是惡行淪為畜類,這樣的生命都需再次輪回,因此,虔誠的印度教徒所追求的,乃是脫離生死輪回,進入個人與永恆的「神聖大一」(Divine One,又稱「梵」《Brahma》)合而為一的境界。這是一種不變狀態的安息,被稱為「梵我合一」,或「涅盤」。

瑜珈與朝聖

虔誠的印度教徒遵守日出時的聚會儀式,以及晨間或傍晚的齋戒沐浴。日出前便開始個人的禮拜,中午、日落前再各做一次。他們在家中或是寺廟里,將食物、金錢、禱告等作為祭物,獻在祭壇,歸於神,希望藉此遠離邪靈的挾制,得到神所賜的平安。為了更成功地集中精神於禮拜,他們以特定的方法,如身體的姿勢、手勢等,達到梵我合一的境界,這也是印度教徒禮拜的目的。

另一個可達到梵我合一的途徑就是瑜珈(yoga)的修練。

利用各樣身體姿勢,集中生理能量,使個人的心理、精神與靈魂透過如此的訓練與梵相結合。

印度教節日繁多,朝聖是重要儀式之一,主要聖地是恆河及恆河三支流的發源地,貝拿勒斯(Benares)常是印度教徒朝拜的中心。為了錯誤的行為苦修、請求改變命運,或者只是來向神聖大一行奉獻之禮,使得他們通常得長途跋涉地至孟加拉灣海邊、到喜馬拉雅山上的恆河發源地等聖地朝聖,他們相信恆河的水能洗凈他們所犯的一切罪孽。

⑺ 印度教的創始人是誰,印度教的創始人是誰

印度教的創始人是誰

· 印度教創始人克利須那 ·

就像佛教一樣,當提到大多數最古老的宗教人物時,我們很難分清那是一個歷史事實還是一種象徵隱喻。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克利須那,他似乎是凡人與超自然存在的復合體,有能力做任何非凡的事情(他被認為是印度三大慶賀主神之一的毗濕奴最強大的化身)。

但為人們所普遍接受的是,在神話傳說的背後存在著這樣一個真實人物——是最招人恨的國王 Kamsa of Mathura(印度北部)的侄子——多數人認為,他過著一種相對無憂的生活(他尤其擅長吹長笛),可他做了許多非凡之舉。

比如,據稱他還是一個孩子時就殺死了為數眾多的惡靈,並做了一些像凈化被污染的聖水雅穆納河之類的事。盡管事實上他並未創建現代印度教——印度教的基本原理先於他出現——但他在毗濕奴桐差扮所有的化身中最負盛名、最接近民眾心靈,這也是他在五千年後仍如此受人崇敬的原因。

知識拓展:另外的說法

印度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估計數)(德國一機構統計數字為約9億),僅次於擁有超過20億信徒的基督宗教和11億信徒的 *** 教。所有的印度教派別都以撰於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經》作為經典教義。在此之外,各派別還各自信奉其他不同的經文。

印度教(Hini *** )一詞,是19世紀時期的歐洲殖民者創造的。印度人自古以來則以多種名字來稱呼自己的宗教,如「永恆的達摩」(सनातन धर्म)、「吠陀信仰」、「毗濕奴信仰」、「濕婆信仰」等。

印度教是印度的傳統宗教,與佛教也頗有淵源,它在約公元前2000年隨著雅利局灶安人進入印度而興起的,起源於上古的原始崇拜和巫術。一般認為,印度教源於古印度吠陀教及婆羅門教,大約在8世紀,印度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商羯羅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某些教義,對婆羅門教進行改革而形成了印度教。另一說法稱,印度教是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至前600年間,逐漸演變成吠陀教,最後發展成婆羅門教,即今天的印度教。

閱讀全文

與婆羅門教與印度教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下午茶喝什麼 瀏覽:90
印尼普頓公司董事長叫什麼 瀏覽:679
英國短毛貓折耳貓怎麼訓練 瀏覽:147
英國疫苗用什麼字母 瀏覽:489
中國飛烏拉圭要多久時間 瀏覽:335
義大利護衛犬叫什麼名 瀏覽:612
牡丹江義大利語培訓哪裡有 瀏覽:236
從印尼回中國需要檢查什麼 瀏覽:837
伊朗女人用什麼化妝品 瀏覽:582
文明6真實地球印尼怎麼玩 瀏覽:748
義大利施華洛哪裡有賣 瀏覽:817
hertz是英國哪裡 瀏覽:472
中國哪裡有廢鐵收購廠 瀏覽:971
印度人如何用水清洗 瀏覽:926
可樂雪碧哪個先進入中國市場 瀏覽:672
印度火車為什麼用寬軌 瀏覽:554
為什麼叫做中國病毒 瀏覽:992
表格印尼盾怎麼去掉 瀏覽:677
出口印度需要哪些認證 瀏覽:656
義大利哪裡可以打水光針 瀏覽: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