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南與印度誰更現代化
印度人一直有著迷之自信,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就在大家都認為中國人普遍很有錢的時候,只有印度人才沉醉在印度比中國有錢的夢里。不過,近期歐洲網友在網上發布的「歐洲和印度誰更現代化」的帖子,讓人印度人火冒三丈,這是為什麼呢?
不過,歐洲網友卻讓印度人尷尬了,他們認為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是世界頂級的,國際城市也很多,就連一些發達國家也要學習中國。印度和中國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肯定是中國更現代化。
對於印度人的迷之自信,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哦,也給小編來個點贊加關注吧,謝謝你們啦。
2. 79年越南和62年印度相比,誰強
79年的越南人強
62年的印度人就是垃圾
印度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昔日指揮官階層都是英國人,校官以上職位基本都是英國人,而低級軍官和士官階層主要是旁遮古邦和錫克人,印巴分治之後大部分都去了巴基斯坦
印度的軍官團和士官團實際上斷裂了
士兵雖然很多都是二戰老兵,但沒有骨幹、沒有指揮,就是一盤散沙
按照62年參戰老兵的話說,印度人很容易認慫,稍有不順,就不敢探出頭來開火,只是隨意開槍,這時候,你就是沖過去吐口吐沫,他們也繳槍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第一階段,中國參戰部隊里有很多人都是新兵,上陣之前現學射擊,還能把他們的王牌,第七旅大的屁滾尿流的原因
但79年的越南人就不一樣了,戰斗意志頑強,敢於單兵或者小兵群作戰,機動靈活
3. 世界各地,有哪些風土人情
1.泰國 人鄉隨俗,到泰國有必要知道一些當地的風俗習慣:
1.泰國人習慣"合十禮"(即合掌躬首互向對方致禮),合十時常互致問候"沙瓦迪卡"(泰語"您好"的意思)。別人向你合十問候時,你也要合十回敬,否則失禮。合十後,便不必再握手問候或告別,但僧侶對俗家則不必回禮。見面或告別時的握手禮,尚未普及流行於泰國社會。
2.緬甸 要能接受男士穿「裙子」。緬甸男人穿籠衣。要能接受當地人用手吃飯的風俗。要能習慣女士們滿臉塗粉末出現在你的周圍。緬甸人把一種植物磨成粉末,塗於臉上,用來防曬。
要能習慣緬甸人民張開「血盆大口」地和你說話。緬甸人很喜歡吃樹葉包的檳榔,所以很多當地人的牙齒都被染成了紅色。
3.印度 印度的禁忌很多,由於宗教不同,地區不同,禁忌也有差異。
帶普遍性的禁忌有:睡覺時,不能頭朝北,腳朝南,據說閻羅王住在南方;晚上忌說蛇;節日活著喜慶的日子裡忌烙餅;嬰兒忌照鏡子,否則會變成啞巴;父親在世時,兒子忌纏自頭巾、剃頭;3和13是忌數,因為濕婆神有3隻眼睛,第三隻眼睛是毀滅性的,13是因為人死後有13天喪期;婦女在懷孕期間,忌做衣服、照相;忌用左手遞接東西。
在市場上陳列的花懷,禁止人們用鼻子嗅或用手摸,有上述行為將受到人們的厭惡。
在印度忌吹口哨,特別是婦女。在飯店、商店等服務性行業中,克人若用吹口哨的方式來招呼侍者則被視為冒犯他人人格的先禮行為。
頭是印度人身體上最神聖的部分,故旅客不可直接觸摸他們的頭部。千萬不要拍印度孩子的頭部,印度人認為這樣會傷害孩子。
即使在朋友家裡,也不要贊場孩子,許多印度人認為這種贊場會引起惡人的注意。
印度人禁止穿戴皮革製品(腰帶、表帶、鞋、衣服),特別是在聖地,因為印度教徒不殺牛,穆斯林不剎豬,耆那教徒不須殺譽握人和動物或昆蟲。
進入印度的廟宇或清真寺,要脫去鞋子,要跨過門檻而不能踩著門檻而過。光腳進寺廟,事先要在入口處洗好腳以表示禮貌。
凡進入回教寺廟者,均不能穿短褲或無袖背心,也要求脫鞋。
凡進入錫克教寺廟者,必先戴上頭巾或帽子,然後脫鞋才可進入
