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的錫克族皮膚怎麼是白色的

印度的錫克族皮膚怎麼是白色的

發布時間:2023-05-14 20:31:44

㈠ 為什麼有的印度人包頭,有的不包頭,是區分已婚和未婚嗎

印度人包頭不是區分已婚和未婚而是由於宗教文化等原因。

印度是個多種族,多宗教,非常多元化的國家,在印度裹頭巾的主要是錫克教徒,大約有2000多萬人,除此之外還有穆斯林女性也必須裹頭巾,這在我國也是很常見的,在我國的寧夏回民自治區有很多伊斯蘭教信徒,哪裡的女性也都必須裹著紗巾。

根據印度不同種族的相關習俗來看,有些是必須要將自己的頭部包裹起來的,不允許讓別人看到自己的頭發,也不能被摸,否則會不吉利。

錫克的男性自出生以後頭發是不允許剪的,所以包頭巾成了必須的,一旦摘下來,讓別人看到了,就會認為這是一種侮辱。

(1)印度的錫克族皮膚怎麼是白色的擴展閱讀:

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漸漸的成為了民族習俗。

由於終生不剪頭發,而又要行動方便,成年錫克男子一般都將頭發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像「大磨盤」的頭包。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錫克族

㈡ 印度低種姓人為什麼不能冒充高種姓

無法冒充。

第一,低種姓基本都是黑人,皮膚黑粗,身體矮小,比如印度女人平均身高1.53米,但占據人口主體(大約56%)的首陀羅女人平均身高只有1.4米。

請注意成年首陀羅女子的身高:








第二,經濟條件不允許。

高種姓天生就是老爺,不用幹活。比如婆羅門生下來就能從祭司手上按月領補貼。

吠舍的住宅已經算得是豪華了:

首陀羅的廚房與住宅:

貧民在豪華城市的垃圾場處理垃圾:

印度貧民區:




低種姓自己都難養活,怎麼冒充大爺呢?

第三,教育不足

雖然法律給低種姓在大學教育與政府職位上都留出了法定的份額,但窮人家的孩子很難繼續讀書下去。而沒有高等教育,不會英語,無法在當地找到好工作。



哪怕就算讀了大學,低種姓在高種姓面前也很難鼓足勇氣平等交流,更不要說競爭。

說白了,低種姓已經被3500年的婆羅門教洗腦到骨髓之中。低種姓,不敢、不能,也不願反抗,就等著順從而投胎到高種姓家庭。



第四,祭司制度

印度是封閉 社會 ,也是農業 社會 。

當前印度人口的主體還是在農村,大家相互之間都知道誰是什麼等級。

婆羅門祭司要做法祈福,誰會呢?











印度教是縣域祭司聯合會體制,每年全縣婆羅門召開大會商議處罰違反宗教制度的人,女子低嫁會被正式驅逐並黜落賤民,高種姓男人可隨便睡低種姓女人,只要他願意。

所以,即便遷移出去的低種姓,如果沒有本地祭司的書面證明,遷入地的婆羅門祭司也不會承認他是高種姓。

目前,種姓制度在大城市中略微松動,但宗教 歷史 文化的積累,還遠不能說種姓廢除已經取得成果。

美麗的婆羅門女人:



如果印度 社會 的低種性人群能夠輕易地就冒充高種性人群,印度 社會 就不會存在3000年的種姓制度了。即使印度政府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宣布廢除了印度種姓制度,但是根深蒂固的種姓思想依然在整個印度 社會 當中難以根除。第一種性的人群與高種性的人群存在著諸多的區別,而這些區別也讓低種性的人群很難介入高種姓的圈子當中。

印度的種姓制度起源於印度教,印度的種姓從高至低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與首陀羅,而在這後面還有一個賤民。在整個種姓制度當中婆羅門主要是主管宗教祭祀的僧侶,而剎帝利則是軍事貴族與行政貴族,他們都屬於高種姓人群。而吠舍多是普通的雅利安人,而首陀羅則是印度土著居民為主。而建民族裙則是在這四大種姓之外的,他們的地位比這四大種姓更低,他們幾乎從事著印度 社會 最底層的工作。


在印度的低種性人群當中,都是從事著相對卑賤和低微的工作。他們與高種性之間的區別,不僅僅在教育和文化程度上差異巨大,還有他們從事的工作也存在著本質的差別。讓一個完全沒有接觸過宗教祭祀和行政職務的低種性人群,怎麼來冒充這樣的工作呢?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畢竟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職業生涯,根本就不懂相關的工作內容。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也是區分印度高種姓和低種性人群的關鍵,那就是他們之間的膚色。印度的低種性人群,其膚色一般都是比較黝黑,接近非洲人的膚色。對於高種性的人群,他們的膚色都相對白皙,接近歐洲白種人的膚色。兩種人群有著相當明顯的區別,這是通過肉眼幾乎就完全可以分辨出來的。而這樣天生的差別,讓低種性人群就很難混入高種性人群的交際圈當中,那就更別說冒充了。

婆羅門常用姓氏:夏爾瑪(Sharma)、提維迪(Trivedi、威亞斯(Vyas)、潘迪特(Pandit)等;

剎帝利常用姓氏:塔卡爾(Thakken、拉吉普特(Rajput)、辛格(Singh)、塔闊爾(Thakon)、沃爾瑪(Verma)等;

(Thakon), Walmart (Verma), etc.

吠舍常用姓氏:古普塔(Gupta、默迪(Modi、色斯(Seth)、甘地(Gandhi、沙(Shah)、

嘎加爾(Ghaggar 高爾(GoaD)等:

Gagar (Ghaggar Gore (GoaD) et al.)

首陀羅常用姓氏:安貝達爾(Ambedkan)、蘇蘭基(Solanki)、恰馬爾(Chamar)、納伊等

只有一種,是比較難冒充的,也是比較簡單粗暴的,那就是靠手腕上的繩子以及名字判斷階級。

印度人手腕上的繩子叫做「梵線」或是「聖線」,這是由印度教寺廟認證的,相當於身份證了,那些高種姓們不僅從小就被照顧,甚至婆羅門階級可以像貴族一樣每個月去寺廟領取生活費。

這個問題讓低種姓從一開始就輸得底褲不剩:

什麼叫「冒充」?有這樣的齷齪想法就說明了你的低種姓身份,高種姓是冒充而來的嗎?那是與生俱來自帶神牛味道的智慧體,豈是爾等散發著濃郁咖喱味的低種姓能夠隨便染指的?光氣味就把你們深深出賣了好伐?

一直以來,印度的高種姓和低種姓之間始終存在著難以逾越的鴻溝,這意味著低種姓根本就沒有成功「冒充」高種姓的可能,而之所以能把低種姓安排得明明白白,根本原因在於種姓制度的存在。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本該是人人生而平等,但種姓制度卻讓印度成為 社會 等級最為森嚴的國家。

雖然印度在建國不久就宣布廢除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但在這個「民主」的國度,政府還真是說了不算。當然,政府也沒有廢除種姓制度的真心。

而之所以出現如此匪夷所思的情況,根本原因在於印度的統治階級,都是高種姓來的。

雖然雅利安人作為印度的征服者,在3000多年前就創立了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真正演變成等級森嚴的模樣,卻是在英國殖民時期。為了便於統治印度,英國殖民者聯合印度上層土邦,也就是高種姓實行「共治」,種姓制度越發的變本加厲、根深蒂固。

而在1947年英國殖民者退出印度後,高種姓繼續統治印度 社會 ,例如甘地家族。

因為甘地和尼赫魯的高種姓身份,因此他們在爭取印度民族獨立的過程中不敢發動群眾,只能以溫和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抗英國殖民統治,而這種沒有暴力革命和深刻 社會 改革的民族獨立,相比於英國統治時期不過是換湯不換葯。所以印度 社會 依然層次分明,高種姓依然統治著印度。

