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口中的聖雄叫什麼

印度人口中的聖雄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3-05-16 17:02:40

① 印度甘地為什麼被稱為聖雄,他真的這么厲害嗎

那我客觀的說,印度的聖雄甘地還是撐得起這個稱號呢。因為甘地帶領印度人在國際上發起了不結盟運動,在國際上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實際上印度的甘地在國際上的作用還是很大的。他手配者的不結盟政策其實比較好的解決了發達國家和發達國家畢薯的這種邊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進口國家都不結盟獨立發展。這在外交上也是屬於創新的行為。雖然印度國內的狀況一直不太賣拿穩定,但是也不能否定甘地的巨大作用。

② 印度人的「聖雄」——甘地主要成就是什麼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出身於一貴族家庭。1888年,就讀於倫敦大學學習法律。印度教的佛教、印度教影響深廣,兩種宗教教義繁復,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反對暴力,以忍讓、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甘地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因此他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爭取民族獨立的方式——非暴力不合作運動。1924~1934年、1940~1941年,甘地任印度國大黨主席。其間,多次發動反英的不合作運動。他還提出解放賤民,致力於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團結。他經常採用絕食方式進行斗爭,最多曾達21天。他在領導1947年印度獨立的斗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印度教狂熱分子刺殺。

甘地一生,為人正直、誠實,辦事一絲不苟,把對祖國的奉獻視為已任。他出身貴族,受過西方高等教育,但他生活儉朴,能脫下西服,身穿布衣奔走於群眾中,被尊稱為「聖雄」。他死時留下的財產僅有:一架木紡車,一本《薄伽梵歌》、一隻懷表、一個臉盆。他的高貴品德、高尚情操,可與歷史上任何一位聖賢相媲美。

③ 印度「聖雄」甘地到底何許人也他為什麼享有崇高的聲譽

甘地,印度現代民族解放運動的著名領袖,現代民族資產階級政治學說——甘地主義的
創始人。
甘地的一生飽經憂患,歷盡坎坷。他出生於英國殖民桎梏下的印度,成長在一個虔誠信
奉仁愛、不殺生、素食、苦行的印度教的家庭。他自幼靦腆、羞怯、循規蹈矩。13歲便依父
母之命與一同齡文盲女孩結婚。16歲喪父,第 1個孩子出生便夭折。從小學到中學,甘地一
直平庸無奇。少年時代雖受當時革新之風的感染,曾經嘗試打破素食以強身健體、振興民族
國家,終因擺脫不了從小所受的教育,半途而廢。19歲時,不惜被開除種姓身份,遠涉重洋,
赴倫敦求學。異域的文明曾令甘地產生過深刻的自卑而拜倒在它的腳下,宗教陳規的約束使
他在一個全新環境里無所適從。短時的迷惘與摸索之後,他終於放棄了對西方文明的盲目模
仿,堅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並兼收並蓄其他宗教教義,接受了英國法制思想的教育,取得了
倫敦大學的律師資格。學成歸國後,他開始在孟買從事律師業務,卻歷遭挫折。第一次替人
打官司就因臨陣怯場而砸鍋。半年後打道回府,在家鄉拉奇科特靠兄長和親友的資助維持律
師業務。律師業務的毫無起色及令人窒息的環境,使他倍感苦悶壓抑。當有個來自南非印度
人的案子要他處理時,他便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往南非的歷程。
在南非這個種族歧視根深蒂固、無所不及的英國殖民地,甘地作為有色人種先後遭遇到
了一連串的歧視與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難驅使他走上了領導南非印度人反
種族歧視的斗爭,成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這塊充滿種族歧視的土地上,甘地對他
曾經傾慕過的西方文明產生了否定,培養和鍛煉了自己從事公眾工作的能力,掌握了作一個
成功律師的秘訣,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人生觀、社會政治觀。他在南非領導的艱苦卓絕的
反種族歧視斗爭,為南非印度人爭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權利,他從中也試驗成功了一種有效的
武器——真理與非暴力學說及其實踐。不過,在這種反歧視過程中,甘地對英帝國仍充滿幻
想。
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回國初年,他坐三等車游歷印度各地,以深入了解他久別的祖
國。一年以後,他開始發表演講,宣傳自己的主張,從事非暴力斗爭,試驗並發展了非暴力
學說。他對當時正在進行的戰爭予以支持,希望以此換取英國的開恩,給予印度自治。「一
戰」後殖民當局的種種作為使甘地由一個英帝國的忠實追隨者變成了不合作者。1919年3~4
月間,為抗議反動的「羅拉特法」,他發起全國性的非暴力抵抗運動,由於殖民當局的血腥
鎮壓和群眾的暴力反抗,甘地一度宣布暫緩非暴力抵抗運動,試圖與政府合作,但英國政府
繼續在哈里發與旁遮普問題上倒行逆施,打破了甘地的幻想。在印度全民反英斗爭高漲的形
勢下,甘地的不合作思想趨於成熟,並率先在哈里發運動中發起群眾性的抵制殖民政府的立
法機構、法院、學校、封號與洋貨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進而推廣為全民反帝斗爭形式。
1920年9月,國大黨加爾各答特別會議和12月的那普爾年會正式通過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
計劃及甘地起草的黨綱,使非暴力不合作成為國大黨的指導思想;爭取「印度自治」成為國
大黨的現實斗爭目標;國大黨也因此由一個少數上層分子主要依靠憲政手段從事活動的團體
變成一個有廣泛群眾基礎、依靠群眾性直接斗爭進行全面反帝斗爭的現代資產階級政黨。甘
地在國大黨內的領導地位也因此確立。此後,不論甘地是否在國大黨內任職,他始終是國大
黨的「靈魂」,左右著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發展的方向。1922年2月,因運動中出現暴力事件,
甘地宣布停止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挫傷了士氣,引起國大黨內的思想混亂。甘地也身
陷囹圄。出獄後甘地致力於重振民心士氣。1929年12月31日,國大黨拉合爾年會通過爭取印
度獨立的決議,並授權甘地領導新的不合作運動。1930年3月他率領78位志願隊員開始「 ...

