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河三角洲逐年擴大的原因
1、首先飢仿消由於上游多為冰川雪山。
2、其次融大飢雪帶來大量泥沙,淤積於河床。
3、最後致使三角洲面積逐年擴大,河口每年向外延伸約11.8米。爛知
㈡ 印度為何在東北還有一片國土面積
印度是從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發展起來的!
而東印度公司當時勢力范圍很多。
印度成立以後,也繼承了大部分殖民地范圍!
在東北的阿薩姆邦也是這個原因。
㈢ 印度人口為何北部多
更確切的說主要分部在東北部。
印度東北部地區而言,源於地緣因素,歷史上相當數量不同國家的居民因各種原因進入該地區,造成了當地民族、宗教和文化上的巨大差異。印度獨立後,該地區相繼出現民族分離主義勢力和恐怖主義,成為長期困擾印度政府的一個難題。
印度東北部地區的民族問題是印度民族問題復雜性和國家民族政策發展變化的縮影,探究該地區民族問題的發展過程、政府的應對措施,對發展中多民族國家處理民族問題有一定借鑒意義。
從本期起,本欄目請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問題研究所博士楊曉萍對印度東北部民族問題進行解讀,以饗讀者。
在地理上,印度東北部與中國、不丹、緬甸、孟加拉國四國接壤,又和印度主體大陸相對隔離,常被稱為「印度東北三角」。目前共7個邦,即阿薩姆(Assam)、那加蘭(Nagaland)、曼尼普爾(Manipur)、特里普拉(Tripura)、米佐拉姆(Mizoram)、梅加拉亞(Meghalaya),以及佔領我藏南地區成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Arunachal)。整個東北地區的總面積達255,088平方公里,佔印度國土面積的近8%;人口為3800萬,佔印度總人口的3.7%;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23人。
印度東北部民族構成相當復雜,歷史上移民活動頻繁。5000年前這一地區就是中國西南、泰國、柬埔寨和緬甸進入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地的入口和通道。最早到達此地的是達羅毗荼人,接著是蒙古人,此後是波多人、卡查利博多人、米辛人、拉其番西人、阿卡人、達夫拉人和阿博爾人。之後,這些人進一步西進,一部分轉向尼泊爾、錫金、不丹的部分地區,另一部分則來到現今的梅加拉亞邦的西部地區、特里普拉邦、北方邦以及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此時,雅利安人已經從西方進入了印度河和恆河平原,在驅趕波多人的過程中,不同人種的接觸造成了印蒙人種雅利安化的開端。之後,約在公元13世紀,裝備較為先進的傣阿洪姆人(Tai-Ahoms)又從中國西南部取道東南亞進入該地區。這樣,印度東北部地區成為蒙古人與奧斯特里克人、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混雜的大熔爐。從17世紀開始直至今日,孟加拉人(主要是穆斯林)、尼泊爾人和部族人(主要是茶園的工人)移民一直湧向東北地區,從而進一步形成這個被稱為「種族萬花筒」的多樣性。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印度東北部地區,共有分屬於5個不同種族集團的160個表列部族及400多個部落和亞部落群。他們傳統各異,語言不同,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差異很大。這些部落民族主要包括那加人(Naga)、米佐人(Mizo)、庫基人(Kukis)、梅泰人(Meteis)、波多人(Bodo)等,語言屬於藏緬語系,宗教信仰以基督教和泛靈論為主。
英殖民時期,印度東北部是最後被英東印度公司征服的地區。這里保留著完好的封建領土製度,即土邦。英國殖民政府通過與王公簽訂條約、協定,對他們實行間接統治,即土邦王公承認英王的最高統治權,並承擔形式不一的義務,主要是提供一部分兵力和承擔一些軍費開支;英國政府則承諾王公幫助他們抵禦外來侵略和鎮壓內部叛亂。值得注意的是,土邦王公的領地不是英國的領地,其居民也不是英國的臣民。
1947年8月15日,印度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獲得獨立,並成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印度自治領政府接管了原英屬印度政府的9個省(阿薩姆、比哈爾、孟買、中央省、馬德拉斯、奧里薩、旁遮普、聯合省和西孟加拉)和500多個土邦;1950年1月26日,印度憲法規定全印統一劃分為29個邦,分為A、B、C、D四類。這樣,在印度東北部就有阿薩姆邦(A類)、曼尼普爾邦和特里普拉邦(C類)三個邦。
在此後的歲月里,印度的行政區劃又經歷了幾次重組,印度東北部的行政區劃也發生了變動。1963年2月1日,那加蘭中央管轄地區改建為那加蘭邦;1972年1月21日,印度將非法佔有的中國藏南地區改為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而梅加拉亞被升格為梅加拉亞邦。與此同時,米佐山區從阿薩姆邦分離出來成為米佐中央管理地區;1986年,米佐拉姆從中央直轄區改為邦建制;1987年2月20日,阿魯納恰爾中央直轄區改建為邦。這樣,印度東北部的7個邦最終形成。
㈣ 印度水域中心向東北遷移的原因
印度水域中心向東北遷移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海洋高度變化,使得印度洋內部的海水檔蠢更高,從而導致東北部的海洋深度相對較低;二是東南部、中部和西部的地質活動強烈,造成印度洋剩餘寬蠢帆部分的水量向東北部分流慎雹,從而使印度水域中心向東北部遷移。
㈤ 中國在印度的北方,為何印度是由北向南人侵,中國,不丹,錫金邊介是怎樣的
對中印來說是北高南低,中國控制的是一道山脊,直插進不丹印度境內,所以印度可以從北像南威脅中國,同樣的,中國可以直接通過這個爭議地區南下,輕松切斷印度和藏南的聯系,因為下面就是孟橘鏈加拉國,雖然孟加拉國是印度的國中國,說白了就是印度的一個獨立邦,但是圓臘孫中印爆發戰爭孟加拉是不能明目張膽幫印度的,如果幫就等同於與中國宣戰,所以,中國只需要從山脊南部非常容易的打到孟加拉國國境,就徹底切斷了藏南地區,所以印度才會反應這么強烈,你想,你頭上一直懸一把刀,你日子能過得安穩么,說白了,藏南就是中國的一塊肉,想吃隨時吃。只不過為啥一直不吃,是因為中國的地勢和環境決定中國內地聯系藏南的交通運輸非常困難,拿回來也守不住,所以,我解釋了這么多,你不局卜給我好評?
