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為什麼挑釁經濟

印度為什麼挑釁經濟

發布時間:2023-05-21 05:05:31

① 印度軍隊越境挑釁背後動機為何對亞太局勢帶來怎樣影響

(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這個問題我認為要從多方面來看。
第一,是歷史原因。我們知道,中國和印度之間曾在1962年爆發過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對於中印雙方乃至整個亞洲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從戰爭結果上來看,雖然現在對於誰是最終的勝利者仍有爭議,但中國在戰爭中佔了比較大的優勢且戰績相當不錯這個事實是不爭的,PLA(中國人民解放軍)成功的保衛了國土。而印度方面盡管付出了較大代價,但卻沒有侵佔到我們一絲土地,他們也是一直堵著一口氣的,這是人之常情,輸了都想報仇。
第二,是利益因素。我們知道一個國家所有的動作,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從地圖上觀察,不難發現洞朗地區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地處中國·印度·不丹三國的交界處,而這里,我們要引入不丹這個國家。歷史上,不丹曾是我國西藏統治的地區之一,在印度獨立以後,一直對不丹有無形的「統治」,不丹在經濟、軍事上高度依賴印度,而不丹非常靠近印度的咽喉西里古里走廊,無論對中國還是印度,不丹都是一個重要的國家,隨著21世紀的到來,不丹意識到這種高度依賴印度的情況,隨時會導致不丹如錫金邦一樣被印度所吞並,所以不丹近年來積極尋求與中國建交等。而中國此次在洞朗地區修路,有利於中國與不丹的關系發展,以及邊境地區的武裝力量快速投送,這對印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印度才會如此反對中國的修路計劃。
第三,就是不排除有他國摻和進來的嫌疑。我們知道,近幾年來,印度與美國爸爸的關系逐漸升溫,印度將美國當做幫助印度建設的搖錢樹,美國將印度作為在亞太地區牽制中國的有力工具,我們不能排除西方國家沒有摻和進來的可能。(美國爸爸和他的一眾小弟最喜歡搞這些了(滑稽))

對於亞太局勢的影響。我個人認為,這場對峙最終不會演變成人們所擔心的戰爭。因為現在如果爆發一場中印戰爭,對中印雙方都沒有什麼好處。現在已不是1962年,打仗的方式與技術已天差地別,在這種現代戰爭的情況下,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打一仗其實並不是什麼好事,人家西方發達國家還在一旁偷笑著呢。我認為,中國最近一兩周的所謂的大規模軍事調動,無非是因為中國建軍90周年和對印方的施壓,而非真的想要打仗。而印度方面應該也很清楚,現在的中國不比1962年的中國,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我想印度不會亂來的,這個事件,再過個幾周應該就會平息,而中印雙方也會自然退軍。這個事件其實並沒有對亞太局勢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
打字不易,求採納。QAQ

② 為什麼印度不珍惜和平發展的機會,一再挑釁中國

道理非常簡單,列寧說過,每當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出現重大危機的時候,愛國主義的破旗就又散發出臭味來了。日光底下無新事,開啟邊釁不過是轉移人民注意力和加強對軍隊控制的手段而已。現在的印度正州野帆面臨著經濟和政治的雙重危機,因此在中印邊境挑釁不過就是為了轉嫁危機。

經濟上來說,自莫迪任職以來,經濟上毫無建樹。國內經濟增長衰退,物價飛漲,出口企業由於勞動力成本上漲紛紛破產,卻靠著開動印鈔機狂印盧比把新德里和孟買的房價炒上天來推動GDP,而班加羅爾和海得拉巴的IT企業卻只能去借高利貸給碼農發工資。另外印度各邦地方債務也出現了嚴重問題,已經到了事實上破產狀態。莫迪是尼赫魯的忠實粉絲,對經濟問題一竅不通,只會處處向尼赫魯看齊,妄圖恢復尼赫魯時代的路線來解決現實問題。具體來說就是廢除九十年代以來確立的市場經濟路線,回到尼赫魯時代的計劃經濟體制。之前的廢鈔令就是一個預演。

從政治上來說,馬上就是印度上院聯邦院選舉。雖然聯邦院選舉不會調整總理人選,但是按照慣例聯邦院選舉會產生莫迪任期結束之後的總理候選人。而照目前的情況來看莫迪並不希望選出接班人,而是期望通過修憲延長總理任期至二十年。對此不僅是反對派國大黨脊扮不滿,連執政的人民黨內部亦多有微詞。如果莫迪得逞,那麼他就會超越英迪拉甘地成為冊雹和尼赫魯比肩的印度領導人。

最為可悲的是,早已看出印度的危機的婆羅門和剎帝力這幾年紛紛移民,拚命往海外轉移資產,而吠舍和首陀羅們卻天天做著收復斯里蘭卡收復馬爾地夫的春秋大夢,天天在quora上指點江山,今天抵制巴基斯坦明天抵制中國,真以為自己是婆羅門了
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應該是因為印度背後有美國撐腰。