4.越南 傳統節日與民俗:越南民族傳統節日與中國相同,主要有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其中春節為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民風淳樸,人民文明禮貌。見面時習慣打招呼問好,或點頭致意,或行握手禮,或按法式禮節相互擁抱,多以兄弟姐妹相稱。越南受漢文化影響頗深,多信奉佛教。佛教自東漢末年傳入越南,十世紀後,佛教被尊為國教。目前全國佛教徒約2000萬人。此外,天主教傳入越南已有400多年,目前有信徒約300多萬,南方居多。越南人供奉祖先,普遍迷信城隍、財神。一般百姓家裡都設有供桌、香案,逢年過節在家中進行祭拜。服飾穿著簡單,正式場合男士著西裝,女士著民族式「長衫」(類似旗袍)和長褲。飲食習慣與我國廣東、廣西和雲南一些民族相似。吃飯用筷子,喜吃清淡、冷酸辣食物。越南人忌諱三人合影,不能用一根火柴或打火機連續給三個人點煙,認為不吉利。不願讓人摸頭頂,席地而坐時不能把腳對著人。
姓名與稱呼】越南主體民族——京族的大姓有阮、陳、吳、黎等。與中國人一樣,越南人也是姓在前,名在後,多數是單姓雙字名,少數也有單姓單字名。越南人在稱呼中,除了第一人稱較常用中性的「我」(發音為「堆」)外,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她介都沒有中性的人稱代詞,通常根據對方的輩份或身份來稱呼,以表示親熱或尊重。如對父輩的人,第二人稱直接用「大伯」、「大娘」、「叔叔」、「阿姨」等;第三人稱則用「那位大伯」、「那位大娘」等。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都用一聲「召』朝上稱呼來表示。例如見面時說「召同志」是「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同志」是「同志再見」。越南人稱呼對方時,一般是稱呼與最後一個名字連用,很少帶姓連名都叫,那樣被認為是不禮貌。如一位名叫阮興強的男子,可根據他的年齡和親疏程度,稱為「強伯」、「強叔」、「強哥」、「強弟」或「強先生」、「強同志」。
【服飾】古代時,越南的京族人穿各種套頭的衣服和長裙。到了中世紀,平民穿褐色布衣,官吏穿藍葛衣。到了15世紀後,富者通常穿錦羅沙葛,參加祭掃和宴會時穿紅袍,吏役穿褐色或黑色布衣慶山慶,官吏們穿青色衣,平民百姓穿赧色粗布衣。法國人進入越南後,平民的衣著開始有了較唯襪大變化,婦女穿結紐上衣和褲子。進入現代,越南城市的男子多穿西裝,婦女穿花色窄油長袍。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啊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權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越南婦女喜戴項鏈、手閾、戒指,多留披肩長發,或用發夾束於腦後。 【陽核挪與牙之美】越南的京人、岱人、泰人、埃迪人都有一種嚼食濱榔的特殊愛好。他們常將按椰擦上一點石灰膏或鹼發放火嘴中咀嚼,使模榔產生化學反應,汁不吞咽,順嘴角流出,嚼到無汁時把渣吐掉。嚼按榔通常是先苦後甜,可刺激神經,提神醒腦,除積消腫。京人還把擯榔當作信物,無論求婚、請客,均送上一顆擯榔。嚼模榔、染牙是京族的古風,過去男男女女只要到了十七八歲就開始染牙。按照他們的習俗,開始嚼按榔、染牙,便象徵已經成年可以成親了。從此,這些青年男女便可以自由參加當地舉行的任何娛樂聚會,參加對歌,選擇對象。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古風已日漸衰微,但在越南農村,你依然還可以看見不少老年婦女的牙齒被染得又黑又亮。在他們眼裡,保持牙齒潔白如玉是品質不良、作風不正的表現,而將牙齒染得又黑又亮才是最美的。 