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 印度陷入經濟危機 觀點!!!!!
印度出口正在下滑,汽車銷量繼續減少,失業率的增加讓經濟學家下調了對印度經濟增長率的預期。
《商業標准》雜志編輯尼南表示:「之前有關印度可能會小范圍陷入金融危機的警告現在已經演變成了一場破壞實體經濟的狂風暴雨。」高盛本周預測印度到2009年三月的財政年度經濟增長率為6.7%,而明年的經濟增長率為5.7%。經濟學家也對印度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表示懷疑,並稱印度急需救助國內上百萬的貧困人口。
目前,印度國內十月的汽車銷量下降了6.6%,這是印度逾三年來的最大衰退。印度工廠十月的出口額創三年半以來的同比最低額,下降了15%——這是印度出口額自2003以來的首次縮減。而像支柱型的出口產業,如服裝、珠寶和紡織業等已經告急。裁員風潮從紡織業席捲至房地產行業。
印度盧比也大幅下跌,印度股指下跌50%以上,盧比兌美元的匯率比下跌了17%,這導致了印度股市今年流失了近8500億美元的資產。印度央行已經在降息的同時還擔心通貨膨脹的走高,目前印度CPI漲幅已近11%。
2. 印度疫情全面崩潰,或引爆新一輪經濟危機,中國將受多大沖擊
從綜合因素來分析我國受到的新冠肺炎病毒影響並不大,原因在於我國對於新冠肺炎病毒的重視度很高。我們從當初的武漢疫情大爆發就可以得知,我們國家集舉國之力,全力支援武漢,還在很短的時間內建立了“雷神山”、“火神山”醫院,世界各個國家一同見證了我國對於新冠病毒所做出的努力與巨大的貢獻,我國人民更是攜手與共共同抵抗新冠病毒的侵襲,並且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三、大國風范
我們國家是大國,是一個善良的國家,我們國家和印度一直採取和平互助的外交政策,對於這次印度的疫情大規模流行,我們國家及時伸出援手,捐獻了許多呼吸機,希望這些抗疫物資能有效的幫助印度民眾,能有效的保障他們生命安全,更希望印度積極的戰勝疫情並且有效的遏制住疫情的蔓延。
3. 印度經濟史
近代印度經濟史
50年代
印度在50年代初步構造了全面工業化的布局,無論是國營企業還是私營企業都在國家建設中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印度在經濟建設里也摸索出印度獨特的混合經濟的雛形,並且在總結」一五」計劃的時候明確提出了自己的經濟藍圖.並在」二五」計劃中對」一五」期間所倡導的混合經濟模式有所發展,以提高農業生產為起始加速國家工業化領域的投資尤其是重工化的投資.在復雜與困難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印度在維護國家主權完整的前提下的全面提升社會與國力作出巨大努力.在避免國家分裂的同時,試圖快速改變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並提高經濟效益.可以這樣說,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對於印度的問題有著深刻的認識.早在1938年,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就在國大黨黨團會議上明確提出了以經濟計劃為手段實現印度工業化消滅失業與貧困.為這個構想,印度在50年代在賈瓦哈拉爾.尼赫魯高超的政治與外交手腕下,不僅僅在國內取得了斐然的成績而且充分利用國際形勢縱橫俾闔,在美國和蘇聯之間左右逢源.來自美國和蘇聯的技術與經濟援助,大大加快了印度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化的步伐.因此尼赫的個人聲望在國內外都獲得交口贊譽不但是尼赫魯本人的榮譽,也是那時候印度在世界50時代的寫照,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在1947年豪邁的那句:印度要成為世界的一極,似乎已經觸手可及了.
60年代:
60年代越戰是這個時代的縮影,一方面美蘇爭霸到了新高潮,一方面隨著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50年代恢復經濟活力後加緊對傳統勢力范圍恢復影響與控制。如果說英國試圖把新獨立國家盡可能約束在英國聯邦體制里,法國在北非構建法郎區這個橋頭堡是一個標志的話。那麼在中東在越南在非洲甚至在南美,燃遍世界的戰火,此起彼伏的軍事政變與各種顛覆活動的後面由始致終都有美國與蘇聯直接或間接的參與,都顯示著中國、印度勢必在自己的道路上即將面臨的艱難抉擇。尤其是越南戰爭,這場從1961年爆發到1975年結束的戰爭,終究成為了歷史的一個轉折。印度在自己國家建設與經濟建設中遇到的問題,終究需要迫使各自的國家再次問自己:何去何從!
