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人為什麼要發起戰爭

印度人為什麼要發起戰爭

發布時間:2023-05-18 18:33:19

㈠ 鴉片戰爭中怎麼有那麼多印度士兵,難道和印度人有關

有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大,印度人在整個鴉片戰爭中可是出力不小,煞費苦心。

印度是當時英國殖民地中最重要的一塊,每年都會給英國帶來大量的商業利潤和稅收,而英國商人向中國販賣的鴉片種植和加工地就在印度的孟加拉地區。英國鴉片販子需要到印度鴉片產地收購大量的鴉片,在收購交易中也讓印度本土大商人和地主獲得不少好處。

鴉片戰爭中,英國首次出兵4000人,其中來自印度殖民地仆從軍就高達2000人,而且有很高比例的印度的志願兵,說明印度人為了這場戰爭可是操碎了心,出嘴、出人、出力,成為鴉片戰爭的重要支持者。

由此可以看出,鴉片戰爭和印度人的關系非常大,雖然不是印度人主導的,但印度人是從頭參與到最後,成為這次毒品戰爭的重要幫凶,有著一份原始的罪惡。

具體可以參考百家號的文章:網頁鏈接

㈡ 中印1962年那場戰爭究竟是怎麼回事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我們解放軍傷亡統計為: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繳獲印度軍隊: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解放軍消耗: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期間經過西山口之戰(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瓦弄地區反擊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里米金之戰(我軍先後拔除印軍據點16處,佔領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殲敵一部);都登地區作戰(共殲印軍12人,獨立營亡8人、傷2人);班公洛地區反擊戰(部隊以炮火壓制破壞了入侵印軍另3個據點,其守敵於19日逃竄,我軍於20日佔領該3個據點。);

1962 年11 月21 日,我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和設立民政檢查站等三項措施:自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我國軍隊單方面全線停火;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里之外,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另外還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㈢ 為什麼要發動戰爭

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的損失;引起了國家間、民族間的仇恨;破壞了生態平衡,造成了環境污染;破壞人類文明;破壞了經濟;給經歷戰爭的人們留下了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

戰爭集體、集團、組織、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仿啟敗行為,是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斗。由於觸發戰爭的往往是政治家而非軍人,因此戰爭亦被視為政治和外交的極端手段。

廣義來說,並非只有人類才有戰爭。螞蟻和黑猩猩等生物也有戰爭行為。戰爭是政治集團之間、民族(部落)之間、國家(聯盟)之間的矛盾最高的斗爭表現形式,是解決糾紛的最暴力的手段,是在自然界解決問題的辦法手段之一,通備顫常被認為是原始社會才會使用的方法。

(3)印度人為什麼要發起戰爭擴展閱讀

在階級社會,戰爭是用以解決民族和民族、國家和國家、階旁簡級和階級、政治集團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的最高斗爭形式,是政治通過暴力手段的繼續。人類社會出現過多種類型的戰爭。按戰爭性質分為正義戰爭和非正義戰爭。

按社會形態分為原始社會後期的戰爭,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戰爭等;按戰爭形態分為冷兵器戰爭、熱兵器戰爭、機械化戰爭以及正在形成中的信息化戰爭;按是否使用核武器分為常規戰爭和核戰爭;按戰爭規模分為世界大戰、全面戰爭和局部戰爭;按作戰空間分為陸上戰爭、海上戰爭和空中戰爭等。

㈣ 歷史上西方不埋頭發展,為什麼經常要發起戰爭

“兵者,國之大事”,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戰爭對於一個國家是一件大事,關繫到生死,必須慎重。因為戰爭不論是在資源上還是在人力上都有很大的損失。只要發生戰爭,受苦的一定是人民,有百害而無一利。在中國戰場上,從古至今一直強調不戰而勝,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樣才是大智慧。更進一步來說,在世界角度也是如此,諸多國家對戰爭也是非常謹慎的,不會輕易地發動戰爭。


其三,推動西方的制度進步。諸多西方國家思想開放,一直以民主自由為自豪。他們為了能夠讓自己更強大,在世界上能有更大的領導力。所以西方列強發動戰爭很多時候是消除異己,鏟除敗改謹反對勢力。