④ 印度人的「聖雄」甘地,他一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聖雄甘地,他一生的成就有很多。他的成就體現在他的思想、他的精神理念、他一生所追求的真理。說到甘地的思想,甘地的思想就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可以這樣說,印度的獨立要歸功於甘地的努力!正是因為有了甘地的不懈努力,印度才得以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

隨著“食鹽進軍”活動的熱漲,印度各地開始了武裝起義。有的地區漸漸地傳來了獨立的好消息,有的地區則是已經建立了自治政權。印度在甘地的領導下,獲得了獨立。

甘地的理論幫助了印度人民獲得獨立,他自然也就受到了印度人民的熱愛。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沒有人的成就能夠勝過甘地!

⑤ 為什麼甘地被印度人民尊為「聖雄」和「國父」

他,矮小、瘦弱、膚色黝黑,腳穿簡便的涼鞋,身著土布圍褲,上身纏著一條粗糙的白布。你可能不會相信,他就是出身仕宦之家,曾留學英國,在印度被尊為「國父」、「聖雄」的甘地。

1947年8月,印度宣告獨立。但由於殖民主義者長期挑撥離間的結果,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間的教派沖突卻愈演愈烈。甘地試圖以絕食來平息這種兄弟相殘的屠殺,並且親往教派沖突最激烈的地區進行游說。甘地的做法引起印度教狂熱分子的仇視,認為他是「偏袒穆斯林」,於是在1848年1月30日將甘地刺殺。甘地一生反對暴力,自己卻死於暴力。甘地的死引起了印度廣大群眾的悲痛,200萬人參加了他的葬禮。在火葬場上,當火焰從柴堆升起時,許多人沖出人群,撲向火堆,要與之一同化為灰燼。甘地為爭取印度獨立獻出了自己的一生,「他被尊為「國父」,他的生日被視為印度民族的節日,他的逝世日被宣布為「殉難者紀念日」。

⑥ 被印度稱為聖雄是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斯坦族,出生於英屬印度波爾班達爾(一譯博爾本德爾),畢業於倫敦大學學院,印度國父,印度民族解放運動和印度國民大會黨領袖,尊稱「聖雄甘地」(Mahatma Gandhi)。 甘地帶領印度獨立,脫離英國殖民地統治,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哲學思想影響了全世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1948年1月30日,甘地遭到印度教頑固教徒刺殺。

主要成就
政治
在甘地的領導下,印度國大黨從一個勢單力薄的政黨一躍成為群眾運動的領導,印度的抗英獨立運動也迅速擴展到全民的范圍。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印度最終贏來了獨立。然而,意義不僅僅在於此,他對印度的貢獻,更在於他所展現出的強大精神力量,他幾乎影響了整整一代印度人,而他所創立的獨特思想體系更是深入影響到印度的政治、經濟、文學等等各個方面。