印度國歌中吟頌道:。。。水源豐富,果實累累,莊稼茂盛,鬱郁蔥蔥。。。土地承載的不僅僅是印度的大國夢,還有印度的全部希望。
在「一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在1952-1954年的風調雨順,但是隨著印度土地改革進展的緩慢加上政治與經濟改革帶來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讓原本就問題重重的印度的國內變的更加復雜了。問題首先是來自大壟斷財團的資本高度集中化趨勢,印度在2個5年計劃中經濟實際增長了66%,但是壟斷工業資本與壟斷金融資本僅僅在注冊資本上就膨脹了三倍。當時在印度國民生產環節里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鋼鐵與水泥生產上,排名印度大財團第一塔塔財團控制了印度水泥生產的50%,而排名第二的比哈爾財團控制了印度水泥生產的25%,直到1968年印度控制的國營鋼鐵產量只達到了印度當時鋼鐵總產量的33%。第二問題來自社會貧富懸殊急劇擴大,早在印度「二五」經濟計劃結束後,尼赫魯就問:2個5年計劃國民人均收入提高了42%而工人的實際工資下降了10%而農民卻處於破產邊緣,這些增長的財富哪裡去了。第三就是國內國際局勢動盪,加之各種利益集團利用黨團政治反復爭端利益並利用各種政治軍事手段轉嫁社會矛盾。其中在1962年爆發中印邊界軍事沖突,印度軍費開支在政府開支中的比例從沖突爆發前的40%提高到了60%。到1963年3月的時候,印度外債實際達到當年政府開支的300%是1951年時候的51倍。當時在尼赫魯執政時代末期的印度政府,利用軍事冒險失敗後的國內局勢動盪實行全國緊急狀態才順利度過垮台危機。但是軍事的失敗同與之而來經濟危機的爆發,印度當時是一座等待爆發的火山。
由於軍事開支急劇增加,印度政府的「三五」經濟計劃實際已經破產。當時的印度糧食在50年代半心半意的土地改革失敗後一直不能實現自給,印度被國際社會譏笑為討飯籃子的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印度作為農業大國卻一直需要支付原本已經少的可憐的有限外匯來購買糧食。到印度1964年1965年由於自然災害而造成糧食急劇減產,當時印度的糧食飢荒已經到了來一船吃一船的地步,如果沒有美國以及蘇聯的糧食援助,印度面對的將不僅僅是人道主義災難。但是世界上沒有白吃的午餐,美國在中印沖突後2年裡給予印度的援助盡管急劇增加到與印度建交後美國援助綜合的200%。但是美國人的附加條件是:今後印度的5年計劃必須由美國政府認可.面對獨立與生存的選擇,印度終於在1966年接受了赫魯曉夫的橄欖枝。
1966年1月19日,印度國大黨兩院中526名議院舉行秘密投票。成千上萬的印度人在議會大廈外等待選舉結果。四小時後國大黨議員領袖辛哈出現在走廊。人們紛紛上前詢問:「是男的獲勝還是女的獲勝了?」辛哈宣布:「女的贏了」。繼承了父親巨大聲望與與治國策略的英迪拉.甘地以355票對169票(2張廢票)的絕對優勢擊敗了對手當選為國大黨議會黨團領袖,英迪拉的時代開始了。