㈤ 中印戰爭原因是什麼

中印戰爭
最近大家對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後,中國軍隊主動撤軍至戰爭前的實際控制線一事,有各種不同的看法,最普遍的看法是,中國在領土上吃了大虧,便宜了印度。我曾經有一本珍寶級的書,叫《中印邊界戰爭》,後來叫人偷了,現在告訴大家一些不廣為人知秘密。
大家都知道,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分東線和西線兩條戰線,東線又有兩個戰場,亞東戰場一線和達旺戰場一線,東線是成都軍區打的,西線是新疆軍區打的。

先說東線達旺戰場,為什麼先說它哪?這是大家最熟悉的部分,國人最熟悉的麥克馬洪線就在這里,這里也是中印戰爭的主戰場,印軍考爾中將的部隊就是沿達旺--邦迪拉--德讓宗一線展開的,中國軍隊的反擊最早就是在這一戰場打響的,戰爭一開始,中國軍隊就打垮了達維爾准將的一個旅,俘虜了達維爾准將,打過了麥克馬洪線,中國軍隊宣布就地停戰,等待印度回應困橘。在這期間中國軍隊緊急修了一條簡易公路,保證了戰爭物資的供應。中國軍隊第二階段的目標是拿下達旺,但拿下達旺後,一清點戰果,發現俘虜的人數與打垮的印軍數量相差太大,達不到戰前定下的要打出30年邊界安全的目標。正好這時藏民來報告說,印軍的增援部隊分三部分正沿德讓宗--達旺公路展開,准備攻擊達旺,戰機顯現,中國軍隊立即兵分兩路,一路沿公路迎擊印軍,另一路沿貝利小道堵印軍的後路,結果把印軍一個半旅加一個師部夾在了達旺與邦迪拉之間,這就是中印戰爭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就有一個戰士擊潰印軍一個炮連,繳獲四門大炮。八個戰士俘虜180印度兵。半個緊急湊起來的連(本來這是一個從貝利小道穿插過來的加強連,等從深山密林鑽出來一看漫山遍野的印度兵,以為已經沒有了成建制的印度軍隊,也就漫山遍野地抓起了俘虜,收都收不回來了,這個連有更重要的任務),就這半個連的30來名戰斗人員,硬是在邦迪拉外阻擊了裝備齊全的3000印軍,印軍打了幾次沖鋒死了幾百人還是無可奈何,最後還是師部的參謀向師長建議說,有一條幾乎沒走過人小路,可以突圍,但就是不知還能不能走,師長破口大罵「他*的,能走不能走就這一條路,不走還在這等死嗎?還不快走」。印軍丟棄了所有重武器,沿小路狂奔,後面那半個連還窮追不舍,途中遇到那個連的副連長帶的一飢正個重機槍班在橋頭阻擊,打光所有子彈後,眼睜睜地看著800多印軍蜂擁而過。這個連的任務本來就是切斷這條小路,副連長帶的掩護部隊不爛尺悔折不扣地執行了任務,連長帶的主力卻光顧抓俘虜了,但念在阻擊印軍主力有功(別的穿插部隊沒有及時趕到),降職使用,連長和副連長就地掉了個。

中國軍隊沿公里一路狂追,打到了德讓宗,其中一個連的先頭部隊,比逃跑的印軍還跑得快,在印度人目瞪口呆的眼皮下,一槍不發,穿城而過,一掉頭又把印軍堵在了德讓宗,就在這個連吃飯休息挖工事時,後面來了一個車隊,戰士們槍都來不及拿,這個龐大的車隊就進了德讓宗。

等打下德讓宗才知道,車里全是英美兩國緊急援助印度的第一批先進武器,連封條都沒拆,就急急忙忙送到了中國軍隊的手裡,其中就有美國當時最先進的M16步槍。德讓宗戰斗中,犧牲了一個副教導員(副營級),這是中國軍隊在整個中印邊界反擊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的軍官。

當時一隊中國士兵打的興起,收不住腳了,只管往前打,突然一個士兵目瞪口呆地就不敢往前走了,後面的人上去一看,媽呀,前面怎麼就沒有山了,是一望無際的大平原,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德問指導員,我們是不是打出印度了,打的美國了。指導員一挺肚子驕傲的說,知道啥?前面就是印度次大陸了,再往前你就掉印度洋里了。

戰後,中國軍隊撤軍過了達旺(就是第一階段停戰的地方),然後又宣布從實際控制線後撤20公里,就到了俘虜達維爾准將的地方。

㈥ 印巴戰爭的起因是什麼

印巴沖突的禍根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種下的。及至1971年年初,東巴進一步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號,此後便戰爭不斷。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印巴戰爭的起因是什麼,希望大家喜歡!