思想
理論學說創建

甘地的一套以真理和非暴力為核心理論的學說,以非暴力為制定一切政策和一切活動的基礎。他首先拋開宗教的神秘主義和繁瑣儀式的一面,將道德倫理的說教提高到神的位置,認為真理就是神。在探索真理接近神的過程中,甘地認為實現真理的唯一手段就是非暴力,這種非暴力從本質上是指,愛就是人的本性,真理的原則實際上就是愛的原則,哪怕是對待仇敵也同樣如此。甘地堅信精神的力量,認為善性是人的本性,只要保持這種善性,並堅持用非暴力的手段,就一定能夠戰勝一切惡,甚至是感化一切惡的行為和事物。回到印度之後,甘地就開始用他的這一套真理與非暴力的學說領導印度人民爭取民族自由獨立的斗爭。他認為英國人在印度的統治是暴力的,不道德的。然而,英國人作為統治者同樣是有人性的,並非敵人,因此,可罩笑以通過非暴力的斗爭方式,通過自苦表現出對他們真誠的愛,並促使其改正錯誤。為此,甘地提出了以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來爭取印度的自由獨立的斗爭策略。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領導

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的指導下,甘地領導印度人民先後發起了三次大規模的反抗英國殖民政府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在這些運動中,人民群眾在甘地的帶領下,放棄英國稱號、職位,抵制英國法庭、學校,抵制英貨,反抗稅法等等,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對英國殖民當局實行非暴力不合作。1930年3月12日的徒步遊行就是為反對食鹽稅法而進行的斗爭中的一次。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以及他在運動中體現出來的頑強精神,感動了全印度人民,特別是下層民眾,他們紛紛參與到斗爭中來。人民從來沒有這樣意氣風發,鬥志昂揚,他們滿懷著勝利的信心和犧牲的精神,同強大的武裝敵人進行著赤手空拳的斗爭。參加運動的人們勇敢的高喊著甘地的名字走進監獄,將監獄看做是朝聖的聖地,其場面之壯觀,令人震撼。

由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十舀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噪一時的時候,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國家的人民群眾。甘地領導的運動動搖了殖民統治的基礎,使得他們驚惶失措,不得不做出許多讓步,從而為最後徹底取得印度的獨立准備了條件。

甘地堅持追求真理和非暴力的理念,不僅表現且運用於實際斗爭領域。甘地反對賤民制,認為這種制度不符合非暴力的原則,稱它為印度教的污點。為反對賤民制賀前,改善千千萬萬的賤民的生活狀況,他創辦報紙,宣傳解救賤民的主張,並親切地稱賤民為「哈里真」(即神的兒子),同時自己還收養賤民子女做義子義女。甘地的反對賤民制的努力贏得了廣大賤民階層的愛戴,為獨立後賤民政策的改革做出了貢獻。除解救賤民運動之外,甘地進行社會改革的另一項重大舉措是開展鄉村建設運動物拍含。甘地認為村社制是印度傳統精神的表現,他大力頌揚傳統鄉村的手工勞動方式,抨擊大機器生產是剝削農民毀壞人們精神道德完善的根源,因此,甘地鄉村建設的活動中心是主張全面恢復手工紡織生產。他親自帶頭開展手紡車運動,將手紡車看做是印度精神的寶貴財富。同時,甘地還大力在印度普及教育,加強清潔衛生等方面的運動。

在1937年7月出版的《賤民》上,甘地闡述了他對教育的界定:「我所說的教育就是要使青少年從身體、心智到精神得到全面的最佳的發展。」文化教育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而是開端。他希望兒童的啟蒙教育應該是教給兒童一種有用的手藝,從而使學生一開始便能利用自己所學的技藝進行生產性勞動。這樣每一所學校便都能自給自足。可見,手工勞動教育從一開始就是甘地解決印度教育的理想主義措施,這是後來甘地倡導紡車運動的理論基礎。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口中的聖雄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明6真實地球印尼怎麼玩 瀏覽:744
義大利施華洛哪裡有賣 瀏覽:813
hertz是英國哪裡 瀏覽:470
中國哪裡有廢鐵收購廠 瀏覽:971
印度人如何用水清洗 瀏覽:922
可樂雪碧哪個先進入中國市場 瀏覽:668
印度火車為什麼用寬軌 瀏覽:550
為什麼叫做中國病毒 瀏覽:990
表格印尼盾怎麼去掉 瀏覽:673
出口印度需要哪些認證 瀏覽:654
義大利哪裡可以打水光針 瀏覽:66
哪些外國人成功加入中國國籍 瀏覽:909
義大利申根簽證有哪些 瀏覽:50
印度黃麻分布哪裡 瀏覽:156
越南哪裡有硨磲 瀏覽:840
印度火星計劃多少錢一公里 瀏覽:280
印尼燕窩廠在哪裡 瀏覽:857
印度軟體公司怎麼樣 瀏覽:45
印尼那邊結婚怎麼結的 瀏覽:795
伊朗肺炎為什麼那麼嚴重 瀏覽: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