所以今天的印度對殖民統治 歷史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因為作為統治階級的高種姓本就是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的既得利益者。

而既然如此,他們又怎會自掘墳墓地徹底廢除種姓制度,允許印度 社會 階層流動來沖擊高種姓的利益呢?所以他們不僅沒有破除種姓制度的能力,更沒有廢除種姓制度的動力,印度也在種姓制度的愈演愈烈中更加涇渭分明。

在當前的印度,區分低種姓和高種姓的最明顯特徵就是膚色。作為外來征服者,無論雅利安人,突厥人還是歐洲人,在膚色上都比印度土著的尼格利陀人、達羅毗荼人等淺太多,而且外貌上都表現為高鼻樑的雅利安人特徵,這是身材較為矮小的印度土著絕對模仿不來的。

說難聽點,就算低種姓的土著把全身漂白都沒用,因為外貌方面即便全身整形也無法以假亂真。

而話又說回來,作為長期生活在底層的低種姓,哪來的錢去冒充高種姓?

印度高種姓之所以對種姓制度如此推崇,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在於種姓制度的洗腦讓人口龐大的低種姓徹底失去了反抗意識,從來沒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覺悟,他們只能通過逆來順受換取在下一個輪回里成為高種姓,從來不思考高種姓名額從來都很少。他們唯一敢逆反的,就是渴望通過皈依佛教等方式擺脫低種姓或賤民身份,但在印度這樣一個以印度教為主的國家,這種做法只能是自欺欺人。

而因為高低種姓之間的鴻溝如此明顯,所以二者的生活環境也是井水不犯河水,除非高種姓男子找低種姓女孩尋花問柳。這意味著低種姓根本就不熟悉高種姓的生活環境,而賤民則連低種性的生活環境也接觸不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混跡於高種姓之間的低種姓即便在外表上偽裝得無可挑剔,也會因缺乏所謂的氣質而原形畢露。說難聽點,不用你開口,走兩步就知道你是什麼人。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習慣了安於現狀的低種姓從本性上是沒有動力和勇氣去冒充高種姓的。畢竟生活不是冒險,就像古代的平民冒充朝廷大員一樣,成與不成都難免遭受到統治階級的瘋狂報復。

畢竟這是讓統治階級顏面掃地的事情,而國家機器更是統治階級的工具。

所以,暴力才是低種姓翻身做主的唯一途徑,投機取巧只會讓低種姓屍骨不存。

不過,能和高種姓呼吸同樣的空氣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要啥自行車?恆水老白乾它不可口嗎?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膚色是阻礙低種姓人假冒高種姓人的最大桎梏,因為低種姓人和高種姓的膚色差距實在太過於巨大了。

一般不太了解印度的人,都會以為印度人皮膚都是棕色的,但實際狀況卻與大家認為的不太一樣。

在印度,除了棕色皮膚的人之外,還有著一個白色皮膚的群體。

這些白色皮膚的人就是印度的高種姓人,他們與那些棕色皮膚的人不一樣,天生皮膚白皙,如果和棕色皮膚的人站在一起,會顯得格外突出。

而他們的皮膚之所以會和那些棕色皮膚的人不同,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祖先並非印度「本地人」。

白皮膚人的祖先是4000多年前入侵到印度的雅利安人,他們在進入印度之後,很快征服了印度地區,給原本以棕色皮膚人種為主的的印度強行施加了他們創建的種姓制度,用種姓制度把他們自己和印度當地人劃分開了幾個階層。

其中,高種姓和平民是他們這些外來的雅利安人,而主要從事傭人工作的低種姓人和高種姓人碰都不想碰的賤民則是那些被他們征服的印度當地人。

在膚色有著巨大差距的情況下,那些皮膚特別棕或者偏黑的低種姓人、賤民想假冒成高種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

他們混在高種姓人中,第一眼就會被人認出來是低種姓人,就像美國黑人跑到白人社區會很快被認出來一樣,除非他們能把自己的皮膚漂白或者弄淡一點。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例外,這些例外就是白棕混血的混血兒。

根據印度的種姓制度規定,高種姓男子和平民男子是可以把低種姓女子娶進門的,在他們和低種姓女子混血生下孩子後,他們的孩子也會擁有他們的種姓身份。

這時候倒不好用膚色來區分他們的種姓了。

不過對於這些白棕混血的人,印度人也有一些方法來區分他們。

這方法還是看膚色。

雖然這些混血的人皮膚有可能是棕色的,但是因為有著雅利安人血統的融入,卻也總比那些純種印度人白上許多。

他們和印度的低種姓人的區別就如同奧巴馬和純種黑人的對比一樣,一個因為混血黑得發黃,一個血脈純粹、黑得像炭。

如果不看膚色的話,印度人可以用家族姓氏來辨認一個人到底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

在印度,有著一整套規矩區分人姓氏的差別,雖然其他國家的人僅看姓氏看不出來,但是印度人卻能通過姓氏一眼辨認人姓氏的高低貴賤。

另外,語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區分高種姓人和低種姓人。

在印度有兩種語言使用的人最多,第一種就是印度本土演化出來的印地語,是印度人的母語。

第二種則是英國人在殖民印度的時候帶到印度的英語,在印度,英語是印度人使用第二多的語言,大概有5000多萬人能精通使用英語、2億多人能簡單說一些英語。

雖然說低種姓人和賤民也可以學習英語,但是因為大多數低種姓人和賤民沒上過學、沒有渠道學習英語,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印度低種姓人是不懂說英語的。

而高種姓人就不一樣了,一般高種姓人因為生活比較富裕,所以在受教育充足的情況下,英語水平都非常不錯、基本都會說英語。

這時候,是否會說英語就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辨認一個人種姓高低的方法。

前段時間印度的電影《起跑線》就談到了這種狀況,說是印度的下層人士如果想要融入上流圈子裡,必須要掌握英語,如果不掌握英語,無論再怎麼有錢,都會被排斥在上流圈子之外、被人看不起。

雖然那部電影里並沒有明確說到英語是高種姓人和低種姓人的鴻溝,但現實中道理卻是差不多的。

畢竟印度人一直以會說英語為豪,身為高種姓人不會說英語,那豈不是跟低種姓差不多?

種姓制度其實並不是只有印度一個國家存在,就是在它相鄰的孟加拉國,斯里蘭卡等地方,都還存在。不同的是,雖然這幾個國家都存在這種制度,但只有印度這一個秀兒將其發揚到最「風光」的地步。種姓制度最早源於印度教中,到現在已經有三千多年的 歷史 了。種姓制度主要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這些等級,其實就是按照「原人」的身體進行分類的,從上到下,從尊貴到卑賤。

在這四個種姓制度中,屬首陀羅最為低等。他們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是非雅利安人。所以,他們只能從事如伺候用餐,做飯這樣的傭人工作,或者是其他的工匠工作。雖然還是人口最多的種姓,但他們卻被看作是最低賤的存在。

與這第四個等級中的種姓相比,其他的種姓享受的待遇是一個比一個好。

吠舍沒有政治特權,但卻可以從事商業,地位相對較高。而剎帝利則是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享有各種征稅的特權。而婆羅門,則是最貴重的存在,有各方面的特權,主要掌管和從事教育,並且相當於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可以說,這三個種姓的生活,都比最後一個好太多了。但事實上,這都是在印度內部進行劃分的,在外國人以及旁觀者看來,這些印度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他們的容貌相似,如果不說其他,就單獨的調換一下服飾和打扮,那低種姓的人可以冒充高種姓的人嗎?