印巴戰爭原因
印巴戰爭原因起源於英國政府的不良意圖。在印度反殖民斗爭火熱的大環境下,英國不得不向印度人移交政權。然而英國政府人走心不死,還想要暗地裡控制印度,鼓動印度各黨派分而治之,削弱當地 政治 力量的統治權。

當時印度主要有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對立的教派政黨,兩大教派本身便存有矛盾。後來英國駐印度總督臨撤走前提出“蒙巴頓方案”,企圖把整個印度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有王公土邦。盡管只是個提案,它卻觸發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利益沖突。激烈的斗爭中,兩黨派的矛盾日益加深,這正合英國的意圖。當然印巴戰爭原因不僅僅是這些利益沖突,分治後的印巴因為克什米爾邦的歸屬問題終究還是發生了兩次戰爭。兩個國家間的怨恨越積越深,只要引火線一出現,針鋒相對的印巴兩國便會爆發大戰爭。巴基斯坦內部的不穩定恰恰是這條引火線。

第三次印巴戰爭原因是東巴不滿無權在手,掀起獨立運動,發生兵變,雖然巴基斯坦政府平息了動亂,但印度 決定 出兵支持東巴,並為此積極准備,養精蓄銳。萬事俱備的印度軍隊在1971年11月突然進攻奪占東巴,第三次印巴戰爭就此爆發。憑借兵力較巴方的明顯優勢,印度最終在東巴戰場勢如破竹,扛不住的巴方全線潰敗,東巴因此脫離出來,並建立孟加拉國。
印巴戰爭誰贏
印巴戰爭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以後兩個國家之間發生的三次戰爭,第一次發生時間是1947年10月21日開始到1948年12月31日結束,戰爭延續了15個月,第二次是1965年,第三次是1971年,因此關於印巴戰爭誰贏的問題需要分三次分析。

第一次印巴戰爭是發生在秋季,克什米爾地區,這次印巴戰爭的顯著結果就是印度半島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分別建立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獨立的國家,但是兩個國家關於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卻沒有協商一致,為後來的戰爭埋下了伏筆。第二次印巴戰爭在 歷史 上又被稱為“第二次克什米爾地區戰爭”。印度和克什米爾的軍隊在原先設定的停火線上開始交戰。1965年8月14日巴基斯坦也開始參與斗爭。斗爭結果為繼印巴戰爭陷入僵局後,經聯合國從中調理,印巴戰爭停火。

關於印巴戰爭誰贏這個問題,在第三次印巴戰爭後落下帷幕。1971年,印度向巴基斯坦地區發起進攻戰爭在巴基斯坦東部和西部兩個戰爭發生。印度在東巴地區取得了勝利,西巴主要兩方進行了空戰,雙方都沒有什麼戰果。巴基斯坦也接受了印度的停戰協議。這時的東巴自己形成了孟加拉共和國。三次印巴戰爭後,克什米爾失去了它的獨立性,被巴基斯坦和印度劃分。以上便是印尼戰爭誰贏的問題。
印巴戰爭的影響
1947年,印度軍隊進入克什米爾地區,和巴基斯坦的穆斯林武裝隊伍爆發了第一次印巴戰爭,雙方損失士兵共達1500名。由於安理會插手協助兩國解決關於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第一次印巴戰爭的影響使得克什米爾人民有機會按照自己意願決定土地主權歸屬。

1965年印巴不宣而戰,激烈交火下陷入僵局,最後由 國際 社會調停。在戰爭中,印巴美三方的關系隨著立場的不同出現了改變,第二次印巴戰爭的影響一方面使印巴之間的戰略主動權發生了變化,使兩國之間積怨更深。另一方面印美兩國關系遇冷,巴美關系更是直線下降,中巴的關系有進一步的發展。

巴基斯坦內部發生動亂,印度趁機落井下石,支持東巴獨立,兩國展開了第三次大面積對戰,因為印度萬事俱備,征戰的軍隊勢如破竹,巴方最終全線潰敗。這次印巴戰爭中,顧慮蘇聯的美國盡管沒有直接參與戰爭,採取了偏向巴基斯坦的政策。因此第三次印巴戰爭的影響不僅使巴基斯坦一分為二後,綜合國家實力大大落後於印度,還使得印美兩國關系降到了最低點,美國在南亞的姿態也促使了蘇聯南下印度洋,以至於後來出兵阿富汗。而中國對於印度干涉巴基斯坦的內政始終持反對態度,使得巴方對中國好感日益增加。而這次印度的 軍事 奪占也使得孟加拉在建國之初始終帶有印度的印記。