英迪拉·甘地在執政早期是依靠由當時國大黨第一大派系的辛迪加集團支持下上台的。但是讓代表壟斷財團的辛迪加集團大跌眼睛的是,英迪拉·甘地不是他們眼中的洋娃娃和線控木偶:首先英迪拉·甘地在1966年5月宣布盧布貶值35%,為此印度得到了急需的300萬噸糧食和9億美圓的援助,沉重打擊了國內壟斷財團的勢力。而且利用和美國的短暫親密關系,從墨西哥進口了糧食種子,從實際需要出發而不是尼赫魯時代的土地改革出發的開始了綠色革命。終於到1978年印度實現了糧食自給。隨後,印度政府在越南問題上的表態代表了印度在國家獨立自主上堅定的政治立場,同蘇聯的握手不僅獲得了大量政治經濟與軍事援助,而且在蘇聯的幫助下,印度政府在國有企業的經營與改造上獲得了強有力的支持。印度政府以國家中央集權為手段,以國家經濟國有化為方向推進經濟計劃。終於在1967年5月宣布了為期10年的「經濟計劃10點建議」,同年7月19日英迪拉·甘地宣布控制全國54%存款的14家印度銀行收歸國有,此舉受到印度人民的熱烈歡迎.受此鼓舞,在1969年12月,英迪拉·甘地頒布「壟斷和限制性貿易行為法」成立了「壟斷和限制性貿易行為委員會」。此後1970年2月頒布的加強工業許可證制度的法令與1971年把全國64家普遍保險公司受歸國有。就此印度混合制經濟體系框架完成。尼赫魯建國時的構想在他女兒手裡實現了。這些措施不僅有效打擊了印度國內壟斷財團的影響力與控制力,而且為印度國內局勢的穩定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快速的工業化進程所需要的龐大人力物力與技術支持與印度本身家底使印度必須要在可以做長期經濟規劃的情況有步驟有計劃的一步步去實現。印度為了國家經濟主權既選擇了蘇聯的橄欖枝並與美國保持有限的合作關系。印度在國際經濟秩序中的位置要比同時期的中國要有利的多。但是,印度恰恰不能作到的就是對經濟長期計劃作出有保證的規劃.印度政府與國內各種各樣的壟斷集團的利益斗爭,印度政府在長期經濟計劃與短期經濟效益的選擇中不斷的在選民的利益趨勢下左右搖擺,印度政府在遇到國內國際危機的時候往往通過國外軍事冒險來轉嫁選民的視線與國內即將爆發的危機來贏得大選。但是自身實力的孱弱,往往在軍事冒險與干預後印度政府又陷入財政危機並進一步導致經濟危機。印度在60年代後形成的改革——危機——冒險——更深的危機——再改革的循環行為模式,終於讓80年代的印度總理感慨:印度已經失去了工業時代。
70年代 :
從美國1965年開始全面卷進越南泥潭後,世界各國經濟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美國獨霸的地位越來越被削弱,終於在持續8年畸形的繁榮後,美國終於開始吃不消了。 1971年,由於越南戰爭,美國面臨巨額貿易赤字,美元面臨巨大的貶值壓力。相反,日本與聯邦德國經濟快速發展,競爭力增強,經常賬戶大量盈餘。1971年8月5日,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壓力,當時的美國總統尼克松被迫宣布中止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並加征10%進口稅率。這被稱為「尼克松沖擊」,從此世界各個國家開始進入「牙買加」貨幣體系,匯率象脫韁野馬一樣競相貶值。終於1972年,美國終於低下了驕傲的頭,不再謀求絕對戰略優勢和蘇聯簽署的《反導條約》。盡管在80年代美國人面對狂歡的日餌曼洲和叫囂買要下美國的日本武士是那麼的無可奈何。美國就要衰落了么?我無從而知,但是奠定美國今天新霸權的一系列大舉措悄悄拉開了帷幕。一直以來作為戰後國際貿易 金融 與投資監管三大支柱關貿總協定(GATT)、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與國際貨幣基金(IMF),在這個時候都開始發生了大轉變。1973年關貿總協定第七輪談判:東京回合在正式來開了鑼,也正式在這一回合終究成就了1995年的WTO。IMF在尼克松召開的20國會議上開始了世界貨幣改革計劃,其目的就是要國際金融關系脫離國家與中央銀行的控制,它有一個漂亮的名字:自由化。而從尼克松的時代開始,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的職能悄悄的向更自由的市場傾斜,也許就是這個時候全球化的帷幕正式拉開了。但是,這些在今天看來雄心勃勃的遠征都不能掩飾此時美國跌跌撞撞的腳步。隨尼克松沖擊起舞的是石油危機,是蘇聯遍布全球的出擊,70年代來了。