其實,這只是在我們的眼中看來,這些人是沒有區別的,但在他們當地人的眼中,這些差別很明顯,大多時候,只需要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

低種姓的人,從事的都是苦力活,時常要在外頭接受日頭的照射,就單單是從膚色來看。低種姓的人,與高種姓的人,也是有很大差別的。再者,因為高種姓人群占據了教育等方面的極大優勢,所以,高種姓的人,在文化程度和語言能力方面,與低種姓也有很大的差別。這樣的差別也導致了低種姓者與高種姓者的不同。

因為長期以來,這種種姓制度一直紮根在大多數印度人的心中。所以,低種姓這一般不會挑戰這種所謂的種姓高低制度。對照前段時間發生的,一場低種姓男子進入高種姓的婚禮被趕出並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我們大概可以明白,想要挑戰這種權威,是非常難的事情。

印度的種姓制度,其實質就是種族歧視制度。只不過 歷史 上的雅利安人為了統治,把赤裸裸的種族歧視,通過宗教宿命論,美化了這種種族歧視制度。
(印度的高種姓人)

當然因為印度人在其 歷史 上,認可了種性制度,也就沒有人種大融合的基礎。所以才保住了印度各民族間人種的純潔性,尤其是高種性的雅利安民族。

真因為這樣,在等級分明的印度,低種姓人是不可能冒充高種姓人的。
(
印度的低種性人)

首先從人種的角度上來看,身為低種姓人的南亞原居民們,她們的皮膚都是黑麻色的,因為溫度的原因鼻子也是扁扁的,並且個子也不高。而來自西亞的雅麗安高種姓人剛好跟她們反一反,因為有了這種涇渭分明的人種差別,就決定了感觀上的冒充是不可能的。

還有印度的高種性人從古至今都處在 社會 的頂層,她們從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支配著寬裕的財富,當然從氣質上來講,肯定跟低種性人是不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幹活的手和不幹活的手能一樣嗎?
(印度高種姓人娶親時的模樣)

印度高種姓人和低種姓人不光
體貌氣質不同,階級的壓迫和歧視也是很嚴重的,包括現在也是一樣。

印度斯坦時報上個星期報道過這樣一個新聞,在12月1日印度中央邦阿加.馬爾瓦地區,有一位低種性男子在迎娶新娘時,因為騎了一匹馬,就遭受了高種姓人的毆打。事情是這樣的,那位叫達爾曼德拉的低種姓新郎,騎馬打算迎娶莫哈拉村的新娘。當達爾曼德拉來到莫哈拉村時,一位叫拉吉普特的高種姓男子,認為低種姓的賤民是不能騎馬的。為此拉吉普特聯合高種姓族人,毆打了達爾曼德拉和他的迎親隊伍,造成了多人受傷。為此事,印度議會還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也不知道最後是怎麼處理的。
總的來講,
印度低種性人不是不敢冒充高種姓人,因為印度膽子大的騙子也是有的。但問題是一個黑呼呼的底種姓騙子,怎麼去向別人證明自己的皮膚是不黑的呢?還有低種姓的人要是敢欺騙高種性的人,一不小心在印度可是要被滅口的。

低種姓印度人想要冒充高種姓根本不可能,因為種姓已經深入到整個印度 社會 ,印度老百姓只要一聽對方的姓名就能自動識別出他的種姓。
(看好了,南印度泰米爾人的婆羅門女性)

有些人以為分辨種姓是靠膚色,皮膚越白種姓越高,皮膚黑就是低種姓,實際上這是一種想當然的謬論。印度總理莫迪膚色很白了,但他其實是吠舍種姓。而南印度的泰米爾人皮膚都很黑,依然有很多黑膚色的婆羅門祭司。所以,千萬不要以為皮膚白就是高種姓。

種姓是可以直接從「姓」裡面體現出來的,由父系一路傳下去不可更改。只要你明白對方的姓氏是什麼含義,就能知道他的種姓。比如聖雄甘地的姓氏就是「菜販」的意思,甘地就是吠舍階層。而印度街頭巷尾的「庫馬爾」姓氏則是剎帝利。如果名字中有經書典籍,學問之類的含義,那就是婆羅門種姓。如果名字中是財富,經商,農業相關,那就是吠舍種姓。姓氏作為宗族和種姓的標志是難以更改的,低種姓人姓名一出來就被人知道了根底,完全沒有冒充的機會。
(印度的普羅大眾)

如果一個低種姓印度人亂改了自己的姓名,說自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那麼旁人只要問一問他家鄉的情況,他的生活方式就能知道真假。比如「你兄弟家結婚用的什麼儀式」。沒有過高種姓生活的人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東西,很容易露餡。

如果真的想改變自己的種姓,只能進行梵化,也就是召集和你一個種群的人,按高種姓方式生活,然後找個諸如「我祖先其實是婆羅門/剎帝利,只不過後來破落了」之類的理由,然後得到印度教法學家的承認,就可以和整個家族,父老鄉親一起變成高種姓了。

如果能夠成功變成錫克教徒,也可以避免種姓制度的限制,但這基本上不可能,因為錫克教徒被默認為剎帝利種姓,門檻很高。很多印度人為了逃避種姓制度的困擾,乾脆移居海外。
(錫克人)

當然啦,冒充高種姓的下場是很可憐的,一旦被人發現,就會受到嚴厲的懲罰,輕則一頓痛打,重則以死謝罪。冒認者會被認為挑戰了高種姓的權威和尊嚴,不會有好下場。

一般區分印度低種姓和高種姓,只要看他們的膚色就可以了,雖然准確率不是百分之百,但基本上也差不到哪裡去,最高種姓婆羅門一定是膚白貌美那種,一般低種姓的人膚色就屬於比較黑的。

但這些膚色比較黑的人卻是印度的原住民達羅毗茶人,奈何自己戰鬥力不強,只能被統治。

大家都知道印度雖然曾經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但它的 歷史 其實也是一個被不斷殖民的 歷史 ,統治印度的人一撥又一撥,大概在公元2000年前,一群白皮膚的雅利安人翻山越嶺來到印度,然後成為這一片土地的主人,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發明了種姓制度。



在這個制度中,每一個種之間堅決不可以逾越。高種姓的男子可以娶低種姓的女子,但高種姓的女子絕對不可以嫁給低種姓的男子,否則就會被家人榮譽謀殺。

其實在印度劃分是哪個種姓,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看你的姓氏。

每一個種姓都有差不多固定的姓氏,人家一聽你的名字就知道你是屬於哪個種姓的,而且一般高種姓在當地都比較有聲望,住在富人區,一打聽你的家族就知道了。



另外兩個種姓之間的差距越大,雙方接受的教育和生存環境都相差越大。

比如在四大種姓之外的第五大種姓達利特,他們的境遇是非常慘的。都是在農村生活,而且他們世世代代都只能從事像掏糞這種在印度教中認為十分骯臟的工作,影子也不能落到別人的身上,活兒都是他們乾的,但是沒有人感謝他們,反而他們連喝水都要到村子外邊兒自己去找。

如果一個家庭條件不錯的印度家庭雇傭人,雇一個人完全可以忙的過來,但他同時要僱傭好幾個,因為不同種姓的人就算給別人打工,也只做她分內的事情,像打掃廁所這種「不潔」的工作,剎帝利和吠舍是不會去乾的,總的來說 ,就是掃大街的看不上掃廁所的。



說到這里就必須要說不同種姓之間的工作了。

最高種姓婆羅門一般是從事宗教領袖的工作,比如祭司,主要是宣傳宗教經典。第二懂得差地利是統治階層和戰士,一般是在政府部門和軍隊中工作,有義務保護婆羅門。第三個是吠舍,就是一般的白皮膚雅利安人,從事的是農工商業,而第四等的首陀羅沒有土地,一般只能做僕人,是服務於他人的種姓。