猜你喜歡:

1. 巴基斯坦真的立法保護中巴友誼

2. 洞郎地區歸屬於誰

3. 新聞采訪心得體會

4. 巴基斯坦的歷史

5. 巴基斯坦有怎樣的歷史發展

㈦ 印度的第一次戰爭,為什麼和豬油扯上了關系

原本印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後,印度人也就視英國為自己的宗主國了,也不覺得英國在侵略自己,但是英國人在子彈上塗抹豬油,就徹底踐踏了印度人的宗教信仰,於是印度士兵紛紛起義,就有了印度的獨立戰爭。

國際上公認的四大文明古國,其中古印度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後來古印度文明消滅後,印度半島上沒有出現一個統一的王朝,所以印度人的民族精神也就不是那麼強烈。

本來對英國人非常臣服的印度士兵,這一下子就沸騰了,感覺英國人拿他們的信仰和自尊在地方摩擦,於是紛紛起義,要和英國人拚命,立誓要將英國人從自己的國土上趕出去,而這一次起義就被稱為了印度獨立戰爭,它為印度走向獨立打下了民族基礎。

㈧ 印度人怎麼總結當年戰敗的原因他們苦思冥想,總結出了三點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對於一個國家或者一個民族來說,善於總結失敗的原因和教訓,是獲得成功的最基礎性條件。對於戰爭更是如此,我國是在不斷的跟敵人周旋,不斷的較量中,找到克敵制勝的方法,才能不斷的取得勝利。而這個放在國際上也是如此,那麼印度是怎麼總結當年戰敗的原因的呢?他們苦思冥想,總結出了三點。

印度雖然古代一直沒能獲得統一,自古就不是一個完整國家,而且90%的時間處於亡國狀態,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們的盲目自信和妄自尊大。尤其是在英國殖民地時期,印度跟隨英國幾乎是打遍世界,因此信心更是爆棚了,所以一直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在蒙巴頓方案後,印度獨立,成為南亞最大國,更是奠定了其信心的基礎。

當時的印度喊出了要迅速成為世界大國的口號,要做有聲有色的大國。但是在1962年的戰爭,給了印度當頭一棒,至今都是對其打擊最大,始終認為顏面盡失。所以從當時到現在,印度全國都在研行備知究戰敗的原因,可謂是苦思冥想,大概總結出了三條原因。

第一,武器太差。

印度總結,當年戰爭,印度士兵雖然多,但是使用的武器,大部分還是二戰,甚至一戰時期的武器。最典型當時印度軍隊還裝備了李·恩菲爾德老式步槍,這些落後武器是造成失敗一個重要原因。他們還總結道,當時中國已經是換裝「五六」系列步兵自動武器了,所以武器方面相差太遠,所以必然會失敗。

第二,海拔太高。

印度總結的第二點原因是,當時士兵沒有做好在高原作戰的准備,因為印度士兵普遍都是從平原來的。而且當時戰場都是在海拔4200米以上的滾吵高原進行,因此,海拔太高,印度士兵沒辦法做好充足的准備,然後就倉皇迎戰,所以失敗告終。

第三,空軍沒參戰。

還有一點很重要,當時印度認為自己世界第三強國,有美蘇的支持,有強大的空軍,但是空軍當時沒有參戰。所以印度人認為只要當時印度空軍參戰,狂轟濫炸,那麼印度肯定能贏。但是當時印度空軍據說不允許參戰,而且主要給陸軍士兵投送物資補給,所以才失敗的。

從這三點可以看到,印度人總結的當年失敗原因,反正都是不怪自己,只怪武器,怪海拔太高,怪空軍。對於這三個原因,其實那也是站不住腳。首先,印度當時獲得美蘇的支持,在武器上大量購買美蘇武器,怎麼可能還是一戰的呢?