1970年12月27日,英迪拉·甘地抓住自己國內聲望不斷上升的機會,宣布解散人民院,提前於1971年2月舉行印度第五屆大選。1971年3月大選結果揭曉,英迪拉.甘地獲得了壓倒勝利,終於英迪拉.甘地建立了自己所能完全控制的政府。就在此時,印度的鄰國巴基斯坦在1970年底的大選中主張充分自治與全面獨立的人民聯盟在東巴大獲全勝,隨即人民聯盟領導人在1971年的3月宣布東巴獨立。當時的巴基斯坦總統下令軍事鎮壓,軍事鎮壓的結果導致大批東巴難民逃往印度。1971年11月21,英迪拉.甘地在一系列穿梭外交努力下獲得了蘇聯的軍事援助並在當時西方大國保證不軍事干預的前提下,宣布印度軍隊越過邊界「自衛」。12.17日第三次印巴戰爭停火,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至此英迪拉.甘地在印度的聲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輿論盛贊英迪拉.甘地的膽識與魄力已經超過了尼赫魯,而民意調查中93%的公眾站在了英迪拉的一邊。當1972年1月26日印度國慶日那天英迪在印度公眾的形象就是杜爾加,就是美麗的10臂女戰神。
但是歷史老人總在不經意中,給得意的忘乎所以的人開上一點點玩笑:飢荒又不期而至。
1972年印度遭遇了嚴重的災荒,1.8億人口面對飢荒的威脅,而由印度一手導演的戰爭讓滯留在印度的難民每個月就消耗掉印度2億美元,這更使印度政府的財政雪上加霜.由於需要進口大宗糧食與原油,加上石油危機的爆發與國際金融因尼克松危機沖擊而劇烈動盪.由此導致的外匯短缺終於使才平穩不久物價飛速上升.而由此引起的投資不足又使工業增長下降了近50%,經濟實質遭遇了衰退.同年孟買就爆發了1.2萬罷工,民眾的不滿情緒終於在反對黨的鼓動下爆發了.僅僅在反對黨領袖所在的古吉拉特幫的騷亂中遭遇警察射殺的人數就達到233人,與之同步的印度鐵路大罷工讓當時的印度經濟實際陷入了癱瘓.最後在當警察也開始暴動並與前來鎮壓的軍隊交火的時候,騷亂與不安到達了頂點.而甘地夫人此時藉助一位律師從憲法中發現的漏洞,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來挽救即將倒台的政府.
雖然隨後地年不僅風調雨順而且經濟維持在比較高的增長水平,過高估計自己的甘地政府解除了緊急狀態,但是隨後的大選國大黨一敗塗地,代表印度教原教旨主義的人民黨上台了.高喊自由與麵包口號上台的人民黨政府代表的其實是壟斷資本與地主階層的利益,人民黨政府一上台就提早一年結束了當時執行順利的」五五」計劃,匆匆提交了」六五」計劃.人民黨政府不僅缺乏執政能力,更缺少對自己所指定計劃的控制里,在把甘地夫人好不容易積累下來的1500萬噸糧食消耗怠盡.在把僅有的30億美圓儲備揮霍一空,在執政不到3年的時間,人民黨政府倒塌了.
而此時雖然兩次石油危機給發達國家帶來的巨大沖擊,但是新技術革命的翩然而來,而且以美國為首的資本注意國家迅速轉變自己的經濟結構與能源結構,不斷的向第三世界國家轉移生產工序實現國際再分工.使各自的經濟逐年提升,並最終形成了以四小龍與東南新興工業化地帶的崛起.而印度,則在迷茫中痛苦的失去了工業化的機遇.