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和生存環境都不太一樣,加上膚色原因,整個人的氣質和言談舉止以及生活習慣都是不同的,也有少部分低種姓人通過努力找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但是在高種姓林立的公司經常會受到排擠,還有人因此而自殺,所以一個低種姓的人想要冒充高種姓,只能是一時而已,不可能隱藏一輩子。

印度種姓的劃分主要根據人種作為標準的。 處於種姓最高端的婆羅門和剎帝利都是雅利安人的後裔。雅利安人和歐洲的日耳曼人同宗同源,都屬白種人。雖然雅利安人在從歐洲向印度遷徙的過程中,和其他民族有通婚現象,但基本保持了本民族原有的特徵,特別是皮膚白晰這一點並沒有明顯改變。

而處於第三等的吠舍和第四等的首陀羅,及第五等的賤民達利特,都是印度原土著人的後裔,他們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皮膚黑,而且五官特徵和白種人相去甚遠,應該是有色人種。所以,低種姓者想冒充高種姓者,首先要想辦法把自己全身弄白了再說。

當然,低種姓者即使把皮膚外表漂白也不管用。高種姓從小就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長大後從事的是宗教祭祀、高級公務員或學術研究者等非常體面的工作,他們的舉止和氣質既有與生俱來的高貴,也有後天的不斷學習和環境的熏陶所形成的得體與莊重。而低種姓者受教育程度一般較低或是文盲,他們從事的都是低端的體力勞動,當然談不上有什麼高貴典雅的氣質。所以,即使穿上光鮮亮麗的衣服,皮膚想辦法弄白,和高種姓的人站在一起,從舉止和談吐上也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來。

印度人很重視種姓的劃分,高種姓者時刻都注意和低種姓之間的區別,因此,數千年來刻意和低種姓者保持距離。高種姓一般不和低種姓通婚,特別是高種姓女子絕少有嫁給低種姓的,這就保證了高種姓人的血統的純正,便於種姓的區分。

其實,印度不僅高低種姓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三個低種姓之間同樣區別明顯。吠舍這個階層的人一般比較聰明,接受過一定程度的教育,一般從事手工業、商業和農業,他們的收入和生活狀況還算可以。而首陀羅一般從事更為繁重的體力勞動,他們連做婆羅門和剎帝利僕人的資格都沒有。當然,相對於達利特賤民,首陀羅還算好一些的,賤民從事的都是清理廁所和下水道的工作,連使用的物品和穿戴的服裝都是破損不堪的,因為在高種姓的人看來,賤民是不配用完整器具的。正是因為賤民在高種姓人眼裡太卑賤了,所以嚴禁他們和高種姓者接觸,哪怕是影子和高種姓人的影子重合,賤民也將受到懲罰!

基於外表特徵的顯著不同,和制度的嚴格限制,低種姓者根本沒辦法冒充高種姓。一個低種姓即使皮膚白些,各方面條件也不錯,冒充成了高種姓,也只是暫時的,因為冒充畢竟不是真的,會有不少破綻,一旦被發現,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況且,冒充高種姓並不能得到相應的工作和待遇。既然如此,印度實際上並沒有低種姓冒充高種姓的,他們犯不著干這種愚蠢之事。

印度的種姓制度恐怕是世界上不多見的一種種族和民族歧視制度了。同一個國家的人,被分為三六九等,如此落後和保守,竟然也學習西方推行民主制度,並且西方還把印度冠之以發展中國家民主自由的典範,確實讓人難以想像呀!

㈢ 印度錫克族哪裡來的 印度的錫克族是怎樣起源的

1、印度的錫克教產生於16世紀初、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區。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他們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錫克人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如果不是印度政府限制錫克人當兵的名額,印度軍隊恐怕早就成為錫克人的天下了。

2、判斷一個印度男人是不是錫克教徒,方法非常簡單,因為即使在最熱的天氣,錫克人仍然戴著厚厚的頭巾。

3、80%多的錫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裡是印度目前最繁榮的邦,農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國農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紀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國多個地區推行「綠色革命」,結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這與勤勞的錫克人有關。

㈣ 錫克族是一個怎樣的民族揭秘印度的戰斗民族錫克族

說起印度的錫克族,相信大家多少都有聽說過這個民族了。錫克族是南亞地區印度教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錫克族的人身材都比較強壯、高大,會留著長須,把頭包著,就是我們熟悉的印度阿三形象。而且錫克族人的自尊心非常的強,高傲倔強,非常好鬥,有著尚武的傳統,喜歡當兵,是印度的主力兵員之一。

在錫克教的教義當中規定到嚴謹教徒吸煙,實行一夫一妻制,沒有偶像崇拜,而且必須留長須、長發、戴發梳。另外在著裝方面也很有敬酒,必須要配備短劍、戴手鐲、穿短褲、著長衫,要有著隨時保持著進入戰斗狀態的准備。而且錫克族非常反對印度傳統的種姓制度,呼籲著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而且在社會思想方面也是主張人們不要一位的想著逃避,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當中,從事社會勞動,算得上是印度中最有正義感的一個民族了。

在錫克族的文化中,有著反抗異族統治的傳統,就是除了自己,誰也不服。他們成為「尚武民族」還得從15世紀印度宗教復興運動說起了。錫克族是當年在戰爭當中所形成的教派團體,性格強悍好鬥,自詡為「雄獅般兇猛」。18世紀中期英國統治了印度之後,錫克族人從來就沒有停止過抗英的斗爭。

從1845年到1849年期間,英國的殖民者們對錫克族所統治的印度旁遮普國前後兩次發起了侵略戰爭。當時錫克族的戰士們給當年世界上最強大的大英帝國陸軍造成了重大打擊。雖說最後錫克戰爭錫克族還是戰敗了,但是也算是雖敗猶榮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國內的兵員是不堪重負,於是便招募了大量在印度的錫克族士兵來填補兵員上的不足。於是錫克族軍隊便成為了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支主力陸軍。到了二戰期間,錫克族的軍隊也曾奔赴伊拉克、波斯、利比亞、敘利亞、義大利、希臘等地方進行作戰。

㈤ 印度裹頭巾的是什麼人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

在中國人的印象中,好像印度人頭上都裹著一個頭巾,其實,印度人可不是都裹頭巾的,但確實有一些頭上裹頭巾的人,這些裹頭巾的人可不簡單,就是當地人也不敢惹他們。他們是誰?為什麼惹不得?


這些喜歡裹頭巾的人,就是印度大名鼎鼎的錫克族人。印度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有100多個,雖然錫克族的人數不多,但絕對是個強悍的民族,據說在軍隊里,錫克族人是最勇敢的人。這些人非常好識別,因為,即使在打仗的時,他們也要裹上標志性的頭巾。大多數錫克教徒的頭巾有5到7米長,有的更長。用這些頭巾包起來的包會很大,很重,看起來也很威武。


為什麼當地人都不敢惹他們呢?有人說,錫克族人天生就是當兵的料,有錫克族人部隊在印度就是最精銳的部隊。


錫克族人具有很強的反抗精神,假如他們不滿意政府所作所為,他們就會起來進行反抗,所以,政府在出台政策時非常小心,就怕這些錫克族人不樂意就來鬧事。那麼,普通的民眾更是不敢招惹他們,見到他們就躲的遠遠的。


錫克族人為什麼喜歡裹頭巾呢?裹頭巾是錫克族勇敢的一個象徵。據說當穆斯林族統治印度時候,就禁止錫克族人裹頭巾,可是錫克族人偏偏不信邪,團結一致起來反抗,根本不吃那一套,就是要戴,而是戴上就不取下來。從那以後,這種裹頭巾的習俗就傳承了下來。


另外,在印度錫克族裡,人們把自己的頭看的非常重要,頭是絕對不能夠隨便被人摸的,頭被別人摸,就是在侮辱他們,為了保護好自己高貴的頭,裹上五彩斑斕的頭巾就成了他們日常必做好的事。裹上頭巾對頭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也是一種榮譽的象徵。


所以,遇到錫克族人,切記不能摸他們的頭,如果你敢摸,錫克族人就一定會暴揍你一頓。久而久之,他們就養成了一年四季裹頭巾,不論何時何地,無論干什麼,頭巾是堅決不能的!