③ 印度軍隊越境挑釁背後動機為何對亞太局勢帶來怎樣影響

印軍越境,其目的有三個:一是阻撓中國修路;二是想乘機撈點好處;三是配合美國,在西線牽制中國,美國在東線(東北亞、朝鮮半島)聯動,讓中國處於兩線作戰,美國有可能對朝鮮動武。
由於印度實力無法與中國抗衡,冒然越境,處於騎虎難下的處境。加上聯合國、東盟不敢插手,美國遲遲畏縮不前,反倒三十萬大軍被中國五萬人馬,牽制在中印邊境的中線段,進不得,退不得。曾謀求與中國談判,遭到中國政府拒絕。
印度面臨三個抉擇:撤軍、被俘、全殲。中國在八月份可修好公路,達成既定的目標與事實。九月初,印度不撤軍,九月中旬,鐵定要用武力解決。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畏縮,造成印度的被動,有跡象表明,印度被美國賣了。以印度的軍事實力,中國要揍它,支撐不了一個星期。十月份高原地區寒冷降臨,因此,戰爭會在幾天內解決。對東南亞局勢不會受到影響,速戰速決。

④ 印度此次挑釁中國,有哪些目的

「從自身利益來講,中國在南亞的行動並沒有錯誤,但我們必須意識到此舉難以避免的負面後果,並有所准備,防範可能出現的美日印三強遏華同盟。畢竟,對於冷酷無情的現實政治邏輯來說,單方面的啜泣,從巧漏來都毫無意義。」
中印對峙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猛烈抨擊印度的決策者。個人認為這是對的,因為我們的國土主權的確面臨著印度人的挑釁,我們必須對外擺明我們的態度。但是,從現實政治的角度看,我們不能不全面審視印度的決策動機。因為,媒體單純將印度人視為瘋子和狂人,僅僅是一種宣傳手段,絕非現實主義者看待問題的方式。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意識到:印度政府絕不可能無緣無故地為了一片足球場大的荒地,而陷入與中國的盲目對抗,畢竟,今天的印度領袖或許殘酷無情,但卻絕不是一個盲目的蠢材。
實際上,對峙事件發生的很久之前,國內就應該意識到莫迪政府一定會有孝數爛所挑釁,只要稍有俾斯麥式的外交視野,便能夠預見到今天的情況——本人此前不斷提出警示(文尾羅列文章)。
近年來,中國在海外拓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然而需要清醒的是,與所有大規模跨國合作項目一樣,我們的拓展不可避免地附帶了一些地緣效應,並引發了外國的猜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南亞地區。
2013年之後,中國大舉加強了對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邊境畢察沖突多年不斷),並且在印巴爭議地區喀什米爾修建鐵路,以及在瓜達爾港設立可供軍用的港口。這些不可避免地與印度的安全利益產生一些沖突。
中巴走廊的建設,在加強經濟的聯系的同時,實際上也意味著兩國軍事互助更加便捷,這強化了巴基斯坦的戰略地位和實力,考慮到印巴邊境至今猶在持續交火,印度不可能對這一舉措漠然視之;

⑤ 印度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挑釁


印度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挑釁?一個中國教師在印度的經歷會告訴我們

難道這些美好的回憶都要因為印度的領土野心而終結?

所幸,有我國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印度的挑釁我們可以等閑視之。
(2017.08.28印度在我國邊境撤軍了 望採納)

⑥ 為什麼印度不珍惜和平發展機會,一再挑釁中國

印度國內經濟發展遭遇瓶頸,可能培斗無埋中笑法兌現執政承諾,執政黨轉移民眾視線,獲取保守勢力支持,這些游戲是所謂老牌民主國家經常玩的。但這種游戲不是容易控制的,所以中國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和平不是必然結果,但你准備越充分,和平可能性越大,與中國開戰,別說印度,美國也要三思而後行彎含。

⑦ 疫情惡化,印度同時挑釁中巴尼,哪裡來的自信

正是因為疫情惡化,印度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把禍水外引,開始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當然,印度前幾年經濟不錯,國際環境很好,買了很多武器,開始膨脹了。下面分別說下印度膨脹和挑釁的原因:

1.國際環境好

印度自從1947年建國以來,一直在國際上備受拉攏,美國、英國等認為印度都是資本主義國家,吹噓它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得意洋洋。

蘇聯為了對付中國和向印度賣武器,也極力拉攏印度,印度左右逢源。

從建國以來到現在,印度的國際環境一直很好,讓印度自我膨脹的厲害。

2.美國、日本的挑撥

美國、日本為了遏制中國,牽制中國,建立圍繞中國的包圍圈,所以對印度也是百般拉攏和投資,讓印度覺得自己身價非凡。

3.經濟發展不錯

最近十年,印度經濟發展的相當好,個別年份的增長率超過了中國,上上下下收入增加,民族自信心爆棚。

4.購買了大量先進武器

印度的武器是全世界有名的萬國造,從大炮到子彈,從航空母艦到坦克,從飛機到潛艇,都有先進國家賣給他。

這些世界強國哪一個不吹噓自己的武器全世界最好呢,所以印度就想這么多國家的先進武器武裝了自己,印度軍隊一定可以碾壓鄰國。

5.建國以來,打敗周圍幾乎所有國家,除了中國

印度建國以來,除了中國,打遍周邊無敵手。

比如打敗巴基斯坦,把孟加拉從巴基斯坦分裂出去,吞並錫金,控制尼泊爾、斯里蘭卡,真是一時風頭無兩,自以為天下無敵了。

6.一心要報1962年之仇

1962年,印度趁著中國三年自然災害,趁火打劫,想著侵佔中國領土,不料人民解放軍是如此的英勇善戰,以少打多,打敗了印度的精銳部隊,要不是中國後勤跟不上,會直接打到新德里。