【節日】越南也使用陽歷與陰歷,除了國家法定的節日如元旦、國際勞動節、國慶節等外,越南也過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與中國人一樣,陰歷的春節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越南有一句民謠「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爆竹大粽粑。」意思是,春節到了,要為過節准備豐盛的肉菜,煮好粽粑,門口貼上大紅對聯,高高的幡旗隨風飄揚,爆竹鳴響。從這句民謠中,可見越南人對春節的重視程度。在新年與舊年交接之時,越南人也有守歲的習慣。除夕夜,人們通常要睡歌供土兵娛樂,後傳人民間。所謂的軍鼓實際上是一隻木桶或洋鐵桶,在村頭立兩根柱子,用麻繩或鋼絲繩將桶綳緊後固定在柱子上,用棍子敲打繩子使其發出鳴鳴的響聲,男女雙方各站一邊,邊敲邊對歌,笑語歡歌匯集在一起,氣氛歡快熱烈。一些青年男女通過對歌建立感情,確立戀愛關系。 【祖先崇拜】越南人也和其他東方人一樣,注重孝道。在每一個家庭中,子女孝敬祖父母和父母是不可缺少的意識。對死去的先人,越南人崇拜甚篤,因而對祖先的崇拜信仰十分重視,世代承襲,形成規模。人們認為,親人雖然死去,但他的靈魂仍然存在,對後人還起著保護和督促作用,主宰人們的一切活動,人間許多災害禍福,都要依靠先靈庇佑與解脫。越南人每家每戶都沒有神龕、神台、神位,是敬奉祖先的祭壇,是敬奉祖先神的聖地,任何人不可觸犯,也不能有任何污穢。在城裡,由於住處狹窄,祭壇的設法小型多樣。如在牆上釘塊板或使用櫃頂作為供奉祖先的祭壇。祭壇中央擺上一個香爐,兩旁是兩根香燭。香爐前擺上用細腰紅漆木盤或塑料。玻璃盤盛放的水果,此外還擺上一對花瓶和若干祭把用的杯碟。在一些家庭的祭壇兩邊還貼有對聯,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福生禮儀家堂盛,祿發榮華福貴春」等。
4. 在越南人眼裡,印度到底是什麼樣的
在越南人眼中,印度雖然是一個比較大的國家,但是印度人卻是非常不會享受生活的,而且印度的人都像是開了掛一樣,常常都在做一些非常驚悚的事情,印度人的這種做法,讓很多人都非常害怕。
也有的越南人認為印度在未來會成為一個超級大國,畢竟印度的人口那麼多,這也不是不能實現的。印度的人口既然那麼多,那麼就肯定會有很多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也可以推動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可以多跟印度合作的。
但是在大多數的越南人眼裡,認為印度是非常不會享受生活的一個國家,印度人做什麼事情之前都要未雨綢繆,那些錢從來都不會花在不需要的地方。
5. 中國應如何對待鄰國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式以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決定的。
中國和印度、俄羅斯、越南在歷史上都有過邊境沖突。
韓國則與中國有著分離國家的世仇與文化沖突。
而日本則完全是上升到民族程度上的民族仇恨。
上個世紀,共和國建立以後,與韓印俄越四國均爆發過激烈的沖突,那是那個時代的背景,但現在也不同了。
一來,國際背景變了,全球化經濟使得諸如中日等「世仇」也在經濟領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二來,中國的周邊國情及國際格局是不可能使上述幾國聯合起來反對中國。因為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況且如日韓等過也有著許多矛盾與沖突。現在的許多國家都變得比以往理智及富有外交技巧性。歷史上英國對待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在全球正發揚光大。