㈥ 印度的國土是怎麼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的
可以說,印度的國土之所以能一步步擴張到喜馬拉雅山脈,進入喜馬拉雅山脈的四塊地方幾乎都是英國人的功勞。可以說在印度領土上,英國還是做了很大的貢獻。
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印度次大陸從沒有被統一過,即使在莫卧兒王朝最強大的時候,南方還有很多邦是獨立的。而且南方和北方完全不同,無論是人種、文化、語言、風俗都不一樣。不過英國人到來之後,他們都被英國佔領了,就這樣在英國統治的框架下,印度竟然實現了第一次的統一。不僅如此,英國還不斷向北擴張。印度之所以能夠進入到喜馬拉雅山脈,都是英國統治時的功勞。
印度在擺脫幾千年的被奴役命運後,繼承了英帝國時期的領土,搖身一變成了一個暴發戶。也繼承了英帝國對領土的狂熱追求,雖然實力和野心不匹配,但在短短數十年內通過威逼、脅迫、戰爭等手段一步一步蠶食周邊地圖,到今天為止儼然成為了一個不容小覷的南亞大國。中國崛起的同時也許警惕我們的鄰居印度,卧榻之側其容他人酣睡。兩個大國之間直接接壤,沒有任何緩存帶,存在領土爭端,潛在戰爭因素已經埋下。
㈦ 古代印度人為什麼從未統一過半島南部
印度,其實在歷史上從來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方或地域的名稱而已。
印度歷史上的各個王朝,最大規模也就是統一了北方一帶,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印度,其實和英國是離不開關系的。
其實,大陸國家,多數都會往北方擴張,南方很少。中國也是如此,但中國和印度不同,中國北上是強大的匈奴,印度北方,大多被中國覆蓋,西邊又是波斯,阿拉伯等強大的帝國。所以不管是中國和印度,要往北邊擴張基本也不現實,而且當時可沒有飛機,很多地方都是易攻難守,所以很人就乾脆放棄了。
而南方,中國南下可就是海域了,中國歷代以來都是以陸軍稱霸天下,海軍也就給我們留下了一塊龐大的南海,當時的條件能做到這樣已經非常不錯了,在往下不可能,因為戰線拉太遠的話,強大的國家終究會被拖垮。
而印度和中國可謂是相同又不一樣,印度南方可都是驍勇善戰的戰士,現在的印度南部接近中國的一塊地區仍有一個邦,比俄羅斯都堪稱戰斗民族,印度人根本無法攻克南方,造成了印度在歷史無法統一的局面。
之後,英國進入了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時期,英國人進入了印度,盡管當時印度是四分五裂的,但是強大的英國仍舊把印度這塊拼圖給拼好了。後來印度在聖雄甘地的帶領下,印度獨立,還形成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但是英國強力拚好的印度保留了過去歷史的種姓制度,南方那些驍勇善戰的人,好死不死的就是低種姓。
而英國,在失去了印度這塊殖民地後,國家經濟瞬間掉落了百分之四十,軍事以及各種方面,都已經無法在和美國,蘇聯叫板。
㈧ 印度的武器裝備很差,為何多年來能一直擴張領土呢
印度人一般身體素質比較好,而且國家人比較多,在冷兵器時代可以靠著人數取勝擴張領土。
㈨ 印度的南北差距為什麼那麼大
印度的南北差異根本上來說其實是經濟的原因。對一個國家的影響最大的是一個國家的歷史,印度的歷史其實在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帝國的人們現在南方的領土上有了早先的開墾。當時的北方,其實每個國家的西北方都並不是特別的發達,當時印度的西北方是沙漠。所以在帝國進行侵略的時候,遇到沙漠之後其實就停止了進攻。但是在後來的受到侵略了之後,這片地方從一片凈土變成了必爭之地,被人們不停的侵略霸佔。但是還是由於被開發的時間早晚影響了經濟的發展,間接就導致了南北的差異。
印度的經濟總體發展水平,僅次於美國,中國和日本。如果妥善解決印度的南北方差距,和印度本土的動亂,印度的發展其實會變得更好。要妥善解決這個問題。
㈩ 印度南北之間的差異為什麼會如此之大
眾所周知,印度南部相對富裕,北部則相對貧窮。印度南北方在宗教,文化等各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雖然在自然條件上,印度北方要優於南方,但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上,北方要明顯落後南方許多。殖民因素,印巴沖突,人口素質等重要因素的影響都是造成印度南北方發展差異的重要原因。
四、印度南部人口素質要高於印度北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南部受到殖民者的影響,英語程度普遍較高,民族成分也較復雜。北部人民的英語接受程度要低於南部很多,文化程度低於南部地區。人口素質較高的南部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以上所述的因素都造成了印度南部和北部發展的不均衡,導致它們之間發展差距越來越大。隨著南部的發展,南部城市化越來越高,又進一步拉大了和北部地區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