50年代-70年代人均GDP增長比較:
50-60年 60-70年 70-80年
印度 21.6% 15.2% 8.06%
50年代-70年代GDP增長比較:
50-60年 60-70年 70-80年
印度 47.10% 51.88% 35.69%
4. 印度尼西亞在60年代時經濟險些崩潰,到底是犯了哪些錯誤
印尼是一個亞洲的小國,長期以來一直是荷蘭的殖民地。二戰時期,日本將荷蘭人趕走,在印尼殖民了幾年,1945年8月15日印尼宣布獨立,並把荷蘭人趕走,1950年正式宣布建國,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剛剛獨立的時候,它的經濟非常糟糕,因為長期經濟命脈掌握在荷蘭人手中,印尼政府必須努力,使經濟命脈逐漸掌握在自己手裡,印尼政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一些外國企業實行上國有化,包括很多原來荷蘭人掌握的企業,主要是一些種植園。在這段時間印尼經濟發展的並不是很順利,曾經經濟出現嚴重問題。
經過多年的努力,印尼政府1984年終於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並且建成了自己的灌溉系統,農業化肥補貼機制,在80年代開始把工作重點轉移到工業,農業又出現反復,增長率出現下跌,特別是1988年又削減了化肥和農葯上的補貼,打擊了農民種田積極性,農業增長出現停滯。尤其是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印尼盾暴跌85%,GDp下降13%,給印尼經濟造成重創。
5. 歷史上的金融危機是哪幾個他們都是何時開始,何時結束詳細介紹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概況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211.47點;28日,下跌1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 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金融危機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 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 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
(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
(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
(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
(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
(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
(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
(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
(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
(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
(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
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盡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
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原因
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泰銖貶值。不久,這場風暴掃過了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等地。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那麼,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在觀看了關於亞洲金融風暴的一系列報道和自己的研究之後,我找到如下幾方面的原因:
1.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2.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3.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一: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個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金融大鱷」「一隻假寐的老狼」是對這個金融怪才的稱謂。他曾說過,「在金融運作方面,說不上有道德還是無道德,這只是一種操作。金融市場是不屬於道德范疇的,它不是不道德的,道德根本不存在於這里,因為它有自己的游戲規則。我是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我會按照已定的規則來玩這個游戲,我不會違反這些規則,所以我不覺得內疚或要負責任。從亞洲金融風暴這個事情來講,我是否炒作對金融事件的發生不會起任何作用。我不炒作它照樣會發生。我並不覺得炒外幣、投機有什麼不道德。另一方面我遵守運作規則。我尊重那些規則,關心這些規則。作為一個有道德和關心它們的人,我希望確保這些規則,是有利於建立一個良好的社會的,所以我主張改變某些規則。我認為一些規則需要改進。如果改進和改良影響到我自己的利益,我還是會支持它,因為需要改良的這個規則也許正是事件發生的原因。」眾所周知,索羅斯對泰銖的炒作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導火線。他是一個絕對有實力,有能力的金融家,然而通過玩弄亞洲國家政權,來達到他獲得巨額資本的目的顯然是卑劣的。