中國現在之所以如此隱忍,隱忍著發展經濟壯大實力,是為了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壯大自己的實力,以物質文明的發展帶動精神文明的發展,再以精神文明的建設提高國家的軟實力,以此輻射到外交領域,拓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經濟方面的廣泛合作與發展是阻止各方戰爭的基礎。人類重視利益,當利益大到某種程度上時,便能阻止意識形態上的差異。試想,兩國交戰,但是交戰雙方的利益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打下去無非兩敗俱傷。加之,聯合國框架下的雅爾塔體系並未完全崩潰,目前還是維護全球總的安全形勢的基石。
因此,中國對待鄰國的威脅,應該無所恐懼,應該以合理的方式對待,各個擊破,瓦解之。關鍵要打好美國和歐盟「這兩張牌」在戰略上與俄羅斯在上合組織體繫上廣泛以軍事合作與軍事技術交流為主,在政治上則運用中美俄政治、軍事三極關系,相互牽制。與日本則在經濟上廣泛合作與交流,協調好與歐盟、美國的關系。對待韓國,應該在對待日本的方式基礎上,加強國內文化事業的發展!減緩韓國對我國的文化侵略與掠奪!對待印度,除在經濟上加強合作外,更應該加強軍事交流,當然,邊境不能提防,因為印度人的心態是很嫉妒中國的,他們國內形勢再不濟,也要與中國搶奪「21世紀復興之超級大國」的地位。越南,不想說了,蚍蜉撼大樹!奈之我何!雖然是上述國家中唯一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但是歷史上,越南人一直沒有找准自己的位置,盲目自大!中國對待它,應該以「胡蘿卜加大棒」待之!
6. 印度人是阿三,越南人是什麼
別以為自己聰明,你歧視別人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別人也會歧視你。中國人信寬叫越南人是猴子,知道越南人叫中笑坦寬國人是什麼嗎碰亮?是狗。
7. 為什麼國人喜歡稱呼日本-鬼子,韓國-棒子,越南-猴子,印度-阿三,
說是在日本入侵東北時,由於人手不夠,就從已經征服了的韓國調來了大量的韓國人來管理中國人。由於韓國警察手裡沒有警棍之類的執法武器,他們就拿婦女洗衣服的棍子胡作非為,而且很殘忍,東北人民就給他們起了個名字叫「棒子」 阿三的來歷有幾種說法: 其一,那時的人形容猴子即「阿三」,舉凡洋人,在國人看來,皆如猴子般形貌舉止,尤其以印度人之面貌黧黑更甚,而且民族「優越性」使然,覺得自家仍是高印度一頭,故此蔑稱印度人為「阿三」。 其二,據說因為印度人由於殖民地的關系,做公務員是要懂英語的,而他們因為懂英語的關系,卻也喜歡在中國人面前擺譜,通常在說一些不流利中文時,總會不自覺地加一句「I SAY......」(我說...)由於 I say 的發音和「阿三」很接近,因此便有了「阿三」的稱呼。 其三,過去印度人因為自己是不結盟運動(亞非拉好幾十個國家組成的一個鬆散的聯盟)的領袖,便狂妄的宣稱美國是一極、前蘇聯是一極,而他們作為不結盟運動的領袖,是當之無愧的第三極。於是中國人便叫他們「阿三」以戲謔之。 其四,不過英國體系的公務人員(尤其是警察)長久以來都習慣被稱呼為SIR,另外上海人一向習慣在單音節的單字前面添加一個「阿」字。所以上海人叫著叫著就把阿Sir叫成了阿三。 此說法最為靠譜。 其五,當今網友的說法。印度一直想做老大,但前面不是還有美國和俄羅斯嗎?所以再怎麼排最多也就是阿三了。故曰「阿三」。 因為越南人口頭禪很喜歡用 con khí(猴子) 比如你怎麼怎麼樣後加個con khí就表示不同意你的觀點的意思 日本我就不說了
8. 請試著論述印度人和越南人的國民性
這個有很長的歷史原因的
我簡單的談談我的看法:
印度:其實現在的印度不是古印度了,由於長期的讓大不列顛(英國)殖民,英國人走了,印度實現了自己民族和國家獨立,民族心高漲。又有這和西方國家的一種特殊關系。使的印度人的國民性出現一些扭曲,有著夜郎自大的一種心裡。認為自己是亞洲最大的民主國家,有這很好的國民教育,很多的事情喜歡一步到位,不去太多的經過那個事情過程!你看看印度在軍事上的采購個烈火導彈的試驗,就知道了用中國的話講:太急功近利!其實我也理解為這是正常的,因為印度一直在找這自己民族的感情和未來!其實這也是西方的價值觀和東方的價值觀結合的一種沖突!