悄悄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印度男人在結婚時是會裹頭巾的,而且某些特殊的日子也會裹頭巾,除此之外,印度的錫克族男人全天都裹著頭巾,哪怕是大熱天,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脫下來,錫克人在印度的地位很高,不僅普通人不敢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也不敢「招惹」他們。

1、相傳,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權力,只能穆斯林裹頭巾而不允許其他印度人裹,勇敢自尊的錫克人為了表示抗議,號召所有錫克男人統統裹頭巾以示威,有意思的是,現在的穆斯林已經不再裹頭巾了,而倔強的錫克人反倒把這個行為延續下來了。

2、印度的RAJASTHAN邦的人因為生活在沙漠中也有普遍的包頭巾的習慣,在非常炎熱的沙漠地帶,頭巾可以用來擋風沙、避陽光,避免烈日把頭皮曬傷。

3、印度有些地區的族人認為摸小孩頭部是不吉利的,如果你摸了孩子的頭,這代表著對他們的侮辱,出於保護,也會在小孩子的頭上裏上頭巾。

錫克族在印度算是少數民族,在13億人口的印度,錫克族人只有大約2600萬,他們最標志性的特點就是頭上裹著頭巾,此外他們身材高大,喜歡留著長長的胡須,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北部地區。

錫克族人有他們自己的信仰「錫克教」,錫克教以公平正義、扶貧濟弱和宗教自由為基本教義。錫克族人反對種姓制度,也看不起不尊重女性的行為,可以算得上是印度思想覺悟最高的民族了。

在大多數印度人的心目中,錫克人都非常嚴肅,他們雖然不太善於言談,但卻非常具有尚武精神。相比之下,信仰印度教的人就要「佛系」得多了!因此嚴肅認真、具有尚武精神的錫克人就成了印度軍隊的主要兵力,印度軍隊中經常能夠看到裹著頭巾的士兵或者軍官,他們就是錫克人。 在戰爭中錫克士兵的表現也非常搶眼,錫克人的軍隊那可都是印度的精銳部隊,所以一般人都不敢輕易去招惹他們,就連政府對他們都畢恭畢敬。

據說錫克人用的頭巾長達13米,每次清洗都非常費勁,頭巾是種地位的象徵,而且地位越高,頭巾越大,設計越特別,色彩越豐富。由於印度種性與職位的不同,頭巾也會不同, 錫克人強調人人平等,頭巾除了顏色之外基本上都是一樣的,所以也很好區分他們與其他民族。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民族文化色彩豐富,你對這個襄頭巾的錫克人有怎樣的看法呢?

裹這么大頭巾怕是故意讓自己啥事也幹不了,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裹這種頭巾的事富貴人家,不用做事情的嬌貴之軀,謊言說了一千遍,自己也會相信是真實的[捂臉][捂臉]

印度絕大多數人都裹著頭巾,但是稍微用點心就可以看到,在印度有一個民族裹的頭巾和普遍印度人裹的頭巾是不一樣的,他們裹的頭巾看起來很大很沉,而且在印度是一個兇狠彪悍的民族,就連占據著80%人口的印度教人都不敢去招惹他們,這個民族就是錫克族。

錫克族是印度一個人口極少的民族,在13億多人口中僅占不到2%的人口,雖然人口少,但卻是印度最為彪悍的戰斗民族,在 歷史 上曾多次建立錫克帝國,還曾多次與英國殖民者進行戰斗,他們驍勇善戰在印度是出了名的,就連曾經的殖民者與他們進行戰斗都覺得非常困難。

人口少,卻在印度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甚至在印度還出現很多的名人,比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前總統賈尼•辛格、 吉亞尼·宰爾·辛格、 前首席大法官賈格迪什·辛格、都是錫克族人。

在軍界里,空軍元帥阿揚·辛格、陸軍元帥迪爾巴格·辛格也是錫克族人,這個民族的人的名字中間大都帶有「辛格」兩個字,基本上名字里有這兩個字的人就是錫克族人,他們在印度13億多人里很受尊重,就連印度政府都不敢去招惹他們。

一個人口僅2000萬人的錫克人,在印度精銳部隊里占據15%的人數,在印度軍官高層中占據了20%的席位,可以說,這個小小的民族卻控制了印度的政治和軍事。

錫克人除了名字里都帶有「辛格」之外,他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都裹著一個厚厚的頭巾,曾經的英國殖民者也被這個裹著厚厚頭巾的民族給嚇到,在戰爭中給英軍留下很深的印象。

印度的精銳部隊就是從錫克教創立的部隊發展而來的,部隊的選拔標准也很嚴格,不過,他們要求男性不剪頭發,不理胡須,並且必須裹著厚厚的圓錐形頭巾帽,這是他們特有的裝束。

印度政府非常重用錫克人,除了政界和軍界有不少錫克人之外,還有一點是印度政府都非常擔心和害怕的,那就是錫克人的性格剛強不屈和勇敢,一旦他們對政府不滿意就會奮起反抗,推翻政府,所以在處理問題上,錫克人的意見也是很受重視的。

雖然人口不到印度總人口的2%,錫克教(族)人與印度教人也是有很深的積怨,比如印度教人主張男尊女卑,有種姓歧視,但是錫克教人反對這種傳統的觀念,追求男女平等。但是,印度教的人都不敢招惹錫克教人。

為了不被其他教派吞並,錫克教人的安危意識也很強,所以成年的男性基本上個個都有一身本領,增強自己的實力。

自印度獨立後,錫克教人遍布在印度的各個領域,除了軍政界都有很多的錫克人之外,在商界錫克教人也是出了名的。

不管在哪個領域,錫克教人在印度都很成功。

印度裹頭巾是從中國古代裹腳布演變而來的,當地人都不敢招惹他們是嫌臭。希望我不要美化他們裹頭巾來歷。[呲牙]

不是一個幫派的

裹頭巾,是當地風俗,也是民族向征,不存在高低貴淺之說。中國到處有,雲南就有裹頭的,而且比印度的還要大,只是習慣,別無它義。

一個大男人,頭發比女人還長,這群男人每天整理他們的頭發就需要花費30到60分鍾時間。他們每天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正是打理他的頭發。如果頭發臟了的話,就會在前一天晚上進行清洗,因為他們的頭發實在太長,每次洗頭需要耗費半小時以上的時間。提前洗了,然後早晨起床後,只需要梳理一下,然後將頭發延著頭頂盤起來既可。為了防止如此龐大的頭發散落,其實頭發裡面還別著許多發夾。最後再用一條很長的布條將頭發全部包裹起來,有些男人甚至連耳朵也會一起包裹了進去。即使如此,他們每天打理頭發依舊要耗費大量的時間。

這群視發如命的男人,正是印度最為神奇的民族之一: 錫克族。

錫克教的男子幾乎一生都不剪頭發,從出生開始便一直留,我曾在印度工作時,大學畢業參加工作不久的辛格便是其中之一,他雖然20來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大好時候,然而他看起來如同一位50歲的中老年人,其實讓他顯老的不僅僅有他的頭發,還有他滿臉的鬍子。辛格說他的頭發已經長到屁股下面了。我出於好奇還看過他的頭發裡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裡面盡然包裹著一根粗壯的大辮子。這大辮子比90年代我們西北老家農村婦女的鞭子都大,真可謂是長發及腰,都快及大腿了!