二: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1949年,新中國成立預示者社會主義陣營的建立。美國,作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有了危機感。他通過強大的經濟後盾在亞太地區建立起一個資本主義的統一戰線:韓國,日本,台灣直至東南亞,都成為美國的經濟附屬。這給亞洲一些國家飛速發展帶來了經濟支持。七十年代,東南亞一些國家的經濟迅猛發展。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標志著社會主義陣營的瓦解。美國當然不允許亞洲經濟繼續如此發展,於是,他開始收回他的經濟損失。對於索羅斯的行為,他是縱容的。
三: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新馬泰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他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啟示
(1)一個國家經濟的開放程度,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穩定的政權基礎上的,只有經濟實力雄厚,政權穩固才能談及真正的發展經濟。
(2)一個經濟學家,只有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否則,他將不是一個真正的經濟學家,並對經濟發展起阻礙作用。
(3)只有提高綜合國力,才能使一個國家立於不敗之地。
[編輯本段]環球金融危機嚴重情況
2007-2008環球金融危機
又稱金融海嘯、信用危機及華爾街海嘯等,是一場在2007年8月9日開始浮現的金融危機。自次級房屋信貸危機爆發後,投資者開始對按揭證券的價值失去信心,引發流動性危機。即使多國中央銀行多次向金融市場注入巨額資金,也無法阻止這場金融危機的爆發。直到2008年,這場金融危機開始失控,並導致多間相當大型的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
全球面臨60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當前的金融危機是由美國住宅市場泡沫促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這一金融危機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每隔4年至10年爆發的其它危機有相似之處。
然而,在金融危機之間,存在著本質的不同。當前的危機標志信貸擴張時代的終結,這個時代是建立在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美元基礎上的。其它周期性危機則是規模較大的繁榮-蕭條過程中的組成部分。當前的金融危機則是一輪超級繁榮周期的頂峰,此輪周期已持續了60多年。
繁榮-蕭條周期通常圍繞著信貸狀況循環出現,同時始終會涉及到一種偏見或誤解。這通常是未能認識到貸款意願和抵押品價值之間存在一種反身(reflexive)、循環的關系。如果容易獲得信貸,就帶來了需求,而這種需求推高了房地產價值;反過來,這種情況又增加了可獲得信貸的數量。當人們購買房產,並期待能夠從抵押貸款再融資中獲利,泡沫便由此產生。近年來,美國住宅市場繁榮就是一個佐證。而持續60年的超級繁榮,則是一個更為復雜的例子。
每當信貸擴張遇到麻煩時,金融當局都採取了干預措施,(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並尋找其它途徑,刺激經濟增長。這就造就了一個非對稱激勵體系,也被稱之為道德風險,它推動了信貸越來越強勁的擴張。這一體系是如此成功,以至於人們開始相信前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所說的「市場的魔術」――而我則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market fundamentalism)。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市場會趨於平衡,而允許市場參與者追尋自身利益,將最有利於共同的利益。這顯然是一種誤解,因為使金融市場免於崩盤的並非市場本身,而是當局的干預。不過,市場原教旨主義上世紀80年代開始成為占據主宰地位的思維方式,當時金融市場剛開始全球化,美國則開始出現經常賬戶赤字。
全球化使美國可以吸取全球其它地區的儲蓄,並消費高出自身產出的物品。2006年,美國經常賬戶赤字達到了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6.2%。通過推出越來越復雜的產品和更為慷慨的條件,金融市場鼓勵消費者借貸。每當全球金融系統面臨危險之際,金融當局就出手干預,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80年以來,監管不斷放寬,甚至到了名存實亡的地步。
6. 印度的經濟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若以同等購買力來衡量,印度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4.457兆美元,與日本並列世界排行第三,僅次於美國、中國;但是若以美元匯率評估,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1.676兆美元,世界排行第11位,和人口只有2300萬的已發展國家澳洲相差無幾。印度年成長率為5.8%,並於2011年至2012年間達6.1%。社會財富在印度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極度不平衡,全國10%的人口掌控全國33%的收入。
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經濟政策採行貿易保護主義,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印度經濟以耕種、現代農業、手工業、現代工業以及其支撐產業為主。全國仍有四分之一人口無法溫飽。印度外匯存底充足,匯率穩定,未來官方也將全面解除外匯管制,由市場決定幣值。印度製造業出口已經開始下滑,全國很多地區電力供應依然不足。印度有很多精通英語的人口,目前是21世紀全球最主要的資訊服務業生產國、電腦軟體出口國以及眾多軟體工程師的祖國。
印度實行民主政治的同時實行社會主義,政府對私人經濟活動,外貿,外國資本直接投資嚴格控管。不過,1991年通過經濟改革,放鬆對外貿和外資的管制,逐漸開放國內市場。國有企業民營化和部分領域開放對私人以及外國投資的設限,至於相關的政治爭論持續不斷。 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印度工業以紡織和采礦為主。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