印度本來是個內部差異極大,矛盾重重的組合體,但是自從1962年之後,全國上下以1962年戰敗為奇恥大辱,一心報復。

我去過七次印度,了解印度人對1962年的恥辱,就好比中國人對甲午戰爭之恥是一樣的。

所以,只要有機會,只要鄰國有天災人禍,只要本國內部矛盾激化,印度政府都蠢蠢欲動的想把禍水外引。

今天,印度新冠確診已經三十多萬,又自不量力的同時向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挑釁。

好笑的是,一個便宜也沒撈著,處處碰壁,四面楚歌。

近段時間以來,印度接連和巴基斯坦、尼泊爾以及我國,在國與國邊界、或者實際控制線發生緊張對峙、甚至還發生了多次沖突。

印度官方和陸軍於新德里時間2020年6月15日深夜先後發布兩份公告,第一份公告稱「本方死亡3人」,包括1名軍官和兩名士兵;第二份公告則稱,還有17人「受傷後死亡」。也就是說,僅僅這次沖突,印度就有20名軍人因此而死亡。

這次,一直都偏向保守的尼伯爾也是主動出擊,形成兩個事實:

其實在此前,印度尼泊爾邊界還是一直很平穩的;但自2020年5月8日起,尼泊爾西部尼—中—印交界處卡拉巴尼地區局勢開始不斷緊張。

很顯然,這次是尼泊爾不再忍讓,主動接受挑戰!很讓人感嘆!

至於印度和老冤家巴基斯坦自不待言,印巴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線上的摩擦幾乎從沒消停過!這里就不再多說了。

仔細觀察印度近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操作,隱隱約約都可以感覺到,這應該是印度政府為了掩蓋其國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失敗、經濟欲振乏力的一種欲蓋彌彰做法,無非是想轉移印度國內民眾的注意力。

說實在話,我們作為旁觀者一直看得很清楚,就印度的綜合實力,連巴斯斯坦都沒敢言取勝,更別說與巴基斯坦、尼泊爾、中國三線作戰!

其實,印度之所以如此做,無非是基於如下幾點:

要我說,印度這樣的國家,在南亞稱一稱小霸還勉強湊合,要與我國鬥力,那差的可不是一個、兩個數量級!我相信,印度總會有有識之士明白這個道理的。

只是,印度政府近段時間的一系列騷操作,苦的還是印度的普通百姓,我真的很同情他們。

進入六月份以來,印度在邊境不斷的製造摩擦,挑起事端,不僅欺負小國尼泊爾,還與巴基斯坦重燃戰火,甚至在中印邊境還挑釁中國邊防部隊,但是,在與中巴尼三方的挑戰中,印度都沒有撈到任何好處,在印尼邊境,尼泊爾軍人硬扛印軍,絲毫不怯印度的挑釁;在印巴邊境,雙方互相交火,印度也沒佔到什麼優勢;在中印邊境更不用說了,連帶一名上校軍官在內的20名印度軍人喪命沖突現場,雖然我們沒有公布自己的損失情況,但從官方的回應中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在此次沖突中,印度顯然也沒佔到什麼便宜。

那麼,既然在三線都沒佔到什麼便宜,印度為什麼敢同時挑釁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

很多人都認為印度背靠美、俄等大國的支持,加上最近這些年印度在經濟、軍事上的進步,讓他們有點自我膨脹了,但實際上這種觀點真的很不靠譜,就算印度最近發展的再怎麼好,他們的實力也不允許同時挑戰三個國家的,如果真的爆發戰爭,別說是跟中國打,就算是巴基斯坦就夠他們焦頭爛額了,所以, 印度此次反常的舉動,顯然是另有目的。

我們在來看看這三場沖突的規模,印度跟尼泊爾的沖突是尼泊爾警方與印度人在邊境地區爆發的沖突,僅僅造成1名印度人死亡,4名印度人受傷,根本就算不上有多嚴重。印度跟巴基斯坦的沖突主要集中在克什米爾地區,這次所謂的激烈交火,也不過是造成1名士兵死亡,三名士兵以及一些平民受傷,這種規模的沖突基本每年都會發生,可每次也都沒有大規模的交火。

最後,影響最大的也就是印度跟中國的沖突了,中印兩國因為領土爭議問題,也經常在邊境產生摩擦,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是中國對印度侵略我國領土的有力回擊,自從那一戰之後,中印邊境雖然也經常爆發沖突,但是雙方也都比較克制,基本沒有發生過交火的事情,此次中印邊境沖突,也是雙方士兵互擲石塊,拳打腳踢的規模。