越南:越南和中國的關系其實很怪的!在人文文化上也吸收很多中原的文化!後來讓法國殖民著佔領了!後來胡志明統一和解放了越南,到了越戰,(美國和越南)越南自己認為戰勝了最強大的美國, 在沒有自衛反擊戰前越南受到蘇聯的支持!開始向緬甸發動戰爭,在越南的一直勝利中,越南想吧自己的影響力擴展至整個東南亞,當時東盟各個國家陷入恐慌中,由於中國對越南實施自衛反擊戰,使得越南的東南亞霸主的夢想破滅,其實越南的士兵作戰是很頑強的也是很能吃苦的。從這些戰爭中可以看出,越南的國民性很堅韌,也有著很強烈的儒家思想,很自立也很自強,這點可以從越南的近代歷史中可以看出來的。
以上就是小弟自己的看法,我不強加給你認同。其實一個國家國民性是和一個國家的人文歷史分不開的。
9. 越南:成不了「世界工廠」
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推出以來,雖然中國領導人多次表示太平洋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兩國,以博大的胸懷,期待著美國的合作,但是美國卻貪得無厭,對中國發起了一波接一波的輿論戰、經濟戰、 科技 戰等,意圖逼迫中國經濟成為美國經濟的附庸。在那之後,有很多外資企業為了迎合美國政府,鼓吹東南亞的價值窪地概念,將工廠紛紛搬遷到越南等地。
西方媒體這時突然集體調研越南,認為越南擁有完美的「資本價值」,一股腦地跑去給越南站台。在國際 社會 拚命吹捧越南,直到越南即將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觀點在西方媒體的炮製下,成了經濟領域的熱點新聞。
越南政府在這種論調下,也制訂了激進的經濟發展策略,摒棄了此前學習的中國發展經濟的模式,轉而全面西化,在價值觀領域擁抱西方,加大了外資引入力度,取消了外資投資領域限制,還制定了「兩年四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在那幾年,三星、奧林巴斯、優衣庫、耐克、蘋果等國際名企紛紛把製造業中心從中國遷入越南,似乎越南取代中國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事情,眼看就要成為現實了。
越南為什麼如此迫不及待地要推行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的經濟呢?
越南在1979年與中國爆發了邊境戰爭,稱霸的野心被迫收了起來,本著打不過你就要學習你的精神,越南從1986年開始,就設置了中國政策研究辦公室。中國政府出台的相關政策,很快就會被解讀出來,隨後就會出現相應的越南版本。比如中國在1999年我們建立了股票市場,越南也在2000年照貓畫虎也建立了股票市場。我們在2001年加入了世貿組織,越南則在2006年也加入了世貿組織。越南這種摸著中國過河的辦法,讓越南的經濟一度發展十分迅速,在1996年時達到了8.41%的經濟增長率。
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太快了,越南還在按部就班地學習中國,中國卻都已經改換賽道,在國際上掌握經濟話語權了。於是,越南開始想辦法「彎道超車」,希望藉助中西對峙的時代背景,全面融入西方,借西方的資本來發展越南的經濟。在2011年時,越南改弦更張,不再學習中國經驗,轉而與西方國家打得火熱,越南經濟也因此迎來了外資注入的高漲期。
可不管怎麼吹噓越南發展潛力,越南距離「世界工廠」依舊道狹且長。中國建國後歷經數十年的工業化積累,怎麼能是越南這種只有輕工業的國家所具備的工業製造能力呢?比如說工業領域最基礎的三酸一鹼,越南是否能夠完全自給?這里其實就說到了越南的「世界工廠」的水分,就是越南缺少完善的產業供應鏈基礎。
這個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擁有最全的工業門類產業,分別是中國、美國、俄羅斯。其中,美國是最先完成工業化的,隨後在大蕭條期間大量美國工程師幫助蘇聯完成了工業化,而新中國成立後蘇聯又幫助中國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基礎。這樣的工業體系,不是像越南這樣體量的國家所能消化得了的。如大規模的電力、交通、網路、能源等基礎設施領域的建設,以及高精尖 科技 的研發,都不是一個小國體量所能承受的代價。所以,中國發展出來的完善的工業製造體系,哪怕是現如今的美國,也因為「產業空心化」嚴重,無法再現當年輝煌,何況是越南呢?