印度擁有兩大汽車企業:塔塔汽車和馬亨德拉,其中塔塔汽車於2008年收購捷豹路虎,馬亨德拉則於2010年收購雙龍汽車。 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72%。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糧食生產國之一,擁有世界10%的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據歐盟報告:印度已成為農產品凈出口國。
因為印度的氣候類型是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中西南季風很不穩定,使印度降水量的時間分配很不穩定,水旱災頻繁,使印度的糧食生產很不穩定。 主要出口商品為:製成品主要包括紡織品、珠寶、機械產品、化工產品、皮革、手工藝品等;初級產品主要包括農產品和礦產品;石油類產品主要包括成品油、原油和石油產品等。
主要進口商品為:石油產品,電子產品,金銀,機械,化工產品。
美國是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居第二位。其他主要貿易夥伴包括德國、阿聯酋、沙特、新加坡、英國、瑞士、法國、伊朗、日本、中國香港等。
國際影響
印度外貿總局於2012年3月5日宣布,禁止棉花出口。作為全球第二大棉花出口國,印度的這個決定引起全球棉花交易市場當天出現大幅波動。
印度商務部希望財政部盡快採納其建議提高橡膠進口關稅,以幫助國內膠農應對橡膠價格下跌。橡膠價格已從230盧比/公斤下跌至約160盧比/公斤。
兩個月前,印度商務部向稅務局建議:基於過去3年的平均價格,把對橡膠徵收的特別進口關稅由20盧比/公斤提高到34盧比/公斤。但是並未提出對20%的進口關稅作更改。進口商可以按兩種方式交稅:按橡膠價值付20%進口關稅,或按20盧比/公斤付進口關稅。
2013年3月,約佔印度橡膠產量90%的喀拉拉邦在內,來自印度南部各邦的膠農代表拜會了商務部負責人,指出如果不提高進口關稅,來自鄰國的廉價橡膠就會湧入印度市場,進一步拉低橡膠價格,並有可能導致國內危機。 印度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1757年以後逐步淪為英國殖民地,1886年從英國引入的所得稅製成為了印度稅收制度的雛形。1947年獨立以後,隨著經濟的逐步自由化,印度開始對稅制進行補充和完善,逐步開征了遺產稅(1953年)、贈與稅和財富稅(1958年)和超額利潤稅(1964年),並在1986年實施了有限度增值稅。1991年,印度政府對稅制進行了系統的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稅收體制。印度的稅制相對簡單,包括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財富稅、農業稅、利息稅、贈與稅、消費稅、銷售稅、有限度增值稅、關稅等10個稅種。
印度在天體物理、空間技術、分子生物、電子技術等高科技領域都已達到較高水平。2009年8月,東盟與印度在曼谷簽署《貨物貿易協議》。協議規定,從2013~2016年,東盟成員國和印度之間將實現對80%以上的交易產品取消進口關稅。
7. 印度應對經濟危機的財政政策有哪些方面
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有以下政策措施,應該說這些政策措施與經濟增長、通貨膨脹、失業、國際收支4方面的國家宏觀經濟目的都相關,都會正面影響:
1.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
2.寬松的貨幣政策。9月、10月、11月連續四次下調基準利率,三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
3.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4.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
5.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
6.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7.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如中日韓之間的貨幣互換等) 。
以上為主要的貨幣政策,其他政策
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政府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3.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4.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5.產業振興計劃.
8. 美國加息收割後,印度市場萬億資金撤退!印度會「崩盤」嗎
印度人應該都很窮吧!想必不少人的心中都是這樣看待印度的,然而實際上,印度的經濟早就已經發展起來了,目前的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系。甚至有專家還預言,印度在未來的幾年裡很有可能會擠進前三的行業。
然而,正在印度的經濟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候,印度卻再次遭受了致命的打擊。那麼,究竟是怎樣的打擊讓印度的經濟再次崩盤呢?
第二,一直以來印度的經濟都是依賴於美國而發展的,其實印度的GDP之所以能夠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其實大概有一半都是依賴於債務增長起來的。其中,印度對美國的債務所佔的比例是最大的,美聯儲一旦加息之後,大量的資金會重新迴流到美國,因此印度才產生了嚴重的資金問題。
如果美聯儲依舊實施強行的加息手段的話,那麼印度的經濟別說進行世界前幾名,甚至很有可能會出現崩盤的情況。但是盡管在這種情況之下,印度卻依舊把美國看做自己的「救命稻草」,不僅沒有想著怎樣去緩解危機,甚至還不斷地打壓中國的企業。
事實上,印度的經濟想要再次發展起來也不是沒有可能,世界上願意進入印度的外資企業也不止有西方國家和美國。如果印度願意放下執念,考慮接納其他國家的外資企業——比如說中國。那麼印度能夠度過此次的經濟危機,還是非常有希望的,但是如果印度堅持一意孤行的話,恐怕任何人也救不了它了。
畢竟如今的美國早就不是以前,面臨國內的經濟危機,美聯儲只能通過這種「不人道」的手段去解決危機,哪裡有時間去考慮印度的死活呢?