而且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辛格每天還要梳理他的胡須,還要往胡須上噴一些類似啫喱水一樣的液體讓胡須的美觀狀定型。這對生活隨性的我來說,每天做這些事就能令人徹底崩潰。

辛格早上8點上班,為此他4點半就需要起床,之所以如此早,正是早上收拾他頭上的這些毛發。然而對辛格,乃至於生活在印度的錫克教徒來說,這是他們日常的生活必須。

其實並不是,真實的印度的確很貧窮,大多數的印度人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落後貧窮,但錫克教是個例外,根據印度的神話和 歷史 的記載闡述,錫克教的祖師名叫納拿克,出生於印度北部的旁遮普,他不但是一位詩人,而且還屬貴族階級的剎帝利,錫克教則是納拿克於西元1469年在旁遮普創建的。

在錫克教徒的眼裡,長頭發跟胡須則象徵著博學、睿智、聰慧、大膽及勇猛。另外留長頭發對他們來說的確是一種美的體現,而且還可以促進個人的心靈修養。由此可見,那就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了。信奉是一回事,實施又是另外一回事。但據我對錫克教親身了解里,他們的確有著追求博學的激進,而且也有著不同其他印度人的睿智及聰慧,還具有著一定的大膽及勇猛。

在印度長期生活過的朋友或許都會發現,錫克教的男人包著頭,個子比普通印度人更顯高大,眼神凶煞,如同沒有靈魂,給人一副很不好惹的樣子。

在錫克教人的眼裡,他們本身就是最高貴的人,至於其他人則都是些凡夫俗子,當然包括我。也就是說錫克教的男人對他們自己的定位本身就是無比高大,是其它族派所不能比擬的。

雖然我跟辛格是多年的好朋友,但他始終會用高傲的眼神來看我,我畢竟是外國友人,也不至於如此,但他對其他民族的印度人來說,根本就不會將他們放在眼裡。另外辛格每天隨身還帶著一把精美的短劍,如同我國的藏族人一樣別在腰間。不過他們佩戴短劍的含義是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堅強信念。

印度可以窮,但不能窮錫克教,印度人可以失業,但錫克教絕對不能失業。印度的階級性質十分濃重,而錫克教則站在階級的頂層,他們是工作和金錢的分配者和決策者,好的工作崗位,可以說都是錫克教徒優先。

其實其他的印度人還真不敢惹錫克教,他們別說惹了,就是看到都打心底害怕,這是因為一方面來自骨子裡對階級的恐懼感,另一方面還是因為錫克教的團結。生活在印度的底層人到底有多害怕錫克教呢?這么說吧,印度的乞丐就算被餓死,也不敢伸手向錫克教徒要錢。因為錫克教徒打心底鄙視乞丐,鄙視他們的不勞而獲、好吃懶做、安於享樂及自私自利。而且乞丐本身不符合他們的教義,所以錫克教本身就算餓死,也不會去乞討。

那麼不乞討,落難的錫克教徒又會怎麼辦呢?這也就是當地人不敢惹印度裹頭巾男人的原因,因為印度錫克教徒內心都十分團結,如果一個錫克教落難了,那麼其他人應該主動盡力去幫助他挺過難關,就算不認識此人也應該主動去幫助。的確,沒有工作,那麼其他人就會想辦法為他解決工作,他們怎能失業,怎能流落街頭呢!

如此團結,勢力又如此龐大,試問當地人誰敢惹,當地人惹一下錫克教,那麼此人的好日子多數也就到頭了,重則甚至危機家人,因為在錫克教的眼裡,其他人他們根本就不放在眼裡,所以對本族以外的人,可以說也沒有多少憐憫。

所以底層的印度人,他們寧願跟同樣跟自己一樣的人喊打喊殺,也不敢去招惹任何一位錫克教。也因為如此,許多的印度人都想將自己頭發裹起來,讓自己變成一位錫克教。也正因如此,錫克教的門徒從來不會因花很長的時間裹頭巾而感到煩惱,甚至反而以此為傲。

何為招惹?帶頭巾的就是錫克族人,我覺得大家都離他們遠遠的可能是因為那股味,那一頭臟發多久不洗鬼才知道,你也別亂帶節奏,人家也是正常人,不過是信仰不同罷了。當然不論哪個國家,哪個民族,哪個教派都存在無賴的啦,你這樣問問題明顯有歧視人家的嫌疑存在。

裡麵包著幾十斤牛屎,戰斗時可以作為興奮劑用,不時吃上幾口能得到神牛護體,精神百倍,子彈用完了就作為生化武器使用

㈥ 你不知道的世界冷知識(4)神奇的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 रत गणर ज य;英語:Republic of India),通稱印度(印地語:भ रत;英語:India),位於10 N-30 N之間,南亞 次大陸 最大國家。東北部同 中國 、 尼泊爾 、 不丹 接壤, 孟加拉國 夾在東北部國土之間,東部與 緬甸 為鄰,東南部與 斯里蘭卡 隔海相望,西北部與 巴基斯坦 交界。東臨 孟加拉灣 ,西瀕 阿拉伯海 ,海岸線長5560公里。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具有豐富的 文化遺產 和 旅遊 資源。印度是當今金磚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1、印度的離婚率非常低,大約只有1%,是世界上離婚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2、在印度,留著八字鬍的警察要比沒有鬍子的警察掙得更多,因為留鬍子的大多都是錫克族,雖然只佔印度人口的2%,但是卻是高種姓的貴族!

3、印度的恆河是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印度教的聖河,一些印度商人將恆河水過濾干凈,然後灌裝成瓶出售,價格大概是5元/瓶,據說還受到了當地人的瘋搶,真是不知道買的人到底咋想的!

4、據調查,大約有超過50%的印度人有在露天方便的習慣,因為很多印度人都非常的迷信,他們認為家裡有廁所是不吉利的,會帶來不好的運氣。

5、印度曾經發行過一種0元紙幣,這是印度非政府組織「第五支柱」為抗議國內嚴重的貪污問題,而印製發行的。

6、印度是世界最大的芒果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度一年的芒果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以上。

7、在印度,牛就是神靈一般的存在,不僅可以肆意在街上溜達,而且很受當地人的尊重,但這僅限頸部有肉峰的瘤牛。水牛就享受不了這個待遇了,因此作為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國,印度對外出口的牛肉都是水牛肉。

8、在印度的麥當勞或者肯德基等快餐店,買不到牛肉漢堡,但是牛尿飲料卻很受印度大眾的歡迎。

9、在印度的化妝品店裡,美白產品是絕對的銷冠,因為幾乎每一個印度人都對皮膚變白有著一種天生的偏執。

10、在印度,皮膚越白意味著等級越高,同時也越受到尊重,高種姓的印度人都是白人,而土著民則都是黑棕色皮膚。

11、印度洗腦神曲《Tunak Tunak Tun》,譯成中文是《東北之冬》,而《我在東北玩泥巴》其實是網友的惡搞視頻。

12、據說印度的第一枚火箭是由自行車運送的,而第一顆人造衛星是用牛車運送的,簡直就是馬德里不可思議!