印度目前單日新增病例已連續6天保持在1萬例以上。同時,截止到6月17日,印度的單日新增死亡病例2003例,這也是印度自疫情暴發以來,單日新增死亡病例首次超過2000例,增幅創最高紀錄。從單日新增死亡病例來看,印度的疫情已經相當的嚴重了,甚至比印度官方發布的情況更為嚴重,如果按照這個勢頭發展,因疫情導致的恐慌、不滿情緒勢必會在印度蔓延,如果引導不當,這些不良情緒肯定會造成比疫情本身更加嚴重的後果,所以,印度政府肯定會想盡各種辦法來轉移國內民眾的焦點,打消印度人民的這種不良情緒,才能更好的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因此,印度之所以敢同時挑戰中、巴、尼三國,並非他們是因為實力有多強,背景有多深,只不過是印度政府為了轉移國內疫情防控的壓力,有意製造出來的「輿論熱點」,印度根本就不敢在邊境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印度敢於同時挑戰中國、巴基斯坦、尼泊爾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拉美國虎皮做大旗

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可謂不擇手段,菲律賓、越南、印尼、日本,不管在中國的哪個方向,只要能夠為美國所用,美國一概照單全收,即便中國和周邊鄰居沒事,美國想方設法也會在中國背後捅刀子、挑起事端。印度作為一個地區大國,對美國而言當然具有比菲律賓、越南之流更高的利用價值,如果印度能夠牽制中國,那無疑美國就能夠獲取更大的利益,印度雖然也知道自己不過就是美國手裡的一枚棋子,但在充當棋子的同時,也能夠獲得很多好處,所以印度也就心甘情願的接受了這個角色。

有了美國撐腰,印度自然就開始自我膨脹了起來。印度和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眉來眼去,服從美國的印太戰略,可謂一石三鳥,一方面可以從西方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打壓甚至吞並南亞小國,更重要的是印度想通過美國的支持從中國獲取更多的利益,比如領土爭端、比如1962年慘敗的一箭之仇。對中國尚且不放在眼裡,對巴基斯坦和尼泊爾那就更不在話下了,一句話,因為投靠了美國,印度變得更加有恃無恐、自不量力。

二、大國美夢的吸引力

印度這些年來經濟發展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在印度已經躍升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的增長必然會導致政治野心的膨脹,印度一直希望能夠成為世界性的大國和世界多級當中的重要一極。要想達到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首先變成一個區域大國,而區域大國的前提是必須擁有區域間足夠的影響力,而想要獲得這樣的影響力又必須先過中國這一關,所以只要有機會,印度就絕對不會放過。

2020年的這場病毒大災,由於美國對中國歇斯底里的甩鍋,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度正是看到了這樣的「機會」,所以才會誤判形勢,覺得中國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方面會無暇顧及印度的騷擾,另一方面會出於穩定周邊安全形勢的需要選擇隱忍,正是在這種思維的影響下,印度選擇了冒險,如果獲得成功,那印度的勢力和影響力無疑都將得到巨大的提升,這就是印度人的如意算盤。

三、報58年前慘敗的一箭之仇

印度把中國當成最大威脅和假想敵,這是公開的秘密。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在印度人的內心,這件事一直是他們一個隱隱作痛、不能忘卻的記憶,從印度媒體時常流露的情緒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這一點,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印度才會屢屢在邊境挑釁和碰瓷中國,即便今天的危機解決了,如果印度不吸取 歷史 的經驗教訓,類似的事情以後依然還會發生。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印度今天的做法非常愚蠢。首先,中國不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和印度做交易,其次印度挑釁中國也必將付出沉重、甚至是不能承受的代價。再次,巴基斯坦作為中國重要的友好兄弟國家,一旦巴基斯坦形勢變得危急,中國不可能坐視不管,所以在巴基斯坦那裡,印度的圖謀同樣不可能得逞。

更讓印度沒有想到的是,尼泊爾不僅敢和印度硬杠,還趁機收復了大片被佔領土,印度這是偷雞不成還蝕了一把米。還有一點印度也應該覺醒,如果中國真的被美國遏制下去了,那下一個被遏制和打壓的國家就應該變成印度自己了,所以不管從什麼角度看,印度今天所採取的策略都是非常錯誤和愚蠢的!如果印度能認識到這一點,改過自新,和中國相向而行,那這將是中印兩國人民共同的福音!

說實在的,印度的膽兒真的很肥,單從軍事覺度來說,它很我們中國都不是一個級別的對手,他們完全以為我們中國奉行以和為貴,吃定了我們,確實如此,我們不願和周邊國家樹敵,但不代表我們沒有原則,沒有底線,超越了原則和底線,必定會讓對方付出代價,截止目前印度公布的消息,此次中印對峙事件,印度已經有至少20名士兵因為各種原因死亡!

對於印度的挑釁事件,我們外交部對此已經發聲,同時我們外交部長也與印度外交部長通話,要求印度保持克制,並調查相關責任人,差不多可以說造成印度人員死亡事件責任在印度一方,而且也給我方造成了一定傷害,具體沒有說我們傷亡情況,可能是不願意將事態擴大,更或者我們傷亡不大,但是也得敲打敲列印度!