9. 印度經濟發展歷程
印度經濟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一、第一階段:
1947~1956年,即從印度獨立到「一五」計劃結束,是經濟恢復時期。印巴分治不僅造成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大仇殺,而且打亂了本來就不平衡的國民經濟。分治後大城市和大工業均分布在印度境內,而原料產地和糧食產區卻大多分布在巴基斯坦。據統計,91%的大工業如鋼鐵、黃麻、造紙等工業幾乎全部留在印度,而巴基斯坦卻生產38%的棉花和80%的黃麻。這就使獨立初期的印度花費巨額外匯進口黃麻、棉花和糧食。
印度獨立初期工農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工業生產總指數從1948年的108.4下降到1950年的105。農業下降到1950~1951年度的95.6,糧食下降到90.5。為改變這種狀況,印度政府擬訂了「一五」計劃(1951~1956年),其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變印度停滯不前的經濟結構,以便為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一個穩固的基礎。經過努力,印度國民經濟在「一五」計劃結束時,平均增長率達到3.6%,超過原定指標的2.1%。5年內工業生產增長25%,農業生產增長22.2%。按1970~1971年價格計算,工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7.4%,農業生產平均每年增長4.3%,國民收入每年平均增長3.6%。
此間,物價比較平穩,工廠工人實際工資恢復到戰前(1939年)的水平。在「一五」計劃期間,還實行了取消中間人地主的土地改革,有40%耕地面積的土地轉移到中小地主和富裕農民手中,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並促進了印度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第二階段:
1956~1966年,即實行「二五」和「三五」計劃的10年,是印度工業體系形成時期。根據尼赫魯的經濟發展戰略,印度「二五」和「三五」計劃在工業方面強調優先發展以機械製造業為中心的重工業。在這兩個五年計劃期間,國家集中力量投資在電力、冶金、礦山、采礦、機械製造、化工原料、採油、煤油、石油化工以及化肥等各種重工業和基礎工業方面,從而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經過10年的努力,工業生產增長近一倍,總指數從1956年的136(1950的為100)上升到1966年的264.4。
工業產品增長最快的是為生產服務的機械設備和耐用消費品,其中機床增加21倍,內燃機增加7倍,動力水泵增加5倍,發電機增加4倍,家用電冰箱增加6倍。此外,食糖和食油分別增加14%和13%,機紡棉布反而減少15.2%。印度政府在積極發展國營企業的同時,也鼓勵私人壟斷財團以及同外國資本合作興建的新型工業。印度國營企業從21家增至74家,投資額增加29倍,從8.1億盧比增至241.5億盧比。
印度國內和國外壟斷組織在印度投資增加132.5%,從47.83億盧比增加到106.93億盧比。印度五家最大的財團資產總值從1958年的45.44億盧比增至1966年的131.94億盧比,增加近2倍。
在農業方面,尼赫魯的戰略是實行鄉村發展計劃和實行合作社。前者的核心是建立一套合作社評議會制度,使其成為農村基本經濟行政單位,要求10年內把全部耕地納入廣泛的發展計劃,並在美國專家的建議下實行農業精耕計劃,集中使用高產品種、化肥、農業機械等現代化技術,以達到大幅度增產目的。但該計劃當時基本上未能實行。
1964年尼赫魯去世後,繼任的夏斯特里拋棄了尼赫魯的上述戰略。其間,工業增長一倍,而農業只增產14%,年平均增長率為1.5%。而且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每隔二三年就出現一次減產,有時甚至出現大幅度倒退。如1965~1966年度的農業生產低於1958~1959年度的16.6%。1965~1967年連續兩年災荒,加上1965年的印巴戰爭和美援的中斷,形成了糧食恐慌、通貨膨脹、外匯短缺和工業減產為特徵的經濟危機。農業生產的停滯和倒退嚴重影響了工業的發展。
三、第三階段:
1966~1984年,即從三個年度計劃,經過「四五」、「五五」、「六五」計劃到英·甘地逝世,這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著重發展農業。20世紀60年代中期,印度糧食恐慌,糧食庫存全部耗盡,配給制度基本上依靠美國進口小麥來維持,從而使印度對美國和世界銀行的依賴加深。為改變這種狀況,在美國和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英·甘地開始實行所謂「綠色革命」,即農業發展新戰略。
在工業方面,給國內外私人投資提供新機會,開展放鬆工業許可證政策,將14家大銀行(存款總額佔全國56%)收歸國有,對壟斷財團新建和擴建進行審批等限制措施。在這個時期,對農業和能源動力方面的投資比例增大。農業投資比重從「三五」計劃(1964~1969)的20%,提高到「四五」計劃(1969~1974)的23%。工業企業的投資從20%下降到18%。
「六五」計劃(1980~1985)對農業的投資佔25.4%(「五五」計劃為21.7%),能源動力開支佔28.1%(「五五」計劃為26.2%),工礦業開支佔15.4%(「五五」計劃為18.7%)。「六五」計劃期間預計國民收入增長率為5.2%,人均收入增長率為3.28%。
四、第四階段:
1985年至今,經過「七五」、「八五」、「九五」三個五年計劃,即從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印度各屆政府開始經濟政策的調整與經濟改革。進入20世紀80年代,英·甘地執政時,印度就開始對經濟政策進行調整,但調整幅度太小。
1985年拉吉夫·甘地執政後,加快了改革的步伐。改革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問題與困難較多。1991年拉奧執政後堅持改革,改革步伐加快,成績顯著,但仍存在問題與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