13、印度盧比的紙鈔上印有17種語言,英語和印地語在正面,而背面有15種其它的印度語言,也算是十分貼心吧。

14、印度女人在腳上戴上銀鈴鐺或者配有鼻飾的話,那就說明是已婚婦女,特別是鼻飾,最初是從阿拉伯國家傳到印度的,原本是人們穿過牲口鼻孔拴上的牽牲口繩,表示對牲口絕對的所有權,沒想到被印度男人充分利用。

15、印度還流行一種叫做「吉祥痣」的東西,據說不僅能美容還能辟邪,就連索尼亞·甘地那種了不起的女性,在結婚當天,也點了一顆吉祥痣。

16、印度也有一座長城,建於15世紀,雖然只有36公里,但也建造了將近100年,而且印度專家固執地認為,明朝時期修建的中國長城,要比印度長城要晚100年左右,而秦長城又非常破舊,所以印度長城才更加壯觀。

17、印度的電工是一個高危職業,因為一個不留神就很容易被死神帶走,為此印度還專門開設了電工培訓課程,但是強悍的印度電工認為只要分清零線和火線,准備一個梯子就好!

18、傳說牛是印度教大神濕婆神的坐騎,而且每天都會騎著牛來巡視人間,所以印度牛從來不躲人,而且印度嚴重的交通堵塞,其實大多時候不是因為車多,而是因為印度神牛正在路中間休息!

19、據說印度政府為了解決印度神牛的養老問題,還設立了一個神牛養老院,由專人負責飼養伺候,以便能夠讓這些神牛安詳度過晚年,直到老死為止!

20、印度街頭有一個爆款小吃是火燒檳榔葉,是將各種的傳統香料鋪滿在檳榔葉上,再加上各種糖、櫻桃、番紅花,再擠上點蜂蜜和果乾果醬,最後直接點燃火焰,快速塞進嘴裡,非常的美味、干凈又衛生!

21、在印地語里,中國人是白糖的意思,因為中國人發明了土澆法製作白糖,類似於英語中叫中國China,其實是瓷器的意思。

22、古印度人非常重視顏值,據說印度河上游的卡泰奧伊人,就是選擇相貌最好的人當國王,而且新生的嬰兒滿兩個月後要由公眾裁判,評價相貌是否符合法律標准,並且由此來決定是否應該繼續活下去!

23、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整形手術是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印度,在古印度醫學典籍《妙聞集》中曾有詳細描述。

24、阿拉伯數字其實是印度人發明的,而0的出現是數學史上的一項偉大創造,公元700年左右,阿拉伯人將其傳入歐洲,於是便有了我們現在的阿拉伯數字。

25、印度河是印度人的母親河,然而尷尬的是,印度河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內。

26、印度原本並非次大陸國家,在1億年前的恐龍時代,印度其實是一個島嶼,在經過5000多萬年的漂移之後,到達了現在的位置,而且在和亞洲板塊撞擊的過程當中,還導致了喜馬拉雅山的橫空出世!

27、古印度和現在的印度其實不是一個區域,古印度包括印度共和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斯里蘭卡。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確立了種姓制度以及婆羅門教的興起,才形成了現在的印度。

28、印度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 歷史 上的印度曾被征服過十幾次,往事同樣不堪回首。

29、在印度,結婚嫁女兒要贈送男方高額彩禮,而且結婚時穿戴金飾越多,以後在男方家庭中的地位就越高,所以在印度娶老婆,也算是一種招商創業!

30、印度的種姓制也不是適用於所有印度人,只有信印度教的印度人才分種姓,而且不同種姓不能通婚,因此印度民間成立了一個名叫愛情突擊隊的人權組織,專門為跨種姓戀愛提供法律支援。

31、1952年在印度發現的孟買血型,是世界上出現概率僅為0.0004%的血型。

32、印度一年中有六個季節,除了春夏秋冬,還有季風季和冬前季,而冬前季是最適合去印度 旅遊 的季節,盡管我們都用不上,但是還是要提一下!

33、印度是世界最大的牛奶生產地,佔全球生產總量的16%,而排在後面的分別是美國、中國、巴基斯坦和巴西。是不是很奇怪竟然沒有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34、印度的大米普遍很長,而且所有食材都可糊糊,據說做成的飯菜,用右手攪拌,味道和口感會出奇的好!

35、據說印度曾經籌備了12年的超級航母製造計劃,就在將要完成的前夕,卻竟然因為沼氣泄露而發生爆炸,印度民眾集體抗議要求徹查,結果經過印度專家一番檢查後表示,沼氣是大便發酵而成,因為忘記清理航母中的200噸大便從而導致爆炸!

36、在印度有一種詭異的民間魔術叫做通天繩,表演者將一根粗麻繩放入框內,隨著笛聲響起,框內的繩子就像是有了荷爾蒙一般緩慢向天空伸去,而原本柔軟的繩子也變得堅硬無比!

37、據說歐美人買保險,大多時候保險公司都會安排他們到印度治病,因為印度醫療成本低、醫療設施好,但是直到這次疫情爆發,歐美人才發現原來保險公司這么坑!

38、去印度玩,一定要謹防騙子,特別是那些開突突車的。

39、在印度 歷史 上,無論是孔雀王朝還是莫卧兒帝國,都沒有完成印度的統一,真正完成印度統一的是英國人,而第一位擁有印度皇帝頭銜的是維多利亞女王!

40、印度大名鼎鼎的德里門把德里分為舊德里和新德里兩部分,門的一端是新德里,富裕平和的上流 社會 ,而門的另一端是舊德里,是印度的貧民窟。那裡的生活簡直不忍直視!

41、印度有一種特別奇葩的職業叫做尋水師,他們通過一邊晃動椰子殼,一邊念念有詞,如果椰子殼立起來了,就說明此地有水。

42、印度的種姓制分為四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其中首陀羅被認為是最低賤的種姓,而種姓之首的婆羅門則是天生的高貴,哪怕再有錢,只要是低種姓人,就連吃飯都得等到高種姓的人吃完!

43、每年的七月,無法懷孕的印度婦女都會來到安特拉邦的一個神廟里,一字排開趴到地上,爭先恐後的任由被裝扮成神靈的男子踩踏,據說被踩的越多,越容易懷孕!

44、在印度,可以用火給客人理發,而且據說還是一種高超技法。

45、據說印度的法律允許人們與狗結婚,因為印度人認為新娘可以把命中的不幸轉移到自己的伴侶身上,所以很多十八歲左右的印度姑娘會和狗狗舉辦一場婚禮,以此抵擋厄運,但這並不代表她們真的嫁給了狗狗,她們依然會和正常人擁有正常的婚姻,只是那條狗也會隨之成為他們家庭中的一員,這難道就是我們常說的背鍋俠嗎?

46、據說印度廁所不分男女,因為在以前的印度,女人的身份卑微,公共場合的廁所一般都是只供男人使用,但隨著女權主義的興起,現在的印度女人紛紛打出無廁所不結婚的口號,所以在印度,廁所也成為了嫁妝的其中一項內容。

47、羅根藝術是印度擁有400多年 歷史 的手工繪畫形式,先是徒手完成繪畫作品的一半,然後在風干之前將畫布對折,從而做出另外一半的鏡像圖畫效果。而完成一幅畫,少則5天,多則兩年!

48、出生在巴基斯坦的妮哈·達爾維,是印度第一美女,被認為是印度的巴西名模亞歷山大·安布羅休,風頭甚至超越了艾西瓦婭·雷!

49、在印度的 比卡內爾,有一座鼠廟。在這里,人人喊打的老鼠是絕對的主角,不僅被供養起來,而且還自己不吃不喝,也要保證老鼠的衣食無憂!