中國的供應鏈體系,使得中國的製造業具備強大的競爭優勢,那些搬遷到越南的工廠帶去的並不是產業,只是組裝廠,越南人賺的只是辛苦錢。舉個例子來說,中國擁有手機製造領域的全部零件供應,在中國每一部手機的生產過程中,所有的零件供應商和其上游的供應商都會參與其中,也就相當於工業增加值增加了不止一百倍、一千倍。而越南一部手機的生產過程中,幾乎所有的零件都要從其他國家(中國)進口,那越南的工業增加值就只有那麼一點加工費。
這點加工費好不好賺呢?坦白說,還不是很好賺。因為越南糟糕的道路系統,導致了越南糟糕的交通狀況,物流、貨運體系都受到制約,就以越南最大的港口城市胡志明市來說,一年的集裝箱吞吐量是800萬標准櫃,上海的這一數據是4000萬。物流體系的不發達,把越南的人工成本低的優勢抵消了不少。而且,近期越南的人工也開始漲了起來,工會的力量越來越大,企業的用工成本也越來越高。從未來發展趨勢看,單純靠人工成本低的優勢,也不可能走的太遠,因為智能化的到來,大量低端、可重復的勞動,都會由機器人代替。中國在5G領域早已布局,而越南還在「人口紅利」的代工廠發展階段,中國又一次開辟了新的賽道,而越南只能乾瞪眼。
與越南糟糕的基礎設施相比,越南發展經濟最大的問題,還是勞動力人口素質的問題。越南人雖然比起印度人,勤勞刻苦的優良傳統還沒丟,不過作為供應鏈體系產業工人所需要的可不是「工具人」,而是具備了現代工業素養的「專業工人」。在全世界范圍內,也就只有中國工人才能形成有規模優勢的產業工人,其他國家的工人,要麼不成規模,要麼難稱產業。這些,都有賴於中國政府多年來在教育上的持續投入,以及中國人普遍的「惟有讀書高」的文化傳統。這一點是剛剛走出戰火沒多久的越南,不可能擁有的優勢,可能再給越南20年,在這方面才可能會有進步。20年後,機器人可能都要產業化了,越南現有的4700萬的工人,到那時可就不是「人口紅利」,而是「人口負擔」了。
中國形成世界級的供應鏈體系,除了以上優勢之外,還有中國是一個廣闊的、統一的、標準的市場,在這個市場的孵化下,商品經濟藉由內需市場異常活躍,不僅僅依靠出口,從而使中國的供應鏈體系既強大又獨立,不容易被卡脖子。越南的市場容量太小,而其所背靠的東南亞市場,在傳統上也是中國商品經濟的腹地,因此越南根本就沒有機會發展內向型經濟。市場規模的限制,也導致了越南自建供應鏈體系不能攤薄成本,因而代價高昂。
現如今的國際經濟競爭環境,已經不是20世紀70年代日本成為「世界工廠」那時的情景了。世界大國紛紛搶奪下一個發展窗口,所投入的天量的資源,已經不是一個中等規模的國家所能承受得了的。在這個角度上看,也許印度的政治家的外交理論可能更符合現實:在未來是沒有小國家的發展機會的,他們要麼被並入大國,或者以大國的附庸存在。
越南,這個自稱「小中華」的東南亞國家,自從獨立以來,就一直有著一顆不甘平庸的野心。看他們全面擁抱西方的決策來說,他們也清楚時間留給他們的發展窗口,也就是這么十幾年,一旦東風壓倒西風,或者西風壓倒東風,越南都將毫無機會。可是, 歷史 會給越南機會嗎?恐怕很難。未來,美國為了應對疫情所超發貨幣,必然要通過剪世界的羊毛來彌補虧空。
以前,日本很富有,美國比較容易剪到羊毛。如今能被美國剪的羊毛已經不多了,那些不太富有的經濟體也進入了美國的視野,如烏克蘭、越南等國。可能在隨後的幾年中,我們會在越南看到類似於當年日本股災的那一幕。
10. 為什麼稱呼印度人為阿三 聽理由好像蠻充分的
上網的親們都知道,我們常稱呼印度人為阿三。
為什麼這樣稱呼呢?