關於第一個問題,近來,為緩和兩國邊境地區局勢,中印雙方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保持密切溝通。6月6日,兩國邊防部隊舉行軍長級會晤,就緩和邊境地區局勢達成重要共識。

關於第二個問題,中印雙方正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就解決有關問題進行密切溝通。

目前以和為貴任然、和平談判是我們處理邊境問題的主要方式,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不能讓步的,不管你背後站的是美國,還是其他大國撐腰,或者自以為是,可以天下無敵,我們改出手時必出手,而且會讓你覺得如果好好談談,大家都有趕出,否則吃虧的會是誰,倒可以試試!

目前印度更應該與周邊國家睦鄰相處,國內疫情肆虐,著力解決疫情擴散問題,就目前尼泊爾突然的舉動印度可能都沒有明白怎麼回事,再同時與三個不算弱的鄰居做對,最後撿不到任何便宜的!

不排除莫迪老仙轉移國內抗疫不力及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產生的矛盾,但莫迪老仙再糊塗也不會糊塗到同時挑釁三家。那麼,有可能印度國內反對派搞事,給莫迪老仙出難題,或趕莫迪下台。

簡單地說這是印度政府為抗疫失敗,經濟嚴重下降而對國民轉移視線的唯一手段。其實印度這個國家不是什麼自信,而是在玩小聰明,一是尼泊爾力量小不會主動和対印度反擊。二是巴基斯坦目前也不會全面對印度發動反擊。三是盡管中國有實力列印度,但中國歷來講究以和為貴,以鄰為善,吃點小虧無所謂。所以印度就吃定一打三沒問題,同時提高國內的民族主義。

沒有什麼,我可以坦然的說,印度對巴,尼也許有些底氣,對中國絕對是心虛的,無非就是利用各種矛盾和條件打一點擦邊球,搞一點小摩擦,所以我認為局勢可控,不會發生大的爭端。

對於印度要在適時的時候狠狠的教訓教訓它,一是讓印度再長點記性,不要忘了 歷史 的教訓。二是給美國人看,三是警告南海周邊不本分的國家。想侵佔中國的領土、領海絕沒有好下場。

⑧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尼赫魯為何突然挑起爭端

中印戰爭爆發原因主要是因為當時印度統治者尼赫魯是成長於英國殖民時期,也一直奉行的是一種擴張主義的侵略政策,所以是直接想要去針對中國的邊境。再加上當時的印度國內的整體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其實因為殖民統治讓印度也積攢了大量的社會矛盾,也引發了貧富矛盾和經濟矛盾,所以為了轉嫁這種矛盾,尼赫魯也就選擇了挑起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邊境沖突。與此同時在尼赫魯挑起邊境沖突的時候,也得到了美國和蘇聯的大力支持,這兩個大國也都向印度提供了非常多的軍火,還提供了一些巨額的貸款,在外部力量的拱火下,所以讓中印發生了戰爭。