其次,海拔太高,沒准備好,那麼誰又准備好了呢?打仗不行就不行,還怪天氣和地理,真是有意思。最後,空軍參戰,當時我國的空軍更強,不也沒參戰么?如果印度空軍參戰,按照強弱照樣不是我國對手。從這些原因來看,印度人都是在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怪天怪地,就是不怪自己沒用,所以啊,還是沒有總結到位。

但是這些原因印度人卻當真了,武器不是不行么,於是花費巨資購買美蘇武器,從坦克,戰機,到航母都買。不是海拔檔消高沒准備好么?於是直接組建山地師,專門在高海拔作戰。不是空軍不參戰么,現在印度不斷加強空軍力量,並且不斷演練作戰方法。看樣子是自己信了這三條啊,自己把自己給騙了。

㈨ 印巴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印巴戰爭(Indo-Pakistani Wars),印巴分治後印巴之間發生的3次戰爭。1947年10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兩國由於克什米爾的歸屬問題發生武裝沖突,戰火延續15個月。1949年1月,印巴雙方接受聯合國決議宣布停火,並於同年7月劃定停火線。那麼印巴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

1、 印巴沖突的禍根從根本上來說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種下的。歷史上,印巴同為英屬印度,是英國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戰後,隨著世界許多國家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發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爭的日益高漲,英國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權。但是,為了達到在撤走後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國極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兩大教派政黨對立的基礎上,繼續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極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黨派之間製造矛盾,擴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了充分體現這一政策的印度獨立方案——「蒙巴頓方案」。

2、 「蒙巴頓方案」將印度一分為三,即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蘭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規定各王公土邦有權按自願原則選擇加入上述兩個國家,或保持同英國的舊有關系。這樣一來,印度兩大教派政黨,即國大黨和穆斯林聯盟圍繞國家統一還是分治,以及爭奪各王公土邦,展開了激烈斗爭,兩大教派間發生了大規模仇殺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後,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領土等各種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圍繞克什米爾邦的歸屬問題發生了兩次克什米爾戰爭。這些都為兩國爆發更大的戰爭埋下了火種。

3、 在印巴之間存在矛盾的同時,巴基斯坦內部,主要是東巴與西巴之間也存在著不穩定因素。巴基斯坦獨立後,中央政權以及經濟、軍事大權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資產階級手中,東巴人幾乎處於無權地位。隨著東巴經濟的發展,東巴資產階級對此種狀況日益不滿。1966年,東巴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點自治綱領。及至1971年年初,東巴進一步掀起了大規模「不合作運動」,打出了「孟加拉國」的旗號。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總統葉海亞宣布取締在東巴佔領導地位的政黨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領導人。為此,東巴發生兵變。巴基斯坦國家軍隊隨即出動,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動亂。

關於印巴戰爭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里了。

㈩ 中印戰爭為什麼被世界稱為「屠殺性戰役」

這主要是因為在這場戰爭中,印方損失慘重,而中方則只是輕微損傷,中國用極小的損失,對印方造成巨大打擊,幾乎是碾壓印方。

1、中方戰績:

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2、中方傷亡: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3、中方繳獲武器:

印方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炮144門。

輕重機槍631挺、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4、中方消耗:

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10)印度人為什麼要發起戰爭擴展閱讀: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侵入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戰(Battle of Walong)。

因為解放軍在進入西藏後,與印度領土接壤而產生一系列領土問題,在雙方會談破裂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中印兩國開始交惡,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並出兵造成此次戰爭。

中印戰爭最為人注意的是戰斗大多發生在惡劣的環境下,尤其是在高海拔的情形下,不少大規模的沖突都發生在超過4250米以上的高度,中印雙方同時也存在著物流和補給不易的問題。這場戰爭普遍聚焦在陸軍的戰鬥上,因為地形的關系,雙方的海空軍幾乎沒有參與這次戰爭沖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印戰爭

閱讀全文

與印度人為什麼要發起戰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的紅河發源中國的什麼地方 瀏覽:651
中國第一的小麥產地在哪裡 瀏覽:351
英國杜倫什麼時候入學 瀏覽:927
越南話怎麼發音快 瀏覽:261
中國電信手機卡怎麼開通流量 瀏覽:817
義大利語33怎麼說 瀏覽:577
印度有個王後叫什麼 瀏覽:414
義大利什麼面膜最好 瀏覽:193
英國如何積累原始資本 瀏覽:907
英國兌換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284
英國pg是什麼學位 瀏覽:859
印尼黃檀多少錢一克 瀏覽:842
印尼有什麼葯可以治療咽炎 瀏覽:908
伊朗為什麼生孩子少 瀏覽:292
伊朗旅遊眾信怎麼樣 瀏覽:696
142印度盧比等於多少錢 瀏覽:598
印度的女人鼻子上怎麼要戴環 瀏覽:298
義大利拘留證過期怎麼辦 瀏覽:330
義大利包有哪些牌子標志 瀏覽:432
印度錦鯉魚多少錢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