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我國的
漢代與印度交往中,印度佛教傳入具有歷史性意義。普遍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年,東漢初年時由印度從西域傳入的。
根據記載,公元前2年,西漢時期的景盧出使大月氏,大月氏王令使伊存口授《浮屠經》。伊存是大月氏使者,景盧受其口授《浮屠經》。這一佛教初傳事件被史稱「伊存授經」。
Ⅱ 佛教是什麼時候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一般認為佛教是在西漢末,新莽時和東漢前期時由印度經西域傳入的。
根據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
到了東漢永平十年(67年),漢明帝夢見金人,於是派人去西域,迎來迦葉摩騰與竺法蘭兩位高僧,並且帶來了許多佛像和佛經,用白馬馱回首都洛陽,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譯《四十二章經》。也就是現在的白馬寺。
延伸:
至10世紀中葉後形成藏語系佛教,後又輾轉傳到四川、青海、甘肅、蒙古和俄國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區。
在4—5世紀時獲得廣泛傳播。10—14世紀,越南佛教進入興盛時期。泰國和緬甸佛教對越南佛教也產生影響。
7世紀新羅王朝統一朝鮮半島後,由中.國傳入的華嚴宗、法相宗、律宗、禪宗都很盛行,以後禪宗尤為興盛。14世紀末刊行了《高麗藏》。14世紀李氏王朝雖然一度採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鮮佛教仍然有所發展,17世紀中葉以後開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復興。
7世紀初,聖德太子在《十七條憲法》中要求全體臣民「皈依三寶」。
從中.國隋唐時期開始,日.本向中國派出了大批留學僧,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繼傳入日本。12世紀以後,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Ⅲ 佛教傳入中國是哪個朝代
普遍說法,漢地佛教起於公元67年, 東漢明帝派遣中郎將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求經,正式由官方傳入中國。
根據佛教史的記載,在周朝時代,佛法已經被漢人所知,也陸陸續續有一些梵僧來到中國傳法。
而真正意義的,大幅度的傳入經典,而且是正規的受朝廷接待的,是在東漢,由竺法蘭,迦葉摩騰二位尊者引入,通過辯論和交流,受漢朝重視,官方將驛站更改為佛寺,賜名白馬寺,此為佛教傳入的開始。
(3)印度佛教源於中國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佛教傳入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學術界已有定論。據《善見律毗婆沙》記述,在阿育王時代,佛教第三次結集後,曾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臾那世界(原註:漢地);派末世摩至雪山邊國。西藏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稱達摩阿育王時,高僧善見至大支那弘法。南璺(wen四聲)佛教史書則稱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這些布教活動因無譯述遺跡傳世,無法證實。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紀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被稱為浮屠教。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於此同時傳入。但在中國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古代稱之為西域),佛教和佛教藝術的傳入則更要早一些。
印度的佛教藝術,經過中國的藝術家和民間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創造,形成了更具中國特點的佛教藝術,從而更容易在中國社會流傳和發展。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為佛教徒供奉和禮拜的對象,因此佛像藝術的發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隨著中國佛教的興衰而興衰,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佛教史開始於公歷紀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佛教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傳入我國。
大乘佛教
公元前565年,釋迦牟尼在古印度誕生,35歲開悟後創立了佛教。目的是引導眾生了知宇宙人生的真相、苦樂的真諦,以及離苦得樂的方法,給人類以和平、幸福和智慧。
漢哀帝時,佛教傳到了氣候風土、民族、信仰迥然不同的中國。佛教在中國的南北朝時期得以弘揚,至唐代達到鼎盛。佛教在印度於公元十三世紀初消亡,被商羯羅趕出了印度,在中國卻作為「大乘佛法」而得以發展和創新。
漢傳佛教體現了中期的大乘佛教的思想,而大乘佛教提倡「發菩提心,行菩薩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正體現了這種利益一切眾生的菩薩道精神。它強調應報四重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家恩、三寶恩。
Ⅳ 佛教是在什麼時期傳入中國
佛教大約是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的,而這個時候恰恰也是儒家獨尊後,儒家文化盛行的時間。佛教傳入的時候,他們並沒有急於宣傳佛教,而是選擇翻譯佛經,之後就不斷的有高僧來到中原加入到翻譯佛經的隊伍之中。
早期的佛家傳播主要是以翻譯佛經為主。翻譯佛經的高僧代表,東漢時期的安世高和支讖,三國西晉時期的支謙和康僧會。早期的佛經翻譯也有一些問題,早期的一些高僧有些是憑記憶來背誦佛經的,有些帶來了梵語或者是西域不同地區語言的佛經,但往往肯定有記憶不全的地方,翻譯中存在的問題就是翻譯不全面。
Ⅳ 佛教傳入我國是在什麼時期
佛教傳入我國是在西漢時期。
西漢末年,西域佛教國大月氏派來使臣,這是佛教思想傳入我國最早的記載。後來,公元67年,東漢也派使臣去大月氏,邀請天竺和尚,用白馬馱載佛經及釋迦牟尼像,到達洛陽。東漢朝廷專修白馬寺迎候,據此西漢末年佛教開始傳入中國。
歷史發展