最後這場戰爭的結局就是印度必須要為自己的所做行為付出相應的代價,而中國的軍隊也對印度軍隊實施了武裝反擊,戰爭結局也毫無懸念,必然是中國勝利。

⑨ 越境中國,印度究竟在打什麼鬼主意

印度為什麼要挑事?根據印度自己的解釋,是因為洞朗地區乃不丹領土,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侵犯了不丹主權,而印度與不丹之間,事實上存在保護與被保護關系。所以,在得到不丹的「授權」後,印度遂興致勃勃的替小弟出頭,挑起了這場糾紛。
這當然是很荒謬的。畢竟洞朗地區歸屬中國,可以說是沒有任何疑義,印軍此舉,可定義為「非法越界」無疑。
當然,法理歸法理,現實歸現實。雖然中國對洞朗的主權在法理層面無比充分,可印度非要耍流氓,那至少在現實層面,麻煩總是沒法兒避免。
只不過,雖然中印確實存在大量領土糾紛,但不同與東邊的藏南和西邊的拉達克,在洞朗地區所在的錫金段,中印對相關國界劃分的歸屬認識還是比較清晰的——雖然整體層面,中國與印度、不丹之間並沒有簽署領土協議,但事實層面,雙方都對既定格局表示默認。
那麼,印度為什麼要在這時候,打破這種默契呢?
直接的促因,是中國開始在洞朗地區修建道路設施。鑒於洞朗地區的特殊地緣區位,由此而下,可以直接切斷印度本部與東北地區的唯一陸上地緣通道——寬僅幾十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以前洞朗雖事實上歸中國管轄,但由於缺乏有效交通連接體系,所以其地緣價值被嚴重遏制。隨著道路交通設施的修建,此處的現實軍事意義逐漸凸顯。所以從地緣安全形度而言,印度有所反應也並不離奇。
這種解釋有道理嗎?當然有道理!不過話又說回來,印度被中國壓制的地方多了去了。且不說中印懸殊的現實國力差距,西藏高原歸屬中國的現實,決定了印度的本部核心區——恆河平原,天然受中國的地緣壓制。中國就算不在洞朗修路,軍事層面照樣把印度壓制的死死的。
印度既不能扭轉中印間的懸殊實力差距,又無法在戰略層面改變地緣格局上的絕對劣勢,這種情況下,靠這種戰術層面的阻滯,別說很難得逞,就是真的成功,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軍事意義。相反如果真的因此跟中國鬧僵,甚至搞到兵戎相見,就算中國會因此消耗一些資源,在國際政治方面遭受一些壓力,但印度所需支付的代價,肯定會比中國慘重的多。
既然明知道真鬧掰肯定吃虧,那印度為什麼還敢主動越界挑釁呢?
原因是,印度認為,此舉不會導致兩國徹底鬧掰,更不會因此兵戎相見。
畢竟,雖然真打起來,印度肯定更吃虧,但中國也肯定是要支付代價的。一旦中印開戰,中國直接的軍事投入自不必說,南亞地緣政治環境必將因此惡化——這會影響到中巴經濟走廊乃至海上絲綢之路;同時,國際政治層面,西方世界對中國的強硬施壓也必不可免,而印度在遭受慘敗後,也肯定會引美日為援,合堵中國——這都意味著中國戰略資源的極大消耗。
當然,真鬧到這地步,印度的損失,肯定會比中國更為慘重——兩國國力、軍力的懸殊對比,以及二者之間的地緣格局,決定了印度的下場肯定不會好。
只不過,問題的關鍵在於,中國並不將印度視作自己的主要對手!
雖然在印度眼中,中國是自己的頭號大敵。但在中國這里,印度實在還排不上號。中印的實力差距,以及西藏高原對南亞次大陸的絕對地緣壓制,決定了印度根本就不可能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所以,一般情況下,中國不大可能會為了一個不可能構成大患的印度,而投入過量資源,甚至打斷自己的正常崛起步伐。
當然,如果印度真玩的過了火,胃口太大,那中國就算拼著受些損失,也只能把印度狠狠教訓一頓了。但如果只是小打小鬧,中國就不大可能為了點芝麻穀子的事兒,跟印度大打出手。
而中國的這種態度,就給了印度挑事的勇氣。

印度肯定不會在中國身上把事情挑大——畢竟那樣的話,它的損失幾乎可以肯定會比中國更重。
但只要事情沒有嚴重到中國必須發動戰爭的地步,那麼中印之間的小沖突,印度並不一定吃癟——畢竟印度在政治和經濟上也不求中國什麼。除了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國可以收拾印度的直接籌碼並不太多。
說白了,這就是種流氓式玩法——雖然整體而言,印度是惹不起中國。但他卻可以利用各種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和利益關系,掣肘中國的報復決心。進而在確信不會招致重大報復的前提下,通過耍流氓的手段,為自己謀取一些想要的利益——這跟朝鮮在朝核危機中的玩法差不多。
基於這種邏輯,印度雖然在戰略層面註定吃癟;但卻並不忌憚在戰術層面,跟中國叫板——而朗洞的行動,就是這種思維的具體體現。
而且,在技術層面,印度的朗洞越界,也有極高的性價比。
雖然印度此舉雖然是挑釁,但說到底,這只是一場小打小鬧的摩擦而已;而且印軍在行動過程中也沒有直接開火,有意避免了矛盾的升級。
這就讓中國有些糾結了
你說你跟他大打一架吧,這種小范圍的摩擦,似乎也沒嚴重到要大打出手的地步。
可如果只是小打的話,這種小范圍的武裝沖突,並不足以發揮中國在整體層面的國力、軍力乃至地緣格局優勢,所以印度不一定吃虧,甚至還有一些優勢——畢竟印度的本部核心區與朗洞的地緣關系,遠比中國核心區要緊密。只要中國不發動國戰,對北印度核心區發動大規模攻擊,那至少在後勤保障方面,印度肯定是比中國來的順手。
可中國如果不打的話,印度就像塊狗皮膏葯一樣,死皮賴臉的把你纏上;至於政治和經濟的報復,這兩方面印度本來就跟中國疏離的很,難以憑此瓦解其之斗爭意志。
可你要不管,這又說不過去——且不說領土主權這事兒不容含糊,就是這幫傢伙梗在那兒,你路也沒法安生的修。
這就是印度的如意算盤,通過這種流氓式手段,破壞中國的修路計劃,甚至還可以連帶著挑起關於朗洞地區的主權糾紛——這種做法雖不足以扭轉印度在整體上受中國鉗制的戰略格局,但至少在技術層面,可以撈取一定的好處。
而除了技術層面,在整個戰略層面,印度此舉也有幾層用意:
首先是獻媚美國。印度在政治上之於美國的最大價值,就在於其對中國的敵對態勢。朗洞之事,正好發生在印度總理莫迪訪美期間,這可以算得上是一份不錯的見面禮,對推進美印戰略合作大有好處。
其次是對沖中巴經濟走廊的負面影響。印巴是眾所周知的世仇。中巴經濟走廊的火熱推進,對印度是一個非常大的威脅——隨著巴基斯坦本身國力的增強,以及中國在南亞次大陸地緣影力投射力度的增加,從地緣格局上說,印度被中國鉗制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當然,鑒於經濟走廊對中巴兩國的重要戰略意義,對這樣一條線路,印度是不敢直接武力破壞的——否則必遭中國國戰級別的攻擊。但如果完全沒有反擊,這對印度的國家自尊心和民族榮譽感來說也是一個重大的摧殘。這種情況下,印度還是要有所動作——雖然戰略層面無力回天,但通過一些戰術層面的突破,來為自己挽回一些顏面。