50、 自聯合國成立以來,印度已經5次遞交入5常的申請。結果每次都是一劍封喉,分別被5個常任理事國5次駁回。

㈦ 錫克族有哪些禮節、禁忌、愛好、特點

錫克族是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身材高大,長相美麗,高高的鼻樑和白皙的皮膚讓很多錫克族少女在選美比賽中脫穎而出,而包頭、蓄須,魁梧的身材,是錫克族男子的典型標志。錫克教徒佔印度總人口的2%,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是印度的主要兵源之一。
特點
勤勞
錫克人曾長期受到歧視,但他們憑借個人的勤奮努力和朋友的幫助,總能找到適合的職業,用自己的行為維護了尊嚴。80%多的錫克人住在印度旁遮普邦,那裡是印度最繁榮的邦之一,農民的人均收入接近全國農民平均收入的一倍以上。上世紀60年代末,印度政府在全國多個地區推行「綠色革命」,結果只有旁遮普邦最成功,這可以說與勤勞的錫克人不無關系。
鄙視乞丐
在印度生活,人們時刻要和乞丐打交道。在印度的乞丐中流傳著一種說法:要飯是神賦予窮人的權利,同其它工作一樣,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錫克人里沒有乞丐。錫克人從心底里鄙視乞丐,認為那不符合本教教義。他們不僅自己不從事「乞丐行業」,也從不向乞丐施捨,認為乞丐是依附在社會軀體上的毒瘤,應該鏟除。所以,乞丐們都害怕錫克人,從不向他們伸手要錢。
團結互助
錫克人不允許看見教友落魄而不聞不問。倘若一家錫克人遭遇天災人禍傾家盪產,周圍的錫克人都會伸手相助,絕不會眼看著他們淪為乞丐。錫克人非常團結,維護教徒的利益,如果一條街有10家商店,其中一家是錫克人開的,盡管這家店小、貨品不全,但附近的錫克人還是只去這家店買東西,不去其它店購物。他們寧願被人指為保守、狹隘,也不願「肥水流入外人田」。
保護弱小
錫克教主張宗教寬容,反對種姓制度和煩瑣的教規,反對偶像崇拜和歧視婦女,提倡平等友愛和尊重勞動,從而受到下層百姓的歡迎。盡管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教規執行起來已經不那麼嚴格,但尊重勞動和保護弱小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深深影響著每一個錫克人的行為方式。
膚色白皙
錫克人被公認為印度人中最高大漂亮的族群,每年印度的選美冠軍經常被錫克男女包攬。大部分聚居在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接壤的PUNJAB邦。
驍勇善戰
這是錫克人的傳統,酷愛參軍,非常勇敢
正直
錫克人非常正直,對偏門左道,偷騙撒謊等絕對看不過眼,如果在印度有遊客被人糾纏,站出來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通常都是錫克人,其他印度人都不敢和錫克人對峙。
積極教規
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和煩瑣的祭祀儀式。寺廟里不供奉任何神,只供奉聖典。錫克教反對種姓制度,呼籲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不是主張人們逃避社會,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勞動。錫克教有4項嚴格教規:禁止吸煙;婚姻神聖,一夫一妻;不拜偶像;終身遵守5K。

㈧ 錫克族的民族簡介

錫克人在印度10億人口中只佔2000萬左右,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地區,尤其是旁遮普邦。當年錫克教只是印度教改革派的一個分支,後來在16世紀發展成完全獨立的宗教。錫克男教徒的名字中一般都有「辛格」一詞,意為「雄獅」,而即使在大都市中也保持著包頭蓄發傳統的錫克男子。錫克人包頭的風俗和當年穆斯林統治印度有關。當時,有包頭習慣的穆斯林統治者為了顯示自己與被征服者不同,不允許其他教徒包頭。但剽悍尚武的錫克教徒卻我行我素,反而全部包頭以示抗議。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穆斯林都已不再包頭,而錫克人卻執著如故。
錫克族人有些很獨特的優點,心氣很高,對自己要求也很高,很多信念和重視忠義的東方人比較接近,由於終生不剪頭發,而又要行動方便,成年錫克男子一般都將頭發用布層層圍起,繞成一個像「大磨盤」的頭包。據稱他們用的頭布一般都有將近13米,絕對可以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當然晚上休息時,錫克人也要將包頭布打開,並隔三差五地清洗長發。記者曾看見過一個打開頭布的錫克老人,當時的感覺真是「白發三千丈」。
包什麼顏色的頭布,錫克人一般沒有強求,因人喜好而異。不少講究的錫克人很會通盤考慮,往往將包頭布與身上的服飾有機搭配起來:穿牛仔褲休閑裝時用一種顏色,穿西服時換另外一種。由於印度政府充分尊重錫克教徒包頭的習慣,因此錫克男人騎摩托車可以不戴頭盔,參軍也不用戴制式軍帽,只要在包頭布上別上軍徽就行。錫克族人是南亞印度信仰錫克教的旁遮普人。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部分人分布在北方邦、拉賈斯坦邦、查謨和克什米爾(印占區)、馬哈拉斯特拉邦、中央邦、比哈爾邦和西孟加拉邦。另有部分分布在英國、美國、加拿大、伊朗、阿富汗斯坦、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和斐濟。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但混有蒙古人種的特徵。使用旁遮普語,屬印歐語系印度語族。其文字用錫克師尊創制的古魯喀字母、阿拉伯字母或梵文天城體字母。原信印度教。自15世紀末葉旁遮普高僧那納克師尊創立錫克教以後,才出現錫克人之稱。因強烈的宗教意識和較活躍的政治組織,錫克人正在形成一個單獨民族。現代錫克人男人都蓄發、挽髻、插梳、戴臂鐲、佩匕首、穿圍褲、留大鬍子、纏頭布。青年人尤愛將頭巾纏成船形。大多數人以農業為主,少數人從事放牧。

㈨ 錫克族的歷史沿革

錫克教產生於15世紀後期,由鼻祖那納克在印度旁遮普創建。其教義提倡人人平等、友愛,強調現實,反對不平等的種姓制度,同時也反對婦女戴面紗和幽居深閨等。錫克教的經典是《阿迪·格蘭特》。
錫克教徒十分敬重該教的首領和祖師,尊稱他們為「古魯」,即「師尊」。錫克教為了對抗莫卧爾王朝的壓迫,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組織。
錫克教徒的著裝和服飾一直以來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頭裹長巾、鬍子很長,一副英偉的男子氣概的錫克教徒打扮成了人們心中典型的「印度人」扮相。
錫克教男子平時很少穿短衣褲、佩短劍,但蓄發、加發梳、戴鋼手鐲仍然極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頭發之後,再包上一條長長的頭巾,成為錫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錫克教徒中很少有乞丐,因為錫克教徒強調勤勞、勇敢,而且內部團結,互為兄弟,其寺廟就是該教的慈善中心。

閱讀全文

與印度的錫克族皮膚怎麼是白色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去伊朗寄藏紅花怎麼收費 瀏覽:649
印度算盤怎麼打 瀏覽:693
中國有哪些航空學院 瀏覽:242
柬埔寨越南旅遊哪個好玩 瀏覽:30
伊朗今日新增病例人數多少人 瀏覽:174
中國網路部隊建設如何 瀏覽:296
伊朗波斯新年什麼時候 瀏覽:919
伊朗種植什麼品種最好 瀏覽:838
義大利語在哪個機構學好 瀏覽:154
英國本科為什麼要讀預科 瀏覽:307
為什麼叫印度安娜 瀏覽:804
中國多少個央企 瀏覽:304
英國酒吧一般吃什麼 瀏覽:572
嬰童13cm的腳長英國碼是多少 瀏覽:298
義大利點心有什麼 瀏覽:461
怎麼區分伊朗藏紅花特級 瀏覽:842
怎麼申請越南永居 瀏覽:852
義大利生產的摩托車品牌有哪些 瀏覽:1
中國現在對疫情是什麼政策 瀏覽:76
義大利最先吞並的是哪個國家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