三國時西來傳教者以曇摩迦羅、曇帝、康僧鎧、康僧會、支謙等最著名:曇摩迦羅(法時、曇柯迦羅),中天竺人,嘉平二年(251年)於魏都洛陽譯僧祗戒心,立羯磨法授戒、為中土有佛教戒律受戒之始。曇帝(諦),安息人,譯有曇無德羯摩四分律受戒法、摩訶僧祗律之戒本等。康僧鎧(僧伽跋摩、僧伽婆羅),在白馬寺譯有郁伽長者等四部經。
康僧會,其先祖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移交阯從商。會十餘歲父母雙亡,孝服畢出家,明三藏,博六經,通天文,初行佛教於江左。譯有六度集經。
支讖弟子支亮,支亮弟子支謙(恭明),其父月氏人,漢靈帝世來中國,謙於漢末避亂於吳,孫權驚其才慧,拜為博士。留吳三十餘年,譯有維摩、大明度無極、瑞應本起、大般泥洹等經至今仍存。其他尚譯有本業、首楞嚴、阿彌陀等經今已不存,共三十部。
Ⅵ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紀由古印度釋牟尼創立的在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據歷史記載,應該是秦朝就有穗臘寬陸陸續續的佛教法師進入中國。
不過公認的正規的時間,根據《四十二章經序》、《牟子理惑論》等多種典籍的記載,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劉庄在永平七年(公元64年)於夜晚夢見一位神人,全身金色,項有日光,在殿前飛繞而行。第二天會集群臣,問:「這是什麼神?」當時學識淵博的大臣傅毅回答道:「聽說西方有號稱『佛』的得道者,能飛行於虛空,神通廣大,陛下所夢見的想必就是佛。」第二年,漢明帝派遣蔡愔(yīn)博士及弟子秦景等十人遠征西域求法。使團到達大月氏國後,抄得佛經42章(這就是著名的《四十二章經》),並於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當地遇見高僧迦攝摩騰、竺法蘭,邀請二師來漢地傳播佛教。二師接受邀請,用白馬馱著佛像和經卷,隨蔡愔一行來到洛陽。漢明帝對他們的到來表示歡迎,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專門為之建立佛寺,命名「白馬寺」。白馬寺是我國漢地最早的佛寺,取回的佛經則收藏於皇室局亂圖書檔案館「蘭台石室」中。這就是「白馬馱經」的故事。
應該說正式傳入猜亮中國的時間,是公元68年。
洛陽白馬寺和當年馱經的白馬雕像
Ⅶ 佛教在哪個朝代傳入我國
佛教是在公元前619年誕生於古印度 印度的地理范圍不限於今天的印度,而是指整個次大陸,即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國。在古印度,並沒有任何一個國家以「印度」作為自己的國名,但波斯人和古希臘人稱印度河以東地域為印度,我國的《史記》和《漢書》稱之為「身毒」,《後漢書》稱之為「天竺」,唐代玄奘在其《大唐西域記》中改稱為「印度」。顯然,這個名稱是從印度河的名稱引申而來的。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現在很難考定。最初傳入時,不過在少腔兆悔數人中奉行,未必為上層官府和史官之流所注意。公元前二年,大月支國原居我國甘肅的一個強盛的少數民族西遷中亞後建立的國家伍正國王的使者伊存到了當時中國的首都長安即今西安,他口授佛經給一個名叫景盧的博士弟子。這是中國史書上關於佛教傳入中國的最早的記錄。我們可推斷,由於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漢武帝開辟西域交通的結果,當時由印度傳布到中亞細亞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過行旅往來而向東方漸進。也有傳說:在與印度阿育王約公元前272--226在位同時的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在位時代,已有印度的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來到我國咸陽。阿育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約在公元前250年,會後派大德赴各國傳教,前來中國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認為宋玉猜行《高唐賦》和《史記�始皇本紀》中的「羨門」即沙門的,但因無譯述學說傳世,無從確考
Ⅷ 佛教傳入中國始於哪個朝代
佛教開始傳入漢地(約在公元紀元前後)。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與此同時傳入。印度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年代,學術界已有定論。據《善見律毗婆沙》記述,在阿育王時代,佛教第三次結集後,曾派大德摩訶勒棄多至臾那世界(原註:漢地);派末世摩至雪山邊國。
西藏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稱達摩阿育王時,高僧善見至大支那弘法。南璺(wen四聲)佛教史書則稱派末世摩至支那。以上這些布教活動因無譯述遺跡傳世,無法證實。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漢明帝時期(約在公元紀67年左右),佛教傳入中國被稱為浮屠教。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於此同時傳入。但在中國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古代稱之為西域),佛教和佛教藝術的傳入則談信更要早一些。
印度的佛教藝術,經過中國的藝術家和民間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創造,形成了更具中國特點的佛教藝術,從而更容易在中國社會流傳和發展。
形形式式的佛像,主要是作為佛教徒供奉和禮拜的對象,因此佛像藝術的發展和流行,基本上是伴隨著中國佛教的興衰而興衰,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佛教史開始於公歷紀元前後,佛教開始由古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
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佛教西漢末年東漢初年傳入我國。
魏之際,佛教雖已傳入中原,可在史料中,關於佛像的記載卻極為鮮見。在出絕頃土的佛教文物中,有四川樂山崖墓的佛雕像、彭山崖墓內發現的陶制佛像,這些據考證都是漢代的作品。但是這時的佛教文物遺留下來的為數極少。
東漢末年,下邳相笮融建造了一個規模宏大的佛教寺院,據說可容三千餘人,其中還安置了身穿錦綵衣物、銅質塗金的佛像,這是中國的造像立寺首次見於正史記載。
傳入中國漢族地區的佛教,並侍陸經過長期的經典傳譯、講習、融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各種學派和宗派;並外傳朝鮮、日本和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