最後,則是鞏固對不丹的控制。對南亞政治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不丹表面上是個獨立國家,但實際上被印度高度控制。
只是,不丹作為一個獨立國家,受制於人本來就是不符合其主觀願望的;而且不丹民族本身屬於東亞的漢藏族系,文化與西藏一脈相承,宗教上尊奉的也是藏傳佛教。所以從本身意願來說,不丹對印度天然缺乏認同感。
只不過,不丹國小力弱,面對印度毫無反抗之力,而且地緣格局上,不丹蝸居喜馬拉雅山脈南麓,雖紙面上與中印兩國為鄰,但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中國影響力對其之投射。這種情況下,印度成為這個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對不丹施加影響的國家。被印度高度鉗制的地緣格局,以及自身國力的極端弱小,決定了不丹只能屈身於印。
但是,事物是在不斷起變化的。雖然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本身並不可能消除,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逐漸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突破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的地緣阻斷,通過高效的交通連接體系,增進本部與這些區域的聯系和交流。
當然,迄今為止,中國的這套陸上交通連接體系尚未觸及不丹,但從趨勢來看,既然中國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那這種延伸是遲早的事。
一旦阻礙中不交流的地緣屏障被突破,陸上地緣通道大開,那隨著中國影響力的進入,不丹所面臨的周邊國際政治格局就會出現重大改變——由以前事實上印度一家獨控,變為中印兩強競爭。
一旦這種局面形成,不丹就有了借中國之力制衡印度的本錢——就像尼泊爾那樣。雖然地緣格局決定了,中國影響力並不足以驅逐印度在不丹的影響,但它的進入,也依然能夠在相當程度上,削弱印度對不丹的控制,不丹內部的自主派勢力也會因此獲得強力外援的支持。不丹擺脫印度全方位鉗制,爭取獨立自主的戰略空間也會由此打開。
這當然讓印度無比緊張——好好的自家後院,豈能就這么稀里糊塗的院門大開?這種情況下,印度也必須未雨綢繆,用一切手段,強化對不丹政治的控制。這樣的話,印度雖然不能阻止中國在本國范圍內修橋建路,但卻可以通過控制不丹政府,拒絕與中國的地緣通道對接。
這種情況下,洞朗的沖突就有必要了。一方面,通過炒作洞朗領土爭議,可以煽動不丹國內的對華敵視情緒;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此為契,對不丹政府內部進行更多的直接干預和滲透,進而強化對不丹政府的掌控力度。
綜上所述,印度在地緣格局和現實國力尚被中國高度壓制的現實,決定了它對中國,有著天然的抵觸和敵視。而以中國現階段的實力和戰略布局,雖然能保證戰略上對印度的優勢,但這種優勢依然還有欠缺,還沒有強大到可以達到絕對勝勢的地步,所以印度對中國,尚不至於像墨西哥對美國那樣,徹底絕望到放棄掙扎反抗。同時,中國大國崛起過程中面臨的多方掣肘,也在一定程度上,給了印度以弱博強的空間。雖然這種空間並沒有大到讓印度能夠搞定西藏,徹底擺脫中國地緣壓制的地步,但在戰術上做一些反擊,還是可以做到的。而這次洞朗之舉,就是印度這種戰術反擊的一種表現。而可以想像,在未來,印度還會不斷的尋找這些戰術契機,試圖通過這種量變的累積,來為自己蓄勢,以為自己期待中的中國「整體性衰落」的」歷史性機遇」出現後,一舉顛覆現在受中國鉗制的戰略格局。
說完了宏觀,再回到微觀層面。針對現階段的洞朗摩擦,中國又會採用什麼辦法回擊呢?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會根據形勢發展,持續追蹤解讀。

⑩ 印度此次挑釁中國,有哪些目的

莫迪是想通過對中國的挑釁、試探,達到三個目的:

印度導彈
一、測試中國在中印爭議領土問題上的態度。
印度為什麼要測試中國的態度?根本原因有二:1、試圖借機揩油,測試中國決心。中國和日本有領土爭端,釣魚島爭得不亦樂乎,中日關系不斷惡化;