是因為它在亞洲排第三嗎?
當然不是!
其實這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稱呼。最開始的起源來自上海。在滿清政府時期,因為大家知道的嘛,國力衰弱,外強蜂湧而入, 其中英國人就逼著清政府給他們在上海劃了一塊地皮,成為租界。租給他們,成為法外之地。
這個地皮洋人們自己管理,要管理就需要警察啊,巡警,交通警、偵探之類的人物。
一開始,英國人請的都是本國人,洋鬼子。這個價格就高啊,人家千里迢迢到來中國,可不是為了實現什麼主義,請他當差,當然開的價格就高。而且這個洋鬼子當差,很不好辦案,比如卧個底啥的沒辦法,一看,高鼻子綠眼睛白皮膚,怎麼化裝都不成。所以後來洋人也開始本地化,請一些華人當警察。上海灘很多流氓大亨一開始就是給外國人當偵探發家的。腦洞老師介紹過一些,比如像黃金榮杜月笙就是如此。
但是這樣搞下去,洋鬼子又覺得不放心了,租界全是華人偵探。要是華人鬧事,還不得完蛋啊。所以他們又想辦法。正宗洋鬼子用不起,華人不敢用,那就用小洋人嘛。也就是他們殖民地上的公民。法國當時想到的是越南人,越南當時淪為法國殖民地。而英國人,當然想到了印度人。
英國人從印度招聘了一些印度土著,也就是錫克人到上海。他們因為長相的原因,也不能穿便裝當偵探,也就乾乾交通警察之類的活,但他們的工資高,比華人偵探的工資高二倍。
好了,上海的租界里就出現了一群印度人。而上海人親切地稱他們為阿三。因為他們常戴紅帽,所以也稱紅頭阿三。
為啥呢?
有數種說法,一種是當時上海喜歡稱警察為阿SIR,SIR的發音跟三相似,所以就成了阿三。
這個說法不太靠譜,因為華人警察,英人警察也叫阿SIR啊。
所以,還有一種說法,說印度人因為會一點英文,所以非常喜歡顯擺,動不動就以「I SAY」開頭,但發音又不是特別准,跟阿三接近,所以他們就變成了自稱阿三的一族。
這是從英語的角度去考證,事實上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當時外籍巡捕的制服上有三條橫的框,俗稱「三道頭」,而最多的外籍巡捕就是印度人,所以三道杠就成了他們的代號,久而久之,就成為阿三。
這些說法還是比較客氣的,有一些說法,則充滿了上海人的情感表述。
比如,認為印度阿三的說法來自猴子。因為上海耍猴的把猴子叫成阿三。而印度人的舉止在當時的國人看來,就跟猴子差不多,長得黑黑的也像。其實這也有點道理啊,大家都知道現在中國人很喜歡的孫悟空其實就是一個叫哈奴曼的印度神猴嘛。
還有一個說法,是當時的洋人經常被稱為洋鬼子,而被洋鬼子僱用的中國人則被稱為二鬼子,就是偽@軍之類的啦。那印度人,既不是洋鬼子,也不是二鬼子,就只有是三鬼子,當阿三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比較鄙視的稱呼呢?這跟當時印度巡捕的行為有關。他們替英國當差,對上海人很不客氣,尤其是對在租界混飯吃的車夫之類,動不動就是揮鞭子,抽棍子。叫他阿三已經是客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