陣風戰斗機
中國有台海問題,台獨勢力仍然猖獗,台海局勢或再次出現不穩;在南海,中國與多國有領土領海爭端,南海局勢風起雲涌。中國在東海方向、南海方向的壓力,使得中國希望中印關系能夠穩定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印度試圖摸一摸中國在中印領土爭端上的底氣,看是否足夠強硬。
一旦中國不夠強硬,那麼在未來中印爭議領土談判時,印度就會提高要價。同時,在未來中印領土爭議地區,印度就會更加強硬。
2、測試中國在國家戰略和領土問題之間的取捨。中國推動「一帶一路」戰略,希望發展中印關系,這基於印度的發展潛力和印度在「一帶」和「一路」之間的戰略位置。印度這樣的測試,是想看看中國是否會為大戰略在領土問題上軟化態度。
中印邊界東段地區存在巨大爭議,這是眾所周知、不容迴避的客觀事實。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導彈
中國政府從不承認印度單方面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印方執意安排領導人前往爭議地區活動,損害了中方領土主權和權益,人為突出了兩國在邊界問題上的分歧,違背了雙方妥善處理邊界問題的原則和共識,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中印領土爭端眾所周知,中國也不承認印方主張,印度的行為是損害中方的領土主權和權益,中國絕不答應。同時,表明印度這么做是違反了雙方處理邊界問題的原則和共識。如果印方繼續挑釁,中國將會採取反制措施。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導彈
接下來,劉振民又重新強調中國態度,即「中方重視發展中印關系,作為鄰國和兩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在各個層面的合作都有著廣闊前景。希望印方珍惜兩國關系的良好發展勢頭,與中方相向而行,恪守雙方就邊界問題達成的重要共識,不要採取使邊界問題復雜化的舉動,堅持通過雙邊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大方向,維護兩國關系發展大局。」
阿三總理這個時候這么做,就是要測試中國底線,為訪華做「准備」。即,莫迪要摸清中國的底線,同時准備向中國擺明印度的底線。在這個問題上,一旦中國態度上不明確或有所軟化,則印度必然得寸進尺。
當然,莫迪的這次測試,中國在表明態度後,只要印度不再亂來,則不會影響中印關系,這也是印度方面心知肚明的。如果印度方面不知深淺,再搞類似事件,那就變成了對中國的挑釁,中國必然會在邊界地區採取反制措施。譬如,中國可派軍隊進入爭議地區與印方對峙,或者將巡邏執勤的范圍擴大一些等等。

「布拉莫斯」是由印度和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導彈
二、為擴張軍備尋找借口。
印媒體稱,隨著中國和巴基斯坦空軍的現代化,印度空軍的不斷減少和老化的機隊面臨的巨大壓力。針對印度軍事裝備的落後和大量需要進口的情況,印度總理聲稱「再也不想當武器最大進口國了」。

中巴經濟走廊
這些消息都表明,印度一方面想加速軍事裝備現代化,另一方面又想增加國產軍備的研發,改變現在印度軍事裝備「萬國牌」的現狀。
當然,這些計劃需要大量資金,大幅提升軍費就不可避免。提升軍費,自然需要給公眾足夠的理由。莫迪視察中印領土爭議地區,就是提醒印度輿論,印度不但有巴基斯坦這個「敵人」,中印也還有領土爭端,印度需要擴充軍費才能應對。因此,這次到中印爭議地區活動,是一次為擴張軍費尋找借口的動作。
三、印度想繼續在中美日之間玩平衡游戲。
印度既想和中國發展深厚的關系,藉助中國的大戰略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來提升自己的經濟實力,但又不想失去其與西方國家的特殊關系。在這方面,我們可以看到印度的很多行為都具有這種兩面性。
譬如,印度積極推動金磚國家這個平台,又積極參加亞投行成為第二大股東,甚至還不惜加入中俄主導的上合組織。

印度總理莫迪
這些行為,明顯都是非美和非西方體系,是對西方規則的挑戰,印度干起來一點不含糊。但是,印度既想得到這些實惠,又不想讓西方覺得印度徹底扎入了中、俄懷抱。在印度看來,這樣的印象會讓印度損失戰略利益。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巡邏
所以,另一方面,印度需要在政治上和美日合作,通過這種合作來拉近和美國、和日本之間的關系,從而提升印度在西方的價值。說白了,印度是想左右逢源。
當然,和美日合作遏制中國,在印度看來對印度也是有利的。因為,印度一直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遏制對手的事當然樂見其成。當然,中國從未將印度作為對手看待,這一點印度人可能並不一定能感受到。

閱讀全文

與印度為什麼挑釁經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脫歐程序什麼時候開始 瀏覽:690
義大利舊綠卡長什麼樣 瀏覽:356
原油寶事件中國損失多少 瀏覽:587
中國錄音師協會如何加入 瀏覽:526
伊朗用什麼交易石油 瀏覽:990
中國平安為疫情捐款多少 瀏覽:476
義大利買表哪裡最便宜 瀏覽:374
伊朗怎麼運貨到敘利亞 瀏覽:718
印度的經濟是怎麼樣的 瀏覽:799
義大利是什麼宗教國家 瀏覽:861
怎麼看中國平安 瀏覽:191
印尼ldr是什麼意思 瀏覽:616
中國春城在哪個國家 瀏覽:997
今日新鮮伊朗有多少人口 瀏覽:943
印尼耐克jx什麼意思 瀏覽:549
哪個印度電影多 瀏覽:430
伊朗跟俄羅斯哪個面積大 瀏覽:15
3美元和多少越南盾 瀏覽:500
印度成為什麼 瀏覽:161
明斯克離英國多少公里 瀏覽:677